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研究
京杭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功能开发研究
京 杭大运 河作 为南 北交 通 的纽带和 动脉 , 的开通 极大 地促 进了沿 河两 岸及 黄河 、 它 长江 流域经 济 、 化与社 会 的发 展 杭 州地 处 京杭运 河 的南 端 . 文 城市 的崛起 、 兴衰枯 荣 无不 与运河 密切 相关 . 历
经 千 百年 的历史变 迁 和演 化 . 杭运 河 杭州 段及其 沿河 地带 ( 京 简称 运 河 杭 州 段 , 同 ) 成 了 特 有 的 下 形
摘
要 : 分析 运 河抗 州 段 旅 游资 源 的 空 闻 分 布 特 征 入 手 , 其 旅 游 开 发 条 件 进 行 了评 价 , 示 了杭 州 从 对 揭
城 市旅 游 业发 展 与 运 1 的相 互 关 系 . 出运 河抗 州段 旅 游 开 发 的 功 能 定 位 与 形 象策 划 , 对 运 河 各 医 可闻 提 并 段 的旅 游 开 发 方 向提 出了 建设 性 的 总体 构 螅.
Ea um , Zhja g Unv ri ch Sc e ein ie st H a gz o y, n hu
3 2 ,C ia . e a c n f E vr n e t lS in e —Z eln ias y 1 0 8 hn l2 D p r 0 me to n i m na c cs h ’ g Unv ri —Ha g h u 3 0 2 , o e a t n z o 1 08
Jn 20 a 0 2
京杭 运 河 ( 州段 ) 游 资源 杭 旅 及 其旅 游 功 能开 发研 究
金 平 斌 沈 红 0 .
(. 江 大学 地球 科 学 系 , 江 杭 州 3 0 2 f 浙 江 大 学 环 境 科 学 系 , 江 杭州 3 0 2 ) I浙 浙 10 8 2 浙 10 8
京杭大运河规划分析以及相关思考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规划分析以及相关思考我国主要河流受地形限制,都是从西向东而流。
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通过开凿运河造成腹地广阔的水路交通网,以弥补东西向河流的不足。
因此,中国开凿运河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但在隋朝以前,运河都是地区性的,且流程也较短。
隋朝统一后,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利用天然湖泊,疏浚古运河,重开一些新渠道,第一次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集航运、灌溉、防洪工程于一体, 历经千余年, 一度成为古代中国沟通华北、中原与江浙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沿河上百座城镇商阜的兴起和商品贸易的发展,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统治的巩固、军事防务、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深入探讨和借鉴京杭大运河恢弘的大水利规划思想, 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与综合治理措施的不同方面, 传承博大精深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京杭大运河工程规划的借鉴1.大水利规划思想的借鉴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末年, 开邗沟, 沟通江淮, 奠定了今日淮扬运河的基础;隋朝统一中国后, 隋炀帝杨广登基的次年便下令开凿南北大运河, 对邗沟也进行了整治。
公元605年开成通济渠、公元608 年在黄河北岸引黄河水开挖永济渠至蓟城(今北京) 、610年又开江南运河, 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长江水直送余杭(今杭州)入钱塘江, 至此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全部告成, 曲折连通了京杭两地。
后来的元、明、清三朝, 均在北京建都, 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北端, 而漕粮又多取之于长江下游。
京杭大运河对当时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起着巩固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 巩固了国家军事防务。
京杭大运河的工程位置及线路规划, 充分体现了大水利的规划思想。
河线绵延上千公里;流经江、浙、鲁、冀、津、京六省市;联通钱、长、淮、黄、海五水系;贯穿华夏大地与南北、弥补中国南北方向无天然河流之短、扬内陆水上运输之长, 创我国南北漕运之盛世。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挖掘自身的旅游资源,而运河是中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之一。
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条运河,自古就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外来文明交流的纽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开发潜力。
在中国国家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背景下,杭州作为大运河的起点城市,对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
本文将围绕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展开讨论。
要加强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精神价值,对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来说更是如此。
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将其融入到旅游开发之中。
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办运河文化主题展览,推出运河文化衍生品等方式,将运河文化传播给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提高人们对运河文化的认知度和了解度,为未来的传承和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要完善运河旅游设施和服务。
作为旅游目的地,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需要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可以修建沿运河景观带,打造步行、骑行、游船等多种方式的游览线路,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建设景区服务设施等。
可以开发运河特色的民宿、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要挖掘运河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
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古代运河码头遗址、古老的建筑群、传统手工艺等,这些资源都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宝贵财富。
可以采取保护性开发的手段,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修和利用,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等景区,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沉淀和地域特色,提升旅游的深度和内涵。
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动。
京杭大运河贯穿了江苏、浙江、安徽三个省份,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动。
古运河文化旅游研究报告
古运河文化旅游研究报告专题报告三:古运河文化旅游研究报告一、京杭大运河概述(一)历史沿革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拱宸桥,北至北京积水潭,纵贯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流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6省市,全长l782公里,是当时中国大地上唯一的南北交通大动脉,被视为世界上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
历史文献确切记载,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了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从此以后,勤劳的中国人民一代接一代,不断地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开凿整修。
战国时魏国开鸿沟,三国时曹魏开白沟、平虏渠、利漕渠,孙吴开破岗渎,但这些运河规模都不大也不连贯,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系统。
隋朝统一全国后,从公元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到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充分利用了过去开凿的运河和天然河流,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重修了江南运河,终于凿成和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
北宋建都开封,开凿整治了汴河、惠民河、广济河、金水河以及江淮运河、江南运河、两浙运河等重要运河河道,把江浙、两淮、荆湖等南方地区与河北、京东、京西以及京畿一带北方地区连接起来。
金、元、明、清均建都北京,进一步开凿整治了河北、山东运河河道以南接江淮运河。
直到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元世祖忽必烈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等河道,使大运河直接贯通南北,也使以前成多支型分布的运河转变成单线型的大运河,奠定了此后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和规模,一条从杭州到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终于完成了。
大运河跨越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巩固国家统一、多民族的融合和团结、促进南北方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积累的历史文化底蕴厚实、内容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从而形成了独具体系和特色的运河文化,成为后世史学家总结研究的对象。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大运河就是我国南北联系的重要通道之一,承载着无数商贸、文化交流的历史。
杭州作为大运河的南端起点,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杭州,希望亲眼目睹这条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感受它的魅力。
目前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的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景点规划不够合理、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等。
对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的旅游开发,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合理规划景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同时采取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以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体验,推动大运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1.2 问题意义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运河遗产保护和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文物破坏和盗窃等现象;旅游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部分景点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景点规划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综合考虑和规划,导致景区发展不均衡和资源浪费;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游客体验和满意度;宣传推广不够到位,影响了运河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通过分析和探讨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历史文化价值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大运河的南起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这条大运河连接了中国北方与南方,是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水道,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杭州主城区,大运河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条水道,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
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
大运河的修建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古代建设技术与水利工程的传统。
大运河曾是唐宋时期繁荣的商贸之地,沿岸遍布着古代商业集市和码头,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活跃。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贯穿了中国的北京和杭州两座城市,全程约1,794公里。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我有幸参观了京杭大运河,并从中感受到了许多独特的魅力。
一、水上文化的体验参观京杭大运河,让我深刻了解到中国水上文化的博大精深。
运河两岸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彰显着古代中国人对水的深厚情感。
沿途的古老城镇和村庄,如苏州、杭州、扬州等,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人民生活的独特魅力。
在游船上漫游京杭大运河的过程中,我目睹了运河沿岸的亭台楼阁、古桥和精美的园林。
这些建筑物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和审美理念,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船上欣赏古老的风景,仿佛时间倒流到了几百年前的繁荣时期。
二、历史文化的探索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交通要道,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沿途的古运河街市和古代码头,见证了中国古代贸易的繁荣。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想象着古代商人和船工们在这里的繁忙场景。
运河两岸的历史建筑物,如古老的碉楼、庙宇和城墙,代表了中国古代的防御和宗教文化。
走进这些建筑,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这些建筑物的存在,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繁荣,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三、自然风光的享受除了历史文化,参观京杭大运河还给我带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运河两岸郁郁葱葱的杨柳和桃花,让整个河道都显得生机勃勃。
鸟儿在空中翱翔,水生动物在河水中嬉戏。
这片自然景观为城市生活带来了一缕生机和宁静。
游船行驶在湖泊和河道上,水天一色,我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微风拂面,阳光洒在身上,让我感到无比舒适和放松。
这种与自然亲近的感受,使我忘却了喧嚣的城市生活,重拾了内心的宁静。
总结参观京杭大运河,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水上文化、历史文化以及自然风光的融合,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领略到了古代中国的繁荣,也体验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和开发研究结题报告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和开发研究结题报告引言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是开凿最早、跨越距离最长的人工运河,与万里长城、印度佛家大佛塔、埃及金字塔并称为世界宏伟的四大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成果和结晶。
随着现代化文明的推进,大运河原有的功能已经下降,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一种精神财富,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杭州是文明中外的旅游城市,是京杭大运河的起讫点。
随着近年杭州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京杭运河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西湖让其闻名中外后,杭州市政府又开始着手打造古运河这一品牌,让其成为杭州的另一个标志。
为此杭州已将运河整治工程列为“十大工程之一”,并提出“延续历史文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标。
杭州市委、市政府于去年提出了“打造运河工程”的发展战略。
在京杭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运河的保护和开发显得犹为重要。
不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会对运河造成破坏。
我们的研究通过对目前运河保护和开发的社会效益的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运河的保护和开发提出我们合理的见解和建议。
这一方面能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公众对京杭运河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研究目的通过对京杭运河杭州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考察京杭运河杭州段保护和开发的社会效益,探索在运河保护和开发中的不合理行为及其原因,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运河保护和开发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以此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可作为政府相关作为的参考并得到其重视。
研究的意义对历史的意义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与汗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京杭大运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其对中国南北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因此,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作为目前杭州旅游开发重点,凭借着本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极具开发潜力。
我们小组结合运河综合保护的“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针对运河旅游现状分析运河旅游的开发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运河的开发与“申遗”、运河的特色休闲业态、运河航运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和可实施性方案,并将规划重点放在大兜路段。
一、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存问题近几年来,杭州市政府大力开发运河水上旅游活动项目、积极保护和改造运河周边历史景区景点以及完善改造旅游基础设施,但就目前旅游开发现状看,运河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河及其滨河地带对水上旅游所带来的影响虽然运河(杭州段)的功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变迁,总体来看,交通运输(航运)的功能是最根本的,近代大运河的航运,虽因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而逐渐衰退,但江南运河依然繁忙,如今仍承担着杭州15%左右的对外运输量,随着运河、钱塘江沟通工程的完成,运河年货运量增长率达12%,无疑运河的航运功能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水质污染,河面堵航,桥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运河生态环境、观光旅游、水上游憩等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产生旅游行为的首要因素,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满足程度。
目前在运河两岸现存的建筑大多说是近现代的,稀少的古迹的保存与大量的近现代建筑混合在一起,破坏了运河原有的浑厚的历史感,因为旅游气氛环境是由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产生,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一、文化传承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运河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和传承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运河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可以在运河沿线设置一些文化展览馆、主题博物馆,向游客展示一些古代运河的载体、运输工具、历史图片等,让游客通过观览这些文物和资料,加深对京杭大运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开发一些以古代运河为主题的文化节日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与。
比如在运河沿线举办一些古代运河文化节、灯会等活动,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也能够感受到古代运河文化的魅力,从而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环境保护在进行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运河水域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保持运河水域的清洁和生态的平衡。
可以通过加强生态修复、植被保护,改善运河周边的环境,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感。
在游船运营、游客活动等方面,也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避免对运河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可以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测机制,对游船的排污排放等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运河水质的清洁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三、旅游体验在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着力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除了提供优美的景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可以推出一些特色的旅游线路和项目,比如以古代运河为主题的游船观光、文化体验活动等,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京杭大运河的魅力。
在运河沿线可以建设一些便利设施和服务设施,比如休息区、停车场、餐饮美食等,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还可以加强对游客的导览解说工作,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旅游的教育和娱乐功能,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
四、经济发展京杭大运河旅游的开发,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游憩空间开发的探讨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游憩空间开发的探讨作者:黄慧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05期[摘要]国内外对滨水区域“游憩空间”开发已成为主体。
文章简介“游憩空间”建设的价值与意义,着重分析杭州运河滨水区域打造“游憩空间”的现实背景、基础条件,展望杭州运河“游憩空间”实施,为杭州成为“东方休闲之都”、“世界旅游胜地”等大目标提出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河旅游;游憩空间;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5-0074-03京杭大运河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长的人工河流,它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沿河两岸及黄河、长江流域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
杭州城市的崛起、兴衰枯荣无不与运河密切相关。
如今“历史名城”、“生活品质之城”、“东方休闲之都”、“国际旅游城市”已成为杭州城市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开发杭州运河的旅游资源,改变杭州运河旧貌,重振杭州运河雄风,是我们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游憩空间”概念“游憩空间”是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泛指人的消遣、游玩、社交的场所,包括游憩建筑(滨河区的休闲、度假、体育、娱乐、餐饮、商业等建筑)和开放空间(滨水区的绿地、广场、道路、水质等游憩因子)。
“游憩”是休闲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发达城市中,与游憩相关的服务业、商业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产业,加上滨水区相对较低的地价,为“游憩空间”建设开发提供了优良的平台;滨水区处于水陆交接区域,具有曲折多变的地理特征与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为营造丰富的游憩环境提供了条件。
实践也证明了滨水区域的游憩开发不仅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且作为城市的一项长远投资,会对城市的结构、旧城区的改造、居民的生活游憩造成深远的影响。
杭州运河地区,濒临水面,景观开阔,天生是旅游、运动锻炼和游憩活动的场所。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沿河地区的工业用地,港口用地空置,使地价低位,如此优良地区,为运河滨河地区发展“游憩空间”提供了契机。
大运河文化旅游体验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格式
大运河文化旅游体验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格式一、论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大运河已作为杭州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引着许多国内外的游客,起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但通过对运河杭州段进行的调查访问等工作发现,运河文化旅游对杭州在校的吸引力不佳。
作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今后国家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其对民族文化知识的掌握将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和社会的建设都将起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其旅游消费特点的研究,探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从规划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促使更多的参与到运河文化旅游中去。
其意义包括从社会、经济、研究三方面。
社会意义: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若其能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能够提升自身素质,为祖国的建设发挥更好的作用。
同时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人群,其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及我国良好的民族形象的树立。
经济意义:现代在校期间外出旅游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吸引更多的参与到文化旅游的行列中,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研究意义:是旅游人群细分中的一类,研究其参与文化旅游的问题不仅能够解决这一特殊人群的旅游需要,还可以为开拓其他细分人群的市场提供经验,同时其他类似的旅游单位也可以将参与运河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运用到自身的旅游开发过程中。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如何使旅游区保持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是旅游区开发的关键,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XX和XX认为,赢得顾客的方式是在他们中间创造一种体验。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大运河文化旅游体验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格式请浏览)。
大运河杭州段国内游客旅游偏好调查分析
大运河杭州段国内游客旅游偏好调查分析作者:梁雪松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1期[摘要]旅游偏好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消费行为,旅游者的个人特征因素与旅游选择和偏好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旅游者的需求角度掌握客源市场的变化趋势,科学认识和分析杭州运河旅游发展现状,为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市场调查国内游客京杭大运河旅游选择偏好基金项目:杭州科技调研项目(20080534M31),杭州社科规划项目(B08GL03)作者简介:梁雪松,(1959-),男,辽宁大连人,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合作和市场开发研究。
一、引言京杭大运河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也是中华古文明的集中表现。
为了把大运河杭州区段打造成世界级旅游产品,就必须更好地对来杭州运河国内游客旅游行为进行研究,为达到再造一个世界级旅游景区的目标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本次调查问卷项目较多,本文只选择来杭州运河旅游国内游客的出游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为内容进行分析,以此来获得具有参考的结果。
二、调研问卷数据分析(一)国内游客的结构特征1.性别和年龄结构通过分析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国内旅游的年龄构成与杭州近几年对景区接待游客的年龄调查资料中的数据相比基本相符;②中青年为主的游客比例特征说明,交通便利、沿岸风景优美且处于闹市环境的大运河,以其秀丽风光、浪漫休闲旅游的特色对中青年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③45岁以下的游客不论从经济状况还是知识、生活、社会条件而言,都是杭州运河景区的主要客源。
2.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情况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吸引力。
高学历人员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社会地位高、收入高,成为出游率最高的阶层。
同时也说明杭州运河景区文化以及城市品位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对高学历人群的吸引力较大[1]。
(二)出游选择偏好分析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对旅游者的目的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从中掌握客源市场的变化趋势,同时也是旅游目的地开发旅游产品的重要依据。
基于网络文本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 C h a n g z h o u )wa s t a k e n a s a n e x a mp l e t o s t u d y o n t o u i r s t s p e r c i e v e d i ma g e t h r o u g h a c o n t e n t a n a l y s i s o f
运河( 杭州 I ) 段有 着较 为 清晰 的空间定位 , 对运 河旅 游景点有综合认知 , 对运河整体形 象有较 强烈 的积 极 感知 ; 运河旅游存在旅 游方式单一 、 旅 游服 务与设施 不完善 等 问题 , 需要 采取 一定措施加 以解决 。 关 键词 : 网络 文本 ; 京杭 大运 河 ( 杭 州段 ) ; 旅 游形 象 ; 游客 感知
第2 9卷第 6期
2 0 1 6年 1 2月
常 州 工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h a n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Vo1 . 29 N o. 6 De c . 2 01 6
t h e G r a n d C a n n e l ( C h a n g z h o u ) , a n i n t e g r a t e d c o g n i t i o n o f t o u i r s t a t t r a c t i o n s a l o n g he t C a n n e l a s w e l l a s a n
t o u is r m, po o r t r a v e l s e r v i e nd a f a c i l i t i e s n e e d t o b e a d d r e s s e d p r o o r d s : w e b t e x t ; he t G r a n d C nn a e l ( Ha ng z h o u ) ; t o u i r s t i ma g e ; t o u i r s t s p e r c i e v e d i ma g e
京杭运河(徐州段)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群整体消费优化和自身消费引力提升的同步实现。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宁波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与南京之间的差异不断减小,在消费引力得分上表现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宁波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以及文化流派,可以依托历史文化特色,发展民俗旅游产业、历史文化产业,构建相关消费引力点,形成与上海海派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产业类型。
对于各个城市群而言,城市间消费转移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消费的本地区实现存在障碍,区域内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因此,各个城市群应当根据区域特点,结合各个城市的自然禀赋以及社会要素,综合各个城市的消费现状,制定兼顾城市群整体利益与城市自身发展的消费战略。
对于各个城市而言,增加自身消费引力,应当根据所处发展阶段与城市群中所处地位,在消费能力和消费条件两方面把握重点,以实现当前最快的消费引力增长。
对于消费引力在区域中较强的城市,应当重点考虑消费条件的优化,以软环境的比较优势留住外来消费。
对于消费引力在区域中处于劣势的城市,应当重点考虑消费能力的提升,发挥消费能力对消费吸引的直接作用,实现消费引力的较快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1]黄先明,肖挺.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与消费转移———来自杭州湾跨海大桥周边城市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18(07).[2]李骏阳,段新鹏.农村居民消费向城镇转移的问题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01).[3]汪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涵和形成机制[J].经济论坛,2019(05).[4]左宇.西部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边界效应———基于城际消费流的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20(24).[5]钟诗梦,李平.我国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测度与消费支点效应———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21(01).[6]姚文捷,朱磊.基于分向引力模型的点轴城市系统双重虹吸效应研究———以沪杭一线(上海—嘉兴—杭州)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02).[7]孙久文,罗标强.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8).[8]李琳,蔡丽娟.中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特征[J].城市问题,2015(07).一、引言京杭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可分为7段,其中在徐州境内京杭运河河道长181.6公里,北部与徐州微山湖相连,南部与骆马湖相接,其存在对中国南北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保留最完整的古代运河,一直以来被视为杭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京杭大运河成为了热门话题。
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应充分挖掘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开发中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其历史文化价值。
可以在运河两岸修建一些文化纪念馆、博物馆,展示和介绍运河的历史渊源、古代航运文化、运河沿线的历史遗迹等,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
可以在京杭大运河沿线建设一些旅游景点和景区。
这些景点可以是与杭州地方特色相关的,比如龙井茶园、西湖景区等,也可以是历史文化遗迹,比如古代的码头、古运河遗址等。
通过景点的开发,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于京杭大运河的沿线景观和环境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改造。
可以进行景观道路的整修,修建景观带,栽植绿化植物,打造沿河的休闲步道,增加游客的观光体验。
对于运河水域的清洁和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进行河道的清淤、河岸的整治,保持运河的清澈和美丽。
可以开发一些与运河相关的旅游项目和活动。
比如可以引入一些古代水上运动项目,比如龙舟赛等,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古代水运文化。
可以举办一些文化艺术活动,比如古典音乐会、文学沙龙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京杭大运河作为杭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应该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要在开发中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建设旅游景点和景区,对沿线景观和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和改造,开发与运河相关的旅游项目和活动,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希望未来能够在京杭大运河的旅游开发中有更多的精彩表现。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水运通道和历史文化遗产。
它连接了京城北京和杭州,总长约1794公里。
参观京杭大运河,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历史价值和景观之美。
首先,参观京杭大运河给我带来了浓厚的历史感。
这条运河始建于北周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拓展,成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
在运河沿线,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石桥、船闸和运河边的古建筑。
这些建筑物保存完好,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我还参观了一些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了解了这条运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其次,参观京杭大运河给我展示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运河沿线的风光非常宜人,有广袤的湖泊、绿色的草地和郁郁葱葱的树木。
在船上漫游运河,我欣赏到了沿途的美景。
特别是夜晚,当夜空中洒下星光,映照在运河上,景色格外迷人。
我还参与了一些水上活动,如划船和钓鱼,充分感受到了运河畔的宁静和舒适。
此外,参观京杭大运河还带给我对中国文化的更深入了解。
运河沿线有许多古老的村庄和城镇,这些地方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些地方,我参观了许多历史遗迹和传统工艺品展示馆。
我了解到了古代水运文化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领略到了中国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我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感受了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参观京杭大运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的繁荣和辉煌,也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传统。
参观京杭大运河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我希望将来还能有机会再次前往,继续探索这条古老而美丽的运河。
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调查报告
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调查报告篇一: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京杭大运河的调查与思考.jsp某某工学院“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题目:京杭大运河宝应段的调查与思考姓名:学院: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承诺书我是某某工学院学院班学生。
我承诺: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京杭大运河宝应段的调查与思考》,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日期:年月日京杭大运河宝应段的调查与思考我的家乡是扬州市宝应,一个古老的小县城。
家乡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我自小生活在运河边,京杭大运河宝应段。
她像是一位母亲,抚育了这个小县城千百年,小时候对她的了解并不太多,今年便借着这个暑期实践的机会对开始对大运河进行一些了解并产生了一段思考。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有人说,大运河和长城,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所刻画的两条有形的线,长城是一撇,运河是一捺,在中华大地上写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她们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还有人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
大运河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
人们还常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把运河比作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智能之河。
那是因为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
它经历了上千年的沧桑风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积淀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记录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方面面的丰富信息。
它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纽带。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作者:方田红励栋磊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5期[摘要]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有序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生态影响三方面的感知。
京杭大运河在申遗阶段,当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修复与发掘,旅游开发也谨慎有序,当地居民对目前旅游开发的各方面影响的感知比较正面,但同时也意识到一些负面影响。
在对居民感知进行聚类分析时发现只有有矛盾的支持者、热爱者和现实主义者三类,而没一般研究中出现的顾虑者和憎恨者。
居民感知因不同人口特征会有所差异,在当地生活时间的长短、与旅游业关系两个因素对旅游感知差异影响较大。
[关键词]旅游影响居民感知聚类分析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基金项目]上海市設计学IV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全城旅游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全景化设计以及形象设计的理念与实践研究”(DB17023)。
[作者简介]方田红(1978-),女,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励栋磊(1993-),男,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011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7)05-0063-10一、研究综述“旅游影响”虽然不是学术研究的新名词,但是却持续50年吸引了学者的关注。
上世纪60年代,学者们开始研究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当时关注的热点是旅游业发展的正面影响;70年代,开始聚焦旅游业的负面影响;至80年代,对旅游影响的正负研究达到平衡。
上世纪70年代,旅游地居民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
此后,从理论与实践两角度来研究居民旅游感知的论文大量涌现。
?譹?訛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主要聚焦在对旅游业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影响三个方面。
居民对旅游业经济影响的评价总体是正面的,?譺?訛对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来当地商业繁荣、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等经济影响持肯定的态度。
?譹?訛也有研究表明,居民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抬高当地生活成本和房价、引发通货膨胀。
?譺?訛另外,居民认为旅游业经营的季节性导致从事旅游业的居民工作不稳定。
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难以统一,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旅游业给社区带来了多种福利,?譻?訛带来更多的休闲活动,能够促进文化活动的繁荣,有利于保护历史建筑和一些遗产地,提高当地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当地居民与旅游者交流的机会。
?譼?訛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旅游业的发展破坏了当地文化的原真性,带来拥堵、犯罪、卖淫、文化冲突、?譽?訛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负面影响。
?譾?訛居民同时也认识到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双重作用。
?譿?訛居民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改善了城市或周边的外貌,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污染和垃圾,尤其会引起拥堵。
?讀?訛但总的来讲,居民更倾向于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会优先考虑旅游业带来的利好方面。
?讁?訛学者们除了研究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外,还认为居民对旅游影响态度的不同可能跟以下一些因素相关:社会经济对旅游业的依赖度;?輥?輮?訛居民在社区生活的年限以及是否出生在当地;?輥?輯?訛居民家与旅游区域之间的距离;?輥?輰?訛居民对旅游业的认知水平;旅游者类型;当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联系形式与程度;居民对当地旅游活动的参与度。
?輥?輱?訛我国学者从上世纪末开始对居民旅游感知进行研究,沿用国外学者的研究范式,采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几个要素,利用问卷调查法,获得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在这几个方面影响的感知。
王宪礼、朴正吉等较早地对长白山旅游区居民感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旅游活动会对当地居民的社会行为习惯产生深刻影响。
?輥?輲?訛随后,谌永生、王乃昂,?輥?輳?訛章锦河,?輥?輴?訛宋子千、宋瑞,?輥?輵?訛薛宝琪、刘长运、范红艳,?輥?輶?訛王剑、彭建?輥?輷?訛等分别以某一个具体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对当地居民的旅游感知进行了调研分析。
卢松、张捷、李东和,?譹?訛庄晓平、朱竑、邓素球?譺?訛分别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的差异以及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
2014年6月22日,我国京杭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遗名录》,成为了我国迄今为止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中包括分布在8个省、直辖市的31个遗产区的27段河道和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和浙东运河的起始点。
申遗成功后,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序的旅游开发,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大运河历史河段发展的措施之一。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大运河已经与周边的居民、城镇融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历史旅游地的健康发展,所以,本文将继续沿用传统的旅游感知研究方法,对大运河杭州段周边居民的旅游感知进行调查,希冀这对刚刚起步的大运河旅游的有序发展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1. 问卷及量表设计为取得真实有效的数据,本文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进行实地调研。
问卷内容设计成三大部分:基本信息,旅游感知,其它信息。
第二部分为问卷的主体部分,调查居民对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三个方面的感知。
其中经济影响感知涉及7项指标,社会影响感知涉及10项指标,环境影响感知涉及9项指标,共26项。
旅游感知部分采取李克特的5分量表法,即非常赞同、赞同、既不反对也不赞同、反对、非常反对,分别对应5分、4分、3分、2分、1分。
2. 数据采集2015年4-5月期间开展问卷发放回收及访谈工作,主要在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几个区域重点进行:运河文化广场、拱宸桥及桥西历史文化区、小河直街、武林门码头。
共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2份,其中有效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率87.5%。
运用SPSS19.0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3. 信度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
Alpha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一般而言总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8以上,0.7-0.8之间可以接受;分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7以上,0.6-0.7还可以接受。
从表1可知,此次总量表的Alpha值为0.726,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将进行下一步的统计分析。
表1 总量表可靠性统计量三、结果与分析1. 样本概况本次调查的样本涵盖了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样本(见表2),较好地保障了本次研究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2. 居民旅游感知均值分析(1)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已有不少研究揭示,居民最看重旅游业的经济影响,一般情况下,对经济的正面影响持肯定态度。
本调查结果也表明,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均值均等于或大于3,除“导致了贫富不均”为中立外,其他各项都为赞同。
居民最满意的经济影响是“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一项的感知均值达到了4.56,在所有经济影响项目中得分最高,标准差最小(0.59),说明绝对多数的居民赞同或非常赞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就业岗位。
排在第二的是“提高了生活水平”(4.29),居民认识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改善,从而导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一认识也在具体访谈中得到印证,尤其是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大龄居民,对此感受明显。
“增加了自身收入”的感知均值为3.80,也相对较高,说明旅游业对居民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是该项标准差(1.12)较大,说明不同人群对旅游业带来收入的提高认识不一,旅游业相关从业者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不从事旅游业的居民无法从中感知到运河旅游开发带来的自身经济效益提升。
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居民也有所意识,但感受没有正面影响那么明显。
相应选项“导致了物价上涨”和“导致了房价上涨”的感知均值为3.52和3.72。
这可能跟大运河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段都是以保护为主的,旅游商业开发的力度不大等因素有关。
“旅游行业就业季节性较大”这项均值为3.35,说明居民感知到旅游业的季节性,但还不是很强烈。
这可能是因为大运河杭州段以人文景观为主,并且杭州作为一个热门的旅游城市,一年四季都能吸引大量游客,旅游的季节性并不是很强。
(2)居民对旅游社会影响的感知笔者调查发现,大运河周边居民对于运河旅游带来的社会正面影响的感知均值均在3.0以上,而对于负面影响的感知均值都在3.0以下,可见居民对此的态度还是相对统一的:认为大运河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影响是积极的。
社会影响中感知均值高的项是“提高了本地知名度”和“促进本地和外界的交流”,分别为4.82和4.68,赞成率均达到了100%,所有受访者都认可这两项。
这两个选项也存在内在一致之处,当地的知名度由于运河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尤其是申遗成功)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或直接参与到运河旅游业中,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
另一项感知均值与赞成率均较高的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达到4.46,说明运河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符合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
其他负面影响的选项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降低”、“社会不良现象和犯罪行为发生频率增加”的赞成率达到25%,但感知均值分别为2.54与2.48。
这说明当地居民意识到旅游业发展可能会带来这些负面作用,但目前还没有强烈地感受到这些负面影响,也说明目前阶段,大运河杭州段旅游发展还是有序健康的。
(3)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旅游开发可以保护资源,也有可能成为损害或摧毁资源的元凶,以往研究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环境影响认知也是二元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并存。
环境影响中,居民对“政府加大对运河及周边环境的治理”一项的感知均值与赞成率最高,分别为4.55与87.1%,标准差最小,仅为0.65。
“交通状况改善”、“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相应的感知均值达到4.28与4.09。
这说明当地居民非常认可大运河申遗以及旅游发展带来当地周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改善。
大运河杭州段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同时作为一条仍具有现实功能的河道,它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尽可能多地吸引游客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旅游景区,而是更加注重保护工作。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居民认为“基础设施不足”的感知均值达到3.38,赞同率也达到了一半。
居民对运河旅游开发对当地环境带來的负面影响也有所认知。
居民对“破坏了宁静的生活氛围”“破坏了本地自然环境”“对运河及其周边产生污染”几项的感知均值分别为3.1、2.9、2.6。
3. 居民旅游感知聚类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一种,是一种非监督模式识别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