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习题及标准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50b8c5f561252d381eb6e12.png)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城市道路分为几类 ?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最新《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最新《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83db9c168884868662d685.png)
《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第二章 平面设计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
035和0。
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02)]-(0.035[127802⨯=3359。
58 m, 教材P 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8)](0.15[127802+⨯=219。
1 m,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缓和曲线长度:=∆=p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
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π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2q 2180)2(,2tan)(00,πβαα解得:p=1。
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267。
71-157。
24 = 110.49 m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则有:522460p R = ,30260m ==,"28'20695︒=α 解得=5R 115。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60a7726bec0975f565e20c.png)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答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道路勘测设计习题一、单选题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B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A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B. 等速C. 减速 D. 无法确定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平衡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B.平均运距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B. 1:200 C. 1:500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d810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9.png)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引言
道路勘测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涵盖道路工程勘测、设
计及施工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主要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中的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
1.计算标高为300.00米的点在等高线(断面距为20米)上的投影长度。
答案:10米
2.某平面图比例尺为1:4000,某线段距离为300米,其在图上的长度
为多少?
答案:0.075米
第二章
1.求垂足高差为3m,边坡坡度为1:1的边坡高为多少?
答案:5.657m
2.一辆车所通过一段道路的沿线里程为4000m,根据该路段纵坡梯度的
要求,它应当超高原点多少?若某一中央桥距路线起点的里程为2200m,同
时已知其平均高程,求两端的高程值。
答案:96.57m,168.78m,174.65m
第三章
1.求某一房屋的建筑用地面积,东西距为18m,南北距为12m,距东南
角10m处的点标高为25.21m,距西北角15m处的地面高程为25.73m,并已知地形分别为1级、2级、3级,距形分别为400m²、300m²、200m²。
答案:216m²
2.一条规划红线内的机场跑道,总长为3500m,顺坡边坡为3%,倒坡边
坡为1%,那么,梯度点高差为多少m?
答案:36.11m
结论
通过上述课后练习题及对应的答案,我们可以了解到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中各章节所涉及的知识及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83014448d7c1c709a1450c.png)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与习题答案--第一章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与习题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a23e36da417866fb84a8e22.png)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铁路、公路、水运2、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4、小客车5、分向、分车道、全部控制6、20、157、几何线形8、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二、选择题1-5AACBB三、名称解释1、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2、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3、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两种。
四、问答题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答: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其中①铁路运输:运量大、运程远,在交通运输中起着主要作用;②水运运输:运量大、成本低,运速慢且受到航道的限制;③航空运输:速度快、成本高,服务于远距离和有时间要求的客货运输;④管线运输:适用于液态、气态、散装粉状物体的运输。
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如下特点:①机动灵活,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做到直达运输。
②受交通设施限制少,是最广泛的一种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网中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联系的纽带。
③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时间上随意性强,可适于小批量运输和大宗运输。
④公路运输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
⑤与铁路、水运比较,公路运输由于汽车燃料价格高,服务人员多,单位运量小,所以在长途运输中,其运输成本偏高。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答:交通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道路勘测与设计-课后习题
![道路勘测与设计-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a3b65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5.png)
道路勘测与设计-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1. 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道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道路运输的特点是:机动灵活直达门户;运送速度快,适应性强;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接运客货;技术特性简单,车辆易于驾驶,投资回收快;在客运上优势大。
2. 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相比有哪些特点?在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车速快、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省经济效益高、行车安全。
(1)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促进社会的生产和运输的合理化,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加速物质生产和产品流通,促进水运、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联运,有利于城市人口的集散和卫星城的开发。
(2)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
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 什么是道路?包括哪些种类?道路是提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的特点可以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4. 公路和城市道路等级怎样划分?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有哪些?根据道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5. 公路勘测设计为什么要分阶段进行设计?针对不同情况如何选用设计阶段?公路勘测设计的项目有不同的情况,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在实际设计时,为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应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选用不同的设计阶段。
①一阶段测设:适应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工程;②两阶段测设:为公路测设的主要程序;③三阶段测设: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
6. 公路等级选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公路的适应任务、交通量和功能。
第三章道路平面设计1. 何为路线的平面?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
2. 综述平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
(1) 直线以最短距离连接两目的地,线路短捷、缩短里程和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2) 圆曲线①曲线上任意点上的曲率半径为常数②取向上每一点都在变化方向汽车行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③视距条件差④较大半径具有线形美观、顺适、行车舒适的特点(3) 缓和曲线①曲率渐变,设于直线和圆曲线间,消除曲率突变点②由于曲率渐变,使线形美观视觉效果好③使线形更加灵活,线形自由度提高,与地物地形适应协调④ 计算测设叫复杂3. 为什么过长直线不好?平面直线有哪些指标?过长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产生疲劳。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__第三版__杨少伟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__第三版__杨少伟](https://img.taocdn.com/s3/m/4c3f20a9284ac850ac024205.png)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 IV 档时,36T max N 32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24T M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Ug h n M M r G n n --=⨯2-2max max 2-[-] 5.532210(-)N TM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2 5.699%D PV QV W =++=H =0时,000arcsin0.04832.77tan 4.839%i αα=====故:同理:H =1500时,1500150015002.162tan 3.775%i αα===故: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由2h =127V i Rμ-,(1)97.6km /h V ===(2)2280629.92m 127()127(0.100.02)h V R i μ===+⨯- 2.4 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 的车速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f9b8a9ec3a87c24128c424.png)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 IV 档时,36T max N 32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24T M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Ug h n M M r G n n --=⨯2-2max max 2-[-] 5.532210(-)N T M 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2 5.699%D PV QV W =++=H =0时,000arcsin0.04832.77tan 4.839%i αα=====故:同理:H =1500时,1500150015002.162tan 3.775%i αα===故: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由2h =127V i Rμ-,(1)97.6km /h V ===(2)2280629.92m 127()127(0.100.02)h V R i μ===+⨯- 2.4 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 的车速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67e92a561252d380eb6ecb.png)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第三版杨少伟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第三版杨少伟](https://img.taocdn.com/s3/m/c61a06d5b307e87101f696c9.png)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 IV 档时,36T max N 32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24T M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Ug h n M M r G n n --=⨯2-2max max 2-[-] 5.532210(-)N T M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2 5.699%D PV QV W =++=H =0时,000arcsin0.04832.77tan 4.839%i αα=====o故:同理:H =1500时,1500150015002.162tan 3.775%i αα===o故: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由2h =127V i Rμ-,(1)97.6km /h V ===(2)2280629.92m 127()127(0.100.02)h V R i μ===+⨯- 2.4 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 的车速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dbe2d16fc700abb68fc92.png)
91810.392
113.888
560.295
571.753
78°30′37″
JD1的偏角=78°30′37″-160°48′03″=-82°17′26″(左偏)
由题意,起点桩号为:K12+234.567
则JD1桩号为:K12+234.567+559.505=K12+794.072
竖曲线起点高程:429.00+36×2.5%=429.90 m
竖曲线点桩号为:K1+520.00+T=K1+520.00+36.00=K1+556.00
竖曲线终点高程:429.00+36×1.5%=429.54 m
K1+500.00处:
横距x1=(K1+500.00)-(K1+484.00)=16.00 m
竖距h1=x12/2R=312/(2×1800)=0.27 m
切线高程=429.90-2.5%×31=429.125 m
设计高程=429.375+0.27=429.39 m
4.5某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有一处平曲线半径为250m,该段纵坡初定为5%,超高横坡为8%,请检查合成坡度,若不满足要求时,该曲线上允许的最大纵坡度为多少?
则:
→x0=27m
又:
Lc=108m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公路勘测设计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各章节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203345f524ccbff021841e.png)
一、填 空 题1 .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 __________ ;另一条是 _____ 。
2 .纵断面设计就是根据汽车的 _______ 、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以及当地气候、地 形、地物、地质、水文、土质条件、排水要求、工程量等来研究这条空间线形的纵坡布置。
3 .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 _______ 和 _____ 组成的。
4 .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 它是以路线 ________ 和 _____ 之比的百分数来量度 的,即 i= 和 h/l (%)。
5 .理想的纵坡应当 ______ 平缓,各种车辆都能最大限度地以接近 _________ 速度行驶。
6 .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根据汽车的 _______ 、 ______ 、 _____ ,并要保证 _______ 。
7 .最小坡长通常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 _________ 的行程来作规定。
8 .设置爬坡车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 ___________ ,以免影响 ______ 的车辆行驶。
9 .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 _______ 的控制, ______ 和 _____ 的决定。
10 .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指的是 ________ 的设计标高。
11 .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 ________ ,两转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_________ 。
12 .调整纵坡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 ________ 、 _____ 纵坡线和 ______ 、 _____ 纵坡 度等。
设竖曲线的标高 ______13 .凸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 14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 15 .纵断面设计图反映路线所经中心 __ 16 .竖曲线范围内的设计标高必须改正,按公式 距离,竖曲线上任一点 l 值在转坡点前从竖曲 标起。
____ 和 _____ 来选取其中较大者。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1723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8.png)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一、填空题1.道路按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其中,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五个行政等级。
2.公路的几何组成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设施等。
其中,路线是公路的骨架,它决定了公路的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
3.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主要有设计任务书、技术标准与规范、地形图、勘察资料、沿线地方政府的意见和要求等。
4.公路勘测设计分为一阶段、两阶段和三阶段三种基本形式。
一阶段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或改建工程;两阶段设计适用于一般等级较高的新建公路或技术复杂的改建公路;三阶段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的大型建设项目或特别重要的公路建设项目。
5.公路平面设计包括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个基本元素。
直线是连接两点的最短路线,但在实际道路中应适当采用曲线,以改善线形和提高行车安全性。
圆曲线是具有一定半径的曲线,用于连接直线和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连接直线和圆曲线的过渡曲线,用于消除离心力和提高行车舒适性。
6.公路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和竖曲线两个基本元素。
纵坡是路线在纵向上的倾斜度,用百分比表示。
竖曲线是连接两个不同纵坡的过渡曲线,用于消除行车时的颠簸感。
7.公路横断面设计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和排水设施等基本组成部分。
其中,中间带是位于行车道中间的隔离带,用于分隔对向车道和分隔同向车道。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侧的硬质路肩或土质路肩,用于提供侧向支撑和排水功能。
8.公路选线时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遵循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
9.公路定线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确定路线中线的位置和高程。
常用的定线方法有实地放线法和纸上定线法两种。
10.公路平面设计图应包括平面总体设计图、导线图和平面详细设计图等。
其中,平面总体设计图反映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控制点位置;导线图反映路线的导线点和主要控制点位置;平面详细设计图反映路线的详细几何形状和设计参数。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题答案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d5952bd64783e08122b3f.png)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题(部分)第一章1.我国公路如何分级的?答: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2.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1.地形决定了选线条件,并直接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和指标2.气候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路基水温情况等,影响路线平面位置和竖向高度的确定3.水温情况决定了地基和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决定路线方案和布设,同时也决定了土石方施工的难易程度和筑路材料的质量4.土是路基和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也影响路面类型和结构的确定5.地面植物影响路线的布设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有哪些?答: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特点:p194.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内容:p24第二章计算题:p48第三章1.道路最大纵坡是如何确定的?答:大纵坡是指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考虑因素:汽车的动力性能、道路等级、自然条件以及工程及运营的经济等。
城市道路最大纵坡:公路最大纵坡-1% ;高速公路:最大纵坡可上调1%(特殊情况);海拔2000m以上,四级公路最大纵坡8% ;大中桥上最大纵坡4% ;桥头引道最大纵坡5% ;隧道内最大纵坡3% ;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时:平原微丘2~3%;山岭重丘4~5%2.为何要限制平均纵坡及合成坡度?答:限制平均纵坡是为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的规定,保证车辆安全顺适行驶。
限制合成坡度可以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3.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如何设置?答:在公路纵坡段较大的路段,大型车与小型车的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
速差较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小快车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
为消除不利影响,在陡坡路段增设爬坡车道。
爬坡车道设置包括:横断面组成、横坡度、平面布置与长度4.避险车道的作用及其组成是什么?答:作用:一是使失控车辆从主线中分流,避免对主线车辆造成干扰;二是使失控车辆平稳停车,不应出现人员伤亡、车辆严重损坏和装载货物严重散落的现象。
道路勘测设计许金良第五版课后题
![道路勘测设计许金良第五版课后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83482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b.png)
道路勘测设计许金良第五版课后题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许金良-第一章1.勘测课后关于电负性含义错误的是()。
2.引导总锁闭,设计对敌对进路()锁闭。
3.许金下列哪项易导致低渗性脱水()4.道路答案下列各项不是颌骨缺损修复的原则的是()5.接待未办理预订客房而直接到店的客人时,勘测课后()。
6.患者,设计男,29岁。
上腹隐痛不适4个月,突发上腹剧痛2个小时,全腹压痛、肌紧张,首选的进一步检查是()。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许金良-第二章7.许金焦痂切开减压术的适应证().8.趋势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道路答案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道路答案数额或幅度,以掌握有关数据的变动趋势或发现异常的变动。
9.承包经营草原的单位和个人,勘测课后应当履行()草原的义务。
10.关于影响传热的主要原因,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许金符合弥漫型硬皮病的是()。
12.注册房地产经纪人有()情形的,道路答案原注册机构应当注销其注册。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许金良-第三章13.农业、勘测课后工业革命过程中人口发展特点。
14.新建、设计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当根据经批准的()的要求建设、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配套设施。
15.游戏治疗中,把游戏作为一种直接的语言替代物,其目的不是让儿童通过游戏()。
16.人感染蜱回归热后产生的抗体有()。
17.代表体内较恒定的蛋白质含量的是()18.长波、中波的传播是以()传播方式为主。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许金良-第四章19.男性,56岁,近5个月来动作缓慢,小碎步,面部表情呆板,右手震颤,查:右手拇指与示指呈"搓丸样"动作,安静时明显,右侧上肢、下肢的屈肌张力、伸肌张力均匀一致地增高。
其病变定位在()20.下列选项中,属于液压支架大修内容的是()。
21.请简述社区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22.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00°,则该直线的象限角为()23.检修运行中的连锁信号与自动保护回路时,注意事项有哪些?24.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电脑和投影仪通电后,电脑运行正常,但属幕上显示"没有信号输入",最可能的原因为()。
道路勘测设计各章习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各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9dfb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e.png)
道路勘测设计各章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行驶并应()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和()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和()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和()三种。
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C混合交通行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A1000-4000辆B3000-7500辆C5000~15000辆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设计车速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能保持安全和舒适行驶的()行车速度。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515eb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78.png)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2.1 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制的最大坡度。
解: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那么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0.833,λ IV 档时,36T max N 32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24T M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Ug h n M M r G n n --=⨯2-2max max 2-[-] 5.532210(-)N TM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2 5.699%D PV QV W =++=H =0时,000arcsin0.04832.77tan 4.839%i αα=====故:同理:H =1500时,1500150015002.162tan 3.775%i αα===故: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那么:(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由2h =127V i Rμ-,〔1〕97.6km /h V ===〔2〕2280629.92m 127()127(0.100.02)h V R i μ===+⨯- 2.4 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 的车速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作者:————————————————————————————————日期:第二章 平面设计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035和0.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02)]-(0.035[127802⨯=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8)](0.15[127802+⨯=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缓和曲线长度:=∆=p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π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2q 2180)2(,2tan)(00,πβαα 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267.71-157.24 = 110.49 m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则有:522460p R = ,30260m ==,"28'20695︒=α 解得=5R 115.227m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00'54322︒=右α ,"00'3043︒=右α ,1JD 至2JD 、2JD 到3JD 距离分别为458.96 m 、560.54 m 。
选定m L R S 6530011==,,试分别确定2JD 、3JD 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解:(1) 1JD 曲线要素计算587.024p 2s 0==R l , 487.322402q 23s =-=R l l s ,则m q P R T 63.1112tan)(1=++=α由于1JD 与2JD 是同向曲线,查《规范》可知,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至少为设计速度的6倍,即m 360660=⨯,此时036063.11196.4582<--=T 所以这样设置不可行,所以只能减少直线段的长度。
(2) 2JD 曲线拟定由于2JD 与1JD 的转角接近,所以在根据《规范》拟定m L R 803002S 2==,,则计算可得:889.0p =,40q =,m T 84.1282= 所以2JD 与1JD 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为m 49.21884.12863.11196.458=--接近速度的4倍,可以接受。
(3) 3JD 曲线拟定由于3JD 是小偏角,根据《规范》可得,所需曲线最小长度为:m L 555.1555.4700700min ===α,则切线长m 7.7723=≈L T2JD 与3JD 为反向曲线,由《规范》可得,直线段最小为速度的2倍,即120m,则有354m 77.7-128.84-54.560=,显然满足曲线的要求。
按min L 反算半径:m 59.1980180min =⋅⨯=παL R ,由于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30291︒=右α可不设缓和曲线,则m R L S 59.1980033==,。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3-9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 ,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 。
(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1)判断凸、凹性0%2.4%8.0%512>=-=-=i i ω,凹曲线(2)竖曲线要素计算m R L 210%2.45000=⨯==ω; m LT 1052==; m R T E 1.150002105222=⨯==(3)设计高程计算起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终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K25+460.00-105 = K25+460.00+105 = K25+355 = K25+565 第一种方法:(从交点开算)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 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25+355 780.72-105×0.8%=779.88 0202==R h 779.88+0=779.88 K25+400 780.72-60×0.8%=780.24 2.02452==Rh 780.24+0.2=780.44 K25+460 780.72-0×0.8%=780.72 1.121052==R h 780.24+1.1=781.82 K25+500 780.72+40×5%=782.72 42.02652==Rh 782.72+0.42=783.14终点 K25+565 780.72+105×5%=785.97 0202==Rh 785.97+0=785.97 第二种方法:(教材上的方法-从起点开算)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 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25+355 780.72-105×0.8%=779.88 0202==R h 779.88+0=779.88 K25+400 779.88+45×0.8%=780.24 2.02452==Rh 780.24+0.2=780.44 K25+460 779.88+105×0.8%=780.72 1.121052==R h 780.24+1.1=781.82 K25+500 779.88+145×0.8%=781.04 1.221452==R h 781.04+2.1=783.14 终点 K25+565 779.88+210×0.8%=781.56 41.422102==Rh 781.56+4.41=785.97 3-10某城市I 级干道,其纵坡分别为i1=-2.5%、i2=+1.5%,变坡点桩号为K1+520.00,标高为429.00m ,由于受地下管线和地形限制,曲线中点处的标高要求不低于429.30m ,且不高于429.40m ,试确定竖曲线的半径,并计算K1+500.00、K1+520.00、K1+515.00点的设计标高。
解:判断凸、凹性0%0.4%5.2-%5.112>=-=-=)(i i ω,凹曲线竖曲线要素半径计算因);();(4.03.00.429-40.4290.429-30.42922===RT E ;且22ωR L T ==,代入后解得:m R )2000;1500(= 分下面三种情况计算: (1)取半径m R 1750=m R L 70%0.41750=⨯==ω;m LT 352==; m R T E 35.01750235222=⨯==设计高程计算起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终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K1+520-35 = K1+520+35 = K1+485 = K1+555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 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1+485 429+35×2.5%=429.875 0202==R h 429.875+0=429.875 K1+500 429+20×2.5%=429.50 064.02152==Rh 429.50+0.064 =429.564 K1+520 429+0×2.5%=429.00 35.02352==R h 429.00+0.35=429.35 K1+515 429+5×2.5%=429.125 257.02302==R h 429.125+0.257=429.382 终点 K1+555 429+35×1.5%=429.525 0202==Rh 429.525+0=429.525 (2)取半径m R 1500=m R L 60%0.41500=⨯==ω; m LT 302==; m R T E 30.01500230222=⨯==设计高程计算起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终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K1+520-30 = K1+520+30 = K1+490 = K1+550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 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1+490 429+30×2.5%=429.75 0202==R h 429.75+0=429.75 K1+500 429+20×2.5%=429.50 033.02152==Rh 429.50+0.033 =429.533 K1+520 429+0×2.5%=429.00 30.02352==R h 429.00+0.30=429.30 K1+515 429+5×2.5%=429.125 104.02302==R h 429.125+0.104 =429.229 终点 K1+550 429+30×1.5%=429.45 0202==Rh 429.45 +0=429.45 (3)取半径m R 2000=m R L 80%0.42000=⨯==ω; m LT 402==; m R T E 40.02000240222=⨯==设计高程计算起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终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K1+520-40 = K1+520+40 = K1+480 = K1+560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 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1+480 429+40×2.5%=430.00 0202==R h 430.00+0=430.00 K1+500 429+20×2.5%=429.50 1.02202==Rh 429.50+0.1 =429. 6 K1+520 429+0×2.5%=429.00 4.02402==Rh 429.00+0.4=429.40K1+515 429+5×2.5%=429.125 306.02352==R h 429.125 +0.306 =429.431 终点 K1+560 429+40×1.5%=429.60 0202==Rh 429.60 +0=429.60 3-11 某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 ,有一处平曲线半径为250m ,该段纵坡初定为5%,超高横坡为8%,请检查合成坡度,若不满足要求时,该曲线上允许的最大纵坡度为多少?解:根据教材P65表3-16,合成坡度值应取9.0%%9%43.9%8%52222>=+=+=h i i I ,不满足要求;因此该曲线上允许的最大纵坡度为:%12.4%8%92222=-=-=hi I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