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习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3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2 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1)

课时规范练27 盐类的水解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水解反应N+H2O 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2.(2018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CuCl2溶液中加入CaCO3,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B.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溶液中的FD.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3.在0.1 mol·L-1K2CO3溶液中,由于C的水解,使得[C]<0.1 mol·L-1。
如果要使[C]更接近0.1 mol·L-1,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适量水B.加入少量盐酸C.加入适量KOH固体D.加热4.(2018湖南长沙一模)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 HS-+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减小C.升高温度,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5.下表是Fe2+、F、Zn2+被OH-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Fe2+、F杂质,为制得纯净的ZnSO4,应加入的试剂是( )F4.5A.H2O2、ZnOB.氨水C.KMnO4、ZnCO3D.NaOH溶液6.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pH相等的①NaHCO3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①>②>③B.浓度均为0.1 mol·L-1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溶液中,c(N)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C.在NH4Cl溶液中加入稀硝酸,能抑制N水解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冰醋酸,能抑制CH3COO-水解7.(2018江苏淮安模拟)已知NaHSO3溶液常温时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S+H2O H2SO3+OH-①HS H++S②向0.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增大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H+]+[Na+]=[HS]+[OH-]+[S]C.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均增大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Na+]=[S]>[H+]=[OH-]8.(2019陕西高新中学高三月考)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的K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稀盐酸40 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 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3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1 沉淀溶解平衡(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答题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解质的溶解开始后,只有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没有电解质的析出过程B.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2. 下列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难溶电解质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B. 沉淀溶解平衡过程是可逆的C. 在平衡状态时D. 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3. 下列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A.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且是一种动态平衡B. 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C. 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直接根据K sp的数值大小比较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D. 可以通过浓度熵(Q c)和K sp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4. CaF2的K sp=5.3×10-9 mol3/L3,在F-浓度为3.0mol/L的溶液中,Ca2+可能的最高浓度是()A. 1.8×10-9 mol/LB. 1.9×10-10 mol/LC. 5.9×10-10 mol/LD. 5.9×10-9 mol/L5. 已知Zn(OH)2的溶度积常数为1.2×10-17 mol3/L3,则它在水中的溶解度为()A. 1.4×10-6 mol/LB. 2.3×10-6 mol/LC. 1.4×10-9 mol/LD. 2.3×10-9 mol/L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 AgCl的K sp = 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 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2·L-2C.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D. 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值变大7. 已知:(1)混合硫酸铜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主要反应:Cu2++CO32-+H2O=Cu(OH)2↓+CO2↑次要反应:Cu2++CO32-=CuCO3↓(2)混合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钠溶液:主要反应:Cu2++S2-=CuS↓次要反应:Cu2++S2-+2H2O=Cu(OH)2↓+H2S↑由此可得以下几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Cu(OH)2>CuCO3>CuSB. Cu(OH)2<CuCO3<CuSC. CuS >Cu(OH)2>CuCO3D. CuS <Cu(OH)2<CuCO3二、填空题8. 已知难溶于水的盐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例如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为:AgCl(s)Ag+(aq)+ Cl-(aq)。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3.4沉淀溶解平衡.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3章第4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①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做食盐使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做“钡餐”而硫酸钡则能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是由于碳酸钠的水解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而溶液的碱性越强,除油污的效果自然就强了;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也运用了盐类的水解原理,只是强度更大,能够进行得更彻底。
【答案】 A2.一定温度下,在Ba(OH)2悬浊液中,存在Ba(OH)2固体与其电离出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s)Ba2+(aq)+2OH-(aq),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Ba2+数目减少B.溶液中c(Ba2+)减小C.溶液中c(OH-)增大D.pH值减小【解析】向Ba(OH)2悬浊液中加Ba(OH)2粉末时,要析出Ba(OH)2·8H2O晶体,使体系中溶剂减少,溶解的Ba(OH)2减少,Ba2+及OH-数目均减少,但温度不变时,Ba(OH)2的溶解度不变,各离子的浓度不变,pH也就不变,故A正确。
【答案】 A3.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值为()A.(V2-V1)/V1B.V1/V2C.V1/(V2-V1) D.V2/V1【解析】 从图象变化情况看,O →V 1段主要生成AgI 沉淀,V 1→V 2段主要生成AgCl 沉淀,所以溶液中c (I -)/c (Cl -)=V 1V 2-V 1。
【答案】 C4.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 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20 mL 0.01 mol/L KCl 溶液 ②30 mL 0.02 mol/L CaCl 2溶液③40 mL 0.03 mol/L HCl 溶液 ④10 mL 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 AgNO 3溶液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③>②>⑤ C .⑤>④>②>①>③ D .④>③>⑤>②>①【解析】 AgCl(s)Ag +(aq)+Cl -(aq),由于K sp =c (Ag +)·c (Cl -),当Q c >K sp 时平衡逆移,使AgCl溶解度减小,即:c (Cl -)或c (Ag +)越大,越能抑制AgCl 的溶解,AgCl 的溶解度就越小。
高中化学选修4讲义专题3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课标要求]1.能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进行分析。
2.能运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沉淀的溶解转化等实际问题。
1.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1)FeS 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2)CaCO 3难溶于稀硫酸,却能溶于醋酸中;(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mol·L -1硫酸洗涤BaSO 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 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的损失量。
答案:(1)在FeS 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S(s)Fe 2+(aq)+S 2-(aq),当加入稀盐酸时,2H ++S 2-===H 2S ↑,使c (S 2-)减小,从而平衡右移,使FeS 最终溶解。
(2)CaCO 3的溶解度小于CaSO 4,在CaCO 3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CO 3(s)Ca 2+(aq)+CO2-3(aq),当加入稀硫酸时,生成的CaSO 4微溶,又沉积在CaCO 3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从1.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2.一般将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转化成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沉淀越容易转化。
沉淀生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使CaCO3难溶于稀硫酸;当加入CH3COOH时,2CH3COOH+CO2-33===H2O+CO2↑+2CH3COO-,使CO2-浓度减小,且(CH3COO)2Ca溶于水,从而使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右移,使CaCO3慢慢溶于醋酸中。
4(3)在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2-4)减小,平衡右移,从而促进BaSO4溶解,而(aq),用水冲洗沉淀时,使c(Ba2+)和c(SO2-用0.0104),可以抑制BaSO4溶解,故BaSO4损失的量少mol·L-1硫酸洗涤时,增大了溶液中c(SO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同步练习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单元练习之二十七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一、选择题1.类似于水的离子积,难溶盐AmBn也有离子积K sp且Ksp=〔C(A n+)〕m·〔C(B mˉ)〕n,已知常温下BaSO4的溶解度为2.33×10ˉ4g,则其K sp 为:A.2.33×10ˉ4 B.1×10ˉ5C.1×10ˉ10 D.1×10ˉ12 2.在100ml0.01 mol·Lˉ1KCl溶液中,加入1ml0.01 mol·Lˉ1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的Ksp=1.8×10ˉ10):A.有AgCl沉淀析出 B.无AgCl沉淀C.无法确定 D.有沉淀,但不是AgCl3.铝和镓的性质相似,如M(OH)3都是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
在自然界镓常以极少量分散于铝矿,如Al2O3中。
用NaOH溶液处理铝矿(Al2O3)时,生成NaAlO2、NaGaO2;而后通入适量CO2,得Al(OH)3沉淀,而NaGaO2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
发生后一步反应是因为A.镓酸酸性强于铝酸 B.铝酸酸性强于镓酸C.镓浓度小,所以不沉淀 D.Al(OH)3是难溶物4.将100mL 0.1 mol·Lˉ1的AgNO3溶液加入足量的NaCl和NaF的混合溶液中,产生1.435g 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沉淀为AgCl B.产生的沉淀为AgFC.产生的沉淀为AgF和AgCl D.AgF溶于水5.石灰乳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2+(aq)+2 OHˉ(aq);加入下列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A.Na2CO3溶液 B.AlCl3溶液 C.NaOH溶液 D.CaCl2溶液二、填空题6.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分别进行如下操作:(1)加入固体AgNO3,则C(Iˉ)(2)若改加更多的AgI固体,则C(Ag+)(3)若改加AgBr固体,则C(Iˉ)7.已知Ksp(ZnS)=2.0×10ˉ22,Ksp(CdS)=8.0×10ˉ27,在Zn2+和Cd2+两溶液中(浓度相同)分别通H2S至饱和,离子在酸度较大时生成沉淀,而离子在酸度较小时生成沉淀。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稳同步测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映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稳温故知新新知预习一、沉淀溶解平稳1.在有AgCl沉淀生成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平稳存在两个进程: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离开AgCl表面进入水中;另一方面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受AgCl表面___________的吸引,回到AgCl表面析出。
在必然温度下,当___________的速度与___________的速度相等时,形成___________,达到平稳状态,人们把这种平稳称为沉淀溶解平稳。
2.描述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稳的平稳常数称为___________或简称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表示。
3.必然___________下,K sp为一常数。
难溶电解质的K sp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_________。
二、沉淀溶解平稳的应用1.沉淀溶解平稳是一个___________平稳,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平稳也会相应地发生。
2.若是误食可溶性钡盐,造成钡中毒,应尽快用___________给患者洗胃。
3.精制食盐水时,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镁离子。
4.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铁离子,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调剂溶液的pH至3—4,铁离子即可转化为氢氧化铁除去。
世纪50年代,流行病学研究发觉___________具有防治龋齿的作用。
含氟牙膏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防治___________。
6.当糖粘在牙齿上后,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种有机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是造成龋齿的要紧缘故。
溶液和NaCl溶液反映,生成___________沉淀。
当向体系中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结合生成了更难溶解的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减小,增进了AgCl的溶解,最终AgCl全数转化为___________。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 专题3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作业 (1)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一.选择题1.把Ca (OH )2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2s OH Ca )(2)(2aq OH aq C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Ca (OH )2固体质量不变B .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 升高(提示:Ca (OH )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CaO ,溶液的pH 升高D .向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2.为了防止热带鱼池中水藻的生长,需保持水中Cu 2+的浓度约1.2×10-5mol·L -1。
为避免在每次换池水时溶液浓度的改变,可把适当的含铜化合物放在池底,其饱和溶液提供适当的Cu 2+。
已知CuS 、Cu(OH)2、CuCO 3的K sp 值依次为1.3×10-36、2.2×10-20、1.4×10-10,下列物质能满足池水对Cu 2+浓度要求的是( ) A .CuS B .Cu(NO 3)2 C .Cu(OH)2 D .CuCO 33.化工生产中常用MnS 做为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 2+,涉及的反应原理为:Cu 2+(aq)+MnS(s)CuS(s)+Mn 2+(a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S 的K sp 比CuS 的K sp 小B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 4固体后,c(Cu 2+)减小,c(Mn 2+)变大 C .该反应达平衡时c(Mn 2+)=c(Cu 2+)D .设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则该关系成立:K×Ksp(CuS)=Ksp(MnS) 4.已知常温下,AgBr 的K sp =4.9×10-13、AgI 的Ksp =8.3×1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AgI 水溶液中,Ag +和I -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 .常温下,在含AgI 固体的溶液中,c(Ag +)=c(I -)且Ag +与I -浓度的乘积等于8.3×10-17C .常温下,将1mL 1.0×10-2mol/L 的KI 与AgNO 3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AgI 沉淀所需AgNO 3溶液的最小浓度为3.32×10-14mol/LD .向AgI 饱和溶液中加入AgBr 固体,c(I -)不变,K sp 值不变5.将AgCl 、AgBr 、AgI 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逐滴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AgI 沉淀生成B .最先生成AgI 沉淀,但是AgCl 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多C .最先生成AgCl 且最多D .AgCl 、AgBr 、AgI 沉淀等物质的量生成6.常温下,以MnO 2为原料制得的MnCl 2溶液中常含有Cu 2+、Pb 2+、Cd 2+等,可通过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 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并过滤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滤后的溶液中一定没有S2-B .MnS 难溶于水,可溶于MnCl 2溶液中C .常温时,CuS 、PbS 、CdS 比MnS 更难溶D .加入MnS 后生成CuS 的离子方程式是Cu 2++ S 2-= CuS↓7.下表是五种银盐在25 ℃的溶度积常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化学式 AgCl Ag 2SO 4Ag 2S AgBr AgI 溶度积1.8×10-101.4×10-56.3×10-505.0×10-138.3×10-17A .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 2SO 4B .向AgCl 的悬浊液中加入0.01mol/L Na 2S 溶液,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 2S 沉淀C .在AgCl 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AgCl 的K sp不变D .常温下,向AgI 的悬浊液中加入0.01mol/L NaCl 溶液,黄色沉淀变成白色沉淀 8.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uSO 4、FeSO 4、Fe 2(SO 4)3。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3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

课后达标检测[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解析:选D。
相同温度下不同的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不同,这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对同一难溶电解质来说,温度不同,K sp不同,K sp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 sp越小,溶解度越小。
2.一定温度下,在Ba(OH)2的悬浊液中,存在Ba(OH)2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s)Ba2++2OH-,向此体系中再加入少量的BaO粉末,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Ba2+)增大B.溶液中Ba2+数目减少C.溶液pH减小D.溶液pH增大解析:选B。
一定温度下,在Ba(OH)2的悬浊液中,存在Ba(OH)2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s)Ba2++2OH-,加入少量的BaO粉末,BaO与H2O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有部分沉淀析出,且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Ba2+)、c(OH-)、pH均不变。
3.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 -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2-4B.CrO2-4、Br-、Cl-C.Br-、Cl-、CrO2-4D.Br-、CrO2-4、Cl-解析:选C。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当Q c>K sp时,有沉淀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达标1.在100 mL 0.10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 溶有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2.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固体)2++2OH-。
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小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小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D.pH减小3.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FeS、MnS,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
根据以上事实,可推知FeS、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A.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CuS、CdS、PbS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于CuS、CdS、PbS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CuS、CdS、PbS相同D.二者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4.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产生沉淀的是()A.通入硫化氢气体B.加入氯化钠溶液C.加入硫化钠溶液D.通入二氧化碳气体5.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是()A.硫化物B.硫酸盐C.碳酸盐D.以上沉淀剂均可6.当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时,为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少,须加入少量的()A.NH4NO3B.NaOHC.MgSO4D.NaHSO47.25℃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PbI2(s)2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B.溶度积常数K sp增大C.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D.浓度商Q c增大综合运用8.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而不是CaCO3和MgCO3的原因解释,其中正确的有()A.Mg(OH)2的溶度积大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B.Mg(OH)2的溶度积小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C.MgCO3电离出的-2CO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减小,对Mg(OH)2的沉淀溶解3平衡而言,Q c<K sp,生成Mg(OH)2沉淀D.MgCO3电离出的-2CO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增大,对Mg(OH)2的沉淀溶解3平衡而言,Q c>K sp,生成Mg(OH)2沉淀9.已知AgCl为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Ag2S为难溶于水和酸的黑色固体。
向AgCl 和水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并振荡,结果白色固体完全转化为黑色固体:(1)写出白色固体转化为黑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白色固体转化为黑色固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制取纯净的CuCl2·2H2O的主要过程是:①将粗氧化铜(含少量Fe)溶解于稀盐酸中,加热、过滤、调节滤液的pH为3;②对①所得滤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已知Cu2+、Fe2+在pH为4—5时不水解,而Fe3+却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X 是什么物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 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中Y 可选:______________。
(3)溶液乙在蒸发结晶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室温下:AgCl 的溶解度是1.93×10-3 g·L -1,则AgCl 的溶度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某温度时,K sp (AgCl)=c(Ag +)·c (Cl -)=1.8×10-10 K sp (Ag 2CrO 4)=c 2(Ag +)·c(-24CrO )=1.1×10-12,试求:(1)此温度下AgCl 饱和溶液和Ag 2CrO 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此温度下,在0.010 mol·L -1的AgNO 3溶液中,AgCl 与Ag 2CrO 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13.已知在BaCO 3饱和溶液中c(Ba 2+)·c(-23CO )=8.1×10-9, -3HCOH ++-23CO 的电离平衡常数K =5.61×10-11。
在0.2 mol·L -1的BaCl 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2 mol·L -1的NaHCO 3溶液。
通过计算说明混合后的溶液中有无沉淀。
14.试通过计算分析,能否通过加碱的方法将浓度为0.10 mol·L -1的Fe 3+和Mg 2+完全分离。
已知K sp Fe(OH)3]=4.0×10-38,K sp Mg(OH)2]=1.2×10-11。
拓展探究15.与c(H +)·c(OH -)=K W 类似,FeS 饱和溶液中c(Fe 2+)·c(S 2-)=K sp (FeS)。
常温下K sp (FeS)=8.1×10-17。
(1)理论上FeS 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g ,而事实上其浓度远大于这个数值,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eS 饱和溶液中c(H +)与c(S 2-)之间存在以下限量关系:c 2(H +)·c(S 2-)=1.0×10-22,为了使溶液里c(Fe 2+)达到1 mol·L -1,现将适量FeS 投入其饱和溶液中,应调节溶液中的c(H +)为_____________mol·L -1。
参考答案1解析:此题为一计算推断题。
经计算AgNO3、BaCl2、CuSO4·5H2O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为0.01 mol,反应生成的AgCl和BaSO4各为0.01 mol,溶液中剩余的是0.01 mol -NO、0.01 mol Cl-和0.01 mol Cu2+,所以溶液应呈蓝色,故A、C是错误的,3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增大两倍,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3 mol·L-1。
答案:B2解析:氢氧化钡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的固体和氢氧化钡饱和溶液的溶解平衡,即氢氧化钡的固体溶解到溶液中电离生成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中的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沉淀出氢氧化钡的固体,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由于溶液中固体不存在浓度问题,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可是选项中所描述的量都发生变化,与结论相矛盾。
是否从该体系的另一方面分析,水的量发生变化考虑?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钡粉末在水中转化为结晶水合物,消耗了一定量的水,平衡发生移动。
溶解的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钡的固体,引起溶解物质相应的量发生变化。
选项A中的钡离子的个数随着水的量的减少,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都相应减少,其个数必然减少。
本题也可采用排除法,当平衡发生移动时,一定会引起相应物质的数量变化。
若是讨论某种具体物质的数量,它应该绝对变化,如溶质微粒个数、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等。
但若讨论两个量的比值,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不变,如溶解度、浓度等。
答案:A3解析:因FeS(s)Fe2++S2-MnS(s)Mn2++S2-,生成的S2-与Cu2+、Cd2+、Pb2+生成更难溶CuS、CdS、PbS,因而选A。
答案:A4解析:Na2S溶液中有大量S2-,能与Fe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FeS。
即Fe2++S2-======FeS↓。
答案:C5解析:由溶度积可知PbS的溶解度最小,则PbS最易沉淀析出。
答案:A6解析:加入NH 4NO 3后+NH与OH-反应生成NH3·H2O,从而使Mg(OH)2溶解;4加入NaHSO4后,H++OH-======H2O,使Mg(OH)2溶解,故选A、D。
答案:AD7解析:加入KI溶液,c(I-)增大,则溶解平衡向左移动,Q c增大。
故选CD。
答案:CD8解析:Mg(OH)2的K sp 小于MgCO 3的K sp ,故B 正确;MgCO 3水解产生OH -,而与Mg 2+结合生成难溶物Mg(OH)2沉淀,故D 正确。
答案:BD9解析:此题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答案:(1)2AgCl +S 2-======Ag 2S +2Cl -(2)因为Ag 2S 的溶解度比AgCl 的溶解度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沉淀溶解平衡向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10解析:①根据框图,加入氧化剂X 可把Fe 2+氧化为Fe 3+,而没有增加新杂质,所以X 为Cl 2;②结合题示,调节pH 至4—5,使Fe 3+全部沉淀,同样不引进新杂质,所以Y 最好为CuO 或Cu(OH)2;③CuCl 2溶液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发生水解,为抑制其水解,根据Cu 2++2H 2OCu(OH)2+2H +,加入盐酸可抑制其水解,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且不能蒸干。
答案:(1)Cl 2 Cl 2+2Fe 2+======2Fe 3++2Cl -(2)调节溶液酸性,使pH 为4—5,且不引进新杂质 CuO 或Cu(OH)2 (3)通入HCl 气体(或加入盐酸),并不断搅拌且不能蒸干11解析:先求出AgCl 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5.1431093.13-⨯=1.34×10-5 mol·L -1,再求K sp ,由AgCl(s)Ag +(aq)+Cl -(aq)。
c (Ag +)=c (Cl -)=1.34×10-5 mol·L -1,从而K sp (AgCl)=c (Ag +)·c (Cl -)=1.80×10-10。
答案:1.80×10-10 12解析:(1)AgCl(s)Ag +(aq)+Cl -(aq)c (AgCl )=10108.1)(-⨯=AgCl K sp =1.3×10-5(mol·L -1) Ag 2CrO 4(s)+(aq)+-24CrO (aq )2x x (2x)2·x =K sp c (Ag 2CrO 4)=3123424101.14)(-⨯=CrO Ag K sp =6.5×10-5(mol·L -1) 所以c (AgCl )<c (Ag 2CrO 4)(2)在0.010 mol·L -1AgNO 3溶液中,c (Ag +)=0.010 mol·L -1 AgCl(s)Ag +(aq)+Cl -(aq)溶液平衡时:0.010+x x (0.010+x)·x =1.8×10-10 因为x 很小 所以0.010+x≈0.010 x =1.8×10-8(mol·L -1)c (AgCl )=1.8×10-8(mol·L -1) Ag 2CrO 4(s)+(aq)+ -24CrO (aq)溶解平衡时:0.010+x x (0.010+2x)2·x =1.1×10-10因为x 很小 所以0.010+2x≈0.010 x =1.1×10-10(mol·L -1)所以c (Ag 2CrO 4)=1.1×10-10(mol·L -1) 所以c (AgCl )>c (Ag 2CrO 4)答案:(1)c (AgCl )=1.3×10-5 mol·L -1,c (Ag 2CrO 4)=6.5×10-5 mol·L -1, Ag 2CrO 4的物质的量浓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