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语文课-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解析
修辞手法——对偶
用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或相近、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组 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 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的种类
1、按内容划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 正对:上下句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反对: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 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串对:又称“流水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 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 修辞方式。 Nhomakorabea 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 缩小了一半。
比拟的种类
1、拟人
把物当成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例: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 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 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 开放的野花。
2、拟物(人拟物)
把人当做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 的某些特征。 例: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 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
修辞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文学常识一、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
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
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写作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修辞的基本知识与作用修辞方法是为了突出语句中某些关键性的词语或者渲染某种特定气氛,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修辞方法的类别与作用(一)比喻1、比喻的定义: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比喻的三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
3、比喻的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叫复喻)、倒喻、反喻、互喻(又叫回文)、较喻(又叫强喻)、譬喻、饰喻、引喻(又叫借喻)、譬喻等。
(二)借代:1、借代的定义:用与本体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
2、借代的分类: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3、借代的作用:用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4、借代的注意事项:代词一般不出现在被代替的事物之后;不能借代人;借代要有明确的对象;被借代的事物不出现;借代的部分不能省掉。
5、借代的种类:第一人称代词:我、你、他、它、我们、咱们、自己、我们、咱们自己。
1。
设问的作用: 1)激发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2)承上启下,引起下文对人物或事件的描写。
3)为下文做铺垫。
2。
反问的作用: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3。
双重否定的作用:强调肯定的内容,加重语气,加强表达效果。
4。
排比的作用: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加强节奏、加重感情、叙事透辟、委婉含蓄。
5。
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
6。
对比的作用:强调事物间的差异,突出所描绘的事物的特征,加强作者的感情。
7。
反复的作用: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有感染力。
8。
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给人以启示。
9。
设置悬念的作用:引起读者关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造成悬念,使情节更加曲折吸引读者。
10。
对比的作用:突出事物间的差异,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
语文各种手法的归纳
语文各种手法的归纳
语文中的手法主要包括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对偶、双关(隐语)、设问、反问、借代、互文、反复等。
这些手法各自有其特定的功能,例如比喻能够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拟人能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使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能够增强气势,叙事透辟,长于抒情;对比可以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表现手法有赋(铺陈)、比兴、象征、联想、想象、白描、渲染、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对写法等。
这些手法都能起到强化表达效果的作用。
以上是常见的语文手法,了解并掌握这些手法对于提高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极大帮助。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介绍和运用,建议查阅相关的语文教学辅导书籍或请教专业的语文教师。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修辞手法(1)比喻(喻、暗喻、借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6)对比: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借代: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8)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引出要表达的内容。
(9)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0)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11)设问: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12)引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
(13)双关: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4)联想与想象(常于夸张连用):看到某事物,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15)互文(照应)(16)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17)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答题方法:言简意丰,以简洁的文字营造了+意境,表达了+思想感情。
(18)呼告: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直接呼唤,并且和他说起话来的修饰手法。
作用: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2、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不同文体:(1)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2)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3)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4)小说体的表现技巧: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等。
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 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 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 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
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 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 引起共鸣。
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 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 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 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作用:内容前后照应, 情节严丝合缝。
●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 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 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 (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 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辨析
2.拟人:概念: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概念: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概念: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概念: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概念: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作用: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7.设问:概念: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概念: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作用: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概念: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修辞手法、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特点分别都是什么?
修辞手法、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特点分别都是什么?艺术手法 ,也称“表现手法”。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表现手法和修辞的区别总结
表现手法和修辞的区别一、渲染和烘托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
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
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
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
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
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借古讽今、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修辞手法就是一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是一个大概念,可以说修辞手法是表现手法这个集合中的一个,我们说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呢?可以说修辞手法里的一些方法,也可以说用叙述的方法表现的,叙述不是修辞手法里的一种,而是写作中用的方法。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是文学中常用的手法,它们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表现手法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表现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意境等。
它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法:
1.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抽象的概念或思想,如用莲花象征纯洁。
2.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来突出它们的特点和差异,如用黑暗与光明对比。
3. 衬托:用一个事物来衬托另一个事物的特点,如用黑夜衬托灯光的明亮。
4. 烘托:通过环境、气氛等来烘托主题或情感,如用寂静的夜晚烘托孤独的心情。
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修饰、调整语言的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它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法:
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如用“像太阳一样的笑容”来比喻笑容的温暖和明亮。
2.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如用“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来拟人化风的柔和。
3.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来强调其重要性或情感强度,如用“天塌下来了”来夸张形容事情的严重性。
4. 对偶:用对称的句子结构来增强文学作品的节奏感和美感,如“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作用都是为了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反应。
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它们的出现让词语更有感染力,并有助于更好地传达文字的意图。
表现手法是指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它能够直接说明文章想表达的意思,也能够借助一些象征性的形象来丰富文字的内容,使语言更加具有感染力。
例如,在文章中,使用“拔河”这样的比喻,表达出非常激烈的竞争场面,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更能够让读者体会到文章想表达的意思。
修辞手法是在表达文字意图的过程中,采用的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用以改变文章想表达的意思,也可以表达文章想表达的特定气氛。
其中,比喻是修辞手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可以表达出文章想描述的事物,使文章富有想象力并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在文章中,把一件无声的事情比喻为“一片沉寂”,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的静谧气氛,也能够更好地表达文章想表达的意思。
此外,排比也是用来表达文章想表达的意思的修辞手法之一,可以以多个相似的词语来表达文章想表达的意思,也可以使用排比来表达出一个主题。
例如,在文章中使用“绿树、白云、蓝天”这样的排比,可以表达出清新、自然的气息,让读者有更深刻的感受。
总之,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是文字表达中的重要方式,它们都可以在文章中创造出更多的可能,让读者有更深刻的感受,使文
章更有感染力。
使用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贴切,也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从而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使文章更有文学意味。
语文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0种修辞方法
语文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0种修辞方法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在议论文中的作用:强化论点。
在散文中的作用: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鮮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一般涉及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个方面。
考题一般很少直接考查表达方式,但分析时可从表达方式切入,在题目中考得比较多的是“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一、与描写有关的表现手法
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主要从视觉听觉触觉感觉等感官角度写,注意分析描写事物的特征,描写的层次、视角(线)的变化,如远近,上下,高低,前后,左右
白描手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不加渲染,使描写更加生动传神而用语简洁)
细节描写(注意细致、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
2、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反衬静(寂静、宁静、幽静)
3、实写,虚写,虚实结合(描写眼前存在的事物为实,描写想象的设想的回忆的历史的为虚)
4、映衬、渲染、衬托或烘托(用多个景物为某一中心景物服务,或者多角度写一个事物)
5、对比、反衬、对照(运用在特征相反的事物之间)
6、抑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
7、联想(丰富拓展诗歌内容或丰富表现内容)想象(主要使描写对象更加形象生动神奇)
二、与抒情有关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衬哀情,以悲景反衬乐观情绪
以物喻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象征
3、用典(作用为借古讽今,借古兴怀,以古人的遭遇自比,以古代名人自勉)
三、与构思(结构)有关有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2、托物言志
3、对比(古今对比,盛衰对比,年轻与年老对比,正反对比,哀乐对比等)
4、前后照应,呼应
5、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修辞手法
1、比喻(使描写更形象生动)
2、通感
3、比拟【拟人(将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以人的精神),拟物】
4、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人联想,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特点鲜明、具体生动,使文笔简洁精练,
语言富于变化)
5、夸张(夸大,缩小,超前)
6、对偶(对偶是常用手法,一般情况下不会要求写,如果对偶句有特色,比如对仗工巧,或者全部是由
名词组成的对子,可能会成为特色鉴赏,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对比
8、排比(丰富内容,用语简洁,增强语势)
9、设问(提出问题,引起下面内容,引人关注与深思)反问(强调)
10、双关(谐音双关,一语双关,含蓄)
11、重复,反复(强调,强化感情)
10、叠词(音韵的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