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的青藏高原温泉区域的冻土分布制图

合集下载

基于CoupModel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过程模拟

基于CoupModel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过程模拟

基于CoupModel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过程模拟张伟;王根绪;周剑;刘光生;王一博【期刊名称】《冰川冻土》【年(卷),期】2012(34)5【摘要】近年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生态环境呈现出逐年恶化趋势,从而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过程造成显著影响.此外,如何构建更加有效、针对寒区的陆面过程模式成为寒区研究的重点、热点之一.作为一种有效的参数估计方法,Bayes参数估计算法具有准确估计陆面过程模式参数的能力.因此,基于2005—2008年观测数据,利用CoupModel模型对青藏高原风火山流域土壤水热运移过程进行模拟;同时,利用Bayes参数估计方法估计部分水热运移参数.结果显示:模型对土壤温度(ST)的模拟效果较好,NSE系数均在0.90以上;也能够较好模拟浅层(0~40cm)土壤水分,NSE 值均达到0.80以上,而对40cm以下土壤水分的模拟结果较差.模型也能够较准确模拟活动层土壤的冻结-融化过程.模型对温度水分极值和40cm深度以下水分的模拟存在一些偏差.值得一提的是,基于重要性采样MCMC方案的Bayes参数估计算法能够有效估计水热运移参数,模型模拟结果得到极大的改进.Bayes算法能够广泛解决陆面过程模式参数估计问题.【总页数】11页(P1099-1109)【作者】张伟;王根绪;周剑;刘光生;王一博【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14【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积雪对沼泽、草甸浅层土壤水热过程的影响2.COUPMODEL模拟土壤水热变化过程的研究3.基于COUPMODEL的松嫩平原黑土区土壤水热过程模拟4.基于CoupModel模型的三峡库区典型林地土壤水分和温度模拟以及参数敏感性分析5.青藏高原典型多年冻土区的一维水热过程模拟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未来气候变暖情形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初探

未来气候变暖情形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初探

未来气候变暖情形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初探程志刚;刘晓东【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08(27)6【摘要】基于未来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下气候模式给出的气候预测结果的高分辨率降尺度分析结果,运用两种方法(年均温法和高程模型法)模拟了1980-1999,2030-2049和2080-2099年3个时段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结果表明,以年均地温-1℃作为多年冻土划分依据的年均温法模拟的目前(1980-1999年)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为127.99万km2,与世界数据中心给出的青藏高原现代多年冻土面积为129.12万km2的估算接近(误差率仅为0.86%);到本世纪中期(2030-2049年),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为87.26万km2,退化率达到31.82%;而到本世纪末(2080-2099年),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只有69.25万km2,较目前将退化45.89%.不同高度带的对比分析还发现,与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年均气温的升高一般随海拔高度而增加的趋势相反,未来高原多年冻土的退化率将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全球变暖过程中的冻土退化,特别是高原东南部冻土向西北部的逐步退缩,对高原冻土区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总页数】6页(P80-85)【作者】程志刚;刘晓东【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西安交通大学,西安,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54【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东部香日德-花石峡公路工程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分析 [J], 赵相卿;杨永鹏;韩龙武;徐兵魁;程佳2.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研究 [J], 岳永彧;王俊峰;俞祁浩;游艳辉3.气候变暖背景下拟建青藏高速公路沿线典型区段多年冻土未来50年退化特征[J], 董元宏; 彭惠; 罗滔; 李双洋; 陈鹏; 徐婷; 张昆昆4.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变化预测 [J], 焦世晖;王凌越;刘耕年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分布范围研究 [J], 库新勃;吴青柏;蒋观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MODIS和AMER-E资料的青藏高原牧区雪被制图研究

基于MODIS和AMER-E资料的青藏高原牧区雪被制图研究
第 2 2卷
第 4期
草 业 学 报
ACT A PRA TA CU I T U RA E SI NI CA
2 27— 23 8
V o1 . 22, No .4
2 0 1 3年 8月
基 于 MODI S和 A ME R — E资 料 的 青藏 高原 牧 区雪 被 制 图研 究
积雪 分类 图像 MAT S 1 0 A1 , 并 利 用 气 象 台站 提 供 的雪 情 数 据 验证 了 合 成 图 像 的 积 雪 分 类 精 度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1 ) 在青藏 高原 地 区 , 虽 然 在 晴 空 时 MOD I S积 雪 分 类 精 度 较 高 ( 当雪深 >3 C I T t 时达 到 8 O . 8 2 7 0 ) , 但 MOD I O A1和
据统 计 , 建 国以来 青藏 高原 地 区 2 1 6个县 共计 发生 雪 灾 3 2 2 8次 。如 2 0 0 4年 5月上 旬 , 青 海 省 同德 县 发 生特 大 雪灾 , 死 亡家 畜 5 7 6 2 8头 [ 1 。 。 ; 西 藏那 曲县 1 9 7 1 —2 0 0 1年 1 O月 一次 年 5月 , 共有 7 4个 月 发 生 了雪 灾 口 , 占总月 数的2 9 . 8 。因此 , 准确 监测 青藏 高原 牧 区的 积雪覆 盖 范 围 , 深 入研 究雪 灾频 发 地 区 的积雪 动 态 变化 , 对 防 灾减 灾, 维 持 草地 畜牧业 的可持 续发 展都 具有 极其 重要 的 意义 。 由于积 雪 覆盖 面积 的动 态变 化状 况对 全球 水体 和 能量循 环 以及 社 会经 济和 生态 环境 均具 有重 大 的影 响[ 3 ,
MYD 1 0 A1图像 中 的 平 均 云 量 比 分 别 达 到 3 9 . 7 4 和 4 8 . 7 4 , 无 法 对 牧 区 雪 情 进 行 实 时 监 测 。2 ) MOD 1 0 A1和

基于LSTM的青藏高原冻土区典型小流域径流模拟及预测

基于LSTM的青藏高原冻土区典型小流域径流模拟及预测

基于LSTM的青藏高原冻土区典型小流域径流模拟及预测黄克威;王根绪;宋春林;俞祁浩【期刊名称】《冰川冻土》【年(卷),期】2021(43)4【摘要】冻土覆盖率高的小流域的径流形成受温度因素控制明显,普通水文模型不适用,而常规冻土水文模型因需要较多的气象观测要素而难以应用。

考虑冻土流域产流机制,利用青藏高原腹地风火山小流域2017—2018年逐日降水、气温、径流观测数据,以降水、气温为输入,径流为输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建立了适用于小流域尺度的冻土水文模型,并利用2019年观测数据进行验证。

模型得益于LSTM特殊的细胞状态和门结构能够学习、反映活动层冻融过程和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一定的冻土水文学意义,能很好地模拟冻土区径流过程。

模型训练期R^(2)、NSE均为0.93,RMSE为0.63 m^(3)·s^(-1),验证期R^(2)、NSE分别为0.81、0.77,RMSE为0.69 m^(3)·s^(-1)。

同时,为了验证模型可靠性,将模型应用于邻近的沱沱河流域,模型训练期(1990—2009年)R^(2)、NSE均为0.73,验证期(2010—2019年)R^(2)、NSE分别为0.66、0.64,模拟结果较好。

考虑到未来气候变化,通过模型对风火山流域径流进行了预测:降水每增加10%,年径流增加约12%;气温每升高0.5℃,年径流增加约1%;春季融化期、秋季冻结期径流增幅明显,而由于蒸发加剧、活动层加深,径流在8月出现了减少。

模型经训练后依靠降水、气温作为输入能较好地模拟、预测青藏高原冻土区小流域径流,为缺少土壤温度、水分等观测数据的冻土小流域径流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并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方法。

【总页数】13页(P1144-1156)【作者】黄克威;王根绪;宋春林;俞祁浩【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8;P642.14【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小流域径流水化学特征2.径流曲线法在黄土区小流域地表径流预测中的初步应用3.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祁连山典型小流域日降水-径流模拟研究4.基于SWAT模型的平原河湖水网区小流域径流过程模拟5.青藏高原典型多年冻土区的一维水热过程模拟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多源雪深数据适用性综合评估

青藏高原多源雪深数据适用性综合评估

青藏高原多源雪深数据适用性综合评估陈涛;高歌;陈德亮;边多【期刊名称】《冰川冻土》【年(卷),期】2022(44)3【摘要】青藏高原积雪对区域气候及水循环有重要影响,现有积雪数据集在该区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适用性评估工作不可或缺。

基于气象站观测数据(OBS),采用秩评分方法对一套被动微波遥感(CHE)和两套再分析(ERA5-Land和MERRA2)积雪深度数据进行了多变量、多评价指标的综合定量评估。

结果表明:从年平均积雪深度、年最大积雪深度、年积雪日数三个变量分别评价各数据,MERRA2对年最大积雪深度、年积雪日数模拟最好,CHE对年平均积雪深度描述最好;各数据在不同评价指标上的得分排名存在较大差异,CHE在描述线性变化趋势上具有优势,ERA5-Land 在描述年际变化上具有优势,MERRA2在描述季节循环、多年平均值、极大值、标准差上具有优势;综合考虑,MERRA2在青藏高原适用性综合评分最高、ERA5-Land次之、CHE最低。

三种数据均存在明显不足之处,MERRA2对积雪线性变化趋势的定性描述与OBS相反,对积雪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有待优化;ERA5-Land对各变量的多年平均值存在严重高估;CHE刻画积雪空间分布特征能力较差。

由于青藏高原西部站点稀少,相关评估结论仅适用于高原中东部。

基于遥感及再分析数据得到高原西部积雪变化趋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总页数】15页(P795-809)【作者】陈涛;高歌;陈德亮;边多【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瑞典哥德堡大学地球科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35;P237【相关文献】1.利用GRACE及气象数据评估GLDAS水文模型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2.2015~2016年青藏高原积雪深度自动观测数据集3.2015-2016年青藏高原积雪深度自动观测数据集4.1979-2017年CRU、ERA5、CMFD格点降水数据在青藏高原适用性评估5.ERA-Interim地表温度数据集在青藏高原冻土分布制图应用的适用性评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典型冻土区土壤制图研究_石伟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典型冻土区土壤制图研究_石伟

462




48 卷
本文以成土因 素 学 说 和 土 壤 景 观 模 型 理 论 运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青藏高原 为基 础 , 典型冻土区温 泉 区 的 土 壤景 观 模 型, 从而对整 个研 究 区 进 行 预 测 性 分 类, 并生成研究区土 壤图。
植被良好, 据 2009 年温 积物。研究区内河流纵横, 主要植被类型包括高 泉区冻土本底调查工作报告, 寒草甸、 高寒沼泽草甸、 高寒草原和高寒灌丛, 以高 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主 ( 80% 以上 ) 。 高寒草甸以 耐寒、 密丛、 短根茎的嵩草属植物为主, 多位于局地 河流间地等地区, 其中土壤 气候相对湿润的山地、 含水量较高的为高寒沼泽草甸; 高寒草原以耐寒、 抗旱的丛生禾草为主, 多位于盆地、 丘陵地区, 在山 间谷地地带也有分布, 成土母质相对贫瘠; 高寒灌 生长茂密, 覆盖 丛着生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 多位于山地阴坡位置, 且沿山坡走势呈条带 度大, 状分布。该区所在地兴海县, 气温较低、 降水较少。 年平均气温 1. 2℃ , 月平均气温从 1 月的 - 11. 9℃ 至 7 月的 12. 5℃ , 年平均降水量 355. 6 mm, 月平均
基于青藏高原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的东部边缘 , 青海省兴海县温泉地区的野外调查数据 ,
通过对研究区遥感数据的分析 , 开展了土壤制图方法的探讨 。 以成土因素学说和土壤 - 景观模型理论为基 础, 筛选土壤分类潜在变量 , 在不同的变量组合下运用支持向量机 ( SVM ) 的方法建立土壤 - 景观模型, 对整 个研究区进行预测性分类 。为了更好地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 , 采用五折交叉方式进行结果的验证 。 并通过 确定了适合典型冻土区土壤分类的环境变量组合 , 以 对比不同变量组合的交叉验证结果和分布模拟结果图 , 较少的样本知识较好地预测该区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土壤制图; 支持向量机; 多年冻土区; 土壤分类 S159. 9 ; O159 文献标识码 A

基于多面函数法的青藏高原应变特征分析

基于多面函数法的青藏高原应变特征分析

基于多面函数法的青藏高原应变特征分析吴啸龙;杨志强;武继峰;胡洋【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13(033)004【摘要】Combined the method of curve fitting when calculating a lower-frequency strain field in a large area with the strain tensor matrix on the earth reference ellipsoid,we put forward a method of calculating strain parameters on reference ellipsoid by using multi-surfacefunction.According to the GPS data,we get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train field.The result is in line with both characters of the major tectonic activity within this area and the main direction of P,T-axis from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将曲线拟合法解算大区域低频应变分布与地球参考椭球面上的应变张量矩阵相结合,提出基于多面函数模型解算在给定参考椭球面上的均匀视应变场方法.并根据GPS实测速度场资料解算出青藏高原的均匀视应变场,解算结果与青藏高原各主要构造活动特征以及地震震源机制解所得P、T轴优势方向分布与变化规律吻合较好.认为基于旋转椭球面解算大范围均匀视应变场方法能更加精确地获取大范围内地壳形变的总体变化趋势.【总页数】5页(P17-21)【作者】吴啸龙;杨志强;武继峰;胡洋【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2+5【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变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吕志鹏;伍吉仓;孟国杰;乔学军;徐克科2.基于改进多面函数和球面整体应变法计算华北中部地区地壳水平应变 [J], 彭钊;王宝锁;邵永谦;李恩建3.基于弹性薄片格林函数的GPS应变求解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三维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 [J], 潘正洋; 周云; 赵国强4.基于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的区域应变场特征分析 [J], 陈永前;张淑亮;李宏伟5.青藏高原水毛茛基于转录组测序的SSR和SNP特征分析 [J], 陈忠海;刘泰龙;陈飞飞;吴玄峰;赵宁;刘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未冻水含量曲线的冻土渗透系数模型研究

基于未冻水含量曲线的冻土渗透系数模型研究

基于未冻水含量曲线的冻土渗透系数模型研究
张致龙;关陈晨
【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年(卷),期】2022(39)4
【摘要】为了更准确、更容易计算冻土中的渗透系数,采用未冻水含量曲线,并考虑孔隙壁对水分迁移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基于Hagen-Poiseuille方程的冻土渗透系数模型来描述冻土中的水流情况,得出冻土渗透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在相同条件下,用该模型计算的冻结粉土和粉质黏土的渗透系数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此外,在0»-5℃的范围内,预测了不同初始含水量饱和黏土、粉土的渗透系数.该模型仅需要一个准确测量的未冻水含量曲线和对应的融土渗透系数,这使冻土的冻胀和融沉预测更加容易和准确.
【总页数】8页(P484-491)
【作者】张致龙;关陈晨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3
【相关文献】
1.基于连续介质热力学的冻土中未冻水含量与温度的关系
2.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冻土未冻水含量分析研究
3.基于冻土比热的未冻水含量反演算法
4.基于差示扫描
量热法的冻土冻融过程未冻水含量计算模型5.含氯化钠冻土未冻水含量与冻融过程关系的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等效
目前,应用于青藏高原的经验统计模型主要 专注于纬度、高程等宏观因素对冻土的控制作用, 忽略了微观局地因素对冻土分布的影响 . 统计方法 方面,多用线性回归( 一元、多元 ) 来判断多年冻土 的空间分布,由于多年冻土与环境因子间存在着非 线性关系,造成冻土制图的精度较低. 一些研究者
0103 ; 修订日期: 20110406 收稿日期: 2011基金项目: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 ( 2008FY110200 )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0CB951402 ) 资助 2007 年毕业于鲁东大学,现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普通冻土学的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 张秀敏( 1982 —) , 女,山东菏泽人, Email: zhangxm@ lzb. ac. cn * 通讯作者: 南卓铜,Email: nztong@ lzb. ac. cn
[2 ]
区域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开发了多种冻土空间分布 模型. 根据其理论基础的不同,可以将多年冻土分 布模型分为两类: 面向过程的物理模型和经验统 [3 ] 计模型 ,其中 1 ) 物理模型是建立在地表能量平 衡基础上的,主要描述冻土与大气系统的水热交换 [3-5 ] 、PERMACLIM 模 过程,比如 PERMEBAL 模型 等; 2 ) 经验统计模型不考虑地气能量交换过 程和具体的冻土运作机理,以多年冻土存在为因变 型 量,以影响多年冻土分布的因素 ( 纬度、气温、坡
{
10903 卷
图1 Fig. 1
温泉区域的位置图和高程及采样点分布
Map showing the location of Wenquan area ( a) and its topographic map with sampling plots ( b)
列的山地和断陷盆地,主要有温泉谷地和苦海滩地 ( 图 1b) . 根据研究区附近的花石峡气象站的气象 ,该区年平均气温为 -3. 2 ℃ ,年极端最高 气温为 18. 5 ℃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32. 5 ℃ ; 年降 资料 水量达 500 ~ 600 mm,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研究 区内河流纵横,植被发育良好,植被类型主要包括 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沼泽草甸和高寒灌丛, 其中以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主,二者的面积占整 个区域的 80% 左右. 温泉区域作为“青藏高原多年 的典型区,由于它是青藏高原 冻土本底调查项目 ” 东部由季节冻土区向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的过渡区 域,同时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004 年对青康公路改、 扩建期间,在该区域已经开展过多年冻土调查工 作,对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及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 2. 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青藏 高 原 冻 土 本 底 调 查 项 目 ” 在 的 支 持 下,
1 2* 1 2 1 1 张秀敏 , 南卓铜 , 吴吉春 , 杜二计 , 王 通 , 游艳辉 ( 1. 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 2. 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

要: 以探地雷达、电磁测深、钻探等技术方法获得野外数据及数字高程 ( DEM ) 遥感数据为基础,
N
GCV( λ ) =
( yi ∑ i=1
^ - fλ ( xi ) )
2
2
( 1 - M( λ ) / N)
( 4)
^ 式中: M( λ ) 为模型中有效的参数个数; f λ 为每一步 估计的最佳模型; λ 为模型中项的个数; N 为基函 数的个数. MARS 具有以下特点: ( 1 ) MARS 在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变量关系时, 不需要假设预测变量和预报因子的线性关系 、指数 关系及正态假设. ( 2 ) MARS 是一种泛化能力很强的专门针对高 维数据的回归方法,以“前向 ” 和“后向 ” 算法逐步 , . 筛选因子 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 在整个运算过程 中,基函数的确定都是根据数据自动完成,不需要 人工设定. 尽管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可以根据一定 “前向 ” 的 算法进行因子的筛选,但是不能自动“后 向” 删除相关性不大的因子. 相比较而言,MARS 具 有线性回归方法和逻辑回归所无法比拟的特点 . ( 3 ) 整个运算过程快捷且得到的模型具有较好 的解释能力,对于说明预测变量的变化往往与某几 种环境因素具有重要的联系具有直观性 .
[26-27 ] [20 , 23-24 ] [8-10 ] [7 ]
多年冻土是高寒环境赖以生存及维持生态平衡 的物质基础,多年冻土的分布、变化极大地影响着
[1 ] 各种寒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演替 . 在工程设施领 域,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状况影响到工程建筑物的
稳定性
. 因此,精确的冻土制图对于冻土区的生 态环境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 随着地理信息 系统( GIS) 和遥感( RS) 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在不同
= a0 +
a m ∏[ S km( x v( k, ∑ m) m=1 k=1
^ 为依赖变量的预测值; a0 为参数; a m 为第 式中: y m 个样条函数的系数; S m ( x ) 为第 m 个样条函数; M 为模型中含有的样条函数的数目 ; 区域之间的线 性回归线的交点称为结点,k m 为结点数; S km 的值 m) 为 取 1 或 -1 ,表示右侧或左侧的样条函数; v( k, 独立变量的标识; t km 标识结点的位置. 每个基函数代表依赖变量的给定区域,MARS 的基函数是单一样条函数或者是两个 ( 多个 ) 样条 函数的 交 互 结 果. 右 侧 ( 见 式 ( 2 ) ) 和 左 侧 ( 见 式 ( 3 ) ) 的样条函数分别定义如下: ( x - t km ) 当 x ≥ t km S km( x v( k, ) ]+ = [ m) - t 0 其他 ( 2)
5期
张秀敏等: 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的青藏高原温泉区域的冻土分布制图
1089 当 x ≤ t km 其他 ( 3)
开始尝试非线性方法在青藏高原冻土制图领域的应 [24 ] 用. Li 等 利用了非线性的逻辑回归方法,模拟了 祁连山东部的冻土分布,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 然 而逻辑回归要求数据符合逻辑函数的指数形式 ,在 一定应用程度上,普适性较差. 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 ( 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MARS) 是一种泛化能力很强的专门 针对高维数据的非线性回归方法,1991 年由统计学 [ 32 ] 家 Jerry Friedman 第一次提出 . 自从 20 世纪 90 年 [ 33 ] 代以来,MARS 已应用于土地覆盖分类 、预测物 [ 34-35 ] 种分布 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 但到目前为止,研究学者利用 MARS 方法用于冻土 分布的研究较少. 而多年冻土的存在是气候条件和 地理因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关系 具有运用 MARS 方法的数据特点. 因此, 本文的研究 目的是通过分析青藏高原温泉区域多年冻土( 野外物 探、钻探) 和地形因素( 主要从 DEM 上提取和计算) 的资料, 通过 MARS 方法来建立二者的回归关系, 得 到一种新的经验统计模型,并运用此模型模拟了温 泉区域的冻土分布,通过与年平均地温模型、逻辑回 归模型的对比分析,说明了 MARS 模型在冻土分布 模拟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1
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方法
MARS 方法通过样条函数来模拟复杂的非线性 关系,它将整个非线性模型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 每 个 特 定 的 区 域 由 一 段 线 性 回 归 直 线 来 拟 合. MARS 模型[32]的定义为: ^ = f^ y M ( x ) = a0 +
M km M
a m S m( x ) ∑ m=1 - t km) ]+ ( 1)
[36 ]
供了冻土类型的基础信息. GDEM 数据, 应用的遥感数据为 30 m ASTER通过从 GDEM 上直接提取和计算得到了经度、纬 度、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 的空间分布值; 太阳辐射作为影响冻土分布的重要 因子,其中月潜在直接入射辐射相比于年总辐射更 能体现太阳辐射与多年冻土存在的关系. 因此,基 于 ArcGIS 的 Solar Analyst 模块计算了 2009 年 1 — 12 月份的潜在直接入射辐射[37],得到共 20 个地形 因素的空间分布信息,然后建立 626 个物探点及 21 个钻孔点的矢量点图层,用此矢量点图层分别提取 上述 20 个地形因素的数据. 2. 3 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由于物探方法在进行冻土探测时,两个测点之 间的距离仅是 2 m,间隔距离较小,导致相近样点 的环境条件相似,在建立多年冻土存在与环境因子 的关系时,过多的样点并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因此,通过聚类分析来进行样本点个数的筛选. 聚 类分析就是直接比较各事物的性质 ,将性质相近的 归为一类,将性质差别较大的归入不同的类. 本文 选用 Q 型聚类分析方法主要是由于此聚类方法是 对研究对象本身进行分类,而我们关注的就是多年 冻土是否存在这一研究对象,数据特点符合使用 Q 型聚类分析方法的条件,其中最短距离法的聚类特 点在于首先合并最相似的两项,用两类间最短的距 离代表两类间的距离,即距离最近最相似的聚为一 [38 ] 类 . 因此,利用最短距离聚类方法对 626 个样本 点进行了样本点的筛选分析,根据逐步合并的过 程,最终得到代表性强的样本点 425 个. 多年冻土的存在往往是某一种或几种因素起主 导作用,通过对多年冻土存在与地形因素进行相关
第 33 卷 第 5 期 2 0 1 1 年 10 月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Vol. 33 No. 5 Oct. 2 0 1 1
0240 ( 2011 ) 05108810 文章编号:1000-
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的青藏高原 温泉区域的冻土分布制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