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节 光的色散》教案1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和思考解决问题。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增强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直观感受。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教学步骤:
-引导学生回顾光的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进行三棱镜分解太阳光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光谱,引导学生发现光的色散现象。
4.预习作业: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5.思考题:
-思考光的色散现象在科学技术和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原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字迹清晰,表述准确。
2.书面作业和小论文需按时提交,实践作业和思考题可进行课堂分享。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5.掌握牛顿的光的色散理论,了解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三棱镜分解太阳光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采用问题驱动法,提出一系列与光的色散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光的色散现象的意义。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太阳光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结合实验结果,讲解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并介绍光谱的排列顺序。
2.教学内容:
-讲解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第5节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域:(1)初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单色光、复色光、三原色光等概念; (2)初步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解释简单的有关物体的颜色现象。

2、能力与方法领域:(1)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实验能力,渗透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2)通过小组实验、观察、讨论活动,能归纳决定的物体的颜色主要规律; (3)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完成较简单的实验任务;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1)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亲和感;(2)养成主动关注周围世界,乐于思考和想象的学习习惯; (3)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 教学难点:物体的颜色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仪器:较强的手电筒, 三棱镜,屏幕;小组实验仪器: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颜色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透明玻璃纸,三个光比较强的手电筒,实验报告纸。

(4人/组)教学流程:设计思路: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取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年级实验教材。

《光的色散》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内容为:光的色散、颜色。

本节教材的教学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 ,但由于本节内容是属于知道级的教学内容,只安排了一教时,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光的色情景引入 演示、观察、归纳 演示、引导、归纳 实演、讨论、交流 演示、交流、授课 光的色散 单、复色光 光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归纳小结 巩固反馈 课后巩固拓展散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色散现象。

探究“颜色之谜”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实验新颖,饶有趣味,教师通过提供实验报告,适当引导,而在实验报告中,又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自主愉快地学习,培养动手技能、实验观察、知识探究的能力,归纳物体“颜色之谜”。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五节 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五节 光的色散

课题:第五节光的色散
(设计意图:通过光产生的奇妙现象让学生感知光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设疑】神奇的“佛光”真的是活佛显灵而产生的吗?如果不是佛光普照,
科学道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过渡】想不想亲自动手再现一次
我们也可以让太阳光经过三棱镜,Array上来试试看。

【学生分组实验】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
【实验指导】先后打开红光、绿光和蓝光的按钮,观察两种色光混合部分的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效果,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播放课件】红光、绿光、蓝光按照
例得到的是白光,那么红光、绿光、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会得到其它色光。

中的“颜色”,就是按照左下红绿蓝的混合得到的。

【归纳总结】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课件,以及实验,总结出色光的三原色。


【想想做做】电视、电脑、
色五颜六色,那么它们的颜色是由什么色光混合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从生活走向物理)
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的可见
红外线“热谱图”
线摄像头
3)在光谱中的紫光之外,
紫外线能验钞紫外线消毒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感受科技带来的神奇,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3.5光的色散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3.5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光学是有用的,表现在它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彩色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相结合展现出七彩的世界。

本节教材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体验,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演示。

三、教学策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各种颜色,而对彩虹类的现象见之不多,对其成因较难理解。

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知道有复色光与单色光的区别,并尝试解释彩虹形成的原因,体会三原色组合应用,了解看不见的光。

看不见的光,其内容抽象,在理解方面难度较大,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本课采用先从生活入手,抓住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而让学生探究其特征和原因,进而再回到生活中寻找实际应用。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领略到光学的巨大魅力,感悟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和自然规律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培养他们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的判断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发出紫色光的激光灯,三棱镜,白纸,手电筒,红色、绿色和蓝色塑料片,平面镜,水空气清洗剂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有关彩虹的图片。

光的色散 教案

光的色散 教案

光的色散教案教案标题: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

2. 掌握使用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的方法。

3. 能够解释光的色散对于白光分光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 棱镜、白纸、光源等实验器材。

3. 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实验视频。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色散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兴趣,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Step 2: 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向学生解释光的色散的概念和原理,包括折射、折射角、入射角等基本概念的介绍。

Step 3: 实验演示(15分钟)向学生演示使用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的方法。

首先,将光源照射到棱镜上,观察光线经过棱镜后的变化,然后将白纸放在棱镜后方,观察到的光谱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Step 4: 实验操作(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操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Step 5: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让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讨论光的色散现象对于白光分光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光谱。

Step 6: 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PPT或实验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光谱分析、彩虹的形成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

Step 7: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色散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Step 8: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编写实验报告、查找光的色散相关的实际应用等。

教学评价:1. 在实验操作环节中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能够准确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

2. 在实验结果分析和拓展应用环节中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是否能够合理解释光的色散现象和应用。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于光的色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3.5《光的色散》说课稿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3.5《光的色散》说课稿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前面光学基础知识的巩固,还为后续学习光学器件、光学现象等打下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为学习光学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2)掌握光谱的概念,了解彩色成因;
2.利用三棱镜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光谱,引导学生探讨彩色成因。
3.结合牛顿的光谱实验,讲解光谱仪的原理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彩虹、幻灯机等。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光的色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选出一个实例进行分享。
5.创设竞争氛围,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的主体。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3.5《光的色散》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3.5《光的色散》。本章节位于光学基础知识的部分,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基本概念之后,光的色散作为光的传播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对于学生理解光的本质和光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章节主要知识点包括: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的组成、光谱、彩色成因以及牛顿的光谱实验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1)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1)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的色散》。

主要内容为: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光谱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光的色散现象,理解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2. 学会使用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3. 了解光谱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光谱的应用。

教学重点: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使用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棱镜、白纸、激光笔、光盘。

学具:每组一个三棱镜、白纸、激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彩虹、光盘等日常生活中的色散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介绍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a. 使用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b. 解释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光谱的形成。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使用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记录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讲解与光的色散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光的色散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光的色散》2. 内容:a. 太阳光的色散现象b. 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c. 光谱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b. 光谱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色条纹?c. 使用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描述观察结果。

2. 答案:a. 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应用:彩虹、光盘、油膜等。

b. 光谱中出现彩色条纹的原因:光的波长不同,折射角度不同,导致颜色分离。

c. 观察结果: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彩色条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8【名师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8【名师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域:(1)初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单色光、复色光、三原色光等概念;(2)初步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解释简单的有关物体的颜色现象。

2、能力与方法领域:(1)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实验能力,渗透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2)通过小组实验、观察、讨论活动,能归纳决定的物体的颜色主要规律;(3)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完成较简单的实验任务;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1)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亲和感;(2)养成主动关注周围世界,乐于思考和想象的学习习惯;(3)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教学难点:物体的颜色教学准备:演示实验仪器:较强的手电筒,三棱镜,屏幕;小组实验仪器: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颜色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透明玻璃纸,三个光比较强的手电筒,实验报告纸。

(4人/组)教学流程:情景引演示、观察、演示、引导、实演、讨论、演示、交流、光的色单、复色光的三物体的归纳小巩固反课后巩固拓展设计思路: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取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年级实验教材。

《光的色散》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内容为:光的色散、颜色。

本节教材的教学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但由于本节内容是属于知道级的教学内容,只安排了一教时,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光的色散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色散现象。

探究“颜色之谜”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实验新颖,饶有趣味,教师通过提供实验报告,适当引导,而在实验报告中,又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自主愉快地学习,培养动手技能、实验观察、知识探究的能力,归纳物体“颜色之谜”。

初步形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上册,涉及第三章《光现象》的第五节“光的色散”。

详细内容包括:色散现象的定义、色散的原因、光的波长与颜色关系、彩虹的形成以及色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色散现象的定义,掌握色散的原因,了解光的波长与颜色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散现象的定义、原因及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

难点:理解色散现象的本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棱镜、白光光源、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后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彩虹的形成原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 知识讲解:讲解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解释彩虹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色散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分解情况,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波长,验证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色散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色散现象的定义2. 色散的原因3. 光的波长与颜色关系4. 彩虹的形成5. 色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色散现象的定义。

(2)简述色散的原因。

(3)描述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

(4)分析彩虹的形成过程。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色散现象的定义、原因及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 新版()(1)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 新版()(1)

光的色散一.教材分析光的直线传播是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一节,本节涉及了光的一些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源与分类,明白光在什么情形下进行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又如何?知道讲义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利用光直线传播的例子。

同时为以后的光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一、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二、了解色散现象,明白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3、探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取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讨的进程和方式。

4、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二)进程与方式一、探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取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讨的进程和方式。

二、通过观看,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通过观看、实验和探讨的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通过切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取得感性熟悉,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讨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取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四.教法学法教法:讲解法学法:讨论练习听讲五.预习提纲1.什么是光的色散?2.光的混合是什么?3.咱们看不到的光?4.红外线紫外线的了解?六.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1.咱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光和咱们息息相关。

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

2.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比较哪组表现的好(充分调动学生的踊跃、主动性,制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进行新课1、光的色散提出问题: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光的色散。

引导学生观看自屏及彩色光带上颜色的排列顺序。

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或两次折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可能向尖端也可能另一端;光通过三棱镜后,会显现彩色的光。

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

2、色光的混合启发学生试探彩色光带再通过三棱镜后,又将如何?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七色光的混合。

引导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讨论归纳实验结论: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类色光混合而成的。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第五节 光的色散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第五节 光的色散
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四)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册。
(五)教学后记
本节课实验成功率不高,现象不是很明显,学生对颜色的辨别不是很内行。在物理颜色方面,学生对基本的知识能理解,但只要稍复杂的现象判断,学生就会缺乏分析能力而得不到结果,在这方面还要加强一点训练。
(3)问题
三原色光是怎样组合出各种色光的呢?
(4)学生实验3
做法:用剪刀和彩色贴纸,改变陀螺表面的红、绿、蓝三色的面积大小。
观察:先观察陀螺不旋转时表面呈现的颜色,然后观察陀螺旋转时表面呈现的颜色。
结论:通过改变陀螺表面的红、绿、蓝三色的面积大小,使其旋转时得到不同颜色。
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组合,能混合出各种颜色。电脑显示屏和彩电的荧光屏上有成千上万个密集的红、绿、蓝小色点,它们亮度比例不同时,荧光屏上该部位发出的颜色也不同。我们改变三原色光的强度,也就是改变三原色每次参与混合的(比例)从而得到各种色彩。
(3)大组交流
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方法。交流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活动卡上记录交流过程中获得的信息。
(4)演示实验1
教师演示白光的色散实验:利用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在天花板上显示一条彩色条纹。
结论:白光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一现象称为的色散。
(5)问题
白光是怎样发生色散的?
4.物体的颜色
(1)问题
生活总是色彩斑斓,窗外的绿树红花,色彩艳丽的服饰,彩色的透明纸,物体为什么能呈现出各种色彩呢?
(2)学生实验4
做法:将三种不同颜色的透明纸分别蒙在手电筒上,让手电筒的光透过透明纸,照到天花板上。
观察:观察天花板上光斑的颜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光的色散教案 (新版)(1)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光的色散教案 (新版)(1)

1第五节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4、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光的色散 2。

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教学难点】1。

光的色散现象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

【教学用具】三棱镜、三原色光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太阳发出的光,照亮了地球,使我们的世界2多姿多彩,太阳光有颜色吗? “雨后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五节 光的色散 二、新课教学 (一)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课堂导学(一)太阳光是白光,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白光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演示1]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演示2]照上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二)、自学思考提出问题:白光色散后的各种色光混合后又复合成了白光,那么七种单色光中的任意两种或光的色散二次备课内容3几种混合后又将是什么颜色呢? 自学课本86页,完成课堂导学(二 ) (三)、自学展示:自学课本86页看不见的光,完成课堂导学(三)并展示,最后归纳总结: (四)、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太阳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三、布置作业:课本8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板书设计】:1、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2、三原色: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3、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光的色散》教案设计(精选6篇)

《光的色散》教案设计(精选6篇)

《光的色散》教案设计《光的色散》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光的色散》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光的色散》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验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实验过程,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难点:色散的原因。

三、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手电筒、三棱镜、玻璃砖、彩色透明纸等。

2、演示实验器材:强平行光源、三棱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创设情景法、分组实验法等五、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什么灯光照明最合适?学生回答。

(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是当它受到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

所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折光的色散现象。

(二)、新课教学1、光的色散学生完成实验4-30(上次作业),观察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产生的现象: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了彩色。

师:将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还是白光吗?有几种颜色?学生回答:白光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变成了彩色,具体的是七种颜色的光,从上至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光的色散-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光的色散-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光的色散-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

2.掌握求解折射角与入射角、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3.能够利用光电池和导轨等实验设备观测光的色散现象。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光的色散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2.利用实验方法观测、测量光的色散现象。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程教学内容进程安排光的色散现象20分钟光的折射定律30分钟光的折射与色散实验60分钟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30分钟3.1 光的色散现象知识点概述光的色散是指当光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并且由于不同光波的折射角度不同,因此颜色也有所不同。

所以,通过折射现象,将白色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现象就称为光的色散现象。

教学要点1.让学生观察白色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出七种颜色的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通过三棱镜后的图像会变成七种颜色?3.探究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和机制,以及如何用光学仪器去检测和测量这一现象。

3.2 光的折射定律知识点概述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它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行为遵从某些规律,即光的折射定律。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入射到分界面上的入射角与发射线在分界面另一侧的折射角满足一个特定的比例关系。

这个比例关系就是正弦定律。

教学要点1.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定律的公式和含义。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行为?3.教授如何求解折射角与入射角、折射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3.3 光的折射与色散实验让学生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测折射角使用光学平行板,测量空气和玻璃之间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由此求出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出七种颜色。

让学生利用光电池和导轨等实验设备观测光的色散现象,并测量不同颜色光线的折射角。

八年级物理教案——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教案——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光的折射角与色散角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光的色散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掌握光的折射角与色散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光的色散过程。

2.探究光的折射角与色散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材《物理》教材第五册第五章关于光的色散的内容。

2.黑板、彩虹板、投影仪等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彩虹板展示彩虹的图片,引出光的色散现象,并与学生进行一轮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看彩虹时有何发现?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光的色散?Step 2 理论讲解教师简单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光的折射与色散的关系。

教师解释:在光通过介质较深部分时,根据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角不同,所以光经过折射后会发生色散现象。

Step 3 实验操作教师将黑板上的光点放大到彩虹板上,让学生观察光的色散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请解释现象的发生原因。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提出可能的解释。

Step 4 实验分析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室内实验。

教师给每个学生配发一张白纸和一支荧光笔。

学生得到仪器后,利用荧光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将白纸放在向日葵金球放大墨镜镜片后方,然后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教师让学生回答: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可以用什么来解释?即彩色光怎样形成的?Step 5 总结归纳教师让学生思考:彩色光的产生是怎样的物理过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的色散是光经过介质折射时产生的现象,不同波长的光经过折射后被分散成不同的颜色。

Step 6 拓展应用教师出示光的色散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图,让学生分析并互动讨论,从而体会光的色散规律。

Step 7 深化活动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光的色散规律,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颜色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

Success is not about making everyone around you admire and praise you, but about making everyone around you need you and cannot do without you.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用实验让学生体验色光的混合和颜料混合是不同的。

2.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使学生对探索自然充满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

(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使学生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

2.难点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科学探究法。

教具准备演示实验:水槽、平面镜、光碟、两个相同的三棱镜、投影仪、铁架台、光屏。

学生实验:三只聚光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光屏、放大镜、颜料盒、调色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什么灯光照明最合适?生甲:用柔合的灯光最合适。

生乙:用柔合的白色灯光最合适。

师:对,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

你知道吗?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爱,可是当它受到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

所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柔和的白光最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白光的色散现象。

二、新课教学导入课前要求你们做课本P60图4—30实验,实验观察: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产生的现象,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彩色的了。

师:做这个实验,最好在阳光下进行。

纸板离盛水脸盆近了,光斑展不开,现象不够明显,远了,光斑亮度不够,现象也不明显,所以实验时要进行调整,获得较好效果、师:将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还是白光吗?有几种颜色,分别叫什么?七色光从第二个三棱镜射出后,是什么颜色的光?生甲: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不是白光,是七种颜色的光,分别叫红、橙、黄、绿、蓝、靛、紫。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过程与方法】1.通过光的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2.探究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分解太阳光,进行色光混合的实验中,产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并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养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重点】1.光的色散和色光的三原色.2.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难点】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知识点一太阳光的色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5,完成以下问题:1.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2.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合作探究】演示一色散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另一边用白屏承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答: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色的光屏来承接,在白色光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由上到下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知识点二色光的混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6,完成以下问题: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合作探究】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制成原理: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画面,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就会观察到这一现象.知识点三看不见的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6-87,完成以下问题:1.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紫外线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2.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3.紫外线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4.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合作探究】1.在红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有哪些应用?演示二热谱图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演示三红外线夜视仪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演示四红外线烘烤炉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其实也在不停地吸收红外线,吸收红外线后物体温度会上升,按照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烘烤炉.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答:热谱图诊断疾病、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等.2.在紫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有哪些应用?演示五验钞机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或商标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1)紫外线还有哪些用途?答:①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②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衣服、被子经常在阳光下晾晒可以灭菌消毒.③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有好处,紫外线有生理作用.(2)适当地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不是晒的越多越好呢?答: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1.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3.看不见的光(1)红光之外看不见的光是红外线.(2)紫光之外看不见的光是紫外线.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_光的色散_教学设计_教案.docx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_光的色散_教学设计_教案.docx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3.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4.初步认识红外线及英作用。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英作用。

过程少方法1.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口然坏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3.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其应用。

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其应用。

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I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口色是最单纯的颜色,口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下而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二、新课教学一、光的色散[演示1]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牛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

[演示2]照上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乂能看到什么?实验现象:(1)在演示1屮,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在演示2小,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重新会聚成白光。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彖,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

师生共同活动得出以下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牛色散,形成光谱。

(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

(英国科学家牛顿)布置图课外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光的色散》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的组成。

2、知道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

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体验
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光的色散。

教学难点:透明物体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反射的光决定的。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器材
三棱镜、有色玻璃。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的世界五彩斑斓、多姿多彩,设想一下要是没有五颜六色的光,我们的世界将会成为什么样子?
就有这样一种生理缺陷,使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不能体会五彩的世界,这就是色盲症。

色盲一般分为三种。

全色盲:只看得出明暗之分,却看不出色彩区别;
红、绿色盲:分辨不出红色或绿色;
全反色盲:看到的颜色和常人相反。

伟大的化学家,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道尔顿,就是一个红色盲患者,他给母亲买了一双“灰色”的袜子,母亲却因为袜子的颜色太过艳红而拒绝了这个礼物。

道尔顿发现自
己和常人不同之后,并没有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而自卑,反而刻苦钻研,终于发现了“色盲症”这一症状,为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人类打开了认识色盲症的大门。

我们对于患有色盲症的同学,不应该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而是要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帮助和关心。

对于常人来说,光有五颜六色,而且还能发生折射和反射等现象,那么请大家思考,白色的光照在三棱镜上,折射光线会是什么样子呢?
色散
将三棱镜对着白光灯管,看到灯管不再是洁白无暇的了,而是呈现出多彩的光芒。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发生?
解释现象:白色的光经过了三棱镜的折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面的光从一侧到另一侧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种现象就叫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发现的,牛顿一生有很多贡献,他的成功伴随着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

牛顿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母亲每天都要派他去集市上卖农产品,不过牛顿天生热爱学习,就悄悄地躲在树丛后面看书,舅舅发现以后,被牛顿执着的学习精神打动,终于同意让他进入学校学习。

牛顿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了改变世界的科学巨人,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色光的混合
提问:要是让你组织一场晚会,为了达到色彩缤纷的效果,你会用到几种颜色的灯光? 科学家从阳光经过色散后得到的其中色光中找出了三种色光,并且由这三种色光的混合,可以得到其他所有颜色的光,这三种色光的颜色分别是红、绿、蓝,它们叫做“光的三基色”。

色光的混合规律见下图:
回家后思考:用一个放大镜观察电视机的屏幕,会发现屏幕是由很多组微小的亮点组成,观察一下,每一组亮点都是由哪几种颜色的亮点组成的?
色光的混合
学过水粉画的同学应该知道,要得到不同颜色的颜料,只需要用三种不同颜色的颜料进行调配,它们分别是:红、黄、蓝,因此,这三种颜色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颜料的混合规律见下图:
物体的颜色
(1) 不透明的物体: 白色的阳光照射在同学们的身上,为什么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确看到五彩斑斓的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比如说绿色的树叶,能够反射绿色的光,而将其他颜色的色光都吸收了。

提问:在温室里种植的绿色植物,为了使它健康生长,应该用红色的灯照射它还是用绿色的灯?为什么?
答:应该用红色的灯光照射它,因为绿色植物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绿色的光,也就是说它不喜欢绿光,因此要用红色的光照射,更加利于它吸收光中的能量。

(2) 透明物体的颜色
将一个红色的玻璃片放在眼前,看到的白色墙壁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为什么? 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比如说,红色的玻璃,能够吸收其他颜色的色光而让红色光透过,因此,我们在红色玻璃的后面,就只能看到红的光。

例1:舞台上有一个演员,穿着白色的上衣,红色的裙子,舞台上绿色的灯光照射的演员身上,台下的观众可以看见:
A 、演员穿着白色的上衣,红色的裙子;
B 、演员穿着绿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
C 、演员穿着绿色的上衣,黄色的裙子;
D 、演员穿着白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
答案:B
例2:一道白色的光,经过了红色的玻璃后,又遇到了绿色的玻璃,在绿玻璃后面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什么颜色的光?
答案:不能得到任何颜色的光,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他能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光经过了红玻璃后,只剩下红色的色光透过,红光遇见了绿色的玻璃,被他吸收,故在光屏上不能得到任何颜色的光。

颜料的混合
六、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光的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之后,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