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

社会学学科发展
创立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
力图为科学创立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实证政治学》、《实证哲学教程》、《实证精神 论》、 《实证主义概论》、《实证政治体系》
主要观点
社会学是继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之后的最重要最 复杂的一门科学,其对象就是社会现象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和实证方法论 滕尼斯的“社区”和“社会”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索罗金的整合社会学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特点
逐渐抛弃了包罗万象的理论体系 致力于创立社会学学科的新视野和新方法 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开展经验研究 使社会学真正具备独的学科特征
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工业(产业)社会学、企业 社会学、交通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权力社会学、宗教 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才社会学、科学 社会学、建筑社会学、信息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传媒 社会学、军事社会学、医学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福利 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文学社会学、艺术社会学、小说 社会学、影视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家庭 社会学、闲暇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管理社会学、发展 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等。这类的分支学科最多
社会问题——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社会失调, 社会失范,规范真空,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制度冲突, 文化冲突,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城市问题,家庭问题 等等。
社会控制——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强制性 (硬)控制、非强制性(软)控制,自我控制,舆论控 制,控制手段、控制工具,越轨,犯罪,等等。

第十五章 社会失范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第十五章 社会失范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法律
特点: ❖第一,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以国家政权作后盾,有强 有力的司法机构保证实施。 ❖第二,法律的规定是严明的,它对违法行为的度量界限明 确。 ❖第三,国家的法律一经制定实行,就对其国民普遍适用。 法律的社会控制作用:
教育作用、威慑作用、惩罚作用
三、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社会大众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问题的议论、 意见和评价,一般要经过一个复杂的交流、争论、选择、 接受和扩散的过程。 ❖两种形式: 自下而上的舆论/自上而下的舆论 ❖基本特点:
社会控制的保障是明确而有力的奖惩措施。
三、社会控制的功能
❖ 社会控制的正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2.维持社会正常生活 3.促进社会发展
❖ 社会控制的负功能: 1.僵化的社会控制模式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会产生和扩大社会矛盾,影响社 会的正常秩序。 3.片面的社会控制会妨碍社会的发展。
从内容上讲,社会控制可区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规定、引导、促进、鼓励人们按照既存的 社会规范从事社会活动; ❖另一方面是防范、阻止、处罚一切有害社会稳定和 社会发展的行为。
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 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部分,维持社会秩 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二、社会控制的构成要件
1.大众性。 2.现实性 3.大众传播。 4.软约束性。
❖ 社会舆论既然是社会上或者是一个组织团体内许多人的 共同意见,因而对个人、集体和社会都会产生重要的作 用。
❖ 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2.社会行为的导向会控制及其原则
遵从型/”创新型”/仪式型/逃避型/反叛型
表15-1 个人对文化上合法目标的5种适应模式

社会学概论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法律具有阶级 性、广泛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6、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社会上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 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 及看法,简称舆论。 社会舆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大众 性、现实性、大众传播、非直接强制性 。
第二节 社会越轨
一、含义及分类
社会越轨——就是违反或偏离社会规范的 行为。
二、特征
1、普遍性
一方面,任何社会都需要社会控制及其相
应的控制机制;另一方面,社会控制是以一
个社会的所有成员为对象的,
2、阶级性
阶级社会里社会控制的目的及与此相关的 行为规范和控制手段,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 意志。虽然社会控制总是以全社会的或全体
“人民”的名义,但首先是或者在本质上是
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的利益之体现。
外在控制是依靠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 会规范的类型。
内在控制又叫自我控制,主要靠社会规范的 内化(Internalization)即个人对群体或社会规 范的认同来实现。
四、社会控制手段
1、习俗 2、道德 3、宗教
4、纪律 5、法律 6、社会舆论
1、习俗
习俗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
如果一个人经常接触越轨者,并受其强烈 影响,那他自己也可能成为一个越轨者。
标签理论:
从社会对行为的评价方面来解释越轨的原 因。 该理论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本 质上就是越轨的社会行为。那些被多数人看 作是越轨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 他们被社会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 。
失范理论:
这种理论是从社会环境方面寻找越轨的原 因。
3、强制性
不管是在人身自由受到严厉限制的专制社 会,还是在自由开放的民主社会,社会控制 都带有某种程度的强迫性。

社会学概论(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

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一、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特征含义:在特定的社会流动领域形成的一整套持续,稳定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活动的重要结构框架特征:1.普遍性深度上贯穿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广度上覆盖了所辖的整个社会2.相对稳定性优点:保障社会秩序缺点:存在保守滞后性3.变异性:制度变迁4.系统性:复合性不同层次的范围和制度会形成一个体系5.强制性:个体必须服从相关制度二、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1.概念系统社会制度有一套由概念组成的理论基础说明其目的与价值2.规范系统社会制度包含一整套行为规则规定成员之间的关系3.组织系统制度发挥作用的组织实施保证核心:结构与效率4.设备系统制度运行的物质手段和条件实用设备象征性标识三、社会制度的功能1.行为导向功能:通过提倡或禁止某种行为,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2.社会整合功能:协调社会行为,调适人际关系,清除运行障碍,建立新秩序强制手段:越轨行为积极建设:合理有效社会秩序3.文化传递功能把前人文化保存并传给后代制度本身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四、社会制度的分类1.美英格尔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表意整合制度亲属制度2.马克思本原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派生制度五、社会制度功能的失调(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矛盾)1.小范围和可调节:制度改革2.不可调和:革命六、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1.从层次上分析(美默顿)显功能潜功能2.从性质上分析正功能负功能3.负功能通常表现为潜功能,但也可以表现为显功能潜功能通常是负功能,但不是所有七、社会控制含义(美罗斯1901年正式提出)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方式,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以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构成要素1.控制主体(1)社会场的控制:成员间相互制约(2)社会组织的控制:组织内成员(3)全社会的控制:某些组织以全社会的名义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控制2.控制客体:社会行为个人行为组织行为3.控制的手段:社会规范政权、法律4.控制的保障:明确有力的奖惩功能正功能1.维持社会稳定2.促进社会发展3.维持成员间的正常生活负功能:限制社会发展控制手段1.组织控制手段组织指令:规范文件,口头指示组织规章2.制度控制手段政权(政府)法律3.文化控制手段特征:非强制性、自觉性、广泛性具体形式:伦理道德(价值规范)风俗习惯(日常生活行为)信仰观念(宗教信仰与主义信仰)社会舆论特点:大众传播性、现实性、软约束性形成方式:自上而下(国家倡导)自下而上(群众中形成)社会作用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社会行为的导向作用社会行为的约束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八、越轨行为及其控制定义: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了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分类:按主体不同个体越轨群体越轨按后果不同消极越轨积极越轨:移风易俗中性越轨常见划分违俗行为:风俗违德行为:道德违纪行为:组织纪律违警行为:社会治安与公共秩序违法行为:受刑罚处罚越轨行为的功能负功能1.破坏秩序危害稳定2.破坏人们遵守规范的自觉性3.降低社会的凝聚力正功能1.积极越轨能够促进社会发展2.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3.从反面促使人们遵守规范。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

10
社会越轨的含义
• 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社 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和违 反现存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 类型 • 违法行为 • 违规行为 • 违警行为
11
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
• 生物学解释:人的体质中的生理缺陷造成 的。体态理论:内容型,中胚层型,外胚 层型。染色体理论。 • 心理学解释: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人的人格为本我, 自我,和超我。 • 社会学解释:社会失范理论,文化冲突理 论,亚文化群理论。
请在此添加公司的署名信息
3
社会控制的功能与意义
• 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 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 会行为模式,调试人际关 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 的社会行为。 • 规定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与 义务,限制利益竞争的范 围,调整利益关系,避免 产生大的对抗冲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 系统,调节关系,修 正各自的运行轨道, 控制他们的运行方向 和速度,使之功能耦 合,结构协调,相互 配套,使社会系统同 步运行,促进社会的 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15
社会越轨的控制
• 1.社会控制的对象 • 2.有消极性,积极性,和中性的不同的性质。
16
12
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
• 社会所规定的目标与决定着达到这些目标的规范 不一致。社会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一 类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 五种适应模式 • 附和:文化目标一致,制度化手段一致 • 创新:文化目标一致,制度化手段采用新的。 • 形式主义:文化目标不认同,不存在,制度化手 段仍然坚持。 • 隐退主义: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都反对 • 反抗:反对惯常的目标,反对社会倡导的手段。

第二节 社会控制

第二节 社会控制

广义:是指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运 用社会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 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 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偏离社会规范 的越轨行为而采取的限制,对各种社 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专指社会对越轨行为的禁止、 限制和制裁。
二、社会控制的构成要件
控制主体:指国家、 社会群体、组织和个 人。 控制客体:社会行为 控制手段:社会规范 控制保障 :明确而有 力的奖惩措施
内涵
控制形式
积极 建立在积极的个人 记功、晋升、奖 控制 顺从的动机上,以物 章、奖金、荣誉 质刺激和精神的鼓 称号 励进行。 消极 建立在惩罚或对某 死刑、监禁、流 控制 惩罚的畏惧心之上 放、记过、开除、 的。 降级、点名批评
内涵
控制形式
外在 利用外部力量即各种形 行政控制、法 控制 式的社会规范对社会成 律控制、道德 员实施社会控制。 控制、习俗控 制 内在 人们通过不断的社会化 由个人将社会 控制 过程,积极地习得各种 规范内化为自 社规范,并以此来修 己的观念,并 养自身,逐渐达到一种 对自己的行为 境地。 实施控制
第三章 媒介与社会控制
第二节 社会控制
一、概念
社会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 他认为社会控制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 会统治,是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其 目的是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 罗斯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同情心、互助性和 正义感,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人的天性中的 “自然秩序”。但这种自然秩序状态被高速 发展的城市化和移民浪潮打乱了。
宗教的社会控制作用
1、宗教使教徒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2、教义能给社会的准则和价值观以神的支持。 3、宗教通过礼拜仪式和奉行神的权力,把整 个社会整合在一起。

社会学概论第十讲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第十讲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第十讲社会越轨 与社会控制
第十讲 社会越轨和社会控制 (social deviance & social controls)
课堂目标
理解越轨的本质。
掌握越轨的理论视角,并能结合实例进 行分析。
了解社会控制的定义、分类与手段。
越轨的本质
越轨的定义 越轨行为的分类 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
关于越轨的理论视角
生物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 社会学视角
生物学视角中的越轨
✓ 观点一:犯罪者在遗传和发育上不如守法公民。
✓ 观点二:在解释越轨的问题上,将越轨行为作为各种 疾病,包括器质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的结果,这种倾 向称为用医学方法处理越轨问题(medicalization of deviance)。越轨更多地视为医学上的问题而非道德上 的缺点。
✓ 观点二:暴力和越轨都是社会习得(socially learned)的。研究证 明即使并没有真正从事过攻击行为的人也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 习攻击行为。例如孩子对电视的模仿。如果暴力行为可以带来报 酬而没有受到惩罚时,儿童可能会采取暴力行动(阿尔伯特班杜 拉,1973)。
✓ 观点三:攻击行为经常由于挫折引起。当某种需要未能得到满足 时,人们可能遭受挫折,根据挫折—攻击(frustration-aggression) 假说,遭受挫折的总量取决于需要、冲动和欲望受到妨碍的强度, 反过来,攻击的程度与人们如何受挫折有关。
违规行为: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社会组织中的规章 制度的行为。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比较严厉,违反社会 道德规范的直接后果是个人名誉方面的损失,违反组 织规章制度则可能导致个人职业前途或物质利益方面 的损失。
违警行为:违反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行为,它直接 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社会成员的安全。不遵守社 会公共秩序等行为会直接妨碍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 一般都有明确的处罚条例。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三)社会学解释 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是主张从社会 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研究社会 越轨产生的社会原因。 1.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 2.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3.科恩的亚文化群理论

社会越轨的控制 社会越轨有消极性、积极性和中性 三种不同的性质,对这三种性质的社会 越轨要做具体分析,做不同程度的控制 。
第二节 社会控制体系
社会控制手段 (一)组织控制手段 1.组织指令 2.组织规章 (二)制度控制手段 1.政权 2.法律 (三)文化控制手段 1.伦理道德 2.风俗习惯 3.信仰信念 4.社会舆论

社会控制过程 (一)决策环节 决策环节是指处于层级控制顶端的控制者为 社会控制的方向和社会控制的度做出具体规定的 过程。 (二)实施环节 实施环节是指控制手段施加于控制对象、产 生控制作用的具体过程。 (三)监控环节 监控环节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过程和控制对 象进行监督、核查和调控的过程。 (四)反馈环节 反馈是指控制过程的输出结果对控制过程产 生影响的过程。
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 (一)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1.社会控制的普遍性与阶级性 2.社会控制的统一性与强制性 3.社会控制的多重性与闭环性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1.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 2.硬控制与软控制 3.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4.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 5.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概述 社会控制体系 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社会控制概述

什么是社会控制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 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 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 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 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 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 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 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一般在广义上 使用这一概念。

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其中涉及到许多关于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的理论与观点。

本文将探讨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包括定义、功能、形式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规范的定义和功能社会规范是一种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的行为标准和规则。

它们是通过习俗、法律、道德观念等形式来规定和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

社会规范的存在和遵守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社会关系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规范按照行为类型可以分为两类:肯定规范和禁止规范。

肯定规范是指鼓励和赞赏的行为标准,例如尊重他人、互助合作等;禁止规范则是指禁止和谴责的行为,例如暴力、盗窃等。

这些规范通过社会化过程被灌输给个体,成为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社会规范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一致性、加强社会控制、塑造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遵守社会规范,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

二、社会控制的定义和形式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管理和调控。

它通过社会规范、组织机构和权力等手段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社会控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法律控制、道德和伦理控制、社会群体控制、心理控制等。

法律控制是社会控制的最基本形式,通过法律制度对个体行为进行规定和制约。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能够确保社会秩序的存在和社会规范的维护。

道德和伦理控制是指通过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

这种控制形式主要依赖于个人内心的道德约束和道德标准。

社会群体控制是指社会集体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社会群体可以通过习俗、家庭、社区等渠道对个体行为进行制约。

心理控制是指通过个体内部的心理机制对行为进行调控。

例如,个体因为害怕惩罚或者出于羞耻感而自我约束。

三、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个体而言,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通过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提供了准则和指导。

社会学概论 第十四章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  第十四章社会控制

四、习俗控制 习俗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虽无 明文规定但社会大多数人都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 方式。 习俗具有以下特征: 稳定性、 变异性、 历史性、 地方性。
习俗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 又是最广泛而普遍的社会控制形式。尽管 它没有任何强制性,却也能在大大小小的 方面发生作用。尽管习俗并没有明文规定, 但实际上人人都在不知不觉地按它的规范 行事,这就是习俗的约束力。
第十四章 社会控制
本章旨在使大家了解社会控制的涵义、 特征及其类型,认识社会控制对于社会, 特别是对于转型社会的重要功能,掌握社 会控制若干方式的内容及其作用,了解越 轨行为与犯罪行为,学会运用有关越轨原 因的理论分析我国当前各种越轨行为。
第一 节
什么是社会控制
一、社会控制的含义
社会控制是外来语,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爱德 华· 罗斯提出来的。在罗斯那里,社会控制是针 A· 对人的天性的衰弱而言的,是用人性之外的社会 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3、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行为就是公然违反法典,对他 人和社会造成危害、按照法律应受处罚的 行为。 犯罪行为有三个特征: 社会危害性; 违法性; 应受惩罚性。
犯罪和越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对 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 所不同。越轨既包括对社会规范的轻度违反,又 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的违 反;越轨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规范例如纪律、习 俗、道德、宗教律条等,而犯罪违反的较高层次 的社会规范,即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越轨行为 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惩治,而犯罪行为理应受 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罚与制裁。当然,越轨与犯 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越轨行为往往是 形成犯罪的基础和准备阶段。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社会控制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第十一章 社会控制任何社会都必须运用一些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他们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正常运行、良性发展。

上述过程就是社会控制,它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机制。

本章将讨论社会控制的定义、类型、几种具体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越轨现象。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控制一、社会控制的含义在一个车辆稀少的十字路口,过往司机只要稍加克制,不强行抢道,则大家都可相安无事通过路口,无需采用其他的强制性措施。

但随着车辆的增多,单凭司机们之间的谦让和默契再也不能保证大家顺利地通过路口,进一步的控制手段也就应运而生:安置红绿灯、设立岗亭、制定交通规则、委派交通警察,对那些违反交通规则的司机予以处罚等等,从而使车辆畅通,秩序井然。

上面所述可看作社会控制产生的一个例子。

社会控制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明确提出来的,他于1901年出版了一本名字就叫《社会控制》的著作。

罗斯认为“我们大多数人天生具有对秩序的某种适应品质,”①“在良好的环境中,同情心、友善、正义感和怨恨能够靠它们自身产生出一个纯粹的自然秩序,亦即一个没有人工设计和作用的秩序。

”②在他看来,结构简单的前现代社会大都能产生上述“自然秩序”,因而无需特别的社会控制手段,但到了结构复杂的现代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多,群体的分化,使得自然秩序再也难以维持,因而必须运用各式各样的社会控制手段,建立起“人工设计”的秩序即社会秩序,以确保社会不致因混乱而解体。

罗斯非常强调社会控制的基本作用,而在他之后,社会控制也确实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尽管社会控制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已经提出来了,但社会学界并不是在完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

该概念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现代控制论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

事实上,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所① ①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6、3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个人社会化的功能。
• (4)控制、制裁越轨行为的功能。 通过教育、舆论、权力手段对越轨行 为进行指责、批评、惩罚。
ppt课件
11
(五)社会规范的特性
1、复合性。包括了一整套的规范 体系,从风俗、道德、信仰到政 权、法律、纪律。
2、积累性。社会规范作为一种文 化现象,表现出较强的文化积累 性。最早的社会规范是风俗习惯, 后又发展形成道德;在现代社会, 法律则成了最主要的社会控制手 段之一。
社 会 学 教 程--7
ppt课件
1
第十章 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规范
一、社会规范的含义
• 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发生社会关系、 共过群体生活时,客观上要求有一 定规范来统一大家的思想、行为, 维护群体利益,调整成员之间的相 互关系,否则就不能相互沟通、协 调和互动。
ppt课件
2
(一)什么是社会规范
ppt课迷件 信等
18
(二)道德
•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 原则和规范总和。既是一种善恶评价, 也是一种行为标准;“道”表示事物 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原则,人们认识了 “道”,内得己,外施于人,便称之 于“德”。

德照字面上讲,就是人人从“直”
从“心”,把心放端正,不要胡思乱
想。
ppt课件
19
• 社会规范(norms)是人们在社 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控制、 调整、干预人的行为和文化手段的 总和。
• 社会规范也是社会用来约束和指导 人们行为,调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 的相互关系,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 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ppt课件
3
• 社会规范包括习俗、道德、礼仪、 宗教、法律、制度。
• 社会学家把社会规范定义为“对人们 特定情况下,应该怎样思维、感受和 行动的期待”。
• 社会规范是社会共同生活不可缺少 的因素,是确定与调整人们共同生活 (生产与生活)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则, 是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文化模式
ppt课件
4
• 社会规范是社会的产物,是群体活动 的产物,是通过群体中个体的社会实 践创造,又经相互学习、不断选择、 补充,世代相传、积累而成。
• 个体的行为,经角色定向,再经社会 评价尺度的过滤、修正、补充、选择, 后经社会认可,得到大多数成员遵循, 导致简单的行动与复杂的道德评判相 一致,就成了社会规范――即社会成 员的标准的行为模式。
劣,气候高寒,生产力低下,生活困苦,
老人年迈有病,丧失劳动力,为不拖累家
人和士族,儿子可以弑父。(秦朝)
ppt课件
13
• 二、社会规范的类型
• 一类是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如法律、 纪律命令等;
• 一类是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如习俗、 道德等。以强制性手段迫使人们必须 遵守的规范,
• 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对人的约束要宽 松得多,如受到别人的嘲笑、鄙视或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作用范围广泛 得多。
ppt课件
14
(一)风俗
• 风俗是一种最古老的社会规范体系, 自发形成、历代相传遵循的行为方 式总和。
• “风俗有关治道” 、“礼俗以驭其 民”
• 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人们习惯
性行为模式叫“风”,由于社会环
境不同形成的人们习惯性行为模式
叫“俗”。
ppt课件
15
• 习俗自然而然,约定俗成的,发明创 造多数人相习成风,习以为常,蔚然 成风。
ppt课件
5
• 社会规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共同 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产生于 人们共同需要。
• 为人们共同创造,共同保存,又共同 遵守。
ppt课件
6
(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 价值观包含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
• 价值标准――判断某事物有无价值或价 值的大小标准。
• 价值取向――则以价值标准为坐标或参 照系数选择或创造有价值事物,或避免 及排除无价值的事物。
• “不同俗”是常有的事,“不道德”就 不同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心 情就会不舒畅,思想上就会受到压力。
• 风俗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为人们的传 统习惯。传统习惯带有惯性。“习以 性成,习惯成自然”,不知不觉中相 沿相嬗”。沉淀在这一代人身上,构 成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
ppt课件
16
• “秉性难改”。上智所不能挽,严刑峻 法所不能变。成为社会控制的重要力 量,具有极大控制力。
• “入乡”必须“随俗”,“入国”必 须“问禁”,“入家”必须“问讳”
ppt课件
12
• 3、变异性。随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社会 变迁而变迁。
• 4、阶级性。社会规范属上层建筑,必然 反映出阶级的差异。如在政权、法律上集 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样在道德上, 不同阶级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 5、民族性。特别是在风俗习惯、道德、
宗教等社会规范上民族性尤为突出。因纽
特人(原称爱斯基摩人)中,由于环境恶
• 价值观就是个体或群体对这种存在意义 的认识。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评价及由 此而采取的行为趋势。
ppt课件
7
• 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意愿,影响人的行 动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它是人的 精神世界的核心。它把人的感情、思 想、意志结合为一个稳定的整体。
• 价值观念对是否遵守社会规范,遵守 到什么程度,选择什么样生活目标都 有决定影响。
ppt课件
17
分类 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
举例 服饰、饮食、居住等习俗
婚丧嫁娶、生儿养老等习 婚礼、丧礼、生日、祝寿

等习俗
礼仪结拜,待人接物等人 成年礼、问候、请安礼 际习俗
节令岁时等闲暇风俗 中秋节、春节、重阳节等
民间文学、艺技竞技等审 民间说唱、舞蹈、工艺品、
美风俗
书画等
天地山川、等信仰风俗 占卜类、禁咒类、祭祀类
• 价值是行动抉择的标准,规范是人们 应做的标准行为模式。
ppt课件
8
• (三)社会规范与社会地位
• 人的社会交往总是站在一定社会地 位上的社会交往,所以社会地位可 以作为社会规范的基本研究单位。
(四)社会规范的功能
• 社会规范具有协调、组织、导向、 整合、制约整个社会的功能。
ppt课件
9
• 1、 对整个社会而言,它们的功能是:
• (1)整合功能。整合成整体社会;社会 规范联接着人、人的活动和关系,从根本 上保证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生活的凝集 和协调。
• (2)组织和协调社会生活的功能。组织 起一种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并以不同形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pt课件
10
• 2、对社会的个体而言,其功能是:
• (1)个人需求满足的功能。
• (2)指导社会活动,提供行为模式 ――导向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