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的××】-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我爱我的家乡》教学设计(通用7篇)

幼儿园《我爱我的家乡》教学设计(通用7篇)

幼儿园《我爱我的家乡》教学设计(通用7篇)教学内容:1、唱《我爱我的家乡》2、创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题创编歌曲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2、通过快乐的创编活动,加强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欣赏梨园戏、南音、提线木偶。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在演唱中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在乐句中有十六分休止符,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唱法。

教前准备: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

2、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背景音乐:《我爱我的家乡》伴奏音乐。

)播放课件:祖国的名胜古迹及美丽风光。

(师生问好)二、新歌教学1、说一说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了哪些好地方旅游?都看到了些什么?生:......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几个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播放课件:珠穆朗玛峰、广阔的海洋、最大的宫殿、最长的城墙。

(背景音乐《我爱我的家乡》)师: 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在我国西藏境内。

师: 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什么?生:中国的万里长城!师:这是什么?生:故宫。

师: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

规模宏大,占地72平方米,建筑面积15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师:同学们,我国除了具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长的城墙、最古老的宫殿外,还有宽阔的海洋,它们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同学们请看。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壮观的景象后,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2、唱一唱(1)学生跟老师一起轻轻地哼唱旋律!(2)学生自主学习歌曲。

(学生尝试演唱一些乐句,老师引导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3)跟琴完整演唱教师要求:第一第二句连起来时注意“方”字唱2拍,要唱完整。

第三句注意“那里有”有切分音符注意时值。

演唱时注意有休止符号的句子,要有“声断气不断”的感觉。

3、播放课件:泉州十八景、提线木偶和南音的视频师: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学学家乡话。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家乡美景和风俗。

2. 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家乡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b. 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c.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说“家乡的风景如画”?3. 讨论交流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美景和风俗的感悟。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4. 朗读感悟a.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b. 学生个别朗读,教师点评并鼓励。

5. 表达练习a.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学生课后收集家乡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究。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 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引导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开展家乡特色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图片,引发对家乡的好奇心。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教学活动:1. 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对家乡的看法。

2. 邀请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热爱。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特点和资源。

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探讨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三章:家乡的人文景观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景观的认知和热爱。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

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

2. 探讨家乡的传统习俗和节日庆典。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

2. 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传统习俗和节日庆典。

第四章:家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认知和关注。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特色和社会进步。

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经济特色和发展现状。

2. 探讨家乡的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家乡的经济特色和发展现状。

2. 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家乡的认知和责任。

教学内容: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家乡的认知和责任。

教学活动:第六章:家乡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乡民间艺术的认知和热爱。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形式和特色。

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土陶、民间绘画等。

2. 探讨家乡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家乡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历史背景。

2. 学生分组讨论家乡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

【我爱家乡的××】-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教学教案

【指导】一、把题目补充完整,审清题意。

同学们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首先应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从你所处的地方和怀有的真实情感出发。

例如北京的同学不妨写《我爱家乡的颐和园》,天津的同学不妨写《我爱家乡的大麻花》,西安的同学可以写《我爱家乡的大雁塔》,桂林的同学可以写《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等等。

总之,要根据家乡的地理位置,土特产品,风土人情写出家乡与众不同的美,从而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切真挚的爱或体现家乡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写作时必然以描写家乡的景或物或人为重点,把景(物、人)的特点和自己的热爱、喜爱之情融在一起写。

写作时还要注意比较《我爱家乡的××》和《我爱家乡》、《家乡的××》、《我爱××》这些题目的异同,以达到更准确的认识。

二、注意观察。

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

例如《我爱家乡的杨梅》,可以从杨梅的形、色、味不同方面,写出我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时,也就是动态时,可以按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或空间变化的顺序来观察。

例如,《我爱家乡的枫树林》,阳春三月的枫树林和金秋时节的枫树林景色决不会相同,按时间顺序写出自己对枫树林的爱。

三、围绕题意写具体。

《我爱家乡的××》题意,不但要将××的特点写出来,还要注意在描写××特点的词时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为了写的更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例如: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

然而,雪松并没有被寒霜冰雪所征服、所吓倒。

它依然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基本情况。

-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 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与独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家乡的了解过程中。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家乡的图片、视瓶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写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的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全面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为家乡的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3. 实地考察法-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景点、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与独特。

4. 多媒体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瓶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5. 写作法- 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家乡发展的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关于家乡的美丽风景的视瓶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对自己的家乡有多少了解?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为什么?3.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我爱我的家乡。

一、《我爱家乡的美丽》教案二

一、《我爱家乡的美丽》教案二

一、《我爱家乡的美丽》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描写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2.通过学习文章中的生动描写和情感表达,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乡的美丽,鼓励他们爱护和保护家乡;3.通过发表个人感想和对家乡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预习阶段在学习前,教师可以安排下列预习任务:1)自行查询家乡的地理环境、名胜古迹等资料,准备在课堂上汇报;2)学习课内语文知识,包括词语、句法、修辞手法等方面,了解常用的描写方法及应用场景;3)了解作者章翔生的生平背景,准备在课堂上介绍;4)阅读课外阅读材料《我的家乡》。

2.正式授课阶段1)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家乡民俗等资料,调动学生兴趣,引出“我们为什么要爱护保护家乡”的话题。

引导学生逐渐体会到家乡的美丽以及家乡对他们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为整堂课埋下思考的种子。

2)阅读教师出示《我爱家乡的美丽》这篇课文,鼓励学生进行大声朗读,合唱或分角色阅读,重点讲解其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对仗、省略等,并辅以具体的例子和课外阅读材料。

3)理解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文章的注释和翻译,重点关注其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方法和运用场景。

鼓励快速思考,“抢答”回答有关问题或互相问答。

4)分析教师利用图表或PPT等工具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分类概括。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或组合文章中的词或词组进行归纳整理,比如“江水非常清澈,山头笼罩在云雾之中,树叶流过阳光,四季分明,风车正在旋转……”5)创作教师布置作文题目:“我的家乡”,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对家乡的感触,自由发挥、创意四溢。

学生可以先列出想法、回忆或flashback,再起草框架和写作计划。

教师可以以写作小组或班内交流的形式,进行互相批改、修改,评选优秀作品。

三、教学方法1.导入、教授、边读边讲、重点突出。

2.以学生为本、以合作为媒,形成开放、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学习氛围。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教案【三篇】《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教案一一、教学内容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欣赏《我爱北京*》。

二、教学目标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记住国歌的词曲作者。

知道演唱或聆听国歌的礼仪:肃立致敬,行注目礼。

2.能跟着录音轻声哼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欣赏《我爱北京*》,初步记忆乐曲主题,能听出主题旋律及其变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展示几张图片并播放《国歌》(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获得冠军、学校举行升旗仪式、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的图片等),请学生说出播放的乐曲曲名,引出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教学1.读谱知识“三连音”(1)学生视唱找出新的知识点“三连音”。

(2)出示课件,讲解三连音,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一拍里包含三个等长时值的音,在实行曲速度中显得矫健,雄壮,仿佛实行的号角,铿锵的军鼓声。

(3)练习“三连音”节奏和唱法。

2.教唱歌曲学生对于《国歌》比较熟悉,所以重点指出易出错的地方,并纠正。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齐唱。

(3)教师对易出错的地方实行讲解。

注意附点音符和弱起小节,0处用“嗯”在心里轻唱。

歌曲中连续出现了三个“起来”的旋律实行有什么特点?并用手势表示三个起来旋律。

(三)表现歌曲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国歌》最合适呢?启发学生用激昂、壮烈的情绪来演唱《国歌》。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国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出示课件】播放中国运动员领奖时刻。

(四)欣赏《我爱北京*》1.教师出示《我爱北京*》主题旋律谱并范唱。

2.跟老师模唱主题旋律。

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喊唱。

3.欣赏木琴独奏《我爱北京*》。

(1)教师简要介绍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木琴独奏《我爱北京*》。

(2)欣赏木琴独奏《我爱北京*》。

(3)教师简要介绍主奏乐器木琴,伴奏乐器手风琴(均出示图片),提示学生注意听辨木琴、手风琴的音色区别。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的风景和特色。

2. 培养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对家乡山水的自豪感。

3. 让学生们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家乡的山水。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的山水。

2. 认识家乡的特色。

3. 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激发学生们对家乡山水的自豪感。

2. 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家乡环境的行动中。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家乡的山水照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一些环保工具或种子,用于课堂上的环保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山水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们回忆自己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 讲授新课:(1)介绍家乡的山水:引导学生们描述自己家乡的山水,讲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老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知识,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家乡。

(2)认识家乡的特色:让学生们列举自己家乡的特色,如特产、文化等,老师可以介绍这些特色的历史和由来,增强学生们的自豪感。

(3)了解环保知识:通过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们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4)开展环保活动: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环保活动,如植树、捡垃圾等,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家乡的山水,可以是写一段话,也可以是画一幅画。

(2)让学生们列举一些自己能做到的环保行为,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

4. 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的山水,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去保护家乡的环境。

希望学生们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爱家乡的优秀教案7篇

我爱家乡的优秀教案7篇

我爱家乡的优秀教案7篇我爱家乡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努力掌握科学、运用科学,,为家乡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要点: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提问法教具准备:录音、灯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歌曲欣赏录音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2、说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让你骄傲的地方,还有哪些你不满意的地方?3、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1、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A、李常明的家乡在哪里,那里原来是什么样儿?现在他的家乡又是什么样?B、李常明是怎样建设自己的家乡的?2、学生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汇报讨论情况。

4、教师小结。

正因为李常明热爱自己的家乡,所以毅然放弃留校的机会回到贫困的家乡,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领乡亲们劳动致富,种植果树花卉,所以使他原本贫困落后的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三、辨析导行1、想一想乡亲们为什么夸她们有志气?2、说一说介绍你所知道的,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的事迹。

3、读一读爱国爱乡的楷模──陈嘉庚用自己的话介绍陈嘉庚的事迹。

4、做一做向王胜同学学习,为家乡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总结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努力掌握科学,运用科学,,为家乡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语言大胆连贯地介绍家乡。

2、通过收集有关家乡的土特产、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照片、图片等资料,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3、尝试学做小导游。

4、通过剪剪贴贴画画,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1、课前请父母带孩子参观家乡的主要风景点、标志性建筑物,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名人2、事先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名胜古迹、风俗景观的照片、图片等3、家乡风光介绍ppt、家乡宣传画一张4、剪刀、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5、小旗、导游证若干、音乐《今日宝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出示小旗,导游证教师与幼儿谈话:"现在我们家乡的景色越来越美,引来了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游客到我们家乡来旅游,旅行社想增加一批小导游,介绍家乡出色者将颁发小导游证,你们愿意当导游吗?"2、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家乡--宝应,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和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写作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爱家乡》的阅读与理解。

2. 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的介绍。

3. 环保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2. 阅读课文《我爱家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分析课文,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4.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进行互动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参观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开展家乡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3. 举办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我爱家乡》及相关阅读材料。

2. 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环保宣传资料。

八、教学要点1. 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写作和创新能力。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3. 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合作分享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家乡的基本情况2. 家乡的文化传统三、教学难点1. 怎样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2. 怎样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四、教学准备1. 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书籍等资料2.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投影仪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翻阅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搜集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并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互相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家乡资料,讨论家乡的文化传统,如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

4.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家乡的文化传统,其他同学可以在课后向代表请教,了解更多的家乡文化。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家乡”。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家乡地理位置介绍学生通过地图或谷歌地球软件,找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其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对当地经济、文化等的影响。

2. 活动二:家乡气候特点探讨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季节变化等。

每组选择一种特色气候现象,通过图片、数据、故事等形式展示,并解释其对家乡生活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并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教学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文化传统,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现状。

3. 采用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家乡的故事、欣赏家乡的风景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展示等。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传统艺术等。

3. 家乡的发展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2.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1.1 地理位置1.2 气候特点1.3 水资源1.4 动植物资源第二章:家乡的人文景观2.1 历史遗迹2.2 民俗风情2.3 传统艺术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3.1 产业特点3.2 农业发展3.3 工业现状3.4 旅游资源第四章:家乡的社会进步4.1 教育发展4.2 医疗条件4.3 基础设施4.4 民生改善第五章:家乡的民俗活动5.1 传统节日5.2 特色美食5.3 民间艺术5.4 风俗习惯六、家乡的历史与文化6.1 历史沿革6.2 地方名人6.3 文化遗产6.4 传统文化传承七、家乡的自然保护7.1 生态环境现状7.2 自然资源保护7.3 可持续发展策略7.4 环保活动与教育八、家乡的现代生活8.1 城市规划与发展8.2 社区生活8.3 科技应用8.4 居民生活方式九、家乡的未来展望9.1 经济发展规划9.2 社会建设目标9.3 文化发展计划9.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十、家乡特色实践活动10.1 特色手工艺品制作10.2 地方美食制作与品尝10.3 民俗游戏与活动10.4 社区服务与志愿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家乡的自然环境难点解析:水资源是家乡的重要自然资源,涉及到水文、水系、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等多方面的知识。

《我爱家乡的》习作教案

《我爱家乡的》习作教案

《我爱家乡的》习作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完成一篇关于家乡的习作。

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2.1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家乡的图片、视频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2.2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可以通过讨论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给予学生写作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通过写作实践,完成一篇关于家乡的习作。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来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

3.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写作思路和感受,给予他们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延伸4.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相互展示和交流彼此的习作。

4.2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鼓励他们表达对家乡未来的期望和愿望。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封信给家乡的未来居民,表达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希望。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反思5.1 教学总结总结学生在习作中的表现和进步,回顾教学目标和内容。

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思考如何改进教学过程。

5.2 教学反思思考教学准备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和支持。

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一:家乡图片展示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家乡的印象和感受。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篇一:《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金柑、杨梅、桑果〕其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梅,板书〕2、你们喜欢杨梅吗?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3、杨梅色鲜、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

其中有一位北仑籍的作家,名字叫王鲁彦,他也和我们一样喜爱北仑的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把课题补充完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爱字带点〕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小小的杨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41页。

轻轻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2、反馈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分享。

〔随机指正生字读音〕三、再读课文:感悟情感升华主题1、过渡:通过第一遍的朗读,我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并且能把课文读通顺了。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体会。

〔学生自读感悟〕2、反馈交流:◆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a、这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

b、指导朗读◆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a、请说说你的理解。

b、还有哪些同学也找到了这一句?也来谈谈你的体会。

大班语言优质我爱家乡的油菜花教案

大班语言优质我爱家乡的油菜花教案

大班语言优质教案《我爱家乡的油菜花》【设计意图】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老师,阳光明媚的春天是幼儿贴近大自然最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家乡的油菜花遍地都是,这是一个绝好的活教材,故特意设计了这节活动,以便于使幼儿更好地走近大自然,更好地了解我们身边常见事物的奥秘。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幼儿了解菜籽油的来历,感知整个生产油的过程。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认识事物能力及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参观油菜花;参观生产菜籽油的车间。

2、影像资料、图片、成熟的菜籽种子、未放油的菜及放油的菜。

【活动过程】一、通过播放音像资料,结合看到的实物感知油菜花。

1、播放音像资料,让幼儿感知田野里油菜花的美丽。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油菜花的颜色、形状,(教案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闻到的油菜花的味道,摸到的油菜花及未成熟种子的感觉。

3、师小结。

二、结合实物,认识成熟的油菜籽种子。

1、每小组发一碗油菜籽种子,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

2、交流对油菜籽种子的认识,激发幼儿对怎样产菜籽油的好奇心。

三、了解生产菜油的整个过程。

1、结合自己到生产车间看到的,交流产菜油的过程。

2、播放音像资料,让幼儿充分感知生产油的全过程。

四、引导幼儿了解油的价值。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两盘菜,一盘是放油的菜,一盘是未放油的菜,请幼儿品尝。

2、交流放油的菜和未放油的菜在味道上有什么不同。

3、交流菜油的各个不同的价值。

活动延伸:1、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芝麻种植区,参观生产香油车间。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附赠材料:幼儿园教案导入环节怎么写?设计教学活动环节教学活动一般由导入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大环节组成,在这三个大环节中可以演变出唤醒、呈现、练习、巩固、结束等各个小环节。

这些环节为教师掌握教学过程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程序,能帮助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同时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逐步递进的接受过程。

《我爱家乡的---》的作文教学设计

《我爱家乡的---》的作文教学设计

《我爱家乡的---》的作文教学设计第1篇:《我爱家乡的---》的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作文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2、会给一篇作文补上恰当的结尾。

3、初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习写文章的结尾段。

教学难点:作文的结尾怎样做到紧扣内容、自然简洁教具:投影片板书与电教媒体设计:写好文章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洁)*自然结尾法*总结全文法*发人深思法*呼应开头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题,明确习作训练重点。

1、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这次学习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

2、文章是一个整体,要有头有尾。

结尾结得好,文章就很完整,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深刻。

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二、学习习作要求和习作提示。

1、习作要求:文章结尾要紧扣内容、自然简洁,不画蛇添足。

2、学习习作提示--文章结尾的四种写法。

补充:(1)自然结尾:《南泥湾开荒》经过我们的劳动,荒凉的南泥湾成了陕北的好*南。

(2)总结结尾:《伟大的友谊》共同创造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3)发人深思的结尾:《敲开世界冠*的大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他心里默默地呼唤着。

(4)呼应开头:《幸福的回忆》开头合影留念。

那张大照片结尾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着重引导学习(1)(2)两种结尾方法。

三、给例文加结尾。

1、学习《我爱家乡的河》开头和中间部分,明白文章主要内容。

2、试写结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我爱家乡的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养成修改自己的习作的习惯,并能与他人交换修改。

教学重点把热爱、喜欢的景物写生动、具体,并把自己的感情写进去。

教学难点把自己热爱的景物写具体、生动,抒发出自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搜集一些图片、照片。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家乡在每个人眼中都是最美的。

水美山美……二、畅谈家乡。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景物,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我爱我的家乡 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 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教案标题:我爱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文化传统。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习家乡的文化传统。

3. 学会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和视频等家乡相关的教学材料。

2. 学生练习用的小组活动和写作练习的纸张。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

2. 引入话题:教师出示家乡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

Step 2: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名胜古迹等。

2. 学生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记录家乡的地理特点和优势。

Step 3:学习家乡的文化传统(15分钟)1. 教师介绍家乡的传统文化,如民俗节日、传统手工艺等。

2. 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物品。

Step 4: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询问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处,并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描述。

2. 学生个人写作:让学生以"My Beloved Hometown"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

Step 5:展示和反馈(10分钟)1. 学生展示口语表达和写作成果。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发掘和了解家乡的魅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用家乡的照片、视频或手工制品制作一个展板,展示给其他同学和老师。

2. 学生可以邀请家长或其他亲友来学校,分享关于家乡的故事和传统文化。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个人写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和展示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教案【三篇】《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教案一一、教学内容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欣赏《我爱北京*》。

二、教学目标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记住国歌的词曲作者。

知道演唱或聆听国歌的礼仪:肃立致敬,行注目礼。

2.能跟着录音轻声哼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欣赏《我爱北京*》,初步记忆乐曲主题,能听出主题旋律及其变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展示几张图片并播放《国歌》(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获得冠军、学校举行升旗仪式、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的图片等),请学生说出播放的乐曲曲名,引出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教学1.读谱知识“三连音”(1)学生视唱找出新的知识点“三连音”。

(2)出示课件,讲解三连音,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一拍里包含三个等长时值的音,在实行曲速度中显得矫健,雄壮,仿佛实行的号角,铿锵的军鼓声。

(3)练习“三连音”节奏和唱法。

2.教唱歌曲学生对于《国歌》比较熟悉,所以重点指出易出错的地方,并纠正。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齐唱。

(3)教师对易出错的地方实行讲解。

注意附点音符和弱起小节,0处用“嗯”在心里轻唱。

歌曲中连续出现了三个“起来”的旋律实行有什么特点?并用手势表示三个起来旋律。

(三)表现歌曲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国歌》最合适呢?启发学生用激昂、壮烈的情绪来演唱《国歌》。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国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出示课件】播放中国运动员领奖时刻。

(四)欣赏《我爱北京*》1.教师出示《我爱北京*》主题旋律谱并范唱。

2.跟老师模唱主题旋律。

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喊唱。

3.欣赏木琴独奏《我爱北京*》。

(1)教师简要介绍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木琴独奏《我爱北京*》。

(2)欣赏木琴独奏《我爱北京*》。

(3)教师简要介绍主奏乐器木琴,伴奏乐器手风琴(均出示图片),提示学生注意听辨木琴、手风琴的音色区别。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欣赏家乡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兴趣。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爱家乡》原文讲解。

2. 分析课文中的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内容。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2. 学会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发现家乡的美。

2. 培养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

3.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环节1】1.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我爱家乡》的作者和背景。

1.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环节2】2.1 分析课文中的自然风光描写,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

2.2 讨论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的特色。

2.3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环节3】3.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3.3 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表达方法。

【教学环节4】4.1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家乡的美。

4.2 学生作业:以“我爱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4.3 布置作业:收集家乡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环节55.1 学生展示作业,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2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给予鼓励和指导。

5.3 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七、教学环节66.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6.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八、教学环节77.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7.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

我爱家乡的课文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特点。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特点。

2. 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或趣事,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活动:1. 展示家乡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或趣事。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己喜欢家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植被等。

2. 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

教学活动:1. 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变化。

3. 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如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

第三章:家乡的文化特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如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特色美食等。

2. 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

教学活动:1. 展示家乡的文化特色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

3. 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如学习传统手艺、参与社区活动等。

第四章: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如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

2. 讨论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活动:1. 展示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3. 讨论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如参与志愿者活动、提出建议等。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了解你的家乡吗?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的土特产品,与众不同的风俗人情,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

请你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人、事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可以是“我爱家乡的××”,也可以自己定。

要先想好叙述的顺序和重点再动笔。

作文要把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写完以后要修改。

【指导】一、把题目补充完整,审清题意。

同学们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首先应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从你所处的地方和怀有的真实情感出发。

例如北京的同学不妨写《我爱家乡的颐和园》,天津的同学不妨写《我爱家乡的大麻花》,西安的同学可以写《我爱家乡的大雁塔》,桂林的同学可以写《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等等。

总之,要根据家乡的地理位置,土特产品,风土人情写出家乡与众不同的美,从而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切真挚的爱或体现家乡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写作时必然以描写家乡的景或物或人为重点,把景(物、人)的特点和自己的热爱、喜爱之情融在一起写。

写作时还要注意比较《我爱家乡的××》和《我爱家乡》、《家乡的××》、《我爱××》这些题目的异同,以达到更准确的认识。

二、注意观察。

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

例如《我爱家乡的杨梅》,可以从杨梅的形、色、味不同方面,写出我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时,也就是动态时,可以按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或空间变化的顺序来观察。

例如,《我爱家乡的枫树林》,阳春三月的枫树林和金秋时节的枫树林景色决不会相同,按时间顺序写出自己对枫树林的爱。

三、围绕题意写具体。

《我爱家乡的××》题意,不但要将××的特点写出来,还要注意在描写××特点的词时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为了写的更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例如: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

然而,雪松并没有被寒霜冰雪所征服、所吓倒。

它依然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选自《我爱家乡的雪松》除此以外,适当地运用合理的想象,引用民间传说或谚语等也可以达到写具体的效果。

【习作评改】原文:我爱家乡的龙潭湖我爱家乡的龙潭湖,因为它里面的风景特别好。

春天到了,龙潭湖里的小草刚发芽,小树也绿了,特别是杨树,又高又大。

一到春天,杨树的树枝上长着一种像毛毛虫的东西,特别好玩儿。

再过一段时间,那毛毛虫就变成了许多毛毛,毛毛在天空中飘着,好像有许多小白点儿。

到了夏天,龙潭湖天气很热,我就到树下凉快,有时还和好朋友阳阳到龙潭湖划船。

秋天,龙潭湖一片黄,杨树的叶子黄了,小草也黄了,柳树也黄了,树叶都落下来了,地面也变成黄的了。

冬天的龙潭湖特别美,也特别好玩儿。

只要一下雪,龙潭湖就变成了白色的世界。

我爱家乡的龙潭湖,因为它又美丽又好玩儿。

评改意见:这篇作文能够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描写龙潭湖的景色,并且开头,结尾先后点题,前后照应,这些都是优点。

这篇作文的不足有四:一、没能抓住龙潭湖的特点写。

龙潭湖,顾名思义,“湖”应该是最有特点的,夏天可以荡舟,冬天可以滑冰,既有无限的美景,又有无穷的乐趣,而这些作者却忽略掉了。

只泛泛地讲“我和好朋友阳阳去龙潭湖划船”“到了冬天,只要一下雪,龙潭湖就变成了白色的世界。

”二、描写不够具体。

例如:“冬天的龙潭湖特别美,也特别好玩儿。

”这是一个概括句。

下面应具体描写冬天的龙潭湖怎么美,怎么好玩儿。

然而作者却仅用了一个“白色世界”就早早收笔了。

这是不应该的。

三、描写不够生动。

例如:“杨树的叶子也黄了。

小草也黄了,柳树也黄了”。

读起来干巴巴,没有感染力。

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它改为:“秋天,小草、柳树及杨树都脱下了绿色的衣裙,换上了美丽的金装。

”这样写来就生动多了。

四、用词过于口语化,缺少“文气”,例如:“风景特别好”应改为“风景特别优美”“景色宜人”等等。

“小白点儿”改为“点点杨花”,“好玩儿”改成“有情趣”。

……这样一来,文章就有了美感,爱龙潭湖之情也就自然地表露了出来。

【优秀习作】我爱家乡的小河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

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妈妈笑着说:“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从此,“土河”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

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

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

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

河堤上绿树成阴,河滩上瓜果满园。

放了学,我们有时还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

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了。

有时我们还在岸边的树阴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

秋假里,我总爱和爷爷去看果园。

高兴了,又跑到河里捉鱼摸虾。

河水映照着笑脸,秋风伴奏起丰收的音乐。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

迎着满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河里滑冰,可热闹了。

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她。

我爱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的美丽景色,更爱她用涓涓细流滋润了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欢乐。

在作文的时候,我写了我爱家乡的小河——“土河”。

老师用红笔划去了“土”字填上了“徒骇”二字,我才知道我喜爱的小河的真名叫徒骇河。

【评析】这位同学通过描写家乡的小河表达自己爱家乡的感情。

家乡的小河如何可爱呢?正像小作者自己说的:我爱涓涓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美丽的景色,更爱她用涓涓溪流滋润了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欢乐。

这条小河跟家乡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跟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拿起笔来赞美家乡的小河。

这就是我们说的“有感而发”。

小作者认真观察了小河四季的特色,抓住了小河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使读者对这条小河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是不同于其他小河的河,是只有“我”的家乡才有的小河。

条理清楚也是这篇作文的特点之一。

小作者不仅以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观察小河的特点和变化,而且注意了过渡和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

第三小节是个过渡段,用一个比喻写出“我”与小河的关系,使文章从写小河的名字过渡到写小河四季的特点。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小河的名字,而后面指出了小河的真名,说明“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的小河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这样写不但与前文照应,而且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我爱家乡的沙枣树阳春三月,到处是鸟语花香。

草儿绿油油的,一丛一丛,翠绿茂盛,生机勃勃;花儿娇艳艳的,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在这迷人的春色中,我不禁想起了家乡——新疆的沙枣树。

沙枣树最适合在沙漠地带生长,因此,在新疆的大戈壁滩上,沙枣树几乎处处可见。

迷人的春天,沙枣树开花了,淡黄色的小花缀满树枝,一串一串向下垂着。

远远望去,煞是好看。

沙枣树的花由很多细小的花瓣组成。

花瓣粉粉的,用手一摸,柔软极了。

在许多花瓣的掩盖下,花蕊很难叫人发现。

那花蕊好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不愿让别人多看一下她美丽的容颜。

好奇的人们扒开花瓣,准会情不自禁地叫一声:“呀,真美!”你可曾闻过沙枣花的芳香吗?那香味令人心醉,挨近去闻,清淡温馨。

即使离它很远,也仍然可以闻到一丝幽雅的香气。

在我四年级时,离我们教室不远处有一棵沙枣树,花开时节,我们在沙枣香里读书,做作业。

这时候,我总觉得自己的脑子格外清醒,心情特别愉快。

当金色的秋天降临时,硕果累累的沙枣树上,结满了红珍珠般的沙枣。

上等沙枣的颜色是黑红黑红的,这样的沙枣,咬在嘴里,有一股醉人的甜味直往心里透,甜得几乎使人醉倒。

一到中午,似火的骄阳晒蔫了枝条上的绿叶,沙枣的脸显得更红了。

秋游时,我们来到郊野的沙枣林里观赏秋景。

沙枣树结满了暗红色的沙枣。

几个嘴馋的男同学已迫不及待地爬到了树上,不时向下丢来一串一串的沙枣。

同学们一齐分享着美味佳品,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我们还在林子里捉迷藏,摸瞎子,玩儿得痛快极了。

我爱沙枣树,爱它美丽的花朵,爱它迷人的芬芳,爱它给了我们美丽的游乐场,更爱它长在沙漠里不怕艰苦的顽强品格。

如今,我离开新疆,来到如画的江南已经好几个春秋了,然而,沙枣树的芳香依然飘荡在我甜甜的睡梦里。

【评析】这则记叙文写得有情有景,寄情于物,读来清新。

就像亲眼看到了沙枣树那黄澄澄的小花,黑红黑红的果,就好像已经闻到了枣花那淡淡的、幽雅的清香味。

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文章描写的十分具体、生动。

在描写中,文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说花蕊像害羞的少女,说枣子像一串串红珍珠。

同时,文章又追述了“我”幼时和同学们一起在枣树下学习,在枣树林中秋游的情形。

爱它的芬芳,更爱它在沙漠里不怕艰苦的顽强品格,这就使文章的主题通过借物喻人,加深了一层。

结尾照应题目,也突出了自己喜爱沙枣树的心情。

我爱家乡的水蜜桃我的故乡——江南无锡,是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又是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

又甜又大的水蜜桃就远近闻名。

春天,春风吹拂着桃树,桃树慢慢地结出了花苞。

几天以后,桃花相继开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