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c04f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b.png)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答案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道路建设中的勘测、设计和规划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道路的勘测设计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前,对道路线路、地形地貌、土壤地质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然后根据勘测结果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它包括道路线路选择、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内容。
2. 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是什么?道路勘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道路的线路、纵断面和横断面等参数,以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并保证道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通过勘测设计,可以合理规划道路的线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
3. 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勘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地形地貌调查;进行土壤地质调查;进行地面控制点的测量;进行纵断面和横断面的测量;进行交叉口设计;编制勘测设计报告等。
4. 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哪些?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法、电子经纬仪测量法、GPS测量法、水准测量法、三角测量法等。
这些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以满足道路勘测设计的要求。
5. 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纵断面的起点和终点;确定纵断面的坡度和坡长;确定纵断面的超高和超高长度;确定纵断面的曲线和曲线长度;确定纵断面的渠化和渠化长度等。
这些内容都是为了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
6.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横断面的车道数和车道宽度;确定横断面的路肩和路肩宽度;确定横断面的人行道和人行道宽度;确定横断面的排水设施和排水设施宽度等。
这些内容都是为了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
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
![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7639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9.png)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道路勘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规划和设计阶段,通过对道路所在区域进行详细勘测和测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为道路建设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的过程。
它包括道路线路测量、地形测量、交通流量测量、地质勘探、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二、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1. 道路线路测量:通过测量道路线路的长度、宽度、坡度、曲线等参数,确定道路的几何形状和布局,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性。
2. 地形测量:通过测量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包括高程、地势、水文等信息,为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交通流量测量:通过测量道路上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了解道路的交通负荷,为道路设计提供合理的通行能力和交通组织方案。
4.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壤、岩石、地下水等信息,为道路的地基设计和路基处理提供依据。
5. 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噪音、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等方面,为道路建设的环保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三、道路勘测设计的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经纬仪测量、水准测量等,通过测量角度、距离、高程等参数获取道路相关数据。
2.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卫星和航空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地形数据,为道路勘测设计提供全面的地理信息。
3.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道路勘测设计所需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展示,提高勘测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4. 数字测图技术:利用数字化测图仪等设备,实现对道路线路和地形地貌的高精度测量和绘制,提高测绘效率和准确性。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前期必不可少的工作,它通过详细测量和勘测获取各类数据和信息,为道路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09787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f.png)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进行道路建设前,对所建造的道路进行现场勘测、设计和规划,以确定道路建设的具体方案及技术要求。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它对于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包括了地形测量、地下管线调查、土壤力学试验、原材料取样等一系列的工作,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流程。
一、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道路勘测设计的第一步,它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信息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信息。
地形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正投影法、三角剖分法和电子地图等,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形测量方法进行勘测。
在地形测量中,需要测量的参数包括地面坡度、地貌形态、土质特征等,这些参数对于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地下管线调查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地下管线调查是对于道路所在区域内的各类管线进行调查和记录,以确定道路建设时所需避开的管线位置以及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地下管线调查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排水管、污水排放管、通讯光缆、电缆线路、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等的位置、深度、规格等。
这些管线的存在和管线的布局位置将直接影响到道路建设的方案选择和方向规划。
三、土壤力学试验土壤力学试验是道路勘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主要目的是对于道路建设所需使用的土壤材料进行力学性质测试,包括压缩性、弹性、剪切性、稳定性等。
土壤力学试验对于道路的设计和建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试验可以确定道路所需的土壤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及不同材料间的协调性,从而选择合适的土壤材料来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四、原材料取样原材料取样是指在道路勘测设计中根据所需施工材料的特点确定取样点位,采集需要施工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方便后续的实验和检测。
原材料取样包括石头、砂石、水泥,混凝土等,我们在进行取样时需要注意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着道路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地形测量、地下管线调查、土壤力学试验、原材料取样等一系列的工作来确定道路建设方案和技术要求。
《道路勘测设计 》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f79c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6.png)
道路设计要点
1 道路设计流程
解释道路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3 道路横断面设计要点
介绍道路横断面设计的重要要素。
2 道路设计标准和规范
讲解符合道路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4 道路纵断面设计要点
说明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关键要点。
勘设计案例分析
1 案例1:某市城市交通干线勘测设计
列出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 相关勘测设计案例及论文
提供一些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案例和论文。
《道路勘测设计 》PPT 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勘测技术及工具、道路 设计要点以及实际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道路勘测设计。
背景介绍
1 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
了解道路勘测设计对规划和建设道路的重要 性。
2 相关政策法规
介绍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政概念和目的。
2 勘测的分类
介绍不同类型的勘测,如地面勘测和地下勘测。
3 勘测的基本流程
阐述勘测的步骤和流程。
勘测技术及工具
1 勘测技术的分类
概述常用的勘测技术,如全站仪和GPS技术。
2 勘测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介绍用于道路勘测的各种工具,如测距仪和地形仪。
3 勘测精度及误差控制
分享某市城市交通干线勘测设计的实际案例。
2 案例2:某县农村公路改建勘测设计
讨论某县农村公路改建的勘测设计案例。
总结与展望
1 勘测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对当前勘测设计的状况进行总结,并展望未 来的发展趋势。
2 勘测设计的重要意义
强调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相关勘测设计标准与规范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3838cada38376baf1fae5a.png)
6.1 概述1.选线的目的与任务(1)目的道路选线的目的,就是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相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地物其他沿线条件,综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上选定道路路中线平面位置。
(2)任务道路选线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道路的走向和总体布局;具体确定道路的交点位置和选定道路曲线的要素,通过纸上或实地选线,把路线的平面位置确定下来。
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1)一般方法1)实地选线实地选线是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现场实地进行勘察测量,经过反复比较,直接选定路线的方法。
这是我国传统的选线方法。
其特点是简便、切合实际;实地容易掌握地质、地形、地物情况,作出的方案比较可靠;定线时一般不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
但是,这种方法野外工作且很大,体力劳动强度大,野外测设工作受气候季节的影响大;同时,由于实地视野的限制,地形、地貌、地物的局限性很大,使路线的整体布局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实地选线适用于一般等级较低、方案比较明确的公路。
2)纸上选线是在已经测得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局、方案比选,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将此路线再放到实地的选线方法。
其特点是野外工作量较小,定线不受自然因素干扰;能在室内纵观全局,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条件,综合平衡平、纵、横三方面因素,所选定的路线更为合理。
但纸上定线必须要有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地形图的测设需花费较大的工作量和具备一定设备。
纸上选线的地形图若用航空摄影图可大大缩短成图时间。
纸上选线的一般步骤是:①实地敷设导线;②实测地形图(可用人工或航测法);③纸上选定路线;④实地放线。
随着航测技术的发展,纸上选线方法开始广泛运用;特别对于高等级公路和地形地物及路线方案十分复杂的公路更为适用。
3)自动化选线随着航测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将航测和电算相结合的自动化选线方法已研制成功。
自动化选线的基本作法是:先用航测方法测得航测图片,再根据地形信息建立数字地形模型(即数字化的地形资料),把选线设计的要求转化为数学模型,将设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则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自动选线、分析比较、优化,最后通过自动绘图仪和打印机将全部设计图表输出。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8bfd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a.png)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旨在确定道路的线路、断面和纵、横坡等参数,为道路的建设提供准确、详尽的设计数据。
本文将从勘测设计的步骤、内容、注意事项等角度,全面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知识点。
一、勘测设计步骤道路勘测设计包括勘测前的准备工作、现场实地勘测、数据处理和设计编制等步骤。
1. 勘测前准备工作道路勘测设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勘测的目的、范围和要求,获取相关的基础资料等。
此外,还需要编制勘测设计方案,明确勘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现场实地勘测现场实地勘测是道路勘测设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路线勘测和纵、横断面勘测两个方面。
路线勘测主要是确定道路的线路,包括起点、终点、过渡线路等。
在路线勘测过程中,需要实地考察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并确定路线的位置和走向。
纵、横断面勘测是为了确定道路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情况,包括坡度、曲线半径、超高、房屋、水利设施等,以及与路线相关的交叉路口、桥梁、隧道等。
3. 数据处理在完成实地勘测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设计编制。
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计算、归纳和绘制等。
4. 设计编制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根据道路的勘测数据,进行设计编制工作。
设计编制包括道路线形设计、断面设计、标志标线设计、排水设计等,最终形成道路勘测设计成果。
二、勘测设计内容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路线勘测结果、纵、横断面信息、地形图、地物图、标志标线图、排水设计等。
1. 路线勘测结果路线勘测结果包括道路的起点、终点、里程桩号、路线的走向、交叉路口、桥梁、隧道等信息。
2. 纵、横断面信息纵、横断面信息是道路勘测设计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地面线、纵断面线、辅助线等,以及相关的道路标高、房屋、水利设施等数据。
3. 地形图道路勘测设计需要制作地形图,以直观展示道路所经过的地形情况。
地形图需要准确表达地势、高程和地面特征等信息。
4. 地物图地物图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绘制的道路周边地物的分布图,包括建筑物、树木、水域等。
道路勘测设计实施方案
![道路勘测设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851f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5.png)
道路勘测设计实施方案一、前言。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安全性、通行性和经济性。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勘测设计方案对于保障道路建设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出道路勘测设计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二、勘测设计原则。
1. 依据地形地貌,合理选取勘测线路,保证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结合道路设计要求,确定勘测内容和方式,确保勘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勘测设计,确保勘测数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合理规划勘测方案,确保勘测工作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三、勘测设计步骤。
1. 确定勘测范围,根据道路规划和设计要求,确定勘测范围,包括道路线路、路基、桥梁、隧道等相关区域。
2. 勘测前准备,收集相关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基础数据,编制勘测方案和计划。
3. 勘测测量,采用现代化的勘测测量技术,进行道路线路、地形地貌、交通流量等数据的测量和记录。
4. 数据处理,对勘测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勘测报告和设计图纸。
5. 勘测评审,对勘测报告和设计图纸进行评审,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和符合设计要求。
6. 勘测成果归档,将勘测成果进行归档管理,为后续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四、勘测设计技术要求。
1. 测量精度要求高,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确保勘测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技术先进,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和算法,对勘测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分析。
3. 设计图纸规范化,编制设计图纸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图纸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4. 勘测报告完整性,编制勘测报告时,应包括勘测范围、勘测方法、勘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等完整内容。
五、勘测设计质量控制。
1. 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勘测设计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强化勘测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版张弛大纲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版张弛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40013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f.png)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版张弛大纲第一章概述1.1 道路勘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1.2 道路勘测设计的发展历程1.3 第六版《道路勘测设计》的修订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勘测设计基础2.1 地形地貌分析2.2 勘测设计基础知识2.3 勘测仪器与设备第三章勘测设计测量3.1 道路线路测量3.2 横断面测量3.3 立面测量3.4 坡面测量3.5 典型断面测量3.6 路面平整度测量第四章勘测设计数据处理4.1 勘测数据处理原理4.2 勘测设计数据处理软件4.3 数据处理方法4.4 数据处理结果的分析与评价第五章道路设计要求5.1 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5.2 道路设计的功能要求5.3 道路设计的技术要求第六章道路设计规范6.1 道路设计规范的制定原则6.2 道路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6.3 道路设计规范的应用范围第七章道路设计方法7.1 道路设计的基本方法7.2 道路设计的经验方法7.3 道路设计的专业方法第八章勘测设计实例分析8.1 公路道路设计实例分析8.2 城市道路设计实例分析8.3 山区道路设计实例分析第九章道路设计技术应用9.1 GIS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9.2 GPS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9.3 遥感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第十章道路勘测设计的创新与发展10.1 道路勘测设计的创新方向10.2 道路勘测设计的发展趋势10.3 道路勘测设计的未来展望第十一章道路勘测设计案例分析11.1 典型道路勘测设计案例分析11.2 道路勘测设计案例的总结与展望11.3 道路勘测设计案例分享与交流结语《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版的出版,是对道路勘测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是对道路勘测设计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展示。
希望本书能够为道路勘测设计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的读者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道路勘测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交流和发展。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cc299a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9.png)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在道路勘测设计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对应于初步设计的称为道路初测;对应于施工图设计的称为道路定测。
一、道路初测(一)日的、任务及准备工作1.目的任务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的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批复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修建原则和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勘测,确定采用的方案,并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中路线方案的选定应采用“纸卜定线法”,当受地形、地物及设备条件限制时,可采用“现场定线法”。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查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
2.准备工作1)搜集资料为满足初测和初步设计的需要,航摄像片初测前应收集、掌握以下资料:(1)可供利用的各种比例地形图、航测图、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资料。
(2)了解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收集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3)搜集沿线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道、城建、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及规划、设计、科研成果等资料。
(4)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路的测设、施工及路况等资料。
另外注意以下资料的收集与调查:(1)了解沿线地形情况,拟定路线途径的地形分界位置。
(2)了解沿线涉及测量工地的地形、地貌、地物、通视、通行等情况。
拟定勘测工作的困难类别。
(3)调查沿线生活供应、交通条件等情况。
2)室内研究路线方案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路线基本走向方案,在既有地形图(1:10000-1:5嗍)与航测照片上进行室内研究,并进行初步的方案比选,拟定需要勘测的方案及比较路线,确定现场需要调查和落实的问题。
3.路线方案的现场核查和落实的问题开测前,应组织路线、地质、桥涵等专业的主要人员,必要时邀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派员参加进行现场路线方案的核实工作。
道路勘测设计工作流程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工作流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7b48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4.png)
道路勘测设计工作流程资料一、勘测前准备1.简要了解勘测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交通流量等情况,了解道路的用途和设计要求。
2.收集已有的相关档案和资料,包括土地规划、道路布局图、地形图等,为后续勘测提供基础数据。
3.制定勘测方案,确定勘测的范围、内容、精度要求等,制定勘测任务书。
二、实地勘测1.进行控制测量,确定勘测控制网的位置和坐标。
使用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并进行数据采集。
2.进行地形测量,获取勘测区域内的地形数据。
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仪器对地形特征进行测量和记录,包括地面高程、山体、水体等情况。
3.进行地物测量,记录道路勘测区域内的各种地物信息。
如建筑物、管线、树木等,采用测距仪、测距仪和遥感技术等进行测量。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1.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验收、剔除异常数据、校正等。
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得到相应的测量结果。
2.处理地形数据,包括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地面特征的分析等。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地形图和剖面图等。
3.进行地物数据的分析,包括地物分布、特征等。
使用CAD等软件对地物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相关图纸。
四、设计编制1.根据勘测结果和设计要求进行道路的布局设计。
根据道路用途和交通流量等要求,确定道路的宽度、曲线半径、坡度等参数。
2.进行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
根据地形数据和设计要求绘制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图,确定路面高度、边坡等详细设计参数。
3.进行相关附属设施的设计,包括交叉口、引道等。
根据交通需求和交叉口类型,设计相应的交叉口形式和引道布置。
4.编写道路勘测设计报告,总结勘测结果和设计方案,并进行审核、修改和完善。
五、成果归档和交底1.对勘测测量资料和设计图纸进行整理和归档,制作成正式的纸质和电子文件。
2.对勘测结果进行交底,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和说明,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
3.进行设计成果的审查和验收,确保设计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90aab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5.png)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规划、建设道路前,对路线进行测量、勘察、设计和规划的一系列工作,是道路建设的第一步。
以下是关于道路勘测设计的一些知识点:1.测量技术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形测量等。
其中,全站仪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道路纵断面、横断面、平面、交叉路口坡度和曲线等测量;GPS测量适用于对大面积地形进行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制图;地形测量适用于狭窄、崎岖地形的测量,包括测量高缘线、侧缘线、人行道、排水设施等。
2.地质勘探在道路勘测设计中,地质勘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确定道路所经过的地层情况、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分布、灾害隐患等信息,并作为道路设计的重要参考。
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钻探、试验坑、地震波勘探等。
3.路线设计路线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环节。
路线设计需要按照城市或乡村的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当地的交通、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道路的起点、终点、路线、道路等级、纵坡和横向坡度、曲线等设计要素。
路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路线的经济、实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达到科学规划道路的目的。
路基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路基设计要考虑到不同路段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土壤类型等因素,在充分了解路段情况的基础上,设计路基的高度、宽度、坡度、侧向护坡、排水设施、边沟等设计要素,使之能够承载交通运输和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达到安全高效地运输的目标。
路面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路面设计要根据道路所处的交通量、车速、车型等不同因素,确定路面的厚度、强度、路面结构类型、路面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路面弯曲、坡度、路桩、树木、人行道等因素对路面的影响,达到经济、安全、舒适、环保的要求。
6.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勘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交叉口设计必须考虑到各种交通形式,包括汽车、自行车、行人、公交车等。
交叉口设计涉及到交叉口的类型、控制方式、信号设计、交通标志、路口亮化等问题。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全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f24ded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3.png)
和排放。
资源循环利用
03
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道路建设的可持
续性。
可持续发展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综合交通规划
将道路勘测设计与城市规 划、交通规划相结合,实 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出行
优化道路设计,提高道路 通行效率,鼓励低碳出行 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社会经济效益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充分考 虑社会经济效益,合理利 用资源,降低建设和运营 成本。
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营效率。
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确保道路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充分考虑行车安全和行人安全,采取必要 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在满足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 控制道路建设的投资成本,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经济效益。
环保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
注重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 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 破坏。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道路设计,优化路线布局,提高 设计效率。
自动化与智能化软件
开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实现数据自动处理、分 析和可视化。
绿色勘测设计理念
生态保护
01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节能减排
02
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降低道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Civil 3D
专业的道路设计软件,可以进行三维 建模、纵断面设计、土方量计算等功 能。
05
道路勘测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道路勘测设计案例
案例一
某市主干道改造工程
案例二
某市快速路建设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e81c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5.png)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 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是什么?2. 道路勘测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3.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需要进行哪些测量工作?4. 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 请简要描述你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的思路和步骤。
二、答案:1. 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道路建设的可行性和进行合理布局规划,确保道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
2. 道路勘测设计应包括:道路线型设计、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排水设计等内容。
3.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需要进行以下测量工作:地形测量(包括高程测量和平面测量)、交通流量测量、土质分类测量、水文测量等。
4. 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地质地貌、交通流量、施工材料、环境保护、地下管线及设施、土体稳定性、排水条件等。
5. 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我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规划要求、设计标准、地理地质资料等。
b. 进行地形测量,获取道路所经过区域的地形数据,包括高程和平面信息。
c. 进行交通流量测量,了解道路通行量,以确定设计参数。
d. 进行土质分类测量,获取道路所经过土地的物理力学特性,以评估路基、路面等设计要求。
e. 进行水文测量,了解道路所处坡度、排水条件等,以确定相应的排水方案。
f. 进行道路线型设计,根据地形数据和设计要求,确定道路的线型走向。
g. 进行横断面设计,根据线型走向和纵断面要求,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
h. 进行纵断面设计,根据线型走向和纵断面要求,确定道路的坡度和纵向曲线。
i. 进行交叉口设计,根据规划要求和交通流量,设计道路的交叉口结构。
j. 进行排水设计,根据水文测量结果和设计要求,设计道路的排水系统和设施。
这些步骤中,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达到道路勘测设计的目标。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68ae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2.png)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对新建、改建或维修道路时进行的地形勘测和工程量测算,以便合理规划、设计和施工道路工程。
在道路工程中,勘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道路勘测设计的基础。
它是通过测量地面上的各种地形特征,如高程、坡度、曲率等,来获取地形数据。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和激光测距仪测量等。
通过准确获取地形数据,可以为道路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二、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指对道路上车辆数量和流动情况进行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可以了解道路的交通状况,包括道路的通行能力、拥堵情况等。
常用的交通流量调查方法包括车辆计数法、视频观测法和交通流量传感器等。
交通流量调查的结果对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交通管理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起点、终点和各个断面之间的要求,确定道路的纵向剖面。
它主要包括纵断面的长度、坡度、坡度变化等要素的确定。
纵断面设计的目标是确保道路在高程和纵向坡度上的合理性,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功能要求和交通组织方式,确定道路的横向断面。
它主要包括道路的宽度、车道数、人行道、路肩等要素的确定。
横断面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通行空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五、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叉口设计是指根据交叉口的类型和交通组织要求,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形状和交通设施设置。
常见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和立交桥等。
交叉口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是指在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交通标志和道路标线。
标志标线设计是根据交通管理要求和道路使用情况,合理设置各种标志标线,提醒和引导驾驶员正确行驶。
常见的标志标线包括交通信号灯、标线、标牌等。
道路勘测设计名词解释
![道路勘测设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f8757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0.png)
道路勘测设计名词解释
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对道路工程进行勘测和设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所要建设或改建的道路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规划,以确定道路的几何形状、线路走向和坡度等方面的设计参数。
以下是对道路勘测设计常见名词的解释:
1. 道路勘测设计:指对道路工程进行勘测和设计的整体过程,包括测量与设计的各个环节。
2. 勘测:指对道路所在区域进行详细的测量,包括线路走向、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等的测量。
3. 设计参数:指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和确定的各项参数,包括道路等级、几何形状、标准断面、车行道宽度、路基、排水、交通标志标线等。
4. 几何形状:指道路在平面上的形状,包括直线段、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以及交叉口、匝道等的设计。
5. 线路走向:指道路在平面上的走向,包括起点、终点坐标以及中间各点的坐标,用于确定道路的线形。
6. 坡度:指道路纵向上的倾斜程度,包括上坡、下坡和平坡,用于确定道路的纵断面。
7. 标准断面:指道路的典型横断面,包括路基、路肩、控制边
线、车行道、机非介线等部分的布置。
8. 车行道宽度:指车辆行驶的有效宽度,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
9. 路基:指道路土方工程中将路基填筑到设计高程的施工部分。
10. 排水:指对道路降雨和地表水的排除和处理措施,包括设
计排水沟、雨水口、集水管等。
11. 交通标志标线:指道路上设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用于指
示和引导车辆行驶。
总之,道路勘测设计是通过测量和设计来确定道路的各项参数和要求,以便顺利进行道路工程建设或改建。
这些名词解释对于理解和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过程和内容非常重要。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05ce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a.png)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工程素养。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1)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掌握道路线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的基本方法;(3)熟悉道路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编制;(4)了解道路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管理。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2)能够阅读和分析道路工程图纸;(3)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和招投标能力;(4)能够运用现代测量仪器进行道路测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4)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为将来从事道路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道路勘测设计基本原理与流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 内容:道路工程基本概念、勘测设计流程、设计标准与规范。
2. 道路线形设计:-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线形设计- 内容: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形组合设计。
3. 路基与路面设计:- 教材章节:第三章 路基设计;第四章 路面设计- 内容:路基结构、路基稳定性分析、路面结构、路面材料设计。
4. 道路工程图纸阅读与编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工程图纸- 内容:图纸基本知识、图纸阅读方法、图纸编制要求。
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
![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5c2d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e.png)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它是为了确定道路建设的位置、线路、纵横断面、交叉口以及排水、照明等设施的布置,保障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勘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勘测设计的目的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在于确定道路建设的方案,为道路工程的施工提供详细的设计依据。
通过勘测设计能够确定道路的线路走向、纵横断面、交叉口等基本要素,为后续的土地征收、工程施工、设备配置等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图纸。
二、勘测设计的内容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线路勘测:通过实地勘测和测量,确定道路的线路走向、起点和终点,并绘制成线路图。
2.纵断面勘测:根据线路勘测的数据,进行纵向剖面测量和绘制,确定道路的纵向坡度、高程等参数。
3.横断面勘测:根据线路勘测的数据,进行横向剖面测量和绘制,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形状、宽度、路肩、路堤等参数。
4.交叉口设计:根据道路的线路和横断面,设计交叉口的类型、位置、形式等,确保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5.排水设计:根据道路的纵横断面和地形条件,设计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路面排水、沟渠排水等,确保道路畅通。
6.照明设计:根据道路的使用要求和安全需要,设计道路的照明系统,包括路灯的位置、数量、功率等。
三、勘测设计的方法道路勘测设计可以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图。
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如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等,提高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四、勘测设计的技术要求1.测量精度要求高:道路勘测设计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测量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设计要符合规范:道路勘测设计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通行性和舒适性。
3.考虑环境保护和节能要求:在道路勘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节能要求,合理配置绿化带、减少挖填土量等。
4.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道路勘测设计要综合考虑地质地貌、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等各种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道路勘测设计总体介绍
![道路勘测设计总体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b94823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9.png)
道路勘测设计总体介绍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对道路工程进行前期综合调查、测量、设计规划的全过程。
其主要任务是在地理、土地利用、地质、水文、交通等方面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基础上,进行道路线路、横断面、纵断面的设计,以及配套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形成详细的设计方案,为后续施工提供可行的设计依据。
一、项目背景与范围:对于一个道路工程的勘测设计项目,需要明确相关背景信息和工程范围。
这包括道路所在地理位置、工程投资额度、地形地貌特点以及道路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等。
同时也要详细描述工程的范围,包括道路的起点、终点、设计速度、通行车辆种类等。
二、调查与资料整理:在道路勘测设计之前,需要对道路沿线的地理、气候、土地利用、环境影响、交通流量等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
这需要收集和分析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图、水文地质资料、现有道路交通流量、土地利用规划等信息。
三、线路设计:在道路勘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线路设计。
这包括为道路选择最佳的线路走向,考虑地形条件、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因素。
线路设计需要兼顾工程经济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四、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指道路沿线横向剖面的设计。
通过对道路的纵断面和地形地貌的分析,确定道路的纵横坡和路基等级,以确保道路的排水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道路的交叉口、路口设施以及缓冲带等配套设施的设计。
五、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指道路沿线纵向剖面的设计。
通过对地势起伏的分析,确定道路的纵坡,以确保道路的通行安全和舒适性。
纵断面设计需要兼顾路段的连续性,避免陡坡、急转弯等造成交通事故。
同时还需要考虑道路的桥梁、隧道等特殊地段的纵断面设计。
六、配套设施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还需要考虑道路的配套设施设计,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路灯、人行道、排水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位置、类型、参数都需要在勘测设计中加以规划和设计。
配套设施的设计既要满足交通运输的功能需求,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和城市美观等方面的要求。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aed5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3.png)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前对道路线路、交叉口、桥梁、隧道等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以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的过程。
本文将总结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二、勘测设计前期准备1.项目规划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前,需要明确项目规划,包括道路用途、设计标准、设计参数等。
这些规划将直接影响勘测设计的方案选择和数据采集。
2.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确定道路线路的起点、终点和各个节点坐标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有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等。
3.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道路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结构、岩性、地下水位等。
地质勘察结果将为后续的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4.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对道路所在区域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包括车流量、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用户性质等。
交通流量调查结果将为道路设计的交通组织方案提供依据。
三、勘测设计方法与技术1.水平控制水平控制是确定道路线路纵断面的过程,包括起点、终点和各个节点的坐标和高程测量。
常用的水平控制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和GPS定位法等。
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根据道路线路的纵坡要求确定道路横断面的过程。
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曲线设计、切坡设计和挡土墙设计等。
3.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为了确定道路横向断面的几何形状和交通组织要求。
横断面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设计、车道数设计和人行道设计等。
4.交叉口设计交叉口设计是为了提供交通流畅和安全的道路交叉点。
交叉口设计包括交叉口类型选择、几何形状设计和交通信号灯设计等。
5.桥梁设计桥梁设计是为了提供道路通行的桥梁结构。
桥梁设计包括桥梁类型选择、桥面宽度设计和桥梁承载能力计算等。
四、勘测设计注意事项1.数据采集精度要求在进行勘测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数据采集的精度要求。
数据采集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后续道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环境保护考虑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5ff973aeaad1f347933f2c.png)
x2
i1 x
式中 —变坡点处前后两纵坡线的坡度差,%; L—竖曲线长度,m; R—竖曲线半径,m
2020/6/27
---道路勘测设计---
23
2、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 竖曲线长度L: L R
竖曲线半径R: R L /
竖曲线切线长T:T=L/2
竖曲线任一点竖距h:
h=PQ=
yP
yQ
1 2R
一、纵断面线形
二、地面线
三、纵断面设计线
▲纵断面设计线
▲纵断面设计线的主要任务
▲纵断面设计线的组成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直线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竖曲线
四、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
▲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新建公路、改建
▲城市道路(道路中心线):
2020/6/27
---道路勘测设计---
2
2020/6/27
1) 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距离要求 (1)当L<ST: (2)当L≥ST: P78 Lmin=
2020/6/27
---道路勘测设计---
28
2)跨线桥下行车视距要求
2020/6/27
---道路勘测设计---
29
第四节 爬坡车道
一、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 1. 沿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
允许最低速度以下时,设置爬坡车道。 2. 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
2020/6/27
---道路勘测设计---
41
长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2020/6/27
---道路勘测设计---
42
2. 平曲线与竖曲线
大小应保持均衡 平曲线和竖曲线一方
大而平缓,另一方就不要 形成多而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设计速度起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的作用;而运行速度则是针对设计速度的不足,避免产生速度突变,保证汽车行驶的连续性而引入的,主要用于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段运行速度,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为依据确定线路其他设计指标。
两者区别:设计速度是一个固定值,是控制极限指标,而运行速度是根据设计速度所得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所得,用于控制非极限指标2.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三者的关系: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
服务水平时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方格网式: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再布设次要道路,形成方格棋盘状道路网。
特点是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简单交叉,多为十字形,个别为T形,交通组织简单便利;交通分散,不会造成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过重;车流重新分配灵活性大,车辆绕行方便;但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非直线系数高达1.2~1.41。
适用于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环形放射式:是由放射式道路和环状道路组成的道路网。
特点是能使市中心区与郊区、外围相邻各区间交通联系方便;道路有直有曲,易与地形相适应;非直线系数小,一般在1.1左右;但市中心地区交通压力大,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好,小范围使用会出现不规则街坊。
适用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干道系统。
自由式:道路弯曲自然、无一定规则几何形状的道路网。
特点是能充分利用地形使线形自然顺适、工程造价降低,但因路线曲折而使非直线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
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混合式:是结合城市用地条件,采用前三种形式组合而成的道路网。
特点是能因地制宜,发扬前三种的优点,避免缺点,达到较好的效果。
适用于大、中城市的道路系统。
4.道路红线及其规划内容: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规划内容:(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3)确定交叉口形式;(4)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
5.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和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
技术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
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对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具体设计,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满足施工需求。
6.汽车行驶轨迹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2)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3)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道路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7.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1)极限最小半径: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2)一般最小半径: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
(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的影响较小,路面摩阻力课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时可不设超高,设置与直线段上相同的双向横坡路拱形式。
8.缓和曲线的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确定其长度应考虑因素:旅客感觉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大于等于三秒)。
9.汽车行驶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
汽车的行驶条件:必要条件是具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充分条件是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
对路面的要求:宏观上要求路面平整而坚实,尽量减小滚动阻力,微观上又要求路面粗糙而不滑,以增大附着力。
10.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限定平均纵坡是为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的规定,保证车辆安全顺适行驶。
合成坡度: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将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
11.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如何设置:爬坡车道是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
12.纵断面设计的方法步骤:(1)拉坡前的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位置;(3)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和经济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标准、选线意图,结合地面起伏情况,在这些点位间进行穿插和裁弯取直,试定出若干直坡线;(4)调整:试定纵坡后,将所定纵坡与选线时考虑的纵坡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符合;(5)核对:根据调整后的直坡线,选择有控制作用的重点横断面,在纵断面图上直接读出对应中桩的填挖高度;(6)定坡:经调整核对无误后即可定坡。
13.公路横断面的组成: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部分,而分离式断面不包括中间带。
不设分隔带的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组成部分。
类型及其适用性:(1)单幅双车道,适用于二级、三级公路和一部分四级公路。
(2)双幅多车道,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3)单车道,适用于地形困难的四级公路。
14.路肩的作用:(1)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
(2)供临时停车之用。
(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尤其在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减少行车事故。
(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
(5)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15在确定超高过渡段长度时应考虑:16.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要求:(1)各级公路的每条车道均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会车视距要求,其长度不小于停车视距的2倍。
17.平面线形设计的要点:(1)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
(3)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
(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18.平、纵线形组合的原则及设计要点:原则(1)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实现,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保持线性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
设计要点:(1)直线与直坡线、直线与凹形竖曲线、直线与凸形竖曲线、平曲线与直坡线是常用的组合形式。
(2)平曲线与竖曲线宜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3)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均衡。
(4)要选择适当的合成坡度。
19.简述平原区选线要点:(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
(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5)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6)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20.简述沿河线布设要点:主要解决河岸选择、高度选择和桥位选择三个问题。
(1)河岸选择一般应结合下列主要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积雪和冰冻地区的选岸;考虑居民点分布、城乡建设、工农业发展,并与其他交通、水利设施相配合。
(2)高度选择需掌握河谷特征,统筹规划纵断面设计:坡度受限地段应根据路线纵坡,尽量利用支沟和其他有利地形、地质条件适当展线;自由坡度地段可结合地形、水文及工程的需要,使路线适当起伏。
(3)桥位选择时应处理好桥位与路线的关系:在S形河段腰部跨河,以争取桥轴线与河流成较大交角;在河湾附近跨河,应注意河湾水流对桥的影响,应采取防护措施;顺直河段跨河,应处理好桥头引道线形。
21.简述越岭线布设要点:主要解决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个问题。
(1)垭口选择:垭口位置选择,垭口高程选择,垭口展线条件选择,垭口地质条件选择。
(2)过岭高程选择:浅挖低填,深挖垭口,隧道穿越。
(3)垭口两侧路线展线:展线布局,展线方式。
22.简述山脊线布设要点:主要解决控制垭口选择、侧坡选择和试坡布线。
23.简述丘陵区选线要点:(1)注意利用有利地形减少工程量。
(2)注意平、纵组合合理设计。
(3)注意少占耕地不占良田。
24.定线的方法,其特点和适用情况:分为纸上定线、现场定线和航测定线。
(1)纸上定线:工作对象是地形图,俯视范围大,控制点容易确定,平、纵线形及其组合可反复试线修改,可发挥定线组集体作用,数字地图的引用使设计更加方便,室内定线劳动强度小。
但定线需测大比例尺地形图,定线精度依赖于地形图的精度,纸上路线还需放到实地。
适用于各等级、各类地形条件的路线,对技术标准高,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必须采用纸上定线,以提高定线质量。
(2)现场定线:工作对象是现场实际地形,地形地物、山脉水系真实,线位精度高,不需要测大范围大比例尺地形图,只要设计人员肯下工夫、地形不复杂,经反复试线也能定出比较合适的路线。
适用于标准较低或地形、地物简单的路线。
(3)航测定线:工作对象是立体模型,可以把大量野外工作搬到室内来做,选线人员在相片或图纸上找出众多比较方案,从而提高选线质量。
该方法目前还未普及,只在路线方案研究中有时采用。
25.山岭区纸上定线的步骤及每一步要解决的问题:(1)定导向线: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放坡定坡度线;确定中间控制点。
(2)修正导向线:试定平面和纵断面;一次修正导向线;二次修正导向线。
(3)定线:定线是在二次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定线必须按照二次修正导向线上各特征点的性质和可活动范围,经过反复试线才能定出满足要求的中线。
26.道路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有:无优先交叉、主路优先交叉和信号控制交叉三种。
应用选择:(1)道路功能、等级、交通量有明显差别的两条道路相交,或交通量较大的T 形交叉,应采用主路优先交叉交通管理方式。
(2)主路优先交叉又分为停车让行控制和减速让行控制两种,其中若交叉口视距不良,无法满足减速让行视距三角形的交叉口应采用停车让行控制。
(3)相交道路的等级均低且交通量较小时,应采用无优先交叉交通管理方式。
(4)下述交叉应采用信号控制方式:1 2 3 4 5···27.道路平面交叉的类型、适用范围及设计时主要解决的问题:(1)加铺转角式:适用于车速低、交通量小、转弯车辆少的次要道路或地方道路,若斜交不大时,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