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一、单选题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B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A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B. 等速C. 减速D. 无法确定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平衡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B.平均运距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B. 1:200C. 1:500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B.离开城镇C.靠近城镇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课后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课后习题

B A QD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24分1.现行《标准》(JTJ01-97)规定,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 使用任务 、 功能 及 适应的交通量 分为五个等级。

(笔记)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型式有一块板(单幅路) 、二块板(二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

P983.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离心力使之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一是 倾覆 ,二是 滑移 ,在发生横向倾覆 之前先产生横向 滑移 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 滑移 ,从而保证汽车的横向稳定性。

P31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停车 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一般应满足 会车 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隔内设置大于规定的 超车 视距的路段。

P59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 、 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和惯性阻力 。

P206.展线的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 螺旋展线 和 回头展线 。

P148 7.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 交通管制 、 渠化交通 和 立体交叉 。

P1908.一般选线要经过方案比较、 路线带选择 和 具体定线 三个步骤。

P1329.道路平面线形就是由 直线 、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的适当组合而构成的。

P3610.我国公路按路幅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 、 双幅多车道 和 单车道 三大类。

P9611.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P912.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P6二、名词解释:20分1.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P43 2.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笔记) 3.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

P30 4.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

《道路勘测设计》题集

《道路勘测设计》题集

《道路勘测设计》题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在进行道路选线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必须考虑的自然条件?( )A. 地形地貌B. 气候条件C. 土壤地质D. 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答案:D)2.道路纵断面设计中,确定最大纵坡的主要依据是下列哪一项?( )A. 车辆的动力性能B. 道路的美学要求C. 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宽度D. 道路横断面的宽度(答案:A)3.在道路平面设计中,交点法主要用于哪种类型的道路设计?( )A. 直线型道路B. 曲线型道路,特别是山区道路C. 高速公路的直线段D. 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设计(答案:B)4.下列哪一项不是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A. 车道宽度的确定B. 边坡坡度的设计C. 路肩宽度的设置D. 道路沿线景观规划(答案:D)5.道路勘测中,使用全站仪主要是为了测量哪些数据?( )A. 道路的长度和宽度B. 道路的横向坡度和纵向坡度C. 道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和高差D. 道路两侧植被的种类和密度(答案:C)6.在进行路线方案比选时,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评价指标?( )A. 工程造价B. 施工难度C. 路线长度D. 道路沿线的广告收入(答案:D)7.道路定线时,为避免大填大挖,通常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尽量沿等高线布线B. 尽可能穿越山脊线C. 不考虑地形,直接连接两点最短距离D. 优先考虑道路美学,忽视工程造价(答案:A)8.在道路设计中,排水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下列哪个因素?( )A. 道路的美观B. 道路的通行能力C. 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D. 道路沿线的商业开发(答案:C)9.下列哪一项不是道路交叉设计的基本原则?( )A. 保证交通流畅B. 减小占地面积C. 提高道路景观价值D. 确保行车安全(答案:C)10.在进行道路线形设计时,关于直线与曲线的组合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直线段不宜过长,以免驾驶员视觉疲劳B. 曲线段应合理设置,以适应地形和交通需求C. 直线与曲线之间应平滑过渡,避免突兀D. 为追求道路美观,应多使用曲线,少使用直线(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5分)1.道路勘测设计中,_________是确定道路中线位置及其空间几何形状的工作,它是道路设计的基础。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B. 等速C. 减速D. 无法确定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平衡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B.平均运距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B. 1:200C. 1:500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B.离开城镇C.靠近城镇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1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均日交通量B. 日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 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B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C )。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A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12、在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衡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B.均运距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B )。

A. 1:100B. 1:200C. 1:50015、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6套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6套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6套道路勘测设计试题A1、公路根据和分为⾼速公路、⼀级公路、⼆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道路设计通⾏能⼒是经过对和的诸多修正以后得到的。

3、动⼒因数D,是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和的性能。

4、平曲线若为凸型曲线,且设计车速为120km/h,则其最⼩长度为。

5、两条⽆交通管制的单⾏线相交时,冲突点有个,分流点和合流点分别有个、个。

⼆、名词解释(2′×5)1、交通量:2、道路阻⼒系数:3、路幅:第1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4、展线:5、交织:三、简答(4′×5)1、绘图说明平⾯⼗字交叉⼝⽴⾯设计的基本类型。

2、汽车⾏驶的充分必要条件。

3、横向⼒的存在对⾏车产⽣种种不利影响,越⼤越不利,表现在哪些⽅⾯。

第2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4、写出以下⼏种平⾯线型的要素组合,如:基本型: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

① S型曲线②卵型曲线③ C型④复合型5、什么是渠化交通及其作⽤。

四、论述(10′×2)1、直线最⼤长度的确定以及⼀般要求。

第3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2、什么是缓和曲线?为什么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最常⽤的形式及其优点是什么?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考虑了哪⼏个因素?五、计算(10′+10′+10′+10′)1、横向⼒系数µ反应坐车的舒适性,不能过⼤。

假定在某公路的弯道处的最⼤横向⼒系数µ为0.09,则:①当R=500m,i=5%,允许最⼤车速为多少?h②当V=80km/h,i=-3%时,平曲线半径⾄少应为多⼤,才不⾄发⽣危险。

h第4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2、双车道公路上同向⾏驶的车辆之间存在超车⾏为,⼀般都是利⽤对向车道进⾏超车。

超车视距关乎超车⾏为的安全性。

欲超车车辆以60km/h⾏驶,准备以5m/s2超越30km/h的前车,加速⽤时3s,超车车辆在对向车道上⾏驶了3s回到⾃⼰的车道,假定安全距离为30m,对向汽车以60km/h的速度⾏驶了⼀段距离,求最⼩必要超车视距。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6套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6套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A1、公路根据和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道路设计通行能力是经过对和的诸多修正以后得到的。

3、动力因数D,是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和的性能。

4、平曲线若为凸型曲线,且设计车速为120km/h,则其最小长度为。

5、两条无交通管制的单行线相交时,冲突点有个,分流点和合流点分别有个、个。

二、名词解释(2′×5)1、交通量:2、道路阻力系数:3、路幅:第1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4、展线:5、交织:三、简答(4′×5)1、绘图说明平面十字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2、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

3、横向力的存在对行车产生种种不利影响, 越大越不利,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4、写出以下几种平面线型的要素组合,如:基本型: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

① S型曲线②卵型曲线③ C型④复合型5、什么是渠化交通及其作用。

四、论述(10′×2)1、直线最大长度的确定以及一般要求。

第3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2、什么是缓和曲线?为什么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最常用的形式及其优点是什么?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考虑了哪几个因素?五、计算(10′+10′+10′+10′)1、横向力系数μ反应坐车的舒适性,不能过大。

假定在某公路的弯道处的最大横向力系数μ为0.09,则:①当R=500m,i=5%,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h②当V=80km/h,i=-3%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才不至发生危险。

h第4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2、双车道公路上同向行驶的车辆之间存在超车行为,一般都是利用对向车道进行超车。

超车视距关乎超车行为的安全性。

欲超车车辆以60km/h行驶,准备以5m/s2超越30km/h的前车,加速用时3s,超车车辆在对向车道上行驶了3s回到自己的车道,假定安全距离为30m,对向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一段距离,求最小必要超车视距。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 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B.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B. 1:200 C. 1:500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B.离开城镇 C.靠近城镇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道路交叉设计1.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2)正确设计交叉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

2.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1)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2)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3.平面交叉口的型式有哪些?其适用范围如何?答:常见的交叉口型式有:十字型、T字型、X字型、Y字型、错位交叉和多路交叉(五条或五条以上道路的交叉口)等几种。

(1)十字型交叉口是最基本的平面交叉口型式。

它型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处理,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同等级或不同等级道路的交叉。

(2)X字型交叉口是两条道路以锐角或钝角斜交。

当相交的锐角较小时,将形成狭窄的交叉口,对交通不利(特别对左转弯车辆),锐角街口的建筑也难处理。

所以,当两条道路相交,如不能采用十字型交叉口时,应尽量使相交的锐角大些。

(3)T字型交叉口、错位交叉口和Y字型交叉口均用于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交叉口的直顺方向。

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一条尽头式干道和另一条滨河主干道相交,两条主干道亦可设计成T字型交叉。

必须注意的是,不应该为了片面地追求道路的对街景处理而把主干道规划和设计成错位交叉,致使主干道曲折,影响了主干路车辆的畅通。

(4)复合交叉口是多条道路交汇的地方,容易取得突出中心的效果,但用地大,并给交通组织带来很大困难,采用时必须慎重考虑。

其中最基本的型式是T字型交叉和十字型交叉,其他形式可以看作是由这两种型式变形而成的。

由于这两种交叉型式简单、视线良好、行车安全、用地经济,故我国各类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大多数采用这两种型式。

但应注意下列情况下的平面交叉口应避免采用T字型交叉和十字型交叉这两种型式。

(1)交叉角小于45°的斜交交叉;(2)两相如交叉口间距小于60m的交叉;(3)复合(或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

4.交叉口型式选择的要求有哪些?答:交叉口型式选择的要求:(1)既占地面积小又能安全迅速地通过最大交通量;(2)平面形式、断面组成应符合道路等级、交通量的要求;(3)交叉口竖向设计能既满足排水、管线的要求又和周围地形环境相适应;(4)具有合理的交通管理、导流及防护安全等措施。

5.交叉口型式的选择和改建的原则有哪些?答:交叉口型式的选择和改建,可按以下原则进行:(1)型式要尽量简单。

尽可能选用正交或接近90°的十字型交叉口。

(2)尽量使相邻交叉口之间的道路直通。

在市区,除因受地物条件限制(例如道路必须沿河流、城墙、铁路等)必须布设T字型交叉口外,在一般情况下,干道与干道相交不宜选用T字型交叉口,虽然T字型交叉口的型式简单,但容易造成干道网东西向或南北向的道路不能直通,影响交通。

(3)交叉道路应避免锐角相交,尽量以近于90°相交。

(4)主流交通的道路线形应尽量顺直,任何一侧不宜有两条以上路段与之交汇。

(5)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的错位交叉。

当相邻的两个T字形交叉口(错位交叉)之间距离很短时,,由于交织段长度很短,将影响进出错位交叉口的车辆不能顺利行驶,因而阻碍主干道上的直行交通。

为此,可把相邻的两个交叉口合二为一。

(6)畸形和多条道路(n>4)的交叉,应尽量避免,或予以简化。

可采取以下措施:设中心岛改为环形交叉口;封路改建把多条道路交叉或畸形交叉改建为正交;调整交通把双向交通改为单向交通,把多路交叉及畸形交叉改建为正交,6.交叉口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有:限定车流行驶方向、设置专用车道、渠化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等。

7.什么是设置专用车道与渠化交通组织?答:设置专用车道: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

所谓渠化交通,就是指人、车分离,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顺序行驶,通常通过在道路上划线,用绿带和交通岛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一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通过。

8.左转弯车辆交通组织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答:左转弯车辆交通组织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3)变左转为右转。

9.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的方法有哪些?答:公路设计中往往不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但对城市道路因大量行人和非机动车存在,合理组织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是消除交叉口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行人交通组织: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互不干扰。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10.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半径,交织长度的要求,交织角,环道的宽度,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环道的横断面,环道的外缘石,环岛的通行能力。

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方形圆角等,它主要取决于相交道路的等级、交角及地形和地物,一般常用圆形,也可以采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几何形状的中心岛。

中心岛的半径:中心岛的半径首先应满足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然后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和宽度,验算相邻道口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车辆交织行使的要求。

交织长度的要求: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互相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路程,称为交织长度。

交织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应能满足汽车以一定车速相互交织并连续行驶,最小应不小于4s的行驶距离。

交织角:交织角是进环车辆与驶出车辆轨迹的相交角度。

用以检验车辆在环道上交织行驶时的安全程度。

它以右转弯车道的外缘1.5m和中心岛缘石外1. 5m的两条切线的交角来表示。

交织角的大小取决于环道的宽度和交织段长度。

环道的宽度,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环道的横断面,环道的外缘石,环岛的通行能力。

11.交叉口竖向设计有哪些要求?答: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目的,是要统一解决相交道路之间以及交叉口和周围建筑物之间在立面位置上的行车、排水和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1)使相交的道路在交叉口内能有一个平顺的共同面,便利车辆和行人交通;(2)使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能迅速排除;(3)使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各点标高能与建筑物的地面标高相协调而具有良好的空间观感。

12.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如下:1.主、次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横坡度一般均保持不变(非机动车道纵坡、横坡可变),次要道路的纵横坡度可适当改变;2.同级道路相交,纵坡一般不变,横坡可变;3.路口设计纵坡不宜太大,一般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不大于3%;4.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四周建筑物地表标高相协调;5.为了保证交叉口排水流畅,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背向交叉口以外。

6.合理确定变坡点和布置雨水口。

13.以十字形交叉口为例,根据相交道路纵坡方向的不同,交叉口竖向设计有哪几种基本形式?答:以十字形交叉口为例,根据相交道路纵坡方向的不同,竖向设计有以下六种基本形式:(1)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均背离交叉口;(2)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都指向交叉口;(3)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背离而一条指向交叉口;(4)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指向交叉口而一条背离;(5)相邻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背离;(6)处于马鞍形地形上,相对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背离。

14.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答: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收集资料(1)测量资料:交叉口的控制标高和控制坐标;收集或实测1:500或1;200地形图,详细标注附近地坪及建筑物标高。

(2)道路资料:相交道路的等级、宽度、半径、纵坡、横坡等平纵横设计和规划资料。

(3)交通资料: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直行、左、右转的比例)。

(4)排水资料:已建或拟建地上、地下排水管渠的位置和尺寸。

2.绘出交叉口平面图包括:路中心线、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缘石半径、方格线。

3.确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一般为缘石半径的切点以外5m~l0m(即相当一个方格),这是考虑到自双向横坡逐渐过渡到单向横坡所需要的一定距离,并应与相交道路的路面标高完全衔接。

4.确定立面设计的图式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纵坡方向、地形和排水的要求,确定采用的立面设计等高线形式,并根据纵坡的大小和精度的要求选定相邻等高线的高差h一般为0.02m~0.10rn,取偶数便于计算)。

5.确定路段上的设计标高(通常用设计等高线表示),见图1.6.13。

6.确定交叉口上的设计标高(1)选定交叉口范围内合适的路脊线和控制标高所谓路脊线即是路拱顶点(分水点)的连线。

(2)确定标高计算线网并计算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标高计算线网的确定可以采用:方格网法、圆心法、等分法和平行线法。

7.勾画交叉口上的设计等高线.参照已知的立面设计图式和形状,把各等高点连接起来,即得初步的以设计等高线表示的交叉口立面设计图。

8.调整标高9.计算施工高度根据等高线的标高,用补插法求出方格点上的设计标高,最后可以求出施工高度(它等于设计标高减去地面标高),以符合施工要求。

15.什么是立体交叉?答:立体交叉系指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相互交叉时,用跨线桥或地道使两条路线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通过的交叉形式。

16.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答:立交的主要组成部分:1.跨线构造物:它是立交实现车流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包括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上跨式)以及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下穿式)。

2.正线:它是组成立交的主体,指相交道路的直行车行道,主要包括连接跨线构造物两端到地坪标高的引道和交叉范围内引道以外的直行路段。

3.匝道:它是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有时包括匝道与正线以及匝道与匝道之间的跨线桥(或地道)。

4.出口与入口: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

5.变速车道:因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在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

出口端为减速车道,入口端为加速车道。

6.辅助车道:当高等级公路与次要公路相交时,在分、合流附近,为了使匝道与高等级公路车道数平衡和保持主线的基本车道数而在主线一侧增设的车道。

7.集散车道:城市附近的高速公路,为了减少进出高速公路的车流交织和进出口数量在高速公路的一侧或两侧修建的与高速公路平行而又分离供车辆进出的专用车道。

17.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有哪些?答:立交叉的体设置条件(1)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铁路、各类道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一级公路与其他公路交叉应尽量采用立体交叉;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铁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大城市机场路与一般路相交可采用立体交叉:(2)根据交通量的需要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主干路和主干路相交的路口,当进入路口的现况交通量超过4000—6000(辆/h)(折合成小客车),相交道路为四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