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1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智能演练同步导学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课件湘教版选修5
时间长、危害严重等特点。 (3)不属于。因为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低温冰冻天气不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 生存条件构成危害。
教材P3~P4活动
提示 《说文》中的这三个“灾”字从字形来看,分别从水、从火、从戈。水、 火成灾多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一般指天灾。从戈表示与武器、战争有关,兵灾是 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属于人祸。
灾害群 或灾害链。 (2)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形成_________
5.严重性:是指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可减轻 性 6.不可避免性和________
(1)不可避免的原因: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人类存在。 (2)可减轻的原因:人类充满智慧,进行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的特点 1.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区域性
区、土地资源等的破坏,还会因为人们的开发建设,使越来越密集的人口和经济遭
受重大损失。在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第(3)题,火山喷发在 经济密集区,首先肯定它是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同时火 山喷出的火山灰含大量的矿物养分元素,可为人类提供肥沃的土壤、矿产、建材等 自然资源。
2.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4.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特别提示]
在判断哪些灾害能形成灾害链时,关键是分清主灾能诱发出哪些次生灾害。自然灾 害链主要包括三类:串发性灾害链、并发性灾害链和串发—并发灾害链。例如: ①串发性灾害链:
②并发性灾害链:
③串发—并发灾害链:
害链,也叫次生灾害。如地震后导致的房屋倒塌、交通线中断、各种生命线系统损
坏、火灾爆发、传染病蔓延等就是典型的灾害链。
教材P7活动
提示
根据表格资料可知,洪水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因为它影响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讲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考试要求]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归纳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3.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4.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
第一讲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自然灾害的概念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自然灾害的特点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如乱垦滥伐、乱牧滥采等。
(2)土壤侵蚀:①概念: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
②危害:①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速度→土地荒漠化。
②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
2.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考点一| 自然灾害的特点[考点整合]1.自然灾害的广泛性与区域性2.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4.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6.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应用体验]地震是指地壳的天然震动。
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都有预兆,在气象、地下水、动物等方面会产生不少异常现象。
地震前兆,有的可以从地震仪器中观测到。
主震后多会发生余震。
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反映自然灾害具有( )A.突发性和渐发性B.严重的危害性C.区域性 D.关联性2.下列由地震产生的灾害链正确的是( )A.地震→滑坡、泥石流 B.地震→飓风C.地震→暴雨、洪涝 D.地震→蝗灾、干旱解析:1.A 2.A 第1题,地震发生时历时短,破坏性大,体现了突发性的特点;主震后的余震体现了渐发性的特点。
第2题,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成飓风,台风易引起大风、暴雨、风暴潮,干旱引发蝗灾。
考点二|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考点整合] 一、土壤侵蚀的形成及危害1.土壤侵蚀的形成2.土壤侵蚀的危害二、土地荒漠化三、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的关系1.全球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2.臭氧层耗竭与自然灾害3.生物多样性减少与自然灾害四、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1.都市建设与自然灾害2.开采矿山与自然灾害3.山区建设与自然灾害4.修筑水库与自然灾害[应用体验]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图,回答1~3题。
2021-202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Word版含答案
(7)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急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峻的放射病。
二、自然灾难的特点
1.广泛性和区域性
(1)⑥分布范围很广。
(2)⑦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打算了自然灾难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⑧不确定性。
3.肯定的⑨周期性和不重复性。⑩灾难过程及⑪损害结果具有不行重复性。
4.联系性:表现为⑫区域之间、灾难之间。
5.危害严峻性。
6.不行避开性和⑬可减轻性。
思维活动
3.为什么日本多地质灾难?
(3)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4)2021年7月22日凌晨4时,京珠高速信阳明港四周一辆大客车发生燃烧,41人死亡。
(5)202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疆,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山东旱情是由于降水少造成了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等生产受损,符合自然灾难的内涵。②中的火山喷发发生在无人荒岛,并未导致生命财产受损,属于自然异变。③山洪这种自然异变使桥梁这一财产受损,符合自然灾难的内涵。④虽导致受灾体的损害,但其致灾因子为人类特别活动,属于人为灾难。
答案案例1:自然灾难具有广泛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峻性;
(新人教版)新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学案 湘教版选修5【提分必备】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属性,学会判断自然灾害。
2.知道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自然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广泛性和区域性(1)分布范围很广。
(2)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3.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灾害过程及损害结果具有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表现为区域之间、灾害之间。
5.危害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探究点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岁末年初全球各地骇人听闻事件不断:①2018年3月6日一架俄罗斯安-26运输机在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坠毁。
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共32人全部遇难。
②2017年12月18日,孟加拉国第二大城市吉大港发生踩踏事故,至少10人死亡,50余人受伤。
③新华社东京3月25日电:日本气象台25日发布消息说,新燃岳火山当天再度大规模喷发,还有小规模火山碎屑从火山口流出。
由于半径4公里内没有民居,火山喷发未对当地居民构成影响。
④2018年2月9日,美国大湖区南部的芒加哥和底特律等地遭遇强降雪,众多学校停课,上千架次航班取消。
上述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D解析判断所发生的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应看它是否属于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①②属于人为灾害;③没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不属于灾害;④因降雪导致雪灾事故频发,其属于自然灾害。
如何判断自然灾害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自然属性);二是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社会属性)。
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①2016年春季越南旱情②无人荒岛上的火山喷发③山洪暴发冲毁桥梁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使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患上严重的放射病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①越南旱情是由于降水少造成了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等生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的内涵。
2022高中地理第1章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智能演练同步导学湘教版选修5
第 1 章第 1 节自然灾祸的观点与特色自然灾祸是自然变异自然异样变化与人类互相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对的极大威迫之一。
联合所学知识回答1~3 题。
1.以下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祸的是①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大地震② 2022年初我国南方大雪灾③“ 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大饥相食”④ 2009 年 5 月 17 日湖南株洲高架桥垮塌以致9 死 14 伤事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④2.对于上题中事件④的判断依照是A.孕育灾祸的环境B.以致灾祸发生的因子C.蒙受灾祸的客体 D .损失大小3. 1 题中事件①可能直接引发的次生灾祸是①冻害②火灾③瘟疫④滑坡、泥石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 .①②④【分析】 1 题,四川大地震、08 年初雪灾、蝗灾都是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和财富;高架桥垮塌主假如人为要素造成灾害。
应选A。
2 题,判断自然灾祸和人为灾祸的主要依照是以致灾祸发生的因子。
3 题,地震灾祸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祸,诱生气灾、瘟疫。
【答案】4.以下事件或现象只属于自然变异的是A.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B.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喷发C.西欧流行“疯牛病”D.中生代小行星撞击地球【分析】自然变异,只有在它超出必定的限度,对人类生计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祸。
中生代人类还未出现,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会对人类生计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D5.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来源因是A.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B .自然灾祸拥有社会属性C.自然变异超出必定的限度D.自然环境的自然属性【分析】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来源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答案】A2009 年 5 月 11 日,巴西北部地区因为连降暴雨以致洪水泛滥,此次水灾已造成44 人死亡,18 万人被迫撤退,达成6~ 7 题。
6.资料反应出自然灾祸的特色是A.周期性B.灾祸的严重性C.灾祸的联系性D.地区性7.人们常说的“百年一遇”,是对自然灾祸哪个特色的描绘A.周期性B.灾祸的严重性C.联系性 D .不行防止性【分析】 6 题,从资料可知此次水灾造成重要人员死亡,众多人口受灾,财富损失巨大,反应出的自然灾祸的严重性。
高中地理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
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毁;东南亚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造成洪水大泛滥并引起山崩等。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情景导入温家宝主持召开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新华社北京2019年6月13日电:6月1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
他强调,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一步健全防沙治沙机制,坚持实行综合防治、科学防治和依法防治,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防沙治沙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指出,沙尘暴的成因极其复杂,防沙治沙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
要突出抓好土地沙化预防和治理工作,全面落实防沙治沙规划,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
要严格保护沙区植被,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合理利用水资源。
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充实建设内容,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思考:在防沙治沙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提示:看上文内容。
【板书】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教师讲解】 1.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害。
那么是不是只要是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异常变化都是自然灾害呢?[提问]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回答]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如果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10℃,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减产,发生自然灾害。
2.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3.自然灾害的属性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板书】二、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阅读教材材料“日本:地震频繁的国家” 首先,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五配套同步课件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5.各种(ɡè zhǒn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 有严重性
第三十二页,共43页。
6.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具有不可避免性 和可减轻性
第三十三页,共43页。
判断(pànduàn)灾害之间联系性的方法 (1)分清主灾和次生灾害。在判断(pànduàn)哪些灾害之 间能形成灾害链时,分清主灾能诱发出哪些次生灾害是关键。 (2)看看能否形成灾害链。自然灾害链主要包括三类: 串发性灾害链、并发性灾害链和串发—并发性灾害链。例如: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解析] 本题以埃特纳火山喷发为背景,考查自然灾害 (zìránzāihài)的概念和属性。第(1)题,埃特纳火山喷发为自然异 变,并影响到人类和人类社会,因此属于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 第(2)题,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会污染地表水,岩浆可能淹没耕地, 造成水资源、耕地资源的破坏。第(3)题,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 异活动,它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十页,共43页。
2.如何判断某种现象或事件(shìjiàn)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判断某种现象或事件(shìjiàn)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看其是否由自然变异引起;二是要看 其是否造成了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和生存条件的破坏。即自然灾 害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③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
④城市火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二十四页,共43页。
(2)下列反映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是
()
A.2012年一号台风“帕卡”在西北太平洋洋面形成
B.2012年5月湖南发生的一起重大(zhòngdà)交通事故
C.2012年叙利亚国内冲突导致数百人丧生
高中地理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湘教版选修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
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毁;东南亚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造成洪水大泛滥并引起山崩等。
高中地理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学案湘教版选修
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学案(湘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自然灾害的概念。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①______________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 ②人为灾害 2.自然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③____________现象和过程。
(2)属性⎩⎪⎨⎪⎧④⑤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自然灾害的特点⎩⎪⎪⎪⎪⎨⎪⎪⎪⎪⎧ 广泛性和区域性⎩⎪⎨⎪⎧ 分布范围很广⑥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全世界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非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⑦不确定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联系性⎩⎪⎨⎪⎧ 区域之间⑧之间危害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⑨性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灾害的概念1.下列有关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事件才称为灾害B.灾害是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造成的,二者可以叠加造成灾害C.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主要发生在人口较多的地区,自然变异造成的灾害则相反D.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比自然变异造成的灾害少得多考查点2自然灾害的概念2.下列现象能演化为自然灾害的是()A.南极洲发生强度很大的雪崩B.煤矿矿井发生塌顶事件C.川藏公路上出现山崩D.火车出轨造成多人死亡考查点3自然灾害的特点3.寒潮的暴发会引发低温和霜冻,地震会引发滑坡、海啸、火灾等,这说明了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特点()A.区域性 B.周期性 C.可减轻性 D.联系性4.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干旱、洪水的发生都有严格的周期性规律B.“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指的是每100年发生一次大洪水C.自然灾害的过程、损害结果具有不可重复性D.不重复性是指有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具有周期性方法技巧练方法如何判断自然灾害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4月,美国南部多州遭受多次龙卷风袭击,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严重B.2011年7月23日,温州路段两列火车相撞,造成重大人员死亡C.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D.2008年6月10日,南极洲出现“冰震”方法技巧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看其是否由自然变异引起,如大气圈变异引起的龙卷风、台风灾害,水圈变异引起的海洋灾害等。
(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1章 第1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课后知能检测 湘教版选修5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第1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课后知能检测湘教版选修5一、选择题经核定,2012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9亿人次受灾,1338人死亡(包含森林火灾死亡13人),192人失踪,1109.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2496.2万公顷,其中绝收182.6万公顷;房屋倒塌90.6万间,严重损坏145.5万间,一般损坏282.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185.5亿元。
据此完成1~3题。
1.自然灾害的诱因是( )A.自然变异B.地球表层C.人员伤亡D.自然现象2.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A.自然异常变化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C.自然灾害本身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3.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①酸雨危害生物体②喜马拉雅山无人区的雪崩③“9·7”云南彝良5.7和5.6级地震④“5·10”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组题考查对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的理解。
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一是要以自然变异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酸雨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喜马拉雅山无人区的雪崩没有受到损害的受灾体。
【答案】 1.A 2.B 3.B4.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日本面积不大,自然灾害频发;巴西面积很大,自然灾害较少发生;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B.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减轻的C.自然灾害的联系性就是灾害之间的联系性D.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解析】自然灾害的联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二是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答案】 C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一洲,澳大利亚大陆、西欧则是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区域。
据此完成5~6题。
5.材料反映出自然灾害的特征是( )A.广泛性B.区域性C.频繁性D.不可避免性6.西欧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 )①位于板块内部,以平原地形为主②气候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④地处温带大陆的西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材料主要说明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即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学案 湘教版选修5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属性,学会判断自然灾害。
2.知道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①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自然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③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具有④自然属性和⑤社会属性。
思维活动1.地球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都是自然灾害吗?试举例说明。
答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只有当地球各圈层中物质运动的强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称为自然灾害。
例如在华北地区冬季冷空气不断南下是正常的现象,但当其使经过地区的气温在24小时内降幅达到一定指标,并对人、畜、农作物造成损害时,就是自然灾害。
因此,地球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并不都是自然灾害。
2.致灾因子都是纯粹的自然作用,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简称致灾因子,致灾因子既有纯自然作用的,也有人类活动诱发自然作用的。
如构造变动引发的地震、台风、火山喷发等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的;人类活动诱发如水库蓄水诱发的地震,陡坡开荒和滥砍乱伐引起的滑坡、泥石流,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等。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广泛性和区域性(1)⑥分布范围很广。
(2)⑦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⑧不确定性。
3.一定的⑨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⑩灾害过程及⑪损害结果具有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表现为⑫区域之间、灾害之间。
5.危害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⑬可减轻性。
思维活动3.为什么日本多地质灾害?答案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形多山地,频繁的地震使山石破碎,再加上日本降水较多,因而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
4.日本火山、地震频繁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答案日本多火山、地震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地域性、频繁性、不可避免性。
高中地理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练习湘教版选修5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1课时)课时安排考纲内容知识点能力层次A B C一课时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1. 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V2.认识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V一、 自然灾害的概念1. 灾害的概念: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包括 和 ____________ 。
2. 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 __________ 现象和过程。
3. 自然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地球各圈层的 ________________ 。
4. 自然灾害的属性①自然属性:自然的 _______________ ;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 了 __________ 。
二、 自然灾害的特点1. 具有广泛性与 ____________ 。
①广泛性:自然灾害的 ___________ 很广;②区域性:不 同区域具有不同特征是由自然环境的 ____________ 决定的。
2. 具有 _________ 和不确定性。
3. 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 __________ 。
4. 具有联系性。
①一方面是 _________________ 具有联系性;②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 有 ________________ 。
5. 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 ___________ 。
6. 具有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图表导读】教材图1-7 “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3119M-1372 1973-1 &77 197B-19B2 1993-^87 198B-1992 时段(1) 1963〜1992年全世界发生重大灾害的趋势如何?250口按囂损害程廃址计a 按照涉及人敎城计 ■按黑死亡人验疑汁2001005058° 1963-196766(2)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重难点解析】1.自然灾害的概念(1)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1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自然灾害是自然变异(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①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②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雪灾③“……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大饥相食……”④2009年5月17日湖南株洲高架桥垮塌致使9死14伤事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对于上题中事件④的判断依据是( )A.孕育灾害的环境 B.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C.承受灾害的客体 D.损失大小3.1题中事件①可能直接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①冻害②火灾③瘟疫④滑坡、泥石流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1题,四川大地震、08年初雪灾、蝗灾都是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高架桥垮塌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灾难。
故选A。
2题,判断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主要依据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
3题,地震灾害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诱发火灾、瘟疫。
【答案】 1.A 2.B 3.C4.下列事件或现象只属于自然变异的是( )A.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B.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喷发C.西欧流行“疯牛病”D.中生代小行星撞击地球【解析】自然变异,只有在它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
中生代人类还未出现,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会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 D5.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B.自然灾害具有社会属性C.自然变异越过一定的限度D.自然环境的自然属性【解析】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答案】 A2009年5月11日,巴西北部地区由于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这次水灾已造成44人死亡,18万人被迫撤离,完成6~7题。
6.材料反映出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A.周期性 B.灾害的严重性C.灾害的联系性D.区域性7.人们常说的“百年一遇”,是对自然灾害哪个特征的描述( )A.周期性 B.灾害的严重性C.联系性 D.不可避免性【解析】6题,从材料可知这次水灾造成重大人员死亡,众多人口受灾,财产损失巨大,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7题,“百年一遇”、“十年一遇”,实际上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
【答案】 6.B 7.A“……强大的自然力量通过自然灾害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全方位的威胁。
工矿业、农林牧渔业、社会生活稳定所必不可少的各种基础条件都会受到自然灾害的直接打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根据材料中的叙述,自然灾害所包含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①不重复性②自然属性③社会属性④不可避免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 C9.根据材料中的叙述,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A.自然界的异常变化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C.人类生活的自然界D.岩石圈顶部、水圈、大气圈底部和生物圈【答案】 B10.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将洪涝、台风、暴雨等填入A、B、C三个方框中,并说明该图所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特点。
(2)自然灾害能否避免?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御?(3)运用图中的例子,说出人类对气象灾害的监测手段。
(4)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A:台风B:暴雨C:洪涝图中的三种灾害形成了灾害链,说明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自然灾害可监测、可防御,具有可减轻性。
(2)自然灾害不可避免。
人类可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及早发出灾害预报和警报,然后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防御。
(3)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洪涝灾害进行监测。
(4)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联系性;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一周内,发生十几次余震……,有几次严重威胁到救灾官兵们的生命安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材料中反映出地震灾害的特点是( )A.频繁性 B.广泛性C.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 D.不可避免性2.下列是防御地震灾害的正确措施是( )A.发现预兆应及时保密,以免发生混乱B.离家时要关闭煤气总阀,以免发生火灾C.将震区居民全部迁走D.易倒易碎物品要放在容易攀扶的地方【解析】1题,大地震后,余震不断,这是震源处地壳积累地应力释放的必然结果,表明地震灾害的频繁性。
2题,防御地震时,离家应关闭煤气总阀,避免引发火灾。
【答案】 1.A 2.B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灾情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大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小C.灾害强度小,灾情一定小D.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抗灾能力越低【答案】 A4.下列情况中,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灾情最严重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B.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C.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D.降水丰富的地区【答案】 A阅读下面图表,回答5~6题。
5.近十年来,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增加的原因是( )A.进入了自然灾害的多发期B.主要是由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决定的C.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改变环境越来越大D.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6.在三种统计中,以死亡人数统计增幅最大,原因是( )A.人口增长,城市发展B.灾害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C.自然灾害的强度在不断增大 D.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相对叠加【解析】5题,由于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广阔,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愈来愈强,诱发自然灾害越来越多。
6题,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发展,人口集中,死亡人数随之增加。
【答案】 5.C 6.A7.太平洋及周边地区,无论是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格局,还是其资源、环境的重要性,都备受世界关注,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热点地区之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突出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60年5月22日,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了里氏8.4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巨浪以236米/秒的速度横扫太平洋,A地区被巨浪掀得人仰马翻,死亡、失踪138人。
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图中D所示区域不定期出现的海洋水文现象是______________,给生产带来的严重影响是____________,这充分反映出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双重属性。
【答案】(1)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处,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2)联系严重(3)厄尔尼诺现象渔业减产自然社会8.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长江自称是黄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果是____________ ________导致的,这种灾害与人类____________有关。
(2)这种灾害除了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以外,还会引起哪些问题?(3)长江上游地区多________等地质灾害,中下游多________灾害,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特点,对上述灾害,能不能采取措施彻底根除它们?这与自然灾害哪个方面的特点有关?【答案】(1)长江的含沙量也很大水土流失严重乱砍滥伐、破坏植被(2)使河床升高,引起洪涝灾害;使土壤肥力下降。
(3)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水旱区域性不能;不可避免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入夏以来,重庆(图中甲地)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持续的晴热、高温、少雨天气使农作物枯萎,人畜饮水困难,工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达70多亿元。
(1)材料中提到的“百年一遇”是用来说明自然灾害的哪个特点的?其具体含义是什么?(2)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常常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出现“灾害链”的现象。
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你认为重庆持续的睛热、高温天气能够直接诱发哪些灾害?(至少两种)【答案】(1)自然灾害的周期性。
表示重庆发生特大旱灾的概率是1%(2)联系性。
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害、土壤盐渍化等。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平原(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多于其他地区。
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五大沙尘暴中心:一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主要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罗布泊地区;二是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的阿拉善高原,包括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河西走廊;三是内蒙古中部鄂尔多斯高原,包括毛乌素沙地和北部黄土高原;四是内蒙古东南部,包括后山地区、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五是华北平原,范围可至北京以南。
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与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遇气候暖湿时期地面植被生长茂密,生态环境条件好,沙尘暴发生频率低;反之,在冷干气候时期,则沙尘暴发生频率高。
我国从公元前205年以来有85%以上的沙尘暴都发生在3~5月份,而且多出现于春季的午后。
这是由于春季是全年中空气冷暖变化最剧烈的季节,午后到傍晚之前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更容易造成空气层结的不稳定。
沙尘的肆虐,就在于对流层低层存在着强烈的垂直方向的不稳定和强对流。
另外,春季北方地区气温陡然回升,大地解冻,同时干旱少雨,地表干燥松软,不论是耕地还是荒漠草原,均无植被覆盖而裸露无遗,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
沙尘暴的防治对策从沙尘暴的自然成因上看,人类无法消除沙尘暴。
但从人类自身活动看,乱砍滥伐和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加速沙尘暴发生的负面作用是可以削减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防御沙尘暴的长远对策是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人为改变荒漠和半荒漠地表现状及恶劣的生态环境。
具体对策有:(1)机械沙障。
主要用杂草、树枝以及其他材料,在流沙上设置阻滞风沙流动和固定沙面的障碍物。
例如,草方格沙障是用稻草、麦秆和芦苇等柔性材料,将其直接插入沙层内,直立于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粘土沙障是由粘土碎块堆成小土埂而成。
(2)化学固沙。
它是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粘结材料,使其在沙地表面形成一层有一定强度的防护壳,让沙尘吹不起来。
这种材料总体上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将植物纤维和旧报纸纸浆与粘性物质搅拌在一起,喷洒在沙尘的表面。
这类纤维粘料喷在沙尘表面不深,浅浅地结成块,由于比较薄,人不能在上面走。
第二类粘性胶质材料喷洒在沙漠上,渗进沙漠要深一些,板块层厚硬,人可以行走,但汽车等机动车辆上不去。
第三类粘性胶质材料叫做“锁定沙尘”。
这种材料喷洒在沙漠上,渗透沙漠半英寸,表层粘结厚而坚硬,可以行人和各种车辆,它不怕压,不起灰,是最结实的一种。
(3)植物固沙当然是长远大计。
在水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在沙源地栽种植物,草、灌木和乔木,不仅能够长久固定流沙,还可以从根本上遏制沙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