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通淬火工艺

合集下载

淬火以及淬火工艺

淬火以及淬火工艺

在箱式或井式电炉中加热时,与工件接触的介质是空气,其主要成 分中的氧以及少量存在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可使工件氧化(主要在 650°C以上),前二者还能使工件脱碳(钢件表面碳含量降低)。
8. 1. 3. 2液体介质

液体介质淬火加热经常在液体介质中进行,主要指采用盐浴加热。 它的优点是炉温较易控制、工件受热均匀、加热速度快、 工件不易氧化脱碳、变形小且易于局部加热等。但是,如 果不能及时除去盐中氧化性杂质,仍会使工件产生脱碳或腐蚀, 故必须对盐浴经常定期进行脱氧处理。
(1)化学成分是决定淬火温度最主要的因素。 碳钢的淬火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为Ac3 +(30~50 °C), 共析钢、过共析钢为Acl +(30~50 °C) 。

亚共析钢:
亚共析钢除进行 亚温淬火 时采用略低于Ac3的温度加热 外,一般都进行完全奥氏体化加热。




亚共析钢一般选择在Ac3以上淬火加热的原因: 如果低于Ac3,组织中会保留一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淬火 后会出现软点,使硬度达不到要求。同时,由于这种组织 上的不均匀性,还可能影响回火后的机械性能。 为了不致引起奥氏体晶粒的粗化以及尽可能减小淬火缺陷, 温度还不能选得过高, 在原则上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定为Ac3 +(30~50 °C)。 一般在空气炉中加热比在盐浴中加热高10~30 °C,采用 油、硝盐淬火介质时,淬火加热温度应比水淬提高20 °C 左右。
第八章 淬火及淬火工艺
主要内容
1. 淬火加热 2. 淬火介质 3. 钢的淬透性 4. 淬火工艺 5. 表面淬火 6. 淬火缺陷


言1
淬火是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 从广义上说,淬火是将合金在高温下所 具有的状态以过冷、过饱和状态固定至室 温,或使基体转变成晶体结构与高温状态 不同的亚稳状态的热处理形式。

常见热处理—淬火与回火

常见热处理—淬火与回火

(1)低温回火
回火温度:150~250℃
目的:
降低淬火内应力,提高韧性,并保持高硬度和耐磨性。 主要用于硬而耐磨的零件。
(2)中温回火
回火温度:250~500℃
目的:
使淬火钢件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适当的 韧性。
主要用于弹性零件(如弹簧、发条)和热锻模具等。
(3)高温回火
回火温度:500~650℃
4、淬火后的钢,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其强度和硬度
也提高。
()
答案:×
5、刚在回火后,内部组织不发生变化。 ( )
答案:×
6、淬火钢进行回火的最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内应
力。
()
答案:√
小结:
淬火与回火工艺过程、目的及应用。
作业:练习册P32~33
(2)淬透性 淬透性是指钢经淬火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淬透
性愈好,淬硬层愈厚。
2、回火
将已经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下的适当温度 (低于727℃)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 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
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 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按回火温度分成三个:
(1)低温回火 (2)中温回火 (3)高温回火
项目二 常见热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淬火与回火
一. 普通热处理
普通热处理有退火、淬火、回火和正火四种基本工艺。 俗称“四把火”。
1、淬火
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放入 淬火剂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艺。
目的:
是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淬火工艺有两个概念:
(1)淬硬性 淬硬性是指钢经淬火后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淬火 工艺

淬火 工艺

淬火工艺一、淬火工艺淬火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机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车、飞机、火箭中应用的钢件几乎都经过淬火处理。

为满足各种零件千差万别的技术要求,发展了各种淬火工艺。

如,按接受处理的部位,有整体、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按加热时相变是否完全,有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对于亚共析钢,该法又称亚临界淬火);按冷却时相变的内容,有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和欠速淬火等。

工艺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冷却3个阶段。

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淬火分类是以冷却方式的不同划分的。

主要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

● 单液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浸入某一种淬火介质中,一直冷却到室温的淬火操作方法。

单液淬火介质有水、盐水、碱水、油及专门配制的淬火剂等。

一般情况下碳素钢淬火,合金钢淬油。

单液淬火操作简单,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其缺点是冷速受介质冷却特性的限制而影响淬火质量。

单液淬火对碳素钢而言只适用于形状较简单的工件。

● 双液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在钢件还未达到该淬火介质温度之间即取出,马上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冷却,如先水后油、先水后空气等。

双液淬火减少变形和开裂倾向,操作不好掌握,在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 马氏体分级淬火(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这种冷却方法的特点是先将工件浸入温度略高于Ms的浴槽,在浴槽中保温至工件表面与中心均冷至浴槽的温度,然后取出空冷。

浴槽温度一般为Ms+(10~20)℃。

浴槽中介质的成分采用硝盐浴、碱浴、中性盐浴● 贝氏体等温淬火是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260~400℃)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的淬火工艺,有时也叫等温淬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

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

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

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

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铸钢件常见热处理工艺

铸钢件常见热处理工艺

按加热和冷却条件不同,铸钢件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正火、均匀化处理、淬火、回火、固溶处理、沉淀硬化、消除应力处理及除氢处理。

1.退火:退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3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目的是为消除铸造组织中的柱状晶、粗等轴晶、魏氏组织和树枝状偏析,以改善铸钢力学性能。

碳钢退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铸钢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铸钢为珠光体,过共析铸钢为珠光体和碳化物。

适用于所有牌号的铸钢件。

2.正火:正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3温度以上30~50℃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的目的是细化钢的组织,使其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也是作为以后热处理的预备处理。

正火与退火工艺的区别有两个:其一是正火加热温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却较快些。

经正火的铸钢强度稍高于退火铸钢,其珠光体组织较细。

一般工程用碳钢及部分厚大、形状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多采用正火处理。

正火可消除共析铸钢和过共析铸钢件中的网状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可作为中碳钢以及合金结构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以细化晶粒和均匀组织,从而减少铸件在淬火时产生的缺陷。

3.淬火:淬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Ac。

或Ac•以上),保持一定时间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常见的有水冷淬火、油冷淬火和空冷淬火等。

铸钢件淬火后应及时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淬火应力及获得所需综合力学性能铸钢件淬火工艺的主要参数:(1)淬火温度:淬火温度取决于铸钢的化学成分和相应的临界温度点。

原则上,亚共析铸钢淬火温度为Ac。

以上20~30℃,常称之为完全淬火。

共析及过共析铸钢在Ac。

以上30~50℃淬火,即所谓亚临界淬火或两相区淬火。

这种淬火也可用于亚共析钢,所获得的组织较一般淬火的细,适用于低合金铸钢件韧化处理。

(2)淬火介质:淬火的目的是得到完全的马氏体组织。

为此,铸件淬火时的冷却速率必须大于铸钢的临界冷却速率。

淬火的工艺

淬火的工艺

淬火是一种热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下面是通用的淬火工艺步骤:
1.加热(Heating):将待淬火的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

这个温度通常称为"淬火温
度"或"临界温度",它取决于材料的组成和硬化要求。

2.保温(Soaking):在达到淬火温度后,将材料保持在该温度下一定的时间以确保温度
均匀分布,使材料内部也达到所需的温度。

3.急冷(Quenching):将加热保温完成的材料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如水、油或盐溶液。

冷却介质的选择取决于材料的类型和硬化要求。

4.温度回火(Tempering):在材料的冷却过程中,会形成一些脆性的残余应力。

为了增
加材料的韧性和减少内部应力,可以将材料加热到较低的温度进行回火处理。

回火温度和时间根据材料的硬化要求来确定。

注意,淬火工艺的参数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介质的选择等都取决于具体的金属材料和应用要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硬化要求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和测试。

此外,不同类型的钢材可能需要不同的淬火工艺,例如气体淬火、盐浴淬火或真空淬火。

对于高合金钢和特殊钢,可能还需要采用复杂的淬火工艺来满足其特殊的要求。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请遵循相关的标准和工艺指南,并参考专业人士的建议。

淬火、回火、正火、退火基本知识与区别

淬火、回火、正火、退火基本知识与区别

淬火、回火、正火、退火基本知识与区别什么叫淬火?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的目的:1)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

例如:提高工具、轴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弹簧的弹性极限,提高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

2)改善某些特殊钢的材料性能或化学性能。

如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增加磁钢的永磁性等。

淬火冷却时,除需合理选用淬火介质外,还要有正确的淬火方法,常用的淬火方法,主要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局部淬火等。

钢铁工件在淬火后具有以下特点:①得到了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等不平衡(即不稳定)组织。

②存在较大内应力。

③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钢铁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经过回火什么叫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成材或零件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一定方式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回火是淬火后紧接着进行的一种操作,通常也是工件进行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因而把淬火和回火的联合工艺称为最终处理。

淬火与回火的主要目的是:1)减少内应力和降低脆性,淬火件存在着很大的应力和脆性,如没有及时回火往往会产生变形甚至开裂。

2)调整工件的机械性能,工件淬火后,硬度高,脆性大,为了满足各种工件不同的性能要求,可以通过回火来调整,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

3)稳定工件尺寸。

通过回火可使金相组织趋于稳定,以保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变形。

4)改善某些合金钢的切削性能。

回火的作用在于:①提高组织稳定性,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使工件几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稳定。

②消除内应力,以便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并稳定工件几何尺寸。

③调整钢铁的力学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普通淬火和高频淬火有什么区别

普通淬火和高频淬火有什么区别

在一些工件的加工行业中会经常用到淬火这种工艺,由于加热设备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淬火和高频淬火,这两者是一样的工作原理,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一、处理工艺不同
1、普通淬火:将金属工件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2、高频淬火通过快速加热,待加工钢件的表面达到淬火温度,不均匀的热量传递到中心,然后快速冷却。

只有表面硬化为马氏体,中心仍为退火结构。

二、应用领域不同
1、高频淬火:受扭转、弯曲等交变载荷作用的工件,其表面的应力或耐磨性比芯部高,对工件表面的强化要求也高,适于含碳量在0.40~0.50%钢材。

2、普通淬火:几乎所有重要的机械零件,特别是汽车、飞机和火箭用的钢制零件,都经过淬火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普通和高频淬火的区别之处了,相信大家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

淬火工艺的定义

淬火工艺的定义

淬火工艺的定义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淬火工艺呀!这淬火工艺呢,就好比是给金属材料的一次大变身!你想想看,一块普普通通的金属,经过淬火这一遭,那可就完全不一样啦,就像是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一下子变得厉害起来了呢!淬火工艺啊,简单来说,就是把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快速冷却。

这一热一冷,可不简单哦!就好像人经历了一场大考验,挺过去就变得更强了。

金属在加热的时候,就像是在接受一场洗礼,把自己的潜力都激发出来。

然后呢,快速冷却,这就像是给它来了个急刹车,让它瞬间定型,变得更加坚硬、耐磨。

咱平时生活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呀!比如说你锻炼肌肉,先让肌肉使劲儿,累得不行,然后休息一下,你就会发现肌肉变得更结实了。

淬火工艺不也是这样嘛!把金属折腾一番,它就变得更厉害了。

你说这淬火工艺神奇不神奇?它能让金属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原本可能软软的金属,经过淬火,一下子就硬起来了,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磨损。

这就好比一个胆小的人,经过一番磨练,变得勇敢坚强,啥困难都不怕了!而且哦,淬火工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

温度要控制好,冷却的速度也要恰到好处。

这就像是做菜,火候掌握不好,菜就不好吃了。

要是淬火的时候温度太高或者冷却太快太慢,那可就糟糕啦,金属的性能可能就达不到要求,那不就白折腾啦!你想想,如果铁匠师傅不懂得怎么淬火,那打造出来的工具能好用吗?肯定不行呀!所以说,这淬火工艺可是门大学问呢!它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来操作,就像老中医一样,知道怎么拿捏分寸。

再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需要经历一些像淬火一样的磨练呢?只有经过困难的洗礼,我们才能变得更强大,更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呀!总之呢,淬火工艺是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它让金属变得更有价值,更有用处。

就像我们人一样,经过磨练才能成长,才能在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呀,可别小看了这淬火工艺哦!它可是有着大魔力呢!。

常见热处理工艺

常见热处理工艺

常见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手段,可以使金属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1. 退火
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退火可以改善金属的塑性、韧性和可加工性,同时对于去除应力和改善表面质量也有很好的效果。

2. 正火
正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正火可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同时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可焊性。

3. 淬火
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浸入水或者油中冷却。

淬火可以使金属的硬度和强度提高,但是会降低金属的韧性。

淬火常用于制造高强度、高硬度的零件。

4. 回火
回火是指将经过淬火处理的金属材料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冷却。

回火可以改善金属的韧性和韧度,同时可以去除淬火时产生的残余应力。

除了以上四种热处理工艺,还有渗碳、氮化、钝化等特殊的热处理工艺。

渗碳是一种将碳元素渗透到表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氮化是一种将氮元素渗透到表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抗腐蚀性;钝化是一种将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

热处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手段,可以对金属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善和调整,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不同的工艺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热处理工艺-淬火

热处理工艺-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 贝氏体等温淬火
是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260~400℃)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的淬火工艺,有时也叫等温淬火。一般保温时间为30~60min。
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
● 水
水是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缺点是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冷却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水处于沸腾阶段,冷却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冷却能力。因此水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件的淬火冷却。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不能低于AC1,因为此时钢材尚未奥氏体化。若加热到略高于AC1温度时,珠光体完全转变承奥氏体,并又少量的渗碳体溶入奥氏体。此时奥氏体晶粒细小,且其碳的质量分数已稍高与共析成分。如果继续升高温度,则二次渗碳体不断溶入奥氏体,致使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其碳浓度不断升高,会导致淬火变形倾向增大、淬火组织显微裂纹增多及脆性增大。同时由于奥氏体含碳量过高,使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数量增多,降低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高于AC1太多是不合适的,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的ACm或以上温度就更不合适。
采用高温淬火可获得较多的板条状马氏体或使全部板条马氏体提高强度和韧性。如16Mn钢在940℃淬火,5CrMnMo钢在890℃淬火,20CrMnMo钢在920℃淬火,效果较好。

什么是淬火

什么是淬火

1、材料能否淬火与含碳量有关,含碳量高的可以直接淬火,含碳量低的需要进行渗碳处理以提高需淬火层的含碳量才可以进行淬火处理。

注意:淬火只可以进行一次!!因为淬火后材料组织结构会发生变化,形成稳定的结构。

再遇到高温会使材料的内应力导致材料碎裂。

2、渗氮主要用于粉末冶金或是轴承钢等特殊材料的表面处理,以增加材料的表面硬度,但硬度比不上淬火的硬度。

然而由于氮的元素稳定性,所以对于材料的表面要求高而硬度要求一般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渗氮处理。

3、镀铬用于一般的材料表面处理,用途为防锈和增加美观。

4、35、45材料由于含碳量已经足够了不需要进行渗碳处理,可以直接进行淬火处理。

35材料的淬火温度最高可以到50HRC左右,45材料可以到55HRC以上。

相同材料淬火的硬度主要决定于淬火后回火的时间和回火温度。

回火时间越短,回火温度越低,淬火后的硬度越高。

但淬火的硬度越高材料越脆,韧性越低。

所以硬度的选择是足够就好。

如果需要高硬度可以采用65、70材料这些含碳量高的材料或是采用含Cr的材料,如40Cr、20CrMnTi等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搂住可以将你们单位的常用材料说一下,然后让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单位是这样的:常用的材料就是45钢、HT200,这两种材料都可镀铬、渗碳、渗氮,渗碳、渗氮后的零件颜色是不一样的,钢件的是黑色,铸铁件的黑中发红色,同时45钢也可以调质、淬火、正火,45钢淬火、渗碳可以达到HRC50-60,渗氮操作者的工艺了,有的和调质的硬度一样,有的也能达到HRC45以上10楼说的不错。

补充一些:1、淬火多数针对整体材料2、整体淬火后仍然可能中心最里面材料组织结构不好,比如硬脆等,因此采用低碳钢表面渗碳渗氮。

3、渗碳渗氮除了增加材料的表面硬度外,耐磨性提高很多。

4、镀铬有亮铬和硬铬2种,除了防锈和增加美观外,可以用来修补材料的磨损等。

补充一点,镀铬有两种的,一种是装饰铬,一种是硬铬,这种12楼的已经说了,其实镀硬铬是比较好的一种增加表面硬度的方法,但是它的优缺点很多,所以好多情况下都没采用。

说明普通热处理工艺种类及工艺特点

说明普通热处理工艺种类及工艺特点

说明普通热处理工艺种类及工艺特点普通热处理工艺是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工艺方法。

常见的普通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 退火工艺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硬度,减少应力和变形;(2) 促使金属材料内部的晶粒长大,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3) 还原材料的内应力,改善材料的变形性能和加工性能。

2. 正火工艺正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蚀性;(2) 使材料的组织更加致密,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3) 适用于对材料进行强化处理,如奥氏体化处理。

3. 淬火工艺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使材料快速冷却,产生高硬度和高强度的组织;(2) 通过淬火介质的选择和调节,可以控制材料的硬度和组织形态;(3) 容易引起材料的变形和开裂,需要进行适当的回火处理。

4. 回火工艺回火是指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降低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2) 通过合理的回火温度和时间控制,可以得到不同硬度和强度的材料;(3) 适用于消除淬火应力和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

除了上述常见的普通热处理工艺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热处理工艺:5. 等温淬火工艺等温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等温淬火工艺的特点包括:(1) 通过等温保温,使材料的组织发生相变,形成具有良好组织和性能的材料;(2) 可以有效控制材料的硬度和组织形态,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3) 适用于对高合金材料进行强化处理,如马氏体化处理。

淬火 工艺

淬火 工艺

淬火工艺淬火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通过控制金属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淬火工艺的应用广泛,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各种金属材料,可用于增强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本文将从淬火的基本原理、工艺步骤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淬火是通过将金属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而实现的。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的相变规律来改善金属的力学性能。

在加热过程中,金属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生改变,原有的晶粒会长大并重新排列。

当金属冷却时,晶粒会重新结晶并形成细小而均匀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工艺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步骤。

首先,将金属材料置于加热炉中,加热至淬火温度。

不同金属材料的淬火温度不同,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来确定。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控制加热速度和温度均匀性,以确保金属材料能够达到适当的温度。

其次,保温是指将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其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并长大。

保温时间的长短也需要根据具体材料来确定。

最后,冷却是将加热保温后的金属材料迅速冷却至室温。

冷却速度的快慢也会对淬火效果产生影响,通常采用水、油、盐等不同介质进行冷却,以控制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淬火工艺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钢铁行业中,淬火可用于生产各种工具钢、合金钢和汽车零部件等。

例如,汽车发动机的曲轴、凸轮轴等零部件经过淬火处理后,能够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在铝合金和铜合金等材料中,淬火可用于改善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提高其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

此外,淬火也常用于制造刀具、模具等工具,在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韧性,以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淬火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通过控制金属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淬火工艺的应用广泛,可用于增强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淬火工艺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

什么是退火、淬火

什么是退火、淬火

退火、淬火、回火、正火工艺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

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

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淬火工艺

淬火工艺

淬火工艺、淬火剂的究研因有几个朋友询问淬火的问题,现将之前我曾经写在其他论坛上的东西重贴在此,抛砖引玉。

淬火工艺、淬火剂的究研(一)在制作刀具的工艺中,我认为淬火工艺是最复杂和难以控制的。

淬火工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淬火时要得到马氏体,冷却速度就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而快速冷却又难免引起较大的内应力,往往造成刀体的变形或开裂,或者使刀的韧性降低,在使用的过程中刃口容易崩裂。

如果冷却速度小于临界速度,淬火后就得不到马低体,刀刃的硬度、耐磨性和锋利度又不足。

因此,淬火时,冷却速度必须恰到好处,既要保证得到马氏体又要减小变形、防止开裂、保持韧性,这是淬火工艺上最主要的问题。

第一、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我们首先必须掌握钢淬火时最理想的冷却速度。

从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曲线坐标图我们可以知道,过冷奥氏体在650—500度的范围内转变的速度是最快的,高于这个温度范围和低于这个温度范围,过冷奥氏体都比较稳定,转变速度稍微缓慢。

所以淬火时要得到马氏体,并不需要在整个冷却过程中快速冷却,而是在650—500度之间快速冷却,在650度以上可以冷却得慢一点,减少刀体内外温差所引起的热应力,在300度以下又可以冷却得慢一点,避免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过程有先后,引起过大的组织应力(在300度以下,钢的塑性小,强度大,在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共同作同下,易造成变形和开裂)。

综上所述,钢材理想的淬火冷却速度是:从慢(650度以上)到快(650—500度)再到慢(300度以下)的冷却过程。

第二、分析各种常用淬火剂的冷却能力和各自的局限性,选择合适的淬火剂和淬火方法,使淬火时钢的实际冷却速度接近理想冷却速度。

1、水在650-500度的冷却能力很大,很容易淬硬,但在300—150度时冷却速度仍然太快,会残存大量内应力,使刀体韧性不足,严重时淬裂。

2、油在300—200度的范围的冷却能力较小,不易淬裂,但在650—500度冷却能力不够大,比不上水的冷却能力,不易淬硬。

淬火工艺及冷却方法

淬火工艺及冷却方法

问:热处理工艺-淬火工艺、淬火介质及冷却方法?淬火工艺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是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以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

淬火工艺应用最为广泛,如工具、量具、模具、轴承、弹簧和汽车、拖拉机、柴油机、切削加工机床、气动工具、钻探机械、农机具、石油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飞机等零件都在使用淬火工艺。

(1)淬火加热温度淬火加热温度根据钢的成分、组织和不同的性能要求来确定。

亚共析钢是A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是AC1+(30~50℃)。

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若选用低于AC3的温度,则此时钢尚未完全奥氏体化,存在有部分未转变的铁素体,淬火后铁素体仍保留在淬火组织中。

铁素体的硬度较低,从而使淬火后的硬度达不到要求,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力学性能。

若将亚共析钢加热到远高于AC3温度淬火,则奥氏体晶粒回显著粗大,而破坏淬火后的性能。

所以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选用AC3+(30~50℃),这样既保证充分奥氏体化,又保持奥氏体晶粒的细小。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推荐为AC1+(30~50℃)。

在实际生产中还根据情况适当提高20℃左右。

在此温度范围内加热,其组织为细小晶粒的奥氏体和部分细小均匀分布的未溶碳化物。

淬火后除极少数残余奥氏体外,其组织为片状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细小的碳化物质点。

这样的组织硬度高、耐磨性号,并且脆性相对较少。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不能低于AC1,因为此时钢材尚未奥氏体化。

若加热到略高于AC1温度时,珠光体完全转变承奥氏体,并又少量的渗碳体溶入奥氏体。

此时奥氏体晶粒细小,且其碳的质量分数已稍高与共析成分。

如果继续升高温度,则二次渗碳体不断溶入奥氏体,致使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其碳浓度不断升高,会导致淬火变形倾向增大、淬火组织显微裂纹增多及脆性增大。

同时由于奥氏体含碳量过高,使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数量增多,降低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淬火工艺——精选推荐

淬火工艺——精选推荐

淬火工艺钢的淬火是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在一定范围内发生马氏体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一. 淬火工件的工艺流程一般工件:淬火→清洗→回火→喷砂(或喷丸等)表面清理→检验。

轴类零件及易变形工件:淬火→清洗→回火→校直→去应力处理→喷砂→检验。

二. 淬火前的准备(1)核对工件数量、材质及尺寸,并检查工件有无裂纹、碰伤、缺边、锐边、尖角及锈蚀等影响淬火质量的缺陷。

(2)根据图样及工艺文件,明确淬火的具体要求,如硬度、局部淬火范围等。

(3)根据淬火要求,设计选用合适的工夹具,有的工件进行适当的绑扎,在易产生裂纹的部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用铁皮或石棉绳包扎及堵孔等。

(4)表面不允许氧化、脱碳的工件,应在盐浴炉或预抽真空保护气氛炉中加热,或采取以下防护措施:a. 涂料防护b. 将工件装入盛有木炭或已使用过的铸铁屑的铁箱中,加盖密封。

(5)大批工件必须作单件或小批量试淬,制订工艺后方可进行批量淬火,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抽检。

三. 装炉(1)允许不同材质但具有相同加热工艺的工件装入同一炉中加热。

(2)装炉工件均应干燥、不得有油污及其他脏物。

(3)截面大小不同的工件装入同一炉时,大件应放在炉膛后部,大、小工件分别计算保温时间。

(4)装炉时必须将工件有规律摆放在装炉架或炉底板上,用钩子、钳子或专用工具堆放,不得将工件直接抛入炉内,以免碰伤工件或损坏炉衬。

(5)细长工件必须在井式炉或盐炉中垂直吊挂加热,以减少变形。

(6)在箱式炉中装工件加热时,一般为单层排列,工件间隙10~30mm。

小件允许适当堆放,但保温时间应适当增加。

四. 加热1. 加热方式(1)碳钢及合金钢工件,一般可直接装入比规定的淬火温度高20~30℃的炉中加热。

(2)高碳高合金钢及形状复杂的工件应先预热。

2. 加热温度选择。

3. 工件加热时间的计算:炉中的工件应在规定的加热温度范围内保持适当的时间,保证必要的组织转变和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普通淬火工艺?工艺流程是什么?
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

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轧辊、渗碳零件等)。

通过淬火与不同温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综合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另外淬火还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获得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淬火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等。

淬火工艺主要用于钢件。

常用的钢在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时,原有在室温下的组织将全部或大部转变为奥氏体。

随后将钢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却,奥氏体即转变为马氏体。

与钢中其他组织相比,马氏体硬度最高。

钢淬火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它的组织全部或大部转变为马氏体,获得高硬度,然后在适当温度下回火,使工件具有预期的性能。

淬火时的快速冷却会使工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其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开裂。

为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

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4类。

淬火效果的重要因素,淬火工件硬度要求和检测方法:
淬火工件的硬度影响了淬火的效果。

淬火工件一般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C 硬度。

淬火的薄硬钢板和表面淬火工件可测试HRA的硬度。

厚度小于0.8mm
的淬火钢板、浅层表面淬火工件和直径小于5mm的淬火钢棒,可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HRN硬度。

预冷淬火是什么工艺
预冷淬火是指淬火前,先把已在规定淬火温度下充分保温后的工件出炉空冷一小段时间,然后再淬火的工艺,一般预冷到720 ℃左右,这种操作对操作者技能要求很高,他们一般是通过观察判断工件颜色来估计温度,因为空冷后的温度高了低了,都容易失误。

目的是通过减少工件与淬火介质之间的温度差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件变形、开裂等淬火畸变的可能。

钢的热处理中,淬火的目的是什么?本质上是得到什么的工艺?
淬火的目的是增加钢的硬度,本质上是得到马氏体的工艺~
请问9Gcr是什么东西?它的淬火方法和回火温度等热处理工艺应该怎么样定?
这是一种轴承钢,含碳量0.9%,主要的合金元素是Cr
对于轴承钢一般情况下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加低温回火,回火温度一般在160℃左右。

为了得到回火马氏体,保证轴承钢的强度和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