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它们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础知识。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找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评估和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观察法:通过观察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现象和状况,寻找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现场布局、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2.调查法: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例如,询问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的看法和意见,调查工作场所的历史记录和事故情况等。
3.检查法:通过检查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文件和记录,找出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检查安全标志、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记录等。
4.测量法:通过测量和监测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参数,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
5.分析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其中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因果图、故障树分析等方法,找出危险源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性评价:使用专家判断或经验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级。
例如,采用专家访谈法、专家意见法等。
2.定量评价:使用统计分析或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具体的风险值。
例如,采用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3.层次评价:将风险分成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分析风险的组成部分和相对重要性。
例如,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动态评价法等。
4.多指标评价:考虑多个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范本(四篇)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范本一、概述本策划范本旨在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帮助组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本文将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指南,从而使组织能够全面而科学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二、危险源辨识1.确定工作场所的危险源在开始危险源辨识前,应对工作场所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调查。
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和物料储存、机械和设备使用、人员流动等方面。
同时,要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看法和经验。
2.记录和分类危险源根据前一步骤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记录和分类。
可以按照危险源的性质、来源、可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类,并为每个危险源赋予一个唯一的标识。
3.评估危险源的潜在严重性针对每一类危险源,评估其潜在的严重性。
主要包括可能导致的伤害类型(如损伤、中毒、火灾等)、可能引起的人员伤亡数量和严重程度,并评估其潜在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三、风险评价1.确定评价标准和指标在进行风险评价前,应先确定评价标准和指标。
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也可以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制定内部标准。
2.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可能性的评估,即评估该危险源发生的概率。
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专家经验和组织内部的情况进行评估。
3.评估风险的影响程度评估每个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影响程度,包括人员伤亡数量和严重程度、财产损失等。
可以参考相关标准和指南,也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设置评估指标。
4.计算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评估结果,计算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可以使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来计算。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四、风险控制1.确定风险控制目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风险控制的目标。
例如,降低风险等级、减少风险可能性或减轻风险影响等。
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目标,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可以使用预防措施、保护措施、管理措施等多种方式来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1、职责(1)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或安全部经理组织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工作,并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审核、批准。
(2)安全部是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汇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结果,上报重大危险源清单,并组织策划风险控制措施。
2、工作程序(1)危险源的辩识①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或可能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管理、施工现场已有的或拟用的设施、建筑物、设备等。
②危险源辨识要求:a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b考虑在评价期限内,已有措施的适用性和效果。
③危险源辨识要考虑的因素:a业务活动:项目部的地理位置,活动或施工过程的阶段,计划的和被动性的工作,确定的任务(如驾驶)。
b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以及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c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作业,特殊行业工种,危险设备、设施及工程,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和活动,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作业活动,曾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
d具体可按“机”(振动、手工工具、弹簧)、“电”(闪电、马达、配电箱等)、“热”(低温、蒸气等)、“放”(X光、激光、电视辐射)、“化”(易燃、易爆、自燃、有毒、致癌物)、“生”(细菌、病毒、微生物等)、“人”(心理压力、误操作等)。
e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可用询问、交流,现场观察,查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调查表法等。
④危险源辨识步骤:a项目部将本部门按要求对分列出的每一项业务活动,辨识出与此业务活动相关的危险源。
b将上述辨识出的危险源合并同类项,汇总,填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c将“危险源调查及风险评价表”上报安全部,安全部将所有调查表的内容进行确认、汇总,形成公司总的施工过程危险源表。
d综合部对公司总部辨识出的危险源合并汇总,填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危险源及其相关风险的体系化管理制度。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危险源辨识:通过对工作场所、作业过程、设备设施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是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等;化学因素,如有害化学物质、气体、液体等;生物因素,如病原体、危险生物等;以及人为因素,如工作方式、操作不当等。
2. 风险评价: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及工作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价一般包括风险的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等方面的考虑。
评价的方法可以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
风险控制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人员行为控制等方面的措施。
技术控制包括改进设备、工艺流程等;管理控制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等;人员行为控制包括培训教育、行为纪律等。
4. 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
管理制度包括相关的文件、规程、制度等,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确保危险源的持续管控。
通过建立和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评估和控制风险,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维护员工的权益和福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的实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场所巡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巡查,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电气设备、人为因素等。
2.危险源辨识调查:对已发生的事故和不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的危险源,并加以改正。
3.员工培训:培训员工对危险源的辨识和处理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识别: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确认。
2.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其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
3.风险评估: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优先级,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危险源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三、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控制程序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
风险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人为控制等。
2.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对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包括对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等进行改进和加强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等。
3.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估:对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估,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危险源。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危险源无处不在。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正确地识别危险源并评估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潜在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确定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其目的在于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识别出目标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在工业厂房中,观察机械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员工、客户或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可能的危险源的看法和意见。
例如,在医院中,可通过问卷了解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看法。
(3)专家咨询法:请专业人员对目标环境进行评估和识别危险源。
例如,在建筑工地中,可以请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专业评估。
2. 危险源辨识的要点: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全面性:要全面、系统地辨识目标环境中的危险源,不遗漏任何潜在的危险因素。
(2)准确性:要对危险源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定位,了解其特点和可能产生的风险。
(3)合理性:要根据目标环境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危险源辨识。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以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和概率。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哪些风险最为重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
1. 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定性评价: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定性描述。
例如,某项工程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风险可以描述为“高”、“中”、“低”。
(2)定量评价:通过数据统计和模型分析,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计算。
例如,使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某项工程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概率和数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领域,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些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事故的根源或状态。
辨识危险源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中间品和产品等是否存在危险因素?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设备设施: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是否及时?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善?●人员操作:员工是否经过必要的培训?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守规章制度?●环境因素:工作场所的布局是否合理?通风、照明等环境条件是否良好?以下是一些危险源辨识的案例:●在化工厂中,原料和产品的化学性质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在机械加工车间,高速旋转的设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在电力系统中,电线老化、设备过载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1.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每种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般而言,风险评价包括以下步骤:●危险源评估:确定每种危险源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风险值计算:根据危险源评估结果,计算出每种危险源的风险值。
●风险因素分析:分析影响风险值的因素,包括人、机、料、法、环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风险评价的案例:在某化工厂,通过危险源辨识发现原料和产品的化学性质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经过风险评价,计算出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风险值较高,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控制措施制定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
制定控制措施需遵循以下原则:●针对不同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要求。
●考虑措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一些控制措施制定的案例:●在存在化学性质的原料和产品的情况下,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等措施。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运行。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指在工作环境中,识别并评估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的过程。
它是保障员工和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事故和职业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风险评价及控制的详细说明: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识别和分析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潜在危险源,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疾病的因素。
这些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化学物质、电气设备、高处作业、火灾危险、人为因素等。
通过识别危险源,可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需要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可以通过观察、检查、调查和记录等方式进行。
风险评价是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评估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频率,确定风险的大小。
对于特别严重的风险,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风险评价可以通过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员工和工作场所管理者共同参与。
评估风险的要素包括危险源的特性、暴露程度、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
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的过程。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工程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改变工作环境或工作方式,减少危险源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例如,在机械设备上安装防护装置,使用密闭系统或排风系统控制化学物质的泄漏等。
管理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操作程序和培训等,限制人员接触危险源的时间和方式,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个体防护是指给予员工适当的防护装备,以减少或防止损害的发生,例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在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控制优先原则,即优先考虑采取技术控制、工程控制和管理控制措施,尽量避免依赖个体防护。
其次是综合施策原则,即同时采取多种控制措施,以提高风险控制的效果。
此外,还要不断监测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
总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保障员工和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与控制
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等设施,用于止逆的阀门等设施,真 空系统的密封设施。
⑺紧急处理设施
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分流、排放(火炬)、吸收、中和、冷却 等设施,通入或者加入惰性气体、反应抑制剂等设施,紧急停车、仪 表联锁等设施。
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⑻防止火灾蔓延设施
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油(火)堤,防爆墙、防爆门等 隔爆设施,防火墙、防火门、蒸汽幕、水幕等设施,防火材料涂层。
频繁程度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越大,风险越大。 包括: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 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
严重性C:事故发生后能带来多大的人员作伤亡和财产损失。 包括: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
2.风险控制的原则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 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使用环保材料等; 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如 使用安全电压、漏电保护器、安全带、安全帽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有害因素 的措施。如使用通风装置、耳麦、护目镜、防毒面具等; 警告:在易发生危险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标志、警示标志等。
步骤(策划)
成立工作小组:
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如生产副总经理,工程师,技 术员,安全员,班组长,机械司机,管库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 有经验的工人 。 确定活动场所划分依据,危险源辨识的原则,风险评价的方法等。
识别相适的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编码》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 等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在各行各业中,危险源的存在和相关的风险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准确识别出危险源,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才能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工作和生活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
一、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伤害、损害或危害人身安全和财产的因素。
危险源的辨识是保证工作和生活安全的第一步。
辨识危险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法:通过对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的仔细观察,寻找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危险源。
2. 专家咨询法: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估,以获取更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3. 资料查询法:通过查询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经验总结,了解行业标准和规范,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产生的潜在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了解和判断潜在的危险性,并为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概率评估:评估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即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可能性。
2. 风险严重性评估:评估危险源发生时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或损失的大小。
3. 风险矩阵分析:根据风险概率和严重性的评估结果,构建风险矩阵,确定不同风险级别,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4. 风险评估报告:将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报告,包括详细的评估方法和结果,以及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三、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针对危险源的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其目的是降低或消除潜在风险,保障工作和生活的安全。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工程控制:采用机械设备和设施来改变工作环境,减少或排除危险源。
2. 行为控制:采取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行为管理措施,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
3. 个体防护: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等,保护工作者的个人安全。
4. 检测监控:设置相关的监测设备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危险源和风险事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
(3)不能脱离生产的实际情况,方法本身及结果都要与实
际的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相适应。
(4)方法运用的结果能为组织提供其设备在职业健康安全
方面的要求信息,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培训需求信息,以及
如何开展运行控制的技术和管理信息。
( 5 )方法的应用效果和频次,要有必要的监测活动,从而
方案,对体系运行控制及
监视测量等要素的实施和
运行、预防和降低风险、
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有效运行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
控制风险的第一步要辨识带来风险的危险源,然后评价其给组
织带来的风险程度,组织依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
来考虑风险控制的措施及降低风险的优先顺序,且这个过程是
动态的持续的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康安全方针、目标要求)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重大危险源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
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
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
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
的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
❖
❖
❖
❖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3.8)或人身伤害(无论
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是造成不良
结果的非预期的情况。
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主观上关注的是过程活动的非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确定危险源的具体位置和性质。
危险源的辨识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危险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1常见的危险源在工作场所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的运转,电气设备的使用,高处作业,化学品的接触,火灾爆炸,高温高压等。
这些危险源都可能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1.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的辨识可以通过现场勘查、设备检查、工艺分析、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事故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和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1.3例证举例来说,某企业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其生产现场存在着多种化学品,这些化学品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
因此,在危险源辨识时,要重点关注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过程,确定其存在的潜在风险,然后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其对员工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频率,确定风险的级别,为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1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风险矩阵法、事件树分析、故障模式效应分析、层次分析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具体的风险级别,为风险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2例子继续以化工企业为例,对于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法,将化学品的毒性,腐蚀性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综合评估其对员工的潜在影响和可能发生的频率,确定其风险级别,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控制程序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不同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手段,全面有效地降低危险源对员工的威胁,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3.1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人防护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基本概念通过全员参预、动态持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强化风险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科学管理、 严谨的过程控制和 PDCA 循环模式,按标准做事。
• 安全管理• 风险控制与评估• 应急与事故管理• 作业环境、生产用具• 生产管理• 职业健康系统• 能力要求与培训• 检查与审核。
• 就是要解决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能有效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 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离不开危(wei)险源辨识。
•••3危(wei)险源辨识目的了解危(wei)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规作法,以及开展危(wei)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4的必要性。
通过学习,让我们员工能用先进管理思想进行危(wei)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 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者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者中毒的危(wei)险危(wei)险源的辨识• 识别危(wei)险源存在和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也就是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wei)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 重大危(wei)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者暂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wei)险物质,且危(wei)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不符合5病、财产损失或者工作环境破坏或者这些情况的组合。
5病、财产损失或者工作环境破坏或者这些情况的组合。
职业健康安全wei)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wei程。
wei)险,是人们主观的观念。
安全与危(wei)险是对立统一的两个因素,危(wei)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我们为了达到安全,避免危(wei)险,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通过必要的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安全。
对安全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树立一种观念:安全是相对的,安全是可以管理的,安全是要持续改进的,安全是可以赢利的,危(wei)险是绝对的,但危(wei)险通过我们的控制是可以转化为安全的66wei )险也称为风险。
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风险评价是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控制措施是通过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方式,降低或消除工作场所危险源的风险。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首先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调研和观察,了解工作过程、设备设施、人员行为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1.环境分析:对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包括空气质量、光照情况、温湿度等因素的检测,以了解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源。
2.任务分析: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逐一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潜在的风险。
3.设备设施分析:对工作场所的各类设备设施进行分析,包括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等。
4.人员行为分析: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是否存在违章操作、是否存在安全意识不足等情况。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其中,风险矩阵法将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估,评价结果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层次分析法则根据不同因素对风险进行划分和权重分配,最终得出综合评估结果。
定量评价是根据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法、模型计算法等。
这种方法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测数据、事故案例等,来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等可能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
控制措施是为降低和消除工作场所危险源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
根据危险源不同,可采取的控制措施也不同,常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措施:通过改进设备、工艺、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减少危险源的产生和传播。
2.管理措施: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概念、步骤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措施。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或工作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类。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为后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包括: 1. 收集信息:对工作场所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设备等。
2. 实地观察: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访谈与调查:与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困难。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以确定其对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了解不同危险源的优先级,并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 定量评价: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通常以概率和损失等指标进行度量。
- 定性评价:基于专家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风险进行主观评估,通常采用高、中、低等级别进行描述。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危险源的概率:即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可能性。
2. 危险源的严重性:即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3. 暴露程度:即员工接触危险源的频率和时间。
4. 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即已经采取的措施对风险的减少程度。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降低或消除工作环境中的潜在风险,以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风险控制需要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风险控制的常见措施包括: 1. 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设备,降低危险源的潜在风险。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举措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举措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在生产或工作中,危险源无处不在,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保障生产或工作的顺利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
在生产或工作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1) 化学品类: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化学品,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2) 机械设备类:如转动设备、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事故。
(3) 高处作业类:如高空作业、临边作业等,可能导致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
(4) 其他类:如电击、淹溺、交通运输等,可能导致触电、溺水、交通事故等事故。
对于这些危险源,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辨识,了解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危害。
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具体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可能的风险和危害程度:即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程度。
(2) 发生概率:即危险源导致事故的概率,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得到。
(3) 持续时间:即危险源存在的时间,越长则风险越大。
(4) 损失大小:即危险源导致事故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大小。
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对各种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从而找出需要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3.控制措施针对评价出的高风险危险源,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 风险降低:通过改善工艺流程、提高设备质量、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对于化学品类危险源,可以采取双控措施降低化学品存放和使用风险。
(2) 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合同转移等手段,将部分或全部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例如,对于高风险的机械设备操作,可以采取外包或购买相关保险等方式进行风险转移。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危险源辨识方法 、
(1)询问、交谈 (2)现场观察 (3)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员工的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 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 选定业务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 选定业务活动 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 的工作步骤→对每个工作步骤 识别危险源→评估 对每个工作步骤, 的工作步骤 对每个工作步骤,识别危险源 评估 危害因素的风险→对高风险的危害因素采取控制措 危害因素的风险 对高风险的危害因素采取控制措 施。
(2)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 ) 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 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设备(机器) 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设备(机器) 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人的不安全行为(或 人的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 人的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
4、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充分考虑所有可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 能造成事故的活动或行为 (1)火灾和爆炸;; )火灾和爆炸;; (2)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械伤害、起重伤害; 械伤害、起重伤害; (3)中毒、窒息、触电; )中毒、窒息、触电; (4)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 ) 素的工作环境; 素的工作环境; (5)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6)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除危险源(使用安全品替代危险品,彻底消除危险源); )消除危险源(使用安全品替代危险品,彻底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资(限制装置内危险物质的存放量);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资(限制装置内危险物质的存放量); 安全设计( (3)进行故障 安全设计(设置安全连锁、紧急停车系统等); )进行故障-安全设计 设置安全连锁、紧急停车系统等); (4)分离、屏蔽(防爆墙的设置、安全距离,具有机械伤害设备增 )分离、屏蔽(防爆墙的设置、安全距离, 设防护罩等等); 设防护罩等等); (5)增加安全系数,减少故障和失误(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厂房设置 )增加安全系数,减少故障和失误( 泄瀑口,有超压危险的设备设置爆破片、安全阀, 泄瀑口,有超压危险的设备设置爆破片、安全阀,气体爆炸危险 环境内使用防爆电气,采用氮气保护、局部通风排毒、 环境内使用防爆电气,采用氮气保护、局部通风排毒、防雷防静 电接地、消声装置、减振装置、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等); 电接地、消声装置、减振装置、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等); (6)转移危险源至无害地带(化工厂的选址要求,各设施平面布置 )转移危险源至无害地带(化工厂的选址要求, 要求)。 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一、危险辨识危险辨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鉴别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常见的危险源,还包括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风险。
危险辨识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多个方面,比如机械设备的故障、化学品泄漏、作业人员的疏忽等。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2.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需要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潜在风险造成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对企业产生的潜在威胁。
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企业的财产和环境。
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取的用于预防潜在风险的措施。
比如,在机械设备中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安全。
2.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来采取的相应措施。
比如,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可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增加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以及加强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
通过控制措施的执行,可以及时消除或减少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可靠。
总结起来,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依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要点:
• 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 (potential)
• 危险源的对象:根源(source);状态 (situation)。
•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根源为能量物质/载 体,状态为能量物质/载体约束措施的缺陷。
3
风险/风险评价
3.14 风险 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遗 •传 •、 •环 •境
•人 •的 •缺 •点
•不安 •全行 •为 •不安 •全状 •态
•事 •故
•伤 •亡
•海因里希事故 因果连锁图
•管 •理
•个人 •原因
•不安 •全行 •为
•事
•伤
•博德现代故因
•失 •误
•工作 •条件
•不安 •全状 •态
•故
•亡
果连锁图
10
多米诺骨牌理论——事故链
•根
•隐 患
• 危险源的特性是指,危险源会导致什么样 的伤害,可能受伤害的人员对象,人员如 何受到伤害。
5
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
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 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物质。
6
能量转移理论与危险源和风险定义
• 注意:1.进入作业场所的任何人安全与健康的保护; 2.不包括职工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的保护,也不包括一般
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 3.作业场所一般说来是组织生产活动的场所。
14
•风险管理是构成管理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过程 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循环往 复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等。
8
能量转移理论-防止能量转移的方法
• 能源代替: 电力替代、燃料替代、无危险试剂; • 限制能量:转动速度,用低电压设备, • 防止蓄积:控制可燃气体浓度、静电接地 • 防止释放:如密封,绝缘,用安全带等; • 延缓释放:如安全阀,放空、爆破膜,减振; • 人与能量间增加屏蔽:防火门,防爆墙,防护栏,
•收集资料
•危害辨识
•事故类型
•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监
•风险评价
•事故的严重度
•测
•风险值确定
•审
•风险分级 •查
•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风险控制
•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
15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是体系运行的动力,在风险管理 上构成了一个PDCA循环。如下图所示:
•审查改善 •检查纠正
•持续改进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
•改善计划
•否
•或管理控制
•是否可承受 •的风险?
•是 •维持管理
16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
(基本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
•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包括 •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
•考虑谁会受到伤害
•并收集有关信息
•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辨识危害
•判断计划或现有措施 •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
危险源 能量 转移 理论
根源 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物质 及其载体
风险 事故 发生
后果 前提
状态 第二类危险源 约束条件失控: 物的缺陷 人的失误 环境破坏
可能性
必要条件
7
第一类危险源举例
•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如工作中发电机、变压器,油罐等。 •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电梯、绞手架、
警示标志,防护镜,耳罩等; • 能量上增加屏蔽:转动设备防护罩,安装消声器
等。
9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 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 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
•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的五个因素如下多米诺骨牌所示:
/
1
危险源/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 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按导致事故、危害直接原因进行分类:1. 物理性2. 化学性 3. 生物 性4. 心理与主观性5. 生理性6. 行为性7. 其他
•风险评价
•假定计划或现有措施适当, •对与危害有关的风险做出
•住并符合法律要求
•主观评价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针对已修正的措施重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能量意外 释放的直接原因,
•领导者 管理缺欠、控制不力、缺乏知识。 •员工因素如能力、知识、训练;动机、行为;肉体及 精神状态;反应时间;个人兴趣等。 •*设备缺陷、环境因素。
13
职业健康安全
•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 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 和因素。
•本 •原 •因
•间 •接 •直 •原 •接 •因 •原
•损 失
•因
11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扎别塔基斯依据能量意 外释放理论提出的事故 因果模型如右图所示:
•管理失误
•个人原因、环境原因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作业 •安全分析 •教育训练 •思想工作 •人员选择 •调查研全分析 •设计检查 •技术维修
•审查
•减小 •数量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急救、修理 •更换、调查 •危险分析 •安全意识
•防护装置 •及构造
12
•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害的根本原因。为防 止事故发生,可通过技术改进来防止能量意外释放, 通过教育训练提高职工识别危险的能力,佩戴个体防 护用品来避免伤害。
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 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组织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危险不存在。
3.15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4
理解要点:
• 危险源辨识过程(process)的输出是识别危 险源的存在(exist)和确定危险源的特性 (characteristics)。
飞机等。 • 能量载体,如带电的导体、行驶中的车辆等。 •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
化工装置等。 • 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
压力容器等。 • 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易爆物质等。 • 生产、加工、贮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如带电体、高温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