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对策建议
浙江省老龄化问题社会调查
浙江省老龄化问题社会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浙江省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浙江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省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以更好地应对老龄化问题。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浙江省范围内抽取了1000名老年人作为样本。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部分老年人生活条件较好,能够享受到社会福利和家庭照顾;而另一部分老年人则面临着生活困难、缺乏照顾的问题。
其中,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城市地区的老年人生活条件相对较好。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大部分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同时,老年人中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也较多,如孤独感、焦虑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普遍较好。
大部分老年人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然而,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存在消极情绪,如孤独、失落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得到更多的和帮助。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部分老年人能够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而另一部分老年人则缺乏必要的照顾和支持。
同时,老年人对于社会服务的满意度也存在差异,有些老年人对于现有的社会服务不满意,需要更多的和改善。
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我们了解了浙江省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浙江省老年人市场调研报告
浙江省老年人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市场成为各行业竞相争夺的一块蛋糕。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老年人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机构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省老年人市场的情况,本报告对该市场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老年人对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实地走访,我们观察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消费行为;通过专家访谈,我们获取了一些行业内部的信息和见解。
以上三种方法相互印证,保证了调研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老年人消费需求分析1.健康养生产品老年人健康养生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保健品、营养品、保健器械等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他们希望通过食品、药品等产品来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
2.社交交流产品老年人孤独感较重,因此需要有一些社交交流的产品或活动来填补空虚感。
例如老年人社交俱乐部、老年人相亲交友平台等,都受到了老年人的青睐。
3.便利生活产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行动不便,因此对便利生活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例如老年人助餐服务、上门医疗服务、老年人专用交通工具等产品,都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
四、老年人消费行为分析1.消费渠道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的消费渠道主要集中在实体店和电商平台。
他们更喜欢到实体店里亲自选购产品,因为这样更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但电商平台的便捷性也受到了部分老年人的青睐。
2.消费习惯老年人通常会在家人或朋友的建议下购买产品,他们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老年人往往会在促销活动或特价商品上进行囤货,以节省开支。
3.消费心态老年人的消费心态更倾向于保守和谨慎,他们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而对于时尚新潮的产品则较为谨慎。
五、市场竞争分析1.保健品市场目前,保健品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在产品研发、推广和营销上都投入了大量资源。
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是因价格、效果等原因,老年人对产品的选择十分谨慎。
浙江省老年人市场调研报告
浙江省老年人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市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老年人市场的调研对于了解该地区老年人消费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浙江省老年人市场进行调研,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以便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
2. 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浙江省老年人市场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调研。
首先,我们通过在浙江省主要城市的老年活动中心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了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兴趣爱好以及购买偏好等信息。
其次,我们对浙江省各级政府公开数据进行了分析,以了解老年人口的构成和分布情况。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对社区养老机构和老年用品商店的实地访问,以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观察和了解。
3. 调研结果3.1 老年人口构成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浙江省老年人口构成呈现以下特点:- 60-69岁为老年人群体的主体,占比最高;- 女性老年人口明显多于男性;- 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城市老年人口。
3.2 老年人消费习惯调研数据表明,浙江省老年人的消费习惯表现为:- 老年人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对于健康养生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较高;- 旅游和文化娱乐活动是老年人消费的主要领域之一;-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快消品、时尚产品等方面消费意愿较低。
3.3 市场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浙江省老年人市场的主要需求包括:- 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大,特别是在医疗、居家护理和康复方面的服务;- 家庭生活产品和设备的需求增长迅速,如家居安全设备和智能化产品;- 广泛的养老娱乐活动,如旅游、舞蹈和音乐表演等。
4. 市场机会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对浙江省老年人市场的机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下建议:- 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商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家居安全设备和智能化产品生产商可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将产品推向老年人家庭市场;- 养老娱乐活动策划机构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活动。
农村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养老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养老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改善农村养老状况提供参考。
二、农村养老的现状(一)老龄化程度加深近年来,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
据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高于城市,达到了23.81%,而城市仅为15.82%。
同时,高龄化水平也在持续升高,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乡村人口的比重为3.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趋势对农村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统上,农村养老主要依赖家庭子女赡养。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加速,农村家庭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子女数量减少,且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或定居城市,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许多农村老年人面临“空巢”或“独居”的困境,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成为突出问题。
(三)养老服务设施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普遍匮乏且分布不均。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基本的养老服务设施如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同时,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也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难以吸引老年人入住。
(四)养老金待遇偏低虽然国家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普遍偏低。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缴费能力有限,导致养老金积累不足,难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养老金的增长机制也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通货膨胀等经济压力。
(五)医养结合发展缓慢医养结合是农村养老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目前农村医养结合发展缓慢。
一方面,农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之间的衔接机制不健全,导致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十四五”浙江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影响与应对
“十四五”浙江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影响与应对在“十四五”时期,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加剧,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一、浙江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首先,浙江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普及,导致了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多。
其次,社会结构变化导致人口老龄化。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大幅减少,而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
此外,生育率下降也是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之一、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家庭压力的增大,年轻夫妇普遍选择晚婚晚育,生育率不断下降,导致年轻人口相对减少,老年人口相对增多。
二、浙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1.经济压力增大。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支出将大幅增加,对财政压力带来挑战。
同时,老年人消费需求相对较低,对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2.劳动力供给不足。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短缺的局面,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尤其是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短缺,将对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带来困扰。
3.社会支持体系需完善。
老年人口增加将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提供更多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建设更多的老年人适宜居住的社区,加强老龄化社会的相关设施建设。
三、浙江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1.促进生育政策平衡。
通过优化生育政策,减轻家庭生育压力,鼓励年轻夫妇选择早育,以稳定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2.发展老年人才。
加强对老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激励其参与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加大对养老设施和服务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养老院、护理院等机构,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同时积极推行老年人适宜居住社区建设。
4.加强社会关爱和资源调配。
建立完善的社会关爱体系,鼓励社会各界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需求,加大对老年人的资金和物质支持,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局面。
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人口老龄化是指处于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的增长,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农村地区由于长期以来人口流失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老龄化挑战。
为了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强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是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首要任务。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提升其设施和服务水平。
可以建立定期巡诊制度,增加医生进村居住、提供便捷就医服务,推行“互联网+医疗”模式,提供线上问诊、购药等便民服务。
2. 发展养老机构由于城市化的推动和人口外流,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相对不足。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
同时,可以鼓励农民家庭提供养老床位,享受相应的养老补贴,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3. 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原因之一是农民养老方式的单一性。
政府应推动建立多层次养老体系,包括抚养子女模式、农民自愿参保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障。
通过多种方式,减轻农村老年人养老负担,增加他们的养老选择。
4. 加强老年人智力和体力锻炼农村老年人智力和体力锻炼不足,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另一重要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体育健身设施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 完善农村交通网络良好的交通网络可以解决农村老年人出行难题,使其更加便捷地外出看望亲友、参加社交活动。
政府应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完善乡村道路,开展农村公交车服务,提供老年人专用车辆等措施,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6. 鼓励农村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鼓励农村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是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区活动场所的投入,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交流和参与的平台,增加他们的生活乐趣。
7. 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农村老年人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继续学习的意识。
浙江人口老龄化报告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社会和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同时其进程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长期、复杂和深刻的影响。
我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快,2006年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4.55%,人口年龄结构已是老年型,“老人大省”近在眼前。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和加强老龄工作的新要求。
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既是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问题,又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因此,必须全面实施省委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统筹兼顾、健全法规、完善制度、加强协调,有步骤地解决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和谐。
一、我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我省人口老龄化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经70~80年代加速增长和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快速增长。
目前我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市,并具有基数大、发展快、高龄化、“空巢家庭”多、“未富先老”及农村老龄问题突出等特点。
(一)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发展速度快。
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74.26万人,占总人口的14.55%,比2005年增加21.59万人,提高0.41个百分点;2000~2006年期间老年人口年递增2.9%,高于1990~2000年年递增2.8%的发展速度。
预计到2010年,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76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5.40%,5年间净增约107万人(见图1)。
我省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全国快10年左右,预计全国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7,而我省在2006年就已超过1/7,形势严峻。
图1(%)浙江省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发展情况表我省人口老龄化速度不仅快于全国,也快于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
按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就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这个阶段所需的时间:英国为45年,德国为65年,美国为70年,瑞士为85年,法国为115年。
浙江人口老龄化报告[1]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社会和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同时其进程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长期、复杂和深刻的影响。
我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快,2006年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4.55%,人口年龄结构已是老年型,“老人大省”近在眼前。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和加强老龄工作的新要求。
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既是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问题,又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因此,必须全面实施省委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统筹兼顾、健全法规、完善制度、加强协调,有步骤地解决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和谐。
一、我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我省人口老龄化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经70~80年代加速增长和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快速增长。
目前我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市,并具有基数大、发展快、高龄化、“空巢家庭”多、“未富先老”及农村老龄问题突出等特点。
(一)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发展速度快。
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74.26万人,占总人口的14.55%,比2005年增加21.59万人,提高0.41个百分点;2000~2006年期间老年人口年递增2.9%,高于1990~2000年年递增2.8%的发展速度。
预计到2010年,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76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5.40%,5年间净增约107万人(见图1)。
我省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全国快10年左右,预计全国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7,而我省在2006年就已超过1/7,形势严峻。
图1(%)浙江省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发展情况表19901995200020052010我省人口老龄化速度不仅快于全国,也快于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
按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就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这个阶段所需的时间:英国为45年,德国为65年,美国为70年,瑞士为85年,法国为115年。
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建议
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也越来越多,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能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1. 加强社区关怀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
社区可以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提供各种娱乐和文化活动,以活跃老年人的生活。
此外,社区还应组织义工队伍,定期探访孤寡老人,为他们提供陪伴和关怀。
2. 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老年人身体状况的不稳定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加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
政府可以增加医疗资源投入,设立专门的老年人医院或诊所,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同时,可以组织定期的健康体检活动,提醒老年人关注身体健康问题,及时治疗疾病。
3. 建立老年人学习机会老年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尊重。
政府可以鼓励老年人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如开设养生班、亲子教育课程等。
此外,社区还可以建立老年人大学,提供不同领域的学习机会,让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4. 加强老年人法律保护老年人在经济、婚姻、继承等方面存在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应加强老年人的法律保护工作,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可以在社区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5. 创造老年人友善的环境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还需要创造老年人友善的环境。
这包括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无障碍设施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社区可以建立老年人友好型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友善、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总结起来,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建议主要包括加强社区关怀、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建立老年人学习机会、加强老年人法律保护以及创造老年人友善的环境。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实质的改善。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老年人真正享受晚年幸福和尊严的生活。
浙江省老龄化问题社会调查
浙江省老龄化问题社会调查绪论:因为快速增长的人口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这些原因,中国长期以来的人口政策都是偏重于数量控制的,然而,近些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着强烈的改变,中国正逐渐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浙江省一直积极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断加深。
一、浙江省老龄化现状: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相关专家认为,这已经成为影响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89%,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5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9.34%,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0.5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0—14岁人口占13.21%,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4.86个百分点。
浙江省统计局局长、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金汝斌说,根据国际通用的老龄化标准,浙江省已经成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
为了了解浙江的经济发展加快后,家庭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出现的问题如:一、人口递减的趋势,子女对老人的抚养任务日益加重;二、是子女成年后,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导致“空巢”家庭大量增加,许多老人的生活、保健等等都出现了极大的困难;三、临安老龄人口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养老机构资源短缺、设备简陋,社会总投入较少,收费偏高,布局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服务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发展存在不平衡,一些养老机构倾向营利,社区服务较差,服务人员素质较低,行业系统缺少有效的监管等等。
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小组对老龄化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家里是否有高龄人员2.高龄人员的收入3.是否愿意与老人同住4. 家退休老人退休养老的主要生活来源5.家里老人是否参加小区老年人中心的活动6.希望的养老方式是哪一种7.家退休老人居家平日主要活动内容注:以下是统计的结果,具体问卷调查请见附表一,调查答案统计请见附表二调查答案统计图在数据统计时,我们发现过半的家庭里都有老人,且都是与子女们生活在一起的,但是大部分的老年人都以养老金或储蓄为主而继续工作的很少,可见现阶段中国的养老体制还是沿袭较为传统的方式。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建议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建议
农村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应该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2.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如建设养老院、护理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
同时,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5.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虐待、遗弃等违法行为。
同时,应该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6. 加强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
可以通过开展社区互助、志愿者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7. 推广科技应用:推广科技应用,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例如,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总之,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浙江养老调研报告
浙江养老调研报告浙江养老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省的养老情况并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养老调研。
首先,我们调研了浙江省现有的养老机构及其服务情况。
调研显示,浙江省的养老机构数量虽有所增加,但仍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同时,一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也存在差异,有些机构设施陈旧,服务不到位。
因此,需要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提升服务水平。
其次,我们了解了浙江省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营情况。
调研发现,虽然浙江省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但有些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并不高,无法覆盖他们的全部开支。
同时,一些特殊群体,如农民工和非正式就业人员,往往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的福利。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并扩大保障范围。
第三,我们调研了浙江省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调研显示,有些老年人生活条件非常困难,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
缺乏基本生活设施,医疗保障不足,精神生活单调等问题普遍存在。
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和设施建设,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最后,我们调研了浙江省社区的养老服务情况。
调研发现,一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可以提供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和康复护理等服务。
然而,一些社区的养老服务还存在服务质量不达标、服务范围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在社区中打造温馨和谐的养老环境。
综上所述,浙江省的养老问题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建议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加强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和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和管理。
这将有助于改善浙江省的养老状况,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关于杭州老年人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研究日益增多。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老年人口数量庞大。
本研究旨在调查和了解杭州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老龄化社会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调查报告旨在探讨杭州老年人的相关情况,包括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为杭州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和老年人的生活改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统计分析的手段。
针对杭州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涵盖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社会参与情况等内容。
同时,选择一些老年人进行实地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
四、研究结果1.老年人的基本信息2.老年人的生活状况3.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老龄化社会关注的重点。
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存在慢性病的问题。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主要受到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医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4.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反映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的意愿较强,尤其是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
但由于交通出行和身体状况等限制,部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较低。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杭州地区的老年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需要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2.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3.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便捷的交通和合适的场所,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4.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服务,提供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包括居家养老和养老院服务。
5.加强老年人的法律保障和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
六、研究局限及展望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针对杭州老年人的情况,研究样本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不能代表整个老年人群体的情况。
浙江养老调研报告总结
浙江养老调研报告总结浙江养老调研报告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浙江省养老领域现状及问题,我们开展了此次的浙江养老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本文将对浙江养老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1000字的总结。
本次调研主要分为养老需求调研、养老服务调研和养老机构调研三个方面。
通过对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养老需求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浙江省老年人养老需求日益增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更体现在精神上的需求上。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康复和娱乐等方面。
调研结果表明,浙江省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亟待得到满足。
在养老服务调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浙江省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
调研结果表明,浙江省的养老服务机构数量相对较多,但是仍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质量上的问题。
养老服务质量的不稳定和服务内容的单一,给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问题。
此外,调研还发现一些养老院存在服务不到位、设施陈旧、管理混乱等问题,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亟需改进。
通过对浙江省养老机构调研,我们发现养老机构的发展存在不少局限性。
一方面,养老机构的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欠发达地区的养老机构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机构的规模普遍较小,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先进的养老设备。
此外,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亟待创新和改进,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公共支持。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加大对养老需求的研究和了解,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
其次,应完善养老服务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支持力度,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应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和创新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
最后,需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监管和评估机制,促进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浙江省养老问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
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浙江省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将通过对现阶段浙江农村空巢家庭类型及成因的分析,比较农村空巢家庭与传统同已婚子女一起生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差异,探讨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 介绍浙江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浙江农村,作为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代表,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多个鲜明的特点。
浙江农村的经济结构日趋优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多元化产业转变。
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与深加工,如茶叶、丝绸、水果等,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浙江农村的民营经济发达,家庭作坊式企业和小微型企业众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浙江农村还依托其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与国内外市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科技与创新的驱动。
许多农村地区都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浙江农村还重视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农村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老人因子女外出务工或求学,留守在家中,缺乏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浙江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 阐述空巢老人的定义及其在农村地区的普遍性。
空巢老人,通常指的是那些因子女长期外出工作、学习或移民,导致家中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现象。
这一术语主要描绘了一种因家庭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特殊老年群体生活状态。
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了空巢老人在农村地区的普遍性。
浙江省老年人生活状况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浙江省老年人生活状况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第四次全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浙江省项目组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将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少子高龄化等矛盾凸显等特点。
通过分析我省1‰老年人抽样调查的结果,重点了解城乡老年人健康、照料护理服务、家庭、经济、社会参与、维权意识与行动、宜居环境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为“十三五”期间统筹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精准化”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引领老龄事业发展”的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省老年人生活状况的现状与问题(一)老年人总体生活幸福感高调查显示,我省70.7%的老年人觉得生活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23.2%的老年人感觉一般,只有6.0%的老年人感觉生活比较不幸福和非常不幸福(见表1)。
影响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的主要个人特征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
我省老人的身体状况良好,有48.3%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身体比较好和非常好,城镇老人健康状况好于农村老人。
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小学为主,占43.3%,还有32.4%的老年人从未上学。
老年人的婚姻稳定,有配偶的老人占76.1%,丧偶的比例为22.3%。
(二)老人独居比例居高不下,空巢率超过一半老年人居住方式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我省独居老人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2015年,总体上有14%的老人是独居的,农村高于城镇,与2010年相比,虽有所降低但仍处高位。
独居老人的总体生活幸福感是最低的,独居老人生活及其照护已成为社会性问题。
同时传统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已经被打破,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我省老年人的空巢率为60.78%,城镇高于农村。
表1 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三)居家养老仍是老年人养老的首选,社区养老服务存在“三低”现象随着子女在对老人照护问题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提供养老服务,不少地方建立了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网络。
浙江省老年人养老状况的调查报告
浙江省⽼年⼈养⽼状况的调查报告浙江省⽼年⼈养⽼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随着⼈⼝⽼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龄⼈⼝的不断增长,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历史上规模最⼤、速度最快的⽼龄化过程。
第六次全国⼈⼝普查资料显⽰:我国总⼈⼝为13.4亿,60岁以上的⽼年⼈⼝达到1.78亿,其中,65岁以上⽼年⼈⼝为1.19亿。
根据⼈⼝惯性规律,我国⽼年⼈⼝规模在2026年将超过3亿,2037年将超过4亿,2050年将达到4。
4亿,约占总⼈⼝的30%。
养⽼负担之重,由此可见⼀斑。
同时,三分之⼀的⽼年群体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坚持以⼈为本,共同担当养⽼责任,将是⼀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调查结果分析针对上述数据显⽰我国⽼龄化问题。
在班主任的倡议下,我们利⽤寒假组织班⾥同学们对我省城乡⽼年⼈养⽼状况进⾏了⼀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对⾯问卷调查。
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85份,收回85份,均为有效问卷。
我们针对⽼年⼈的基本情况、⼦⼥情况、经济来源、养⽼观、养⽼⽅式等情况,设计了31个问题,对我省60岁及以上⽼年⼈的养⽼情况进⾏了调查。
我们共调查了40位男性⽼年⼈和45位⼥性⽼年⼈。
其中60-69岁的⽼年⼈63⼈,70-79岁的⽼年⼈24位;夫妇俩合居的60位,单⾝25位;有1个⼦⼥的5位,有2个⼦⼥的10位,有3个以上的有70位;退休⽼年48⼈,农村⽼⼈37⼈。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突出现象:现象⼀:⽼年⼈空巢化从调查显⽰上看主要突出的⽼龄问题也是当今我国的普遍问题,我们总结出⽐较具代表性的问题现象:⽼年⼈空巢化,⼀般养⽼⾦不够⽼年⼈看病,如今慢慢的出现2个⼩孩养4个⽼⼈的现象,如何确保⽼年⼈今后的安逸晚年⽣活。
针对这4个较突出现象我们进⾏了分析。
图表1 ⼦⼥回家探望⽗母的频率据同学们调查,城市⽼⼈和农村⽼⼈都不愿给⾃⼰的⼦⼥添⿇烦,都是独⾃⽣活⼉⼥们会定隔时间来看看⽼⼈。
⼀周回来看⼀次⽼⼈的有13个,两周回来看⼀次⽼⼈的有14个,⼀个⽉回来⼀次看⽼⼈的有31个,⼀年回来⼀次看⽼⼈的有27个。
关于浙江省农村老年人业余活动的调查总结1
暑假做个调查太他妈蛋疼了,我的这份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到你…..关于浙江省农村老年人业余活动情况的调查调查报告院系:XX班级:XXXXXXXX姓名:XXXXX学号:XXXXX2012年9月14日关于浙江省农村老年人业余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2年07月01日—2012年07月30日调查地点:浙江台州,浙江衢州,浙江临安调查目的:对浙江省老年人业余活动的调查,发现问题,提出改良方案,丰富农村老年人业余生活。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但调查人群为老年人,考虑到人群文化程度的有限性,问卷调查时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并由调查人帮助被调查人如实填写。
前言:老年是每个人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一个人劳碌一辈子以后安享的一个年龄段。
老年人的生活的情况可以反应出这个地区的生活水平情况。
切实关心这部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健康快乐度过自己的晚年,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是有时候精神生活水平往往跟不上。
现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应该不成问题了的,可是精神生活还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帮助一起完善的。
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始终都应该受到普遍的关注。
时至今日,建国六十余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村的老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集体奔向小康生活。
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村老年人业余活动到底该如何开展,现状如何,如何让我们的新农村老年人在新时代过上物质与精神双重丰富的生活?由此,对农村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与全面了解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其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
就此,我们这小组兵分三路,分别对本省东北部的临安,东南部的台州和西部的衢州进行调查,然后得到浙江省农村老年人业余活动的情况,全面的了解这一农村现状会为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客观依据,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浙江省老年人市场调研报告
浙江省老年人市场调研报告浙江省老年人市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浙江省老年人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计调查了200位浙江省的老年人。
二、调研结果(一)老年人的生活方式46%的老年人表示他们的子女定期探访,而35%的老年人则表示他们有定期参加社区活动。
此外,12%的老年人表示他们有常见的老年健身活动。
(二)老年人的消费习惯70%的老年人表示他们的主要消费是生活必需品,如食物、药品和日用品。
其次,20%的老年人表示他们会购买增加他们生活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如康复设备和旅游服务。
(三)老年人的购物渠道大多数老年人(80%)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在实体店购物,主要原因是信任和方便。
然而,20%的老年人表示他们更喜欢在网上购物,认为这样更加方便快捷。
(四)老年人的消费期望43%的老年人表示他们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长者优惠政策,如退休证减免或公共交通优惠。
同时,36%的老年人表示他们希望商家能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加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三、市场发展趋势(一)老年人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
根据统计数据,浙江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30%,预计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增长。
(二)老年人购买力增强随着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购买力也随之增强,对于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企业应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加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三)老年人消费市场多元化老年人的消费趋势日益多元化,不仅注重生活必需品的购买,也关注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企业应该在产品开发和服务提供上做足功课,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四、建议(一)加强老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政府应该加强对老年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加大对违法商家的处罚力度,同时提供更多的长者优惠政策。
(二)提供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研发更加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对策建议王先益为了研究分析全省城乡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为科学制定老龄工作政策提供依据,省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于2006年开展了分城乡的老年人口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按总体比例等概率抽样(PPS)的方法,抽取了城乡各1500位老年人,总样本量为3000人,约占全省老年人口的0.5‰。
全省共10个地级市、24个县(市、区)、96个街道(乡镇)、300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参加了调查。
调查的主要发现有以下15个方面:(一)城乡老年人家庭日益小型化,独居和空巢老人比例较高。
城镇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纯老家庭户已高达67.60%,其中独居老人户占17.93%,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家庭户占49.67%。
农村纯老家庭户比例也已达50.34%,其中单身老人户占21.47%,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家庭户占28.87%。
在农村,由于子女外出务工经商的比较多,一些村常住人口中老年人超过50%。
城镇有子女的老年人只有26.01%与子女同住,实际空巢率为73.99%。
农村有子女的老年人44.51%与子女同住,实际空巢率为55.49%。
另外,城乡分别有1%和2%的2代老人户,分别有3%的孙子女与老年人同住的隔代家庭户。
(二)受农村城市化的影响,城镇老年人中出现了大批原为农村居民的新群体,导致城镇低收入老年人增加,享受退离休保障的比例下降。
这次调查覆盖了部分村改居的城镇新社区,这些社区的老年人虽然已纳入城镇社区,但大多只享受按月补贴生活费的待遇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未享受退离休待遇,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与享受退离休待遇的老年人收入悬殊较大。
享受退离休待遇的老年人占69.07%,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调查中比例最低的,不享受退离休保障的老年人达30.93%。
享受退离休待遇的老年人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2005年平均总收入达到20100元。
但不享受退离休保障的老年人年平均总收入只有5286元,这是城镇老年人中的低收入者,大多数还需要子女提供经济帮助。
(三)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出现多样化,其个人劳动收入在总收入中已超过子女给的钱,经济供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养老面临新的问题。
虽然大多数农村老年人(63.67%)仍然得到子女的经济支持,子女/孙子女给钱也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在总收入中已不占主体。
靠子女给钱的老年人一般收入来源少,收入水平较低,而收入比较高的农村老年人不再需要子女给钱。
子女给钱的老年人年平均总收入比子女不给钱的老年人低807元。
当前,农村老年人有农林牧渔收入、政府和集体救助补贴、做生意收入、房租收入、人情收入、股份投资分红、存款利息等多种收入来源。
在年总收入中,子女和孙子女给的钱只占24.47%,低于个人劳动收入所占比例(33.95%),救助补贴、金融与租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占41.58%。
在社会保障还不足以养老的情况下,传统的子女供养的淡化,必然会导致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发生困难。
调查表明,有无农业劳动收入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收入水平。
有农业收入的老年人年平均总收入比无农业收入的老年人高1429元。
50.53%的农村老年人经济状况处于大致够用的水平,感到宽裕和比较宽裕的只占15.06%。
有27.27%的老年人感到经济有些困难,感到很困难的占7.13%。
(四)伴随着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城乡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日趋突出。
配偶是城乡老年人的首要生活照料者,城镇老年人中由女儿照料的比儿子照料的略多,农村老年人由儿子照料的居多。
调查显示,城镇和农村老年人中日常基本生活严重依赖他人的分别占3.73%和6.54%,高龄老人中分别占11.79 %和18.36 %,需要特别照护;另分别有18.06%和27.92%的老年人独立生活需要程度不同的照料。
城镇有22.13%的老年人曾经在2005年因病卧床,农村为18.80%。
城镇和农村卧床老人全年卧床分别平均为32.75天、31.78天,卧床1个月以上的分别占卧床老人总数的20.18%、19.86%。
城镇和农村高龄老人因病卧床率分别为34.36%、27.73%。
在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中,有四成左右未能得到照料,高龄老人中有近三分之一未能得到照料。
在得到照料的老年人中,配偶是其首要的生活照料者,特别是城镇老年人由配偶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占52.78%,农村为36.66%。
城镇老年人中由女儿照料的占14.87%,由儿子照料的占12.27%;农村老年人由女儿照料的占13.78%,由儿子照料的占34.61%。
卧床老年人一般由多个子女共同照料。
城镇老人卧床之后,有67.19%由子女请假来照顾,平均有2.53个子女请假。
农村卧床老人由子女照料的占84.04%,平均有3.23个子女来照料。
(五)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医药费用支出较大。
城镇患病老年人中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占43.47%,农村老年人医药费主要依靠自己和子女,医疗保障问题比较突出。
城镇和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80.39%、69.03%,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颈/腰椎病、关节炎、青光眼/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消化系统病是城乡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病种。
城镇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颈/腰椎病、糖尿病患、骨质疏松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农村,而农村老年人关节炎、类风湿、痴呆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城镇,这种差异一般与城乡老年人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工作性质、自然环境相关。
大多数患病老年人身患几种疾病。
在城镇患病老年人中,患1种疾病的占34.19%,患2种疾病的占28.63%,患3种及以上疾病的达37.18%;农村分别为41.10%、32.40%、26.50%。
另外,城镇和农村老年人中分别有14.74%和10.44%在2005年曾经住过医院,80岁及以上老年人住院率分别为20.0%、14.17%。
2005年就医的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全年平均医药费分别为5501元和2158元,其中5000元以上的分别占22.82%、15.13%。
城镇老年人的医药费来源主要依靠基本医疗保险和自己,在2005年就医者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占56.53%。
农村老年人医药费主要依靠自己和子女,在就医者中享受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只占18.78%。
40.06%的农村老年人医药费全部由自己支付,完全由子女或亲属支付的占31.63%。
在医药费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少数老年人在患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救治。
在调查前两周患病的城镇和农村老年人中,分别有4.65%和6.02%因“经济困难”未得到治疗。
(六)老年人与子女经济上互有往来,大多数老年人对子女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老年人对子女的负担较重,特别是为孙子女花费和提供照料较多,是城乡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的共同特点。
在城镇有子女的老年人中,子女和孙子女给老年人钱的分别占39.05%、6.23%,年人均分别为2970元、777元;老年人给子女钱的占16.89%,年人均12509元,给孙子女钱的占73.35%,年人均1652元。
在农村有子女的老年人中,子女和孙子女给老年人钱的分别占65.59%、17.72%,年人均分别为1390元、495元;老年人给子女钱的占10.51%,年人均1267元,给孙子女钱的占49.55%,年人均395元。
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支持有多种形式,除了直接给钱外,还有给子女买东西、支付有关费用等等。
实际对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分别占48.16%和36.26%。
在对子女经济支持的老年人中,城镇和农村分别有39.70%和27.07%认为可以承受,有20.81%和29.34%认为难以承受,有39.49%和43.59%认为“一般”,即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对自己影响不太大。
城镇老年人对子女经济支持的比例高于农村,但为子女提供生活帮助的比例低于农村。
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为子女提供生活帮助的占76.79%,比城镇高19.7个百分点。
老年人为子女提供生活帮助的主要形式是帮子女看孩子、做家务、看家。
城镇老年人帮子女看孩子的比例最高(38.31%),其次是照看家(34.66%),帮子女做家务的占25.81%。
农村老年人则是帮子女照看家的比例最高(63.39%),这与农村老年人子女外出务工经商有关;其次是帮子女做家务(47.18%),帮子女看孩子的占39.70%。
(七)城乡愿意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数均高于实际与子女同住人数,高龄老人、农村老年人和城镇女性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意愿较强。
目前大多数城乡老年人都不与子女同住,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已比较少见。
城镇和农村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分别占25.66%和43.20%。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城镇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主要有几种情形:子女未成年,子女无住房,子女残疾,高龄或患病老人需要照顾。
农村老年人则大多由于自己没有再建新居,而自然住子女的房子,而农村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大多仍然住在老房子里,一般是多子女的老年人。
城镇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的占34.12%,比实际同住的比例高8.46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的占56.99%,比实际同住的比例高13.79个百分点。
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的比城镇高22.87个百分点,城乡老年人对是否与子女同住表现“无所谓”的比例几乎一致。
城镇女性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的占38.82%,比男性高9.05个百分点,而农村男女性老年人的意愿差别不大。
无论城乡,高龄老人比低龄老人更愿意与子女同住。
在60-69、70-79、80岁及以上3个年龄组中,城镇和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的比例都是80岁及以上组最高,60-69岁组次之,70-79岁组最低。
这可能由于在低龄期意愿较强,而经历了与子女同住的现实差距后期望下降,到了高龄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期望值又提高了。
城镇和农村高龄老人中愿意与子女同住的分别占44.92%和61.75%。
(八)养老机构得到较快发展,城乡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较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国办为主、多种投资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养老机构在各地得到了普遍的发展。
调查显示,有49.20%的城镇老年人家附近有养老机构,农村老年人家附近有养老机构的达到76.33%,这是近三年来浙江省开展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成效的一个体现。
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中青年人口流动的加剧,城乡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增强。
城镇老年人中有18.56%愿意入住,其中男性为19.73%,女性为17.39%。
农村老年人中有11.35%愿意入住,比城镇低8.38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为14.26%,女性为7.87%,性别差异比较明显。
城乡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共同特点是:男性老年人强于女性,年龄越大,入住意愿越强。
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增强,一方面反映了老年人养老观念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从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居家养老功能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