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浅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策略
教学 中 , 可从 以下几 方 面人手 , 透思 想教育 . 渗
1 情境 导 入 , 造 氛 围 , 妙 渗透 营 巧
导人 是课 堂 教学 的起 始 环 节. 良好 的导 人 形
想 内涵. 如教 学《 香菱 学诗 》 , 用两 个 问题 来 导 时 我 人新 课 :1 “ 菱学 诗” 在“ ” 如何 “ ” ( ) ( )香 重 学 , 学 ? 2 你 了解香 菱 的人 生 经 历 吗?请 简 要地 谈 一 谈. 这
认 知. 思想 教育 是教 育 的灵 魂 . 古语 云 : 师者 , 道 传 授业 解惑 也. 传 道 ” 实就 是进 行思 想 教育 , 把 “ 其 并
这 种教育 寓于“ 业 ” “ 惑” 中. 授 、解 之 教育家 赫尔 巴 特 曾经说 过 :教 育 的唯一 工作 与全 部工作 可 以总 “ 结 在这 一 概 念 之 中— — 思 想教 育 . I . 文 教育 -t 语 2
生认 真审题 , 理解 题 目中 的关 键词 汇 的多重 含义 .
丝绦” 如倩 女 之 赜 面 而髻 鬟 之 始 掠 也” ( 宏 ,“ 袁
道《 满井 游记 》 句 中的 “ 女 之 赜 面 ” “ 掠 之 髻 ) 倩 、始 鬟” 不但形 象 地 描绘 了 自然 景 物 的特 点 , , 而且 蕴
刘 涛
( 南社 旗 下 洼 乡中心 学校 ,河 南 社旗 河
[ 摘
43 0) 7 3 0
要] 语文教育承载 着“ 文道 统一” 重任 , 不仅要传授知识 , 更要 对学生的思想与, 心灵产生影响. 在语文
教 学 中渗 透 思 想道 德 教 育 因素 , 求 教 师 一 定要 认 识 知 识 传 授 与 思 想教 育 之 问 辩 证 统 一 的 关 系 , 细 品味 教 要 仔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十法
德育育人篇: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十法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较之其他各科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十法:一、背景渗透。
通过对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或反映的时代背景的介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
像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课的教授,教师得在背景简介上多用心计。
二、题目渗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解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知识,同样也是德育渗透的突破手段。
解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之题,要抓装忘却”与“记念”;解茹志鹃《离不开你》之题,要抓装你”。
解题得法,德育自然渗透其中。
三、文眼渗透。
应该说,好的诗文最能提神的文字一般只有那么几句甚或一句,而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人们所誉之文眼(诗眼)。
学习峻青《雄关赋》,抓住如下句子,德育渗透便非常目如了:“古往今来的大量史实证明:那所谓‘固若金汤’的雄关,是从来就不存在的;而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也就是“对社会主义,“对革命事业,对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坚贞不渝的信念。
”四、人物渗透。
这里的人物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本人,二是文中人物。
通过简介作者进行渗透。
如学《指南录后序》,对文天祥的介绍,便是德育渗透的高招。
通过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渗透,这一般多用于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小说教学。
讲授峻青《党员登记表》,便可在对黄淑英,老妈妈等人物形象分析之中,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渗透。
五、事件渗透。
事实胜于雄辩。
利用课文记叙的事件,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学习《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课文中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事实,正是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机会。
六、意境渗透。
诗词创作讲究意境。
学习诗词,进行德育渗透,便可在意境上大作文章。
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泌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等,是让学生在分析讲授,特别在反复吟诵领略意境之中得到启迪,受到熏陶。
七、析理渗透。
即在分析道理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余志军摘要: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只是仅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特别是处于新世纪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更是任重而道远。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本文结合语文教材谈谈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语文德育渗透教育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其特点是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所以我们教师在准备教学时,都应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把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这样,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教学才算成功。
就拿语文教学来说,这是一门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的学科,每一课都应有一定的德育教学目标。
这就必须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
德育教育更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
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
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1 0 0年 第 9期
3 0字 的 读后 感 。课 上 我 让 几 个 学 生读 一 读 、 0 评一 评 , 看谁 写 得
最 深 刻 、 具 有 现 实 教育 意义 。 样 , 过 写 作 寓 德育 于语 文 教 最 这 通
学 中 . 免 了空 洞 的 说教 , 避 学生 也易 于接 受 正 确 的思 想 观 点 。
想 到对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以培 养 学 生 正 确 的人 生 观 。
的生 命 力 却极 顽 强 、 旺 盛 。大 家 看 “ 偷 地 ” “ ” 些词 用 极 偷 和 钻 这
得多好啊!
这 里 教师 引 导 学 生理 解 了词 语 “ 偷 地 ” “ ” 意 义 . 偷 和 钻 的 使
德 教 育 的途 径 之 ~ 在 写 作 教 学 中, 方 面 要 培 养 学 生 的 观 察 ~
能 力 、 析 能 力 、 达 能 力 , 学 生学 会 审题 , 白写 什 么 、 样 分 表 让 明 怎
写 ; 一 方 面 要让 学生 懂 得 为 什 么写 , 白写 文 与 做 人 的关 系 。 另 明
教 学 研 究
宋 书 伟 ( 宁 县 南 答 中学 , 北 肃 宁 0 2 5 ) 肃 河 6 3 0
语 文 教 学 中 渗 透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是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的 根 本 原
步 领 悟 到 春 草 默 默 无 闻 、 哗 众 取 宠 的 精 神 品 质 。 悟 到 春 草 不 领 不 怕 困 难 挫 折顽 强 进 取 的 拼 搏 精 神 。 如 杨 朔 的 《 枝 蜜 》 再 荔 中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它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
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德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的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中学语文教师要将德育因素与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人之初,如玉璞。
性与情,俱可塑。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理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有局限性,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
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做好学生的指路人。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
”教师作为为人师表的楷模,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时刻牢记“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做好双基工作。
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正处于成长和心理发育期的初中学生来说,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
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思想铺垫,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思想分析事物。
良好的思想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相比其他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国古代的教育,儒家传统思想将德育列在教育的首位,认为道德品质是人的处世之本。
《论语》中指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道”就是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
由此看出。
古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知“道”。
因此,语文教学在强调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更应秉承和发挥优良的道德传统,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良好的道德文化渊源。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新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为此,国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了很多的渗透,德育课的开设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产物,语文教师应重视对这门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尽一份应尽责任。
关键词:素质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
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
”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面对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通过作者作品背景介绍,对学生有意识地教育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史,特别身处生活环境极为恶劣,民族生死存亡时期的作家,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召力和教育意义。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经历、作品创作背景的详细介绍,有意识地、有计划性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能使学生更有趣地学好语文,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在教授《藤野先生》时,就应该让学生知道:鲁迅弃医从文,就源于那时他在日本的经历。
当年,鲁迅去日本东京求学,看见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厌烦至极,于是到另一个城市去。
起初由于他是第一个到那个城市的留学生,所以备受优待。
之后,他在一次学期考中受讽刺。
接下来,他在一次课上看了一片影片,影片内容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抓住,要枪毙,四周围了一群中国人看(当时正处于日俄战争)。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指出: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
素质的培养并非在某段时间或某个方面的渗透就能达到目的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所以只有在整个语文教育中都注意到这方面的培养,才可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渗透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渠道,在这个场所里重视学生素质的渗透,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各种综合素质。
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深入教材认真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的德育因素深入体味,授课时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
如,《背影》中的父子亲情催人泪下;《我的老师》中的师生之情感人肺腑;《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赤子之情令人肃然起敬;《最后一课》《二十七号牢房》中的爱国之情使人激动;《春》《白杨礼赞》中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催人奋进……如果在课堂上抓住这些感人之处适时点拨,学生就会心领神会,受到熏陶。
这样,既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使教学闪现出教材固有的思想火花,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益。
二、在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素质教育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和试题,这也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老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思想性、知识性和能力性,发挥其教育功能。
在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给出作文的材料和试题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片断,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教育,如下面的一道题: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语文渗透思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语文渗透思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当前,语文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审美情操的重要任务。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思政教育的相关要求,本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语文渗透思政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3.加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塑造良好的公民意识。
三、活动内容1.以人物故事讲述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通过选取具有思想性和感人性的人物故事,进行讲述、剖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内心的道德挣扎和成长历程,启发学生思考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抉择,从而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组织书法和诗词比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举办书法比赛和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通过赛事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开设读书合唱团,培养学生审美情操鼓励学生参加读书合唱团,并定期组织演出。
通过合唱团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其良好的音乐品味和艺术修养,同时在演唱的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加深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环保宣传、扶贫互助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社会的复杂性和需要改变的现实,从而加强他们的思政教育效果。
四、活动实施方案1.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时间和具体内容。
2.组织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和指导。
3.开设思政教育微课堂,让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知识和思考。
4.建立思政教育专栏,通过校报、校网等媒介宣传和推广活动。
5.定期组织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思考成果。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因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因素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教学除了教学生学好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外,还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这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目前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中学阶段全部文化课教育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有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较好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呢?一、思想教育的目标要明确自古以来,“文以载道”。
语文教学既授“文”又传“道”,二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一点,各个时期是相同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培养学生的目标各有特点,要求不尽相同。
因而,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确立明确目标。
在跨入新时代的今天,农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农村学校有寄宿条件和营养改善措施的保障,城市学校学生在物质条件富足的情况下,又难以接触到工农业生产的实际,加之教育外部环境和教育内部的种种原因,不少学生只看重分数,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不理解家长的辛劳、不懂得节约的重要等等不一而足,因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思想教育的内容要有所侧重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发挥语文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掌握整个学段语文教材的内容,根据教材本身固有的政治思想教育因素,按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现行语文教科书是文选型,所选文章皆文质兼美,美篇文章都具备某一方面的思想教育因素。
教材在课文前大多多只列出了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的重点,而未列出思想教育的目标。
根据教材情况及学生实际,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思想方面的因素。
(一)适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如《老山界》这篇课文,是七年级教材中的篇目,故事性强。
学习这类课文,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为祖国、为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激发学生对英雄、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语文教学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就需要正确地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互为联系,既教书又育人。
教学时忽略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品析训练中渗透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就是要加强对课文词句的品赏理解。
而品赏理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词句内化和运用。
同时,在品词赏句中的过程中有机渗透教育,使学生在词句的训练过程中受到思想启迪,得到心灵陶冶。
如《散步》一课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抓住以下句子去引导学生进行品析。
“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我背上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感性化的讨论,品读中引发想象,体会课文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朗读感悟,创设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让生命去感动生命,点燃学生心灵亲情的火焰。
这就是我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的一个启迪。
语文课“从本质来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让学生感受亲情,学会珍惜亲情,懂得和身边亲人建立真切的亲情关系,这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
2.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而不是“强加”思想教育。
那种“帖标签”式的做法,是徒劳无益的。
我们要注意抓住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朗读训练中有机地进行渗透。
这样的思想教育才会有效。
朗读,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途径,也是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的好方法。
尤其是感情朗读,既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消极语汇变成积极词汇,把课文中规范化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又能激发情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思政元素的具体策略
教学篇誗经验交流初中语文教学渗透思政元素的具体策略林顺霞(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田家炳中学,甘肃积石山)语文学科作为思政的有效载体,围绕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语文学科中挖掘思政教育的元素,让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从而发挥育人育心的作用。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合二为一,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爱社会的质朴情感。
一、深挖下潜,思政教育细化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以其诚挚的语言对自己的母亲进行了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位虽普通且朴实却震古烁今的伟大母亲形象,整个文本是以小见大的方式,从母亲对朱德的思想意识的影响方面,看出母亲身上的闪光点。
在学习这一篇课文时融合思政教育,就需要深挖思政元素,引领学生先来关注朱德所处的时代背景。
在那个枪林弹雨的革命时代,朱德身经百战,面对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带领革命战士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奋勇向前。
教师可以抛出问题作为思政渗透的转折点:是什么原因造成朱德的这一性格特点和他良好而崇高的思想品德呢?追根溯源,正是因为受母亲正确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从小教会朱德做人的根本。
朱德写出自己平凡的母亲,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生生不息的传承。
它带给学生的思想感悟会更为深刻,因为这不是简单的歌功颂德,用各种华丽的词藻叙述自己的母亲,而是平时普通的语言,让学生眼前立刻显现出朱德母亲的形象,而因为这位优秀母亲正确思想的引领,培养出优秀的儿子,面对各种艰辛,都无法阻挡朱德身怀社会大任,身先士卒。
二、拓展延伸,思政教育入实在教学《邓稼先》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引领学生拓展视野,从古到今进行追忆与回顾,从而打开学生心灵,注入思政教育的源头活水。
通过对百年之前清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做一讲述,让学生穿越过去,面对外敌入侵、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国家命运处于危急之中。
浅析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三个层次
果相当不错 , 现将其感受剖析如下:
作者 简介: 范林军, 3 岁・ 女,2 教师, 9 18 9
愁别 绪思 亲之情 然 而生 。 然明月在天 , 千里 年参加工作 ,现就职于新 疆新源第六中学, 从
闷苏 原 胸 大 ,朝 官 由 党 相 程 ,轼 来 有 志在 做 ,于 派 历 。
! 文 师 本 大 ,获 等 ,等 语 教 基 功 赛荣 三 奖等 。
浅 析 语 文 教 学 中 渗 透 思 想 教 育 的 三 个 层 次
◎辽 宁省彰武县兴隆 山九年制学校 田秀文
摘 要: 对于人各方 面的素质 的评价 , :神话传说 , 曾 还有感人 的故事情节 。这些内容本
关键词: 文教学 思想教育 层次 语
: 的坚强意志 ; 通过马良不肯用神笔为大官画摇 让学生学会遇事动脑筋 , 又能培养学生乐于助 对于人各方面的素质的评价, 曾有名家说 : 钱树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感受他的正直、 勇敢。
人的行为习惯 。
过这样一句话 :德育不过关 的是危险品” “ !思 : 想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那么 , 在语文教学 :
课堂素材 丰富多样 , 而且师生探讨做 的寄予 , 为什么心境变化如 此之 快 ・ 也是难 了心 中的苦 闷、 这 抑郁之情 , 了“ 世” 坚定 人 的决 到了积极 主动 有机 统一 , 颇有点 师生共同丰 以理解 的问题 , 以前讲解 时 , 想 , 想一 只要把这 : , 心 月下翩翩起舞 , 自 心灵 我解脱 。 : 收之感
三、 结合教学 目标 引导学生受到良好 品格
有名 家说过这样 一句 话: 德 育不过 关的是危 ・身对学生就具有非常大的吸 引力 , “ 教师必须善 的感染 险品” !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那 么, :于利用这些 内容 , 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 与之 在 恰
中学语文和思想政治在教学中的相互渗透
中学语文和思想政治在教学中的相互渗透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中学各学科的教学中,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尤其是3+X考试的推行,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相关学科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这里仅就语文、政治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语文知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中学思想政治的基本内容是,要求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常识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初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有关哲学的基本知识等,同时要求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
所有这些知识的掌握都跟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语文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消化。
例如: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就其性质而言,我国已属于社会主义;就其发展程度而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跟学生的语文水平关系是很大的。
其次,对思想政治知识形象生动的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这一科课程本身有很多地方的叙述是具有文学色彩的。
例如,初三政治《前言》最后一段:“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们将面临就业或升学,或许这是人生的第一次重大的选择。
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学习……不虚度青春年华,迈好人生这重要一步。
”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
同时,教师对政治知识生动形象的讲解,也能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再次,语文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综合归纳能力。
学习思想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求学生对课本进行系统、整体的把握。
例如,我们可以把初三政治概括为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两部分,其中社会发展常识又可归纳为古代史、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部分,国情教育也可归纳为中国基本国情及当代青年的基本责任等;同时,每一课、每一节都可以归纳出知识结构提纲。
这些都跟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分不开,凡语文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其归纳概括能力就强,反之,概括能力就弱。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历吏条件,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而语文教学以独特的姿态但任这不或可缺的角色,德育工作为“五育之首”,因此,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利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将语文学科教学作为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关键词:德育身教语文教学听读说写渗透近年来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据数据表明,青少年犯罪数量持续攀升,并且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的发展趋。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的德育就更尤其重要。
当前.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笔者根据这几年来的教学摸索,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大方面进行。
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因此作为教师们都应该审视自己的言行。
在教学教育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记得我刚做班主任的时候,有一次在班会课上,由于事前没能很好地调查,凭着感觉而枉加猜测违纪学生,以致冤枉这个学生。
事后,我态度诚恳在全班向这个同学进行了检讨、道歉,并保证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当时不但没有受到学生的埋怨,反而使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样我就在班里树立了知错就改的榜样。
接下来的思想教育就容易开展多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自主意识大大增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老师不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而是特别注意在日学生活、学习实践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并从教师身上选取做人的准则和行为榜样。
所以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只有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身教”,学生才会对教师发出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信任和敬佩,从而激起一股巨大力量追随教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道德水准。
一
个 国家 的语 言 .它承载着 自己祖 国和
民族的思维方式 、 想感情 . 承着 自己祖 国 思 传 绵延不息的文化 . 有着深刻的底蕴 中学语文 、 课本 中所选 取的作品大多是名篇 佳作 .文学 性与思想性 俱佳 .所以语文课 堂不仅仅是传
授知识 的课 堂 .更是提高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 的课堂 下面我就本学期语 文教学中德 自我控制情感 。对 学生有情感而不滥用情感 . 做到认真对待每一
个学生和每一 件事情 .在 教学中充分发 扬民 主 爱和民主是学生“ 亲其师” 的基础 “ 亲其 师” 才可能“ 信其道 ” 教师还要具有渊博的知 识 教师是学生学 习的引导者 、 指导者和帮助 者 能让学生动情且言听计从的教师 . 必须要 掌握好本学 科的专业 知识 .要给予学 生一碗 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 同时还要具有教育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等方面 的知识 。 具有较 高 的语 言和行为修养 当学生为教师的远见卓识 和言 行举止所折服时 .为教师的人格魅力 吸引时 . 他们才会“ 信其道” 在教学 中教师积极的情感是搞好教学 . 提 高教 学质量 .培养全 面发展型人 才的重要保 证 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教学 . 中离不 开情 教学 感 参考文献 : … 刘建平.大学文化的集成创新 与高素 1 质人 才培养f] A. 大学文化研 究与发展 中心 , 大 学文化 研究与发展 高层论 坛—— 先进 文化 中 的大学文化『1 C. 北京: 清华大学 : 0 . 2 3 0 『 约翰 .. 2 1 s布鲁 贝克著, 王承绪等译. 高等 教育哲 学『 . : M1 杭州 浙江教 育出版社 , 8 ( ) 1 76. 9 『 赫钦斯著 , 3 1 汪利兵译 .美国高等教 育 『 . 州: 江教育 出版社 ,0 1 M1 杭 浙 20. 『 李兵 , 4 1 张艳辉. 布鲁贝克的 高等教 育哲 学观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0 , ) I 1 . 2 2 2. 0 ( 【 张楚廷. 5 1 高等教 育哲学通论 【 . 京: M1 北 高等教 育出版社 .00 21. 『 姜玲 玲. 6 1 浅谈“ 以行 为导向” 的职 业学 校教 学方式改革『l l职业教育研究 , 0 ( ) 1 2 46. 0 『 马凯. 究行 为导向教 学在 高职教 学 7 1 探 中的应用. 中国成人教育, O (3 . 2 91 ) O f 张宇) 责编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对语文材料的选择语文教学中,对教材的选择非常关键。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材料,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对于中学生,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思想深度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比如《范进中举》《红楼梦》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解一些具有积极社会价值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一些代表性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到更多的思想熏陶和心灵洗礼。
二、议论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议论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培养学生客观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见贤思齐的思维能力。
也可以借助议论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思想性和时代性的议论文,比如《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奋斗中》《做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等,通过对这些议论文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知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作为引导学生读书的一种方式,也是可以渗透思政教育的途径。
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到更多富有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
比如《围城》《红岩》《活着》等,这些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上有所提高。
四、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一些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教育。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10篇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10篇语文德育渗透计划篇1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
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
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__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二、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渗透摘要:语文教学中,在密切注意学生的社会心理的基础上,通过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的介绍、关键词句的分析、文章的情节、课文的朗读等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渗透;社会心理;教育契机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286-0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圣堂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篇篇生动活泼的课外文章来启发学生,感染学生,来在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语言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切忌脱或者皮贴毛的牵强做法。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以如何对学生进行渗透思想教育呢?一、要密切注意学生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指一定时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好晋剧倾向。
它具有时代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当代中学生见识多广,头脑灵活,思想开放;但缺乏明确的信念,盲目否定传统,盲目崇拜西方,崇拜金钱,过多考虑个人利益,受外来影响较大。
这些是当代中学生的社会心理。
在密切注意中学生的社会心理的基础上,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课本中不少具有美感力量的作品,因势利导,抵制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对学生的侵蚀,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例如,针对学生盲目媚外,崇拜西方的心理。
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结合课文教学重点,着重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菲得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及其变化的着眼点,。
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们对资本主义了进一步清楚的认识,许多学生改变了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如何对侍金钱一亲情,讨论中许多学生的心灵都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但亲情更为重要。
为提高学生的认识,我又给学生讲了《守财奴》、《泼留希金》,让学生体会到金钱固然重要,但如果过于迷恋,就会缺乏感情,失去友谊,甚至丧失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维普资讯
中 学 语 文 教 学如 何 渗 透 思 想教 育
◎邹 仪
语文教学有双重任务:一是通过知识的传授 ,不断提高 切 云”、 “ 被明月”、 “ 佩宝璐 ”、 “ 着奇服 ”的屈原,作
形”去把握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在 传授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 为一个鲜明形象立在学生眼前。进 而透过这个 “
诺 。这些英雄形象的崇高思想和高尚品格 ,最能感染学生 。 我们在教学时,要抓准和深挖蕴含 英雄思想精神 ,表现英雄
激 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既然如此,我们在分析有关课文时,就要因势利导地对
劝学》这篇文章时,教师要着重 业绩的字词句段,启发学生加 以分析品尝,指导他们反复朗 学生进行教 育。如在讲授 《 读体会,以达到既让学生学到有关的语文知识,义使他们受 引导学生理解 “ 故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 以 到 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的 目的。
可根据课文 内容及学 生的实际 ,运用 多媒体 手段 以及看录 主义、对革命事业 ,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坚贞不渝 的信念。” 像、图片展示等形式把课文 中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再现于 情感的不断加温,理性 的逐步上升,两者相辅相成 ,就能使 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诗 词 歌 赋 教 学 中 的 人 文 教 育
◎王 宏
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 合的初中课程 目标体系,作为我 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 念 ,在近年的教学尝试中 己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可,怎样具 体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还需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就古文中 诗词歌赋的教学过程 中,实施人文教育谈‘ 点启示。 一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人文素质教材 ,特 别是古诗词歌赋,
出来 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形象 的力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 的宝库,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生活的妙方 。因此,
思想的感染和熏陶。如 《 党员登记表》中不怕牺牲、英勇无 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中汲取奋发 向上、勇敢进取 的精神
畏、为国捐躯的黄淑英: 《 毛遂 白荐》中挺身而 出、勇纾国 力量。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引导学生多读名 难、具有义勇精神的毛遂; 《 火刑》中为真理而殉道的布鲁 言佳句 ,对 于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中去让学生认识敌人的残暴,百姓的凄苦 ,战士 的忠勇,
之不易。
作品的思路 “ 登堂入室”,引导学生吮吸作品的精髓 ,领悟 人 ”, “ 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这 时只要教师稍
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八年抗战之艰苦 ,懂得今天幸福 生活的来 这 “ 固若金 汤 ”的雄关是 “ 大的民族的英雄历 史的见证 伟 介绍时代背景 的方式要生动、形象 ,方法要多样 。教师 加点拨,学生就可 以进一步理解真正坚固的雄关是 “ 对社会
一
览众 山小。 ”作者生 动地描绘 了祖 国的大好 河 山,在当
时的社会 ,又从另一个 角度描绘 了开元盛世 的景象。而二 十年后 ,所 作的 《 春望 》 , 《 石壕 吏》 ,则生 动、深刻地 揭示 了 “ 安史之乱 ”对 社会生产 力的破坏和给 劳动人民带 来 的苦难 。虽然 I … 自于伟大诗 人杜甫 的笔下,但却描绘 u J
危难的祖 国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感人事迹,这是对学生 识 ,使之 自觉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教 《 雄关赋》,当然要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的好教材。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先适 努力让雄伟 的城楼 、 巨大 的匾额 、险要 的形势、古老的传
当介绍时代背景,通过时代背景的讲解 ,把学生的思路引到 说……构成的整体形象去激起学生的情绪 ,引发对祖国壮丽 抗战时抗 日军民浴血奋战的那些生动感人、可歌可泣的情景 河 山的赞叹和 向往 。但这只是 “ 进门”而 已,我们还得沿着
的教育 因素,采取灵活多样 、生动形象的教学方 法,有 目 诚。如果我们不再现具体的形象,不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的、有计划地渗透 思想教育,做到 “ 文道统一”。
一
开拓他们的思路,就很难达到形神兼备 的妙境 ,也很难达到
潜 移默 化 的 目的 。
、
介绍背景 ,适度渗透
每篇课文都有 它的写作背景,教师在讲课时介绍写作背 景 ,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 ,还可使学生从中受到
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健康的审美 “ ”,领会屈原那 “ 神 哀南夷之莫 吾知 ”的悲愤, “ 不能变 观和高尚的爱 国主义精神 ,使他们成为 “ 四有”新人。这就 心 以从俗 ”的高洁,以至 “ 董道而不豫 ”,不惜 “ 昏而终 重 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深入挖掘教材 身 ”的忠贞 ,更 深切 地体会和理解 作者 天地 可鉴的爱 国赤
成 江海 。骐 骥一 跃 ,不 能十 步 ;驽 马 十 驾 ,功在 不 舍 。锲 而 如教 《 江 》 , 首先要 示 之 以 形 ,让 “ 长铗 ” 、 “ 涉 带 冠 舍之 ,朽木 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这些句 子的含
2 O06 6 .0
维普资讯
往事历历在 目,这样的效果 比独立 的说教会好得多。 二、突出形象,增强感染 课文的思想教育 内容,都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反映
学 生 的 认 识 不 断 深 化 ,更 深 刻 地 领 会 作 品 中爱 国 主 义 的 真
谛 ,达到理性上的飞跃,情感上的升华。 四、利用名句 ,激励启迪 名言名句富含哲理,给人启迪 。它不仅是丰富学生知 识
三 、情理交融 ,深化知识
“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 隋”是思想教育的基础。
深刻的思想教育。例如 《 党员登记表》和 《 娘子关前》这两 亲情、友情、乡情、爱国情 都是作为一个中学生所必须具有
篇文章,其反映的都是抗战爆发后敌 占区的白色恐怖 以及人 的,而爱国情则是各种 “ ”中的核心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 情 民处于水深火热之 中的现实,其表现的都是革命前辈为拯救 爱国热情上升为爱国意识,在情理交融上下功夫,深化其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