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读书与藏书

合集下载

季羡林事例素材

季羡林事例素材

季羡林事例素材素材名人——季羡林1.季羡林评价语:“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是“感动中国”送给一位九旬老人的颁奖词,这位老人家是“国学大师”。

2.季羡林成就:现年98岁的季羡林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

3.季羡林具体事迹:(1)朴实“提包者”:某年秋季,北大开学,燕园一片繁忙。

一名新生守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站在道旁发愁,他应该去系里报到,但找不到地方。

再说,带着这么多行李,也不方便寻找。

正在这时,他看到迎面走来一位清清瘦瘦的老人,光着脑袋,上身穿一件半旧的中山装,领口露出洗得泛黄的白衬衣,足蹬一双黑布鞋,显得比他家乡的人还要乡气,眉目却很舒朗、清亮,老远就笑眯眯地望着他,似乎在问:你有什么事儿要我帮忙吗?新生暗想:老人瞧着熟悉亲切,仿佛自家人一样,这年头儿谁有这份好脾气?莫不是——老校工?他壮着胆问了一句:“老师傅,您能帮我提点行李吗?我一人拿不动。

”老人愉快地答应了。

他先帮新生找到报到处,又帮他把行李送到宿舍,这才挥手作别。

数天后,在全校迎新大会上,这名新生却傻了眼。

他发现那天帮自己提行李的老人,此刻正坐在主席台上,原来他不是什么工友,正是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2)谢绝剑桥大学聘约:二战前,古斯塔夫•哈隆教授向剑桥大学推荐季羡林任教,剑桥大学接受了他的推荐,向季羡林发出聘约。

季羡林接到剑桥大学聘约时,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

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需要的资料,全世界只有欧洲最全,剑桥大学的藏书则更丰富,是做研究的理想地方。

可是,一想到祖国正处在灾难中,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前途,置家国于不顾,那简直就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但是,如果回国,自己的学术前途将付诸东流。

最后,他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先回国看看。

我心目中的季羡林

我心目中的季羡林

我心目中的季羡林我心目中的季羡林近见报载,季羡林已将他的藏书及文物尽赠与北大图书馆。

细思,心中不能平静。

遂打电话过去问候。

我说,书都捐了,季老每天干什么呀?他不会养花玩鸟,又不串门逛街。

原来,季老因担心后事混乱,尤怕珍贵的书籍文物流失国外,故先办理捐赠。

东西登记入册,并公证之后,季羡林长舒一口气,说:“这屋子里的一张纸,都是北大的了。

“于是,又打“借条“借自己的书,常用的资料还留在屋里,每天仍是看与写,继续”煎首年年复月月“。

我当时就在电话中讲了一句不合宜的实话:“为国捐躯“。

是的,这位垂暮老人,已接近心愿的完成。

他的青春,爱情,一生心血,所思所为,尽献于我轩辕,犹唯恐有片纸寸书的遗漏。

这点点滴滴,又尽入我心目中。

令我遥慕。

一个人存在于另一个人的心目中,这是在人际,浮名及“私交“之外,须要有一个仗剑独立的形象的。

须要有可以昭示的警醒,回味如兰的情怀,以及那山水一般,不会厌倦的魅力。

青年时代,季羡林曾是著名的清华“三剑客“之一。

而到了晚年,他的"剑"仍然没有收回。

历经磨砺,愈加峥峥。

这是一个烈士的暮年,这是一位仍可以去为正义受辱,独特立行,拒不出违心之言的历史见证人。

在一场突然的风暴面前,他无趋利避害之意,反有自请为"阶下囚"之举。

他欲为后生遮风雨,不惜老枝铁骨伴残荷。

他独执一旗,那不同于凡响的情操和言止,那些往事,件件是我亲历亲知。

过去岁月的惊涛骇浪,已如石刻一样,不能磨灭。

在我看,季老已为下一个世纪作出了铺垫。

随着历史的前进,这位老人的名字还会“于无声处听惊雷”的。

因为他为“未来”付出过,当属于“天下”与“千秋”。

昔日“阶下囚”也罢,今天座上客也罢,季羡林就是季羡林。

好像见不见面,都在心目中了。

接近季羡林,给人的感觉,从内到外都是肃然的。

他思维纵横,而出语认真、细致,属学者风范。

我是个信口开河的人,多年来却从无拘束,仿佛小鸟在树荫下面,更吱喳得有劲。

因为在他的肃然之下,另有一种慈爱与宽容,甚至迁就。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有感二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有感二

贰有福读书,可慰平生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语:“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那么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的幼稚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人为什么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季羡林认为人类千百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并以书籍为主。

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靠口口相传;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

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的向前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在古代,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马上”开国皇帝,刘邦和朱元璋即是代表,而秀才们只能成为这一批人的帮手,但这只是在古代,今天则完全不同。

但是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确是秀才们。

我们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古籍中寄存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历千年而不衰,不得不感谢我们爱藏书和读书的先民。

一些人认为不读书也能赚大钱,甚至拿刘邦和朱元璋举例子,但那是在古代,现代知识爆炸的时代,即使每天不眠不休,也未必能精通某个领域,不读书能赚钱这种暂时的现象也马上就会消失了。

鲁迅先生说“随便翻翻”,及时开卷有益,自己专业的书要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应该“翻翻”。

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就很容易成为鼠目寸光的人。

读书作为重要的信息源,所以非读书不可。

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于生存竞争,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最终伟大时代所抛弃。

季羡林认为自己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没有绿叶更无花朵的树。

如果读书算是嗜好,那么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

他坐拥书城,如果地震发生,可能会封锁他的出路,但他“死不悔改”,爱书如故,,藏书已经填满了几间屋子,有多少书,自己也说不清楚。

季羡林谈读书

季羡林谈读书

结束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谢 谢 欣 赏
季羡林谈读书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 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 ,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 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 的本领. 能在一般人都能读到的普通的书中, 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从极平常 的一点切入,逐步深入,分析细致入微, 如剥春笋,层层剥落,越剥越接近 问题的核心,最后画龙点睛,一笔点出 关键,也就是结论.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真想做 学问,都离不开这十个字.在这 里,关键是“大胆”和“小心”.世界 上万事万物都异常复杂,千万不要看 到一些表面就信以为真,一定要由表 及里,多方探索,慎思明辨,到了证据 确凿,无懈可击,然后才下结论.
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 主要载体,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 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 益。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 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 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 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 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 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 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 量。
过渡页
(设计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我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 我读的书可谓多而杂,经、史、子、集都涉猎过一点,但极肤浅,小学中学阶段,最爱读的是“闲书” (没有用的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洪公传》《三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岳》 《说唐》等等,读得如醉似痴。《红楼梦》等古典小说是以后才读的。读这样的书是好是坏呢?从我叔父眼 中来看,是坏。但是,我却认为是好,至少在写作方面是有帮助的。 至于哪几部书对我影响最大,几十年来我一贯认为是两位大师的著作:在德国是亨利希· 吕德斯(Heinrich Lders),我老师的老师;在中国是陈寅恪先生。两个人都是考据大师,方法缜密到神奇的程度。从中也可以 看出我个人兴趣之所在。我禀性板滞,不喜欢玄之又玄的哲学。我喜欢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而考据正合 吾意。 吕德斯是世界公认的梵学大师。研究范围颇广,对印度的古代碑铭有独到深入的研究。印度每有新碑铭发 现而又无法读通时,大家就说:“到德国去找吕德斯去!”可见吕德斯权威之高。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摩诃婆 罗多》从核心部分起,滚雪球似的一直滚到后来成型的大书,其间共经历了七八百年。谁都知道其中有不少 层次,但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弄清层次问题的又是吕德斯。在佛教研究方面,他主张有一个“原始佛典” (Mrkanm),是用古代半摩揭陀语写成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欧美一些学者不同意,却又拿不 出半点可信的证据。吕德斯著作极多。中短篇论文集为一书《古代印度语文论丛》,这是我一生受影响最大 的著作之一。这书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极为枯燥的,但是,对我来说却是一本极为有味、极有灵感的书,读 之如饮醍醐。

[季羡林日记]季羡林

[季羡林日记]季羡林

[季羡林日记]季羡林季羡林篇(一):季羡林《成功》原文阅读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

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

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

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

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下面这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 成功“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

这个公式实在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

搞得太繁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道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

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

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

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

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被人所忽视。

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侯影响极大。

就以我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

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无能也为力。

只有勤奋一项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

还是先举韩文公。

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季羡林《我的书斋》

季羡林《我的书斋》

季羡林《我的书斋》我的书斋季羡林最近身体不太好,内外夹攻,头绪纷繁,我这已届耄耋之年的神经有点吃不消了。

于是下定决心,暂且封笔。

乔福山同志打来电话,约我写点什么。

我遵照自己的决心,婉转拒绝。

但一听这题目是《我的书斋》,于我心有戚戚焉,立即精神振奋,暂停决心,拿起笔来。

我确实有个书斋,我十分喜爱我的书斋,这个书斋是相当大的,大小房间,加上过厅、厨房,还有封了顶的阳台,大大小小,共有八个单元。

册数从来没有统计过,总有几万册吧。

在北大教授中,“藏书状元”我恐怕是当之无愧的。

而且在梵文和西文书籍中,有一些堪称海内孤本。

我从来不以藏书家自命,然而坐拥如此大的书城,心里能不沾沾自喜吗?我的藏书都像是我的朋友,而且是密友。

我虽然对它们并不是每一本都认识,它们中的每一本却都认识我。

我每一走进我的书斋,书籍们立即活跃起来,我仿佛能听到它们向我问好的声音,我仿佛能看到它们向我招手的情景,倘若有人问我,书籍的嘴在什么地方?而手又在什么地方呢?我只能说:“你的根器太浅,努力修持吧。

有朝一日,你会明白的。

”我兀坐在书城中,忘记了尘世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儿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我的书友每一本都蕴涵着无量的智慧。

我只读过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智慧我是能深深体会到的。

没有读过的那一些,好像也不甘落后,它们不知道是施展一种什么神秘的力量,把自己的智慧放了出来,像波浪似涌向我来。

可惜我还没有修炼到能有“天眼通”和“天耳通”的水平,我还无法接受这些智慧之流。

如果能接受的话,我将成为世界上古往今来最聪明的人。

我自己也去努力修持吧。

我的书友有时候也让我窘态毕露。

我并不是一个不爱清洁和秩序的人,但是,因为事情头绪太多,脑袋里考虑的学术问题和写作问题也不少,而且每天都收到大量的寄来的书籍和报刊杂志以及信件,转瞬之间就摞成一摞。

季羡林人生三境散文集套装3册(心安即是归处、天真生活、孤独到

季羡林人生三境散文集套装3册(心安即是归处、天真生活、孤独到

毁誉 不完满才是人生 走运与倒霉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真理愈辨愈明吗 趋炎附势 缘分与命运 论说假话
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顿饭 观天池 义工 重返哥廷根 满洲车上 游兽主大庙 访绍兴鲁迅故居 奇石馆
从南极带来的植物 马缨花 听雨(二) 咪咪 老猫 咪咪二世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我和济南——怀鞠思敏先生 回忆梁实秋先生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哭冯至先生 痛悼克家 悼念沈从文先生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回忆陈寅恪先生
邻人 时间 爽朗的笑声 我的美人观 神奇的丝瓜 一只小猴 喜鹊窝 园花寂寞红 人间自有真情在
壹告别慈母, 1
踽踽独行
寂寞 回忆 槐花 我和东坡词 加德满都的狗 幽径悲剧 乌鸦和鸽子
表的喜剧 大觉寺 游小三峡 美人松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在敦煌
黄昏 清塘荷韵 听雨(一) 春归燕园 晨趣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作者介绍
季羡林(字希逋、齐奘,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临清人,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教育 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 饶北季”。他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多国语言(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 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汇编成《季 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羡林于2009年7月11日逝世,享年 98岁。
谢谢观看
叁历遍山河热爱生 活
肆岁月绵长 时光难再
伍无雨也无 晴看清也看 轻
成功 容忍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三思而行 我害怕“天才” 漫谈撒谎 满招损,谦受益 牵就与适应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季羡林学术年谱(四)

季羡林学术年谱(四)

第37卷第6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7 No.6 2016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2016季羡林学术年谱(四)蒋慧琳(深圳大学 印度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518060)摘 要:本辑为“季羡林最后十年”。

这个阶段季羡林的重要学术专著《糖史》写作完成。

季羡林是一个勤奋刻苦的人,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年届耄耋,还不避严寒酷暑每天到北大图书馆,一边看书学习一边从事研究,坚持写学术著作、杂文和散文。

在他最后的几年里,虽然常住医院,但头脑仍很清晰,仍然坚持读书和写作。

他说“自己是一块老表,经过擦油泥,修理小毛病,又可以走一段日子了”。

季羡林被人熟知的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术)泰斗”、辞“国宝”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他虚怀若谷的精神获得了更多人的尊敬。

季先生相信“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话,他认为这三顶帽子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

季羡林先生一生治学有成,成就非凡,是为后辈学子景仰的学术大师。

关键词:季羡林;勤学不辍;虚怀若谷;学术大师中图分类号:K8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6-0023-061997年(八十六岁)1月,为缅甸的《琉璃宫史》汉译本作序,此书10年后,即2007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4月2日,为周晓燕《走向成熟丛书》作序;为张守常《思旧集》、《拂晓集》写序。

《人民日报》发表徐怀谦《为往圣继绝学——访学者季羡林》。

5月,为钟敬文担任顾问、张岱年和邓九平主编的《人世文丛》写序;为乐黛云《透过历史的烟尘》写序。

9月,为彭松夫人叶宁的《舞蹈论》写序。

10月7日上午,参观曲阜师范大学,下午3点在阙里宾舍为孔子学术会堂讲演。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朗润琐话》、《精品文库·季羡林卷》、《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季羡林卷》、《东方赤子》相继出版。

季羡林:慷慨又“吝啬”的爱书人

季羡林:慷慨又“吝啬”的爱书人
c h i es II I II I I II I n e II I II I II I …
Li e t rat i
书 香 中国
季先生是 非常慷慨 的 ,他有 时候慷慨到让人 觉得 匪夷所 思的地步 。 中国 唯
是 从 季 先 生 本 人 的 回 忆 来 看 ,他 获 取 和 积 累 知 识 的 主 要 方 法 ,还 是 按 照 自 己 的 兴 趣 ,几 乎 不 加 选 择 地 读 书 。他 小 时
他把 自己收藏的字画 、家具和印章全部 捐出 。他收藏的字画 ,最低限度的是齐 白石 ,他收藏的苏东坡 、董其 昌等的真
文 ,而 这 两 个 全 译 本 都 是 几 十 位 学 者 花 费 了 几 十 年 的功 夫 ,在 最 好 的 研 究 条 件 下 ,带 着 大 量 的 助 手 集 体 合 作 翻 译 完成 的 。 而 我 们 汉 译 的 《 摩 衍 那 》 ,是 罗 由 季 羡 林 先 生 一个 人 偷 偷 摸 摸 完 成 的 , 在 民族 前途 堪优 、个 人 前途 茫然 的艰 难 岁
迹 ,每人均有十幅以上 ;扬州八怪的书
画 ,他每人也都有五幅以上 。我帮先生 整理书橱时 ,曾经在一个角落发现张大 千的手卷 !他真是漫不经心 ,田黄 、鸡
血 石 也都 乱放 。
是书籍 ,正是书籍造就了这位杰 出的学
者。
但 他 又是 “ 啬 ” 的 ,唯 一一 个 吝
“ 啬”的方面就是体现在书的方面 , 吝
经说 过 ,他 出生在 中国最贫 困的地 区 、 最贫 困的一个 县、最贫 穷的一个 乡 、最
贫穷 的一 个 村 中最 贫穷 的人 家 。季 先 生 的父 亲 好 像 是 识 字 ,但 肯 定 是 没 有 太 高 的文 化 水 平 。 而季 先 生 的母 亲毫 无 疑 问

季羡林读书方法

季羡林读书方法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作品都深受人们尊敬。

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季羡林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他深入研究各个领域,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季羡林的读书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他强调读书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季羡林总是精心挑选那些具有深度和价值的书籍,而非盲目追求数量。

他认为,只有深入阅读高质量的书籍,才能够真正领略到书中的精华,培养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其次,季羡林提倡“三读”读书法。

他建议读书时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和理解。

宏观上,要从整体上把握书籍的主题思想和结构;中观上,要深入理解书中的各个章节和段落;微观上,要仔细揣摩书中的字词和表达方式。

这种“三读”读书法能够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此外,季羡林还提倡“笔记读书法”。

他认为,读书时应该勤做笔记,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通过做笔记,不仅能够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整理思绪,形成自己的见解。

同时,笔记也可以作为日后回顾和总结的依据,有助于巩固记忆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季羡林的读书方法是一种注重质量、全面理解和勤做笔记的阅读方式。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我们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季羡林摘抄点评

季羡林摘抄点评

季羡林摘抄点评季羡林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也是当代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

他的作品涉及文化、教育、历史、宗教等领域,其中包含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摘抄。

下面我将对其中几篇作品进行点评。

首先,我想提及季羡林对于读书的见解。

他曾说过:“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培养素质,提高修养,又可使人除烦恼,放松心情。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他对读书的认识和看法。

季羡林认为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个提高自我修养、净化心灵的过程。

他主张通过读书来舒缓压力、减少困扰,让心情得到放松和平静。

这种对于读书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次,季羡林对于教育的思考也非常有启发性。

他曾经说过:“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填满容器,而是点燃火炬。

”这个观点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季羡林认为,教育不应仅仅是灌输知识和信息,而应该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

教育的目标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让他们拥有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与此相关的是季羡林对于学习方法的思考。

他认为,“学习的伟大方法不是取之于其他地方,而是取之于自身。

”季羡林的这句话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应该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他主张注重自身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积极主动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这种个性化、自主式的学习方式在今天的教育中也备受推崇。

季羡林还在他的著作中对于文化和传统的保护给予了重要的思考。

他说:“文化的火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微乎其微,但它却具有蕴藏无限力量的能力。

”这句话中的“火种”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

季羡林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只有通过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使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保持独特性和魅力。

他的这种观点对于当下快速现代化的社会,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最后,季羡林对于人生的思考也令人深思。

他说:“人生就是一条纵贯山水的光阴大道,在这条路上,一会是江河湖海,一会是山峰奇峰。

”这句话中表达了人生的多变和无常性。

初中语文文摘(生活)读书与藏书

初中语文文摘(生活)读书与藏书

读书与藏书读书和藏书是两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事。

读书是把书中写的东西复制在大脑中,并把它们和其他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藏书是把印成的文字保存起来,让它们保存到以后久远的年代,虽是“束之高阁”,却可留待后人去享用。

如果没有读书人,也就不会有书,没有书也就不可能有藏书。

如果只有读书和写书,而没有藏书,典籍也就不能流传后世,后世的读书人也就无书可读。

读书不易。

古人用“十年寒窗”和“头悬梁锥刺股”来形容读书的艰苦。

只不过此种读书的目的在于追求金榜题名,从而获得荣华富贵。

其实,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是抱有这种目的。

有很多人把读书看成一种享受,从书中了解自己生活以外的精彩世界。

他们拼命读书,读书变成了乐趣。

陶渊明归隐田园,以诗书为伴,超凡脱俗,恬静自然,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读书人的绝妙境界?也有很多人把读书看作一种“修炼”,通过读书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使自己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他们如饥似渴地读书,读书变成了一种追求。

杜甫的诗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被后人广为传诵,其原因就在于它把读书的境界描写得出神入化。

还有很多人把读书看作解决问题的钥匙,用读书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的众多难题。

他们刻苦地读书钻研,读书就变成了一种工具。

华罗庚刻苦读书,查阅资料,抓住要点,掌握实质,使读过的书在脑海中“由厚变薄”,并对书中各个章节深入探讨,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添加注解,补充资料,使读过的书在脑海中“由薄变厚”。

就这样他解决了数学王国中的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世界知名的“华氏定理”。

读书不易,藏书又谈何容易?藏书人读书,喜书,爱书,把书看作宝贝中的宝贝。

说到藏书,且不说要有典籍的搜集,就是把书籍长期妥善保存到后世,也是极难做到的。

藏书既要有学问,还要有收集书籍的财力和能力,以及藏书的防水、防火和防盗的知识和技术。

江南宁波有个天一阁,可谓中国历史上藏书的典范。

明代范钦27岁中进士后,曾在全国各地做官,最后官至兵部右侍郎。

季羡林丛书读书心得5篇

季羡林丛书读书心得5篇

季羡林丛书读书心得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季羡林丛书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季羡林丛书读书心得1这段时间读了《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这本书,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读书,第二部分写做人。

在季老的文章中,处处可见一位长者、智者如同与家人在聊家常,让人润物细无声。

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深刻的道理。

在他的文章中,我读懂了他的人生,也给了我诸多启发思考,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也让我明白了大师成长的足迹,成功离不开勤奋与拼搏。

季老在自己写的序中,首先就亮出了观点:“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由此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看第一部分谈到季老的读书经历的时候,我都惊呆了,果然是学霸中的学霸!季老果然不愧是语言学家,精通多国语言,包括有文言文、英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德语等等,然而作为学渣的我连英语和文言文都不一定能够看懂,更何况是其他呢。

第一部分读书篇是季老的学霸炼成记,出现最多的字就是“书”。

我印象最深的是季老描写他在德国求学的时候,刚好是第二次世界战争,当本来敖他的德国老师去上战场,另一位年老已经退休的德国教授出来敖季老,这位德国教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了季老,这让季老感动的同时刻苦学习。

同时,季先是真正的学者,他有那份精益求精的劲儿。

大概读完全书后,我对第一部分“读书”的体会是:一是要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季老之所以成为大师,正是他拥有对书籍孜孜不倦的追求,养成了终生读书、常年学习的良好习惯。

当今,随着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手机等电子媒介,却越来越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

为此,像季老那样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无疑是我们拼弃“人浮于事”的当务之急。

二是要合理分配好读书时间。

时间对任何人是一个固定的常量,绝不会厚此薄彼。

我们经常抱怨公务繁忙或家庭琐碎等事务缠身,没时间看书,其实只是我们回避问题的托辞和性情在作怪,关键在于看我们要如何合理分配好读书时间,尽一切可能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日积月累必将有所收获,仰望守住属于自己头顶的一片晴朗星空。

季羡林: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天下第一好事(hǎoshì),还是读书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

张元济先生(xiān sheng)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天下(tiānxià)〞而又“第一(dìyī)〞,可见(kějiàn)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

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

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但凡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

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

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

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

人那么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

到了今天,到达了知识爆炸的水平。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

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开展“伊于胡底〞〔编者注:典出《诗经》,用于对不良现象表示感慨〕。

信耶稣教的人担忧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方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

在创造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创造了以后,那么使用书籍。

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开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

国学大师季羡林经典散文-藏书与读

国学大师季羡林经典散文-藏书与读

国学大师季羡林经典散文-藏书与读书藏书与读书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

什么叫书?我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下定义。

我们姑且从孔老夫子谈起吧。

他老人家读《易》,至于韦编三绝,可见用力之勤。

当时还没有纸,文章是用漆写在竹简上面的,竹简用皮条拴起来,就成了书。

翻起来很不方便,读起来也有困难。

我国古时有一句话,叫做"学富五车",说一个人肚子里有五车书,可见学问之大。

这指的是用纸作成的书,如果是竹简,则五车也装不了多少部书。

后来发明了纸。

这一来写书方便多了;但是还没有发明印刷术,藏书和读书都要用手抄,这当然也不容易。

如果一个人抄的话,一辈子也抄不了多少书。

可是这丝毫也阻挡不住藏书和读书者的热情。

我们古籍中不知有多少藏书和读书的故事,也可以叫做佳话。

我们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古籍中寄托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历千年而不衰,我们不能不感谢这些爱藏书和读书的先民。

后来我们又发明了印刷术。

有了纸,又能印刷,书籍流传方便多了。

从这时起,古籍中关于藏书和读书的佳话,更多了起来。

宋版、元版、明版的书籍被视为珍品。

历代都有一些藏书家,什么绛云楼、天一阁、铁琴铜剑楼、海源阁等等,说也说不完。

有的已经消失,有的至今仍在,为我们新社会的建设服务。

我们不能不感激这些藏书的祖先。

至于专门读书的人,历代记载更多。

也还有一些关于读书的佳话,什么囊萤映雪之类。

有人做过试验,无论萤和雪都不能亮到让人能读书的程度,然而在这一则佳话中所蕴含的鼓励人读书的热情则是大家都能感觉到的。

还有一些鼓励人读书的话和描绘读书乐趣的诗句。

"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话,是大家都熟悉的,说这种话的人的"活思想"是非常不高明的,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赞赏。

关于"四时读书乐"一类的诗,也是大家所熟悉的。

可惜我童而习之,至今老朽昏聩,只记住了一句:"绿满窗前草不除",这样的读书情趣也是颇能令人向往的。

季羡林谈读书的故事有哪些

季羡林谈读书的故事有哪些

季羡林谈读书的故事有哪些话说“读书,多读经典,经典可以使人趋真向善;经典可以使人宁静志远;经典可以使人荣辱不惊;经典可以使人气质高雅;经典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改变我们的人生。

”季羡林老先生是怎么样读书的,让小编带你了解了解。

季羡林读书的故事有哪些季羡林是中国的文学大师,读过的书不计其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师,在学习的生涯中也是经历了许多的磨难。

季羡林读书的故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因为季羡林出生的家庭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很难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仅仅就能把他送到私人学校,然而却没有额外的钱买课外书,因此他只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一些知识。

在叔叔准备将季羡林接走培养他的时候,季羡林读书的故事便有了转变,在叔叔这里他可以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但因为小时候还有着一些不好的习惯,他一时很难改掉贪玩的习惯,但即便如此,季羡林也可以取得中等向上的成绩,可见季羡林从小在学习上就有着天赋。

在叔叔这里上学,季羡林有机会看各种小说,他对那些有武力的人十分感兴趣,自己在没事干时还会尝试一下,结果让自己受伤。

因为他不认真读书,也没少挨老师的打,但他也不怕老师打,还让他觉得很有趣,有小男孩的一些顽皮本性。

虽然季羡林没考过班上的第一名,但班上的第一名却被季羡林小看,因为他的成绩完全是用汗水换来的,可见季羡林是一个头脑灵活,喜欢活学活用知识的学生,正因为他的这种本性,让他在日后的研究中有更多自己的思想。

在季羡林长大一些后,他便开始学习英语了,之后还去国外学习。

通过对季羡林读书的故事的了解,让后人知道了季羡林读书中的一些艰辛与乐趣,也可以看出季羡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天赋。

季羡林老先生的故事季承对于自己的父亲始终是无法理解和释怀的,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出国留学,回来后又对他的母亲冷漠,这是季承心病的主要根源。

但是在德国期间,季羡林曾经和一位德国女人有过感情,但是他知道自己是有家庭子女的,为了身上的责任他毅然回国。

季羡林:读书与治学

季羡林:读书与治学

季羡林:读书与治学季羡林:读书与治学季羡林先生是果仅存的国学大师,精通数门外语,堪称语言天才。

然而这样一个蜚声海内外的学者,却十分谦虚、朴实,一再声称自己“鲁钝”“平凡”,其读书之刻苦,治学之严谨,均罕有其匹。

解放后,季羡林长期在北大任教,且承担重的行政工作,每天上八小时班,有时还要加班加点。

可他却写出了上千万字的著作。

他写作的时间从何而来?原来,季羡林每天早上四点准时起床,一鼓作气写上三个钟头才去上班。

由于白天会多,只有黎明前,季羡林才能安安静静写作。

季羡林怕开会,在他看来,很多会,谈的并非正事,却浪费了很多时间。

开会,使得季羡林几乎没有完整的时间,无奈之下,他就挖空心思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

请看他的夫子自道:“现在我既然没有完整的时间,就挖空心思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

在会前、会后,甚至在会中,构思或动笔写文章。

当然,在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甚至自行车上,特别是在步行的时候,我脑海里更是思考不停。

这就是我所说的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

”季羡林精通多种外语,关于如何学外语,季羡林的看法主要有三点:首先,要明确一点,学外语无捷径可走。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所谓‘有心人’,我理解,就是有志向去学习又肯动脑筋的人。

高卧不起,等天上落下馅饼来的人是绝对学不好外语的,别的`东西也不会学好的。

”其次,学外语一定要“跳过这龙门”。

“学习外语,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到了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程度,眼前就有一条界线,一个关口,一条鸿沟,一个龙门。

至于是哪一个时期,这就因语言而异,因人而异。

语言的难易不同,而且差别很大;个人的勤惰不同,差别也很大。

这两个条件决定了这一个龙门的远近,有的三四年,有的五六年,一般人学习外语,走到这个龙门前面,并不难,只要泡上几年,总能走到。

可是要跳过这龙门,就决非易事。

”这里,季羡林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现象,学外语,到了一定的阶段,就好像走入死胡同,感觉学不下去了,而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坚持,这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挺过去就是光明,倒下来就前功尽弃。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读后感应当说,谈读书论学问,是读书人永远感兴趣的话题。

怎样读书做学问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定之规与模式,但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方式与方法,尤其是大师们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当代中国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本《季羡林谈读书治学》的小册子,是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论自己读书、治学体会的文章汇集,其中还介绍了诸如陈寅恪、胡适等学术界前辈的治学经验。

拜读后感受很多,也深受启发。

季先生是学术大师。

他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仅专著就有100多部。

由他谈读书治学论学问,是当之无愧的;他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摸索、积累与总结出的一些做学问的经验与做法,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汲取与借鉴的。

季羡林早年就读于德国一所大学,并获得瓦尔德施米特著名教授的博士学位。

德国教授在大学里是至高无上的,不肯轻易收博士生,一旦收留,对博士生的论文要求又高又严。

季羡林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待论文写成后,他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一篇很长的绪论,自我感觉良好。

当他把绪论交给教授时,不但没有得到夸奖,反而被退了回来,彻底给否定掉了。

教授对他说:“你的文章(绪论)费劲很大,引书不少。

但都是别人的意见,根本没有你自己的创见。

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毫无价值。

”在这剧烈的打击面前,他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

”从沉痛的教训中总结出的这一真理,成为日后季先生写文章的信条,并坚持了一辈子。

收集在这本小册子中的近40篇文章,可以说篇篇都有着新意与见解。

与此同时,他的学问之道也颇见特色。

在一般人眼中,像季羡林这样的大师级学者,做学问会有一套独特的办法,一定很神圣、很神秘。

其实,季先生读书治学的做法也很平常,使用的是笨办法,是从基础做起的。

通常情况下,他“是用比较大张的纸,把材料写上。

有时候随便看书,忽然发现有用的材料,往往顺手拿一些手边能拿到的东西,比如通知、请柬、信封、小纸片之类,把材料写上,再分类保存。

季羡林关于读书的名言

季羡林关于读书的名言

季羡林关于读书的名言1. 才入境,就了悟,我做的一切,都是觉悟。

2. 人活一天,就应深信命运的巨轮早已为你安排好一切。

3. 人生于世,百岁有限,但是,人类永存,活在千秋。

4. 如果人生真的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5.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6. 吸附自己的教训永远常常有余,指导别人的经验永远常常不足。

7. 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财富是必要的,但是总不能一味的索取,必要的清除垃圾。

8.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9.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0. 所谓“雅言”就是普通话,“俗言”则是地方话。

11. 人人都在写自己的历史,但这历史缺乏细心的读者。

12.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13.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命多舛,命运难测。

14. 三顶桂冠一摘,一个自由身。

15. 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愈笃,朋友有礼义愈厚,社会有礼祥风扑面。

16.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隐隐约约的看到了它的影子。

17.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18.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19. 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20.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

21. 我的工作主要是钻到故纸堆中去找“金矿”,我的兴趣主要是在故纸堆里。

22. 我的脑力不足,悟性不够,但我想以有限之水平与精力,种出点希望来。

23. 一个人如果下决心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下决心要做成什么样的事,那么,意志或者说动机的驱动力会使他心想事成,如愿以偿。

24. 做一个人并不容易。

但是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更难。

做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灵魂的群体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25. 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讨好别人改变自己。

26. 有为才能有位;无为就会失位。

文哲季羡林的阅读理解答案

文哲季羡林的阅读理解答案

文哲季羡林的阅读理解答案文哲季羡林是中国文化界的巨匠,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作为一位深谙阅读之道的大师,他对阅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著作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引人深思的阅读理解答案。

首先,文哲季羡林认为,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修养和境界。

他曾说:“人若一天不读书,就会变得浅薄而无知。

”这句话表达的是他对阅读的重视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在他看来,读书不单纯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内在品质和人格魅力。

因此,他一直倡导“读了一本好书,就会变成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的理念。

其次,文哲季羡林认为,阅读是一种主动思考的过程。

他认为,好的阅读不仅要懂得抓住作者的思想,更要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以深入理解和探索阅读内容。

他建议读者在阅读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定位,理解其内容和背景,分析作者可能存在的隐含意图,从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再次,文哲季羡林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灵之旅。

他认为,读书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

在他看来,读书可以使人拥有超越现实的精神归属感,具有超越时空的心灵体验。

他认为,读书可以开拓视野,提高思考能力,培养审美情趣,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最后,文哲季羡林认为,阅读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他认为,阅读不仅是获取他人智慧的途径,更能促进自我完善的过程。

他认为,通过阅读,读者可以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人格。

同时,阅读也可以让人面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帮助人们去改进和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文哲季羡林的阅读理解答案,没有不能作为答案视之的偏方,也没有任何谔谔累累的朴素鸡汤。

对于他来说,阅读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体验、一种修为。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些本质特征,才能够在阅读的路途中格外充实和丰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谈读书与藏书
作者:
来源:《月读》2015年第11期
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

什么叫书?我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下定义。

我们姑且从孔老夫子谈起吧。

他老人家读《易》,至于韦编三绝,可见用力之勤。

当时还没有纸,文章是用漆写在竹简上面的,竹简用皮条拴起来,就成了书。

翻起来很不方便,读起来也有困难。

我国古时有一句话,叫作“学富五车”,说一个人肚子里有五车书,可见学问之大。

这指的是用纸做成的书,如果是竹简,则五车也装不了多少部书。

后来发明了纸。

这一来写书方便多了;但是还没有发明印刷术,藏书和读书都要用手抄,这当然也不容易。

如果一个人抄的话,一辈子也抄不了多少书。

可是这丝毫也阻挡不住藏书和读书者的热情。

我们古籍中不知有多少藏书和读书的故事,也可以叫作佳话。

我们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古籍中寄托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历千年而不衰,我们不能不感谢这些爱藏书和读书的先民。

后来我们又发明了印刷术。

有了纸,又能印刷,书籍流传方便多了。

从这时起,古籍中关于藏书和读书的佳话,更多了起来。

宋版、元版、明版的书籍被视为珍品。

历代都有一些藏书家,什么绛云楼、天一阁、铁琴铜剑楼、海源阁等等,说也说不完。

有的已经消失,有的至今仍在,为我们新社会的建设服务。

我们不能不感激这些藏书的祖先。

至于专门读书的人,历代记载更多。

也还有一些关于读书的佳话,什么囊萤映雪之类。

有人做过试验,无论萤和雪都不能亮到让人能读书的程度,然而在这一则佳话中所蕴含的鼓励人读书的热情则是大家都能感觉到的。

还有一些鼓励人读书的话和描绘读书乐趣的诗句。

“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话,是大家都熟悉的,说这种话的人的“活思想”是非常不高明的,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赞赏。

关于“四时读书乐”一类的诗,也是大家所熟悉的。

可惜我童而习之,至今老朽昏聩,只记住了一句:“绿满窗前草不除”,这样的读书情趣也是颇能令人向往的。

此外如“红袖添香夜读书”之类的读书情趣,代表另一种趣味。

据鲁迅先生说,连大学问家刘半农也向往,可见确有动人之处了。

这样藏书和读书的风气,其他国家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据浅见所及,实在是远远不能同我国相比。

因此我才悟出了“中国是世界上最爱藏书和读书的国家”这一条简明而意义深远的真理。

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有极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传流下来的。

到了今天,我们全体炎黄子孙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回避不掉的。

我们必须认真继承这个世界上比较突出的优秀传统,要读书,读好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无愧于先民,下造福于子孙万代。

附:我最喜爱的书
我在下面介绍的只限于中国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作品不在其中。

我的专业书籍也不包括在里面,因为太冷僻。

一、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这一部书,很多人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我个人同意这个看法。

平常所称的“二十四史”中,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哪一部也不能望《史记》之项背。

《史记》之所以能达到这个水平,司马迁的天才当然是重要原因;但是他的遭遇起的作用似乎更大。

他无端受了宫刑,以致郁闷激愤之情溢满胸中,发而为文,句句皆带悲愤。

他在《报任少卿书》中已有充分的表露。

二、《世说新语》
这不是一部史书,也不是某一个文学家和诗人的总集,而只是一部由许多颇短的小故事编纂而成的奇书。

有些篇只有短短几句话,连小故事也算不上。

每一篇几乎都有几句或一句隽语,表面简单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

六朝和稍前的一个时期内,社会动乱,出了许多看来脾气相当古怪的人物,外似放诞,内实怀忧。

他们的举动与常人不同。

此书记录了他们的言行,短短几句话,而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三、陶渊明的诗
有人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

笼统言之,这个称号是恰当的。

他的诗确实与田园有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名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从思想内容上来看,陶渊明颇近道家,中心是纯任自然。

从文体上来看,他的诗简易淳朴,毫无雕饰,与当时流行的镂金错彩的骈文迥异其趣。

因此,在当时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对他的诗的评价并不高,在《诗品》中,仅列为中品;但是,时间越后,评价越高,最终成为中国伟大诗人之一。

四、李白的诗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这一点是谁都承认的。

杜甫对他的诗给予了最高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

根据我个人的感受,读他的诗,只要一开始,你就很难停住,必须读下去。

原因我认为是,李白的诗一气流转,这一股“气”不可抗御,让你非把诗读完不行。

这在别的诗人作品中,是很难遇到的现象。

在唐代,以及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李白的诗几乎只有赞誉,而无批评。

五、杜甫的诗
杜甫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千余年来,李杜并称。

但是二人的创作风格却迥乎不同:李是飘逸豪放,而杜则是沉郁顿挫。

从使用的格律上,也可以看出二人的不同。

七律在李白集中比
较少见,而在杜甫集中则颇多。

摆脱七律的束缚,李白是没有枷锁跳舞;杜甫善于使用七律,则是带着枷锁跳舞,二人的舞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在文学批评史上,杜甫颇受到一些人的指摘,而对李白则几乎没有。

六、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传留下来的仅有三十多首,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仍在江南当小皇帝,后期则已降宋。

后期词不多,但是篇篇都是杰作,纯用白描,不作雕饰,一个典故也不用,话几乎都是平常的白话,老妪能解;然而意境却哀婉凄凉,千百年来打动了千百万人的心。

在词史上巍然成一大家,受到了文艺批评家的赞赏。

但是,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美后主有佛祖的胸怀,我却至今尚不能解。

七、苏轼的诗文词
中国古代赞誉文人有三绝之说。

三绝者,诗、书、画三个方面皆能达到极高水平之谓也,苏轼至少可以说已达到了五绝:诗、书、画、文、词。

因此,我们可以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

论诗,他为宋代一大家。

论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笔墨凝重,大气磅礴。

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

论词,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派,与辛弃疾
并称。

八、纳兰性德的词
宋代以后,中国词的创作到了清代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名家辈出,风格不同,又都能各极其妙,实属难能可贵。

在这群灿若列星的词家中,我独独喜爱纳兰性德。

他是大学士明珠的儿子,生长于荣华富贵中,然而却胸怀愁思,流溢于楮墨之间。

这一点我至今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释。

从艺术性方面来看,他的词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胡适之先生给予《儒林外史》极高的评价。

诗人冯至也酷爱此书。

我自己也是极为喜爱《儒林外史》的。

此书的思想内容是反科举制度,昭然可见,用不着细说,它的特点在艺术性上。

吴敬梓惜墨如金,从不作冗长的描述。

书中人物众多,各有特性,作者只讲一个小故事,或用短短几句话,活脱脱一个人就仿佛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

这种特技极为罕见。

十、曹雪芹的《红楼梦》
在古今中外众多的长篇小说中,《红楼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状元。

中国其他长篇小说都没能成为“学”,而“红学”则是显学。

《红楼梦》描述的是一个大家族的衰微的过程。

本书特异之处也在它的艺术性上。

书中人物众多,男女老幼,主子奴才,五行八作,应有尽有。

作者有时只用寥寥数语而人物就活灵活现,让读者永远难忘。

读这样一部书,主要是欣赏它的高超的艺术手法;那些把它政治化的无稽之谈,都是不可取的。

(选自《知足知不足——跟季羡林品味人生》,人民日报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