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知识要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1、设计车辆;2、设计车速;3、交通量;4、通行能力2、道路建筑界限(净空):1、净高(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竖向高度);2、净宽(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横向宽度)。
3、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1、纵向倾覆;2、纵向滑移;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
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道路设计应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为条件。
)4、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曲线行驶所产生的横向力(u横向力系数,ih 横向超高坡度)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汽车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作用,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
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
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
)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的大小。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
)5、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汽车行驶在具有一定纵坡的小半径平曲线上时,较直线上增加了一项弯道阻力。
对上坡的汽车耗费的功率增加,使行车速度降低。
对下坡的汽车有沿纵横组合的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和装载偏重的可能。
6、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7、直线(tangent)的特点:(1)路线短捷、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
(2)线形简单,容易测设。
(3)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所以双车道的公路间隔适当处要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
(4)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时司机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在直线上夜间对向行车易产生眩光。
道路勘测设计复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道路规划、设计和建造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勘测设计概述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勘测设计工作的全面调查、分析和研究,确定道路的线位、纵横断面及地质条件,为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基本依据的工作。
二、勘测设计的主要内容道路勘测设计包括线路选择、地质勘察、地形测量、交通调查等几个主要内容。
1. 线路选择线路的选择是指在建设道路之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道路的线位。
要从经济、技术、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优线位。
2.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位等,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措施。
3.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通过实地勘测,获取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包括高程、坡度、地势等。
这些数据对于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非常重要。
4. 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为了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包括车流量、车速、交通组织形式等。
这些数据对于道路设计的通行能力和流量分析非常重要。
三、勘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道路勘测设计涉及到很多方法和技术,常用的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地形测量仪等。
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多个参数,广泛应用于道路勘测设计中。
2. 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角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常用于细密地形测量。
3. 地形测量仪地形测量仪是一种用于获取地形数据的仪器,常见的有激光测距仪和雷达测距仪等。
四、勘测设计的重要性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设计依据勘测设计工作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数据和地质条件,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确保道路安全性通过地质勘察和地形测量等工作,可以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地质结构和地形特征,有助于规划和设计出更加安全的道路。
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归纳
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归纳公路勘测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对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土壤结构等等方面的详细调查与分析,以保证公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对公路勘测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勘测设计的基础概念与重要性1.1 勘测设计的定义公路勘测设计是指通过对勘测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结构、水文地质等各项因素的仔细观测与测量,获取必要的数据,以便进行合理的公路线路选择和设计方案的制定的过程。
1.2 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公路勘测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运营效益。
准确的勘测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工程的错误和风险,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二、公路勘测设计的流程与方法2.1 勘测设计的流程公路勘测设计一般包括前期调查、设计方案确定、施工图设计等多个阶段。
其中前期调查阶段主要包括地理环境调查、地形测量、土质测试等工作;设计方案确定阶段主要包括线路选择、剖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内容;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包括路基设计、桥梁设计、交通标志设计等工作。
2.2 勘测设计的方法公路勘测设计主要借助现代测量仪器和软件进行,如全站仪、GNSS定位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采集相关的地理环境、土壤结构等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公路勘测设计中常见的技术要点3.1 坡度设计坡度设计是指在公路勘测设计过程中,根据所选线路的地形地貌等情况,合理设置公路的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
其中纵向坡度设计要符合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横向坡度设计要保证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的转弯半径。
3.2 断面设计断面设计是指根据公路所经过的地形地貌情况,设计出符合交通需求和安全要求的道路断面。
断面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净宽、车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路缘带宽度等因素,并根据交通流量进行合理的设置。
3.3 交通标志与标线设计交通标志与标线设计是公路勘测设计的重要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交通情况和道路类型,合理设置和标注各类交通标志和标线,以指导驾驶员的行车和交通规则遵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要点
第1章绪论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我国将用30年时间,形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
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将把我国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全部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覆盖10亿人口。
3.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4.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5.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6.全部控制出入的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的车道,必须设置中间带,必须设置禁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7.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8.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划分为Ⅰ、Ⅱ、Ⅲ级。
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9.城市道路设计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根据规定: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干路为10~15年。
10.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11.设计速度(又指计算行车速度):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12.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
13.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14.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合理取值范围应在第20~40位以内,宜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的依据。
15.各级公路车辆折算系数:小客车1.0 中型车1.5 大型车2.0 拖挂车3.016.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分界控制线。
17.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它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与安全,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公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地质、测量、环境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公路勘测设计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包括地质调查、测量技术、设计要求等内容。
一、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公路勘测设计的基础工作,它主要包括地质勘查、地质资料分析等内容。
地质勘查可以通过钻孔、野外观察、岩芯取样等方式获取地质信息,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土质特性等。
地质资料分析是对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研究,确定地质条件对公路设计的影响。
二、测量技术公路勘测设计中,测量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形测量等。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通过观测目标的坐标和角度,可以确定其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GPS是卫星定位系统,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确定测量点的坐标。
地形测量是通过测量地表的高程和形状来获取地形信息,常用的方法有三角测量、水准测量等。
三、设计要求在公路勘测设计中,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设计要求。
首先是符合交通运输规划,即根据当地的交通需求和规划要求确定公路的位置、线型和标准。
其次是满足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合理选择路线和施工方式,保证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环境要求,包括对生态环境、水资源的保护等。
另外,公路设计还要满足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公路勘测设计流程公路勘测设计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确定设计任务和目标→地质调查→测量定位→线型选择→纵横断面设计→设计计算→技术经济分析→设计报告编制。
这个流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但是每个环节都是相互依赖和衔接的,任何环节的错误或疏漏都会影响最终设计效果。
五、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假设某地需要修建一条公路,我们需要对该路段进行勘测设计。
首先进行地质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和土质特性。
然后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确定公路的位置和线型。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笔记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笔记一、引言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地形测量、地质勘查、交通流量测算等。
二、地形测量1. 概述:地形测量是确定道路沿线地面高程、坡度和曲率等参数的过程。
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法、GPS测量法和激光测距法。
3. 量测内容:地形测量需要测量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的高程数据,并制作高程图和剖面图。
三、地质勘查1. 概述:地质勘查是为了了解道路沿线的地质条件,以便确定合适的基础处理和路基施工方案。
2. 勘查内容:地质勘查需要采集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岩石种类和地下隐患等信息。
3. 勘查方法:地质勘查常用的方法包括地质钻孔、地质雷达和岩芯取样等。
四、交通流量测算1. 概述:交通流量测算是为了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和确定车道数量等,以满足预期的交通需求。
2. 测算方法:交通流量测算常用的方法包括交通观测、交通计数和交通模型等。
3. 测算指标:交通流量测算的指标包括交通流量峰值、车道利用率和交通速度等。
五、道路几何设计1. 概述:道路几何设计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安全、顺畅和经济等要求,制定合理的道路线形、横断面和纵断面。
2. 设计要素:道路几何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曲线半径、超高、坡度和路段长度等。
3. 设计原则:道路几何设计的原则有平缓和合理的坡度、充足的减速和加速带以及适当的安全设施等。
六、排水设计1. 概述:排水设计是为了确保道路在降雨等天气条件下能够及时排走积水,保障道路运行安全。
2. 设计要点:排水设计需要关注的要点包括排水沟、雨水管道和设立合适的水流方向等。
3. 设计标准:排水设计需要遵循的标准包括雨水流量计算、排水沟断面尺寸和污水排放等。
七、路基与路面设计1. 概述:路基与路面设计是为了确保道路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平整度,提供舒适和安全的通行条件。
2. 设计要素:路基与路面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路基土的厚度、路面层结构和材料的选取等。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探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地质、土壤、水文以及现场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确定道路工程设计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道路勘探设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道路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道路勘探设计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道路勘探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地层的性质、分布和稳定性等信息,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地质勘探包括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钻孔两个方面。
地质调查主要是通过野外观察和采集物探资料,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和断层等情况。
地质勘探钻孔则是通过钻孔取样,对地下地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试,得到更加准确的地质信息。
二、土壤勘探土壤勘探是道路勘探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土壤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影响着道路的设计和施工。
通过土壤勘探,可以确定土壤的组成、颗粒大小、含水量等参数,为道路的承载力和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土壤勘探通常包括土壤试验、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步骤。
土壤试验可以通过对土壤进行现场的物理、化学分析,获取土壤的基本特性。
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则是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更加详细的测试和研究,得到土壤的更深层次的特性。
三、水文勘探水文勘探是道路勘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文情况对于道路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山区和河流附近的道路。
水文勘探主要包括水文调查和水文观测两个方面。
水文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收集历史水位和水文资料,了解降雨量、径流量和水位等水文参数。
水文观测则是通过设置水文观测站,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得到更加准确的水文数据。
水文勘探的目的是为道路的排水设计、抗洪设计以及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环境勘探环境勘探是道路勘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勘探主要包括环境调查和环境评估两个方面。
环境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收集环境监测资料,了解周边环境是否存在敏感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情况等。
环境评估则是基于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考虑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要点
道路勘测设计20151、设计速度:是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2、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有效牵引力(又称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潜力).3、行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此时汽车眼公路路面行驶所需的最小必须安全距离4、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长的规定以避免设计成合法不合理的“台阶式"纵断面线形。
5、自然展线:以适当的坡度,顺自然地形,绕山嘴、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
6、横向力系数:用单位车重的横向力来衡量稳定性程度7、合成坡度:由纵坡与横坡组合成的坡度。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9、临界车速:汽车稳定运行的极限最小速度。
10、临界标高:隧道造价和路线造价总和最小的过岭标高。
11、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2、部分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13、完全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14、服务水平: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的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稳定流到饱和流合强制流的变化阶段。
15、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1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平面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17、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18、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19、各级公路的视距要求:(1)各级公路都应保证停车视距;(2)二三四级公路视距不得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3)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超车视距(4)在交通量不大的低等级公路上,对于不能保证会车视距的路段也可以采取其它的措施以防止碰车事故的发生.如:在路中心划线或设置高出路面的明显标志带,强调“各行其道”、“靠右边走”、“转弯鸣号”。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旨在确定道路的线路、断面和纵、横坡等参数,为道路的建设提供准确、详尽的设计数据。
本文将从勘测设计的步骤、内容、注意事项等角度,全面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知识点。
一、勘测设计步骤道路勘测设计包括勘测前的准备工作、现场实地勘测、数据处理和设计编制等步骤。
1. 勘测前准备工作道路勘测设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勘测的目的、范围和要求,获取相关的基础资料等。
此外,还需要编制勘测设计方案,明确勘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现场实地勘测现场实地勘测是道路勘测设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路线勘测和纵、横断面勘测两个方面。
路线勘测主要是确定道路的线路,包括起点、终点、过渡线路等。
在路线勘测过程中,需要实地考察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并确定路线的位置和走向。
纵、横断面勘测是为了确定道路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情况,包括坡度、曲线半径、超高、房屋、水利设施等,以及与路线相关的交叉路口、桥梁、隧道等。
3. 数据处理在完成实地勘测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设计编制。
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计算、归纳和绘制等。
4. 设计编制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根据道路的勘测数据,进行设计编制工作。
设计编制包括道路线形设计、断面设计、标志标线设计、排水设计等,最终形成道路勘测设计成果。
二、勘测设计内容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路线勘测结果、纵、横断面信息、地形图、地物图、标志标线图、排水设计等。
1. 路线勘测结果路线勘测结果包括道路的起点、终点、里程桩号、路线的走向、交叉路口、桥梁、隧道等信息。
2. 纵、横断面信息纵、横断面信息是道路勘测设计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地面线、纵断面线、辅助线等,以及相关的道路标高、房屋、水利设施等数据。
3. 地形图道路勘测设计需要制作地形图,以直观展示道路所经过的地形情况。
地形图需要准确表达地势、高程和地面特征等信息。
4. 地物图地物图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绘制的道路周边地物的分布图,包括建筑物、树木、水域等。
道路勘察设计知识点总结
道路勘察设计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道路勘察设计是道路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在道路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技术要求,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总结一些道路勘察设计的知识点,以供参考。
二、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道路勘察设计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质调查:对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下水位等因素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2. 岩土勘察:对基岩和土壤的性质进行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确定岩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为道路的设计提供依据。
3. 地质灾害评估:分析和评估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陷等)对道路建设的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三、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道路勘察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要点:1. 交通流量统计:通过现场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流量峰值以及交通流线的走向,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 车辆类型调查:调查不同类型的车辆(如轿车、货车、公交车等)在道路上的比例和行驶速度,以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3. 交通事故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交通事故数据,了解道路现有问题和风险点,为道路设计的改进提供基础。
四、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道路勘察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包括以下内容:1. 大气环境评价:评估道路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扬尘、空气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治理措施。
2. 水环境评价:评估道路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如水体的排放和污染防治,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生态环境评价:评估道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植被破坏、野生动物迁徙受阻等,并提出保护和修复方案。
五、功能设计功能设计是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地区实际情况确定道路的功能定位和设计要求,包括:1. 路网布局:根据地区交通需求,合理布局道路网,确定主干道、支线道和次干道等各级道路的位置和数量。
2. 路段设计:根据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的横断面设计、道路标线和标牌设置等。
道路勘测设计必背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必背知识点一、地理基础知识1.地理坐标:地理坐标系统是一种由经度和纬度组成的坐标系统,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准确位置。
2.平面坐标:平面坐标是指在某一平面上,利用笛卡尔坐标系的x和y轴表示点的坐标,常用于道路勘测设计中。
3.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面的形状、地势、高低起伏等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沼泽等。
二、勘测测量知识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道路所在地区地势、地貌等特征进行测量的过程,包括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控制点测量等。
2.交通流量测量:交通流量测量是指对道路上机动车辆、行人等交通流量进行测量和统计的过程,用于确定道路的设计需求。
3.地下管线调查:地下管线调查是指对道路勘测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和标记,以避免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管线造成损坏。
三、设计原理与要求1.道路等级设计:道路等级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承载能力,将道路按照等级划分,并确定设计标准和要求。
2.道路几何设计:道路几何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的线型、横断面和纵断面等设计要素。
3.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上应设置的交通标识和道路标线。
4.排水设计:排水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纵、横断面形状和地形特征,设计排水系统以防止道路积水和冲刷。
五、环境保护与设计1.生态环境保护:在道路勘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道路周边的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2.噪声与振动控制:道路勘测设计中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道路交通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保障周边居民的安宁和生活质量。
3.空气质量保护:道路勘测设计要考虑减少机动车辆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六、设计报告与成果交付1.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是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汇报道路勘测设计成果的文档,包括项目背景、设计原理、设计计算和建议等内容。
2.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是道路勘测设计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等,用于指导施工和监理。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规划、建设道路前,对路线进行测量、勘察、设计和规划的一系列工作,是道路建设的第一步。
以下是关于道路勘测设计的一些知识点:1.测量技术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形测量等。
其中,全站仪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道路纵断面、横断面、平面、交叉路口坡度和曲线等测量;GPS测量适用于对大面积地形进行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制图;地形测量适用于狭窄、崎岖地形的测量,包括测量高缘线、侧缘线、人行道、排水设施等。
2.地质勘探在道路勘测设计中,地质勘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确定道路所经过的地层情况、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分布、灾害隐患等信息,并作为道路设计的重要参考。
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钻探、试验坑、地震波勘探等。
3.路线设计路线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环节。
路线设计需要按照城市或乡村的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当地的交通、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道路的起点、终点、路线、道路等级、纵坡和横向坡度、曲线等设计要素。
路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路线的经济、实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达到科学规划道路的目的。
路基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路基设计要考虑到不同路段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土壤类型等因素,在充分了解路段情况的基础上,设计路基的高度、宽度、坡度、侧向护坡、排水设施、边沟等设计要素,使之能够承载交通运输和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达到安全高效地运输的目标。
路面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路面设计要根据道路所处的交通量、车速、车型等不同因素,确定路面的厚度、强度、路面结构类型、路面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路面弯曲、坡度、路桩、树木、人行道等因素对路面的影响,达到经济、安全、舒适、环保的要求。
6.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勘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交叉口设计必须考虑到各种交通形式,包括汽车、自行车、行人、公交车等。
交叉口设计涉及到交叉口的类型、控制方式、信号设计、交通标志、路口亮化等问题。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1、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2、道路的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它包括通过功能与通达功能。
通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的特性。
通达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的特性。
3、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4、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与乡道。
5、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与四级公路。
6、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7、道路建设项目三个程序:准备、实施、总结。
具体分为:项目建议书(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开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通车运行、后评价。
8、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与曲线。
9 、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1)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需克服较大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型车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
速差交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快车的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增设爬坡车道,将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离出去,提高小客车行驶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路段通行能力(2)供失速车辆驶入,利用制动破床的流动阻力与坡度阻力迫使汽车减速停车,可避免减轻车辆与人员损伤。
10、为什么要进行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加宽原因:汽车行驶在圆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后内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圆曲线上的行车安全。
设置超高的原因:将此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
让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得一个向圆曲线内侧的横向分力,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少横向力,从而保证汽车在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能安全、稳定、满足计算行车速度与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对新建、改建或维修道路时进行的地形勘测和工程量测算,以便合理规划、设计和施工道路工程。
在道路工程中,勘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道路勘测设计的基础。
它是通过测量地面上的各种地形特征,如高程、坡度、曲率等,来获取地形数据。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和激光测距仪测量等。
通过准确获取地形数据,可以为道路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二、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指对道路上车辆数量和流动情况进行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可以了解道路的交通状况,包括道路的通行能力、拥堵情况等。
常用的交通流量调查方法包括车辆计数法、视频观测法和交通流量传感器等。
交通流量调查的结果对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交通管理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起点、终点和各个断面之间的要求,确定道路的纵向剖面。
它主要包括纵断面的长度、坡度、坡度变化等要素的确定。
纵断面设计的目标是确保道路在高程和纵向坡度上的合理性,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功能要求和交通组织方式,确定道路的横向断面。
它主要包括道路的宽度、车道数、人行道、路肩等要素的确定。
横断面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通行空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五、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叉口设计是指根据交叉口的类型和交通组织要求,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形状和交通设施设置。
常见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和立交桥等。
交叉口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是指在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交通标志和道路标线。
标志标线设计是根据交通管理要求和道路使用情况,合理设置各种标志标线,提醒和引导驾驶员正确行驶。
常见的标志标线包括交通信号灯、标线、标牌等。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道路的种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由5条南北纵线和7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五纵七横”,总里程约3.5万公里,总投资9千多亿元。
该规划全部是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
高速公路网是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包含“五纵七横”在内,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约1.7万公路。
规划技术等级全部为高速公路。
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公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全部控制出入:必须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的车道,必须设置中间带,必须设置进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公路技术标准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设计速度是技术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设计年限《城规》规定: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路为10-15年。
设计速度:是指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其值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目前多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确定。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pcu/h)表示。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宽度或路幅宽度。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道路勘探设计是道路建设的前期重要工作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建设道路的地质情况、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道路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本文将对道路勘探设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道路勘探设计的基础,对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道路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地质条件: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壳体中的构造体系,包括断裂、褶皱等。
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会影响道路勘探设计的难度和路基稳定性。
2. 岩性特征:岩性特征是指地质中的岩层类型、成分、结构、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特征。
了解地质中岩性特征的变化对道路勘探设计有重要意义。
3. 地层分布:地层分布是指不同地层在某一区域的空间分布状况。
了解地层的分布对于确定道路纵横断面及路基处理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二、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表形态的特点,包括高差、陡坡、平原等。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地形特征:1. 高差:高差是指地形上的高低差异。
了解地形高差的变化对确定道路的纵向曲线有重要意义。
2. 坡度:坡度是指地面的倾斜程度。
了解地面的坡度变化对道路的横断面选择和纵向曲线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3. 水系分布:水系分布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某一区域的分布情况。
了解水系的分布对于设计桥梁、涵洞等交通设施具有指导意义。
三、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是指地下水与地质相互作用的情况,包括水位、含水层、渗透性等。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水文地质条件:1. 水位:水位是指地下水位于地下的水平高度。
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设计排水系统、防渗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2. 含水层:含水层是指地下水储存和流动的层状结构。
了解含水层的分布和性质对于设计路基防渗和桥梁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3. 地下水渗透性:地下水渗透性是指地下水在岩石或土壤中传导的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前对道路线路、交叉口、桥梁、隧道等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以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的过程。
本文将总结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二、勘测设计前期准备1.项目规划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前,需要明确项目规划,包括道路用途、设计标准、设计参数等。
这些规划将直接影响勘测设计的方案选择和数据采集。
2.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确定道路线路的起点、终点和各个节点坐标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有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等。
3.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道路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结构、岩性、地下水位等。
地质勘察结果将为后续的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4.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对道路所在区域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包括车流量、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用户性质等。
交通流量调查结果将为道路设计的交通组织方案提供依据。
三、勘测设计方法与技术1.水平控制水平控制是确定道路线路纵断面的过程,包括起点、终点和各个节点的坐标和高程测量。
常用的水平控制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和GPS定位法等。
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根据道路线路的纵坡要求确定道路横断面的过程。
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曲线设计、切坡设计和挡土墙设计等。
3.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为了确定道路横向断面的几何形状和交通组织要求。
横断面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设计、车道数设计和人行道设计等。
4.交叉口设计交叉口设计是为了提供交通流畅和安全的道路交叉点。
交叉口设计包括交叉口类型选择、几何形状设计和交通信号灯设计等。
5.桥梁设计桥梁设计是为了提供道路通行的桥梁结构。
桥梁设计包括桥梁类型选择、桥面宽度设计和桥梁承载能力计算等。
四、勘测设计注意事项1.数据采集精度要求在进行勘测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数据采集的精度要求。
数据采集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后续道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环境保护考虑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1. 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2. 道路的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它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通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的特性。
通达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的特性。
3. 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4. 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5. 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6. 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7. 道路建设项目三个程序:准备、实施、总结。
具体分为:项目建议书(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开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通车运行、后评价。
8. 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 .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需克服较大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型车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
速差交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快车的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增设爬坡车道,将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离出去,提高小客车行驶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路段通行能力(2)供失速车辆驶入,利用制动破床的流动阻力和坡度阻力迫使汽车减速停车,可避免减轻车辆和人员损伤。
10. 为什么要进行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加宽原因:汽车行驶在圆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后内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圆曲线上的行车安全。
设置超高的原因:将此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
让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得一个向圆曲线内侧的横向分力,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少横向力,从而保证汽车在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能安全、稳定、满足计算行车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20151、设计速度:是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有效牵引力(又称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潜力)。
3、行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此时汽车眼公路路面行驶所需的最小必须安全距离4、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长的规定以避免设计成合法不合理的“台阶式”纵断面线形。
5、自然展线:以适当的坡度,顺自然地形,绕山嘴、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
6、横向力系数:用单位车重的横向力来衡量稳定性程度7、合成坡度:由纵坡与横坡组合成的坡度。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9、临界车速:汽车稳定运行的极限最小速度。
10、临界标高:隧道造价和路线造价总和最小的过岭标高。
11、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2、部分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13、完全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14、服务水平: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的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稳定流到饱和流合强制流的变化阶段。
15、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1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平面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
17、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18、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19、各级公路的视距要求:(1)各级公路都应保证停车视距;(2)二三四级公路视距不得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3)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超车视距(4)在交通量不大的低等级公路上,对于不能保证会车视距的路段也可以采取其它的措施以防止碰车事故的发生。
如:在路中心划线或设置高出路面的明显标志带,强调“各行其道”、“靠右边走”、“转弯鸣号”。
20、超高过渡方式:(p126)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1)绕内边线旋转(2)绕中线旋转(3)绕外边缘旋转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21、公路选线步骤:(1)路线总体方案选择(2)路线走廊(路线带)选择(3)路线局部方案选择(具体定线)22、山区越岭线展线方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23、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
平原微丘区(1)交点连线法(2)穿线交点法山岭重丘区(1)直线型法(传统法)(2)曲线型法24、改善平面交叉交通的途径:(1)时间分隔(实行交通管制)。
(2)平面分离(渠化交通,禁止左转)。
(3)空间分离(立体交叉)。
25、渠化交通交通岛的类型:分隔岛、安全岛、中心岛、方向岛26、公路路线纵断面图的组成:(1)桩号里程、地面高程与地面线、设计高程与设计线,施工填挖值;(2)设计线的纵坡度及坡长;(3)竖曲线及其要素,平曲线资料;(4)设计排水沟沟底线及坡度、距离、高程、流水方向;土壤地质情况;(5)沿线桥涵及人工构造物的位置、结构类型及孔径、涵洞可只示出位置;(6)与铁路、公路交叉的桩号及路名;(7)沿线跨越河流名称、桩号、现有水位及最高洪水位;(8)水准点位置、桩号和高程;(9)断链桩位置、桩号及长短链关系。
27、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要考虑哪些方面(1)旅客感觉舒适(2)行驶时间不宜过短(3)超高渐变率适中(4)视觉条件(5)平面曲线线形协调性28、限制最大合成坡度和最小合成坡度的目的是什么合成坡度过大对行车不利,特别是在冬季结冰期更危险;合成坡度过小对排水不利也能影响行车,车辆行驶时有溅水干扰;控制合成坡度目的是尽可能避免急弯陡坡不利组合。
29、什么是回头曲线及其优缺点30、回头曲线的由一个主曲线、两个辅助曲线和主、辅曲线所夹的直线段组合而成的复杂曲线。
优点:回头曲线布线灵活,便于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良地质和艰巨工程地段。
缺点:回头曲线前后的上、下线相距很近,队友行车、施工、养护都不利。
31、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优点:连续运行,减少延误;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中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
缺点: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加了绕行距离;造价一般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32、中间带、中央分隔带(p114)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33、平纵线形组合应注意哪些问题1.平、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包竖”。
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3.暗弯、明弯与凸曲线、凹曲线4.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1)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2)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
3)计算行车速度≥40km/h的道路,应避免在凸形竖曲线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人小半径的平曲线。
34、不同等级公路设计标高所指的位置①新建:高速、一级采用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用路基边缘标高②改建:一般按新建,也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中线标高。
35、V/C值与道路服务水平的关系:比值小的时候最大服务交通量小,车流量运行条件好,相应地服务水平高。
反之则相反。
36、弯道加宽的条件:(1)四级公路的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2)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径车的公路;(3)其他各级公路。
36、土石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检验公式: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 = 填方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 = 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37、设计锯齿形街沟的目的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坐落于地形平坦的地区,道路设计中为减少填、挖方工程量,保证道路中线标高与两侧建筑物前地坪标高的衔接关系,有时不得不采用很小的甚至是水平的纵坡度,对设计坡度很小的路段,要设法保证路面排水通畅,其中设置锯齿形街沟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8、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p58)牵引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项阻力之和,同时轮胎与路面之间存在一定摩阻力且不超过一定限度。
39、规范规定反向曲线间、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是多少V>=60km/h,同向6V、反向2V。
40、什么是经济运距、免费运距采取“调”还是“借”有个限度距离问题,这个限度距离即所谓“经济运距”;土、石方作业包括挖、装、运、卸等工序,在某一特定距离内,只按土、石方数量计价而不计运费,这一特定的距离称为免费运距。
41、确定公路等级的依据功能及适应的交通量42、什么是匝道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车辆行驶的连接道43、从汽车行驶的动力特性出发,对道路纵坡有何要求(1)坡度力求平缓(2)陡坡宜短,长坡道的纵坡应加以严格的限制(3)坡度变化不宜太多,尤其是应避免急剧起伏变化,力求纵坡均匀.44、丘陵地区公路选线的特点局部方案多,且为了充分适应地形,路线纵断面将会有起伏,路线平面也必将是以曲线为主体;路线平、纵、横三面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线路布设应综合考虑,布线方法应随路线行经地带的剧透地形而采用不同的布线方式。
45、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哪些技术依据、自然条件、交通条件、道路网46、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横向力系数必须满足什么要求横向力系数低于轮胎与地面之间所能提供的横向摩阻系数值47、公路用地范围(p150)公路用地范围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者护坡道坡角)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范围内的土地;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48、丘陵地区的三类地形地带及相应的三种布线方式(1)平坦地带—走直线(2)具有较陡横坡的地带—走均匀线(3)起伏地带—走直线和匀坡线之间49、最小纵坡的限制条件不小于%(一般情况下以采用%为宜)50、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区别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段面的车辆数,其普通计量单位是年平均日交通量,用全年总交通量除以365而得。
通行能力是指某一路段所能承受的最大交通量,也称道路容量,以单位时间表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51、土石方调配应遵循哪些原则(p157)(1)先横向后纵向。
(2) 方便施工:大沟不跨越,避免上坡运土。
(3) 运输方式,经济运距。
(4) 整体考虑。
(5) 土石分别调配。
(6) 回头曲线上下线竖向调运。
(7) 农田水利,妥善处理。
52、什么是选线和定线选线是在规划道路的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定线是指在选线布局中确定的路线带范围内,根据技术标准结合地形。
地质等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最终确定公路中线的准确位置。
53、什么是左侧路缘带,右侧路缘带路缘带指的是位于车行道两侧与车道相衔接的用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色划分的带状部分。
位于道路行驶方向左侧的路缘带叫左侧路缘带,右侧的叫右侧路缘带54、沿河线高线与低线的优缺点(1)高线优点:不受洪水侵袭,废方较易处理。
缺点:线形较差、工程量大、构造物多,避让不良地质及跨河困难。
(2)低线优点:线形较好;* 土石方工程量较少;* 边坡一般不高,较稳定;* 路线活动范围较大,选线较灵活;* 跨河(跨支流、跨主河)时较易处理。
缺点:受洪水威胁、防护工程较多、废方难处理。
55、设置避险车道、爬坡车道的条件为防止连续长、瞎陡坡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应考虑在山岭地区长、陡下坡路段的右侧山坡上适当位置设置避险车道;在道路纵坡较大的路段上,为消除种种不利影响,宜在陡坡段增设爬坡车道。
56、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行车道、附加车道、路肩、人行道的设计;路拱横坡度;中间带、路侧带的设置;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设计;行车视距及平曲线路段行车视距保证;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57、平原微丘区的选线主要考虑哪些问题(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5)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58、沿溪线选线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路线选择走河流的哪一岸、线位放在什么高度和在什么地点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