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从洒扫入手教育儿童的甚深智慧

合集下载

好习惯的养成从晨起“洒扫”开始

好习惯的养成从晨起“洒扫”开始
现 在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洒扫应对教育,即洒水 扫地这些日常家务的劳动教育和待人接物的处世 教育。
《朱子家训》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 • (注释):庭除:庭院。 •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
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 堂内外整洁;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 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好习惯的养成从晨起“洒扫”开始
洒扫、应对、进退
课程的构成
• 1:什么“洒扫”? • 2:为什么需要“洒扫”? • 3:养成“洒扫”的好习惯对我们做人做事和
学习有什么帮助?
有哪位同学谈谈什么是“洒扫”
• 1:扫地的“洒”前面为什么有个“洒”呢? • 2:请问你会扫地吗?(会做) • 3:请问你能把扫地这件事认真做好吗?
我们应该这样做
我们应该这样做
考考你
1.如果见到老师或者长辈,你会……? 2.如果有人乱丢垃圾,你会……? 3.如果有人在随地吐痰,你会……? 4.班上有人说脏话,你会……? 5.如果班上有人扰乱课堂,你会……? 6.如果你发现地上有果皮纸屑,你会……? 7.如果在公车上发现有行动不便者,你会……? 8.如果上课同桌看课外书、玩手机,你会……?
黎明
• 《弟子规》中讲述道:“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 意思就是,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 地方,不可以到处乱丢,以致于弄乱弄脏。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 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 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 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 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 下?”陈蕃无言以对。

从唐诗宋词中发现的育儿知识

从唐诗宋词中发现的育儿知识

从唐诗宋词中发现的育儿知识《唐诗宋词里的育儿启示》育儿这事啊,那可真是门大学问!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唐诗宋词里,居然都藏着不少育儿知识呢!你别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就先说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吧,这看似简单的诗句,背后的道理可不简单。

它告诉我们得让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

你想想,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真正懂得珍惜粮食?要是咱从小就给孩子念叨这句诗,那等他长大后,在食堂或者饭馆看到别人浪费粮食,说不定就会想起这首诗,然后自己也不好意思浪费了。

还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那简直就是在提醒咱当家长的,得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努力的重要性啊!别等长大了才后悔莫及。

想想看,咱小时候要是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说不定现在都是个大学问家了呢!所以说,咱得早早地给孩子念叨这句诗,让他们从小就有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意识。

再看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可不仅仅是在说登高望远啊,这是告诉咱要培养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让孩子们知道,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点小利益,要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

不能像只青蛙蹲在井底,得像那翱翔的雄鹰,去追求更高更远的天空。

唐诗宋词里还有好多关于品德教育的诗句呢!像什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就是告诉咱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品质;还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让孩子懂得做人要正直、清廉。

有时候我就想啊,咱老祖宗可真是太聪明了,用这么优美的诗句就把育儿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的。

咱当家长的,可得好好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

当然了,光靠唐诗宋词可不完全够,咱还得结合实际,该严格的时候严格,该宠爱的时候也要宠爱。

毕竟孩子就像那小树苗,咱得精心培育,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总之呢,唐诗宋词里的育儿知识就像是一个个隐藏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和利用。

咱要把这些智慧融入到日常的育儿生活中,让孩子们既有文化底蕴,又有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这样以后啊,咱就不用担心孩子会走歪路啦,可以放心地看着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大步前行咯!。

【育儿 】从古人智慧看婴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

【育儿 】从古人智慧看婴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

【育儿】从古人智慧看婴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1教育是什么?我国东汉年间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简单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向善,方法是以身作则。

有人会说,现在社会,善良的人容易被骗、被欺负,很吃亏的。

比如,排队买票结果被蛮横的人插队,扶老太太过马路最后被讹钱,给路边乞丐施舍结果人家比自己还富有……但是,即使这样,依然有很多人还在坚持着“善”,因为“善”不是烂好人或者人们口中的“软弱”,“善”是内心对于世界的美好希望、对于人性的坚守、对于道德的信仰、对于规则的守护……这些是保证我们的孩子能够在这个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我们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

2幼儿教育是什么?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长大后很难再改变。

所以培养孩子要从幼儿抓起,等到孩子青春期或者高中、大学再去管教,家长再费心费力,也不一定会有效果。

而在幼儿心智尚未成熟之际,培养孩子做事做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通过习惯的培养,将行为内化为孩子的品质。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儿童大脑功能的可塑性比较大,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习惯。

据日本心理学家调查,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定型,如果以后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改进。

因此,爸爸妈妈应该从小关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

3幼儿习惯养成内容一、规律生活一个人的生活作息,在现代多元的社会里,看来似乎越来越不重要,因为每个人所享有的自由越来越多。

但对于一个正待灌溉成长的幼儿而言,合理正常的规律生活,对他的生长发育、有效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相信熬过夜加过班的家长应该很能体会不规律生活的伤害,何况一个孩子呢。

同时,还有调查发现:小学里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他的聪明、智商高,而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很有规律,下课后先去洗手间,再去饮水,上课听讲也认真,作业写得也整洁。

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重要任务。

尽管时代变迁,但古人的教育智慧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古人注重以德育人,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智慧,下面将介绍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首先,古人注重家庭教育。

在古代,家庭是最早并且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父母亲自教导孩子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他们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孩子的品行和道德观念。

家庭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古人非常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

他们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教导他们要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守信。

古人认为良好的品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古人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和学习能力。

他们鼓励孩子读书学习,并向孩子传授他们所知道的知识和经验。

他们也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三,古人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技能。

他们认为良好的习惯和技能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他们教孩子如何自我管理、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其次,古人注重孩子的体验与实践。

他们鼓励孩子亲身经历和实践,通过体验来增加对事物的了解。

古人认为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体验和实践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途径。

古人的体验与实践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古人鼓励孩子亲身参与一些实际活动。

这可以是参观博物馆、动手制作手工艺品、种植蔬菜等。

通过实际的参与,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第二,古人重视孩子与自然的互动。

他们鼓励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探索、观察和思考,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第三,古人注重学以致用。

他们鼓励孩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通过实践,孩子们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除了家庭教育和体验实践外,古人还注重师道尊严。

古代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师德被视为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古人非常尊崇教育者的智慧和学识,并将他们视为孩子们的引路人。

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师道尊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洒扫应对教学随笔

洒扫应对教学随笔

“洒扫应对”教学随笔“洒扫应对”出自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宋代著名的教育家朱熹把人的一生划分为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认为:“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小学教的是一些规矩,是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包括待人接物的礼节,对待师长的礼节。

此外,还包括六艺的学习,比如基本的驾车,射箭,算术,写字等等。

在点滴小事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性与态度,这也是古代教育的精华与奥妙。

比如在教导孩子扫地时应该注意墙脚这些地方,不要做表面功夫,才不会在无意间养成了敷衍、做作的心态,孩子在身体力行中养成的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影响非常的巨大,它们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

朱熹继承了孔子关于“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主张从小必须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如果青少年日常的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后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

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

如何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呢?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入手,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

为此,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

把“洒扫应对”教育作为一项专门课题,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当下的教育,更多关注在如何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如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上,忽视了对学生人生技能方面的培养。

“洒扫应对”实质上是要在孩子们身上形成一种“文化自觉”,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渐渐地懂得怎么样做人,怎样感恩,怎样向善,从而更好地去热爱生命,担当责任,让他们在童年时代起,就健康、坚强和乐观地成长。

陆游训示儿子的道理

陆游训示儿子的道理

陆游训示儿子的道理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二十一岁小儿子陆聿的。

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

原文: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注释: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赏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

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

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洒扫应对手抄报手写什么内容

洒扫应对手抄报手写什么内容

洒扫应对手抄报手写什么内容宋代大儒朱熹《》序中写道:“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意为洒水扫地,酬答宾客,本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

“应对”则是在方面的礼节教育,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和养成生活“”进校园放学了,民主路小学一年级的刘懿湾小朋友回到家中,把作业做完,看见妈妈正在晾晒洗干净的衣服,赶紧跑过去说:“妈妈,我来。

”抢过妈妈手上的衣服,和妈妈一起共同晾晒。

刘懿湾所做的,是在践行学校正在开展的“洒扫应对——日行一孝”主题活动。

这一去年12月由南宁市文明办倡导、组织实施的“洒扫应对”实践活动,由各中小学根据实际确定自己的活动主题,活动一直延伸到新学期。

民主路小学的“洒扫应对”实践活动,具体分为3个主题开展,即学生每天的“日行一孝”活动;每月一次的“红领巾晓礼义,洒扫应对进社区”实践活动;不定期举行“洒扫应对”体会交流活动。

“日行一孝”活动要求孩子们为长辈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尽尽孝心,这成了学校少先队员们每天必做的功课。

每月一次的“红领巾晓礼义,洒扫应对进社区”活动由学校联合社区,开展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文艺义演、社区义务劳动等公益活动。

不定期举行的“洒扫应对”体会交流活动,由学校组织各班级通过展板、墙报、文艺表演、演讲等形式,汇报展示学生“洒扫应对”活动成果。

清早,在逸夫小学三年级(1)班的早餐上,学生们也在接受“洒扫应对”教育。

班主任甘惠芳要求学生们在有序排队领取食物时,做一个“必修课”,就是要大声地对分发早餐的老师说一句:“谢谢!”说得大声的,便得到表扬。

而四(3)班班主任梁舒老师,带领学生成立了一个“模拟图书馆”,“图书馆”馆长、管理员皆由学生自己担任,规定了“有借有还”、“丢书需赔”的奖惩办法,并在学期末开展“最佳读本”、“最佳荐书人”评选活动。

洒扫应对手抄报图片、内容、资料

洒扫应对手抄报图片、内容、资料

洒扫应对手抄报图片、内容、资料关于洒扫应对手抄报应该要怎么做呢?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例子学习一下吧。

洒扫应对手抄报图片、内容、资料洒扫应对手抄报图片一洒扫应对手抄报图片二洒扫应对手抄报内容和资料:洒水扫地,酬答宾客。

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这是古代的童子教育的内容,或者说相当于现在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朱熹说:小学是教以事,大学是教以礼。

意思是说小学生要教他洒水扫地和待人接物这些事情,长大了就教他为什么要那样做的道理。

洒扫应对教育,即扫水扫地这些日常家务的劳动教育和待人接物的处世教育。

洒扫应对出自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是啊,古人小孩从八岁开始,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子弟,都要进入小学学习。

小学教学的内容是:待人接物的礼节、音乐、骑马、射箭和算术等文化知识。

然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我每次在放学时走出学校,无疑是一群群骑着电动车的家长进到原本就狭窄的所以,在3月26日校长在晨会上对全校发出洒扫应对的倡议后,我们班级立即效应,利用清明小长假的时间,以家庭、社区为主要场所,让我们做一件文明讲理,孝顺父母的事;学做一种家务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读一本好书,初步培养合格公民的意识。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知道一些生活技能,于是,我选择了扫地和拖地这两项最基本的技能完成活动。

我来到我们家最脏的地方连接厨房和厕所之间的过道,因为家人们从卫生间走出来时鞋底是湿的,而鞋底上本就有许多污垢;煮饭做菜是在厨房进行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条过道在我们端菜到客厅的时候不免会有些油滴落到地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油迹。

我们家的地板又是胶制的,所以这条过道无疑是最脏的了。

走近一看,果然,原本洁白的地上布满了一个个凌乱的黑脚印,一两滴油迹滴落在地板上,真是脏不忍睹啊。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里整理干净。

我从厨房里拿出扫把,身体前倾,握着扫把,一手握着扫把顶端,一手握住扫把中间,慢慢的从一点向外扩散开扫,一边扫一遍走动着脚步。

古代中国的育儿智慧

古代中国的育儿智慧

古代中国的育儿智慧引言:育儿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古代中国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育儿智慧。

这些智慧不仅包括了健康、教育和道德等方面的指导原则,还强调了家庭、社会和文化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古代中国的育儿智慧,探讨这些理念如何对现代家庭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一、重视早期教育在古代中国,人们深知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古代父母注重创造适合婴幼儿成长的环境,并鼓励他们尽早开始学习。

例如,许多古代教育家主张“泥土教育”,通过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另外,儿童文学的发展也为早期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这些童话故事和诗歌寓意深刻,能够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力和想象力。

二、尊重孩子个性古代中国人重视尊重孩子的个性,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天赋和兴趣,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制定教育计划。

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就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代家长和教师经常观察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古代中国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家庭被视为孩子学习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他们身上传承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古代中国有许多箴言和谚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父母在,万事足”和“教子有道,尽孝无忧”。

这些智慧言论提醒着人们,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倡导良好的社会环境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他们相信儿童应该在纯洁和正义的环境中长大,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因此,古代社会不仅注重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视社会教育以及邻里关系的互动。

孩子们参与社会活动,学习社会规则和团队合作,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结论:古代中国的育儿智慧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洒扫应对主题班会

洒扫应对主题班会

应对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认知调整
通过教育、训练和引导,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思维方式。
情绪调节
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和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心 理暗示等,帮助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保持冷静和稳定 。
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教授问题解决技巧和方法,如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 案、实施计划等,提高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对挑 战的能力。
生活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个体运用应对 能力解决各种问题,如家庭矛盾、 经济困难等,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 感。
04
主题班会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时间
XXXX年XX月XX日,周X,下午X点-X点
地点
学校多功能报告厅
参与人员
全体学生、班主任、特邀嘉宾(社区志愿者)
活动内容和流程安排
内容
洒扫应对主题班会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独立自主能 力,通过开展各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生 活常识,提高生活技能。
生活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洒扫一直是家庭 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视为 培养孩子品德和责任感的重要手
段。
洒扫的发展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 响,如佛教的清洁观和道教的养 生思想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的洒扫文化。
洒扫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洒扫的基本知识包括清洁剂的选择和使用、不同材料的清洁方法、卫生标准和注意 事项等。
通过参与洒扫应对,孩子可以了解到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从而 培养其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在学校和社区中的应用
促进校园卫生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洒扫应对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 清洁和维护,营造整洁、优美的

古人诗句中的教育智慧

古人诗句中的教育智慧

古人诗句中的教育智慧《宗武生日》【唐】杜甫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诗是我家祖辈相传的事业,而人们以为这只是世间寻常的父子情。

你要熟精《文选》,以扬家学,不要效仿老菜子年老还以彩衣娱亲。

病中为你的生日开筵,侧着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慢慢倒酒以细饮,你若是学问做好做精,我老头子就知足了。

《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堕寸功。

——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状态下,好好读书长知识都是不容忽视的,窗外的景色和泉水声音都掩盖不住认真读书的热情,倘若年少时多努力学习知识和既能,片刻的光阴都不浪费,不能蹉跎了岁月荒废了时光。

《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闻鸡起舞的升级版,颜老英雄真是苦口婆心,对后人的期望可谓深沉和深切,年少不知道珍惜时间,等到了年老的时候就会感到惋惜,用现在的话,时间感觉挺多的,就像厕所的纸一样用着用着就不够了。

《金缕衣》【唐】无名氏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耳熟能详的诗句了,人就应该多拼搏,在合适的年龄做恰当的事情,不负光阴不负卿,岁月给人是公平的,努力吧,珍惜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情。

《长歌行》【唐】郭茂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又是一个经典老句了,珍惜时间,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努力求知求长进,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洗儿诗》【宋】苏轼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生此行的归宿,是放下时的宁静,是释然后的湛寂,心地的万里无云,才是生命最美的风景。

有时候,平淡的日子和平凡的生活才是真,才是你内心真实想要的东西,你扪心自问下你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古人教育孩子的智慧

古人教育孩子的智慧

古人教育孩子的智慧古人教育孩子的智慧一儿童教育不能太功利化古人重视给孩子打好基础,让孩子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背诵下大量的经典,然后用特殊的方式开启孩子的智慧。

不注重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有什么样的作为和成绩。

而今天的人们则非常重视孩子掌握了有多少种技能了,参加什么比赛获得奖了,每次的考试一定要考双百之类。

非常功利化。

一个人在成长时期,就像一棵果树一样,它有一个休养生息和扎根长枝蔓的过程,你不能从小就叫他背负着结果实和荣耀天下的责任,如果你硬要去逼着他这么做,结果就是使这个果树的寿命减少,作为人,如果这个人的定型太早,他未来的成长就受到了局限。

我们知道,人自身的成长,也都不是一下子定型。

婴儿生下来之后,那个大脑上面的囟门是开着的,等到他身量长到一定的程度,大脑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个囟门才闭合,也就是说人的成长就在践行这样一种规律。

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是拼命的在儿童、青少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去往他的头脑里灌输一些死的知识,同时用考试的方法不断强化它,把它给定型了。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分低能,没有独立的思维,没有灵活的思辨能力,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也没有在社会上的很好的人际交流能力。

众多的家长看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来的不好的结局,儿童读经热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古人教育孩子的智慧二古人启蒙教育中的智慧做法可是,我们知道人做任何一件事情,一方面不能太功利化,另一方面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古人学经典,是因为古人就生活在那个古文流行、阅读和学习的天地里,他的整个人生就和这些知识打交道,和这些书籍打交道,所以古人小时候的学习过程中,虽然是在背诵,但是他过了背诵的年龄,也有具体的讲解和社会实践。

我们看到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古人从儿童启蒙之后就有一个对句的练习,用各种各样的景物、历史人物、典故、事件,去做成一个句子,由对方来对,或者自己来对。

这个对句的过程,看起来好像是个文字游戏,但它不是,它本质是把历史融会贯通,而且用这样一种方式,使思维、思辨的能力大大的提升,同时又使自己的语言文字技巧、遣词造句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强化。

家训与洒扫

家训与洒扫

家训与洒扫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
家训与洒扫
□雪青
许多名人家训中都会有关于“洒扫”的训诫。

《朱子治家格言》开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即便是名人的家训,也不是讲高深的大道理,而只是讲怎么穿衣,怎么端碗,怎么吃饭,怎么洗脸,怎么洒扫,怎么卫生,怎么做人有规矩,怎么说话有礼貌……这等小事,正是孩子家庭教育最基础的,也是自立的前提。

原来对孩子自立的培养,应是从“洒扫应对”上开始。

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其祖父曾玉屏立下家训“八字家诀”:早、扫、考、宝、书、蔬、鱼、猪。

早:早起,早起三朝,可当一工。

扫:洒扫,清洁卫生,不可忽略。

考:祭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宝:睦邻,患难相顾,惟善为宝。

书:教育,读书明理,普及知识。

蔬:种菜,园有蔬菜,四季常新。

鱼:养鱼,鱼跃于池,活泼泼地。

猪:养猪,庖有肥肉,养老待客。

正是这八字诀家训,曾氏一族人人自立,人才辈出,也造就了曾国藩这个晚清的“中兴第一名臣”。

其中有些观点也许现代家庭已用不上,但“扫”字历经几百年,对我们现代的小家庭仍有巨大意义。

洒扫庭院以待宾客,是祖先们最朴实的待客之道。

古人的教养智慧

古人的教养智慧

古人的教养智慧
- 婴幼看护:明代医书《万密斋》中提到“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即使有很小的过失,也要及时纠正管束。

像剪刀锥子等尖锐物品要收纳好,别让孩子碰到,高处低处不要让宝宝一个人去,容易磕碰,生冷水果和凉冷肉食不宜多吃,对宝宝脾胃不好。

- 小儿言行:《小儿语》中的“一切言语,都要安详。

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

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先学耐烦,快休使气。

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言语行动要从容不迫,出现差错大多是因为慌张造成的。

站立时要平稳大方,言语时要从容平和,举止上不轻佻,莫要让人笑话和骂。

先学着有耐心不急躁。

这些教养智慧都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其中的一些核心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古代父母怎么正确教育孩子

古代父母怎么正确教育孩子

古代父母怎么正确教育孩子重视家庭教育,这是中国历来的传统,翻检史册,故事无数,其中,尤以母亲教育子女成材的事迹最为生动深刻、流传久远。

那么古代父母怎么正确教育孩子?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古代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古代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

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

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古代父母教育孩子妙招立身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选自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立志之始,在脱习气。

习气熏人,不醪而醉。

……以之读书,得古人意。

以之立身,踞豪杰地。

以之事亲,所养惟志。

以之交友,所合惟义。

惟其超越,是以和易。

----选自明·王夫之《王夫之集》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

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

----选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少年须常有一片春暖之意,如植物从地茁出,天气浑含,只滋根土,美闷春融,绝无雕节,自会发生盛大。

----选自明·彭士望《耻躬堂文集》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看古人的教育智慧心得体会(3篇)

看古人的教育智慧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智慧源远流长,一代代教育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通过学习古人的教育智慧,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古人教育智慧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重视品德教育古人认为,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孔子曰:“君子以德为贵。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

1. 培养诚信意识。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立身之本。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让他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性,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 培养责任感。

古人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着家庭、国家和民族的期望,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3. 培养感恩之心。

古人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都要心存感激。

二、注重因材施教古人主张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一理念在当今教育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1.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古人主张“教无定法”,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古人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古人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理念对当今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注重实践教学。

我们要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古人说

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古人说

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古人说:“养其习于意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

”意思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为其一生的大业奠定了基础。

作为家长,不仅应了解一年级孩子的行为规范内容和要求,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教育和训练。

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加强行为训练与习惯培养,并以身作则,促使孩子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1、学习用品的整理通过一些小事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识字不多,入学2~3周内,家长可帮他理好书包,提醒他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

3周以后,家长可站一旁引导孩子如何理书包,例如:教孩子将第二天要的本子、试卷理在一起,放进一个塑料袋,其它各学科书分档归类,剪刀、胶水、短绳之类,可放在书包侧袋中,以免弄脏其它书本。

一个半月后,家长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有些家长将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估计得太低,对孩子不放心,一见孩子理不好书包,或理书包动作太慢,就索性代劳。

久而久之,常由家长包办一切的孩子,易显得毫无主见,时时处处都要依赖家长。

因而,可家长可从旁指导,另外,一年级孩子极易弄丢学习用品。

针对这一点,家长可帮孩子在每件学习用品上均写好名字,对于一些无法直接书写名字的文具用品,可把名字写在小张纸上,再用胶纸贴好。

家长要让孩子从思想上自觉地爱惜学习用品,自发地管好学习用品。

为避免孩子上课时开小差,家长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及易分散注意力的学习用品带至学校。

2、日常行为规范从早上起床到到学校,从课堂学习到课间休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问”也不少(1)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培养孩子有条有理地安排早上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上学时间,做到上学不迟到。

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家长应督促孩子按课表理好书包,将第二天要穿的衣物叠好,放在身边。

孩子早上的时间较为紧张。

有的孩子早上起床拖拖拉拉,再加上有时学习用品尚未理齐,至使匆忙上学时,拉下了当天所需的学习用品。

而且,由于早上匆忙准备,有的孩子还不能保证早餐,时间长了,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古人从洒扫入手教育儿童的甚深智慧

古人从洒扫入手教育儿童的甚深智慧

洒扫应对当下解决读书明理言传身教南怀瑾先生总结太湖大学堂四年的教学成果时,只说这四年最大的成果就是教会孩子洒扫应对。

最初我听到时大惑不解,甚至有点不以为然--四年最大成果才是洒扫应对也太那个那个了。

就是有点不明所以。

今天才恍然大悟,教会是多么大的一件事。

古人拜师学医“要学多长时间?一般需要一年至三年的时间,这一至三年,还不是从早到晚学,而是白天帮师父家干点杂活,洗药拖地,端茶倒水,晚上帮忙泡泡药甚至倒洗脚水,如果师父开心,就讲一两句,不开心就啥也别想得到。

师父为什么这么“坏”?除了家里多个免费“工人”的经济因素,就是古代师道尊严的原因,而且,上古没有“中医”的观念,医道不分家,传医就是传道,宁可失传也不误传,师父必须对徒弟进行所谓“磨性”的训练,把你的心性磨平了,真东西才能教给你。

让你干粗活甚至无故责骂你,就是为了磨平你的心性,学了出去,才不至于辱没师门。

古代的学字怎么写?“學”,上半部分是两只手,捧着一个“爻”,爻是什么?《易经·系辞》说,“道有变动,故曰爻”,说的是手中要掌握变动之道,下半部分就是屋子底下一个“子”,你首先得处于低位,在家里好好作人子弟,师父的大道之理才能从上往下灌给你!磨你、用你是为了“灌”给你。

”摘自《胡涂医谈医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中国人的古训,也是我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事务。

伟大的佛陀却由扫地而建立了“扫心地”的修行法门。

扫地的功用有以下几点:一是降伏我慢心。

人都有贡高我慢心,觉得世界上“我”是了不起、高人一等的,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心态其实就是做事情的最大障碍。

若能快乐、自在地做一般人认为下贱的工作,也就是降伏了贡高我慢的心。

二是干净可以使人的心定下来。

把家里或工作环境打扫得窗明几净,不仅自己的心能感到清净,也会让经过者或使用者的心清净。

心一清净,自然心就定下来了。

三是扫掉心里的垃圾。

我们的心里有很多垃圾,如贪心、嗔心、慢心、疑心……心里面的垃圾多了、烦恼多了,人也就整天糊里胡涂的。

古代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古代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古代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古代时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价值观和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以下是古代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及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1.以身作则:古代家长认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

因此,他们强调通过自己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如孝敬长辈、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

2.重视家庭纪律:古代家庭注重纪律,家长会给孩子们制定一些规矩和要求,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家庭规定等。

这样的规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纪律性。

3.尊重师长:古代教育倡导尊敬师长,并将之视为尊崇的对象。

家长会教导孩子要恭敬师长,认真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导。

4.教导忍耐和坚韧:古代家长认为,忍耐和坚韧是克服困难和迎接挑战的重要品质。

因此,他们会通过教育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力,让他们能够面对不同的困难并坚持下去。

5.培养勤奋和刻苦的习惯:古代时期,勤奋和刻苦被认为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家长会教导孩子要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努力追求进步。

6.强调礼仪和道德:古代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仪和道德观念。

家长会教导孩子要尊重他人、有礼貌、待人友善、正直诚信等,以培养他们成为有德行的人。

7.推崇学问和知识:古代家长重视知识的传承和学习。

他们会鼓励孩子读书、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认为这是培养孩子的智慧和学识的重要途径。

8.注重品格教育:古代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

家长会教导孩子要有正直的品质、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良好的情操等,以培养他们成为有品德的人。

9.培养孝顺的美德:在古代孝顺被视为孩子应该具备的重要美德。

家长会重视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尊敬和照顾,让他们懂得孝顺和关爱他人。

10.鼓励创造性思维:古代教育也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家长会鼓励孩子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全面发展包括智力、德育、体育、艺术、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培养。

在古代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强调教育孩子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收集整理-ZQ
读书明理言传身教
南怀瑾先生总结太湖大学堂四年地教学成果时,只说这四年最大地成果就是教会孩子洒扫应对.最初我听到时大惑不解,甚至有点不以为然四年最大成果才是洒扫应对也太那个那个了.就是有点不明所以.今天才恍然大悟,教会是多么大地一件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古人拜师学医“要学多长时间?一般需要一年至三年地时间,这一至三年,还不是从早到晚学,而是白天帮师父家干点杂活,洗药拖地,端茶倒水,晚上帮忙泡泡药甚至倒洗脚水,如果师父开心,就讲一两句,不开心就啥也别想得到.师父为什么这么“坏”?除了家里多个免费“工人”地经济因素,就是古代师道尊严地原因,而且,上古没有“中医”地观念,医道不分家,传医就是传道,宁可失传也不误传,师父必须对徒弟进行所谓“磨性”地训练,把你地心性磨平了,真东西才能教给你.让你干粗活甚至无故责骂你,就是为了磨平你地心性,学了出去,才不至于辱没师门.古代地学字怎么写?“學”,上半部分是两只手,捧着一个“爻”,爻是什么?《易经·系辞》说,“道有变动,故曰爻”,说地是手中要掌握变动之道,下半部分就是屋子底下一个“子”,你首先得处于低位,在家里好好作人子弟,师父地大道之理才能从上往下灌给你!磨你、用你是为了“灌”给你.”摘自《胡涂医谈医道》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中国人地古训,也是我们最基本地日常生活事务.伟大地佛陀却由扫地而建立了“扫心地”地修行法门.
扫地地功用有以下几点: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是降伏我慢心.
人都有贡高我慢心,觉得世界上“我”是了不起、高人一等地,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心态其实就是做事情地最大障碍.若能快乐、自在地做一般人认为下贱地工作,也就是降伏了贡高我慢地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是干净可以使人地心定下来.
把家里或工作环境打扫得窗明几净,不仅自己地心能感到清净,也会让经过者或使用者地心清净.心一清净,自然心就定下来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是扫掉心里地垃圾.
我们地心里有很多垃圾,如贪心、嗔心、慢心、疑心……心里面地垃圾多了、烦恼多了,人也就整天糊里胡涂地.而心地地垃圾扫干净了,心地就清净了.若达到佛经中所说地“寂无所寂”,才算清净到了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孩子通过洒扫,练习知行合一,他就能慢慢地熄灭妄念,这是培养定力地极佳法门.孩子通过洒扫,能体会到劳动地艰辛,他会自然从心里升起感恩心,体会到父母地艰辛,进而孝敬父母.这就是“习劳知感恩”.这是培养感恩心、恭敬心地落地之处.由此出发去学习应对就有了心性根基.这就是“磨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其实也是成人地修行入手处.为什么南先生教一名校毕业生要从捞马桶开始,为什么出家人修行要做好多年繁重地体力劳动,挑水砍柴,扫地煮饭.西点军校教育新生要打他骂他辱他.都是为了让他地心谦下来,空下来,使他“堪为法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佛陀说,人生皆苦.“苦”是一个人得以修行修心地最佳导火索、利器.处于“甜蜜”中地孩子始终“不堪为法器”,不会走上修行成长之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故而行无蒙馆地理念是从“体”入手,包括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师长先通过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修心,然后才能去帮助孩子“磨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育以落地为先,一切不落地地启蒙教育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卦,上山下水,中间包地那一卦,地雷复卦,道尽了启蒙地全部秘密.地和雷,一静一动,一阴一阳,一生一克,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真是绝妙地一卦.最直接地落地,比如接触大自然,洒扫,农耕,劳动.间接地落地,比如孝敬父母,父母为根;锻炼身体,身体为基;诵读经典,经典为本土精华;循规蹈矩,以戒为师;注重践行,脚踏实地.古圣人立教地密意大概皆在其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