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对策思路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对策思路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对策思路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对策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房地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既关系国民经济运行,又关系社会民生安全,意义重大,作用明显。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和国民经济面临深度调整的重要历史关头,存在相互叠加,快速发酵的可能。正确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局,有效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就需要我们准确掌握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认清发展形势,理清问题与矛盾,提出切实有力的应对策略。

一、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2008年下半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改变,尤其是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我国国民经济面临深刻调整的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开始由紧缩性政策向适度扩张性政策转变。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也由“降温”向“维稳”转变,2008年四季度以后各项政策基本明确,特别是“131号文”的出台之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渐趋稳定的迹象,但仍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1.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市场盘整中出现回暖迹象

1)市场成交量出现明显回升

从2009年1月、2月的成交情况看,绝大多数城市的成交量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成交复苏表现较为突出的城市有深圳、南昌、苏州、无锡等,成交量同比去年2月普遍有较大的上涨,大部分城市2月成交量已经超过08年全年月平均成交量。

从3月份市场成交情况看,房地产市场延续了2月份的走势。以上海市场为例,根据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CRIC)监测,3月份的第2周(3月9日~15日),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创下了70周来的新高,3月17日上海商品房成交量超过千套,可以预期,3月商品房成交量将明显超过2月。

2)房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从四大区域(华南、中西部、华东、华北)市场表现来看,2007年开始的本轮调整有一个特点,即由南向北逐渐传导,逐次进入调整期。华南区域最先调整,中西部、华东紧随其后,华北区域进入调整较晚。这主要是由于各区域房地产发展水平、房价泡沫程度等因素的差异所致。

图1:四大区域成交量调整传导示意图

数据来源: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9年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2%,降幅比1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其中,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8%,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3%,普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8%,高档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8%,;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从区域看,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0个,主

要城市包括:深圳-16.3%、广州-8.9%、石家庄-6.5%、南京-5.6%和厦门-5.4%等。

3)市场各参与主体进一步趋于理性

首先,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加快推进了住房保障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又强调了房地产业在拉动内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平衡市场机制与住房保障的关系,构筑住房领域民生安全网,是推动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国家计划在未来3年内在安居工程方面投入9000亿元。

其次,开发商改变了对于盈利的过高预期。在市场僵持,开发商缓解资金压力迫切的背景下,很多开发商改变了对于房价的过高预期,在销售方面逐渐回归理性,定价策略也趋向合理。从2008年国庆节黄金周期间,恒大、富力等开发商旗下的项目全国联动促销取得较为可观的资金回款以来,不断有更多地开发商加入到全国联动销售的行列中来,即使是传统淡季的春节期间也不例外,富力、碧桂园、万科等著名开发商都在春节前推出了全国联动促销的活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项目共同降价。

再次,消费者不再盲目观望。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一系列调整之后,消费者的信心开始逐步回升。尤其是去年11月各地房地产新政的细则出台之后,部分性价比较高的楼盘不仅热销甚至出现了回暖。如:重庆的奥园康城、长安·锦绣城等楼盘出现了通宵排队的争购现象,上海的慧芝湖花园去年11、12及今年1月先后三次开盘当日都出现了排队购房,销售房源400余套,销售率达到85%。

经过2008年较长时间的市场调控,一直受到抑制的刚性需求在年末集中释放。热销的项目不断涌现,体现出市场背后强大的购买力和旺盛的需求。正如总理所言,“信心比黄金重要”,适时出台的政策给了消费者购买的信心,如何让它持续下去,成为支撑经济的坚强力量,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资料来源: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2、现阶段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市场成交依然低迷

土地市场2008年经历了从上半年的理性回归,到下半年的观望气氛弥漫、流标风行,不少城市的土地供应计划无法按时完成,土地财政遭遇寒流。从全国土地成交走势看,2008年全年走势都较为低迷。2007年土地成交173万亩,市值9551亿元;2008年土地成交52万亩,市值2860亿元。2008年全国土地的成交数量仅相当于2007年的三分之一。而且这种趋势至今仍然没有出现缓解的迹象,今年1月全国经营性土地流标率再度上升至20%以上,达到22.4%。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核心要素,土地市场的变化与房市的波动息息相关。地产商买地的热情受自身的资金链限制以及外部的市场环境影响难以很快恢复,土地市场前景不明朗,显示着开发商对未来市场前景依然不明朗。

图3:全国土地成交走势图

数据来源: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

2)市场供求结构呈现不均衡状态

目前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呈现不均衡状态。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对上海消费者需求分析发现,目前上海购房者对90-144㎡房型需求水平在56%左右,其中90-110㎡需求在23.3%左右;而市场上90-144㎡供应比

例约48.7%(从07年1月至08年11月商品住宅供应),90-110㎡供应比例只有约22.7%,整体供需存在一定缺口。房地产市场成交状况要持续好转,必须关注市场供求状况的改善。

3) 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较大

市场整体仍处于盘整过程之中,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巨大资金压力。从去年进入百亿企业的知名开发商存销比情况来看,仍有部分企业的去化周期预计会在5年以上。存货压力大加之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波动性的忧虑,也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

资金链的紧张,不仅使万科、碧桂园等上市公司或大型房企感受到巨大压力,更让多数中小房地产企业困扰,这些中小企业在经历过几次市场调整洗牌后,有的正在逐渐退出房地产业。去年房地产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多数企业净负债率超过50%,还有部分企业经营期末现金流只有负债额的10%左右,销售衰减和支付土地款增多造成企业的净负债率上升,资金链趋紧的问题普遍存在。

资料来源:易居(中国)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百亿榜深度分析》由于还存在上述种种问题,我们判断,目前房地产市场成交的回升并不能代表市场真正的全面回暖,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达到比较理想的市场发展态势,尚需时日。

二、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惑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处在调整和发展阶段,之所以出现2008年这种大幅度的调整,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一定的联系,但更重要的是我国房地产业存在若干深层次的矛盾与两难选择。既要从民生角度着眼于房地产的发展基点在于普通居民的住宅,又要充分发挥房地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既要重视房地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快速拉动作用,又要逐渐地减少区域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过分的依赖;在当前既要重视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维护好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又要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反映及其利益平衡。

困惑之一:如何解决住房民生与保持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房地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角度看,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有重要意义,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在2006年为4.5%,2007年这一数据则超过了5%,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衡量,房地产行业投资可以拉动5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其间接创造的价值更大。从居民居住条件角度看,我国实行10年的住房体制改革成效卓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达到60亿平方米,是房改前20年间城镇新建住宅面积的1.5倍。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也从1998年的18.7平方米迅速增加到目前的28平方米左右,十年间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增长了10平方米。数据清楚地表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不过,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善住房民生和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业的支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产行业的带动,房地产和国民经济增长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体制改革虽已经过10年的磨合,但相关机制如土地供应、住房开发、住房流通等依然不健全,这就造成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住房市场出现了一些较严重的问题。

由于住房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在2006-2007年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高房价造成的住房民生问题日益突出。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社会舆论给政府工作和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呼唤关注住房民生的浪潮

此起彼伏。从行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我国政府不得不面对“既要从民生角度着眼于房地产的发展基点在于普通居民的住宅,又要充分发挥房地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个两难议题。

困惑之二:如何解决房地产区域及产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从房地产区域发展特点看,总的规律是东部区域发达、中西部区域相对落后;大城市发展较快,中小城市发展较慢;发达经济地区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率相对高,经济落后地区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

房地产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的特点是房地产相关衡量指标区域间的不平衡分配: 2007年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额为15693.7亿元,占全国比重为62%;中部地区为4775亿元,占比19%,西部和中部地区相当。同样,房地产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和房地产销售面积等区域分布特点同样是东部地区占比达50%以上,中西部地区各占20%左右。东部无疑市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点,同时东部地区也是我国经济版图中的发达地区。

房地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投资资金过多向东部区域城市流动,西部城市投融资环境恶化;房地产投资可以拉动50多个行业的发展,东部地区在房地产的带动下经济速度要远快于西部,从而造成更大的区域经济落差,并进一步形成人才、资金、物流等方面的虹吸效应,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平衡不利;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投机盛行的现象,造成房价上涨过快、中低收入者购房困难,住房民生问题日益严重。

房地产行业除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外,与其他产业部门利益关系不够协调。由于房地产对拉动经济增长有较明显的作用,在我国目前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干部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热衷于用房地产来带动GDP的增长。这种机制造成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向房地产行业过度集中,主要表现在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高(20%以上);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比重居高不下(20%左右);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及未来收入的相当部分。

房地产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长期过高,有可能造成行业投资过剩、重复建设的问题,同时也会降低投资的边际效用,在投资资金总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其他重要支柱产业如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的投入,对我国产业升级

战略也存在不利影响。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贷款比例逐步提高,在国际上发生金融危机,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的情况下,银行体系总体信贷风险增大。另外,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造成的高房价现象已经对居民其他领域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由于巨大的房贷压力,普通收入家庭不得不减少诸如休闲娱乐、教育等方面的消费,这不利于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房地产业在区域发展和与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客观上使得资源过度集中在单一行业,造成资源利用边际效用递减、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居民消费“挤出效应”等一系列不利影响。

困惑之三:如何解决房地产经济“保规模”和协调各方利益间的矛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30年。尤其是近10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且极大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这些成绩不会因为当前市场出现的一些问题而被忽略。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背景下,稳定宏观经济增长同样离不开房地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居民进行改善性需求同样需要房地产业的稳步发展,这是由房地产的行业属性和地位决定的。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会因为阶段性出现的高房价、供应结构失衡、投资过快、交易秩序混乱等问题而受到抑制和排挤,更不应出现发展模式上的停顿和倒退。房地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客观要求保持一定的规模,并且有一个逐步增长的机制。

房地产业发展与社会众多利益方密切相关。主要的关系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财政税收)、房地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供求结构)、房地产行业和舆论之间的关系(舆论环境)等。房地产业发展机制、发展规模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些利益方。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是房地产业面临的困惑。

从财政税收问题看,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让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打了个翻身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却不断下降。虽然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有转移支付,但面对地方经济建设庞大的开支以及发展GDP的制度性推力,地方政府普遍倾向提高土地出让金的收入,补充由于分税造成的财政缺口。这是地方政府热衷于推高地价的重要原因。住房销售价格的构成由土地价格(即土地出让金)、建安成本、营销费用、财务费用和企业利润构成。毫无疑问,在

现行制度下,土地价格比重较大。要想有效降低商品住房价格,除了规范开发商的经营行为外,减少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才是根本的方略。这是涉及到我国财政税收、土地管理等重要方面的调整,困难非常大。

从住房供应结构看,由于发展思路和利益驱动的问题,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供应结构偏重于大户型和中高档房。另外,1998年房改后,地方政府逐步弱化了住房保障责任,致使市场供应以商品房为主,住房保障严重滞后。住房供应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住房民生问题凸显。宏观调控虽然在主观上希望优化住房结构,但对市场判断的失误以及某些政策的失当,造成政策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反而会伤害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房地产市场机制。

从舆论环境看,当前房地产舆论的发展非常迅猛,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必须考虑舆论以及背后社会民生的反映。综合来看,这些关系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相关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理清这些复杂的关系,给房地产行业一个简单易行、稳定清晰的发展思路是当务之急。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保持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其根本是要兼顾产业发展的效率与其他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平衡。宏观调控是实现这种平衡的有效途径,但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并未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原因之一是房地产行业还刚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原因之二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关联密切,房地产往往成为国家调控经济的抓手和控制器;原因之三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缺少一个长久稳定的发展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一系列的稳定发挥作用的产业政策、健全成熟的土地供应制度、简单易行的住房民生解决方案、可靠的市场流通体制等。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调整中,但由于前几年积累的高房价、高地价、高税收所导致的住房民生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舆论也高度关注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动向。情绪化言论弥漫,也使房地产业的一些矛盾难以冷静分析和对待。

三、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08年末,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131号文”,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

出要求;2009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未来的经济工作又提了7个方面要求。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存在许多矛盾,有必要建立一套能够协调和兼顾各方利益的发展机制,同时还要加强产业持续发展动力,健全产业良性发展模式,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摸索和尝试。

1、构建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1)建立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化的协调发展机制

住房体制改革至今,随着住宅市场持续几年的繁荣发展,随着飞涨的房价与普通居民买房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既存在诸多困难,也面临很多机遇。一定要在坚持住宅市场化方向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业发展现状,积极、稳定、协调地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首先,集中力量推进廉租房建设,覆盖城镇最低收入和低收入两类家庭。其次,适当调整经济适用房制度,把优先发展权让给廉租房,让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从经济适用房制度中受益。第三限价商品房应停止实施。第四,完善“70/90”政策,除社会保障部分外,市场供应的商品住房能更切合市场需要的实际。第五,在住房保障进行实物分配的同时,要探索多元化的货币化补贴方式,尽量避免住房保障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如何设计住房保障制度,如何平衡保障性住房与市场化住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难题,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很多国家都曾经历过几十年的探索和试错历程。同样,我国要建立健全的住房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认识到快速推进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又要尊重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实际国情。“毕其功于一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都有困难。针对目前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而出现的地方政府缓推住房保障的现象,中央政府要既要予以关注、加强督察,又要适当理解地方政府的难处,科学制定住房保障目标和实施步骤。

2)构建中央和地方在发展房地产业方面的协调机制

中央和地方在发展经济方面,难以避免存在整体与局部的利益之争,在房地产领域尤其突出。降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调整中央与地方在发展房地产经济上的利益分岐,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落实力度,客观需要寻找有效路径和手段。回顾近几年的调控政策,部分条文曾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切实负起责任,但政策落实效果却难以达到目标。“131号文”再次规定: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职责。稳定房地产市场实行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这种行政命令只是手段之一,还应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以资选择。

税费改革是调整中央和地方在房地产领域的利益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1994年实行中央、地方分税制后,地方财政收入剧减,但把土地出让金全划给了地方。于是土地出让金就渐渐成为地方预算外收入的主体,部分地方占比高达60%以上,形成所谓的“第二财政”。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前两年已明确将土地出让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是自2006年开始筹备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至今尚未出台。另外,目前我国房地产税收体系不健全,税种偏多,而且偏重于开发和流转环节,持有环节不足。讨论已久的物业税,目前仍处于模拟“空转”阶段,2007年由六省市扩大至十省市。对此,应加大研究探索力度,力争能够从根本上弱化或消除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弊端。

3)构建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

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的矛盾,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很多发达国家的住房私有率也只有40-70%。缓解这一矛盾,除了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国民的收入之外,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住房供应制度。一方面,通过强化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为城镇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合适的住宅,另一方面,通过优化供应结构,满足中等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

另外,政府还应提高土地和资金等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优胜劣汰,使行业利润率逐渐向全社会平均利润率靠拢,避免前些年普遍存在的高利润现象。就目前形势而言,部分大城市房价水平仍然偏高,政府积极引导各地企业理性调整价格。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房地产开发

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主动采取措施,对新开盘项目进行合理定价,对以往价格高开的项目予以适当降价,以理性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

2、提高产业持续发展动力

1)为产业发展建立科学的土地供应制度

土地制度是房地产业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只有建立科学的土地供应制度,才能促使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拍挂”制度以来,大大提高了土地出让的市场化程度,减少了土地出让中的权力寻租等问题,但同时地价也居高不下。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开发商们拿地异常谨慎,流标率也因此有所上升,可考虑调整完善现有的土地出让制度。如香港曾经采取过的“勾地”制度,就可以做借鉴。从其运行机制来看,在土地正式挂牌出让前,由单位或个人对感兴趣的土地向政府表明购买意向,并承诺愿意支付的土地价格,在政府认可其出价后,再进行挂牌、招标、拍卖的交易方式,随后由提出勾地申请的单位和个人参加该宗地的招拍挂出让活动,且报价不得低于其承诺的土地价格。这样的出让方式可以避免流标率的上升,提振土地市场信心。如果开发商对房市预期不好,就会选择不做出勾地申请,这样就没有新的土地供应,可以避免土地拍卖乏人问津而进一步冲击市场信心,随着土地供应减少,房地产价格相对稳定。反之,开发商看好楼市,必会积极勾地和参与招拍挂,土地与楼市供应增加,减少泡沫出现。

2)为产业发展提供合理的融资支持

首先,给予优质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支持。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由于2008年以来市场低迷,开发商的现金流出现了较大问题,政府有必要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银行信贷上,增强对优质房地产商的支持力度。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惜贷心理严重,不仅中小企业贷款难,连大型优质企业也不能获得合理的信贷支持,不利于开发企业的正常运营。除了信贷支持外,在资本市场上,也应放松对企业融资的限制,尤其要支持债券融资。当前股票市场不景气,企业IPO和再融资遇阻,很多企业转向债券市场融资。但目前企业发债存在较多限制,特别是非上市企业发债困难重重,

即使有好的项目也难以得到审批。因此建议放松对企业发债的管制,让更多有较好盈利前景的房地产企业和项目能够通过债券市场获得资金,从而支持房地产企业顺利度过行业冬天。

其次,积极鼓励个人住房贷款。2008年7月起,各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信贷和税收政策,10月22日财政部和央行也出台了减税和降低房贷利率的利好政策,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部分城市的住宅成交量明显上升。对于合理的自住需求,商业银行应继续予以支持,在部分领域还可以考虑加大优惠力度。比如:扩大公积金优惠范围,提高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公积金大都针对刚性需求的首次置业人群,对于改善性需求客户第二套房的购买,无论是从公积金贷款的优惠幅度,还是贷款额度都相对有限。建议扩大公积金优惠覆盖面,将有效的释放需求提高成交。此外,二套房贷松绑还需落到实处。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131号文”中,建议放宽第二套房的贷款利率,而购房者想要享受到二套房贷的优惠,则取决于商业银行,相关部门应引导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自住用房贷款的支持力度。

再次,加快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试点工作。2008年月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金九条)提出,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稳步推进债券市场交易工具和相关金融产品创新。从发达国家经验看,REITs是重要的房地产融资方式,不仅能够缓解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而且能够促进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的健康发展,应尽快推进试点工作,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法规。另外,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产品设计和制度安排上将注重风险防范,力求简化产品链条,提高产品透明度。

3)为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房地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适度宽松的投资环境,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下行通道当中,为了促使其发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用,有必要适度放松近几年来的某些限制措施,尤其是外资方面的限制。2006年,在国际资本投资盛行、导致房地产价格迅猛上涨的背景下,国家由此出台了“限外”政策(171号文)。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已经出现根本性变化,“限外”政策的背景已发生改

变。“限外”政策不应对所有形式的外资流入采取一刀切的限制,而应让长期的制度安排和短期的应急措施共同发挥作用。

放松“限外”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首先,放开“171号文”对境外个人和机构购买房产的限制。其次,吸引外资对大陆地产商进行股权投资。不仅可以给国内地产商带来资金,还可以带来先进的经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经验,以及先进房地产开发模式。再次,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土地竞标。目前国内土地市场低迷,流标率上升,增加境外投资者参与竞标有利于流标率的下降,同时也有利于土地市场信心恢复。最后,鼓励外资购买“中国概念”REITs。上市的RETIs 主要集中在办公楼、商业和酒店等收益性物业上,不仅可以使投资者获得较稳定的收益,还可以减少住宅投资的泡沫,减少银行的金融风险等。

3、健全产业良性发展模式

1)加快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进程

土地是房地产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土地制度决定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空间。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极大解放了房地产业的生产力,通过土地制度改革,也能够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新一轮的大发展。目前全国普遍出现城市建设用地不足的现象,这一矛盾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房价上涨过快。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不仅需要打造都市群、经济带,更应加强中小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大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充实城镇化的内涵,优化城乡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小城镇和农村的房地产业,有助于扩大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容量,有利于持续发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功能和作用。

2008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化出让,将极大的促进中国村镇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有3万个建制镇和集镇,300万个村庄,有18亿亩耕地,4亿亩农村建设用地。城镇和村镇房屋建筑面积达510多亿平方米,其中城镇房屋建筑面积已经达到180多亿平方米。这就意味着,如果使4亿亩建设用地(多属宅基地)、300多亿平方米村镇房屋可以流转,从理论上讲,这将是一个比现有房地产市场规模还要大

的市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新空间。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只是一个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关于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目前尚未有细化文件出台,此前天津、广东、重庆、四川等少数地区已有所尝试。北京也拟定了《北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考虑进行“宅基地换房”试点工作。部分地方政府的摸索与尝试,对于推动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大有裨益,国家应予以支持和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经验后,应及早出台全国性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法规。

2)完善房地产服务业体系

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房地产业属于服务业,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房地产业服务水平偏低,体系不健全,存在重开发、轻经营、轻流通;重前期营利、轻后期管理;重一手房市场、轻二手房市场;重销售市场、轻租赁市场等弊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房地产业的服务体系,充足服务内涵,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可以考虑重点从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尽快建立完善的房地产流通服务体系,加强一、二手房市场的联动,打破两个市场之间的隔阂;二是尽快建立健全住房租赁市场体系,政府要加强公共租赁住宅建设和运营,同时为有志于从事住房租赁事业的企业提供政策便利,切实保障租赁人的权益不受房东侵犯;三是完善物业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提高房地产业后端价值链的附加值,让百姓真正实现安居;四是随着二手房市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要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二手房中介业;五是提高房地产评估业的服务水平,减少目前普遍存在的虚假评估现象,同时为物业税的开征做好配套服务。

3)提升房地产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各个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创造了外部条件。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正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集约化、精细化发展,客观上要求提高房地产业的信息化水平。由于房地产业的区域性很强,离开了高水平的信息服务系统,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很难进行全国性的信息监测,进而无法做出

客观评价和科学决策。有鉴于此,“131号文”中明确规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统计制度,完善市场监测分析机制”。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各种市场、产品、销售、客户等方面的信息大量涌现,如果不借助信息集成服务,开发、销售、客服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将事倍功半,那些进行全国化拓展的大型企业更是如此。从行业发展角度分析,政府应鼓励房地产信息化的提升和透明度的加大。这不仅有利于营造健康的行业舆论,提高企业和民众对市场的正确认知,也有助于产业运营效率的提高。

4)加强房地产法制化建设

健全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最关键的是制定产业长期规划,提高法制化水平。目前,相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我国的房地产业法制化水平偏低,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大法仅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其它皆属低层次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而住房方面的立法就更欠缺了,目前仅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等几个低层次法规,权威性、涵盖面尚嫌不足。缺乏基本法律的保障,住房保障政策最终落实肯定会大打折扣。事实证明,这样的法制体系必然导致法律效力层层衰减,难以保证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

当前,一是要把已经纳入修订计划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土地管理法》,根据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抓紧修订好。二是要考虑制定一部高层次的法律--《住宅法》或《住房保障法》。在我国完善住宅制度和强化住房保障的历史条件下,有必要加快该领域的立法进程。三是要通过研究,及时颁发指导性的房地产产业政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有关条件已经具备,能做好这些工作。这将为我国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制度基础。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序幕,21 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又全面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了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正在逐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全面展开。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基础薄弱,国家保障农产品供给平衡的能力不足;2.农业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效益不高;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矛盾还非常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还很低,农村教育、医疗、社保水平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发现一般情况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教育水平、基础设施、信息问题、农村金融体系、土地、资本、人口等因素,结合中国的特殊情况,总结发现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是土地、人口、农村金融,本文作者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三大因素进行分别说明。 土地因素,这里主要是说农业耕地。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耕地不足,而且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均土地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 / 4。我国的耕地面积按人均占有土地资源量计算,目前不足112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 / 4 ,即使与建国之初的水平相比,亦下降了3 / 5。更为严重的是,全国有1 / 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人均耕地在016亩以下。目前,人口还在继续增加,耕地仍在不断减少,形势确实严峻,令人担忧。我国地形复杂,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山地约占3 3 %,高原约占26 %,丘陵约占1 0 %,盆地约占19 %,而平原只有1 2 %。由于山地较多和干旱缺雨地区的面积较大,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可用于农林牧渔各业的面积只占7 0 %多一点,可用于农耕的土地就更少,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较大。 由此可见,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却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更堪忧虑的是,即使在这样一种土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的耕地面积仍然由于种种原因而日趋减少。有资料统计,从1 9 7 9年到1 9 8 9年间我国累计减少耕地3 6 7万公顷,大体相当于一个山西

在房地产业协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房地产业协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房地产业协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在房地产业协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房协在这里组织召开房地产业协会工作座谈会,表彰了一批先进工作单位和个人,并共同研究布署20xx年房协工作任务。这次会议,正值辞旧迎新和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两会”精神之际召开,也是在我市房地产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召开的会议,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过去的一年里,市房协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够以《宿迁房地产》会刊以媒介,以举办业务培训班为抓手,上传下达,多方协调,为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我们的市场法规体系的覆盖还不全面,有空白,制度之间的衔接有漏洞,行业的自律缺乏自觉性,部分开发企业的法律法规意识还比较淡薄,诚信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也使得房地产业暴露出一些在这个时期难以避免的许多问题。20xx年,建设部等八部门在全国开展房地产秩序专项整治,我市也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整治精神,与各部门联手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去年,共对房地产企业立案8件,其中对4家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如未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就擅自交付使用的富豪现代城项目被处以60万元罚款;未办理质量监督和施

工许可证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的兴鸿一品工程被处以50万元行政处罚。通过多部门执法监察和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的净化了房地产市场,受到了中纪委、建设部、省纪委、省建设厅的充分肯定。省纪委编的《纪检监察动态》、《建设部网站》、《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行业涉税服务网》、《中国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等网站媒体曾先后报道了我市大力度查处房地产市场情况,20xx年11月21日全国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城市经验交流会议在青岛召开,我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惠民代表我市作为经验交流单位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今年,我市的房地产市场整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尤其是中介市场需要花大力气去整治。而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不能仅靠主管部门去刚性查处,还需要依靠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把诚信、品牌、社会责任作为协会工作的永恒主题。这里,我就房协工作再提几点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坚持为企业和行业服务是协会工作的根本宗旨。协会是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要真正做到为广大会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就必须如实反映和帮助解决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敢讲真话、求真务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特别是要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与服务领域,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第二,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协会工作的基本责任。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要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和不断完善各项法规政策,坚持从大局出发,把握正确的政策导向,贯彻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对策思路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对策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房地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既关系国民经济运行,又关系社会民生安全,意义重大,作用明显。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和国民经济面临深度调整的重要历史关头,存在相互叠加,快速发酵的可能。正确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局,有效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就需要我们准确掌握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认清发展形势,理清问题与矛盾,提出切实有力的应对策略。 一、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2008年下半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改变,尤其是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我国国民经济面临深刻调整的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开始由紧缩性政策向适度扩张性政策转变。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也由“降温”向“维稳”转变,2008年四季度以后各项政策基本明确,特别是“131号文”的出台之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渐趋稳定的迹象,但仍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1.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市场盘整中出现回暖迹象 1)市场成交量出现明显回升 从2009年1月、2月的成交情况看,绝大多数城市的成交量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成交复苏表现较为突出的城市有深圳、南昌、苏州、无锡等,成交量同比去年2月普遍有较大的上涨,大部分城市2月成交量已经超过08年全年月平均成交量。

从3月份市场成交情况看,房地产市场延续了2月份的走势。以上海市场为例,根据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CRIC)监测,3月份的第2周(3月9日~15日),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创下了70周来的新高,3月17日上海商品房成交量超过千套,可以预期,3月商品房成交量将明显超过2月。 2)房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从四大区域(华南、中西部、华东、华北)市场表现来看,2007年开始的本轮调整有一个特点,即由南向北逐渐传导,逐次进入调整期。华南区域最先调整,中西部、华东紧随其后,华北区域进入调整较晚。这主要是由于各区域房地产发展水平、房价泡沫程度等因素的差异所致。 图1:四大区域成交量调整传导示意图 数据来源: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9年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2%,降幅比1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其中,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8%,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3%,普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8%,高档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8%,;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从区域看,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0个,主

201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

2011中国房地产百强开发企业总榜单 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机构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3、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绿地集团 5、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6、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7、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8、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9、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1、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2、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3、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14、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5、SOHO中国有限公司 16、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17、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8、金科地产 19、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江苏苏宁环球集团有限公司 21、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2、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3、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25、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26、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27、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9、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0、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31、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32深业集团有限公司 33、上置集团有限公司 34、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35、四川蓝光和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36、青岛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7、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38、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

39、金辉集团有限公司 40、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41、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 42、沿海绿色家园集团 43、福星惠誉房地产有限公司 44、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5、方圆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46、上海爱家豪庭房地产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47、厦门禹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8、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9、上海景瑞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0、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51、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2、福建正荣集团有限公司 53、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 54、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5、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56、河南正商置业有限公司 57、重庆东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8、浙江昆仑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59、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60、联发集团有限公司 61、上海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62、百步亭集团有限公司 63、深圳香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64、深圳市富通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65、广州颐和集团有限公司 66、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7、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68、龙光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69、上海市上投房地产有限公司 70、名流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1、云南俊发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 72、杭州开元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73、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 74、广西东方航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75、融信(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76、上海三湘股份有限公司 77、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78、福晟集团有限公司 79、浙江金龙房地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80、天津津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2016年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观点地产网讯:4月12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巴曙松指出,即使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新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之间的传导周期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行业在逐步收缩的趋势。 关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巴曙松认为,跟这些一线城市长期供应不足有关,如,与一线城市长期土地供应不足,容积率定得偏低,对于人员流动趋势判断没有充足的预见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改变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步在往下回落的趋势。 对此,他提出建议要化弊为利,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其中强调城市土地建设。 他表示,房价上涨的城市基本上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货币选票选出的中心城市。下一步配套的改革要变成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比如深圳,如果地价上涨让很多制造环节在深圳有压力,就应该主动迁到东莞、惠州。相应的,深圳和东莞、惠州的地铁、城际的交通、生活的便利就要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制度,要有城市群的布局规划大格局。 巴曙松总结称,要把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顺势引导成建设未来城市群的正面发展动力。 2015年 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走上转型之路 目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从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情况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经济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 国经济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十二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途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增产2.3%,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年均产量达726.2万吨,比“十五”时期增加33.8%;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扭转前两年生产下滑的趋势,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糖料生产实现较快发展,年均增产6.6%,一举打破了“十五”时期徘徊的局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优质品率稳步提高,畜牧和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步优化。 2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新增1369千公顷,比“十五”时期年均新增量提高20%以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6.8亿人,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国沼气用户达3600多万户,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一倍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比“十五”时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 3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国“两基”入口覆盖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扭转了“十五”时期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口达8.3亿人,补偿支出使7.6亿人次受益,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4.7倍和6.2倍;2009年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759.3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是党和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中央连续下发了7个“一号文件”,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分别就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部署和安排,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是党和政府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在统筹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世纪以来,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地支柱.在这种大地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地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地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地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地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地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地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地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地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地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而本文地研究在理论上金额以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这个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地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地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地绝大部分,年这一比例约在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年有较小回落,年至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地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地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地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地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地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地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地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地想法,也有地方政府地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地《个市县年至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地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年联合召开地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年月至年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月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宗,涉及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地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地波动,从年至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地,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数据显示,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首度超过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地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但是这一情况到年随着国家调控地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年房地产市场相比年下降了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地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地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地主观意愿,房地产地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地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规模是非常巨大地,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地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也直接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doc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 告 篇一: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完整榜单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完整榜单 篇二: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 3月23日,XX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转型、创新、责任”成为本次峰会主题。《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旨在分享领先企业成功经验,整合全产业链核心资源,探讨房地产业转型与发展。 XX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 1.41万亿元,占总销售额26.9% 3月23日,XX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转型、创新、责任”成为本次峰会主题。《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旨在分享领先企业成功经验,整合全产业链核心资源,探讨房地产业转型与发展。同日发布的榜单还包括《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建材采购首选品牌测评研究报告》及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10强等系

列测评榜单。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现场发言,近500家房地产企业与会。 苗乐如:对中国房企XX年的全面总结与经验透视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表示,此次的测评成果发布是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的年度综合测评,也是对房企XX年的全面总结与经验的透视,从而可以清晰地把握市场脉搏,有助于房企发展战略与经营模式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提升房企应对未来变化局面的能力,有助于房企携手共进迎接“十二五”开局,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据了解,此次测评较以前做了一些新的探索,首先充分考虑了XX年乃至“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市场形势发展、行业转型、结构调整以及时代要求,展示了成长型企业有效适应市场形势调整结构、加快转型、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成效;其次,测评充分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导向,除反映企业规模的总资产等指标外,还考虑了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租赁经营、新材料新技术运用等内容,加重了销售面积在企业规模中的比重;再次,此次测评提高了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的权重,强调了企业参与住房保障建设、税收贡献、社会捐赠等内容,以使测评结果更加完整,为促进房地产业调整转型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XX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5.25万亿元

中国房地产未来10年发展趋势

中国房地产未来10年发展趋势的看法 前言: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项目自身的条件,同时还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大环境的状况。 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住建部于2011年公布数据:截至2010年底,中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1.6平米。2010年全国人口13.7亿,城市化率50%,即:全国总可居住建筑面积约216亿平米。2011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9.01亿平米,即:到目前为止,全国可居住建筑面积(包括已开工尚未竣工的部分)至少235亿平米。 2011房屋新开工面积19.01亿平方米,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回落24.4%。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4.10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增速比上年回落22.6%。经2010、2011两年国家调控的重压,2011年全国已有40个以上城市房价出现同比下降。 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供应量是否已达到饱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否为所谓的房地产价格的“拐点”?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否正在进入衰退期?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可以从影响房地产业的因素入手,来推导结论。 影响房地产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1、国民经济 2、刚性需求

3、投资预期 4、国家调控 5、文化观念 下面为针对各项的具体分析: 一、国民经济: 目前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它们两项中的任何一项很难单独繁荣或衰退。通常来讲,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是房地产业繁荣的前提和基础。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历年中国GDP和房地产投资数据分析,可推导出: 中国GDP每增加1%,房地产投资会增加1.38-1.48%。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会带动房地产投资增加1.2%。 表一: 2000-2011中国历年GDP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8.4 8.3 9.1 10 10.1 11.3 12.7 14.2 9.6 9.1 10.4 9.2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2000-2011年,中国的GDP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为这12年间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增长提高了基础。 而未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会怎样呢?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说明未来十年中国的GDP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1、全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高,中国同时还具备市场规模巨大、内需旺盛优势。 2、劳动力、人口结构方面具有优势。1982年-2021年间,中国的劳动人口均会占总人口50%以上,整个社会负担较轻,利于经济发展,称为“人口红利”。 3、中国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还有很大调整空间,将进一步提高创造力、生产力、市场规模。 高盛公司曾于2003年预测中国将于2041超越美国称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后被认为过于保守,修改为2027年。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将于2016年经济总量达到19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届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为18.9万亿。 经以上可得出结论: 未来十年,国民经济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为房地产的繁荣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

中国最强前十公司如何做地产? ——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 3月23日,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房地产企业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高峰会议(相关专题>>)将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此次会议除了将发布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暨首选供应商品牌外,还将发布一系列相关的测评报告,比如《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报告。 据了解,《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报告将详解中国最强前10公司如何做地产,深刻透析2010年地产十强企业的盈利模式,全面揭秘中国房地产企业在时代变革中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得到企业战略的全面提升? 《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将从战略提升到产品创新、从品牌打造到产品策略,从客户关系到团队管理,深入分析地产巨头成功之道,结合中国本土实际,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佳学习范本。本文节选了部分内容,让读者先睹为快,具体详情敬请关注3月23日中国房地产企业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高峰会议 万科——中国地产企业活力及盈利标杆

企业素描 企业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84年 企业性质:万科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 企业概况: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发展业绩: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 模式研究 一、团队管理——将尊重员工放在第一位吸纳人才 万科的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始终以职业经理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回报股东,万科形成了一整套与职业经理人相关的价值观和文化,万科的管理,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专业、专注和细致、严谨。 1、王石:独具人格魅力的阳光型企业群体领袖 一直一来,王石给人一种智慧稳健的形象,他关注社会责任,引领业界风尚,努力塑造一个被社会认可并肯定的万科。 2、团队管理:尊重人是赢的人的最好方法 万科创业者很早就完成了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很早就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完善的经理人制度,从而避免了许多民营企业创始合伙人之间的冲突和震荡,使管理团队得以长期稳定,并且形成了系统的经理人文化,理性的创业者和优秀的职业经理团队使万科在管理上能够集中精力,做细做深做透,不仅能在本地区积聚优势,而且建成了跨地区管理的高效体系。 3、有效激励制度+透明化治理 万科对内平等、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认真贯彻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度=万科化的观点;执行规范、诚信、进取是万科的经营之道;鼓励各种形式的沟通,提倡信息共享,反对黑箱操作;反对任何形式的官僚主义。 二、发展战略——多元化资源策略下的跨区发展模式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288浅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汤超 唐山市国文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依靠天然洞穴,野外群居,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了钻木取火,学会了种植作物,伴随着文明的不断进化,人类懂得了如何搭建房屋遮风避雨,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中国社会逐渐出现了大量房屋建设,宫殿林立,统治阶级的产生注定了权力的私有化,物质的私有制,所以渐渐地出现了房屋买卖和占有。 关键词:房地产;发展历程;买卖;私有制 我国房地产行业源于人类文明的初始,到西汉时期才产生比较正规的房屋买卖,当时人们并不怎么在意这个行业,但这却是一个萌芽的开端,封建社会制度转为专制,到了唐宋时期房屋买卖才得到比较广泛的发展,许多达官显贵开始通过自己占有房屋的面积大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以致出现现今残存的所谓古代庄园,现在的庄园其实都是古代达官显贵的府邸。近代社会以后,常年战乱不断,以致房地产行业几近灭绝,因为战乱年代无法保障资金的财产,更多的商人和官员将眼光转移到金银和首饰之上,新中国建国以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领导阶级幻想创造一个公有制的国家,人人均等,人人平均,在新建的律法之中,严格规定废除房地产私有制,严禁个人买卖房屋或者对外租赁,所以房地产行业在法律制度下逐渐消失,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中介行业渐渐苏醒,有了复苏的迹象,目前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已达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接下来我简单描述一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1 房地产中介(经纪)公司的产生 房地产中介公司其实就是在房屋买卖过程中的一个枢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房地产行业中起到了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房屋交易过程中的成本,使房屋买卖更加有保障性,从而维护了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所以房产中介公司才可以在房地产市场中存活下来,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包含房屋买卖、租赁、互换、抵押物品等多种交易,房屋买卖伴随着房地产中介的产生,两者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2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几个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将近 30 多年的岁月里城,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改建、乡镇改造的国内大形势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分别为经济复苏、房地产初步发展、房地产行业初具规模、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等四个阶段。 2.1 房地产行业的复苏 建国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人民经济得到很大改善,1980 年以后,国家对于居民城镇住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开始允许个人房屋自由买卖,但是土地依旧公有制,政府正式出台了土地有偿使用、个人建房、房地产建设综合开发等政策,中共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包括房地产市场,这明确宣告了从此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诞生。 自从法律制度健全以后,全国 80% 以上的房屋所有人基本颁发了房产所有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为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不正当交易创造了条件,做好了铺垫。 2.2 房地产的初步发展 房地产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产生和民间个人交易的形成。初步发展时期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主要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政府各个事业部门事业单位性质建立的房屋交换站、房屋交易所和民间房地产交易市场,这类官方承办的房地产公司机构承担了当时社会人民交易服务的职责,人们手里多余的房产可以通过正当渠道自由买卖了,第二类是工商部门批准的房产中介企业,90 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大城市均出现大大小小的房地产中介,第三类是民间自由买卖房屋的个人,这类人或许以前从事过房地产行业,熟知房屋信息,懂得房屋交易过程中的相关法律,但是他们的基本文化不高,所以常常遭到同行人士的蔑视,通常被人称为“房纤手”、“房虫子”,虽然在房地产市场中挣到了一些钱,但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大的发展。 2.3 房地产市场初具规模 随着少数人群的房屋自由买卖,渐渐地房地产中介公司被人们所接受,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前,房屋买卖并不被允许,但现今却成为一种模式,随着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经济活动的权限也被慢慢房款,随之社会上便出现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人群开始以个人名义购买多套房屋,等待房屋价格上涨之时,以高价卖出,巨大的利润诱惑了太多的人,这时房地产行业已初具规模。 2.4 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 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民经济较之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人民依旧是将自己的钱存至银行,每年只是吃利息,从而导致货币流通不畅,国内消费水平低下,政府为了鼓励国民消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 就农村信用社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 了探讨,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 向进行了介绍,然后就改革中相应存在 问题,提出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建议, 希望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今后不断壮大, 国有重要意义,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经济促进作用。农村信用社作为由农民入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地方性金融组织,它的服 务对象是农民,服务区域在农村,服务目标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 村信用社建社 50 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然而,建国后成立的农村信用社都是以 行政指令组合而成的名义上的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不符合“自愿、互助合作、民主管理”等合作制原则规范,经历了多次整顿、改革, 现在合作金融的基本属性已经所剩无几。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 农村信用社现有产权状况的多样性,农民参与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的意识低下等原因造成了农村信用社的亏损和历史包袱严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的国家偏好和农民的接受程度之间存在着矛盾,信用社复杂的股权结构和长期的“官办”色彩更加剧了这一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结构不断改进,农村金融竞争已经越发激烈,如何使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问题 1、金融风险日益累积。由于众多历史 遗留问题,各地农村信用社都有为数不小的不良资产,随着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不良信贷资产额和不良资产比率也直线上升,我国农村信用社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4%,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资 产负债率甚至超过了70%。而且贷款到期转 据较多,贷款到期后,只要能收回贷款利息,诸多信用社都采取办理转据方式,有的大额贷款多次转贷,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掩盖了潜在的信贷风险。部分地区放贷收息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信用社为片面完成收息

《中国房地产业》投稿须知

《中国房地产业》投稿须知 《中国房地产业》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行业唯一综合类月刊,为中房协官方会刊,主要面向房地产开发、设备供应与服务等行业的房产建筑行业杂志,核心读者覆盖中房协4000家会员单位,500强开发企业的决策层及采购招标部门负责人。本刊分三个版块。投稿请投:zgfcdcy@https://www.360docs.net/doc/0d12124883.html,并注明哪个版块。 市场版 投稿说明: (市场版)真诚向业内人士征稿,与房地产市场相关内容,贴近企业,紧跟市场动态的时效性稿件和专业性、实操性的针对房企管理的实用性稿件。 投稿要求: 1、要求原创,并保证首发性; 2、字数在3000字左右,特约性稿件另议; 3、本刊栏目设置包括"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房地产金融"、"房地产营销"、"商业地产"等版块,需要专业的来稿,也需要一些与地产相关的随笔小文。 综合版 投稿说明: (综合版)侧重于房地产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以宏观视野、专业角度、严谨态度,着重在房地产政策、法规、管理、理论上报道、交流、研究,是房地产理论探讨、工作研究、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 投稿要求: 1.稿件应为房地产管理实践或前沿理论研究文章。 2.字数以5000字以下为宜。 3.稿件要求创新性,原创性,实践性。 4.请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5.本刊已授权中国知网等电子出版,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来稿中注明。 6.本刊谢绝一稿多投。 学术版 投稿说明: (学术版)侧重于房地产理论研究,主要刊登应用性、实用性强的房地产学术研究文章,特别是房地产重大研究课题、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课题等优秀研究成果。欢迎广大作者积极为本刊撰稿,和我们共同办好刊物。 投稿要求: 1.稿件应为应用性、实用性的学术理论研究文章。 2.字数以1万字为宜。 3.稿件须具备以下要素信息,依先后顺序为:文章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最好在250~350字之间)、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参考文献、基金项目、作者简介(至少具备所属单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等)、英文题目、英文作者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中国房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汇编

中国房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之一,对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呈现出了积极的态势。目前,在战略规划、工作分析、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培训开发等方面,诸多房地产企业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制约企业发展的很多深层次问题。 从业人员期望从“小”到“大”过渡 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重视员工的能力培养与开发。 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大部分员工年龄在26岁~45岁间,学历高的人员希望去大型房地产公司发展——在那里可以获得丰富的培训和经验,规划自己的长远发展;而越是年龄低、学历低、特别是大专及以下水平的员工,由于他们的缺乏从业经验以及廉价的固定成本,因此除了少量优秀者被挖到大型房地产公司的管理层外,大多选择了小型房地产公司:一方面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是青睐于这类公司可观的佣金和奖金收入。 薪酬随地区、企业、职业不同而异 房地产行业的薪酬水平根据所属地域经济水平及各地政策的不同略有差异,上海和深圳比北京略高,天津比大连、重庆略高。 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公司,其整体薪酬水平同样存在一定差异,以北京为例,战略专业型房地产公司的薪酬水平最高,平均年薪为7.7万元,战略多元型房地产公司的薪酬水平居中,平均年薪为6.5万元,专业项目型房地产公司平均年薪为5.6万元。 在房地产公司内部,各类员工薪酬水平也存在差异,仍以北京为例:战略多元型房地产公司中最高薪酬水平与最低水平比差较大,这是由于其薪酬制度的特点决定的:这类公司组织结构庞大,岗位等级复杂,因此薪酬水平的层次性也很突出。 发展战略不同导致薪酬结构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是指: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是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主要包括:土地开发,房屋的建设、维修、管理,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划拨、转让,房屋所有权的买卖、租赁,房地产的抵押贷款以及由此形成的房地产市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上将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行业称为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繁荣。但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因素,开始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不切实有效地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将制约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发育,由于大部份公民住房还以公有住房为主,房地产市场十分萧条,198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仅199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的增加也十分缓慢。九十年代初,由于国家全面推行住房制度改革,老百姓开始意识到住房不仅仅是福利更多的是一种商品,全国商品房建设、销售、购买以及存量房买卖和租赁活动不断出现,逐步形成了新建商品房买卖和存量房买卖、租赁市场,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繁荣。1991年商品房价格变化率为11.9%,1992年猛升至26.5%,1993年又升至29.8%。 房地产开发掀起了投资热潮,房地产开发公司急剧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以炒地皮、炒项目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几年间全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猛增到33482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第一次出现了投资过热,形成了较严重的房地产泡沫。1993年下半年国家陆续采取宏观调控手段歇制房地产畸形发展的趋势,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1994年商品房价格率急剧下降至9.1%,全国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完成1608亿元,比1993年增长41.3%,明显低于1993年的124.9%,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1994年至1997年随着经济由热转冷,房地产市场也沉寂下来,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价格迅速回落,并由高于GDP增长转变为低于GDP增长,房地产泡沬破裂,房地产市场一片萧条,1996年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91%,1997年行业转入亏损,全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锐减至21269家。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没有商品房这一概念,住房有国家或集体为个人提供保障。虽然保障的住房并非免费的,入住者要定期向房管所缴纳一定的租金,但租金的数量确实大多数人能够承受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住房制度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点改革,之后全国各地的住房陆陆续续地被商品化。在改革的初期,整个房产行业比较理性,商品房的价格也处在当时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至90年代末期,房改已在全国全面推进,房产行业快速地

房地产排名2020范文

第一篇房地产排名2016:2016中国房地产排名 50强公司排名名单 2016中国房地产排名 50强公司排名名单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和《2016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测评研究报告》,并发布了2016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500强房企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两大主榜单,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10强等系列子榜单。 附一2016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榜单 备注因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万达不参加此次测评。 附二 测评指标体系说明 基于过往500强测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测评中心综合考量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目前经营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016年的500强测评从企业规模、风险管理、盈利能力、成长潜力、运营绩效、创新能力、社会责任七大方面,采用了收入规模、开发规模、利润规模、资产规模、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融资能力、相对盈利能力、绝对盈利能力、销售增长能力、利润增长能力、资本增长能力、资源储备、生产资料营运能力、人力资源营运能力、经营创新、产品创新、纳税责任、社会保障责任、慈善捐赠等20个二级指标,包括房地产业务收入、租赁收入、房地产销售面积、投资性物业持有面积、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现金流动负债比等53个三级指标全面衡量企业的综合实力。 测评模型简介 在测评方法的选取上,我们选取了业内公认的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功效系数法三种权威的测评统计方法分别对企业数据进行测算,然后采用组合评价法对三种方法加以综合,最后得出最终的排名得分。关于指标的赋权,我们邀请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权威专家经过了数轮的反复确认,最终确定二级指标层和三级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并采取了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三个层次的指标进行赋权。 第二篇房地产排名2016:2016年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名榜——单项排名 一、静态财务安全性 1.1 指标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