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高一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一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群解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这个任务群设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课标提出,该任务群以专题性学习为主要完成方式,可以开展专题讨论和辩论。
要求学生选择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历史或当今社会中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阅读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学习并梳理论证方法,学习用口头与书面语言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驳斥错误的观点。
[ 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本单元定位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所选的三篇诸子散文和两篇史传文章,不仅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也是训练学生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好材料。
结合本单元的课文特点和单元写作知识,我们确定本单元的核心学习目标或大概念为如何阐述观点。
如何阐述观点,就其内涵而言大致有三:其一,观点是什么;其二,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观点;其三,如何阐述观点。
教学中,我们通过阅读、表达、探究三个角度来落实这一个核心学习目标,其中探究所体现的问题意识、思辨过程,融入于阅读与表达之中。
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要针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以“中华文明之光”为单元人文主题。
(2)选文包括三篇先秦诸子散文的经典篇章和两篇史传的精彩片段,这些文章都蕴含着的深刻思想智慧,折射出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三篇选文都在探讨人应该怎样生活和社会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
能够促进学生思考传统文明智慧对于当代人的生活有怎样的价值。
(3)五篇选文对于观点的阐释风格不同,技法不同,能够学习到古人论辩的智慧。
二、学情分析(1)经历初中的学习,高一学生对于儒道思想有初步的认识。
(2)接触过一定的史传文本,如《曹刿论战》。
部编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部编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范文部编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范文(通用2篇)部编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范文篇1教学目标:1、了解及其主要作品。
2、理解文章的内容,熟悉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把握深刻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1、理解深刻的意图。
2、体会讽刺的手法。
3、确定正确的财宝观。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思想者的眼睛里,这生命的世界无疑是一个漂亮的大花园,处处都是寓言盛开着的意味深长的微笑。
蚂蚁辛勤的脚步里有勤奋与幸福的静静话,小狗生气的咆哮里有勇敢与忠诚的精神;那看似丑陋的乌鸦叨起石头往瓶子里填出水来的时候,那石子分明是才智在闪闪发光;而聪慧的狐狸用哄骗的手段猎取了属于老虎的光荣与威势,那份得意的背后却又烛显出属于生命世界的残忍与狡黠……我们生命的成长需要这样一双才智的眼睛,关心我们采撷欢快与才智的花朵;我们生命远行的脚步需要这样一双才智的眼睛,装饰我们生命的漂亮与芳香。
今日,就让我们从一则寓言中扬帆远行,到辽远的世界里去采撷才智的花朵。
二、作家介绍。
卡尔维诺,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
出版小说《蛛巢小径》,重要作品有《阿根廷蚂蚁》、《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和《意大利民间故事》、《宇宙奇趣》、《看不见的城市》、《假如一个冬夜,一个旅人》等。
三、文本分析故事背景:从前有一个国家,人人都是小偷。
我们大家一起来推断,这个国家的人们过着没有贫富差距的生活。
故事进展:有一天,来了一个不偷东西的诚恳人,生活在这个小偷王国,“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平衡被破坏了,贫富差距消失了!高潮与结局:贫富两极开头分化,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穷人开头偷窃富人的财宝。
思索:默读课文,找出故事的结局,争论贫富差距产生的缘由。
富人开头雇用穷人掠夺他人财宝,雇请穷人爱护自己掠夺来的财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富人剥削穷人的事实,讽刺了不择手段猎取财宝的“富人们”。
四、相关背景关于“黑羊”:在英语里,有“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的说法,是“家族里的黑羊”意指“有辱门楣的人”。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写演讲稿教案
写演讲稿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明确演讲稿的语言特点并能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演讲词的结构美、语言美的运用和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激发学生演讲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撰写演讲稿的基本要领,拟写中心突出、条理清晰的演讲稿。
教学过程:一、演讲词及其特点1.什么是演讲词?演讲词也叫演说辞,它是为演讲所准备的书面材料。
是进行演讲的依据,也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
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2. 写好演讲稿的意义演讲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集中系统的语言表达,是展现一个人口才的最好形式,“是一个人面对群众的谈话”。
它的特点是声形合一,情景交融,感召力强。
张志公说:“演讲是科学、演讲是艺术、演讲是武器。
”对于今天来说一个没有口才和演讲能力的人很难适应工作和生活需要。
演讲具有强大的鼓动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社会效应,演讲也是一个人思想水平和各种才华技艺的集中亮相。
中外许多成功的演讲者都十分重视演讲稿的写作。
3.演讲稿的分类⑴政治演讲稿:包括竞选演说、就职演说、述职演说、政治动员、开(闭)幕词、祝酒辞等。
⑵学术演讲稿:传播交流科学知识、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包括科研报告、学术讲座等。
⑶社会生活问题演讲稿: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包括演讲赛、巡回报告等。
⑷教学演讲稿:教师用的思想教育讲稿,学生用的专题演讲、论文答辩等。
⑸法律演讲稿:普及法律知识,规劝人们遵纪守法等。
4. 演讲词的特点⑴针对性: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辨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
⑵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
好的演讲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
人教版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教学《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优质课件
2、书写卷面 作文书写要求
二、作文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 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示。阅读这些 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 自主思考。从以下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话题1: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是以保四 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假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 又有哪些不足?
(二)理清楚
1、纲举目张,思路明确 2、结构层次清楚,逻辑 合理
1、纲举目张,思路明确
从形成观点到写成文章,要有明确的思路。可以先打腹稿 或列出提纲,把观点的若干方面梳理一下,看看先说哪些, 后说哪些,作好安排。几个方面说完后,适当作点小结, 总结并强调自己的观点,起到加深印象或延伸思考的作用。 打腹稿或列提纲,要预想文章的整体布局,考虑到文章的 写法,为下笔成文作好准备。
1、观点清楚明确 含糊不清? 有歧义? ……
2、阐释角度多样 哪些角度? 有无说服力? ……
聚焦事件,明确观点,多向思考
活动探究1:《孔子家语》记录,楚王打猎时丢 了一张弓,左右要求前往寻找,楚王却认为“楚人 遗弓,楚人得之”,无须寻找。
假如孔子、孟子、庄子三人在场,他们将如何 评价楚王做法?代入其中一人角色,给出看法并阐 释观点。
高一作文写作指导: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件23张
二、学习方法,指导写作
11
方法四:梳理思路,确定结构。
把自己的观点变为文章,要有明确的思路,也就是要对全文进行总体设计。这个总体 设计的前提,是认真分析和研究文章中所要阐述的观点和材料,弄清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 系,这个材料与那个材料之间的联系,然后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思路,进而合理安排文章 的论证结构。 ➢ 高考满分作文《说“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
三、阅读佳作,模仿借鉴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传说在一个叫金井的地方,有一户临河的人家,一到枯水期就来一个南方人租
住房屋,这个人究竟是来干什么的谁也不知道。直到这个南方人年纪大了,也是
最后一趟来此户人家时才告诉房东一个秘密:他来此是取金子的,金子就在门前
河道里那块巨石上天然形成的小孔里,在枯水后才能取。将来他不来了,就由房
一、回顾课本,总结方法
4
任务二:模仿下表中对《师说》的梳理,根据对应课文的内容,完成下表。
课文
师说
劝学
齐桓晋文之事 烛之武退秦师 总结
中心 古之学者必 学不可以已
论点 有师。
保民而王
若亡郑而有益于 明确 君,敢以烦执事。 简洁
针对 问题
师道之不传 也久也。
终日而思不 如须臾之所
学。
欲辟土地,朝 秦楚,莅中原 而抚四夷。
想。②要练就过硬的本领技能。③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方法,指导写作
13
方法四:梳理思路,确定结构。
❖ 层进式论证结构:在论证过程中,围绕中心论点逐步展开,各层次间层层深入、步步推 进,使论证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这就是纵向层进式论证结构。采用这种论证结 构,可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设置分论点,但分论点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台阶式” 的一层比一层高;也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围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展开。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结构方式时,并非 平均使用笔墨,应根据中心表达需要,灵活确定论述侧重点。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鸿门宴》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鸿门宴》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的有关文化常识。
2.阅读文章,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理解文章重要的文言文词语和语法现象。
【学习准备】教材,笔记本,古汉语工具书,导学案。
【学习方式和环节】1.观看视频课学习2.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
学习环节:1.司马迁→2.《史记》→3.题解→4.订正字音→5.通假字→6.词类活用→7.重要词语解释→8.一词多义→9.特殊句式→10.重点句子翻译→11.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鲰.(zōu)生美姬.(jī)飨.(xiǎng)士卒要.(yāo)项伯B.玉玦.(qué)瞋.(chēng)目目眦.(cī)尽裂孰与君少长.(zháng)C.戮.(lù)力刀俎.(zǔ)与臣有郤.(xì)按剑而跽.(jì)D.樊哙.(kuài)姓靳.(jìn)置车骑.(jì)奉卮.(zhī)酒为寿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所通假的字。
皆为龙虎,成五采(通)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通)臣之不敢倍德也(通)沛公不胜杯杓(通)3.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樊哙覆其盾于.地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B.客何为.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或师焉,或不.焉D.寿毕,请以.剑舞籍何以.至此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沛公军.霸上 (2)范增数目.项王 (3)籍.吏民,封府库 (4)刑.人如恐不胜(5)素善.留侯张良 (6)项伯杀人,臣活.之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8)沛公欲王.关中 (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0)吾得兄.事之A.(1) (2)(3) (4) (8)/ (6) (7) (9)/ (5) /(10)B.(1) (2)(3) (4) / (6) (7) (9)/ (5) /(8) (10)C.(1) (2)(3) (4) / (6) (7) (8) (9)/ (5) (10)D.(1) (2)(3) (4) /(5) / (6) (7) (9) (8) /(10)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本单元主题为“中华文明之光”,精选了古代经典作品五篇分为三课,这三课的课文分别是: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第二课《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鸿门宴》。
1.教学目标(1)能借助书下注解、教辅材料或和同学交流合作释义古代长篇散文。
(2)能自主梳理出需要重点掌握的实虚词、特殊句式翻译规律等。
(3)对儒家、道家思想有所了解和体会,能分析出先秦诸子各自的性格特征和思想主张,揣摩他们的精神理想,并能吸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4)了解春秋、秦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常识,从中体会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辩依据和鸿门宴事件导致的历史走向;掌握《左传》和《史记》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和特色。
(5)反复品读本单元说理、劝谏和外交语言,体会他们的语言艺术和思辨智慧。
(6)阅读史传作品能掌握完整的时代背景、人物特征和故事情节等,能够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并提炼出作者的写作精华。
(7)布置习作: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能学习到先贤智者崇高的人生观,读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依据四大核心素养和与本单元相关的四个学习任务群设置了七个教学目标。
本单元教学设计涉及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即要求学生自主翻译五篇课文并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习结果;“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即阅读《左传》和《史记》两种不同体例和语言风格的史学著作,比较它们的叙事风格和语言特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即通过阅读分别选自《论语》、《孟子》、《庄子》的不同选文比较先秦诸子叙事说理文的成熟过程和不同经典的论事说理方式;“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即通过《烛之武退秦师》讨论秦、晋是否符合古时“礼”的观念和秦汉的座位礼仪这四个任务群。
这七个教学目标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华经典地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各有不同的侧重点,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思考、领悟古代思想家的语言艺术和文化内涵。
【新教材】第一单元写作指导: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所以仁政包括:
1、尊王,即诸侯之间的纷争由周王室进行调节而不是诉诸武力
2、君子垂范,诸侯内部的统治不行法而行德,即上位者垂范在前,发 挥模范带头作用,不尚力而尚德,关键在垂范
3、使民以时,夫子所谓: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 以时。敬事而信讲的是行政原则要慎重不朝令夕改;节用而爱人讲的行
b 文官辅政集团,也就是说我们种花家没有贵族,不依靠血统、身份等 级进行治理
c 科举为核心的官员选拔体制
d 王权不依靠神权获得合法性,儒学取代神权为皇权提供了合法性支撑
e 皇权退出社会底层的治理,所谓皇权不下县,即将小共同体层面上的 治理交由儒学化的士绅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随着文治的展开,仁政虽然在实践上失败了,但 作为儒学的政治理想却成为了文治的施政目标和评 价标准,也就是说,在我们种花家,自古以来对官 员的评价就是重民生兴教化 三、仁政在今天该如何借鉴 自孔子、孟子以来就矢志不渝的:以民为本 有了以 民为本这个根本原则、出发点也是施政目标,剩下 的手段就简单了
10
李清照描写桂花诗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 中第一流”。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 代确实离我们远了一些,不施粉黛想清新脱俗的女子 也不多见了。我总认为,每天化一点淡妆不仅会让自 己的心情好,也美化了风景,何乐而不为呢?但仅仅 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施粉浓眉,翘首弄姿,妖艳惑众, 而内里却“空空如也”,岂不是俗不可耐?因此,表 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这应是我们追求 的“极品”。
其次,仁政是夫子孟子这样没有多少政治实践和行政经验的底层知识分子基 于想象的理想,其在春秋战国不得用,也恰恰说明了其在国家治理层面上是 不足的
最后,仁政的不足在于其是基于小共同体的熟人关系,但在国家层面,是利 益集团之间的利益调节,首先熟人关系的情感强度已经不足以影响决策了, 其次是利益争夺是基于力量的,靠单纯的道德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呢,仁政 的不足就在于其是将基于小共同体熟人间行之有效的德治不加分析的就推广 到国家治理层面,这就是为何儒学在获得由本土意识形态转化为国家意识形 态的机遇时,要通过以春秋判案的方式一方面排斥法家、肃清法家流毒,一 方面消化吸收法家的国家治理手段,最终以法的形式通过颁布永辉律定下了 十恶不赦之罪来确定了儒学是神圣不可侵犯。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部编版)-第一单元写作指导
第一单元写作指导文体再现【写法导航】诗歌是情感的艺术,以强烈的抒情手法,精练而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语言精练、含蓄、跳跃性大,富于音韵美。
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一种文学样式,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和原动力,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的高考作文虽限制了诗歌的体裁,但是在其他体裁的写作中融入诗情,无疑会为我们加分。
如何写诗歌呢?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
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
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要的、必不可少的,也是不能忽略的。
我们都知道,语言来自生活,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诗歌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的重要作用和魅力了。
一部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
至于意境,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以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
也就是说意境大致划分为两类:有形的和无形的,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的,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和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作品,来领略一下语言和意境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阅读诗人何三坡的诗歌作品《麻雀》。
麻雀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顶上蹲着炊烟麻雀们打扮成秋天的叶子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短短数语,诗人却已利用优雅的语言和意境,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顶上蹲着炊烟”,在这三句简单的诗句里,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很美的意境,这是一种有形意境。
“雪”“房屋”“雪地”“炊烟”,几个朴实的物象,在不经意间,已错落有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实已营造了一种特别雅致的意境和氛围,源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圣洁,引人入胜,又令读者浮想联翩。
部编版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青春的价值第一部分:单元教学教材分析本单元的5 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让我们体验到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
学习本单元可以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求理想,拥抱未来。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第三部分:单元活动设计一、单元学习活动目标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
二、单元学习活动任务欣赏本单元作品,从你最有感触的某一点出发,和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反复诵读本单元诗歌作品,围绕意象和诗歌语言,探讨欣赏诗歌的方法,揣摩作品的意蕴和情感,感受不同的风格。
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去理解两篇小说的内涵,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新细节描写,并作简要点评。
借鉴本单元诗歌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发挥想象,写一首诗,书写你的青春岁月。
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编一本诗集。
三、单元学习活动方案(一)规划活动过程,设计学习支架本单元的主问题是:小说和诗歌的意境创设何以如此回味无穷?次问题是:小说和诗歌还有哪些独特魅力?(二)分解主问题为三个子问题:1.意境的概念与特征是什么?如何欣赏其特征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2.意象特征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是如何创设美感的?3.运用文本所学,尝试写作一首诗歌。
(三)分解次问题为二个子问题:1.《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体现出怎样的意蕴和情感,各有什么不同的风格?2.《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有何异同点?本单元的主问题与次问题都在课内进行。
学生须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相关的资料信息,通过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小组讨论、师生问答、补充修正等活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作文学案设计
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作文学案设计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作文学案设计篇1一、明确目标和要求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新教材必修一、二册的学习,其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阅读古代诗歌、散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语文积累,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大胆应用、勇于创新,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学习新课程理念,共同探究新教法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备课组定期开展新课标学习活动,领会其精神、探究其本质,并发挥各位老师的主观能动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然后各老师根据自己特长,自己学生的学情进行创造性的二次备课,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围绕如何实施新课标,用好模块教材,我们高一备课组准备用“从问题到课题”的方式进行动态生成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热情,如何提高语文课的实效性,其间会产生哪些问题,把此问题定为研究课题,不断摸索,开拓创新,努力探究出实用的新教法、新学法。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学习策略快速提升自己,合作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探究是创新的前提,是发展的必备品格,我们倡导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高中语文的习惯五、积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不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尤其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本学期将举“汉字的规范书写”“‘我的未来’演讲比赛”“读书笔记竞赛”等活动。
“汉子的规范书写”旨在鼓励学生在平时作业中注意书写的美观;“我的未来”演讲比赛旨在鼓励学生在高中时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读书笔记”竞赛,要求学生读一篇文章之后要做读书笔记,就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悟,引发对生活的思考,旨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学练考高一下册第一单元语文作文
学练考高一下册第一单元语文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春天到了,我们又要开始新的一个学期了。
这次我们要学习《学练考高一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课文和写作业。
虽然听起来有点枯燥,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相信我们一定能把它学好!首先,我们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和朗读课文。
老师可是这一行的专家,能给我们讲解很多平时看不到的知识点。
比如有些词语的深层含义,典故背景等等,都需要老师的细致讲解,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透彻。
而且老师读书的语调声腔也很标准,我们也要在朗读时模仿老师,努力锻炼自己的朗读水平。
课上认真听讲固然很重要,但回家也要温习预习。
大家都知道,学习和练习缺一不可。
温习就是回顾老师讲过的知识点,把重点和难点重新梳理一遍。
预习就是先看看下节课的新内容,对课文或作业有个大概的印象。
这样到课堂上就能很快融入新知识的学习,理解起来也会更有效率。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我们也要主动锻炼写作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作文训练,虽然作文很难考,但只要坚持努力,总有长进的一天。
写作文时我们首先要理清思路,确定中心论点。
然后围绕这个主题,一点一点往下扩展、补充细节。
比如如果是写一篇"探亲"的日记式作文,结构可以是这样:开头写探亲的原因和心情;正文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写出发时的情况、途中见闻、到亲戚家后的种种;最后点点滴滴归纳出探亲的感受和意义。
不过写作还是有很多诀窍技巧的,这就要仔细听老师的指导和分析了。
比如描写层次的把控、从全到散的细节展开、词语的新颖和贴切等等。
我记得我们老师上次讲了"举一反三"就是要会举一个例子,理解概括出其中的重点方法后,再能够运用到其他相似的案例中去。
所以对于作文写作,我们也要通过老师的实例讲解,领悟其中的精髓所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外部材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比如利用网上的资料或报纸杂志补充一些相关知识,以增加文章的内涵。
有时候也可以多看看写作榜样,汲取一些优秀的表达方式跟写法。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与《左传》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编年体史著的特点;了解写作背景。
2.阅读文章,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准确理解文章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法现象(制作学习卡片)。
3.初步感受人物形象的魅力。
【学习准备】1.部编版必修下册教材2.笔记本\易于保存并携带的卡片3.古汉语工具书4.导学案【课前预习】1.对照书下注解,初步理解文意。
2.查阅《古汉语词典》,正音正字。
3.标注不理解的语句,提出在自主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学习方式和环节】1.观看视频课学习。
2.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实践活动。
【学习环节】1.走近《左传》:了解作者、作品,制作学习卡卡片,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2.感知历史背景:从秦、晋、郑三者关系及地理位置两个角度,了解背景,为理解文本做铺垫。
3.诵读感知文本①听读:正音正字、注意停顿和语气。
②自读:读准字音,读清句逗,读对语气,读好节奏。
③对照书下注解,疏通文意。
4.制作学习卡片,积累文言知识。
5.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一、文言知识积累1.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A.汜.(fán)南缒.(zhuì) 鄙.(当作边邑)B.佚.(yì)之狐不知.(知道) 共.(gōng,供给)其乏困C.瑕.(xiá) 何厌.(满足)之有逢.(páng)孙D.阙.(quē,损害) 行李..(出使的人) 失其所与.(结交)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共其乏困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取代④替B.①驻军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军②对对方的敬称③取代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4.选出和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例:烛之武退.秦师A.肆其西封.B.朝.济而夕设版焉C.既东封.郑D.晋军.函陵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课《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课《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课《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本单元文章,找出观点及观点阐述方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议论文知识及基本要求;了解几种常见的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学习阐述自己观点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议论文立论和结构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说理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进入写作境界,感受写作乐趣。
【学习重点】善用技巧,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难点】熟练掌握议论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及常用说理方法。
【课前准备】议论文基本常识【学习过程】任务一:阅读教材梳理要点阅读教材第19~20页《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用思维导图梳理文中要点。
任务二:师法课文总结技巧1.回顾本单元诸子著作,把握他们的主要观点课文的主要观点,指出观点针对的问题,并概括他们的思想,思考:你得到了怎样的结论?2.回顾《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及目的。
3.假如你是秦穆公身边的一位谋臣,你的观点是“攻占郑国,不可迟疑",当烛之武离去后,你试图说服秦穆公改变立场,请问你可以列出哪些理由?4.梳理《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证思路,简要概括孟子是如何一步一步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写法总结技法一:意图清楚观点明确技法二:纲举目张有理有据技法三:转换角度客观全面技法四:思路清晰逻辑合理技法五:结构恰当彰显思辨任务三:课堂小练培育理性1.请概括两则材料中孔子的观点。
材料一: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材料二: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01)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
(01)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1单元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文言文,需要多诵读,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和语法知识,逐步形成文言语感。
如文言中一些常见的实词,义项较多,可用卡片记录下来,总结梳理不同义项及相关例句。
并根据学习情况随时增补新的内容。
仿照示例,为本单元的一些义项较多的实词制作卡片2.思维发展与提升: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高峰,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理解。
阅读诸子的著作要把握他们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从中吸取思想养分。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相关课文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
阅读史传文,要关注文章叙事曲折有序、写人生动传神的特点,4.文化传承与理解: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
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课时安排:4课时第1-2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 积累一些词语和语法知识,如文言中一些常见的实词,文化常识等2. 体会相关课文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3. 初步了解儒家、道家思想的特征二、任务(一)文学常识1.《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492章,12700字。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2.《孟子》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
(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3“王道”和“霸道”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第一单元写作指导1:激扬青春主题作文导写
第一单元激扬青春主题作文实例导写(教材任务分析+高考真题链接+主题作文训练)一教材单元学习任务(教材原题)本单元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
作品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哪些是你以前未曾留意,而读过之后感受很深的?哪些已经点燃了你思考人生、积极上进的热情?认真阅读、欣赏这些作品,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二教材任务分析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途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方针,高一新生入学第一单元所选文章,以青春为主题,就是突出了教育的宗旨。
如何展示新时代青年的风貌也是高考热点,因此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及作文训练,应结合高一学生的实际,对标高考题型进行起步式训练。
三历年高考真题链接1.(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
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审题:材料的核心话题是“时代与青年的关系”,即青年在新时代下怎样才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要具备哪些精神品质,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第一段材料是引出话题,浙江建设需要高层次人才,第二段的三个事例隐藏着三个关键信息,首先这些人都是青年,然后他们分别具有青年的种种优秀品质:“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强调的是青年人该勤奋刻苦,具备实干精神;“浙江工匠”“劳动模范”强调的是青年人该具备的“工匠精神”;“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事例强调的是“创新精神”,通过这三个事例可以确定论证方向与角度,这个材料指向性非常明确,那就是“青年”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章一中2020级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导引第一部分:微型写作学习任务——史传评点一、写作任务阐释(一)文体解说评点原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常用形式之一,是指对作品的文章内容、写作技巧、作品主旨等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评判,属于评论的一种。
在本单元学习任务中,评点专指史传评点,是对史传文学的作者观点、篇章布局、选材剪裁、遣词造句、人物评析等方面进行质疑、探究、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意见。
一般是议论性的片段文字或小短文。
(二)写作要求传记评点的写作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观点客观理性,态度鲜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立场和理解角度,对史传文学的思想内容、历史价值会有不同的解读。
我们应学会以批判、理性的态度进行质疑、评论,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时代中,通过实证、分析甚至是多方史料比较,形成客观、理性的观点,同时要明确指出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态度鲜明,才具有说服力。
2.评点紧扣文本,条理清晰围绕观点阐述理由时,应充分结合所读文章展开。
如果有几个理由,要分层论述,层次之间要符合逻辑顺序,可以是并列式或层递式等,以使评点有条有理、脉络清晰、逻辑严谨。
3.语言准确严密,表达简洁史传评点短则百字,长则三五百字,语言要概括、简练,不要拖泥带水、枝枝蔓蔓。
语言的表述要明确,力求概念使用准确,修饰成分恰当,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三)示例引路李陵善于伪装。
他装出满肚子委屈的样子,极力埋怨汉武帝对待臣下太刻薄。
宋代吕祖谦曾经指出:“当陵之海上说苏武,陵母固未诛也,而激切捭阖,指斥汉失,若必欲降武者,则此言岂可尽信哉!”(《汉书评林》引)尽管李陵后来又装出关心苏武生活的样子,赐以牛羊,但苏武确实没有相信他的话。
李陵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而苏武则置一家一己的恩怨于不顾,一心一意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
两种思想,两种胸怀,有如天渊之别。
李陵越说得委婉动听,就越显得渺小可鄙;苏武越沉默寡言,就越显得可敬可佩。
事情发展到后来,连李陵自己前后的言行也构成了对比。
开始时甘于充当一名无耻的说客,经与苏武多次交谈,方始认识到人间还有“羞耻”二字,不得不自讼道:“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这是第一层对比。
动员苏武投降时说得头头是道,及至看到苏武回国时又哭得哀哀欲绝。
这是第二层对比。
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对于变节者来说,只配忍辱偷生,悄悄地苟延残喘,但他连这点自由也没有,必须身不由己地去充当说客,结果是扮演了一个可怜虫的角色。
当苏武的英名彪炳青史之时,正是他的叛国者的灵魂被公诸于世之日。
在李陵饯别苏武的宴会上,苏武不会片言不发,但作者却不着苏武一语,只是淋漓尽致地刻画李陵悔恨、懊丧、羞惭的种种表现,对比的色彩异常鲜明。
——《古文鉴赏辞典》李陵是历史上颇有争论的人物,在《苏武传》中班固对李陵持有何种态度,历来也有不同的观点。
《古文鉴赏辞典》的这段评点认为在班固笔下,李陵是屈膝投降的反面人物,他的存在是为了和苏武形成鲜明对比。
这段评点通过三个方面的对比表达了这个观点。
一方面是善于伪装、斤斤计较的李陵和苏武形成了“两种思想,两种胸怀”的对比;一方面是李陵自己前后言行的对比,这方面对比又分两层,一层是从“无耻的说客”到自愧,一层是从“说得头头是道”到“哭得哀哀欲绝”;还有一方面是饯别宴会上苏武的“片言不发”和李陵的“种种表现”的对比。
文章从两人的思想胸怀、饯別宴会的言行以及李陵自身前后言行进行对比,凸显出了李陵的“渺小可鄙”以及在文中对苏武的衬托作用,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具有说服力。
二、写作任务(一)任务呈现阅读史传作品,了解了史实之后,还要进行深入思考,甚至对史书的记载提出质疑。
本单元所选的两篇史传中就有不少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烛之武游说成功,除了辞令巧妙外,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项羽不杀刘邦仅仅是“为人不忍”吗?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述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细读课文,探究上述问题(也可自己设计问题),写出自己的看法。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二)这个学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两篇史传仔细阅读,对感兴趣的、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认真思考,写成评点。
你可以就任务中的这几个问题或选择其中一个展开探究,也可以自己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自己设计的问题可以来自这两篇传记的作者观点、谋篇布局、选材剪裁、遣词造句、人物评析等方面。
确定了问题后,你可以通过文本细读、查阅资料、比较阅读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一段评点文字。
(二)例文展示文中的秦穆公似是扮演着一位昏聩无能的君主形象,仅因烛之武的三言两语便舍晋而与郑盟,但深究根本,便可知秦穆公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大家。
其一,文中“秦军氾南”,远离本土,戒备森严,但烛之武“夜,缒而出”便轻而易举地见到身处秦军驻地的穆公,何其反常?显然穆公为其开了“方便之门”,可见穆公早已做好两手准备,发兵或者谈和皆有取得利益之法。
其二,秦军舍近求远,在郑国之东北——氾南驻军,意欲为何?氾南乃绝佳的战略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秦军占领氾南,其出兵中原之路将会一路畅通,再无阻拦。
此役穆公率军屯扎于此,不但昭示了他的政治野心,同时也暗中逼迫郑国开出令人满意的“价码”。
其三,烛之武提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所谓“行李之往来”,不仅是指外交人员,同时也包括军事人员,这才有了下文的“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这一巨大的利益让步正中穆公下怀,自然不需再多言语。
文章对秦穆公虽着墨不多,但其深谋远虑之形象却跃然纸上,不禁让人感叹其强大的政治手腕。
(俞程辉)【点评】这段文字针对“秦穆公是明君还是昏君”这个问题展开论述,提出穆公是“卓越的政治大家”这个观点。
接下来,从烛之武轻易见到穆公的原因、秦军舍近求远驻扎氾南的苦心、“行李”的真正含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证明观点。
观点鲜明深刻,论述条理清晰。
第二部分:大作文写作——议论文:如何深入论证一、任务解说议论文是阐述观点主张的文章,讲究以理服人。
当观点确立以后,如何才能深入论证,使读者信服?使文章说理透彻、论证深入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式。
(一)洞幽烛微,由表及里所谓“由表及里”,就是论证过程中先表层后里层,先现象后本质,层层剥茧,逐渐展开,内容上由浅入深,形式上纵向发展,思想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先摆出自由主义的11种表现,对自由主义者形形色色的错误言行、思想状态作了形象的勾勒,接着从思想高度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剖析了自由主义的严重危害、阶级根源、思想方法和错误性质。
这样,文章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二)触类旁通,由此及彼所谓“由此及彼”,就是论证时不局限于论述对象本身,而是把与之相似或相关的事理、现象联系在一起,由某事理、现象引出其他事理、现象,或者将某事理的小道理抽象上升为全局性的大道理。
例如《我们是否需要一场文明自省?》一文,开篇概述了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然后由此及彼,列举了多例在公共场合发生的“闹事”,接着剖析这类事件发生的根源及深层次的思考。
文章由重庆公交车坠江引出诸多类似事件,触类旁通,由此及彼,问题的本质也就显现于读者面前,说理充分,论证周密,避免了就事論事、泛泛而谈的弊端。
(三)抽丝剥茧,由果溯因所谓“由果溯因”,就是论证时由文章列举的事件、现象、问题追溯其产生的原因。
我们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原因所在,刨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与本质。
例如苏洵《六国论》开篇就抛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逐层分析,最后对赂敌作了更深层的原因推敲,认为是“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从而借古讽今,希望“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文章由果溯因,一针见血地触及六国灭亡的本质,思维缜密,说理透彻,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写作任务(一)题例呈现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在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
从以下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话题1: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
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话题2:经典寓言的寓意往往是多重的。
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三)(二)写作点拨话题1作文的写作范围很明确,就是谈谈孟子“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的“可资借鉴之处”和“不足”。
因此,要辩证、发展地看待孟子的设想,既要肯定其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意义,又要指出其历史局限性。
话题2作文的写作范围也很明确,就是对“庖丁解牛”的“顺应自然”“保全天性”这两种寓意是否赞同:是赞同其中一种,还是两种都赞同,或是有自己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心论点。
在确定观点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论证,阐述道理时要学会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果溯因的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摆事实讲道理。
理充据足,文章才能有说服力。
(三)例文展示《孟子之思继往开来》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是其仁政思想的深刻体现。
孟子的眼光,立足于时代,洞察春秋;孟子的思考,穿越了千年,启发现世。
无论是当时还是当下,仁政思想都极具意义,但也兼有不足。
仁政思想是战国乱世的产物,也是孟子对时代的思考。
《孟子·离娄上》有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争霸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
孟子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的观点,提出了“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他的“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的政治主张代表了人民的基本诉求,勾画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美好蓝图,是孔子“天下大同”理想的延续。
作为有抱负的思想家,孟子力图以仁政创造一个理想社会来回应时代,他周游列国,游说君王,渴望让儒家的治国理念成为具体的国家政策,进行国家层面的政治实践,但在当时并未受到重用。
并且孟子的仁政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其本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认为统治者的阶级地位不可撼动,而仁政思想是统治人民的方式,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君主的政权,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如今,仁政思想经过漫长的岁月,依然闪耀着历史的光辉。
我们的人民政府把“重民、爱民、富民、教民”的仁政思想提升为“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
我们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领导下民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开展脱贫攻坚战,共同富裕,共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