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讲义(ppt)
城市社会学讲义(ppt)
二、城市社会学的独立发展时期
1、芝加哥学派及城市社会学的创立 1893年,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创立社会学,并开设城 市社会学课程,展开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在此基础 上创立城市社会学。 2、城市社会学独立发展时期的主要理论 帕克:城市社会学指导纲领。罗伯特。帕克是芝加哥 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代表作为1916年出版的《城市: 关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 帕克主要研究领域:人口、邻里关系和职业。
第四讲 城市生态系统
1、城市生态系统 以人类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 的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和城市环境的对立统 一。可分为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以人类为主体 具有人工化环境 依赖性强、独立性弱 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门研究城市社会形成、发展及其良性运行的具体 社会科学。 3、研究目的 揭示城市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良性运行的规律、 为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五、城市社会学的内容范围
1、基本内容:
包括城市社会学构建、城市社会学流派,城市功能,城 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社会问题,现代城市 管理,城市社会发展预测等 2、体系结构 城市社会学基本理论 城市社会学基本方法 城市社会学应用知识
雷克斯与帕尔:新韦伯主义
雷克斯:城市中质量不等的住宅获取不仅是经 济因素决定的而且是由市场机制与科层制共同 决定的。
帕尔:城市资源分配不平等是造成社会冲突的根本 原因。 合著:《种族、社区与冲突》(1967)
第三讲 城市社会功能分析
一、城市功能的已有见解
1、《雅典宪章》:居住、工作、交通、游乐
3、中心城市的特点
城市要素的集中性 城市空间的开放性 城市功能的综合性 城市活动的高效性 4、中心城市的特殊作用 经济方面: 第一、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据点。
《城市社会学》PPT课件
第三章 公元500年后的城市与文明 —— 公元500年至1500年
第一节 欧洲商业文明与自治城市
城市从衰落到重新崛起
自治城市与新兴资产阶级
随着手工业、 商业的不断发 展,城市力量 壮大
封建领主鉴于 来自下层的反 抗和获取金钱 上的实际利益
城市与国 王结盟: 自治城市
商人,工匠力量不断壮大, 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行会 组织,成为议会成员
第一部分 城市与城市社会学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第二章 古代都城、城邦与帝国 第三章 公元500年后的城市与文明 第四章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第五章 城市社会学学派与发展脉络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什么是城市?
2万人以上的聚集地就是城市,在此规模以下的聚集地则 是农村。而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是“大城市”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
东方两河流域:商代都城、龙山古城、屈家岭古城、良渚古城
这些考古成果,证明了中国城市文明的产生,是长江及 黄河流域各区域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结果。东方两 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城市文明的发源地。
如何判断远古城市产生的标志呢?
1. 是否有超凡于氏族村落之上的权利组织 形式和纪念性的仪典中心存在,即城市 首先是一个永久性的聚会地点。
二 商业城市与工业城市
商业城市的规划,不考虑如何适应地形和自然景观,也不考虑居民的各种要 求,而只考虑一种功能,即如何强化土地的利用率。因此,所谓城市规划只 是迅速把土地划分成小块,并迅速卖出去。
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城市里,城市建设市大规模的凑合将就时期,人人都忙 着赚钱,没有人关心城市建设。村子扩大为城镇,城镇扩大为大城市,城 镇数目不断增长。
君主新政权依靠的政治、 经济力量
新兴资 产阶级
城市社会学-01-序言 09-9-2247页PPT
6.[美]威廉.F.怀特,2019,街角社会,商务印书馆。 7.[英]埃比尼泽.霍华德,2019,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 8. R.林德、H.林德,2019,《中镇(米德尔敦:当代美国文化研究)》
王惠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6
英文文献基本词汇--Vocabulary
city, urban district, town ; suburb, country, district;inner-city, downtown, uppertown
rural
导论》,商务印书馆。
2
B、进一步阅读书目
1. [加]简.雅各布斯,2019,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
2.[美]G.W.施坚雅,2019[1993],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美]周敏,2019[1992],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
商务印书馆。 4.[德]马克斯.韦伯,2019,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下卷,第9章/第7节。
Urban Sociology(1)
城市社会学
(2009/9修订)
第一讲 序
万向东 中山大学 社会学系
1
A、一般教材
1. James L.Spates & Macionis, John J., The Sociology of Cities,
St. Martin’s Press, N.Y., 1982.
(《城市社会学》,1987中文版)
(U.S.) Burgess, Ernest W. & Mckenzie , 1933, Urban community.
城市社会学报告-PPT课件
•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 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
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 •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 意义讲,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 的发展。
•
通过对南锣鼓巷的调研,我们认为南锣鼓巷是798艺术园区和后海酒吧街的集合体,属于新型产业
园区。它以老北京特色商业为主,也包括一些创意型产业。对古建筑街区进行了再利用。
Society
1. 区位特点分析: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东城区。地理位置富有历史价值称为“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
明 朝时, 将 北京划 为 28 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 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 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15年 (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 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
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用 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过纵向一体化,可 以增强企业 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 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对市
区之中。南锣鼓巷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
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南锣鼓巷与798艺术区同是中西方
文化的最好契合点。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 南止地安门东大街, 全长786米, 宽8米, 与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 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 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城市社会学-第九章-城市社会问题PPT课件
二、影响城市住宅问题的社会因素
(一)人口构成 (二)产业结构 (三)家庭构成 (四)生活方式
22
三、中国的城市住宅问题 (一)住宅问题的表现 (二)住宅问题的原因 (三)住宅问题的解决对策
23
(一)城市住宅问题的表现 1.住宅数量 2.住宅质量 3.住宅费用
24
(三)城市住宅问题的原因
1.住宅投资比较低。 2.住宅制度不健全。 3.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 4.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 5.住宅建设的投机行为增多。
27
一、城市就业问题的影响
(一)人口问题与就业 (二)生产发展与就业 (三)经济结构与就业 (四)教育发展与就业 (五)劳动就业体制与就业
28
二、城市就业问题的类型
(一)显在劳动就业问题 (二)隐性就业问题 (三)结构性就业问题 (四)间断劳动就业问题 (五)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29
三、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
16
(二)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的影响
1.劳动力资源相对减少,年龄结构出现老化趋势 2.家庭与社会负担增加 3.国民收入分配受到影响 4.社会需求发生变化
17
(三)城市人口老龄化对策
1.增强经济的承受能力; 2.制定适宜的人口政策;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 4.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5.充分发挥老龄人口“余热”,使之“老有所为”。
25
(三)城市住宅问题解决对策
1.积极推进住宅供给制度改革,实现住宅商品化; 2.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 3.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控制人口增长规模; 4.以住宅的市场化为基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26
第四节 城市就业问题
一、城市就业问题的影响 二、城市就业问题的类型 三、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
城市社会学理论(课件)
城市社会学理论(课件)城市社会学目录第二章城市社会学理论简介 (2)一、理论起点 (2)(一)时代背景 (2)(二)讨论的主题:城市化 (2)(三)主要学者与观点 (2)二、新旧城市生态学—芝家哥学派 (3) (一)时代背景 (3)(二)关注的中心问题:城市空间 (4)三、新城市社会学 (5)(一)时代背景 (5)(二)讨论的主题:冲突 (5)(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5)四、小结:城市研究中的重要流派及转折点 (7) 第四章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8)一、城市化的概念 (8)二、世界城市化的现状与特征 (9)三、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和城市化类型 (10)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1)(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般特征 (12) (二)第三世界城市的一般特征 (12)(三)发展中国家城市研究的主题 (12) (四)第三世界城市发展理论 (13)五、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 (14)(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14)(二)如何进行城市化 (16)第五章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区隔 (17)一、两种空间范式 (17)二、城市空间与城市区位 (18)(一)城市区位的含义 (18)(二)三种区位模型 (18)(三)城市区位过程 (19)三、社会分化与空间隔离 (19)四、社会区域分析 (21)五、当代城市空间研究 (22)(一)新空间理论视角 (22)(二)空间研究 (24)第二章城市社会学理论简介本讲分城市理论的起点、新旧城市生态学、新城市社会学三个阶段重点介绍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各种主要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本讲旨在了解城市社会学是如何研究城市的:它主要关注什么问题、社会学家一般从何种角度观察和处理这些问题的等。
一、理论起点(一)时代背景18世纪末叶英国工业革命使得都市化的浪潮几乎触及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据估计,1800年,世界人口中只有3%的人生活在城市,到1975年,上升到41%。
除了都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外,城市化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所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巨大。
城市社会学课件一章ppt课件
第一节 城市与文明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特征,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 教与“乐”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对后来历代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礼乐文明是指“周公之典”。《尚书》曰:“周公摄政,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候卫,五年营成周,六 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制作的礼乐是处理等级社会 上下贵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 礼的本质是差异,也就是说贵与浅,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 的各种人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绝对不可混肴。这种 有差异的秩序叫“礼”,不可僭越。所以孔子曰:“非礼忽视, 非礼忽听,非礼忽言,非礼忽动”。但是社会只讲差异,不讲大 同,社会就不会和谐。
第二节 城市与城市化
二、城市化(Urbanization)
(一)何谓城市化 对城市化的界定,也存在着广泛的讨论: (1)地理及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中心向 四周影响及扩展。 (2)农村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中城市特 征的出现。 (3)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一个过 程。 (4)社会学家较为倾向于下面这种解释:人口集中的 过程,其中城市(镇)人口占地域人口比率的增加。
第一节 城市和文明
civilization一词本身就有“城市化” 和“城市的形成”的含义。
第一节 城市和文明
二、从文明的出现来看 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准 城市的出现 国家制度的建立(略) 文字的产生(略)
第一节 城市和文明
文明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 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 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 思考: 人类为什么要群居? 群居产生了什么后果?
第二节 城市与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三个基本方面 城市化的过程包括相互关联作用的三个方 面: 其一,在城市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 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其二,人口向都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 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其三,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都市生活 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人际间血缘、亲缘关系 削弱业缘关系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开放性 城市功能的综合性 城市活动的高效性 4、中心城市的特殊作用 经济方面: 第一、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据点。
第二、社会经济活动调节的枢纽。 第三、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社会方面: 第一、政治与行政管理中心。 第二、精神生产的集中地。 第三、文化扩散传播的辐射源。
三、城市社会学蓬勃发展时期
1、‚新城市社会学‛ ‚新城市社会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于西 方国家的一个有别于‚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 理论流派。其背景是西方城市发展的两次城市 危机: 一是逆城市化运动; 一是返城运动。 2、主要理论 卡斯特尔: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理论:
《城市问题》(1972),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 表现。 《城市与百姓》(1983),城市运动的本质是城 市居民对城市政府不满的一种抵抗。 《信息化城市》(2001),从信息科技形成和发 展的历史大背景下分析了信息科技与城市、区域 的关系。提出了他的研究的三个基本视角:信息 技术革新、信息化发展模式和资本主义重组,阐 述了当今技术革新的主要特点,并揭示了资本主 义重组和技术改造之间的相互关系。
哈维:政治经济学的城市社会学理论
哈维,英国人,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 代表作有:《社会公正与城市》(1973),《资本的城 市化》(1985)等。
资本三循环理论:
初级循环:资本向产业和消费性生产的投入; 次级循环: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和物质结构的投入
再次级循环:资本向科、教、文、卫和社会福 利事业的投入。
一门研究城市社会形成、发展及其良性运行的具体 社会科学。 3、研究目的 揭示城市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良性运行的规律、 为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五、城市社会学的内容范围
1、基本内容:
包括城市社会学构建、城市社会学流派,城市功能,城 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社会问题,现代城市 管理,城市社会发展预测等 2、体系结构 城市社会学基本理论 城市社会学基本方法 城市社会学应用知识
4、城市智能结构
首先从城市人口的文化水平来讲,城市人口中 有小学、中学、大学各种文化程度之别 .其次从 专业结构来讲,有理、工、农、医、文、史、 哲、经、法、政、社、管等学科专业。
5、城市收入结构 与城市人口智能结构的复杂性相适应,城市的 收入结构也比农村复杂得多,客观上形成了城 市中的高薪阶层、中薪阶层、低薪阶层。
伯吉斯:‚同心圆‛理论
用人文区位学的理论与方法创立了城市空间的‚同心圆‛ 理论: 第一环:中心商业区 第二环:过渡区 第三环:工人住宅区 第四环:高级住宅区 第五环:往返区
沃思:城市性状态
索罗金:城市社会结构理论
美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社会学创始人。代表 作:《农村与城市社会学原理》、《城市世界 与农村世界》。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最基本与最普遍的社会 现象与社会过程。 具体从职业、环境、共同体、人口密度、人口 同质性和异质性、社会流动、社会互动几个方 面对农村与城市进行了比较。
第一、城市是生产与交换的集中地 第二、城市是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的中心 第三、城市生活方式优于农村 第四、城乡对立只存在于私有制 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 1887年,《社区与社会》 社区:礼俗社会 社会:法理社会
蒂尔凯姆的有机团结
社会类型
机械团结:传统农业社会 有机团结:现代工业社会
三、 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
2、科技发展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 3、教育发展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 4、社会发展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
四、城市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要点
1.城市人口结构的合理化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的性 别结构。 2.城市职业结构的合理化 城市职业的合理化包括两个方面的:质的方面, 满足新产业、行业需要;量的方面,各职业人 员的合理比例。
生活服务的方便性 生活节奏的快速性 闲暇时间的渐增性 生活态度的功利性
二、城市社会生活方式 1、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概念 城市社会生活方式是城市居民在一定历史时期 生活和活动的基本形式。它是在一定的经济— —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体系的支配下的劳 动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闲暇活动方式、 政治生活方式的总和。
承载功能:承载和容纳大量人口、设施和各种人类 活动的功能 养育功能:养育自身居民人口的功能。主要通过家 庭、社区和互助组织。 生产功能:能够生产和加工各种物质与精神产品。
教育功能:教育广大市民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娱乐功能:满足人的休闲需要、美感需要和情 感需要的功能。 其他功能:记忆功能、信息功能、管理功能等
2、城市家庭结构
城市家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小。随着现代社 会的发展,城市家庭的‚核心化‛是城市家庭 结构普遍的模式。此外,丁克家庭、独身家庭、 单亲家庭在城市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家庭模式。
3、城市职业结构
城市的职业结构异常复杂。城市职业结构的复 杂性,是城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 分工的必然结果。
城市问题 关于自杀的研究 自杀主要是社会原因导致的。
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类型‛
第一、防卫力量 第二、市场 第三、自治权力 第四、社团组织
齐美尔的‚城市精神生活‛
城市生活环境复杂,节奏快,组织严密,时间观念强, 精神刺激强烈,居民精神负担重,经历消耗多。在这种 环境下,人们学会区分主次,集中精力应付重要事情, 对其他事情漠然处之。人变得理智、世故与工于心计。
二、城市社会学的独立发展时期
1、芝加哥学派及城市社会学的创立 1893年,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创立社会学,并开设城 市社会学课程,展开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在此基础 上创立城市社会学。 2、城市社会学独立发展时期的主要理论 帕克:城市社会学指导纲领。罗伯特。帕克是芝加哥 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代表作为1916年出版的《城市: 关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 帕克主要研究领域:人口、邻里关系和职业。
城市社会学
2011年2月
第一讲 绪论
一、城市与城市社会 1、城市概念
城市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以人为主体,各种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在一定地域内的集合。
2、城市具备的基本条件:
地域 人口 社会组织 资源系统
3、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不同
人口经济后动集中 社会结构复杂 社会生活丰富 家庭规模小,功能少 人口素质高 交通发达,信息丰富、公共设施全 生活节奏快
六、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
1、根本方向性方法层次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马克思主义
2、基本方式性方法层次 调查研究 思辨研究 历史研究 实验研究
第二讲城市社会学的源流
一、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社会学诞生前
西塞罗:城邦是一种社会 共同体。 亚里士多德:城邦形成原 因的先进性 2、古典社会学时期 马克思的城市思想:
雷克斯与帕尔:新韦伯主义
雷克斯:城市中质量不等的住宅获取不仅是经 济因素决定的而且是由市场机制与科层制共同 决定的。
帕尔:城市资源分配不平等是造成社会冲突的根本 原因。 合著:《种族、社区与冲突》(1967)
第三讲 城市社会功能分析
一、城市功能的已有见解
1、《雅典宪章》:居住、工作、交通、游乐
二、城市化
1、城市化基本概念
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 过程。 城市化不仅能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而且包括人口 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 2、城市化的基本形式 从扩展方式分为:连续型与跳跃型 从生活方式分为:扩散型与强化型 衡量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3.城市智能结构的合理化
目前我国城市智能结构不够合理。这不仅是一个大学生 的数量问题,还有一个专业方向问题和实际能力的问题。
4.城市收入结构的合理化
城市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绩效采取相应的 收入分配办法;城市应当在按能力和绩效拉开收入差距 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社会公平。
5.城市阶层结构的合理化
2、城市性状态的主要特征:
复杂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层与职业结构
高度的社会流动性 城市居民在功能上的显著依赖性 人际关系的匿名性 社会问题依赖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 城市居民道德行为差异较大,容忍意识强
四、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简单说即城市社会,具体而言,是城市社会的 形成、发展及其良性运行的基本规律。 2、学科界定
3、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
多数地区产业结构转变缓慢 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缓慢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低
讨论: 中国该走一条怎样的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化 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三、城市性状态
1、基本概念
城市性状态由美国社会学家沃思在1938年的《作为 生活方式的都市性状态》一书中提出。 城市性状态:人类居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生活 方式和人格模式。 城市性状态的三个重要变量: 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 人口异质性
城市阶层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扩大中产阶级的比重。中 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
第六讲 城市社会生活考察
一、 城市社会生活概说 1、城市社会生活的基本概念 城市社会生活是指城市社会中的人们所从事的 一切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活动。 2、城市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 生活模式的共生性 生活内容的丰富性
第四讲 城市生态系统
1、城市生态系统 以人类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 的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和城市环境的对立统 一。可分为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以人类为主体 具有人工化环境 依赖性强、独立性弱 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2、我国学者 《夏书》:共同功能与特殊功能 刘岐:主导功能、一般功能、特殊功能 纪晓岚:养育功能、教育功能、生产功能、管理功 能、娱乐功能、记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