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五篇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五篇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五篇第一篇:认识食品安全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以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幼儿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并学会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

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玩具模型等方式引起幼儿的注意,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食品安全吗?”并征求幼儿的回答。

2.讲解:教师简单介绍食品安全的概念,例如“食品安全是指食物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让我们吃到健康安全的食物”。

3.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每组给出一些食品,幼儿分辨哪些是安全食品、哪些是不安全食品,并解释他们的判断依据。

4.总结:教师引导幼儿结合活动,总结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第二篇:储存食物的注意事项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了解食物储存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正确的食物储存的方法,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步骤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食物储存有什么注意事项吗?”并征求幼儿的回答。

2.讲解: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依次讲解食物储存的注意事项,如“生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不与其他食物接触”、“开封的食物要密封保存,避免细菌滋生”等。

3.游戏:教师准备好一些食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储存方法,将食物正确分类。

4.引导:教师引导幼儿探讨食物储存方法的原因,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储存食物的习惯。

第三篇:食品卫生的保障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了解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掌握一些简单的食品卫生知识。

步骤1.导入:教师向幼儿播放一段关于洗手的视频,引发幼儿对洗手的认知。

2.讲解:教师向幼儿详细讲解洗手的正确步骤和方法,强调要用流动水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搓手,并注意拇指和指缝等容易被忽视的部位。

3.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游戏,幼儿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进行实践,并相互监督。

4.演示:教师向幼儿演示一些与食品卫生相关的操作,如擦拭桌子、清洗食具等,并解释操作的必要性。

5.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食品卫生的保障方法,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大班安全食品安全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食品安全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食品安全教案(精选6篇)幼儿园大班安全食品安全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食品安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安全食品安全教案篇1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食物包装袋上的秘密很感兴趣,他们每每凑在一起讨论着包装袋上有什么,有些还认真地读者上面的文字,希望自己可以直接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针对孩子旺盛的求知愿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索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开动脑筋,在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活动中收获更多。

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探究活动,有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仔细观察、记录的方法发现食品袋上的信息,认识食品袋上的防伪条码、保质期、生产日期,以及与身体健康的重要关系。

3、有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的好习惯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带一袋有包装袋的食品。

2、幼儿记录信息表、水彩笔、自制挂历卡3、幼儿掌握一些文字、年月日的表达方式活动过程:一、幼儿自主观察食品袋,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幼儿自主观察食品袋。

师:今天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带了一包食物,但是我们今天不是参加品尝大会,而是参加一次发现之旅,去发现食品包装袋上的秘密。

现在就请你们仔细看看到底包装袋上都有那些秘密?2、提问: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出示大的记录纸,教师将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小结:哦,你们发现了包装袋上有漂亮的花纹、文字、标志,这些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食品了。

3、进一步发现包装袋上的重要信息。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很多秘密,你觉得哪些秘密可以直接地告诉我们这个食物是安全的,对我们健康没有危害,为什么?师:那到底哪些秘密是直接可以告诉我们食物是安全的、健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二、观看幻灯片,认识包装袋上的防伪条码、保质期、生产日期1、幼儿观看幻灯片,知道这些信息与身体健康的重要联系。

大班幼儿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

大班幼儿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

大班幼儿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幼儿安全教育》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具体涉及第2节“食品安全”。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食品安全标识;了解食品保存方法;学习判断食品是否变质;掌握正确的食品安全操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判断食品是否安全,掌握正确的食品安全操作方法。

重点: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标识,认识食品保存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卡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食品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找出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引导幼儿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食品安全标识,让幼儿认识常见的食品安全标识,如QS、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

(2)介绍食品保存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让幼儿了解不同食品的保存方法。

(3)讲解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变质,如观察食品的颜色、气味、口感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卡片,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卡片上的食品是否安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标识2. 食品保存方法3. 判断食品是否变质4. 食品安全操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找出家里的食品安全标识,并记录下来。

(2)观察家里的食品保存方法,记录正确的保存方法。

2. 答案:(1)常见的食品安全标识有QS、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

(2)正确的食品保存方法包括冷藏、冷冻、干燥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大班幼儿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

大班幼儿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

大班幼儿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教案一:认识食品安全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食品安全与健康》第12章2. 内容:了解食品的基本概念,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习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的基本概念,知道食品与健康的关系。

2. 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学会简单的食品安全判断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食品的基本概念,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难点:食品安全判断方法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品图片、食品安全宣传册。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讨论“什么是食品?我们每天都要吃食品,那么食品与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关系呢?”引起幼儿对食品的思考。

2. 讲解:讲解食品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认识食品与健康的关系。

3. 互动:展示食品安全宣传册,让幼儿找出不安全的食品,并说明原因。

4. 实践:让幼儿学习简单的食品安全判断方法,如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六、板书设计食品与健康的关系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不安全的食品,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食品安全的学习兴趣浓厚,但部分幼儿对食品安全判断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教案二:学会正确洗手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食品安全与健康》第3章2. 内容: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2. 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洗手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手方法。

2. 难点:幼儿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视频、洗手盆、肥皂。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吃的学问》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食品安全标志、了解食品保存方法、学习判断食品新鲜程度、探讨均衡饮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食物中毒。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理解食品安全标志,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3. 提高幼儿判断食品新鲜程度的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选择健康的食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食品保存方法以及判断食品新鲜程度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食品安全标志卡片、食物模型、冰箱模型、食品新鲜程度对比图、均衡饮食金字塔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购物场景,让幼儿观察并找出食品安全标志,引导他们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介绍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如冷藏、冷冻、真空包装等。

(3)演示如何判断食品新鲜程度,如观察颜色、闻气味、触摸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教具进行观察和讨论,然后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

5. 作业布置(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标志:图片+名称2. 食品保存方法:图文并茂3. 判断食品新鲜程度:图文并茂4. 均衡饮食金字塔图:图片七、作业设计(1)找出家里的食品安全标志,并记录下来。

(2)了解并记录家里的食品保存方法。

(3)观察并记录购买的食物新鲜程度。

2. 答案:(1)食品安全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等。

(2)食品保存方法:冷藏、冷冻、真空包装等。

(3)食物新鲜程度:根据观察、闻气味、触摸等方法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实践,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2)组织幼儿参观超市或农贸市场,实地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精选5篇)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精选5篇)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精选5篇)大班《食品安全》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知识。

2、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教学内容:一、食品污染食品污染是怎么回事?食品(食物)从其作物生长到收获、采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由于各种条件,多方因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原来无毒无害的食品,混进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就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叫食品污染。

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

动物性食物引起中毒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一日可达7-8次,发烧38-40℃。

严重者血压下降抽风、昏迷、重症病人可因心衰、肾衰导致死亡。

预防:加工肉类制品时必须生熟食品分开,保存时要低温贮藏或用盐腌煮肉时肉块不应超过2公斤,厚度不超过8公分,煮沸3小时以上,蛋类要煮沸10分钟以上。

前一餐剩下的食物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食用。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1、豆角中毒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

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2、芽土豆中毒、毒蘑菇中毒(三)化学性食物中毒1、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

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2、有机磷农药中毒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大班关于食品安全教育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关于食品安全教育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关于食品安全教育教案7篇幼儿园大班关于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正确进食方法。

、2、知道吃饭时不包饭和裹饭,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不要一边吃一边说话。

二、活动准备:食物图片三、活动过程:(一)、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1、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东西呢?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引导幼儿回答)2、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自己爱吃的零食,那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小朋友,你们吃过的饭菜又都有哪些呢?(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二)、引导幼儿了解进食可能遇到的危险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是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很容易发生危险的哦!2、教师说一说因为饮食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如:有些孩子因为吃果冻造成窒息,有些小朋友中午把饭含在嘴巴里面睡觉也造成窒息等等。

3、教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说说你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事情呢?4、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在进餐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方式,应该要怎么样做,才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

5、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能含饭在嘴巴里面,吃鱼的时候应该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的话应该等一会儿再喝等等。

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三)、出示图片,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内容呢?图上面是怎么样提醒我们在进食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呢?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3、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在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四)、活动延伸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今天活动的内容,希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进食安全。

幼儿园大班关于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2活动目标:1、观察食品发霉变质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8篇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探究中觉察并获得食品保质期的相关阅历,尝试学看保质期。

2、了解食品卫生学问,初步培育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加幼儿的自我疼惜意识。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养分。

4、丰富幼儿关于食物的词汇,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力气。

活动预备:课件、录像片、日历表、各类食品、记录表格、笔活动过程:一、播放幼儿在超市购物的短片,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师:小朋友,你们都逛过超市吗?今日教师带来了一段短片,小朋友认真看看片子里的小朋友是怎么逛超市的?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带问题看短片)师:好,短片看完了,下面谁来答复刚刚教师的问题。

(幼儿:小朋友逛超市很欢快;有的小朋友选了很多自己宠爱吃的东西;我观看有的小朋友在看价钱;我观看有的小朋友在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提问:为什么要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呢?(推断食物是否过期) 教师说出保质期的概念。

师:“全部的食品都有它的保质期,保质期就是告知我们在这个日期内可以安全的食用,保证我们身体的安全和安康。

”师:“小朋友们,过期食品能吃吗?为什么?”二、介绍食品保质期的作用与重要性师:短片里的小朋友在哪里觉察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呢?师:“其实啊,全部的食品包装上应当都有两个日期:一个是保质期,另一个是生产日期,通过这两个日期我们就能推断是否过期。

”三、幼儿自主观看感知食品的保质期。

1、教师出示幼儿宠爱的食品,激发幼儿的乐观性。

师:“看,教师这里有很多的零食,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一找它们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呢?”教师将食品发放给幼儿,幼儿自主观看,自由争论。

2、教师提问幼儿答复你们都找到了吗?两个日期都找到了的举手。

在哪里找到的?请幼儿举手发言,引出日期消逝的位置不同,时间不一样。

四、引导幼儿学习推断食物过期的方法师:小朋友们找得又快又好,光是找到了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推断才对哦!师:“教师带来了两种食品,我们要正确推断是否过期,要借助于日历和表格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2、能仔细观察、分析哪些食品时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克制自己,少吃零食。

二、活动准备
1、各种食品包装袋及瓶、罐的图片
2、霉变及变质、以及正常的食品图片。

3、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食品包装上的安全信息呢?在正规超市买的食品外包装上会有生产日期和安全标志,你们知道吗?
2、活动展开:出示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

(1)观看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认识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记。

①教师出示图片上的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
辨认。

教师提问:图中的食品包装袋和牛奶瓶上有什么数字和图案?它们有什么用。

②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是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安全标记。


们可以告诉我们所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可不可以放心食用。

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时安全的,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吃了可能会生病。

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是安全的,没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

和爸爸妈妈去买食品,可以提醒他们注意包
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标志。

如果你不会计算保质期到什么时候,可以问问身边的大人
(2)观看教学图片,霉变及变质、以及正常的食品图片。

学习分辨变质食品的正确方法。

①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面包上面有什么,还能吃吗?开封后搁了一段时间的食品怎样才能知道有没有变质呢?牛奶、豆浆能在温室下放很久吗?请幼儿相互讨论。

②教师小结: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可以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可以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

如果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

新鲜牛奶、豆浆在室温下不能放太久。

四、活动总结:所以,小朋友们要少吃或不吃这样的零食,才会健康成长,注意食品安全。

五、活动延伸:实地观察分辨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①课后老师拿出食品的包装以及各种食品,请小朋友来当食品检验员,检查一下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不安全
②请幼儿观察并并且检查讨论。

③讨论零食中的安全隐患,克制自己,少吃或不吃零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