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必修)
2.2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3.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过程,如地壳运动、流水侵蚀等。
4.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地球表面形态进行模拟和分析。
5.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建筑地点、规划交通线路等。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学过程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人。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地球表面形态的成因、演变过程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同时,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实践性、探究性、互动性、情境创设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起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设计22地球表面形态
有着较经过初中的学习步入高一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会激发他们的学在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事例相结合,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良好通过巧妙设疑、习热情,积极思考探究,思维品质的养成。
)
(含重、难点3.教学目标
综合思维1.能够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教案设计:2.2地球表面形态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教材内容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1.教材分析
内部分析:宏观形态上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微
观成因上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要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使学生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外部分析外部分析: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1)必修本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二课时。对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选修的“旅游地理”的地质景“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有着广泛的联系,起着很强的基础知识的作用。观、
地理实践力并能够在地理实践中探讨对地质构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能够结合有关资料,
表现出较强的行动力教学重点:褶皱、断层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背斜与向斜的判读
教学过程4.
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是如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欣赏屏幕上的几幅图片,导入:
6
/ 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设计:2.2地球表面形态
何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学生思考提问:那什么是地质构造呢?请大家看两幅图片那同学们发现它的岩层发生了什么我们看到这两座山都是由岩石构成的,提问:样的变化么?为什么会弯曲或者会断裂呢?很好,那么这些由于地壳运动,地层出现倾斜、弯曲甚至断裂留下的“痕迹”都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叫地质构造。可以看出地层变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变形,一种是变位。学生看图思考过渡:那么地层发生变形后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质构造呢?活动:用纸张演示受挤压或碰撞时,岩层的变化。提问: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呢?学生:岩层受到了强大的挤压,发生变形教师总结:这样的构造我们就称之为褶皱提问:褶皱的形态有没有差别?(演示褶皱外部形态)学生:有两种差别,中间向上隆起,中间向下凹陷。教师讲授:中间向上隆的叫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提问:一般情况下,背斜和向斜在地质构造上分别形成什么地貌?学生讨论思考:背斜向上隆起,向斜向下凹陷的,地貌上分别形成山地和谷地。现在老师带同学们来到野外,情景创设: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大山很明显地岩层发生了弯曲,同学们来判断一下,哪边是背斜哪边是向斜?为什么呢?和在地貌上却形成了山谷,而向斜反而形成了山地,但是我们看到背斜的这边,我们刚刚说的不一样呢?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思考回答活动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活动:请同学们读教材p39能不能从受力情况来探索出现请同学们再次拿出手中的白纸当做岩层水平挤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呢?(播放动画演示)学生探究回答由此也进一步说明了地表形态的形成这种现象我们叫做教师讲授:“地形倒置”和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第一章:地球表面形态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和变化。
教学内容:1. 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和分类。
2. 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3. 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等。
教学活动:1. 引入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
2. 展示不同类型的地球表面形态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3. 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原因,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作业与练习:1. 学生绘制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图。
2. 学生选择一个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实例,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二章:山地地形教学目标:1. 理解山地地形的特征和成因。
2. 掌握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山地地形的特征: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深刻等。
2. 山地地形的成因:地壳运动、岩性差异等。
3. 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交通、农业、旅游业等。
教学活动:1. 引入山地地形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山地地形的特征。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山地地形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3. 讲解山地地形的成因,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作业与练习:1. 学生绘制山地地形特征的示意图。
2. 学生分析一个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进行讨论和报告。
第三章:平原地形教学目标:1. 理解平原地形的特征和成因。
2. 掌握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平原地形的特征: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土壤肥沃等。
2. 平原地形的成因: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等。
3. 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城市发展、交通等。
教学活动:1. 引入平原地形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平原地形的特征。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平原地形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3. 讲解平原地形的成因,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作业与练习:1. 学生绘制平原地形特征的示意图。
2. 学生分析一个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进行讨论和报告。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二中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面形态姓名:班级:组别:组号:【复习目标】1、识记地质作用的分类。
2、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运用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4、运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5、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复习过程】一、地球表面形态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①基本观点: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被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即板块,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两个板块边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火山也多集中分布于此。
②板块边界: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基本关系有挤压碰撞和张裂分离,形成了板块的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
大陆与大陆板块碰撞,常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如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常形成深邃的海沟,以及与之相伴的海岸山脉和岛弧,如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等。
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带,形成海岭,如大西洋中脊。
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带,往往形成巨大的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对应练二: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
1.写出下列地区所属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美洲板块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板块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板块2.试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处;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2)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两类。
背斜和向斜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
褶皱与地貌:向上拱起—→背斜岩层——→褶皱向下弯曲—→向斜◆对应练习:读下列“褶皱构造与地貌”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处属背斜的是A、C,属向斜的是B、D 。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行试用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面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
尤其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点。
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的标志和核心任务。
本课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地表形态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它同本章其它各节内容密切相关,是学习地貌、地形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本节内容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与实践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了解构造地貌。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学生还要有能力和品质的双重提高。
因此在本节课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动手——设疑——探究——建立思维模型——探究等方式,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地貌形成原因形象化和具体化,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在高中地理体系中,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是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必须借助的重要知识,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对地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了,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对今后顺利开展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堂课的地理韵味很浓,理论性又比较强,特别是其中出现的一些专门的地理术语比较多,使之成为目前高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但限于水平,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对地形的了解也往往流于表面,关注局部。
而无法对全球作出一个让自己都信服的解释。
2、根据平时对学生了解,对世界地形的成因等一些自然现象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本堂课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甚至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都关注过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地理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必修)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讲过,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这也正说明了地壳是在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据地质学家考证: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
在此期间,地球(壳)表面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海洋和陆地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海洋可以变为陆地,如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古生物化石;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如台湾岛在很早以前是和大陆连在一块的,后来由于中间地段地层发生陷落,便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
【提问】是什么因素造成地壳及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呢?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板书)【阅读、分析】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填表:内、外力作用比较表【总结点评】注意:①内、外力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总是同时在改变着地表形态,但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面改变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使高低不平的地表不断趋于平坦。
因此,今天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内、外力作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不断推动地壳发展变化的动力。
在广阔的地表形态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往往表现为某一种地质作用占优势。
不过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③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并且由此分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
例如,在海陆两大地貌单元的基础上,全球便有了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分化;陆地表面从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分布格局,到阴坡、阳坡的差异,又在不同尺度上引起地理环境进一步分化,从而使地理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书)板块构造学说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它是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2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已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针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学习,学生普遍对地形、地貌的概念较为熟悉,但对于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的作用等方面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需关注以下学情:
3.结合时事新闻或身边的地理现象,如我国的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等,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形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等,并通过图片、实例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地形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知识联系的重要环节。在本章节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卫星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表面的特征,引发他们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好奇心。
2.提问:“大家认为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形态?这些形态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三维地形模型,亲身体验地形地貌的变化。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策略:
-通过案例教学,引入真实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地形形成的原因。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地形的分类和特点。
-结合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全面理解地表形态对环境的影响。
湘教版必修一 2.2地球表面形态 教案设计
课题:2.1地球表面形态课型:新授教育目标:本节课学习内力作用与地标形态教学目标: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
2、掌握褶皱,断层的表现形式和变化。
3、理解背、向斜、断层的判断方法和实践意义。
教学重点:板块构造解释宏观地形教学难点:从内、外力分析“背斜”“向斜山”形成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活动探究,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室课前导习:展示我国各区域的山脉、峡谷等地形单元,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六大板块区分记忆(2)板块学说基本理论(3)板块运动与地分组活动: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分析: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分别形成哪些地貌学生讨论并作答:老师补充讲解:裂谷生长边界——板块张裂﹛海洋海岭消亡边界——板块碰撞{陆-陆:高大山脉陆-海——海沟、岛弧、海洋山脉板块示意图:略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师提问:(1)什么是皱褶?背斜、向斜?(2)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学生自主作答教师纠错:图略背斜:岩石向上弯曲隆起。
向斜:岩石向下弯曲凹陷变形。
教师提问:什么是地形位置?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学生活动:依据课本P39活动示意图,分组讨论并作答。
图略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最终形成谷底。
向斜底部受挤压力,不易被侵蚀,而两侧被侵蚀,最终成为山。
教师提问:何为断层?P39页定义概念地垒{断层{ 举例地堑{概念举例3、地质构造与生活运用:背斜:储气,挖隧道。
向斜:储水。
断层:地下水易出露但水库,房基、隧道等应避开断层。
课堂练习:见多媒体软件、板书设计:挤压碰撞---板块运动——{ 张裂-----内力作用{ 地质构造——{褶皱------ }地表形态火山地震断层---课堂作业:1.完成固学案2.22.预习下节内容。
3.背诵相应知识点。
课题:2.2地球表面形态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
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二、章节内容:1. 第一章:地球表面形态概述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2. 第二章:山地地形山地地形的特征山地地形的形成原因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第三章:平原地形平原地形的特征平原地形的形成原因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 第四章:丘陵地形丘陵地形的特征丘陵地形的形成原因丘陵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 第五章:盆地地形盆地地形的特征盆地地形的形成原因盆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2. 掌握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地球仪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三维分布。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不同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2.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课堂讲解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六、《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七、章节内容:6. 第六章:高原地形高原地形的特征高原地形的形成原因高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7. 第七章:丘陵与山地的区别丘陵与山地地形的差异丘陵与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丘陵与山地地形的实际案例分析8. 第八章:平原与盆地的区别平原与盆地地形的差异平原与盆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平原与盆地地形的实际案例分析9. 第九章:河流地貌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河流地貌的特征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0. 第十章:海岸地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因海岸地貌的特征海岸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八、教学目标:1. 理解高原地形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能够区分丘陵与山地、平原与盆地的地形差异及其影响。
3. 掌握河流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因、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球表面形态-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湘教版必修一教案一、知识框架1. 洲与海洋的分布特征•洲的分布特征•海洋的分布特征2. 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成•概念解释•形成原因•特征3. 地表形态的分类•平原•山地•高原•盆地•高地4. 内陆河流•概念解释•主要河流5. 湖泊形成的类型及特征•堰塞湖•构造湖•热水湖•冰川湖•碳酸盐溶洞湖•地下溶洞湖二、教学目标•了解洲与海洋的分布特征;•了解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成及其特征;•掌握地表形态的分类以及各类型的地形特征;•了解内陆河流的概念及主要河流;•了解湖泊形成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分类;•内陆河流的概念及主要河流;•湖泊形成的类型及其特征。
四、教学难点•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成及其特征。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组合法;•问答互动法;•探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先进一步导入“地球表面的构造”这一主题,设计一组课题,分别向学生提问关于地球表面最容易想到的问题,比如: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征?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对地球表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
2. 课堂探究(1)洲与海洋的分布特征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展示世界、中国等地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提出洲与海洋的分布特征,然后对学生听课笔记进行补充介绍。
(2)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成及特征教师简要讲解地中海式海岸的概念、形成原因、特征。
并配以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元素,让学生深入了解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态特征、地质构造及其影响。
(3)地表形态的分类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地表形态的分类,比如:平原、山地、高原、盆地、高地等。
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或分析图片、地图、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进一步认知各种类型地形特征。
(4)内陆河流教师向学生简单讲解内陆河流的概念及主要河流,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内陆河流的形态特征、流域水系、河谷形态等。
(5)湖泊形成的类型及特征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湖泊图片、地图等多媒体素材,并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各种类型湖泊的形态特征及地质背景,比如:堰塞湖、构造湖、热水湖、冰川湖、碳酸盐溶洞湖等。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第一章:地球表面形态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
3. 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及分类。
2. 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
3. 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形态。
2. 利用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形态的多样性。
2. 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及分类。
3.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
4. 探讨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图。
2. 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
第二章:山地与平原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掌握平原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认识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山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平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利用地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山地与平原的特征。
2. 结合实例,分析山地与平原的形成原因。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山地与平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山地与平原的差异。
2. 讲解山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分析平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 探讨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作业布置:1. 绘制山地与平原的特征对比图。
2. 列举实例说明山地与平原的形成原因。
第三章:高原与盆地教学目标:1. 了解高原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掌握盆地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认识高原与盆地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高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盆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高原与盆地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利用地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高原与盆地的特征。
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
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清徐中学贺文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理解并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主要地貌的形成。
3. 了解地质构造类型,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了解不同类型山地的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1. 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读图比较,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主要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3. 通过读图和演示,分析和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 收集资料,说明火山和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认识板块构造学说,培养学科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2. 通过学习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确立利用和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教学重点: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主要地形的形成。
2.正确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并能说明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难点:1.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关系。
2.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演示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课件)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平原、弯曲的河道、壁立的山峰,地球上类型多样、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是什么力量使地表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原因(板书)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哪里?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呢?学生阅读课本36页,独立完成下表:点拨:地球上的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内力作用是如何主导地球面貌的。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书)科学家们经过努力探索,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得出了许多结论,提出了许多理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出示世界地形图,从各大洲的轮廓看,你有什么认识和想法?)(讲述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
湘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精品).doc
外力作用
二、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2、六大板块名称、特点
陆陆山脉、高原
3、板块运动消亡边界
海沟、岛弧、
陆洋海岸山脉
裂谷 海洋
生长边界
教
学
流
程
步骤
内容
教学方法
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阅读课文P36“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完成大屏幕中“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的内容。
自学法
锻炼学生快速提取信息和记忆能力。
内力作用与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小组合作学习,找出
1、板块构造学说包括哪些内容?
2、找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并熟记。
3、板块运动形成了哪两种基本关系?分别形成了什么样的边界类型?
师生共同研讨不同边界类型形成的不同地形。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一:试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喜马拉雅山、红海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认识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六大板块的名称和特点,板块的边界的类型。
3、通过探究理解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板块运动及其与地形关系的学习,深刻体会自然的力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探究二:1、东非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陆地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带,)2、按照板块之间的运动关系,你认为在今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东非大裂谷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检验自我: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研学、
导学、
检验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巩固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激发探究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
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4.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教学难点: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有关投影片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中的一个镜头。
(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地貌,多举实例说明)在这第二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的不断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讲述】要促使物体发生变化,必须有什么的作用?(力)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投影下列表格,师生边讨论,边填写)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举例说明,也可让学生来举例)【过渡】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粗毛坯”,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板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述】地壳是怎样产生运动的?是如何运动的?这些问题是历来许多科学家力求解决的,也因此产生了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学生活动】课本P37思考题【过渡】板块运动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即海陆变迁、造山运动等)具有重大影响,而我们常看到的地形,更多的是受地质构造的影响。
【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讲述】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
那么地壳运动会留下哪些“痕迹”呢?在山区河谷或公路两侧的裸露岩壁上,经常可看到地层的倾斜、弯曲,它们大多是岩层受到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而形成的,这就是褶皱(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褶皱是常见的地质构造之一,它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一般来说,背斜作用形成山地,向斜作用形成谷地,(投影以下表格)是不是背斜的地质构造一定会形成山地,而向斜构造就一定形成谷地呢?请同学们来分析褶皱岩层的受力情况(投影或板图)(指导学生分析向斜槽部B 和背斜顶部A 的受力情况,判断其岩性软硬,推断其形成的地形,完成以下表格及课本P39思考题)上述我们知道判断背斜和向斜不能单纯的从山地和谷地来判断,要准确判断背斜和向斜必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举例说明)(图中①~⑥表示岩层年代由新到老)【讲述】断层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什么是断层,它通常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呢?(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课本P39的思考题,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要强调断层与断裂的区别,在于岩体是图七图八(图中1~4表示岩层年代由新到老)否错动位移,举地形名称了解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
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
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在学习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后,可结合课本P40思考题在周末组织学生完成野外褶皱构造观察活动,事先制订活动计划,最后按要求写出野外考察报告。
)【过渡】上面我们所学习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进行的,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出来,可有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却是在瞬间就完成了的,如火山、地震活动。
【板书】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学生观察课本P40景观图,思考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影响)【小结】这些现象的形成是: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地裂缝上升喷发,就形成了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物质(火山灰、熔岩、火山弹等),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成为火山。
当地壳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或火山喷发时,往往会产生地震,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对地表形态和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重大影响,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除了来自地球的内部以外,尚有另一种力,它来自地球的外部,即外力作用,它对地表形态进行雕刻,使地表更加多姿多彩,外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这我们在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以流水和风为例,说明外力作用的结果。
2.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3.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知道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以流水和风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结果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双重性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实验用具、主要外力作用的景观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除了内力作用的塑造,同时离不开外力作用的雕刻。
【板书】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一)外力作用【讲述】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如流水、风、冰川、波浪等,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从而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
(投影有关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照片,学生阅读课本P41资料)【过渡】外力作用是如何改变地表形态的呢?下面我们以陆地表面两种最常见、最普遍的外力——流水和风力为例看看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
【板书】(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流水侵蚀实验:我这有一个梯型水槽,大约宽10~20厘米,这个水槽是由泡沫塑料做成的,槽两侧和底部是由黄土做成的沟谷,用一个塑料瓶子,盖子上打上几个小洞,将塑料瓶内的水通过小洞喷在黄土上,代表降雨,这些水汇集在水槽中,并流走,大家仔细观察一下:(1)在流水的冲刷下,黄土会发生什么现象?(2)在水槽的出口处,会发生什么现象?(3)我喷水的水量加大,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大家将发生的现象和发生的过程讨论一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由于河流的冲刷,使河床不断加深,形成狭而深的河谷地形,两侧陡峭,横剖面常呈“V”字形。
河流流量越大,流速越快这种作用越强。
这些冲刷下来的泥沙,到了水槽口,由于口变宽,流速减慢,便将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阔平坦的堆积物。
【总结】(对学生的的概括进行简单地总结)。
河流在山区、高原流过时,河流不断冲刷,使河床不断加深,流速越快,冲刷越严重,往往形成“V”字形的峡谷;河流在入海口或入湖处的河口地区,由于流速减慢,便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
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良好的农耕地区。
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子(投影横断山和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
在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形的形成如蘑菇石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过程相类似(投影风蚀蘑菇景观图)。
大家都感受过风沙天气,特别是北方地区,这种现象更普遍。
在干燥地区,由于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而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当风速减少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
沙丘可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投影沙漠景观图片)投影以下表格,师生共同完成。
此外,冰川、波浪等外力作用都会对地表形态产生明显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课本P42思考题,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过渡】我们人类生活在地表上,其活动深受地表形态的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又深刻地改变了地表外貌,地貌面成为人地相互作用最集中、最强烈,人类文化印迹最明显的场所。
【板书】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讲述】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特殊的外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地表形态。
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人类对地表的改变,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害的。
(投影以下资料)【资料】人类社会主动地改变地表形态以发展生产的成功事例很多,最著名的有低地之国荷兰从公元13世纪开始的围海造田的壮举,数百年来他们共造了7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