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朱彝尊说得好:“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今诗才脱笔砚已是陈言。
”这里所谓的“今诗”指的是明诗。
明代以七子为代表的诗坛专意摹仿唐诗,但摹仿是陈陈相因没有生气的,所以“才脱笔砚”便“已是陈言”。
至于唐诗本身呢,则千载之下仍是那么“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
我们今天学习唐诗,当然就更不是要去摹仿唐诗,而是要从中感受到那“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的新鲜活力。
正是这种新鲜的活力,带着蓬勃的朝气,形成为盛唐之音,展现为绚丽壮观的广阔天地,使我们感受到饱满的艺术享受。
优秀的诗篇总是不断地激发着、唤醒着人们新鲜的感受,又以这方面的素养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发展。
这乃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
唐诗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出现的,又以它全新的创作不断地启发着人们。
我们一方面欣赏着那些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名章秀句,一方面探索着那蓬勃涌现的过程和法则;唐诗由于它具有最鲜明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就成为我们最好的学习的典范。
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
它不但比起唐以前的诗坛来是如此的,而且比起它以后的诗坛来也是如此的。
例如明、清的诗歌,它离我们的时代比唐诗要近得多,那么为什么反而不如唐诗那么明白易懂呢?这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明白易懂也并不难,难得的是以那么浅近的语言却能取得那么精湛的艺术成就;这深入浅出的诗歌造诣,又正是唐诗为人们赞赏的一个缘故。
明白易懂自然更不等于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又怎能百读不厌呢?而唐诗却正是以其明白易懂而更为人们所百读不厌。
这之间既有统一又有矛盾。
唐诗中有一些人人传诵的名篇,其间的诗歌语言本来是允许有一定跳跃性的,有时跳跃得比较突出了些,就可能感到不那么平易;可是如果它因此却取得了强烈的艺术实感,那么人们就会爱不忍释。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9分)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
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
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
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
仅2012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
预计到2020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
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04年触顶,自2007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
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
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
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
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
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
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
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
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
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
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尔才用。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卷
嘉峪关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文科)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总共60分) 1.已知某物体的运动方程是391t t s +=(s 的单位为m ), 则当s t 3=时的瞬时速度是( )A .10/m sB .9/m sC .4/m sD .3/m s2.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正确的反设为( ) A.a ,b ,c 都是奇数 B.a ,b ,c 都是偶数C.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3.设()f x 是可导函数,且000(2)()lim 2x f x x f x x∆→-∆-=∆,则0()f x '=( )A .21B .1-C .0D .2- 4.已知M(-2,0),N(2,0),|PM|-|PN|=4,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A.双曲线 B.双曲线左边一支 C.一条射线 D.双曲线右边一支5.命题甲:2≠x 或3≠y ;命题乙:5≠+y x ,则甲是乙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条件也不必要条件 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2x >”是“0232>+-x 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 命题“若0232=+-x x ,则1x =”的否命题为“若,0232=+-x x 则1x ≠”C. 若q p ∧为假命题,则q p ,均为假命题D. 对于命题p :R x ∈∃,使得210x x +-<,则p ⌝:,R x ∈∀均有012≥-+x x 7.如图是函数()y f x =的导函数'()y f x =的图象,给出下列命题: ① -2是函数()y f x =的极值点; ② 1是函数()y f x =的最小值点; ③()y f x =在0x =处切线的斜率小于零;④()y f x =在区间(-2,2)上单调递增.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④B. ②④C. ③④D. ②③8.在抛物线y =2x 2上有一点P ,它到A(1,3)的距离与它到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 的坐标是( ).A .(-2,1)B .(1,2)C .(2,1)D .(-1,2) 9.函数()(23)x f x x e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1(,)2-∞B. (2,)+∞C. 1(0,)2D. 1(,)2+∞10.已知函数.若直线l 过点(0,-1),且与曲线y=f(x)相切,则直线l 的方程为( )A .x+y -1=0B .x -y -1=0C .x+y+1=0D .x -y+1=011.若以椭圆上一点和两个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1,则椭圆长轴的最小值为( )A .1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C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平常:经常发生或出现的。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
鄙视:轻视,看不起。
忽视:不重视,不注意)2.(3分)A(B.语意不明:改为“使滕王阁成为登临的名胜”;C.主谓搭配不当。
“状况”与“提高”不搭配,应将“提高”改成“恶化”。
D.关联词位置不当:将“之所以”放在“基因组计划”之后)3.(3分)D(马声骄,指马声洪亮,响亮,非拟人手法)4.(3分)B(本语段以空间顺序(荔枝的产地)为主,间以时间顺序说明了“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5.(3分)(1)C(图案上方为五只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2)C、E(C.妙玉仍未能逐出尘世肮脏的门槛。
E.“孙吉人”换成“赵伯韬”)二、文言文阅读(18分)6.(3分)D(宝:以……为宝)7.(3分)D(往时的“董羽”而非现在的“董羽”)8.(8分)(1)(孙位)画奔腾的流水、巨大的波浪,水流随着山石的形态而曲折,随着流水所遇到的山石形状不同而赋予水的不同形态,把水的变化都画尽了,(他的画)被人们称为“神逸”之作。
[4分。
“湍”(急流)、“与”(协同,一起,这里指随着)、“赋”(赋予)、“神逸”(“神逸”的画)各1分](2)王孙富人有时倚仗势力让他作画,永升就嘻嘻哈哈取笑他们一番,扔下笔扬长而去。
[(4分。
“或”(有时)、“以”(凭借、倚仗)、“之”(代词,作画)、“舍去”(扔下笔扬长而去)]9.(4分)①随山石形状而赋予水不同形态(随物赋形);②将主观情志与画中景物融为一体(性与画会)(每点2分)【参考译文】古今画师画水,大多用细小的纹路把水画成平静广远的样子,那些画得好的也不过能够画出波浪的起伏,以至使人用手摸画时,感觉上水的波纹有高低起伏的形状,认为这已经是极妙的境界了。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
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
“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经济泡沫一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
A援 尽可能多地建造廉价公寓袁使之成为这个群体居住和工作的野中转站冶遥 B援 设法让这些群体获得既相对低廉又卫生的居住环境遥 C援 野蚂蚁冶不该嫌家乡太小袁应登上时代的列车袁跨出回乡的艰难一步遥 D援 取消户籍尧学历尧性别等人为限制袁为这个群体创造一个机会均等的就业环境遥 3援 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渊 冤渊3分冤 A援 根据商业社会的赤裸裸尧硬邦邦的生存逻辑袁如果返回农村或小城袁也许他们这辈子就
第玉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尧现代文阅读渊9分袁每小题3分冤 阅读下面的文字袁完成1-3题遥 野蚁族冶指的是那些聚居于城中村袁收入不高尧工作不稳定的野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冶遥
据统计袁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野蚁族冶袁而在全国这一群体拥有上百万规模和数量遥 在这群怀揣理想尧面对现实的野蚂蚁冶面前袁讲励志故事袁谈成功之道袁没有多少意义袁因为没
谈成功之道袁没有多少意义遥 二尧古代诗文阅读渊40分冤
渊19分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袁完成4-7题遥 李春芳袁字子实袁扬州兴化人遥 嘉靖二十六年举进士第一袁除修撰遥 简入西苑撰青词袁大被帝 大进眷礼左袁与及侍侍岁郎读时袁转严给吏讷赐部· 超袁皆袁· 擢代严翰讷为林为之学礼制士部遥遥尚寻帝书迁嘉遥太之时常袁赐宗少名室卿宗蕃袁拜藩衍礼条袁岁部例禄右遥苦侍寻不郎加继袁太俱遥子兼春太学芳保士考遥袁· 故直四· 事西十袁苑四为如年书故命上遥兼之佐武遥理诸英部殿吉事大凶袁 学士袁与讷并参机务遥 世宗眷侍直诸臣厚袁凡迁除皆出特旨遥 春芳自学士至柄政袁凡六迁袁未尝一 由廷推遥 春芳恭慎袁不以势凌人遥 居政府持论平袁不事操切袁时人比之李时曰其才力不及也袁而廉洁过 之遥 时徐阶为首辅袁得君甚遥 春芳每事必推阶袁阶亦雅重之遥 隆庆元年春袁有诏修翔凤楼袁春芳曰院 野上新即位袁而遽兴土木袁可乎钥 冶事遂止遥 齐康之劾徐阶也袁语侵春芳遥春芳疏辨求去袁帝慰留之遥及代阶为首辅袁益务以安静袁称帝意遥 时 公同 尚列 尔者 我陈 安以 能勤 久尧容张旦居夕正乞遥身以耳勤居· 端正· 谨遽袁而曰居如正此恃庶才保凌令物名袁遥视春春芳芳愕蔑然如袁也三遥疏始乞阶休以袁人帝言不罢允春遥 既芳叹而赵曰贞徐 吉入代以勤袁刚而负气遥 及高拱再入直袁凌春芳出其上袁春芳不能与争袁谨自饬而已遥 时春芳已累 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袁进吏部尚书袁改中极殿袁度拱辈终不容己袁两疏请· 归· 养袁不允遥 南京给事中王
嘉峪关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嘉峪关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
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
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
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
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
《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
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
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
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
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
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
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盛唐之音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再现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
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
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
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乃至将“兰亭”带入墓穴。
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兰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
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达其情性,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
就像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嘉峪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庄子及其后学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
因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
庄子一方面赞赏他理想中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歧视形体残缺丑陋,却具有精神人格美的人。
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德充符》中通过许多寓言说明了这个道理。
卫国的哀骀是一个奇丑的人,“以恶(丑)骇天下”,然而“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
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同时又借孔丘之口说明了他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而所谓“使其形者”就是精神。
人们之所以爱这个奇丑的人物,就是爱他的“全德”,爱他的精神美。
“闉跂支离无脤”“瓮盎大瘿”都是一些腰弯及于脚趾、形体残缺没有嘴唇、身上长着像盆瓮一样大的瘤子的奇丑人物,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以至卫灵公、齐桓公看起那些形体齐全的人来,反而觉得“其脰肩肩(瘦小样子)”,矮小可怜了。
庄子认为,这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缘故。
这些奇丑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
庄子看到了人的内在精神美能够压倒和克服外在形体的丑,“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
在追求着个体人格自由的庄子眼里,就连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孔子,虽然形体健全,但较之于被砍掉了一只脚,却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兀者叔山”,在精神上是遭受了无可解救的“天刑”的。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15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语文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Ι卷阅读题(60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科段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每小题3分)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
《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
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
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
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
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
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
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
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
此后,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
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
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
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
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
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
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
一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6)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注意:1、考生作答时,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涂错位置不给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准使用修正带。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琳克洛德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羁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7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为国学①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
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②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
“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③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
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
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9分,)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
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嘉峪关市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9分,)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
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
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说明:嘉峪关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阅读题,共8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可知盐和梅是当时饮食中的主要调味品:盐主咸,梅主酸,只有盐梅结合方能成为美味的羹。
在国人眼里,梅的果实不仅能食用,还可以制酱、酿酒,甚至还可以入药,有收敛止痢、解热、镇咳和驱蚊虫的功效。
《诗经?召南??梅》写道:“?(biào,落)有梅,其实七兮”;“?有梅,顷筐暨(jì,取)之”。
很明显,这里的梅是指实而不指花。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大约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人们才将梅作为一种“花”来欣赏。
到南朝刘宋,一种独立的诗歌品种——咏梅(花)诗,才正式出现。
南朝梁元帝萧绎《咏梅诗》说;“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
”将梅花作为歌咏的对象。
后来沿唐及宋,咏梅花的诗不止千首。
南宋彭克(号玉壶)有《玉壶梅花三百咏》一卷,一人竟写了300首梅花诗。
而南宋刘克庄也一人创作了123首咏梅诗和8首咏梅词。
可见当时咏梅花诗之盛行,以至于有人埋怨诗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那么,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呢?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
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
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
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本质,所标榜的气度。
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得冰雪颜。
”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
戴?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
”(《初冬梅花偷放颇多》)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傲雪欺霜的象征。
(完整)15-16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语文2016. 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近日外媒撰文称,诺基亚的衰落▲ 了芬兰的创业公司,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 ,现在看反而是拯救了芬兰。
大量被裁员工极大地刺激了创业市场,他们广泛分布在游戏、洁净科技、生物、健康与教育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移动游戏▲ ,成为芬兰的新名片。
A.激活噩梦别开生面B.激励噩耗别开生面C.激励噩梦别具一格D.激活噩耗别具一格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如今,手机在中小学校园大有泛滥之势,怎样有效地劝阻孩子不玩手机,而是集中精力投入学习,这让很多家长感到困惑。
B.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本届世俱杯上,恒大欲与巴萨过招的愿望终于实现。
赛前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包括西班牙、巴西等国在内的几十家报社的记者。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我的记忆中,以前这里的民宅大都是吊脚楼,▲ ,▲ 。
▲ ,▲ 。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
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学击剑鼓琴,嗜远游 ②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 ③更去与里中少年伍 ④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 ⑤贾生浩歌不辍 ⑥闭户揣摩十余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6,对文中加点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B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C,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D,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是离开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 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
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 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教导,潜心研究儒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 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分) (2)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分) ? (3)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
(4分) (二)诗歌鉴赏 (9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9-10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江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9,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铺”,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0,诗人为何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峪关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盛唐之音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再现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
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
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
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乃至将“兰亭”带入墓穴。
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兰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
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达其情性,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
就像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期。
当时传入的异国音乐,如龟兹乐、天竺乐等,与传统的“雅乐”、“古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创造。
或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声。
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们的美的魂灵,所以统称为盛唐之音。
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是绝句和七古乐府,因为它们能入乐,为大家所传唱。
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法亦然。
盛唐草书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连绵不断的结体布局,那变化无常、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不正是这纸上的舞蹈吗?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也把中国书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下列对文中“盛唐之音”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盛唐时传入我国的异国音乐与传统的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音乐歌舞。
B.成为盛唐艺术美的灵魂的、渗透在各艺术部类中的具有鲜明音乐性的表现力量。
C.集中体现盛唐精神的、以绝句为代表的诗歌和以草书为代表的书法等艺术形式。
D.盛唐时在各个领域所表现出的具有音乐性和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风貌。
2.下列有关唐代书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书法与诗歌同为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同时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它们具有同样的审美气质,共同体现出了这个时代的风貌。
B.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比如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初唐书法的风度体貌便摆脱了齐梁等前朝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姿态。
C.初唐书法的气质与当时的诗歌恰好一致,轻盈华美,婀娜多姿,到了盛唐,书法风貌便如同李白的诗,痛快淋漓,一派飞动。
D.盛唐草书达到了当时书法中浪漫主义的高峰,它的笔墨线条、结构布局和情态气势正是盛唐舞蹈的精髓在纸上的形象表现。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在初唐风行一时,深受人们喜爱,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也可以说它是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B.孙过庭强调抒情达意是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之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这一认识预示着盛唐书法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C.盛唐诗歌和书法已经不再是对物质存在的客观“再现”“模拟”,而是更在乎内心世界的主观“表现”“抒情”,乃至创造。
D.盛唐是一个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尤其是绝句、草书和音乐、舞蹈,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合成了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进之,沛国人。
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
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
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
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
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
”牢之问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
居五日,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
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
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
”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
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
”遂请护粮,乃免。
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
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
亦不相负。
”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
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
”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
”坐地就刑,神色不变。
进之无眷属,仆鲁健从进之死,故无收其尸者。
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
选自《三十国春秋》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薛交檀道济因:通过B.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伺:等候C.刑.牲盟生死刑:宰杀D.道济趋.下阶趋:快步走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B.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C.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D.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过了几天,高进之认为不离开刘牢之一定会遭遇灾祸,就离开了他。
C.檀道济自称为朝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
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
高、薛二人也慷慨赴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牢之问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
(5分)(2)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5分)(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8—9题。
乙亥岁除渔梁村黄公度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乙亥年)十月,秦桧去世,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
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8.这首诗的颈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赏析。
(5分)9.本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3)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5)子曰:“,则远怨矣!”(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尊严死聂鑫森一辆白色的小车,驶出了湘楚大学的校门。
深秋上午的太阳光薄而淡,透出一阵阵的凉意。
从这里到江南医院,要穿过繁华的闹市,加上红绿灯、堵车,满打满算要一个小时。
开车的是程奋,坐在后座的是郑波。
程奋在校办公室当主任,四十八岁,头圆、腹凸、体胖。
郑波比他大两岁,是中文系的教授,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主攻古代文字学,师从程奋的父亲程笃,读硕读博,再当助手,一眨眼过去了二十多年。
两个人久久不说话,在去向医院的这一路上静得只听见车轮摩擦水泥路发出的沙沙声。
古稀之年的程笃肝癌晚期,四个月前住进了江南医院的肿瘤科重症监护室。
郑波在上课、开会之余,一个人去得很勤。
重症监护室是不能随便让人进去探看的,因为里面的空气消了毒。
门上只有一个玻璃镶嵌的小孔,郑波隔一阵就会把眼睛贴上去,打量躺在病床上的程笃:一头银发,满脸愁苦,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鼻子的两孔插着氧气管和胃管,胳膊上插着输液的套管,下面还插着输尿管。
每当这个时候,郑波就会喟然长叹。
这种“生命支持系统”,无非是让先生毫无质量地活在限定的时间里,死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先生平日曾多次对他说:“人活着,要有尊严。
人死去,也要有尊严。
”这种比“死别”更残忍的“生离”,身上插着管子,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像吞币机一样耗费钱财,“工业化”地死去,先生一定是极不愿意的。
可惜师母因病已去世多年,可惜程奋夫妇和儿子都太忙,来得少,来了也总是匆匆的。
郑波读本科时,程笃第一次上“文字学”的课,自我介绍说:“我姓程名笃,字顿迟,你们可知道这名和字,来自何书?”郑波站起来说:“来自《说文解字》,笃者,‘马行顿迟’。
”程笃眼睛一亮,大声说:“你读书多,记性好,孺子可教!”尔后,郑波本科毕业,再读程笃的硕士和博士,因成绩突出,发表多篇论文,也就留校教书,并当了先生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