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上
大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上)(复习全)
蛋白质1、氨基酸(amino acid,aa):蛋白质多肽链的基本结构单位,或称构件分子、构造单元(building block)2、旋光性:旋光物质使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的能力3、氨基酸的等电点:当氨基酸在某一pH值时,氨基酸所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此时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兼性离子形式存在4、肽键: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之间失水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组成肽的氨基酸单元称为氨基酸残基5、氨基酸顺序: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排列顺序6、蛋白质:成百上千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组成的长链分子(多肽链)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8、同源蛋白质:进化上相关的一组蛋白质,它们常在不同物种中行使着相同的功能9、序列同源性:同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称序列同源性10、不变残基:同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有许多位置的氨基酸残基对所有已经研究过的物种来说都是相同的,称为不变残基11、可变残基:其它位置的氨基酸残基对不同物种有相当大的变化,称可变残基12、进化树:根据同源蛋白质氨基酸差异数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构建物种进化树,显示在进化过程中各个物种的起源和出现顺序13、疏水相互作用:非极性分子进入水中,有聚集在一起形成最小疏水面积的趋势,保持这些非极性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则称为疏水作用。
对蛋白质来说,在水相溶液中,球状蛋白质的折叠总是倾向于把疏水残基埋藏在分子的内部,这种现象可称为疏水作用14、盐键(又称离子键):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一种静电作用15、肽平面:因为肽键不能自由旋转,所以肽键的四个原子和与之相连的两个α碳原子共处一个平面,称肽平面1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主链的折叠产生的有规则的构象。
17、二级结构元件: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片、β-转角和无规卷曲18、影响α-螺旋稳定性的5个因素:相连残基R基团的静电排斥或吸引相邻R基的大小相隔3个残基的R基的相互作用Pro和Gly的出现α-螺旋末端aa 残基的极性19、超二级结构:相邻的二级结构元件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或二级结构串,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
生物化学(上)重点题目及答案
生物化学(上)重点题目及答案生化(上)复习提纲一、糖类(多羟基醛、多羟基酮或其衍生物类物质)1、同多糖:水解后只产生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称为同多糖2、构型:一个有机分子中手型碳原子上的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上特有的排列。
3、构象:一个有机物分子中,仅因单键旋转而产生的不同的空间排列。
构象的改变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也没有光学活性的变化,4、差向异构:仅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同的非对映异构体称为差向异构体。
(D-葡萄糖和D-甘露糖)5、对映体:两个互为镜象而不能重合的立体异构体,称为对映异构体,简称对映体。
非对映体:不是对映体的旋光异构体称为非对映体6、糖苷键:糖苷分子中提供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的糖部分称为糖基,与之缩合的部分称为配体,这两部分之间的连接键称为糖苷键7、肽聚糖:又称黏肽、氨基糖肽或胞壁质。
它是由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组成的多糖链为骨干与四肽连接所成的杂多糖。
8、变旋:葡萄糖主要以环状结构存在,当链式结构转化为环状半缩醛时,不仅生成α-D-(+)-葡萄糖,也能生成β-D-(+)-葡萄糖。
这样的转变过程中,比旋随之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变旋9、糖脎:许多还原性糖能与苯肼发生反应生成含有两个苯腙基的衍生物,称为糖的苯肼或脎,即糖脎。
不同还原糖生成的脎,晶型与熔点各不相同。
10、糖脂:是指糖通过其半缩醛羟基以糖苷键与脂质连接的化合物,可分为鞘糖脂、甘油糖脂以及由类固醇衍生的糖脂。
11.异头碳:一个环化单糖的氧化数最高的碳原子。
异头碳具有一个羰基的化学反应性。
12.异头物:是指在羰基碳原子上的构型彼此不同的单糖同分异构体形式。
D-glucose的α-和β-型即是一对异头物.它们是非对映异构体.(α-D-葡萄糖和β-D-葡萄糖)13.杂多糖:水解以后产生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称为杂多糖14.肽聚糖由N-乙酰葡糖胺和乙酰胞壁质酸交替连接而成15、糖苷键类型纤维素:β-1,4糖苷键乳糖:β-1,4糖苷键蔗糖:β-1,2糖苷键麦芽糖:α-1,4糖苷键异麦芽糖:α-1,6糖苷键直链淀粉:α-1,4糖苷键16.多糖无甜味,也无还原性17.直链淀粉遇碘液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紫红色二、脂质1、脂质:一类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生物化学复习题一答案
生物化学复习题一第1篇生物化子的结构和化学一、填充题1 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 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色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其中以(色氨酸)的吸收最强。
3 脯氨酸是(亚)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
4 (丝氨酸)和(苏氨酸)是相对分子质量小且不含硫的氨基酸,在一个肽链折叠的蛋白质中它能形成内部氢键。
5 赖氨酸带三个解离基团,它们的pK分别为 2.18,8.95及10.53。
赖氨酸的等电点为( 9.74 )。
6 谷胱甘肽的简写符号为(GSH)。
7 球状结构的蛋白质中,含亲水基团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分布于(分子外表面),疏水基团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分布于(分子内部)。
8 糖肽连接键的主要类型为(N-糖苷键)和(O-糖苷键)。
9常用拆开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的方法有(氧化)法,常用的试剂为(过甲酸);(还原法)法,常用的试剂为(β-巯基乙醇)或(巯基乙酸)。
10 当肌红蛋白(分子量16900,pI=7.0),β-乳球蛋白(分子量37100,pI=5.2)、细胞色素c(分子量13370,pI=10.6),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500,pI=4.9)通过像DEAE-纤维素这样的阴离子交换剂,用线性盐梯度洗脱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预测各蛋白从柱上洗脱的次序为(细胞色素c 肌红蛋白β-乳球蛋白血清清蛋白)。
11 在糖蛋白中,糖经常与蛋白质的(丝氨酸),(苏氨酸)和(天冬酰胺)残基相联结。
12乳糖是由一分子(D-半乳糖)和一分子(D-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β- 1,4 )糖苷键相连。
13 糖苷是指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14 蔗糖是由一分子(D-果糖)和一分子(D-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α,β- 1,2)糖苷键相连。
15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D-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α- 1,4)糖苷键相连。
16支链淀粉是葡萄糖分子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大分子,其中葡萄糖和葡萄糖的连接是(α- 1,4)糖苷键和(α- 1,6)糖苷键。
生物化学复习题(1-3章)
生物化学复习题第一、二、三章1、生物化学是在什么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A 器官B 系统C 分子D 原子E 物质结构2、生物大分子物质是A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B糖类、脂类、维生素、核酸C糖类、脂类、蛋白质、酶D糖类、脂类、核酸E糖类、脂类、维生素3、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分子中:A G B A C T D U E4、、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 氢键B 疏水键C 肽键D 二硫键E 范德华力5、蛋白质中氮的含量约为:A 27% B 19% C 13% D 6.25% E 16%6、32克氮元素相当于多少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A 150B 64C 200D 180E 1007、氨基酸的紫外线吸收峰值A 280nmB 260nmC 290nmD 270nmE 300nm8\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 氢键B肽键C疏水键D二硫键E范德华力9\非必需氨基酸为:A 色氨酸、苯丙氨酸B 亮氨酸、异亮氨酸C 苏氨酸、结氨酸D 赖氨酸、甲硫氨酸E 谷氨酸、天冬氨酸10\蛋白质的最佳生理需要量:A 30gB 50gC 80gD 60gE 120g1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糖C 核苷酸D 碱基E 磷酸12、下列哪种氨基酸不是必须氨基酸:A 异亮氨酸B 色氨酸C 蛋氨酸D 苏氨酸E 组氨酸13、氨基酸在其等电点是处于什么状态:A 正电荷B 负电荷C 正负电荷相等D 不一定E以上都不对14、当把氨基酸放在大于等电点的溶液中其状态A 正电荷B 负电荷C 正负电荷相等D 不一定E以上都不对15、蛋白质在其等电点是处于什么状态:A 正电荷B 负电荷C 正负电荷相等D 不一定E以上都不对16、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不包括A 高温B 紫外线C 高压D 低温E 重金属20、200g蛋白质的含氮量:A 32gB 16gC 20gD 23gE 18g21、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A 蛋白质一级结构被破坏B 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C 蛋白质水解D 蛋白质的辅基充分丢失E 蛋白质失去水化膜22、蛋白质多肽链的方向是:A 从3ˊ端到5ˊ端B 从5ˊ端到3ˊ端C 从C端到N端D 从N 端到C端E 没有方向性23、关于蛋白质四级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 一定有多个不同的亚基B 一定有多个相同的亚基C 亚基必须具有三级结构 D 亚基之间依靠肽键结合起来 E 多为螺旋或片层状结构24、蛋白质变性过程中与下列哪项无关()A、理化因素致使氢键破坏B、疏水作用破坏C、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D、蛋白质一级结构破坏,分子量变小25、RNA主要存在于A 细胞液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E 核糖体26、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DNA分子中:A G B A C T D U E C27、DNA主要存在于 A 细胞液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E 核糖体28、DNA的紫外线吸收峰值A 280nmB 260nmC 290nmD 270nmE 300nm29、DNA 分子的二级结构是:Aα-螺旋 B 双螺旋 C β-折叠 D 茎环结构E 三叶草结构30、DNA的基本单位是:A 脱氧核苷酸B 核苷酸C 核糖D 磷酸E 碱基31、维持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的主要是:A 二硫键B 氢键C 疏水键D 酯键E 范德华力32、RNA的基本单位是:A 脱氧核苷酸B 核苷酸C 核糖D 磷酸E 碱基33、维持核酸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 肽键B 磷酸二酯键C 氢键D 疏水键E 二硫键34关于碱基配对正确的是A A和TB C和TC C和AD A和GE G和 T35、关于碱基配对正确的是A A和DB C和GC C和AD A和GE G和 T36、酶的化学本质是:A 活性中心B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C 核酸D 蛋白质E 以上都不是3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酶分子的中心部位B 辅酶C 酶分子的催化集团D 酶分子的结合集团E 由必需集团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38、与酶促反应速度成正比关系的影响因素是A 底物浓度B 温度C 溶液的PHD 抑制剂的浓度E 最始温度及PH、底物浓度足够大时的酶浓度39、所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可通过增加何物而接触:A 磺胺B H+浓度C 抑制剂浓度D 底物浓度E 对氨基苯甲酸40、酶原没有活性是因为A 缺乏辅酶或辅基B 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C 酶原是普通蛋白质D 酶原已经变性E 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4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酶分子的中心部位B 辅酶C 酶分子的催化集团D 酶分子的结合集团E 由必需集团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42、磺胺类药物是下列哪个酶的抑制剂:A 四氢叶酸合成酶B 二氢叶酸合成酶C 四氢叶酸还原酶D 二氢叶酸还原酶E 转肽酶4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A 底物浓度B 温度C PHD 酶浓度E 以上都是44、当发生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血液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明显增多的是:A LDH1B LDH2C LDH3D LDH4E LDH545、当发生急性肝炎时,血液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明显增多的是:A LDH1B LDH2C LDH3D LDH4E LDH5。
生化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主要元素:C、H、O、N、S(P7)2、定氮法:样品中含蛋白质克数=样品的含氮克数×6.253、肽键: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α-羟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全面行成的化学键,是蛋白质分子中的主要共价键,性质比较稳定。
(P11)4、肽:肽是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的化合物,蛋白质不完全水解的产物也是肽。
10个以下氨基酸组成成寡肽,10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称多肽。
(P11)5、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均称为氨基酸残基。
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的肽称为活性肽。
(P11)6、蛋白质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从N端到C端的排列顺序,即氨基酸序列。
主要化学键为肽键。
(P12)7、蛋白质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中相邻氨基酸残基的局部肽链空间结构,是其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
主要化学键为氢键。
(P13)8、蛋白质三级结构:指整条多肽链中所有氨基酸残基,包括主链和侧链在内所形成的空间结构。
主要化学键为疏水键。
(P15)9、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分子由于多肽链上相邻的超二级结构紧密联系,形成多个相对独特并承担不同生物学功能的超三级结构。
(P16)10、蛋白质四级结构:指各具独立三级结构多肽链以各种特定形式接触排布后,结集在此蛋白质最高层次空间结构。
在此空间结构中,各具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亚基。
主要化学键为疏水键,氢键,离子键。
(P16)第三章、酶1、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化学特性不同的一组酶。
亚基:骨骼肌形和心肌形。
组成的五种同工酶:LDH1(H4)、LDH2(H3M)、LDH3(H2M4)、LDH4(HM3)、LDH5(M5)。
(P40)2、酶促反应的特点:催化性、特异性、不稳定性、调节性。
(P41)第五章、糖代谢1、糖酵解反应的特点:在无氧条件下发生的不完全的氧化分解反应,整个过程均在胞质中完成,无需氧的参与,终产物是乳酸;反应中适放能量较少,一分子葡萄糖可净生成二分子ATP。
生物化学重点知识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生物化学中的重点知识:
1. 生物大分子: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2. 酶: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反应的蛋白质,可以降低活化能,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在生物体内参与代谢、信号传导、免疫等多个生理过程。
3. 代谢途径: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脂肪酸代谢等。
这些途径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和生物体内所需的物质。
4. DNA和RN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RNA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5.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蛋白质通过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来实现其生物学功能,如酶活性、结构支持等。
6. 细胞膜结构与运输: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7. 信号转导:细胞内外的信号转导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调控机制,包括激素信号、神经递质信号等的传递与响应。
以上是生物化学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分子基础和机制。
生物化学在解释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生物化学》复习题总结
《生物化学》复习题绪论1什么是生物化学?简述生物化学的分类?蛋白质1 什么是蛋白质?简述蛋白质的分类?2 20种常见氨基酸的普通名称、代号、结构式、分类?3 氨基酸氨基、羧基和两基团共同参加反应的用途如何?4 为什么氨基酸溶液具有缓冲特性?5 什么是氨基酸的等电点?氨基酸在等电点时具有那些特性?6 常见的氨基酸分析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7 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有哪些?8 如何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9 蛋白质常见的二级结构有哪些?10 为什么α-螺旋具有稳定性?β-折叠具有哪些特点?11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和结构域有哪些差异?12 维持蛋白质分子结构的重要化学键有哪些?13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变性具有哪些特性?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及变性机理如何?14 什么是蛋白质的别构作用?15 什么是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引起蛋白质沉淀的因素及其机理如何?16 蛋白质制备的方法如何?酶化学1 什么是酶?简述酶的分类?2 简述酶的化学本质和酶蛋白的结构?3 简述酶的作用特点?4 什么是酶的活性中心?其特点如何?5 酶的催化机制有哪些?6 酶如何加速化学反应?7 什么是酶原的激活?8 测定酶促反应速度时为什么要以初速度为基准?9 简述中间产物学说的要点?10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那些?11米氏方程的推导及米氏常数的意义和求取?12 什么是酶的激活作用?试举例说明?13 什么是酶的抑制作用?主要有哪几类?其特点如何?14 简述抑制作用的机制及其实践意义?15 什么是酶活力?其表示方法有哪些?16 何为全酶、辅酶、调节酶、同工酶、多酶体系和诱导酶?它们之间有何区别?17 什么是别构酶?有哪些特点?18 什么是固定化酶?有哪些优点?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有哪些?核酸化学1简述核酸的类别、分布和组成?2 写出常见嘧啶和嘌呤的分子式?3 核苷酸分子中核苷和戊糖的连接方式?4 简述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模型提出的依据和结构要点?5 RNA包括那几类?其结构和功能如何?tRNA的二、三级结构。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生物化学:简单来讲,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组成(化学本质)和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生物分子的结构及功能(静态生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动态生化);生命物质的结构及功能的关系及环境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功能生化)。
第二章糖类化学一、糖的定义及分类糖类是一类多羟基醛(或酮),或通过水解能产生这些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物质。
糖类分类:(大体分为简单糖和复合糖)单糖:基本单位,自身不能被水解成更简单的糖类物质。
最简单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Eg:半乳糖寡糖:2~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水解后可得到几分子单糖。
Eg:乳糖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如果单糖分子相同就称为同聚多糖或均一多糖;由不同种类单糖缩合而成的多糖为杂多糖或不均一多糖。
复合糖:是指糖和非糖物质共价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分布广泛,功能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糖蛋白或蛋白聚糖,糖脂或脂多糖。
二单糖1、单糖的构型:在糖的化学中,采用D/L法标记单糖的构型。
单糖构型的确定以甘油醛为标准。
距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及D-(+)-甘油醛的手性碳构型相同时,为D型;及L-(-)-甘油醛构型相同时,为L型。
2、对映异构体:互为镜像的旋光异构体。
如:D-Glu及L-Glu3、旋光异构现象:不对称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布对平面偏振光的偏正面发生不同影响所引起的异构现象。
4、差向异构体:具有两个以上不对称碳原子的的分子中仅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羟基排布方式不同。
如:葡萄糖及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
5、环状结构异构体的规定:根据半缩醛羟基及决定直链DL构型的手性碳上羟基处于同侧为α,异侧为β。
(只在羰基碳原子上构型不同的同分异构体)6、还原糖:能还原Fehling试剂或Tollens试剂的糖叫还原糖。
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半缩醛羟基或游离羰基)的糖,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叫还原糖。
1)单糖和寡糖的游离羰基,有还原性。
2)以开链结构存在的单糖中除了二羟丙酮外均具有游离羰基。
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大专)复习资料
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大专)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以研究人体在健康和疾病时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为目的,通过检测人的体液等标本中的化学物质,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病情治疗监测、药物疗效观察、判断预后以及健康评价等信息的一门学科。
:指20XX年2月国际化标准组织发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是专门针对医学实验室认可而制定的一个标准。
3.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性专业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实验室或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考核,认可能够开展或胜任某些工作,并授予资格的过程。
4.检测系统:指完成一个检验项目测定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消耗品、操作程序、质量控制程序等的组合。
二、填空1.英译汉:ISO的中文全称是;IFCC的中文全称是。
、 LIS、 APR、 BCG的中文全称依次为、、、。
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现代化主要表现在:①检测分析自动化;②试剂标准化和商品化;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④ISO15189认可;⑤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一、名词解释1.急诊检验:是实验室为了配合临床对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抢救而实施的一种特需服务。
2.危急值: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极限值。
二、填空1.生化检验常用的体液标本有、、和等,其中以标本最为常用。
2.生化检验中,是最常用的血液标本,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
3.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草酸钾—氟化钠)等。
4.检验前质量管理要素主要包括(医生申请)、:当物质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电泳技术: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特性,对混合物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和测定的一项技术。
3.电化学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测定化学电池的电位、电流或电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4.光谱分析技术: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生物化学复习经典试题一
生物化学习题第一部分氨基酸代谢部分知识点1.成人体内氨的最主要代谢去路为A.合成非必需氨基酸B.合成必需氨基酸C.合成NH4+随尿排出D.合成尿素E.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等2.血中NPN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蛋白质进食太多B.肝脏功能不良C.肾脏功能不良D.尿素合成增加E.谷氨酰胺合成增加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A.糖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B.脂肪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C.几种生理价值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D.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E.用糖和脂肪代替蛋白质的作用4.S-腺苷甲硫氨酸的重要作用是A.补充甲硫氨酸B.合成四氢叶酸D.生成腺嘌呤核苷E.合成同型半胱氨酸5.肾脏中产生的氨主要来自A.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B.谷氨酰胺的水解C.尿素的水解D.氨基酸的非氧化脱氢基作用E.胺的氧化6.血液中非蛋白氮中主要成分是A.尿素B.尿酸C.肌酸D.多肽E.氨基酸7.为了减少病人含氮代谢废物的产生和维持氮的总平衡最好是A.尽量减少蛋白质的供应量B.禁食含蛋白质的食物C.摄取低蛋白高糖饮食D.只供给足量的糖E.低蛋白、低糖、低脂肪饮食8.营养充足的婴儿、孕妇、恢复期病人,常保持B.氮的负平衡C.氮的正平衡D.氮的总平衡E.以上都不是9.L-氨基酸氧化酶A.需要吡哆醛磷酸B.催化氧化脱羧基反应C.催化脱水反应D.被分子氧氧化生成H2O2E.需以NAD+作为氧化剂10.在鸟氨酸和氨基甲酰磷酸存在时合成尿素还需要加入A.精氨酸B.HCO3-C.瓜氨酸D.氨E.以上都不是11.S-腺苷甲硫氨酸A.是以甜菜碱为甲基供体,使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的B.其合成与甲硫氨酸和AMP的缩合有关C.是合成亚精胺的甲基供给体D.是合成胆碱的甲基供给体E.以上都不是12.脑中氨的主要去路是A.合成尿素B.扩散入血C.合成谷氨酰胺D.合成氨基酸E.合成嘌呤13.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生酮兼生糖氨基酸A.丙氨酸B.苯丙氨酸C.苏氨酸D.羟脯氨酸E.亮氨酸14.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A.联合脱氨作用B.L-谷氨酸氧化脱氨作用C.转氨作用D.鸟氨酸循环E.嘌呤核苷酸循环15.下列哪一种氨基酸经过转氨作用可生成草酰乙酸?A.谷氨酸B.丙氨酸D.天冬氨酸E.脯氨酸16.下列哪一种物质是体内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A.谷氨酸B.酪氨酸C.谷氨酰胺D.谷胱甘肽E.天冬酰胺17.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A.ATPB.NADP+C.PAPSD.FADE.GMP18.参与生物转化作用的氨基酸为A.甘氨酸B.丝氨酸C.谷氨酸D.酪氨酸E.色氨酸19.能转变为乙酰乙酰CoA的氨基酸为B.亮氨酸C.甲硫氨酸D.苏氨酸E.脯氨酸20.肠道中氨基酸的主要腐败产物是A.吲哚B.色胺C.组胺D.氨E.腐胺21.甲基的直接供体A.N10-甲基四氢叶酸B.S-腺苷甲硫氨酸C.甲硫氨酸D.胆碱E.肾上腺素22.体内硫酸盐来自哪种物质?A.胱氨酸B.半胱氨酸C.甲硫氨酸D.牛磺酸E.以上都不是23.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类及黑素等都是以什么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A.色氨酸B.苯丙氨酸C.酪氨酸D.甲硫氨酸E.色氨酸24.不能与α-酮酸进行转氨基作用的氨基酸是A.ValB.TrpC.LysD.AlaE.Ile25.血氨的主要来源是A.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生成的氨B.蛋白质腐败产生的氨C.尿素在肠中细菌脲酶作用下产生的氨D.体内胺类物质分解释出的氨E.肾小管远端谷氨酰胺水解产生的氨26.在尿素合成中,能穿出线粒体进入胞质继续进行反应的代谢物是A.精氨酸B.瓜氨酸C.鸟氨酸D.氨基甲酰磷酸E.精氨酸代琥珀酸27.鸟氨酸循环的限速酶是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B.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C.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D.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E.精氨酸酶==============================================第二部分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部分知识点单选题(1)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除甘氨酸外旋光性均为左旋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构型只含a-氨基和a-梭基均有极性侧链均能与双缩脲试剂起反应(2)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丝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谷氨酸(3)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亚氨基酸脯氨酸组氨酸焦谷氨酸色氨酸赖氨酸(4)下列哪一种氨基酸不含极性侧链半胱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亮氨酸(5)下列哪一种氨基酸在生理条件下含有可离解的极性恻链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6)关于氨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苯环酪氨酸和丝氨酸含羟基亮氨酸和缬氨酸是支链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是碱性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两个碱基(7)在中性条件下混合氨基酸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兼性离子疏水分子非极性分子带单价负电荷带单价正电荷(8)蛋白质分子中引起280nm波长处光吸收的主要成分是酪氨酸的酚基苯丙氨酸的苯环色氨酸的吲哚环肽键半胱氨酸的SH基(9)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盐键疏水作用氢键二硫键肽键(10)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a-氨酸和另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形成的是由谷氨酸的r-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酸形成的氨基酸的各种氨基和各种羧基均可形成肽键是由氨基酸的a氨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a-羧基形成的以上都不对(11)多肽链中主链骨架的形成是--NCCNNCCNNCCN--CHNOCHNOCHNO--CONHCONHCONH----CNOHCNOHCNOH---CHNOCNHOCNHO--(12)蛋白质分子中a螺旋构象的特点是肽键平面充分舒展多为左手螺旋靠盐键维持稳定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以上都不对(13)维系蛋白质分子中a螺旋的化学键是肽键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二硫键(14)b(倍它)折叠只存在于a角蛋白中只有反平行式结构,没有平行式结构a螺旋是右手螺旋,b折叠是左手螺旋主链骨架呈锯齿状形成折叠的片层肽平面的二面角与a螺旋的相同(15)维系蛋白质三极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键或作用力是二硫键盐键氢键Van de waal力疏水作用(16)维系蛋白质四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盐键二硫键疏水作用vaa de waal力氢键(17)下列哪种蛋白质具有由完全相同亚基组成的四级结构乳酸脱氢酶大肠杆菌RNA聚合酶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18)下列哪种试剂可以使蛋白质的二硫键打开溴化氢碘乙酸2,4-二硝基氟苯三氯醋酸b-硫基乙醇(19)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马肝过氧化氢酶(分子量为247500)肌红蛋白(分子量为16900)血清清蛋白(分子量为68500)牛b乳球蛋白(分子量为35000)牛胰岛素(分子量为5700)(20)有一蛋白质水解产物在ph6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时,第一个被洗脱下来的氨基酸是Val(pI5.96)Arg(pI10.76)Lys(pI9.74)Tyr(pI5.66)Asp(pI2.77)================================================= ======第三部分复制与转录部分知识点1.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若一完全被标记的DNA分子,置于无放射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中放射性状况如何A:两个分子有放射性,两个分子无放射性B:均有放射性C:两条链中的半条具有放射性D:两条链中的一条具有放射性E:均无放射性2.下列关于DNA的复制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A:有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参加B: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C:为半保留复制D:以四种dNTP为原料E: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3.复制是指A: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B:以DNA为模板合成RNAC:以D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D:以RNA为模板合成RNAE:以RNA为模板合成DNA4.DNA复制时哪种酶不需要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C:连接酶D:RNA指导的DNA聚合酶E:拓扑异构酶5.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A:DNA聚合酶Ⅰ由7种、9个亚单位B:DNA聚合酶Ⅱ有最强的外切核酸酶的活性C:DNA聚合酶Ⅲ是真正的起复制作用的酶D:催化过程产生的焦磷酸是主要底物E:用4种脱氧核苷作底物6.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A:解开DNA双螺旋使其易于复制B:使DNA解链旋转时不致缠结C:把DNA异构为RNA作为引物D:辨认复制起始点E:稳定分开的双螺旋7.DNA连接酶A: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B:使DNA双链缺口的两个末端相连接C:合成RNA引物D:将双螺旋解链E:祛除引物,填补空缺8.复制起始靠什么辨认起始点A:DNA聚合酶ⅠB::DNA聚合酶ⅢC:解旋酶D:dnaB蛋白E:σ因子9.下列哪种突变可引起读码框移A:转换和颠换B:颠换C:点突变D:缺失E:插入3个或3的倍数个核苷酸10.与DNA修复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A:着色性干皮病B:卟啉病C:黄疸D:黄嘌呤尿症E:痛风11.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的mRNA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A: 5′TGA TCAGTC3B:5′UGAUCAGUC3′C:5′CUGACUAGU3′D:5′CTGACTAGT3′E:5′CAGCUGACU3′12.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数个亚单位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A:α2ββ′B:α2ββ′δC:ααβ′D:ααβE:αββ′13.识别转录起点的是A:ρ因子B:核心酶C:RNA聚合酶的α亚单位D:σ因子E:dnaB蛋白14.原核生物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A:解链酶B:引物酶C:RNA聚合酶ⅢD:RNA聚合酶全酶E:RNA聚合酶核心酶15.真核生物的TATA盒是A:DNA合成的起始位点B:RNA聚合酶与DNA模板稳定结合处C:RNA聚合酶活性中心D:翻译起始点E:转录起始点16.在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Ⅱ催化的转录产物是A:mRNA B:18SrRNA C:28SrRNA D:tRNA E:全部RNA17.外显子是A:基因突变的表现B:断裂开的DNA片段C:不转录的DNA就是反义链D:真核生物基因中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E:真核生物基因的非编码序列18.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加工有A:磷酸化B:焦磷酸化C:祛除外显子D:首尾修饰和剪接E:把内含子连接起来19.哺乳动物核糖体大亚基的沉降常数是A:40S B:70S C:30S D:80S E:60S20.snRNA的功能是A:参与DNA复制B:参与RNA剪接C:激活RNA聚合酶D:形成核糖体E:是rRNA的前体================================================= ===================第四部分核苷酸代谢部分知识点1.下列有关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嘌呤环的氮原子均来自氨基酸的α-氨基B:合成中不会产生自由嘌呤碱C: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的形成提供氨甲酰基D:在由IMP合成AMP和GMP时均有ATP供能E: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IMP转变为GMP2.下列哪一个反应不需要1′-焦磷酸-5′-磷酸核糖(PRPP)A:5′-磷酸1′-氨基核糖的合成B:由次黄嘌呤转变为次黄苷酸C:嘧啶合成中乳清酸的生成D:由腺嘌呤转变为腺苷酸E:由鸟嘌呤转变为鸟苷酸3.氨甲喋呤和氨基喋呤抑制核苷酸合成中的哪个反应A:谷氨酰胺中酰胺氮的转移B:向新生成的环状结构中加入CO2C:天冬氨酸上氮的提供D:ATP中磷酸键能量的传递E: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4.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产物是A:尿素B:尿酸C:肌苷D:尿苷酸E:肌酸5.嘧啶环中的两个氮原子来自A:谷氨酰胺和氨B: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C:谷氨酰胺和天冬氨酸D:谷氨酸和氨甲酰磷酸E:天冬氨酸和氨甲酰磷酸6.dTMP合成的直接前体是A:dUMP B:dUDP C:TMP D:TDP E:dCMP7.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反馈抑制是由于控制了下列哪个酶的活性A:二氢乳清酸酶B:乳清酸焦磷酸化酶C: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E:羟甲基胞苷酸合成酶8.5-Fu的抗癌作用机制是A:合成错误的DNA,抑制癌细胞的生长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从而减少RNA的生物合成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D: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抑制DNA的生物合成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TMP的合成9.下列有关嘧啶分解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尿酸B:可引起痛风C:产生尿囊酸D:需要黄嘌呤氧化酶E:产生氨和二氧化碳10.合成嘌呤核苷酸过程中首先合成的是A:GMP B:AMP C:IMP D:XMP E:以上都不是11.氮杂丝氨酸能以竞争性抑制作用干扰或阻断核苷酸合成,因为它在结构上与A:丝氨酸类似B:甘氨酸类似C:天冬氨酸类似D:谷氨酰氨类似E:天冬酰氨类似12.6-巯基嘌呤核苷酸不抑制A:IMP->AMP B:IMP-àGMPC:酰氨转移酶D: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E: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13.下列嘌呤核苷酸之间的转变,哪个是不能直接进行的A:GMP--﹥IMP B:AMP--﹥IMPC:AMP--﹥GMP D:IMP--﹥XMPE:XMP--﹥GMP14.哺乳动物体内直接催化尿酸生成的酶是A:尿酸氧化酶B:黄嘌呤氧化酶C:酰苷脱氢酶D:鸟嘌呤脱氢酶E:以上都不对15.治疗痛风有效的别嘌呤A: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B:可抑制腺苷脱氢酶C:可抑制尿酸氧化酶D:可抑制鸟嘌呤脱氢酶E:以上都不对16.在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中,合成氨基甲酰磷酸的部位是A:线粒体B:微粒体C:胞质D:溶酶体E:胞核17.阿糖胞苷可抑制A:二氢叶酸还原酶B:核糖核苷酸还原酶C: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D:二氢乳清酸脱氢酶E:氨基甲酰基转移酶18.催化dUMP转变微dTMP的酶是A:核苷酸还原酶B: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C:核苷酸激酶D:甲基转移酶E:脱氧胸苷激酶19.PRPP酰氨转移酶活性过高可以导致痛风症,此酶催化A:从R-5-P生成PRPP B:从甘氨酸合成嘧啶环C:从PRPP生成磷酸核糖胺D:从IMP生成AMPE:从IMP生成GMP20.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方式是A:直接由核糖还原B:由核苷还原C:由核苷酸还原D:由二磷酸核苷还原E:由三磷酸核苷还原================================================= =========第五部分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部分知识点1.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E:以上都不对2.腺嘌呤和鸟嘌呤在结构上的差别是腺嘌呤鸟嘌呤A:C6上有羟基C6上有氨基B:C6上有甲基C6上有甲基C:C6上有氨基C6上有甲基D:C6上有氨基C6上有羟基E:C6上有氨基C2上有氨基3.胸腺嘧啶与尿嘧啶在结构上的差异是胸腺嘧啶尿嘧啶A:C2上有NH2C2上有O B:C5上有甲基C5上无甲基C:C4上有NH2C4上有O D:C5上有羟甲基C5上无羟甲基E:C1上有羟基C1上无羟基4.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2',3'-磷酸二酯键B:3',5'-磷酸二酯键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E:肽键5.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与mRNA而不存在与DNA中A:腺嘌呤B:胞嘧啶C:鸟嘧啶D:尿嘧啶E:胸腺嘧啶6.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在哪一波段A:260nm B:320nm C:220nm D:280nm E:190nm7.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哪一结构所产生的A:磷酸二酯键B:核糖成环C:嘌呤、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D:糖苷键E:磷酸上的-P=双键8.某DNA双链,其中一股的碱基序列是5'-AACGTTACGTCC-3',另一股是A:5'-TTGCAATGCAGG-3'B:5'-GGACGTAACGTT-3'C:5'-AACGTTACGTCC-3'D:5'-AACGUUACGUCC-3'E:5'-UUCGAAUCGACC-3'9.DNA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沿轴上升高度是A:5.4nm B:0.34nm C:0.15nm D:3.4nm E:6.8nm10.下列关于双键DNA碱基含量关系,哪个是错误的A:A=T,G=C B:A+T=G+C C:G=C+mC D:A+G=G+C E:A+C=G+T11.DNA变性的原因是A:温度升高是唯一的原因B:磷酸二酯键断裂C:多核苷酸链的解聚D:碱基的甲基化修饰E: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12.DNA变性的理化性质改变A:溶液黏度减低B:是循环渐进的过程C:形成三股链螺旋D:26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增高E:变性是不可逆的13.DNA的Tm值A:只与DNA链的长短有直接关系B:与G-C碱基对含量成正比C:与A-T碱基对含量成正比D:与碱基组成无关E:所有真核生物Tm都一样14.核小体串珠状结构的珠状核心蛋白是A:H2A、H2B、H3、H4各一分子B:H2A、H2B、H3、H4各二分子C:H1组蛋白与140-145碱基对DNA D:非组蛋白E:H2A、H2B、H3、H4各四分子15.下列关于RNA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A:主要是mRNA、tRNA、rRNA B:原核生物是hnRNA、snRNAC:tRNA是最小的一种RNA D: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16.真核生物的mRNAA:在胞质内合成和发挥作用B:帽子结构是一系列的腺嘌呤C:有帽子结构和A尾巴D:mRNA因能携带遗传信息,所以可以长期存在E:mRNA的前体是rRNA17.snRNA的功能是A:作为mRNA的前身物B:促进DNA的合成C:催化RNA的合成D:使RNA的碱基甲基化E:促进mRNA的成熟18.稀有碱基常出现于A:rRNA B:tRNA C:冈崎片段D:hnRNA E:mRNA19.假尿嘧啶核苷的糖苷键使A:C-C连接B:C-N连接C:N-N连接D:C-H连接E:N-H连接20.哺乳动物细胞核糖体的大亚单位离心沉淀常数是A:40S B:70S C:30S D:80S E:60S================================================= ============第六部分酶知识点单选题(1)下列有关酶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有酶活性B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C其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助因子D对底物都有绝对的专一性E酶不一定都是蛋白质(2)下列有关酶性质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能使产物和底物的比值增高,使平衡常数增大B能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C与一般催化剂相比较,酶的专一性高,催化效率相等D能提高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加快E能改变反应的ΔG0,从而加速反应(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酶有高度催化效率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能传递氢原子、电子或其他化学基团的辅基或辅酶B酶的最适pH随应时间缩短而升高C有些酶有同工酶,它们的理化性质不同是因为酶活性中心的结构不同D酶是效催化剂,一般可用活力表示其含量E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的反应是因为其辅酶不同(4)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哪一种效应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E: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5)下列关于酶的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一种蛋白质B: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C:有活性中心的若干个氨基酸残基组成D: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团的传递E: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6)全酶是指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B:酶的无活性前体C:一种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并已具有各种成分D:一种酶-抑制剂复合物E:专指调节酶(7)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内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与酶的活性中心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8)下列哪一项叙述符合"诱导契合"学说A:酶与底物的关系犹如锁和锁和钥匙的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影响下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C:酶对D型和L型旋光异构体的催化反应速度相同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面改变E:底物与酶的别构部位结合后,改变酶的构象,使之与底物相适应(9)下列对活化能的描述哪一项是恰当的A:随温度变化而变化B:是底物和产物能量水平的差值C: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程度与一般催化剂相同D:是底物分子从初态转变到过度态时所需要的能量E:需要活化能越大的反应越容易进行(10)下列哪一辅因子的生成可通过测340nm处吸光度的降低数来表示A:FADH2B:NAD C:ATP D:FMN E:NADPH(11)酶的比活性通常是指A:以某酶的活力作为1来表示其他酶的相对活力B:任何两种酶的活力比值C:每毫升反应混合物的活力单位D:每毫克酶的活力单位E:每毫克蛋白质的酶活力单位(12)Km值的概念应是A:在一般情况下是酶-底物复合物的离解常数B:是达到Vmax所必需的底物浓度的一半C: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Km值相同D:是达到Vmax/2的底物浓度E:与底物的性质相关(13)Km值是指A:反应浓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B:反应浓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C:反应浓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D:反应浓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E:以上都不是(14)反应速度是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A:[S]B:1/2[S]C:1/4[S]D:0.4[S]E:0.8[S](15)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小于Km时A:反应速度最大B:反应速度不变C: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D:增加底物反应速度不受影响E:增加底物可使反应速度降低(16)向酶促反应体系中增加酶的浓度时,可出现下列哪种效应A:不增加反应速度B:1/[S]对1/v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减少C:Vmax保持不变D:v达到Vmax/2时的底物浓度增大E:v与[S]之间呈现S型曲线关系(17)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天然底物的Km值应该是A:最大B:与其他底物相同C:最小D:居中间E:与Ks相同(18)二异丙基氟磷酸(DFP)能抑制以丝氨酸为必需基团的酶的活性,试问DFP是此酶的哪种抑制剂A:竞争性抑制剂B:非竞争性抑制剂C:反竞争性抑制剂D:混合性抑制剂E:不可逆抑制剂(19)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A:温度从80℃增高10℃,酶促反应速度增加1-2倍B:能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C:温度从25-35℃增高10℃,达到活化能阈的底物分子数增加1-2倍D:能使酶促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E:超过37℃后,温度升高时,酶促反应变慢(20)Hg2+对酶的抑制作用可用下列哪种方法解除A:提高底物浓度B:对pH7.4磷酸盐缓冲液进行透析C:使用解磷定D:使用二巯基丙醇E:使用谷氨酸钠21.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一组动力学效应A:Km值增大,Vmax不变B:Km值降低,Vmax不变C:Vmax值增大,Km不变D:Vmax值降低,Km不变E:Km和Vmax都不变22.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效应是A:Vmax值降低,Km不变B:Vmax值降低,Km降低C:Vmax值不变,Km增加D:Vmax值不变,Km降低E:Vmax值降低,Km增大23.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A:有活性的酶浓度减少B:有活性的酶浓度无改变C:Vmax增加D:使表现Km值增加E:使表现Km值变小24.测定酶活性时要测定酶促反应的初浓度,其目的是A:为了提高测定的灵敏度B:为了防止出现底物抑制C:为了节约使用底物D:使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E:为了维持二级反应25.下列对酶活力测定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即可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有可测定底物的减少量B:一般来说,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比测定底物的减少量更为准确C:需最适pH D:需最适温度E:与底物浓度无关26.多酶体系是指A:某种细胞内所有的酶B:某种生物体内所有的酶C:细胞质中所有的酶D:某一代谢途径的反应链中所包括的一系列酶E:几个酶构成的复合体,催化某一代谢反应或过程27.多酶体系中限速酶主要是指A:该酶系中活性最大的酶B:该酶系中活性最小的酶C:同工酶最多的酶D:别构酶E:可以进行化学修饰的酶28.关于关键酶错误的是A:关键酶常位于代谢途径的第一个反应B: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最高,所以才对整个代谢途径的流量起决定作用C:如一代谢物有几条代谢途径,则在分叉点的第一个反应常是关键酶所在D:关键酶常是别构酶E:受激素调节的酶常是关键酶29.别构效应物与酶底物结合的部位是A:活性中心的底物结合部位B: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C:酶的--SH D:活性中心以外的特殊部位E:活性中心以外的任何部位30.关于别构调节正确的是A:所有别构酶都有一个调节亚基,一个催化亚基B:别构酶的动力学特点是酶促反应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呈S形而不是双曲线形C:别构酶和酶被离子、激动剂激活的机制相同D:别构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相同E:别构抑制与竞争性抑制相同31.酶的化学修饰A:是酶促反应B:活性中心的结合部位发生化学变化后与底物结合的能力加强或减弱C: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发生化学变化后酶的催化活性改变D:是不可逆的共价反应E:只有磷酸化、去磷酸化32.关于酶的共价磷酸化错误的是A: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都是酶促反应B:磷酸化时消耗ATP C:磷酸化部位是活性中心,所以改变了酶的活性D:磷酸化发生在特定部位E:磷酸化或去磷酸化时还伴有亚基的聚合和解聚33.乳酸脱氢酶一般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共形成几个同工酶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34.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B:维生素不经修饰即可作为辅酶或辅基C:所有的辅酶(辅基)都是维生素D:所有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均可作为辅酶或辅基的前体E:前列腺素由脂溶性维生素生成35.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A:维生素D3B:25-(OH)-D3C:24,25-(OH)-D3D:1,24,25-(OH)-D3E:1,25-(OH)-D336.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A是一个具有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B:能转变成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称维生素A原C:维生素A有两种形式,即A1和A2,仅是来源不同,两者化学结构相同D:肝脏是维生素A含量最丰富的器官E: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37.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保护含-SH的酶为还原状态B:保持谷胱甘肽为氧化型C:维生素C在物质代谢中起氧化还原作用D:参与某些物质的羟化反应E:促进肠内铁的吸收38.下列哪种维生素能被氨甲喋呤所拮抗。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绪论掌握: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与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1、何谓生物化学?2、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及其特点;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结构及主要特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应用;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肽单元、模体、结构域、分子伴侣、协同效应、变构效应、蛋白质等电点、电泳、层析2、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及本质就是什么?有何实际应用?3、蛋白质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就是什么?4、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掌握: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各类核酸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核酸的化学组成;两类核酸(DNA与RNA)分子组成异同;核酸的一级结构及其主要化学键;DNA右手双螺旋结构要点及碱基配对规律;mRNA一级结构特点;tRNA二级结构特点;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变性、复性),核酸分子杂交概念。
第三章酶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能;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同工酶;酶促反应特点;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特点及其应用;酶调节的方式;酶的变构调节与共价修饰调节的概念。
第四章糖代谢掌握: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的无氧分解(酵解)、有氧氧化、糖原合成及分解、糖异生的基本反应过程、部位、关键酶(限速酶)、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血糖概念、正常值、血糖来源与去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糖酵解、糖酵解途径、高血糖与糖尿病、乳酸循环、糖原、糖异生、三羧酸循环、活性葡萄糖、底物水平磷酸化。
2.说出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
3.试述饥饿状态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丙氨酸转变为葡萄糖的途径。
4.试述三大能源物质在体内分解代谢产生CO2与H2O及ATP的主要途径。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 名词解释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指利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份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规律,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内容包括①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份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②生物份子的分解与合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③生物信息份子的合成及其调控,即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和表达。
生物化学主要从份子水平上探索和解释生长、发育、遗传、记忆与思维等复杂生命现象的本质2. 问答题(1)生物化学的发展史分为哪几个阶段?生物化学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①静态生物化学阶段 (20 世纪之前):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份以及生物体的排泄物和分泌物②动态生物化学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中叶):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人们基本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③功能生物化学阶段(20 世纪中叶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是探讨各种生物大份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2)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多少种?第一类元素和第二类元素各包含哪些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共28 种第一类元素包括C、H、O、N 四中元素,是组成生命体的最基本元素。
第二类元素包括S 、P 、Cl、Ca、Na、Mg,加之C、H、O、N 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第二章蛋白质1. 名词解释(1)蛋白质: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高份子含氮化合物(2)氨基酸等电点:当氨基酸溶液在某一定pH 时,是某特定氨基酸份子上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称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挪移,此时溶液的pH 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3) 蛋白质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 时,蛋白质解离形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称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0,此时溶液的pH 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4) N 端与 C 端:N 端(也称N 末端)指多肽链中含有游离α-氨基的一端, C 端(也称C 末端)指多肽链中含有α-羧基的一端(5)肽与肽键: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 -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许多氨基酸以肽键形成的氨基酸链称为肽(6)氨基酸残基:肽链中的氨基酸不具有完整的氨基酸结构,每一个氨基酸的残存部份称为氨基酸残基(7)肽单元(肽单位):多肽链中从一个α -碳原子到相邻α-碳原子之间的结构,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肽单位是一个刚性的平面结构②肽平面中的羰基与氧大多处于相反位置③α-碳和-NH 间的化学键与α-碳和羰基碳间的化学键是单键,可自由旋转(8)结构域:多肽链的二级或者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绕蜿蜒叠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称为结构域。
生物化学复习题 (1)
1.1994年O.T.Avery等通过什么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答: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核酸分为哪些类?它们的分布和功能是什么?答:(1)核酸分为两大类,即: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2)核酸的分布:① DNA的分布:真核生物,98%在核染色体中,核外的线粒体中存在mDNA,叶绿体中存在ctDNA。
原核生物,存在于拟核和核外的质粒中。
病毒:DNA病毒②RNA的分布:分布于细胞质中。
有mRNA、rRNA、tRNA(3)功能:①的DNA是主要遗传物质②RNA主要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tRNA:转运氨基酸TrRNA:核糖体的骨架mRNA:合成蛋白质的模板③RNA的功能多样性。
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催化作用;遗传信息的加工;病毒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说明Watson-Crick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答:(1)DNA分子有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
两条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形成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
(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形成的亲水骨架在双螺旋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双螺旋的内部,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约为10个碱基对(bp),螺距为3.4nm,这样相邻碱基平面间隔为0.34nm,并有一个36º的夹角,糖环平面则于中心轴平行。
(3)两条DNA链借助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
根据碱基结构的特征,只能形成嘌呤与嘧啶配对。
既A与T配对,G与C配对,A-T间有2个氢键,G-C间有3个氢键。
(4)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配对偏向一侧,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
这两条沟特别是大沟对蛋白质识别DNA双螺旋结构上的特定信息非常重要,只有沟内蛋白质才能识别到不同碱基顺序。
4.什么是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说明其原因。
答:(1)增色效应:DNA 变性后,由于双螺旋解体,碱基堆积已不存在,藏于螺旋内部的碱基暴露出来,对260nm 紫外吸收值升高,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大学生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就是研究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本质的科学。
二、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体的化学组成有水分、盐类、碳氢化合物等。
其中的碳氢化合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及维生素,激素等。
三、生物化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生物化学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3)机能生物化学阶段。
四、我国现代生化学家最突出的贡献我国近代生物化学主要研究成果:人工合成蛋白质方面1965年,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972年,用X光衍射法测定了猪胰岛素分子的空间结构。
1979年12月27日,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半分子。
1981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全分子。
第二章蛋白质一、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参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不参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二、20种氨基酸按照酸碱性的分类。
中性氨基酸:包括8种非极性氨基酸和7种非解离的极性氨基酸,共15种。
酸性氨基酸:即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解离后,分子带负电荷。
碱性氨基酸:即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
解离后,分子携带正电荷。
三、氨基酸的等电点及其实际意义(用途)两性解离:即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中,带有能放出质子的羧基及能接受质子的氨基,而羧基放出的质子,能被其氨基所接受,成为带双重电荷的两性离子。
等电点:当调节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的氨基与羧基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时,则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0,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值称该氨基酸的等电点,即pI值。
意义:由于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易沉淀。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分离制备某些氨基酸。
利用各种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可通过电泳法、离子交换法等方法进行混合氨基酸的分离和制备。
四、计算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的等电点丙氨酸:PI= (PK1 + PK2) / 2 = (2.34 + 9.69) / 2 = 6.02天冬氨酸:PI= (PK1 + PKR )/ 2=( 2.09 + 3.86) / 2 = 2.97赖氨酸:PI= (PK2 + PKR )/ 2 = (8.95 + 10.53) = 9.74五、蛋白质各级结构定义及其主要维持力一级结构:即多肽链内氨基酸残基从N端到C端的排列顺序,或称氨基酸序列,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生物化学复习题及问题详解
《生物化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即含有可解离出氢离子的基团,又含有能结合氢离子的基团,这样的离子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2.结构域:指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
3.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浓度中性盐(如硫酸氨),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5.盐溶: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6. 退火:加热变性DNA溶液缓慢冷却到适当的低温,则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而恢复到原来的双螺旋结构的现象。
7.DNA的熔解温度:DNA加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最大吸收值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
8.核酸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区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则线团状态的过程;9.减色效应:复性DNA由于双螺旋的重新形成,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降低的现象。
10.增色效应:变性DNA由于碱基对失去重叠,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增加的现象11.米氏常数(Km值):酶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2.活性中心: 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部位。
13.酶的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含的活力单位数,有时也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所有的活力单位。
14.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活细胞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5.氧化磷酸化:是代物质氧化脱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伴有AT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16. 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用符号pI表示17.呼吸链:代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激活的氧分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
18.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在脱氢脱水的过程中是分子化学能重新分布和排列生成高能化合物,高能化合物与ADP磷酸化想偶联生成ATP的方式。
生物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物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化学是高考生物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在高考中,对于生物化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
因此,本文将对生物化学的高考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
1. 生物元素和生物大分子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磷和硫。
其中,碳是构成有机物的基础元素,氢和氧主要以水分子形式存在。
生物大分子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这些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常见的碳水化合物有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等,双糖包括蔗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等。
高考中常涉及的碳水化合物问题包括: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合成途径、酶的作用以及与人体疾病的关系等。
3. 脂质脂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同时也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常见的脂质有甘油三酯和磷脂。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了解脂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脂肪酸的分类及饱和度对健康的影响。
4.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功能最多的大分子物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考中常见的蛋白质问题包括:氨基酸的组成和分类、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途径、酶的特性和功能等。
5. 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
常见的核酸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DNA的复制过程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6. 酶的作用和调节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高考中,涉及酶的问题包括:酶的特点和作用机理、酶的影响因素以及酶的调节等。
7. 糖原和脂肪的代谢糖原和脂肪是生物体内常见的能量储存形式。
在高考中,考生需了解糖原和脂肪的合成与分解途径,以及相关代谢过程的调节机制。
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重要过程。
生物化学课程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课程复习资料第一章:糖一、填空题1.糖类是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的一大类化合物。
根据其分子大小可分为单糖、__寡糖和多糖三大类。
5.蔗糖是由一分子D-葡萄糖和一分子D-果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α,β-1,2 糖苷键相连。
7.乳糖是由一分子D-葡萄糖和一分子D-半乳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β—1,4糖苷键相连。
9.纤维素是由_ D-葡萄糖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β—1,4 糖苷键相连。
12.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葡萄糖_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糖原__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糖原____。
二、是非题1.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错。
L—葡萄糖不存在于自然界。
2.人体不仅能利用D-葡萄糖而且能利用L-葡萄糖。
第二章:脂质一、是非题1 自然界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
(错)2 磷脂是中性脂(错)3 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中性磷脂(对)4 某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若把此细菌从25℃移到37℃的环境中,细菌细胞膜的流动性将增加。
(对)5 天然存在的甘油磷脂均为D构型。
(错)6 胆汁酸是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乳化剂。
(对)7 构成萜类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异戊二烯分子。
(对)8 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愈低对机体健康愈有利。
(错)9 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作用于脂肪酸双键时产生氢过氧化合物。
(对)10 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均含有共轭双键。
(错)二、选择题2 下列不属于脂的物质是( D )A 维生素EB 前列腺素C 胆汁酸D 甘油3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个不属于脂类化合物( D )A 甘油三硬脂酸酯B 胆固醇硬脂酸酯C 羊毛蜡D 石蜡6下列哪个是饱和脂酸( D )A 油酸B 亚油酸C 花生四烯酸D 棕榈酸第三章:氨基酸、肽类、蛋白质化学一、选择题9在组蛋白的组氨酸侧链上进行(A )以调节其生物功能。
A 磷酸化B 糖基化C 乙酰化D 羟基化11 如果要测定一个小肽的氨基酸顺序,下列试剂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D)A 茚三酮B CNBr C胰蛋白酶 D 异硫氰酸苯酯22 前胰岛素原中信号肽的主要特征是富含哪些氨基酸残基(D )A 碱性B 酸性C 羟基D 疏水性23 蛋白质的糖基化是翻译后的调控之一,糖基往往与肽链中哪一个氨基酸残基的侧链结合(D)A 谷氨酸B 赖氨酸C 酪氨酸D 丝氨酸29 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谓(C )A 三级结构B 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 变构现象30 蛋白质的构象特征主要取决于(A)A 氨基酸的组成、顺序和数目B 氢键、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力C 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D 肽链间及肽链内的二硫键31 氨基酸与蛋白质共同的理化性质(B )A 胶体性质B 两性性质C 变性性质D 双缩脲反应二、问答及计算题4 蛋白质化学中常用的试剂有下列一些:CNBr,尿素,β-巯基乙醇,胰蛋白酶,过甲酸,丹磺酰氯,6mol/L HCl,茚三酮,异硫氰酸苯酯和胰凝乳蛋白酶等。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全)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蛋白质化学第一节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凯氏定氮法:每克样品蛋白质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x 6.25氨基酸结构通式:蛋白质是由许多不同的α-氨基酸按一定的序列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分类:(1)脂肪族基团: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脯氨酸(2)芳香族基团: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3)含硫基团:蛋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4)含醇基基团:丝氨酸、苏氨酸(5)碱性基团: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6)酸性基团:天冬氨酸、谷氨酸(7)含酰胺基团: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必需氨基酸(8种):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
蛋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氨基酸的两性性质:氨基酸可接受质子而形成NH3+,具有碱性;羧基可释放质子而解离成COO-,具有酸性。
这就是氨基酸的两性性质。
氨基酸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
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两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在波长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镰刀形细胞贫血:血红蛋白β链第六位上的Glu→Val替换。
第二节肽肽键: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综合而形成的酰胺键叫肽键。
肽键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它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缩合脱水而形成的酰胺键。
少于10个氨基酸的肽称为寡肽,由10个以上氨基酸形成的肽叫多肽。
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重要三肽,含有一个活泼的巯基。
参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作用,是一种抗氧化剂,对许多酶具有保护作用。
化学性质:(1)茚三酮反应:生产蓝紫色物质(2)桑格反应第三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本身的折叠方式。
生物化学教程(上)复习题(王镜岩--朱圣庚-徐长发-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十种基本氨基酸简写符号丙氨酸Ala 精氨酸Arg 天冬氨酸Asp 半胱氨酸Cys 谷氨酰胺Gln 谷氨酸Glu 组氨酸His 异亮氨酸 Ile 甘氨酸 Gly 天冬酰胺 Asn 亮氨酸 Leu 赖氨酸 Lys 甲硫氨酸 Met 苯丙氨酸Phe 脯氨酸Pro 丝氨酸Ser 苏氨酸Thr 色氨酸Trp 酪氨酸Tyr 缬氨酸Val1.等电点:在某一特定pH值溶液时,氨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这时的溶液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杂多糖:水解时产生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和单糖衍生物,例如果胶物质、半纤维素、肽聚糖和糖胺聚糖等3.复合糖:糖类的还原端和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产物。
4.蛋白多糖:又称黏多糖,为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分子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
5.糖蛋白:糖蛋白是一类复合糖或一类缀合蛋白质,糖链作为缀合蛋白质的辅基,一般少于是15个单糖单位,也称寡糖链或聚糖链。
6.糖胺聚糖:曾称粘多糖,氨基多糖和酸性多糖。
糖胺聚糖是一类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杂多糖,其通式为:【己糖醛酸-己糖胺】n,n随种类而异,一般在20到60之间。
7.复合脂:除含脂肪酸和醇外,尚有所谓非脂分子成分(磷酸、糖和含氮碱等),如甘油磷脂、鞘磷脂、甘油糖脂和鞘糖脂,其中鞘磷脂和鞘糖脂又合称为鞘脂。
8.必需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通过食物供给。
9.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的复合体。
10.活化能:指在一定温度下,1mol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11.过渡态:在酶催化反应中,酶与底物或底物类似物间瞬时生成的复合物,是具有高自由能的不稳定状态。
12.全酶:(1)由蛋白质组分(即酶蛋白)和非蛋白质组分(一般为辅酶或激活物)组成的一种结合酶。
(2)含有表达全部酶活性和调节活性所需的所有亚基的一种全寡聚酶。
13.反馈抑制:是指最终产物抑制作用,即在合成过程中有生物合成途径的终点产物对该途径的酶的活性调节,所引起的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复习(上)第一章 核酸通论一、核酸的发现和研究简史Crick 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 传到RNA ,再传到蛋白质,一旦传给蛋白质就不再转移。
二、核酸的种类和分布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 )和核糖核酸(RNA )两大类。
所有生物细胞都含有这两类核酸。
1)脱氧核糖核酸(DNA ):遗传信息的贮存和携带者,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在真核细胞中,DNA 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组成染色体(染色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有各自的DNA 。
原核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结构,DNA 存在于核区。
原核生物染色体(只有一条)DNA 、质粒DNA 、真核生物细胞器DNA 都是环状双链DNA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线型双链DNA 。
病毒或只含有DNA 或只含有RNA ,从未发现两者兼有的病毒。
2)核糖核酸(RNA ):主要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细胞内的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病毒中RNA 本身就是遗传信息的储存者。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RNA 有三大类:转移RNA(tRNA)、核糖体RNA (rRNA )、信使RNA (mRNA )。
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都有这三类RNA 。
三、核酸的生物功能1、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RNA 生物学功能1) 控制蛋白质合成;2) 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加工和进化3) 作用于RNA 转录后加工和修饰4) 基因表达与细胞功能的调节5) 生物催化与其他细胞持家功能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一、核酸是一种多聚核苷酸,它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核苷酸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核苷和磷酸。
核苷再进一步分解成碱基和戊糖。
碱基分两大类:嘌呤碱和嘧啶碱。
所以,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而核苷酸又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
核酸 两类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磷酸 戊糖 碱基核酸的分类就是根据所含戊糖种类的不同而分为核糖核酸和(RNA )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二、核苷酸1、碱基(具体标号见书P479)1) 嘧啶碱C T U2)嘌呤碱3、稀有碱基如:次黄嘌呤I 、二氢尿嘧啶D另:对于RNA 来说T 是稀有碱基;对于DNA 来说U 是稀有碱基2) 核苷由戊糖和碱基缩合而成。
糖与碱基之间以糖苷键相连接。
糖的第一位碳原子(C1)与嘧啶碱的第一位氮原子(N1)或与嘌呤碱的第九位氮原子(N9)相连接。
所以糖与碱基间的连键是N —糖苷键。
对核苷命名时,必须先冠以碱基的名称。
糖环中的碳原子标号右上角加撇“’”,而碱基的原子的标号不加撇“’”,以示区别。
稀有核苷:碱基不变,但是碱基与糖的连接方式发生变化。
如假尿嘧啶(ψ),糖不是与尿嘧啶的N1相连,而是与C5相连。
假尿嘧啶(稀有核苷,由于其碱基为U ,所以不是稀有碱基)例:一条RNA 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 —AGCUTGCIDGψA—,这条链中的稀有碱基数目为 3个(T 、I 、D );稀有核苷数目为4个(T 、I 、D 、ψ)【写入链中的I 、D 等是稀有核苷,如I 为次黄嘌呤核苷】3) 核苷酸(核苷中的戊糖羟基被磷酸酯化,形成核苷酸)核糖核苷的糖环上有3个自由羟基(2’、3’、5’),脱氧核苷的糖环上有2个自由羟基(3’、5’),生物体内游离存在的核苷酸多是5’—核苷酸。
与5’C 相连一个磷酸分子的为*MP,连两个磷酸分子的为*DP ,连三个磷酸分子的*TP 。
因此常见的核苷酸类型分别为腺嘌呤核苷酸(AMP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 ),依次类推为GMP 、d GMP 、CMP 、dCMP 、UMP 、d TMP 。
最常见的是腺苷三磷酸ATP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结构见书(P482)。
三、核酸的共价结构(一级结构)AG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的一级结构指核酸的核苷酸序列。
组成核酸的核苷酸是以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
(见书P483图13-2)四、DNA的二级结构1、Chargaff 规律(1)所有生物的DNA中,A=T,G=C,A+C=G+T,且A+G=C+T。
(2)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
(3)DNA碱基组成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
(4)年龄、营养状况、环境等因素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
2、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Watson&CrickDNA的双螺旋模型特点(图见P486)(1)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沿一个假设的中心轴右旋相互盘绕而形成。
(2)磷酸和脱氧核糖单位作为不变的骨架组成位于外侧,作为可变成分的碱基位于内侧,链间碱基按A—T,G—C配对(碱基配对原则,Chargaff定律)(3)螺旋直径2nm,相邻碱基平面垂直距离0.34nm,螺旋结构每隔10个碱基对重复一次,间隔为3.4nm。
●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
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
●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两条核苷酸链之间依靠碱基间的氢链结合在一起;●螺圈之间主要靠碱基平面间的堆积力维持。
3、DNA的三级结构: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的主要形式。
五、RNA的高级结构天然RNA分子都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部分区域是双螺旋结构。
1、tRNA的高级结构1)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形(见P496图13-18)由氨基酸臂、二氢尿嘧啶(DHU)环、反密码环、额外环和TψC环等5个部分组成。
●氨基酸臂:7对碱基组成,富含鸟嘌呤,末端为CCA,接受活化的氨基酸●二氢尿嘧啶环:由8-12个核苷酸组成,具有两个二氢尿嘧啶。
通过由3-4个碱基组成的双螺旋区与tRNA分子的其余部分相连。
●反密码环:由7个核苷酸组成。
环中部为反密码子,由3个碱基组成。
次黄嘌呤核苷酸I长出现于反密码子中。
反密码子环通过由5个碱基组成的双螺旋区与tRNA的其余部分相连。
反密码子可识别信使RNA的密码子。
●额外环:由3-18个核苷酸组成。
不同的tRNA具有不同大小不同的额外环,无所以是tRNA分类的重要指标。
●假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糖核苷(TψC环)由7个核苷酸组成,通过由5对碱基组成的双螺旋区与tRNA的其余部分相连。
除个别例外,几乎所有tRNA在此环中都含有TψC。
2)倒L形的三级结构2、rRNA的高级结构细菌:16S rRNA 、5S rRNA、23S rRNA组成30S转录单位真核:18SrRNA、 5.8S rRNA,28S rRNA组成45S的转录单位,5S rRNA单独转录。
3、mRNA的高级结构原核mRNA的结构特点:多顺反子,前端有一段SD序列,富含嘌呤。
真核mRNA的结构特点:单顺反子,断裂基因,有5’帽子,3’polyA。
●5′帽子:由甲基化酶催化;可抵抗5´核酸外切酶降解mRNA;可为核糖体提供识别位点,使mRNA很快与核糖体结合,促进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3′端有一段约30-300核苷酸的polyA:转录后由poly(A)聚合酶催化加尾;PolyA是mRNA由核进入胞质所必需的形式;polyA与mRNA半寿期有关,PolyA大大提高mRNA在胞质中的稳定性。
第三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一、核酸的水解1、按磷酸二酯键断裂的方式可将核酸酶分为两类:一类是在3’—OH与磷酸基之间断裂,其产物是5’—磷酸核苷酸或寡核苷酸。
另一类是在5’—OH与磷酸基之间断裂,其产物是3’—磷酸核苷酸或寡核苷酸.2、限制性内切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类):指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序列,在其识别位点中或在其附近切割DNA分子的一类内切酶。
具有严格的碱基序列专一性,主要降解外源的DNA。
第一个是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
限制性内切酶已成为基因工程最重要的工具酶。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nm的紫外波段有强烈的光吸收。
λmax=260nm纯DNA的A260/A280应为1.8(1.65-1.85);纯RNA的A260/A280应为2.0。
若溶液中含有杂蛋白或苯酚,则A260/A280比值明显降低。
1A值相当于:50ug/mL双螺旋DNA或:40ug/mL单链DNA(或RNA)或:20ug/mL寡核苷酸。
在DNA的变性过程中,摩尔吸光系数增大(增色效应)在DNA的复性过程中,摩尔吸光系数减小(减色效应)三、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1、变性:核酸变性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不涉及共价键断裂。
由升高温度引起的称热变性;由酸碱度改变的称酸碱变性。
尿素是常用的变性剂。
变性后一系列物化性质也随之改变:260nm吸收值升高、粘度降低,浮力密度升高、二级结构改变,部分失活等。
DNA的变性是爆发式的,变性作用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
加热变性使DNA 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成为该DNA的熔点或溶解温度(Tm)。
DNA的Tm值一般在82—95°C之间。
DNA的Tm值与下列因素有关:①DNA均一性②G-C含量与Tm值成正比③介质中离子强度2、复性:变性DNA在适当(一般低于Tm20~25℃)条件下,两条链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结构。
DNA复性后,很多物化性质又得到恢复。
热变性DNA在缓慢冷却时可以复性,快速冷却不能复性。
DNA片段越大,复性越慢;DNA浓度越大,复性越快。
3、核酸的杂交:不同来源的DNA单链间或单链DNA与RNA之间只要有碱基配对的区域,在复性时可形成局部双螺旋区,称核酸分子杂交。
制备特定的探针通过杂交技术可进行基因的检测和定位研究。
实例:southern印迹法。
第四章糖酵解作用机体内主要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TP。
ATP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条是由葡萄糖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中释放出大量自由能形成大量的ATP(三羧酸循环)。
另一条是在没有氧分子参加的条件下,即无氧条件下,由葡萄糖讲解为丙酮酸,并在此过程中产生2分子ATP(EMP途径)。
葡萄糖还可在机体内以多糖的形式进行贮存,需要时,可由糖原迅速动员起来。
●糖酵解途径(过程)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简称EMP途径,是葡萄糖分解代谢所经历的共同途径。
●糖酵解(glycolysis )是动物肌肉利用葡萄糖经历丙酮酸最后转化为乳酸的过程。
发酵(简称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
从能量观点出发,可以把酵解过程划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葡萄糖转变为乳酸是物质的分解过程,其中伴随有自由能的释放,即放能过程;另一方面ADP和无机磷酸形成A TP,则是吸能过程。
整个过程需要10种酶,每种酶都有Mg2+离子作为辅助因子。
一、糖酵解途径(P67 图22-1)场所:细胞质胞液条件:无氧糖酵解总反应式葡萄糖+ 2NAD+ + 2ADP + 2Pi 2丙酮酸+ 2NADH + 2H+ + 2ATP + 2H2O1、糖酵解第一阶段反应机制第一阶段: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甘油醛-3-磷酸1)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不可逆反应通过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活化,第1个ATP消耗,活化葡萄糖以进行后续反应;第一个调节酶2)6-磷酸葡萄糖生成6-磷酸果糖3)6-磷酸果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第2个ATP消耗;不可逆反应;磷酸果糖激酶(同工酶)是糖酵解三个调节酶中催化效率最低的酶,因此是糖酵解作用限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