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规定。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工具和设备,具备进行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道路勘测与设计对交通安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具体包括:1.道路勘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测量学、地形图绘制、道路中线和边线的勘测等。

2.道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道路等级划分、路线设计、路基设计和路面设计等。

3.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实践操作,如实际勘测任务、设计任务和设计报告撰写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和应用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工具和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道路勘测设计基础》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道路工程》、《测量学》等,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道路勘测与设计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道路勘测与设计所需的实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绘图板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 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路勘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测量仪器进行道路中线、横断面、纵断面的测量,并准确记录数据。

3. 培养学生根据测量数据绘制道路施工图纸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仪器进行实地勘测的操作技能,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道路勘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道路设计、施工奠定基础。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以便在道路勘测项目中顺利开展工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勘测与设计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强调工程质量、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为我国道路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测概述:介绍道路勘测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工程勘测概述内容安排:1课时2. 道路勘测仪器与设备:讲解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勘测仪器与设备内容安排:2课时3. 道路中线测量:阐述道路中线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精度要求,包括切线支距法、极坐标法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中线测量内容安排:3课时4. 道路横断面测量:介绍道路横断面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包括横断面测量精度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测量内容安排:3课时5. 道路纵断面测量:讲解道路纵断面测量的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包括纵断面测量精度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纵断面测量内容安排:3课时6. 道路施工图纸绘制:使学生掌握根据测量数据绘制道路施工图纸的方法,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科了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科了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科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道路勘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道路勘测中各类测量仪器的使用及数据处理。

3. 了解道路勘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道路勘测实践操作。

2. 掌握道路勘测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

3. 能够运用道路勘测数据,进行基本的道路设计和施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勘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地理知识基础,对道路勘测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强化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未来从事道路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道路勘测基本概念:介绍道路勘测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及现状。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勘测概述2. 道路勘测原理:讲解地球形状、坐标系、测量基准等基本知识,阐述道路勘测的原理。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勘测原理3. 道路勘测方法:介绍水准测量、经纬仪测量、全站仪测量、GNSS测量等常用测量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勘测方法4. 测量数据处理:讲解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平差处理、成果整理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测量数据处理5. 道路勘测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道路勘测操作,包括水准测量、经纬仪测量、全站仪测量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勘测实践操作6. 道路勘测图绘制与分析:教授道路勘测图的绘制方法、分析道路勘测图的应用。

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道路勘测图绘制与分析7. 道路设计与施工:结合道路勘测数据,介绍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七章 道路设计与施工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12课时,按以上教学内容顺序进行授课,每部分分配2课时,最后2课时进行课程总结与答疑。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书学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道路与桥梁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1道路平面设计................................................... 1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原则.....................................1线形设计....................................................2路线方案确定..............................................2选线步骤与方法.............................................2路线的方案比选..............................3路线方案的试算.......................................3方案比选.......................................5被选方案精确计算........................................5方位角的计算............................................... 5平曲线要素计算....................................6平曲线主点桩号计算.........................................7平曲线内设计计算切线支距法.............................82纵断面设计.............................................10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0最大纵坡......................................... 10最小纵坡..........................................10坡长....................................................10合成坡度............................................. 11竖曲线半径及长度......................................... 11纵断面设计注意问................................... 12线形组合特征及注意问题................................... 13纵断面设计步骤................................... 14高程计算................................................. 14竖曲线要素及变坡点处设计高程计算.......................... 15坡度计算.......................................... 15公路竖曲线要素计算.................................. 15 计算高程.................................. 173 横断面设计................................ 18路幅构成................................ 18加宽计算................................ 18超高计算................................ 19横断面地面线绘制................................ 21视距验算............. (21)填挖面积计算............................22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 22结束语....................................................... 23参考文献.................................................241、道路平面设计平面线形的设计主要是确定交点位置、曲线半径、缓和曲线的长度等.确定过程中:应保证平面线形连续顺适,保持各平面线形指标的协调、均衡,而且要与地形相适应和满足车辆行驶舒适的要求.1路线的交点主要确定路线的具体走向位置,因此其位置的确定非常重要,必要时应做相应的比较方案进行比选,保证方案可行、经济、合理、工程量小.2曲线和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首先在满足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前提下,初步拟定其长度,然后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可以根据切线公式或外距公式反算:()tan2T R p q α=+⨯+()2E R p SecR α=+⨯-在确定s L R 、以后就计算各曲线要素,推算各主点里程及交点的里程桩号.最后由平面设计的成果可以得到直线曲线及转交表.3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拆迁,就地取材,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4公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直线作为使用最广泛的平面线性,在设计中我们首先考虑使用,该地区的新建三级公路,所经区域为平原区,本设计在平原区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以争取较好的线形为目的,同时注意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6V ,即360米;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2V ,即120米.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在路线的平面设计中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有: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本设计地区部分地势开阔,处于平原微丘区,路线直捷顺适,在平面线形三要素中直线所占比例较大.在设计路线中间地段,路线多弯,曲线所占比例较大.路线与地形相适应,既是美学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片面强调路线要以直线为主或以曲线为主,或人为规定三者的比例都是错误的.2行驶力学上的要求是基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对高速路应尽量满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计算行车速度≥60Km/h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计算行车速度越高,线形设计所考虑的因素越应周全.本路线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在设计中已经考虑到平面线形与纵断面设计相适应,尽量做到了“平包竖”.3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为使一条公路上的车辆尽量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应注意各线形要素保持连续性而不出现技术指标的突变,在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本设计中未曾出现长直线以及高低标准的过渡.4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连续急弯的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在设计中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的直线或回旋线.5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平曲线太短,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间过短会使驾驶操纵来不及调整.缓和曲线的长度不能小于该级公路对其最小长度的规定,中间圆曲线的长度也最好有大于3s的行程.当条件受限制时,可将缓和曲线在曲率相等处直接连接,此时圆曲线长度为0.路线转角过小,即使设置了较大的半径也容易把曲线长看成比实际的要短,造成急转弯的错觉.这种倾向转角越小越显着,以致造成驾驶者枉作减速转弯的操作.一般认为, ≤7°应属小转角弯道.在本设计中平曲线长度都已符合规范规定,也不存在小偏角问题.线形设计路线的平面设计所确定的几何元素以设计行车速度为主要依据.本路段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为了实现行连续、协调,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之比尽量在1:1:1~1:2:1之间.最小缓和曲线长度为45米.所选设计路线共有2个交点,为提高公路使用性能,在圆曲线半径的选择过程中尽量选取较大的半径.当地形限制较严时方可采用极限.本设计中偏角均大于7°,不存在小偏角问题.路线方案确定选线步骤与方法(1)全面布局路线方案选择: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此工作通常是在小比例尺1:~1:10万地形图上从大面积范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各可能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评选,确定数条有进一步比较价值的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多方案的比选得出一个最佳方案来.(2) 逐段安排加密控制点:是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路线布局一般应该在1:1000~1: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行.具体定线:有了上述路线轮廓即可进行具体定线,根据地形平坦与复杂程度不同,可分别采取现场直接插点定线和放坡定点的方法,插出一系列的控制点,然后从这些控制点中穿出通过多数点特别是那些控制较严的点位的直线段,延伸相邻直线的交点,即为路线的转角点.随后拟定出曲线的半径,至此定线工作基本完成. 路线的方案比选道路做为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线性构造物.选线是在道路规划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但影响选线的因素有很多, 这些因素有的互相矛盾, 有的又相互制约, 各因素在不同的场合重要程度也不相同, 不可能一次就找出 理想方案来,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反复比选来确定最佳路线.路线方案是路线设计是最根本的问题.方案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到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网中是否起到应有作用. 路线方案的试算 方案I :初估算圆曲线要素值:1JD : 29a250Rm 55s l m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27.492qm切线长: ()tan92.2702T R p q缓和曲线角 :180 6.3122S ol R平曲线长度 : (2)2181.435180o SR L l m缓和曲线:圆曲线=55:=1:满足要求 2JD : 60a150Rm 60s l m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29.96qm切线长: ()tan2T R p q缓和曲线角 :18011.4602S ol R平曲线长度 : (2)2217.026180o SR L L m缓和曲线:圆曲线=60:=1:校核1JD 与2JD 之间的直线距离:300-T 1-T 2=>80满足要求 方案I 路线总长为:1388m 路线延长系数: 方案II :初估算圆曲线要素值1JD : 81a120Rm 70s l m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 34.900q m切线长: 缓和曲线角 :18016.7232S ol R平曲线长度 : (2)2219.561180o SR Ll m2JD : 75a120Rm 70s l m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34.900qm切线长:缓和曲线角 : 18016.7322S ol R平曲线长度 : (2)2207.000180o SR Ll m缓和曲线:圆曲线=70:87=1:满足校核JD1与JD2之间距离D=390-T 1-T 2=满足要求方案II 路线总长:1546m 路线延长系数: 方案比选如表表方案指标比较表由表中可见方案I 优于方案II,因此最终选择方案I. 被选方案精确计算 方位角的计算 对于方案一起点 A 坐标: NX=7384 EY=7440 1JD 坐标: NX=6830 EY=7725 2JD 坐标: NX=6660 EY=7974终点B 坐标: NX=6200 EY=7933 象限角2121arctanarctanY Y DY DXX X A ~1JD :象限角127.2第二象限 方位角1180152.2671JD ~2JD :象限角2arctan55.5DY DX第二象限 方位角 2180124.52JD ~B 段 象限角3arctan5.1DY DX第二象限 方位角 33180185.1转角12128.3平曲线要素计算 1JD 的计算R=250 LS=55m a= 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 3s 227.4892240R S l l q m切线长:缓和曲线角 :180 6.3062S ol R平曲线长度 : (2)2178.417180o SR L l超距 : 2 2.871D T LmJD2 的计算= 60.3 150R m 60s l m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 3s 229.9602240R S l l q m切线长: 缓和曲线角 :18011.4652S ol R平曲线长度 : (2)2219.093180o SR L l m超距 : 218.007DTLm1JD 与2JD 之间的距离:D= 直线段的长度D-T 1-T 2=符合要求JD 1:缓和曲线:圆曲线=1: JD 2 ;缓和曲线:圆曲线=1: 符合要求平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JD 1的桩号K0+ 校核:0623.0112D JDQZK校核无误.2JD 的计算 2JD 的桩号为K0+校核:0921.6382D JD QZK校核无误.平曲线内设计计算切线支距法在缓和曲线上以ZH点为坐标系原点,建立坐标系XOY 在圆曲线上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 纵断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项.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最大纵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_2003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规定,三级公路平原微丘区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7%.公路的纵坡不应小于%,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或长路堑路段,采用平坡或小于%的纵坡时,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纵坡的长度不应小于120米.当坡度为7%时,最大坡长为500米.表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在长路堑地段.设置边沟的低填方地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为满足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均应设置不小于%的纵坡,并做好纵、横断面的排水设计.坡长表最小坡长表不同纵坡最大坡长合成坡度在有平曲线的坡道上,最大坡度既不是纵坡方向,也不是横坡方向,而是两者组合成的流水线方向.将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目的是尽可能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的横向滑移和行车危险,保证车辆在弯道上安全而顺适的运行.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与纵坡的合成坡度值不得超过10%.当路线的平面和纵坡设计基本完成后,应检查合成坡度,如果超过最大允许合成坡度时,可减小纵坡或加大平曲线半径以减小横坡,或者两方面同时减小.允许合成纵坡值见下表:表允许合成纵坡值竖曲线半径及长度表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及长度表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及长度纵断面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1设置回头曲线地段,拉坡时应按回头曲线技术标准先定出该地段的纵坡,然后从两端接坡,应注意在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2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桥头两端竖曲线的起、终点应设在桥头10m以外.3小桥涵允许设在斜坡地段或竖曲线上,为保证行车平顺,应尽量避免在小桥涵处出现“驼峰式”纵坡.4注意平面交叉口纵坡及两端接线要求.道路与道路交叉时,一般宜设在水平地段,其长度应不小于最短坡长规定.两端接线纵坡应不大于3%,山区工程艰巨地段不大于5%.5拉坡时如受“控制点”或“经济点”制约,导致纵坡起伏过大,或土石方工程量太大,经调整仍难以解决时,可用纸上移线的方法修改原定纵坡线.线形组合特征及注意问题表线形组合特征及注意问题纵断面设计步骤:1准备工作:在厘米绘图纸上,按比例标注里程桩号和标高,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2标注控制点:如路线起、终点,越岭垭口,重要桥涵,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铁路道口,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他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3试坡: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指标、选线意图,结合地面起伏变化,本着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的原则,在这些点位间进行穿插与取直,试定出若干直坡线.反复比较各种可能的方案,最后定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满足控制点要求,且土石方较省的设计线作为初定试坡线,将坡度线延长交出变坡点的初步位置.4调整:对照技术标准检查设计的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等是否满足规定,平、纵组合是否适当,以及路线交叉、桥隧和接线等处的纵坡是否合理,若有问题应进行调整.5核对: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如高填深挖,作横断面设计图,检查是否出现填挖过大、坡脚落空或过远、挡土墙工程过大等情况,若有问题应调整.6定坡:经调整核对无误后,逐段把直坡线的坡度值、变坡点桩号和标高确定下来.坡度值要求取到%,变坡点一般要调整到10m的整桩号上.7设置竖曲线:根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均衡等确定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8计算各桩号处的填挖值:根据该桩号处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确定.高程计算直线段用50米整桩高程,曲线段用20米整桩高程根据地形图采用内差法计算,在厘米格坐标纸上,绘制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示路线桩号,采用1:2000的比例;纵坐标表示地面高程,采用1:200的比例.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制出地面线,具体结果见表表桩号地面高程表桩号高程m 桩号高程m桩号高程mK0+000+640+960 +100+++150+660+980 +200+680K1+000 +250+700+20 +300+++350+750+50 +400+800+100 +450++150 +500+820+200 ++840+250 +540+860+300 +560++350 +580+880+桩号高程m 桩号高程m桩号高程m++900 +600+912 +620+920++940竖曲线要素及变坡点处设计高程计算 坡度计算: 坡度+=高差坡长竖曲线类型:当1n n i i +-为正值时,为凹型竖曲线;当1n n i i +-为负值时,为凸型竖曲线.由厘米坐标纸上,经过反复试坡、调坡, 根据土石方填挖大致平衡和道路设计规范中最小坡长等设计要求最后确定出变坡点: 变坡点1桩号:K0+250高程395m变坡点2桩号:K0+620 高程391m 变坡点3桩号:K0+920 高程395m 变坡点4桩号:K1+150 高程388m 坡度 i 1=%i 2=% i 3=% i 4=%公路竖曲线要素计算变坡点1:桩号K0+250,高程为395m,124.0%,1.1%i i ==-,竖曲线半径为R=2000m竖曲线要素计算竖曲线类型为凸形竖曲线,则: 曲线长 102L R m ω== 切线长 512LT m == 外距 20.6502T E m R== 变坡点2:桩号K0+620,高程为391m,121.1%, 1.3%i i =-=,竖曲线半径为R=5800m竖曲线要素计算竖曲线类型为凹形竖曲线,则: 曲线长 139.2L R m ω== 切线长 69.62LT m == 外距 20.4182T E m R== 变坡点3:桩号K0+920,高程为395m,121.3%,-3%i i ==,竖曲线半径为R=4500m 竖曲线要素计算竖曲线类型为凸形竖曲线,则: 曲线长 193.5L R m ω== 切线长 96.752LT m == 外距 21.042T E m R== 变坡点4:桩号K1+150,高程为388m,123%, 1.9%i i =-=,竖曲线半径为R=2000m竖曲线要素计算竖曲线类型为凹形竖曲线,则: 曲线长 98L R m ω== 切线长 492LT m == 外距 20.62T E m R== 计算设计高程由110()H H T X i =-- H=H 1±hH 1:任一点切线的高程 x :计算点到起点的距离 i 1:坡度H:任一点的设计高程 可得: 桩号K0+50处直线段 x=-149设计高程 10()H H T X i =--=387m其余各点见下表表 设计高程表桩号高程m桩号高程m桩号高程mK0+000 +640 +960 +100 + + +150 +660 +980 +200+680K1+000+250+700+20+300+++350+750+50+400+800+100+450++150+500+820+200++840+250+540+860+300+560++350+580+880+++900+600+912+620+920++9403 横断面设计路幅构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_2003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规定:三级公路,40km/h,选单幅双车道,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路拱横坡选%,路肩横坡选%,路肩宽度选,加宽计算对于第一平曲线 R=250 可得圆曲线上加宽值第二平曲线R=150 全加宽为加宽过渡段上 由公式 Xx L b b L=L X : 任一点距过渡段起点的距离 L: 加宽过渡段长度 b : 圆曲线上全加宽可得其余各桩号的加宽值见表表 加宽值超高计算对于第一平曲线2127h V i R=-μ =0.017% 因为h i < G i 故取h i = G i = %,对于第二平曲线2127h V i R=-μ = i max = 则取i h =超高计算公式在圆曲线上外缘h c ()j j j h b i b B i ++ 中线'c h 2j j h B b i i +内缘''c h ()j j j h b i b b i -+ 在过渡段上外缘h c ()()j j g j g j h cxb i i b i b B i L ⎡⎤-+++⎣⎦ 中线'c h 2j j g Bb i i +2j j h c B x b i i L +内缘''c h ()j j j x g b i b b i -+ ()j j j x h cxb i b b i L -+ 其各桩号的超高值见下表表超高计算表横断面地面线绘制 横断面地面线绘制:见附图. 地面控制点各点距离及高程见下表表地面控制点各点距离及高程视距验算由于两个平曲线都属于Ls <S <L.计算公式如下:平曲线1:R=250,Ls=55,L=,028.3α=,06.306β=,T S 40m =,会车视距为80m.b 0.75,0.8j x b ==计算得,h=小于L 阻 满足视距要求.平曲线2:R=150,Ls=60,L=,060.3α=,011.465β=,T S 40m =计算得,h=>L 阻 =. 需要对周围岩石边坡进行清除. 填挖面积计算采用积距法:i i F bh =12n bh bh F bh ++---+= 取b=测1:200的里厘米格图纸上每一小格代表ⅹ=㎡ 故查厘米格坐标纸小方格数可得: K0+000桩:w A =㎡K0+50桩:T A =㎡ 0.28w A = K0+100桩:17.6T A =㎡ K0+150桩:21.6T A =㎡ K0+200桩: 5.8T A =㎡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若相邻两断面均为填方或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则可假定断面之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计算公式为: 其结果详见路基土石方表 结束语在道勘课程设计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到设计的完成,此时,回想起来真是既紧张又充实.课程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选定题目到收集资料,再进入设计计算过程,几乎应用了所学过的所有知识,每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在忙乱与紧张中,一步一步的把以前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重新温习了一遍,b 0.75, 1.0j x b ==而且经验的累积也让我对所有所学专业的知识形成了系统的有逻辑性的认识,不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更为了以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程制图是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电子版采用计算机绘图,自己的CAD又没学过,这比手工绘图困难多了.好在已经有了课程设计的经验和老师不时的指导以及同学的互助,在大家的研究和自己的努力下,将困难逐个击破.自己明白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计算机绘图确实是又省时又省力,而且准确也清晰干净.通过绘图不但完成了设计任务,对所设计内容有了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自己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使计算机应用日趋熟练,一举两得. 虽然中间有着不完美,但却是我自己不断地查阅资料、思考和动手的结果.三周的课程设计转瞬即过,在这里我特别感谢老师给予我关怀和指导,其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一直深深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向着更好,更精准的目标前进.参考文献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 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5 孙家驷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道路勘查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查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查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勘查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勘查设计中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道路勘查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根据勘查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道路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于交通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务实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道路勘查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但对道路工程的实际应用了解较少,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查设计基本概念:介绍道路勘查设计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使学生了解道路勘查设计在整个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章“道路勘查设计概述”2. 道路勘查设计原理:讲解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道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二章“道路线形设计”、第三章“横断面设计”、第四章“纵断面设计”3. 道路勘查技术:介绍道路勘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仪器设备及使用技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第五章“道路勘查技术”4. 道路设计规范与标准:解读我国道路设计相关规范和标准,使学生了解道路勘查设计中的法规要求。

教学内容:教材第六章“道路设计规范与标准”5. 道路勘查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道路勘查设计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道路工程勘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勘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勘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工程勘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勘测中的测量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道路工程勘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仪器、设备进行道路工程勘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根据勘测数据绘制道路工程图纸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道路工程勘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勘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合作完成勘测任务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其明白道路工程勘测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旨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工程勘测基本概念:包括勘测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发展历程。

2. 测量仪器与设备:介绍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3. 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讲解测量数据的误差理论、平差方法以及道路工程勘测数据的处理技巧。

4. 道路工程勘测方法:阐述地形图测绘、纵横断面测绘、控制测量等勘测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 道路工程图纸绘制:教授根据勘测数据绘制道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等图纸的方法。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道路工程勘测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第二周:测量仪器与设备的学习及实践操作。

第三周: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四周:道路工程勘测方法及其应用。

第五周:道路工程图纸绘制方法及实践。

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课程目标和大纲,有序推进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道路工程勘测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道路路线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两部分。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

一、设计的基本方法该公路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路线》设计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所设计公路的等级,采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设计,尽量不用极限值。

根据已给出的路线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40Km/h,绘制至少5000米的路线设计图,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首先进行平面设计,根据交点坐标用坐标法绘制出路线交点,得到路线平面导线,然后再根据平曲线要素以及各里程坐标绘制平曲线。

随后进行纵断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用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最后进行横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各部分的具体尺寸可参照《标准》、《路基设计规范》以及设计示例确定。

一、设计步骤1.设计概述1.1目的和要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道路路线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两部分。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方案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方案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勘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勘测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 引导学生掌握道路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并能运用到实际勘测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仪器进行道路测量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道路勘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地理知识基础,对道路工程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测基本概念:介绍道路勘测的定义、任务、作用,使学生了解道路勘测的基本内容。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勘测概述2. 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讲解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量仪器与工具3. 道路线形设计:介绍道路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步骤,分析线形设计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线形设计4. 道路测量方法:讲解道路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教材章节:第四章 道路测量方法5. 测量数据处理:介绍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计算和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测量成果的编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 测量数据处理6. 道路勘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道路勘测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道路勘测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2.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道路勘测设计中所涉及的测量工具、仪器及其使用方法;3. 引导学生掌握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仪器进行实地勘测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道路线形、横断面和交叉口设计的能力;3.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道路勘测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需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测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 道路勘测设计的定义、作用及发展概况- 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测量工具与仪器- 常用测量工具及仪器的介绍与操作方法- 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3. 道路线形设计- 线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线形设计中的平曲线、竖曲线设计- 线形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4. 道路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横断面设计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横断面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5. 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不同类型交叉口的设计要点- 交叉口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6. 道路勘测设计实践- 实地勘测与测量操作- 道路线形、横断面和交叉口设计的实践操作- 团队协作完成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道路勘测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测量工具与仪器第三周:道路线形设计第四周: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五周:交叉口设计第六周: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均与教材中相关章节紧密关联,确保学生能够结合教材进行系统学习。

道路勘测线路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线路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线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道路勘测的基本概念,掌握线路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描述不同地形、地貌对道路选线的影响,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3. 学生掌握道路纵断面、横断面测量的基本步骤,能独立完成简单道路的勘测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测量仪器进行道路选线、定位和测量,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道路勘测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道路勘测项目,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道路工程的兴趣,增强对工程学科的热爱。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尊重客观规律,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学习道路勘测的实际应用,认识到工程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路勘测基本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课程目标,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方向,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估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测基本概念:介绍道路勘测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理解道路工程的勘测流程。

-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工程概述2. 道路选线原理与方法:学习地形、地貌对道路选线的影响,掌握道路选线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选线设计3. 道路测量基本技能:学习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道路纵断面、横断面的测量步骤和技巧。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测量4. 道路勘测实践案例:分析典型道路勘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 道路勘测案例分析5. 道路勘测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道路勘测项目设计,从选线、测量到成果整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勘测项目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五个部分,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

道路勘查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查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查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道路勘查设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勘查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道路的线形设计、结构设计、交通工程设计等;了解并熟悉道路勘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环境勘查等。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道路工程设计和勘查工作,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勘查设计软件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道路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对于道路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在勘查设计过程中,注重工程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道路勘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1.道路工程:包括道路的线形设计、结构设计、交通工程设计等基本内容,涉及道路的平面、立面和纵面设计,以及道路交叉口的设计等。

2.道路勘查:包括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环境勘查等基本内容,涉及勘查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勘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包括CAD、Revit等设计软件的应用,以及测量仪器的使用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勘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道路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路工程的设计和勘查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主要包括《道路工程》、《道路勘查设计》等基本教材,用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参考书:包括《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道路勘查规范》等,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道路勘探设计的课程设计

道路勘探设计的课程设计

道路勘探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勘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中的勘探要求及规范。

3. 帮助学生理解道路勘探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勘探知识进行道路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道路工程问题,提出合理勘探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道路勘探设计实践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道路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勘探设计任务。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道路勘探设计在保障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道路勘探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为我国道路工程建设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探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勘探设计的定义与作用- 道路工程勘探设计的基本原则2. 道路工程勘探方法与技术- 地质勘探方法(如钻探、物探等)- 土壤力学参数的测定- 勘探数据整理与分析3. 道路设计基本要素- 道路线形设计(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道路结构设计(路基、路面、排水等)-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如桥梁、隧道、交通标志等)4. 道路勘探与设计的关系- 勘探对道路设计的影响- 设计中考虑勘探成果的应用5. 道路勘探设计实例分析- 分析实际道路工程案例,了解勘探与设计的结合- 学习如何根据勘探数据优化设计方案6. 道路勘探设计软件应用- 介绍常用道路勘探设计软件及其功能- 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软件使用,提高设计效率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教授。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确保学生扎实掌握道路勘探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参考内容引言:道路勘测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道路的位置、宽度、纵坡和横断面等基本要素。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勘测能力,使其掌握道路勘测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下面是本课程设计的相关参考内容:一、课程设计背景和意义: 1. 道路勘测的背景介绍:包括道路建设的重要性、道路勘测的作用和目的。

2. 道路勘测的意义:介绍道路勘测对于道路设计、施工和维护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交通运输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道路勘测的基本理论: 1. 基本概念和术语:道路横断面、纵断面、平面布法图、各种线型等基本概念和术语的介绍。

2. 勘测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常用勘测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的介绍。

3. 勘测基本原理:包括平面控制点的布设、纵断面和横断面的测量方法、高程控制等基本原理的介绍。

三、道路勘测的实际操作: 1. 勘测数据处理:包括实地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数据的测量精度分析等内容。

2. 平面布法图的制作:包括平面控制线的测量和布设、平面控制线的插值和外推等内容。

3. 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测量:包括道路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测量方法、关键点的测量和插值等内容。

四、综合设计项目:设计一个道路勘测实例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实地勘测和数据处理,完成一个道路横断面和纵断面的制作,并给出相应的报告。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设计项目,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评估。

五、课程设计的评价与总结: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包括设计报告的撰写质量、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等方面的评价。

同时,对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结语: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道路勘测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任务的完成,学生还能够培养其综合分析和综合设计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工程素养。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1)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掌握道路线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的基本方法;(3)熟悉道路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编制;(4)了解道路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管理。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2)能够阅读和分析道路工程图纸;(3)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和招投标能力;(4)能够运用现代测量仪器进行道路测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4)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为将来从事道路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道路勘测设计基本原理与流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 内容:道路工程基本概念、勘测设计流程、设计标准与规范。

2. 道路线形设计:-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线形设计- 内容: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形组合设计。

3. 路基与路面设计:- 教材章节:第三章 路基设计;第四章 路面设计- 内容:路基结构、路基稳定性分析、路面结构、路面材料设计。

4. 道路工程图纸阅读与编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工程图纸- 内容:图纸基本知识、图纸阅读方法、图纸编制要求。

大学生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大学生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大学生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道路勘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道路工程的勘测流程和关键环节。

2. 学习并运用道路几何设计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道路线形设计。

3. 了解道路工程中的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道路工程的勘测和设计,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道路勘测项目,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掌握道路勘测相关软件的使用,提升道路工程设计的现代化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增强对道路工程勘测工作的责任感。

2. 激发学生对道路工程领域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投身于交通建设的职业理想。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生道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道路勘测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在道路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测基本理论:包括道路工程概述、勘测工作的目的与意义、道路勘测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工程概述,第二章 道路勘测的基本要求与标准。

2. 道路几何设计:讲解道路线形设计原理,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几何设计,第四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第五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3. 道路测量方法与仪器:介绍常用的道路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及其操作技巧,如全站仪、GPS测量等。

- 教材章节:第六章 道路测量方法,第七章 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说明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原始资料 (1)二、道路定线 (2)2.1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2)2.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2)2.3路线方案比选评价指标 (2)三、平面设计 (4)3.1平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4)3.2直线设计 (5)3.3曲线设计 (6)3.4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实例 (7)四、纵断面设计 (10)4.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0)4.2纵坡及坡长设计 (10)4.3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11)4.4竖曲线设计 (11)五、横断面设计 (15)5.1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 (15)5.2路肩设计 (15)5.3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 (15)5.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7)六、总结 (18)参考文献 (18)一、设计说明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让我们对道路勘察设计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道路勘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同时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及课本知识,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1.2设计要求按地形图上给定的起、讫点及相应设计高程(为起讫点的原地面高程),完成该公路的初步设计的主要设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道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

2、方案图:要求线路的布设能适应地形,土石方工程量少,线形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尽量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3、完成路线平面设计图;4、完成路线纵断面设计图;5、完成路基横断面设计图;6、逐桩坐标表;7、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竖曲线表”的填写;8、完成“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计算表”的填写;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2.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4.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道路勘测设计;5.具备道路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6.具备道路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道路工程概述:道路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组成;道路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道路勘测设计原理: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道路设计的依据和原则;道路线形设计、路基设计和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3.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我国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的主要内容;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应用实例。

4.道路工程项目实践: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道路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要点;道路工程项目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道路工程项目,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设计的具体应用;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道路勘测设计的实践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道路勘测设计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学术论文等参考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教学课件,以便于讲解和演示;4.实验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工具,如测量仪器、计算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道路勘测设计》及其相关专业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既有助于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二、基本资料本段公路为平原微丘三级新建公路。

起点坐标:X=79380.000,Y=91030.000;终点坐标:X=79150.000,Y=91980.000;起、终点设计高程均同地面高程。

提供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

三、设计步骤和方法1、认真阅读地形图,查清路线带的地形、地物特征,并定出起点、终点和中间控制点;1、根据起终点和中间控制点,在地形图上进行选线,通过比选,最终确定公路具体走向,必须选出两条路线进行比选(选线时注意各个段落土石方的平衡,尽可能少占农田,少拆房屋);2、根据选定的公路具体走向,确定交点位置,量出交点坐标,计算交点间距、偏角,并根据地形、地物和《规范》的要求确定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出平曲线各要素、公路总里程;3、按照20的间距在地形图上定出各个中桩的位置,读出其他地面高程,依此点绘出纵断面(若地形变化大,则要考虑加桩);4、断面图设计;5、编制《路基设计表》;6、点绘横断面地面线,进行横断面设计;7、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8、在地形图上点绘公路用地界限,并调查征地和拆迁情况;10、整理装订成册。

四、要求1、所有设计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图表格式要求:所有图纸、汉字均要按照规范要求采用工程字体;每张图表必须有设计人、复核人、审核人及其签名,并标上图号、日期;采用3号图纸;图框尺寸,外框为420mm×297mm,内框为(430-30-10)mm×(297-10-10)mm,设计单位70mm,公路名称70mm,图名65mm,设计、复核、审核、图号、日期均为(15+20)mm。

3、横断面图比例为1:200,纵断面比例,纵向为1:2000,横向为1:200。

4、挡土墙、涵洞各绘制一个。

5、设计后的成果必须整理装订好。

五、本次设计必须提交的设计成果(一)计算说明部分1、平面计算(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纵断面计算(设计标高、竖曲线各要素等);3、路基设计表;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表);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总说明书。

(二)图纸部分1、平面设计图(含用地图);2、纵断面设计图;3、路基标准横断面图;4、路基横断面图;5、挡土墙及涵洞图各一个。

六、主要参考书目1、《道路勘测设计》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5、《小桥涵设计手册》6、《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总说明书一、概述(一)、任务依据根据某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标准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

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路基双幅两车道,宽8.50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三)、路线起讫点本路段起点A: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79380.000,91030.000,67.70),终点B:K0+623为所给地形图坐标(79150.000,91980.000,75.10),全长0.623公里。

(四)、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该工程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坦,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91.00米,河谷海拔高为65.50米,总体高差在25.5米左右。

(五)、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

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

二、路线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4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路线测设里程全长0.623公里,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如下:平曲线个数(个) 3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 1.5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 200/1平曲线占路线长(%) 52直线最大长(米) 467.439变坡点个数(个)9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次) 2.3最大纵坡(%) 4.15最短坡长(米/处) 200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 300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 2000三、横断面设计1、路基横断面布置:0.75+3.75+3.75+0.75=8.5米式中数字自左至右分别为:左路肩、行车道、行车道、右路肩。

路面横坡设置(不含超高路段):路肩为3%,行车道为2%。

2、加宽、超高方式全线加宽采用比例过度,超高方式为绕内边线旋转。

路基土石方计算控制标高为土基标高,不含路面厚度。

3、路基施工注意事项:路基施工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对能作为填方用土的挖方应尽量移挖作填,尽量减少取、弃土场地。

取、弃土场地应选择荒山、山地处,不得随意乱弃,堵塞河道,且要做好防护,绿化工作,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土基填筑前应进行清表、清淤,耕地填前夯实工作,做好填前排水。

(二)排水1、排水:挖方路段路面雨水通过路肩进入边沟,填方路段路面雨水经坡面散排至排水沟。

四、本次设计项目1、确定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2、纸上定线3、平面定线设计4、路线纵断面设计5、路线横断面设计6、挡土墙及涵洞图各一个第1章设计说明1.1工程概况设计公路为某三级公路。

本路段为平原微丘区,多为中低山地貌,地势稍陡。

路段主线长0.623km(起讫桩号为K0+000—K0+623),路基宽8.5m,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小时。

1.2公路技术等级及技术标准1.2.1公路技术等级设计路段公路等级为三级,适应于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

1.2.2技术标准(1)、控制要素:<1>、服务水平:三级<2>、设计车速:40km/小时(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1>、圆曲线最小半径:①、一般值:100m②、极限值:60m③、不设超高最小半径:600m④、最大半径:10000m<2>、缓和曲线最小长度:35m<3>、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6V(240m)为宜,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2V(80m)为宜。

<4>、平曲线最小长度:70m(3)、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1>、最大纵坡度:7%<2>、最小坡长:120m<3>、不同纵坡度最大坡长:纵坡坡度与最大坡长表1-1注:当纵坡坡度小于或等于3%时,最大坡长没有限制。

<4>、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表1-2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700 极限值450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700 极限值450竖曲线最小长度(m) 35<5>、纵向坡度与横向坡度的合成坡度最大值:10% (4)、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1>、行车道宽度:2×3.5m<2>、土路肩宽度:2×0.75m<3>、路基总宽度:8.5m<4>、视距保证:①、停车视距:40m②、会车视距:80m③、超车视距:200m<5>、双车道路面加宽值:设计路段采用第3类加宽值,不同圆曲线半径下的路基全加宽值如下表:<6>、路拱及土路肩横坡度:路拱横坡度取用2%,土路肩横坡度取用3%。

<7>、不同圆曲线半径的超高值:圆曲线半径与超高表1-3注:当圆曲线半径大于600m时,可不设超高。

第2章平面选线及定线2.1平面选线2.1.1平面选线的原则(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

(3)、选线应能满足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保证路线能够加强居民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应注意同农田等基本建设相配合,尽量少占用农田,避免可多的拆迁工程。

(4)、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2.1.2选线过程(1)、控制点的选定:在地形图范围内有三个村庄,本着设计路线应尽可能服务居民区的原则,初步选定靠近村庄的三个控制点,定出路线的大致走向。

(2)、加密控制点:在前面定出的路线大致走向的基础上,本着山岭重丘区公路应尽可能的克服高差,尽量使路线按平均自然坡度顺着等高线走,以为以后的纵断面设计留有余地的原则,选定路线上、下坡转折点和越岭标高,并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加密控制点。

(3)、确定路线走向:在前面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顺着等高线,避免初定的路线尽量少的切割等高线,把各个控制点连结起来,定出路线的走向。

考虑到路线在各控制点间的不同连结方式,初步定出甲、乙、丙三条路线方案。

(4)、方案比选:分别对甲、乙、丙三条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研究,得出各个方案的主要技经济指标,如表2-1所示:各路线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表表2-1指标单位方案甲方案乙方案丙路线总km 623 715 654 长通过村个0 0 0 庄回头弯个0 2 1线形好中中土石方中较多多量挡土墙中中多总造价较低高较高比较结推荐果通过上表的比较发现,乙方案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较平均,设置两个回头弯使得在该路段处的填方量有一定减少,但是回头弯处由于取用的圆曲线半径小,使得行车舒适性及迅速性有所降低,而且设置了回头弯却没有克服高差,没能充分发挥回头弯的作用。

丙方案虽然路线较短,联结的村庄只有两个,还要翻越一处地面标高较高的垭口,增加了开挖量,造价较高,还难以满足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要求。

相比之下,甲方案的综合指标比其他两个都好,所以推荐甲方案。

2.2 纸上定线设计路段为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地形复杂,横坡陡峻,路线平、纵,横面所受的限制较严,定线时应尽可能的克服高程。

2.2.1 定导向线:(1)、首先在1:2000的地形图上,仔细研究路线选线阶段选定的主要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拟定路线走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