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8课《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8课《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

18.小猴子下山一、教材分析《小猴子下山》是部编本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其单元主题是“习惯”。

课文讲述了小猴子下山来,先掰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没追上,小猴子一无所获。

通过这篇童话故事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课文构段有特色,第1、2、3、4自然段都是按照“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图文对照、发现规律,读懂课文,练习复述。

本文一系列手部动词使用准确、丰富。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动作体验、微课助力,明确异同,积累运用。

在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了解“又……又……的词语形式并积累运用。

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的推断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课文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做出简单的推断。

本课还承载着识字和写字两项任务,要求学生认识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读音,会写7个生字。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以下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流程安排。

二、教学目标1.认识“猴、瓜、结、结、掰、扛、扔、摘、捧、抱” 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的字音;会写“瓜、非、常”三个生字。

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复述1-3自然段。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利用动作演示、微课等方法正确理解一系列手部动作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1.读懂故事,尝试复述。

2.正确理解一系列手部动词,积累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PPT2微课《认识手的系列字》3.板画贴图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认识“猴”字。

1.(出示“猴子”图片)介绍新朋友,读准字音(提醒“子”读轻声)。

2.交流“猴”识记方法。

联系旧知,复习:反犬旁表示与四条腿动物有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8个生字的音。

认识“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

2.看懂图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一、以图导言激趣:教师板画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

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13.小猴子下山。

教师接着说:“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它都经过了什么地方,它看见许多好吃的东西,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和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3.自己把标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5.抽读生字单片,采取领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巩固字音。

6.做识字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2.再请同学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你知道了什么?3.出示四幅插图,请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根据插图内容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5.让学生结合题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图按顺序看一看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做了些什么事?结果是什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块、棵、片”等量词以及“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别“掰、扛、扔、摘、捧、抱、追”等动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3.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一心一意做一件事。

4.给学生传达勇于面对错误,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展望未来。

教学重点:1、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及量词的恰当使用,同时能够正确理解“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一、笔画笔顺二、会写字及组词块(石块)(土块)(块头)(方块)非(非分)(非常)(无非)(是非)常(平常)(常年)(平常)(日常)往(往日)(往常)(过往)(交往)瓜(西瓜)(地瓜)(瓜子)(南瓜)进(进出)(进化)(进口)(进入)(长进)(上进)空(天空)(空中)(空气)(时空)(空白)(空地)(有空)三、会认字及组词猴hóu(猴子)(猴王)(金丝猴)结jiē(结果)(结实)掰bāi(掰开)(掰下)(瞎掰)扛káng(扛起)(扛抢)(扛活)满mǎn(满意)(满足)(满分)扔rēng(扔掉)(扔下)(扔球)摘zhāi(摘下)(采摘)(文摘)捧pěng(捧起)(手捧)(吹捧)瓜guā(西瓜)(瓜果)(香瓜)抱bào(拥抱)(怀抱)(环抱)蹦bèng(蹦跳)(蹦床)(蹦极)追zhuī(追赶)(追问)(追求)四、多音字空kōng(天空)kòng(空白)结jié(团结)jiē(结实)五、易写错的字猴:反犬旁,很多表示动物的字都是反犬旁,最后一笔是“捺”;子:三笔写成;山: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六、近义词非常——十分特别——格外看到——见到七、反义词空——满是——非进——退非常——平常八、课后习题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小猴子下山以后经过了玉米地、桃树林、西瓜地,还看见了小兔子。

他看见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玉米接着往前走,等他看到了桃子就扔了玉米又摘桃子,看见了西瓜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等他看见了小兔子,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结果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九、教材分析《小猴下山》是部编版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一、课文内容概述《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第18篇课文,是一篇简单有趣的小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只调皮的小猴子从山上下来,喜欢跳跃、玩耍,场面生动有趣。

二、课文主要内容故事开始时,小猴子欢快地从山上跑下来,牵着妈妈的手。

在路上,它看见一只小鸟在唱歌,赶紧停下来聆听。

然后,小猴子看见一只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也觉得很好玩。

过了一会儿,小猴子看见一只小兔子在田野里吃草,也跑去和它玩耍。

最后,妈妈提醒小猴子,该回家了,小猴子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伙伴们,回到山顶。

三、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小猴子下山》,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生动场景,增进对动物的理解和爱护。

四、教学内容分析1.通过绘本、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

2.可以围绕故事中的不同动物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讲述原因。

五、教学方法1.教师朗读故事,引导学生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2.利用图片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通过小组合作或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成为故事中的角色,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安排1.第一课时:朗读故事,介绍故事情节,呈现故事中的动物形象。

2.第二课时:展示图片,让学生描述所见内容,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3.第三课时:小组合作,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故事情节,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七、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八、教学总结通过教学《小猴子下山》,能够让学生在欢乐的故事中学习,培养他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

希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知识,更能够体验到语言的魅力,悟出人生的真谛。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类文阅读 18 小猴子下山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类文阅读  18 小猴子下山

小熊摸鱼小熊皮皮来到小河边摸鱼。

呀,鱼还真不少!不一会儿,皮皮就捉到一条。

活蹦乱跳的鱼(直真)好,放在哪里呢?坐在屁股下面,保险跑不了。

呀,又游来一条。

皮皮抬起屁股又去摸,嘿,又捉住了,(在再)把鱼藏在屁股底下。

皮皮摸了一条又一条。

该回家了,皮皮摸了摸屁股底下,咦?只有一条?皮皮挠了挠脑袋(瓜爪)说:“不对呀,我摸了好多条鱼,怎么只剩下一条了呢?”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

2.小河里的鱼,小熊捉了,他把鱼放在,最后只剩下一条鱼。

3.你能告诉小熊为什么最后只剩下一条鱼吗?4.如果你是皮皮,下次摸鱼,你该怎么办?参考答案:1.画去:直在爪2.活蹦乱跳一条又一条屁股底下3.因为小熊移动了,屁股下的鱼没有动,所以,只剩下屁股下面的一条鱼。

4.示例:应该带上鱼桶,捉到一条放一条在鱼桶里。

小猴做衣服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件新衣服。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件衣服需要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五丈。

”小猴有点儿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请教。

松鼠叔叔说:“我看五寸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为难了,他决定向山羊请教。

山羊阿姨拿皮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小猴买了五尺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衣服。

新衣服做好了,小猴穿着新衣服来到湖边一照:“啊!正合适。

”1.本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小猴做衣服需要()。

①五丈布②五寸布③五尺布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猴买布料前分别请教了、和,他们分别建议小猴买、和布料,最后小猴听取了的意见。

4.这篇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①不要随便相信别人。

②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别人,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根据地判断。

参考答案:1.52.③3.大象松鼠山羊五丈五寸五尺山羊4.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与反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与反思

18 小猴子下山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本文构段有特色,第1~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读懂故事内容;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可以把文本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文词句学习主要是注意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教学时可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来理解,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在本文的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了解“又……又……”的词语形式并积累运用。

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课文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作出简单的推断。

教学目标1.会认“猴、结”等生字,会写“块、非”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以及背后蕴含的意义。

2.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1.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8《小猴子下山》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8《小猴子下山》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8《小猴子下山》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读懂课文《小猴子下山》。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情节。

4.能够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情节。

2.正确朗读课文,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运用教材内容进行扩展阅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引言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猴子的兴趣,引入本课内容。

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猜测猴子为什么要下山等。

2. 学习新课(15分钟)1.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小猴子下山》。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字词的理解,尤其是生僻字和成语的解释。

3.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操练(20分钟)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性。

2.有针对性地进行课文段落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堆叠内容。

3.师生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消化内容。

4. 拓展(10分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展开相关话题的讨论,拓展课外知识,并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和动物的兴趣。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默写生词、按要求完成练习或撰写课文感想等。

五、板书设计•《小猴子下山》•主要情节•生词和成语的解释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课文《小猴子下山》为核心内容,通过带有情节的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情感态度的培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朥能够引导学生爱读书,热爱生活,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8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8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

(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一块玉米地 一片西瓜地
一棵桃树 一个西瓜 一只兔子
金钥匙:加上动作,带上表情朗读课文。
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
),就(
)。
(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又( )又( )的玉米
金钥匙:加上动作,带上表情朗读课文。
一棵桃树 一个西瓜 一只兔子
一棵桃树 一个西瓜 一只兔子
(读得好夸夸他,有困难帮帮他)
小猴子走到( 又( )又( )的桃子
),他看
见(
),就(
)。
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小猴子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读完后
指名回答。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合作学习2-4自然段: 1.和同桌一起各选择2-4中的一个自然段练习 朗读。
出示词卡,指导读准音难字。
2.学生自主练习 又( )又( )的树
(读得好夸夸他,有困难帮帮他)
拼读生字条

同桌互
相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
),就(
)。
又( 又(
() )又又( (你) )读的 的玉 玉给米 米 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对了夸夸他,
读错了帮帮他) 又( )又( )的树
统编语文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统编语文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3.出示词卡,指导读准音难字。 金钥匙:加上动作,带上表情朗读课文。
又( )又( )的玉米
一棵桃树 一个西瓜 一只兔子
一块玉米地 一片西瓜地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
一、教案概述
课时安排:本教案设计为一节课,约40分钟。

适用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18 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课文内容
《18 小猴子下山》是一则小故事,描述了18只小猴子下山的情景。

2.生字词语
–小猴子
–下山
–笨蛋
–跳舞
3.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情节
–掌握生字词语的意思
4.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理解故事中的难点词语
三、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教师在课前可以进行一些与猴子有关的小游戏或者歌曲,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导入
讲解故事的故事梗概,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3.阅读教材
教师念读课文,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5.巩固
教师可设计一些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作业布置
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后交给老师。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上有一定困难,下一次课我将增加同类故事的阅读,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五、作业设计
1.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图(图中至少包含一个主要场景和一个主要人
物)。

2.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写一段50字以内的小短文,描述你喜欢这个
角色的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中文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设计

18 小猴子下山往(往往)(来往)瓜(西瓜)(丝瓜)3.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块)玉米地,再走到一(棵)桃树下,接着走过一(片)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只)小兔子。

一些。

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在学生自读课文以后,以检查的形式来认读。

其中的“掰、扛、扔、摘、抱”都是动词,可以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

不足之处:1.注意课堂纪律的调控,教学的有序进行。

2.课堂组织教学还要加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学生对于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都走到过道上表演了。

不过,这又牵扯到一个课堂纪律的问题,孩子们一动起来,纪律就显得有点乱了。

备课素材【其他资料】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轲,战国思想家、教育家2.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清朝诗人3.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

——果戈理,俄国作家4.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德国诗人5.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6.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课后作业一、谁写得漂亮可以得到礼物哟!(用所给生字组词)常块瓜空非往二、选字组词语。

经()很()()度()下(让()三、给词语排排队,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只好小猴子回家去空着手跑进小兔子树林里四、重点段落品析。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1.多音字填空。

看:kān() kàn()2.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了什么?五、想一想,如果你是这只小猴子,你会怎样做?参考答案一、西瓜常常一块有空非常来往二、常长长坐座座三、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二类字。

会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重点难点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

(猴子、小猴子)以前你听过哪些有关猴子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玉米地、桃树下、瓜地、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它来到了()来到了()来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

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三、研读重点段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谁得把这四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赶快来读一读吧。

4、师生合作读:刚才我们看见了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5、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块桃树下。

(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

)6、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见(),就()。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说课稿第1篇】一、说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二、说新课: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说分段学习1、学习第一自然段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

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

学习向导: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课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4、填空练习。

(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课文内容。

8、想象扩展: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9、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

下一节课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读懂课文中的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能够认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包括动物名称和动作词汇。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

2.能够模仿故事中的动作表演。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参与故事情境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教学生认读关键词汇。

2.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参与故事情境。

难点1.小猴子下山故事的情节描写。

2.学生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小猴子下山》2.教学图片或道具:关于猴子和山的图片或玩具模型3.PPT或黑板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观看图片或展示猴子模型,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的故事主题。

2.引导学生联想动物和山的关系。

第二步:学习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含义模糊的词语。

3.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讨论1.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感受与想法。

2.提问学生:小猴子为什么要下山?下山后发生了什么?第四步:表演1.分组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猴子动作,进行表演。

2.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感受故事情节。

第五步:总结1.整理课文中的重点,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2.鼓励学生发表对故事的感想和理解。

五、课堂延伸1.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对小猴子下山的想象。

2.教师讲述关于猴子的有趣故事,拓展学生对动物的认识。

六、拓展阅读1.让学生带回家阅读关于猴子的相关故事书籍,培养阅读习惯。

七、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情节,还能够培养对动物的关爱意识,激发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希望学生在欢快的故事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18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18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角色形象:小猴子 形象鲜明,容易引 起学生的共鸣
语言运用:简洁明 了,易于理解,适 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主题思想:通过小 猴子的行为,引导 学生珍惜劳动成果, 不要贪心不足、贪 婪过度
对故事表现形式的评价
语言特点:简单易 懂,生动有趣
情节设置:重复性 叙述,易于理解
表现手法:运用夸 张、比喻等手法, 增强表现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时 训练类文阅读18小猴 子下山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阅读理解 03 阅读分析 04 阅读应用
05 阅读评价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阅读理解
第二章
理解题目背景
题目来源:一年级 下册语文课本
主题:小猴子下山
目的:训练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
内容:涉及小猴子 下山过程中的所见 所闻所感
添加标题
小猴子所遇到的动物与其所采取的行为的对比:小猴子所遇到的动物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特点, 而小猴子却总是采取错误的行为,这进一步突出了小猴子的盲目和冲动。
分析故事中的反复手法
反复手法在故事中 的运用
反复手法的表现形 式
反复手法的作用和 意义
故事中反复手法的 实际应用
阅读应用
第四章
运用故事中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添加标题
小猴子所遇到的动物与其自身的对比:小猴子遇到了四只动物,分别是兔子、松鼠、桃树和玉米, 这些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而小猴子却一无所获,这进一步突出了小猴子的盲目和冲动。
添加标题
小猴子所遇到的动物与其所拥有的物品的对比:小猴子所遇到的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优势, 而小猴子却空手而归,这进一步强调了小猴子的失败和无能。

人教部编版《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版

人教部编版《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瓜、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从中明白做事情的道理。

3.理解“非常”的意思,并能说一句话;学会运用量词“一块、一棵、一片、一个”;积累“又×又×的××”的短语。

教学重点: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瓜、空”等7个生字。

2.理解“非常”的意思,并能说一句话;学会运用量词“一块、一棵、一片、一个”;积累“又×又×的××”的短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插图、板书等复述故事,从中明白做事情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学习“猴”字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个故事,题目叫《小猴子下山》,师板书课题。

提示:“猴”字反犬旁,跟动物有关,右边是王侯的“侯”,中间没有一竖。

2.指导读“小猴子”,“子”读轻声。

3.回忆带“犭”的字。

(狼、狗、猪)如果是口字旁,师板书“喉”,应该是什么意思?(跟口有关),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它也读hóu,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可以组词“咽喉”。

二、初读课文,明确路线1.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请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结合学生回答,粘贴图片,板书:一块(kuài)玉米地一棵桃(táo)树下一片西瓜地树林(1)教学“块”。

①在“一块玉米地”里,“块”是量词,还可以说“一块糖、一块饼干、一块黑板、一块玻璃”。

②出示另一种解释: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

组词(糖块儿、土块儿)一般会带儿化。

③指导书写。

(2)教学“棵”。

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一般用“一棵”。

还可以说“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一棵瓜秧”。

(3)教学“片”。

①指导朗读:“西瓜”的“瓜”读轻声。

人教部编版《小猴子下山》完美版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猴子下山》完美版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18小猴子下山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难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

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本文构段有特色,第1、2、3、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读懂故事内容;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可以把文本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文词句学习主要是注意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教学时可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来理解,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在本文的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了解“又___又___”的词语形式并积累运用。

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课文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作出简单的推断。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诵读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有一天,小猴子想下山去玩玩,它下山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猴子下山》。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自由发言引出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为本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18.小猴子下山》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18.小猴子下山》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18.小猴子下山》【教材分析】《小猴子下山》是人教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

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本文学习主要是注意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会用“掰、打”等动词说话。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数量词并积累运用,并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整理信息。

【课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年龄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字音。

会写“非、常”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并能选用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数量词并积累运用。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体会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作表演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①生字卡片、黄瓜。

②教学辅助课件。

③自制微课。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出示手偶玩具小猴子,介绍好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 底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白里透红 汁多肉满 回味无穷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 底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 他想( )。 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猴 摘
结 捧
掰 瓜
扛 抱
满 蹦
扔 追
生字重新排队,还认识吗?
猴 捧
结 抱
掰 扛 蹦





这些词又有什么特点呢?
•掰 抱
扛 蹦
扔 追


块 非 常 往
第二课时
18.小猴子下山
猴 摘
结 捧
掰 瓜
扛 抱
满 蹦
扔 追
又大又多 又大又红
又大又圆
1.下面这些动词,会读吗?
2.你能把这些词连起来,说一说故事是怎样的吗?
课时分配
2
第一课时
识字 写字
认识“猴、结”等12个生 字
第二课时
复习12个生字
块、非、常、往
瓜、进
1 、通过联系图画生 1 、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
活经验, 理解“掰、 事内容,仿照“走到哪里,看见什 扛、扔” 词的意思,
么,就怎么样”这个句式,说说课
并能各说一句话。
(核心目标)
文主要情节(核心目标)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 底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苦瓜 香瓜 甜瓜
瓜皮 瓜子 傻瓜 脑瓜 瓜瓤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 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 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唱唱跳跳 写写画画 来来回回
小猴子抱着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 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 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 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 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怎么做?
玉米结得( 又大又多 ) 桃子结得( 又大又红) 西瓜结得( 又大又圆 )
可爱的 ( 小兔 )
故事大王挑战赛
小猴子回家后,看见妈妈。妈妈问小猴子: “ ?” 小猴子说:“ 。” 妈妈对小猴子说:“ 。” 小猴子 。
• 总结:
小猴子一会儿掰玉米,一会 儿摘桃子,一会儿摘西瓜,一会儿追 小兔子,最后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告 诉我们做事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 就不会有收获。
小 猴 子 第二次下 山

zhāi

pěng

guā

bào

bèng

zhuī






结果子 结花生 结南瓜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 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 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扛玉米 摘西瓜
摘桃子
追兔子
空手回家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 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结果子
jiē 结花生(植物)
结南瓜
jié 结束(事情)
结果
又()又()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 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2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 其它 2、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点 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触目明
白做事情要有目标,要有始有终。
第一课时
小 猴 子
狗、猫、狼、猪
第一课时
18.小猴子下山
• 1、自己大声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 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课后生字读3遍。
检测生字:
hóu jiē bāi káng mǎn rē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