[优质]最新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珍珠鸟
《珍珠鸟》公开课教案

《珍珠鸟》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增长科普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珍珠鸟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珍珠鸟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珍珠鸟的兴趣。
2.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
3. 自主学习法: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珍珠鸟的图片、视频等。
2. 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识记和巩固。
3. 学生分组: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珍珠鸟的了解。
(3)简介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入课文。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讨论成果,总结课文内容。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珍珠鸟的认识。
珍珠鸟教案(公开课)

珍珠鸟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珍珠鸟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激发学生对珍珠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珍珠鸟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之处。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珍珠鸟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珍珠鸟的生态习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珍珠鸟的生态习性,包括食物来源、繁殖行为等。
2.2 教学内容介绍珍珠鸟的食性、繁殖习性和迁徙行为。
探讨珍珠鸟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珍珠鸟的生态习性。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珍珠鸟生态习性的理解。
第三章:珍珠鸟的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珍珠鸟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保护行动的意愿。
3.2 教学内容介绍珍珠鸟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等。
探讨保护珍珠鸟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和数据展示珍珠鸟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模拟保护珍珠鸟的行动。
第四章:珍珠鸟的观察与研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研究珍珠鸟。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珍珠鸟观察和研究的方法,如野外观察、数据记录等。
探讨科学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4.3 教学方法使用实地考察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珍珠鸟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五章:珍珠鸟的创意表达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珍珠鸟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珍珠鸟的艺术创作方法,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探讨艺术创作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5.3 教学方法提供艺术创作的材料和指导,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珍珠鸟的相关作品。
组织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公开课《珍珠鸟》教案

公开课《珍珠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珍珠鸟》这篇课文;(2)掌握生字词及其用法;(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4)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4)培养观察和描绘事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和关爱,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2)领悟到珍惜生命、呵护生灵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珍珠鸟》这篇课文;(2)掌握生字词及其用法;(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4)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细节描写的运用;(3)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2)板书课题《珍珠鸟》,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珍珠鸟的可爱;(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讨论,解决生字词问题;(3)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对珍珠鸟的认识。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课文;(2)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3)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1. 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生字词的正确理解和运用;3.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观察身边的动物,试着用细节描写来表现它们的特点;3. 写一篇关于珍惜生命、呵护生灵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观察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2. 在生字词掌握方面,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3. 通过合作探究,评估学生在解读课文、运用细节描写方面的能力;4.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公开课《珍珠鸟》教案

公开课《珍珠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谊,与朋友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友谊、勇敢、进取等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和勇敢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介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探讨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友谊、勇敢、进取等价值观。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关于珍珠鸟的图画。
(3)写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短文,发表在班级群。
课文7《珍珠鸟》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3.交流互动: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补充,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出关键词和中心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与方法
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互动交流中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看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中,直观地了解珍珠鸟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课文解读: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重点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珍珠鸟的生长过程、与主人之间的感情等,进行详细讲解。
3.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学生小组讨论
1.任务分配: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讨论课文中的一个部分或一个问题。
在教学案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同时,我还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友谊的可贵。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我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珍珠鸟》公开课教案

《珍珠鸟》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珍珠鸟》这篇课文,了解珍珠鸟的习性、特征和生活环境。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增加对珍珠鸟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珍珠鸟》的内容简介:《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珍珠鸟习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的散文。
文章通过讲述珍珠鸟的外形、叫声、飞行等方面的特点,展示了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
作者还通过自己与珍珠鸟的互动,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生字词的学习: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需要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前掌握。
如:珍珠鸟、繁殖、翱翔、翠竹、翩翩起舞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珍珠鸟的习性、特征和生活环境。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运用想象和联想,欣赏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和视频。
(2)查阅相关资料,增加对珍珠鸟的了解。
五、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
(2)简要介绍珍珠鸟的习性、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自主学习(10分钟):(1)让学生预习课文,提前掌握生字词。
《珍珠鸟》教案

《珍珠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蔓、幽”等生字,会写“笼、豪”等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温暖”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谊,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等来表现珍珠鸟可爱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批注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开展小组讨论,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谊,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谊,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等来表现珍珠鸟可爱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珍珠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欣赏珍珠鸟的美丽。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珍珠鸟吗?你们对珍珠鸟有什么印象呢?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珍珠鸟的课文——《珍珠鸟》。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垂蔓”“幽深”“雏儿”等。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指名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为珍珠鸟创造了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珍珠鸟由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告诉我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珍珠鸟》公开课教案2

《珍珠鸟》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珍珠鸟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激发学生对珍珠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珍珠鸟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之处。
1.3 教学活动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珍珠鸟的特征,如颜色、体型、羽冠等。
讨论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如饮食、繁殖和迁徙。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珍珠鸟的兴趣和参与度。
评估学生对珍珠鸟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珍珠鸟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珍珠鸟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珍珠鸟的栖息地类型,如森林、湿地和农田。
讲解珍珠鸟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展示珍珠鸟的栖息地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讨论珍珠鸟栖息地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和庇护所。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珍珠鸟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珍珠鸟栖息地和生态环境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
第三章:珍珠鸟的饮食习性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珍珠鸟的饮食习性和食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珍珠鸟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种类。
分析珍珠鸟的食性对其栖息地选择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展示珍珠鸟的食物种类图片,让学生了解其饮食习性。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珍珠鸟的食物选择与其栖息地的关系。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珍珠鸟饮食习性的理解和观点。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珍珠鸟饮食习性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珍珠鸟的繁殖行为引导学生了解珍珠鸟的繁殖行为和繁殖习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珍珠鸟的繁殖行为,如筑巢、产卵和孵化。
讲解珍珠鸟的繁殖习性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展示珍珠鸟的繁殖行为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繁殖习性。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珍珠鸟的繁殖行为,如筑巢的材料和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信赖,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2.学会观察,学习描写,倾注情感,提高感悟和写作的能力。
3.唤醒关爱,联系生活,引发思考,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作品丰富温柔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语言;
2.领悟文章中展示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并在描写中倾注喜爱之情的手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鸟语倾听,诗歌引读
1、鸟语倾听:学生欣赏一段鸟儿清脆悠扬的鸣叫声。
2、诗歌引读: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林间欢飞的鸟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古人就有很多描写有关鸟的诗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句与鸟有关的诗句。
(可配以悠扬的鸟鸣声)
(1)“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
街衣弄藿蘼,拂叶隐芳菲。
或在堂前戏,多从幕上飞……” (《燕燕于飞》江总)
(2)“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 (《三绝句》杜甫)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同学们,欣赏完这些诗句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教师引读:诗人笔下的小鸟(燕子、鸬鹚、黄鹂、白鹭),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人类的朋友,人鸟之间是多么和谐、多么信任啊! 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不少情趣。
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曾养过一对珍珠鸟,那鸟所带来的生活乐趣,你们想了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吧。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不知道大家课文读的怎样,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容易,把课文读的有感情那就更了不起。
想给老师、同学一个惊喜吗?下面哪位同学来试一试?
2、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三、合作探究,体味情感
1、你发现这对珍珠鸟的雏儿,长得什么样呀?而“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按时添食加水;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2、我这样做小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珍珠鸟与我的关系有了变化。
(开始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3、“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并有什么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四、美读品味,认识“信赖”
1、美读品味: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美读品味,并把读后的体会告诉同学,让同学与你一起分享。
例: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这又像一个淘气而又听话的乖孩子。
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到我的笔尖蹦来蹦去……”
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
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把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笼罩全篇。
第3自然段让人感受到珍珠鸟那么淘气。
雏儿的外形特点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他的喜爱之情。
2、认识“信赖”:
①你是如何看待“信赖”的?
②假如你在笼子里,你又会怎样看待它的?
③你认为“信赖”的真正内涵上什么?(自由、宽容、关爱、真诚……)
(在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爱的情感。
)
五、反思拓展,互动释疑
1、反思拓展:
①试想小珍珠鸟长成大珍珠鸟,还会象现在那样信赖“我”? 为什么?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最好是时事类的。
)
②请同学看一个画面:《惊弓之鸟》——顽劣的弹弓,狰狞的枪口对着鸟的世界……为了创造人与自然(主要是动物)之间互相信赖、充满关爱的理想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③你最喜爱哪种鸟,能说说理由吗?假如我们送你这样一只小鸟,你又会怎样办呢?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这篇散文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表现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展示了人与动物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现代著名作家冰心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到:“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让爱的泉水流淌在我们的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吧!
2、拓展延伸:
①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并写好感受。
②搜集与鸟有关的成语、诗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