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复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道路规划、设计和建造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勘测设计概述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勘测设计工作的全面调查、分析和研究,确定道路的线位、纵横断面及地质条件,为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基本依据的工作。

二、勘测设计的主要内容道路勘测设计包括线路选择、地质勘察、地形测量、交通调查等几个主要内容。

1. 线路选择线路的选择是指在建设道路之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道路的线位。

要从经济、技术、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优线位。

2.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位等,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措施。

3.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通过实地勘测,获取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包括高程、坡度、地势等。

这些数据对于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非常重要。

4. 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为了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包括车流量、车速、交通组织形式等。

这些数据对于道路设计的通行能力和流量分析非常重要。

三、勘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道路勘测设计涉及到很多方法和技术,常用的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地形测量仪等。

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多个参数,广泛应用于道路勘测设计中。

2. 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角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常用于细密地形测量。

3. 地形测量仪地形测量仪是一种用于获取地形数据的仪器,常见的有激光测距仪和雷达测距仪等。

四、勘测设计的重要性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设计依据勘测设计工作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数据和地质条件,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确保道路安全性通过地质勘察和地形测量等工作,可以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地质结构和地形特征,有助于规划和设计出更加安全的道路。

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公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地质、测量、环境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公路勘测设计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包括地质调查、测量技术、设计要求等内容。

一、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公路勘测设计的基础工作,它主要包括地质勘查、地质资料分析等内容。

地质勘查可以通过钻孔、野外观察、岩芯取样等方式获取地质信息,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土质特性等。

地质资料分析是对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研究,确定地质条件对公路设计的影响。

二、测量技术公路勘测设计中,测量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形测量等。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通过观测目标的坐标和角度,可以确定其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GPS是卫星定位系统,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确定测量点的坐标。

地形测量是通过测量地表的高程和形状来获取地形信息,常用的方法有三角测量、水准测量等。

三、设计要求在公路勘测设计中,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设计要求。

首先是符合交通运输规划,即根据当地的交通需求和规划要求确定公路的位置、线型和标准。

其次是满足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合理选择路线和施工方式,保证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环境要求,包括对生态环境、水资源的保护等。

另外,公路设计还要满足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公路勘测设计流程公路勘测设计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确定设计任务和目标→地质调查→测量定位→线型选择→纵横断面设计→设计计算→技术经济分析→设计报告编制。

这个流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但是每个环节都是相互依赖和衔接的,任何环节的错误或疏漏都会影响最终设计效果。

五、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假设某地需要修建一条公路,我们需要对该路段进行勘测设计。

首先进行地质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和土质特性。

然后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确定公路的位置和线型。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计算行车速度:受公路控制的路段(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等),在天气良好、交通密度小的情况下,一般驾驶员能够保持安全而舒适行驶的最大速度。

2、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3、动力因素: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具有的有效牵引力4、缓和曲线: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5、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6、加宽: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靠近曲线内侧后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小,靠曲线外侧的前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大。

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在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7、S形曲线:两个反向圆曲线间用两个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称为S型曲线8、复曲线: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径相连接(l F=0)或插入缓和曲线(l F≠0)的组合曲线,后者又叫卵形曲线。

9、凸形曲线:两同向回旋曲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连接的组合形式称为凸型曲线。

10、平均纵坡: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11、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12、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

13、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14、免费运距:土方作业包括挖、装、运、卸等工序,在某一特定距离内,只按土石方数计价而不另计算运费,这一特定距离称免费运距。

15、展线:采用延长路线的方法,逐渐升破克服高差。

16、放坡:按照要求的设计纵坡(或平均坡度)在实地找出地面坡度线的工作。

17、初测:是两阶段设计中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要点有: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路线勘测与调查、其他勘测与调查、初测内业工作。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旨在确定道路的线路、断面和纵、横坡等参数,为道路的建设提供准确、详尽的设计数据。

本文将从勘测设计的步骤、内容、注意事项等角度,全面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知识点。

一、勘测设计步骤道路勘测设计包括勘测前的准备工作、现场实地勘测、数据处理和设计编制等步骤。

1. 勘测前准备工作道路勘测设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勘测的目的、范围和要求,获取相关的基础资料等。

此外,还需要编制勘测设计方案,明确勘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现场实地勘测现场实地勘测是道路勘测设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路线勘测和纵、横断面勘测两个方面。

路线勘测主要是确定道路的线路,包括起点、终点、过渡线路等。

在路线勘测过程中,需要实地考察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并确定路线的位置和走向。

纵、横断面勘测是为了确定道路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情况,包括坡度、曲线半径、超高、房屋、水利设施等,以及与路线相关的交叉路口、桥梁、隧道等。

3. 数据处理在完成实地勘测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设计编制。

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计算、归纳和绘制等。

4. 设计编制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根据道路的勘测数据,进行设计编制工作。

设计编制包括道路线形设计、断面设计、标志标线设计、排水设计等,最终形成道路勘测设计成果。

二、勘测设计内容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路线勘测结果、纵、横断面信息、地形图、地物图、标志标线图、排水设计等。

1. 路线勘测结果路线勘测结果包括道路的起点、终点、里程桩号、路线的走向、交叉路口、桥梁、隧道等信息。

2. 纵、横断面信息纵、横断面信息是道路勘测设计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地面线、纵断面线、辅助线等,以及相关的道路标高、房屋、水利设施等数据。

3. 地形图道路勘测设计需要制作地形图,以直观展示道路所经过的地形情况。

地形图需要准确表达地势、高程和地面特征等信息。

4. 地物图地物图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绘制的道路周边地物的分布图,包括建筑物、树木、水域等。

道路勘察设计知识点总结

道路勘察设计知识点总结

道路勘察设计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道路勘察设计是道路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在道路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技术要求,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总结一些道路勘察设计的知识点,以供参考。

二、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道路勘察设计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质调查:对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下水位等因素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2. 岩土勘察:对基岩和土壤的性质进行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确定岩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为道路的设计提供依据。

3. 地质灾害评估:分析和评估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陷等)对道路建设的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三、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道路勘察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要点:1. 交通流量统计:通过现场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流量峰值以及交通流线的走向,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 车辆类型调查:调查不同类型的车辆(如轿车、货车、公交车等)在道路上的比例和行驶速度,以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3. 交通事故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交通事故数据,了解道路现有问题和风险点,为道路设计的改进提供基础。

四、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道路勘察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包括以下内容:1. 大气环境评价:评估道路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扬尘、空气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治理措施。

2. 水环境评价:评估道路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如水体的排放和污染防治,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生态环境评价:评估道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植被破坏、野生动物迁徙受阻等,并提出保护和修复方案。

五、功能设计功能设计是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地区实际情况确定道路的功能定位和设计要求,包括:1. 路网布局:根据地区交通需求,合理布局道路网,确定主干道、支线道和次干道等各级道路的位置和数量。

2. 路段设计:根据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的横断面设计、道路标线和标牌设置等。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1. 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2. 道路的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它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通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的特性。

通达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的特性。

3. 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4. 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5. 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6. 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7. 道路建设项目三个程序:准备、实施、总结。

具体分为:项目建议书(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开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通车运行、后评价。

8. 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 .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需克服较大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型车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

速差交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快车的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增设爬坡车道,将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离出去,提高小客车行驶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路段通行能力(2)供失速车辆驶入,利用制动破床的流动阻力和坡度阻力迫使汽车减速停车,可避免减轻车辆和人员损伤。

10. 为什么要进行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加宽原因:汽车行驶在圆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后内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圆曲线上的行车安全。

设置超高的原因:将此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

让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得一个向圆曲线内侧的横向分力,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少横向力,从而保证汽车在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能安全、稳定、满足计算行车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

道路勘测设计必背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必背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必背知识点一、地理基础知识1.地理坐标:地理坐标系统是一种由经度和纬度组成的坐标系统,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准确位置。

2.平面坐标:平面坐标是指在某一平面上,利用笛卡尔坐标系的x和y轴表示点的坐标,常用于道路勘测设计中。

3.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面的形状、地势、高低起伏等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沼泽等。

二、勘测测量知识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道路所在地区地势、地貌等特征进行测量的过程,包括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控制点测量等。

2.交通流量测量:交通流量测量是指对道路上机动车辆、行人等交通流量进行测量和统计的过程,用于确定道路的设计需求。

3.地下管线调查:地下管线调查是指对道路勘测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和标记,以避免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管线造成损坏。

三、设计原理与要求1.道路等级设计:道路等级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承载能力,将道路按照等级划分,并确定设计标准和要求。

2.道路几何设计:道路几何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的线型、横断面和纵断面等设计要素。

3.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上应设置的交通标识和道路标线。

4.排水设计:排水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纵、横断面形状和地形特征,设计排水系统以防止道路积水和冲刷。

五、环境保护与设计1.生态环境保护:在道路勘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道路周边的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2.噪声与振动控制:道路勘测设计中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道路交通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保障周边居民的安宁和生活质量。

3.空气质量保护:道路勘测设计要考虑减少机动车辆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六、设计报告与成果交付1.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是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汇报道路勘测设计成果的文档,包括项目背景、设计原理、设计计算和建议等内容。

2.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是道路勘测设计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等,用于指导施工和监理。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学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学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1、设计车辆;2、设计车速;3、交通量;4、通行能力2、道路建筑界限(净空):1、净高(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竖向高度);2、净宽(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横向宽度)。

3、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1、纵向倾覆;2、纵向滑移;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

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道路设计应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为条件。

)4、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曲线行驶所产生的横向力(u横向力系数,ih横向超高坡度)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汽车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作用,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

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

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

)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的大小。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

)5、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汽车行驶在具有一定纵坡的小半径平曲线上时,较直线上增加了一项弯道阻力。

对上坡的汽车耗费的功率增加,使行车速度降低。

对下坡的汽车有沿纵横组合的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和装载偏重的可能。

6、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7、直线(tangent)的特点:(1)路线短捷、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

(2)线形简单,容易测设。

(3)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所以双车道的公路间隔适当处要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

(4)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时司机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在直线上夜间对向行车易产生眩光。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规划、建设道路前,对路线进行测量、勘察、设计和规划的一系列工作,是道路建设的第一步。

以下是关于道路勘测设计的一些知识点:1.测量技术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形测量等。

其中,全站仪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道路纵断面、横断面、平面、交叉路口坡度和曲线等测量;GPS测量适用于对大面积地形进行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制图;地形测量适用于狭窄、崎岖地形的测量,包括测量高缘线、侧缘线、人行道、排水设施等。

2.地质勘探在道路勘测设计中,地质勘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确定道路所经过的地层情况、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分布、灾害隐患等信息,并作为道路设计的重要参考。

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钻探、试验坑、地震波勘探等。

3.路线设计路线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环节。

路线设计需要按照城市或乡村的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当地的交通、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道路的起点、终点、路线、道路等级、纵坡和横向坡度、曲线等设计要素。

路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路线的经济、实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达到科学规划道路的目的。

路基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路基设计要考虑到不同路段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土壤类型等因素,在充分了解路段情况的基础上,设计路基的高度、宽度、坡度、侧向护坡、排水设施、边沟等设计要素,使之能够承载交通运输和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达到安全高效地运输的目标。

路面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路面设计要根据道路所处的交通量、车速、车型等不同因素,确定路面的厚度、强度、路面结构类型、路面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路面弯曲、坡度、路桩、树木、人行道等因素对路面的影响,达到经济、安全、舒适、环保的要求。

6.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勘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交叉口设计必须考虑到各种交通形式,包括汽车、自行车、行人、公交车等。

交叉口设计涉及到交叉口的类型、控制方式、信号设计、交通标志、路口亮化等问题。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要点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要点

道路勘测设计20151、设计速度:就是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有效牵引力(又称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潜力)。

3、行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此时汽车眼公路路面行驶所需的最小必须安全距离4、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就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与坡长的规定以避免设计成合法不合理的“台阶式”纵断面线形。

5、自然展线:以适当的坡度,顺自然地形,绕山嘴、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

6、横向力系数:用单位车重的横向力来衡量稳定性程度7、合成坡度:由纵坡与横坡组合成的坡度。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9、临界车速:汽车稳定运行的极限最小速度。

10、临界标高:隧道造价与路线造价总与最小的过岭标高。

11、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与交通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2、部分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13、完全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14、服务水平: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的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稳定流到饱与流合强制流的变化阶段。

15、缓与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1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平面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

17、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18、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与曲线19、各级公路的视距要求:(1)各级公路都应保证停车视距;(2)二三四级公路视距不得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3)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超车视距(4)在交通量不大的低等级公路上,对于不能保证会车视距的路段也可以采取其它的措施以防止碰车事故的发生。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1、设计车辆;2、设计车速;3、交通量;4、通行能力2、道路建筑界限(净空):1、净高(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竖向高度);2、净宽(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横向宽度)。

3、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1、纵向倾覆;2、纵向滑移;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

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道路设计应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为条件。

)4、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曲线行驶所产生的横向力(u横向力系数,ih 横向超高坡度)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汽车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作用,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

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

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

)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的大小。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

)5、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汽车行驶在具有一定纵坡的小半径平曲线上时,较直线上增加了一项弯道阻力。

对上坡的汽车耗费的功率增加,使行车速度降低。

对下坡的汽车有沿纵横组合的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和装载偏重的可能。

6、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7、直线(tangent)的特点:(1)路线短捷、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

(2)线形简单,容易测设。

(3)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所以双车道的公路间隔适当处要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

(4)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时司机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在直线上夜间对向行车易产生眩光。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对新建、改建或维修道路时进行的地形勘测和工程量测算,以便合理规划、设计和施工道路工程。

在道路工程中,勘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道路勘测设计的基础。

它是通过测量地面上的各种地形特征,如高程、坡度、曲率等,来获取地形数据。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和激光测距仪测量等。

通过准确获取地形数据,可以为道路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二、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指对道路上车辆数量和流动情况进行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可以了解道路的交通状况,包括道路的通行能力、拥堵情况等。

常用的交通流量调查方法包括车辆计数法、视频观测法和交通流量传感器等。

交通流量调查的结果对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交通管理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起点、终点和各个断面之间的要求,确定道路的纵向剖面。

它主要包括纵断面的长度、坡度、坡度变化等要素的确定。

纵断面设计的目标是确保道路在高程和纵向坡度上的合理性,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功能要求和交通组织方式,确定道路的横向断面。

它主要包括道路的宽度、车道数、人行道、路肩等要素的确定。

横断面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通行空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五、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叉口设计是指根据交叉口的类型和交通组织要求,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形状和交通设施设置。

常见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和立交桥等。

交叉口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是指在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交通标志和道路标线。

标志标线设计是根据交通管理要求和道路使用情况,合理设置各种标志标线,提醒和引导驾驶员正确行驶。

常见的标志标线包括交通信号灯、标线、标牌等。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道路的种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由5条南北纵线和7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五纵七横”,总里程约3.5万公里,总投资9千多亿元。

该规划全部是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

高速公路网是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包含“五纵七横”在内,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约1.7万公路。

规划技术等级全部为高速公路。

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公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全部控制出入:必须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的车道,必须设置中间带,必须设置进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公路技术标准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设计速度是技术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设计年限《城规》规定: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路为10-15年。

设计速度:是指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其值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目前多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确定。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pcu/h)表示。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宽度或路幅宽度。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一览表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一览表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知识点一览表第一章:绪论1.交通运输体系组成2.道路运输的作用3.道路的种类4.道路的功能5.道路的功能分类6.道路的行政治理属性分类7.公路分级8.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9.平原微丘地形10.山岭重丘地形11.设计车辆12.设计速度13.设计交通量14.设计小时交通量15.道路效劳水平及其分级16.公路网及其特性17.道路红线18.道路建筑限界19.道路净高20.道路净宽21.道路用地22.道路勘测设计时期23.工程可行性研究24.一时期设计25.二时期设计26.三时期设计27.初步设计28.技术设计29.施工图设计第二章平面设计1.线路2.线路的平面3.汽车行驶轨迹的特点4.平面线形三要素5.直线的特点6.直线适用处合7.直线长度的概念8.直线的最大和最小长度(同向和反向)9.同向曲线10.反向曲线11.断背曲线12.汽车行驶稳固性13.横向倾覆14.横向滑移15.横向稳固性的保证16.圆曲线半径对汽车行驶稳固性的阻碍17.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一样、不设超高)18.圆曲线的特点19.圆曲线的运用20.圆曲线桩号及要素计算21.缓和曲线的作用22.缓和曲线的性质23.缓和曲线的形式(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双扭线)24.回旋线的大体公式25.回旋线参数A26.缓和曲线桩号及要素计算27.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确信方法(三个方面舒适性、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刻只是短)28.缓和曲线的省略29.道路平面设计功效内容第三章纵断面设计1.线路纵断面2.纵断面图布置内容3.纵断面设计线的组成4.纵坡5.变坡点6.纵断面设计高程(路基设计高程)的规定(新建公路、改建公路)7.汽车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8.汽车运动方程9.汽车行驶条件10.汽车行驶状态11.理想最大纵坡12.最大纵坡13.坡长限制14.最大坡长限制15.最小坡长限制16.最小纵坡17.平均纵坡18.合成坡度19.竖曲线20.竖曲线要素(圆、抛物)21.竖曲线要素计算22.竖曲线最小半径确信因素(缓和冲击、行驶时刻只是短、视距要求)23.爬坡车道24.爬坡车道的设置条件25.爬坡车道的横断面组成26.爬坡车道的长度组成27.避险车道28.避险车道的作用29.避险车道的组成30.避险车道的类型31.纵断面设计内容、步骤及功效32.经济点33.操纵点34.试坡35.定坡第四章横断面设计1.横断面2.公路横断面类型3.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4.单幅路5.双幅路6.三幅路7.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8.路肩9.路肩的作用10.路拱横坡11.中间带12.非机动车道13.人行道14.路缘石15.平曲线加宽16.加宽类型17.加宽过渡段18.加宽过渡方式19.加宽过渡段长度20.平曲线超高的作用21.超高值计算22.超高过渡方式23.超高过渡段长度24.横断面超高值计算25.超高设计图26.汽车的制动性27.汽车制动力28.制动距离29.视距的类型30.停车视距31.会车视距32.错车视距33.超车视距34.行车视距的保证35.横净距36.视距曲线37.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38.公路横断面组成39.路基设计表40.标准横断面41.横断面面积计算方式42.土石方数量计算方式43.土石方调配44.土石方调配原那么45.借方、弃方46.土石方调配复核公式47.经济运距48.平均运距49.免费运距50.运量51.松土系数第五章线形设计1.平面线形设计要点2.最小平曲线长度的确信方式(驾乘舒适;转角小于7°时的平曲线长度规定)3.大体形曲线4.S形曲线5.椭圆形曲线6.凸形曲线7.复合型曲线8.C形曲线9.转头曲线10.大体型曲线要素计算11.纵断面线形设计要点12.纵坡极限值的运用13.最短坡长14.竖曲线半径选择15.相邻竖曲线的衔接16.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一样原那么17.凹形(凸形)竖曲线18.纵断面设计中的高程操纵条件19.路基对纵断面的操纵20.桥梁、通函对线路纵断面的操纵21.平纵组合设计22.平纵组合设计原那么23.组合设计方式24.平纵组合设计的大体要求25.应幸免的平纵组合第六章选线与整体设计1.道路选线的一样原那么2.选线的一样步骤3.线路带(线路布局)4.整体设计的要紧内容5.线路方案必选内容6.平原区线路特点7.平原区选线要点8.山岭区线路特点9.山岭区线路方案(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10.越岭线展线方式(自然、转头、螺旋)11.丘陵区线路特点12.丘陵区线路布设原那么13.水库地域选线要点14.风沙地域选线要点15.连年冻土地域选线要点16.黄土地域选线要点17.软土和泥沼地域选线要点18.盐渍土地域选线要点19.膨胀土地域选线要点20.滑坡地域选线要点21.高烈度地震区选线要点第七章定线1.定线2.定线方式3.纸上定线4.现场定线5.纸上定线工作步骤6.坡度线7.实地放线8.穿线交点法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设计1.平面交叉2.平面交叉设计要紧内容3.交织点4.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5.平面交叉交通治理方式6.平面交叉的形式7.加铺转角式8.分道转弯式9.扩宽路口式10.环形交叉11.交叉口设计速度12.交叉口设计车辆13.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14.左转弯车辆交通组织方式15.左转变右转的方式16.渠化交通17.交通岛18.交通岛的分类19.平面交叉处平面线形要求20.视距三角形21.识别视距22.右转车道设置方式23.右转车道长度组成24.环形交叉中心岛半径确信方式25.交织段长度26.环道的路脊线27.入口让路环形交叉的交通组织特点28.交叉口立面设计内容29.交叉口里面设计方式30.特点断面法第九章道路立体交叉设计1.立体交叉2.立体交叉的要紧组成部份3.立体交叉按跨越分类4.立体交叉的交通功能分类5.分离式立交6.互通式立交7.立交设定条件。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道路的种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由5条南北纵线和7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五纵七横”,总里程约3.5万公里,总投资9千多亿元。

该规划全部是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

高速公路网是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包含“五纵七横”在内,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约1.7万公路。

规划技术等级全部为高速公路。

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公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全部控制出入:必须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的车道,必须设置中间带,必须设置进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公路技术标准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设计速度是技术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设计年限《城规》规定: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路为10-15年。

设计速度:是指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其值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目前多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确定。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pcu/h)表示。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宽度或路幅宽度。

道路勘测知识点终极版

道路勘测知识点终极版

简答题:一²中间带和路肩的作用和布置: 路肩的作用:1.保护和支撑路面结构。

2.供车辆临时停放。

3.提供侧向余宽,能增进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

4.作为道路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5.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

6.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等使用。

7.在不损坏公路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位置。

8.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

路肩的布置:1.设计速度为120km/h 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右侧硬路肩宜采用3.50m ,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00m 。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0m 。

3.二级公路的硬路肩可供非汽车交通使用。

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亦可采用全铺的方式,以充分利用。

4.二、三、四级公路在路肩上设置的标志、防护设施等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否则应加宽路肩。

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应设置左侧路肩。

左侧硬路肩内含有左侧路缘带,左侧路缘带宽度为0.50m 。

6.我国《标准》规定,八车道高速公路宜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宽度为2.50m 。

左侧硬路肩宽度内含左侧路缘带宽度。

中间带的作用: 1.分隔往返车流。

2.可作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他交通管理设置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

3.设置一定宽度的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炫目,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

4.引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道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可以防止在不分隔的多车道公路上因认错对向车道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6.可以避免车辆中途掉头,消灭紊乱车流,减少交通事故。

中间带的布置: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的护栏、种植、防眩网、交叉公路的桥墩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的。

二²缓和曲线的作用1.曲率逐渐变化,便于驾驶操作。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中央分隔带宽度m 一般值 3.00 2.00 2.00 2.00 最小值 2.00 2.00 1.00 1.00 左侧路缘带宽度m 一般值 0.75 0.75 0.50 0.50 最小值 0.75 0.50 0.50 0.50 中间带宽度m 一般值 4.50 3.50 3.00 3.00 最小值3.503.002.002.00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消除了离心力突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要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要点

1、路线平面: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2、路线纵断面; 沿道路中线的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在立面上的投影即是路线的纵断面3、路线横断面; 道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横断面。

4、路线设计:指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5、路线平面设计:在路线平面图上研究道路的基本走向及线形的过程。

6、路线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道路纵坡及坡长的过程。

7、路线横断面设计:在路线横断面图上研究路基断面形状的过程1)极限最小半径.各级公路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

2)一般最小半径.各级公路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安全、舒适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

4)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就小,可以不设置超高,而设置与直线段相同的双向横坡的路拱形式8、平曲线: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9、圆曲线:道路平面走向改变方向或竖向改变坡度时所设置的连接两相邻直线段的圆弧形曲线10、缓和曲线: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11.行车视距定义: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能随时看到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1)停车视距: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后,采取制定措施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2)会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3)错车视距: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队向行驶的车辆相遇,发现后即采取减速避让措施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

(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4)动力因素.在海平面上,满载的情况下,汽车行驶中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能力。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道路勘探设计是道路建设的前期重要工作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建设道路的地质情况、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道路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本文将对道路勘探设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道路勘探设计的基础,对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道路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地质条件: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壳体中的构造体系,包括断裂、褶皱等。

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会影响道路勘探设计的难度和路基稳定性。

2. 岩性特征:岩性特征是指地质中的岩层类型、成分、结构、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特征。

了解地质中岩性特征的变化对道路勘探设计有重要意义。

3. 地层分布:地层分布是指不同地层在某一区域的空间分布状况。

了解地层的分布对于确定道路纵横断面及路基处理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二、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表形态的特点,包括高差、陡坡、平原等。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地形特征:1. 高差:高差是指地形上的高低差异。

了解地形高差的变化对确定道路的纵向曲线有重要意义。

2. 坡度:坡度是指地面的倾斜程度。

了解地面的坡度变化对道路的横断面选择和纵向曲线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3. 水系分布:水系分布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某一区域的分布情况。

了解水系的分布对于设计桥梁、涵洞等交通设施具有指导意义。

三、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是指地下水与地质相互作用的情况,包括水位、含水层、渗透性等。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水文地质条件:1. 水位:水位是指地下水位于地下的水平高度。

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设计排水系统、防渗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2. 含水层:含水层是指地下水储存和流动的层状结构。

了解含水层的分布和性质对于设计路基防渗和桥梁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3. 地下水渗透性:地下水渗透性是指地下水在岩石或土壤中传导的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前对道路线路、交叉口、桥梁、隧道等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以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的过程。

本文将总结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二、勘测设计前期准备1.项目规划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前,需要明确项目规划,包括道路用途、设计标准、设计参数等。

这些规划将直接影响勘测设计的方案选择和数据采集。

2.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确定道路线路的起点、终点和各个节点坐标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有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等。

3.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道路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结构、岩性、地下水位等。

地质勘察结果将为后续的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4.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对道路所在区域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包括车流量、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用户性质等。

交通流量调查结果将为道路设计的交通组织方案提供依据。

三、勘测设计方法与技术1.水平控制水平控制是确定道路线路纵断面的过程,包括起点、终点和各个节点的坐标和高程测量。

常用的水平控制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和GPS定位法等。

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根据道路线路的纵坡要求确定道路横断面的过程。

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曲线设计、切坡设计和挡土墙设计等。

3.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为了确定道路横向断面的几何形状和交通组织要求。

横断面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设计、车道数设计和人行道设计等。

4.交叉口设计交叉口设计是为了提供交通流畅和安全的道路交叉点。

交叉口设计包括交叉口类型选择、几何形状设计和交通信号灯设计等。

5.桥梁设计桥梁设计是为了提供道路通行的桥梁结构。

桥梁设计包括桥梁类型选择、桥面宽度设计和桥梁承载能力计算等。

四、勘测设计注意事项1.数据采集精度要求在进行勘测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数据采集的精度要求。

数据采集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后续道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环境保护考虑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1. 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2. 道路的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它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通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的特性。

通达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的特性。

3. 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4. 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5. 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6. 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7. 道路建设项目三个程序:准备、实施、总结。

具体分为:项目建议书(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开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通车运行、后评价。

8. 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 .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需克服较大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型车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

速差交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快车的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增设爬坡车道,将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离出去,提高小客车行驶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路段通行能力(2)供失速车辆驶入,利用制动破床的流动阻力和坡度阻力迫使汽车减速停车,可避免减轻车辆和人员损伤。

10. 为什么要进行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加宽原因:汽车行驶在圆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后内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圆曲线上的行车安全。

设置超高的原因:将此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

让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得一个向圆曲线内侧的横向分力,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少横向力,从而保证汽车在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能安全、稳定、满足计算行车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

11. 路线平、纵线形设计中应避免的组合:1)避免竖曲线的顶、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2)避免将小半径的平曲线起、讫点设在或接近竖曲线的顶部或底部3)避免使竖曲线顶。

底部与方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4)避免小半径的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合5)避免在长直线上设置陡坡或长度短、半径小的竖曲线6)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线中断的线性。

12 .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1)作用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③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④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13. 什么是合成坡度,为什么要限制平均纵坡及合成坡度:(1)道路纵坡和横坡的适量和(2)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

14. 为什么要设置缓和曲线:为了使路线的平面线形更加符合汽车的行驶轨迹,离心率逐渐变化,确保行车的安全和舒适15.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有三种: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

16. 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1.定导向点2.试定路线导线3.初定平曲线4.定线。

17. 山岭、重丘区定线步骤:(1)定导向线1)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2)放坡定坡度线3)确定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定导向线.(2)修正导向线1)试定平面和纵断面2)一次修正导向线3)二次修正导向线。

(3)定线18 .选线的方法和步骤:1)路线方案选择(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 2)路线带选择(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

3)具体定线(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19. 道路选线新理念:①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④坚持质量第一,让公众满意的理念⑤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⑥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20. 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1)收集资料: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及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测图、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2)根据确定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在小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同野外调查中发现新的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案。

(4)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

21. 沿河(溪)线:沿着河(溪)岸布设的路线。

22 .沿河(溪)线优缺点:优点:1)路线走向明确2)线形好,纵坡一般小于5%。

3)材料来源方便4)联系群众多,服务性好。

缺点:洪水威胁大,艰巨工程多,桥涵防护工程多,占地多。

23.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多方案比选,确定最优的路线方案。

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合理采用技术指标。

3).注意与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

4).处理好路线与名胜、风景、古迹的关系。

5).对不良地质地段,正确处理路线与绕避或穿越的关系。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修建道路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等问题。

7)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合理采用整体式断面和分离式断面。

24. 越岭线:翻越山岭布设的路线。

25. 山脊线:大体上沿山脊布设的路线26. 沿河(溪)线主要解决:河岸选择、路线高度和桥位选择的问题。

27. 越岭线选线主要解决:垭口的选择、过岭标高的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线。

28. 山脊线布线时主要解决:垭口选择,侧坡选择,试坡布线。

第一章1.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五种运输方式: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组。

2. 道路运输的作用:直达运输作用,衔接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

3. 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4. 道路的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它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通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的特性。

通达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的特性。

5. 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6. 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7. 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8. 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9. 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划分为Ⅰ、Ⅱ、Ⅲ级。

10. 道路设计控制:对道路几何设计其控制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为:技术标准,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交通流特性。

11 .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等。

12. 地形划分:平原、微丘和山岭、重丘。

13. 设计车辆: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14 .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15 .设计速度(又指计算行车速度):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16. 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

17. 城市道路分级依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

18. 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19. 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20. 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某一条车道或某个断面上,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小客车的最大数量。

21. 可能通行能力:在实际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一点所能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22. 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23 服务水平: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24. 服务交通量:在普通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能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道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所能通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25. 公路网:在全国或一个区域内,有各级公路组成的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

26. 公路网系统特性:集合性,关联性,目标性,适应性。

27. 合理的公路网一般应具备的条件:具有必要的通达深度和公路里程长度,具有与交通量相适应的公路技术标准和使用质量,具有经济合理的平面网络。

28. 典型公路网结构形式:三角形,棋网形,并类形,放射形,扇形,树杈形,条形。

我国采用:放射形,棋网形。

29. 城市道路网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反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30. 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分界控制线。

31. 道路红线规划内容:确定道路红线宽度,确定道路红线位置,确定交叉口形式,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

32.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它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与安全,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33. 净高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竖向高度。

34. 净宽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横向宽度。

35. 道路用地: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布设沿线设施等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36. 公路可行性研究包括内容:总论,现有公路技术评价,经济与交通量发展预测,建设规模与标准,建设条件和方案必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实施规划,经济评价。

37. 道路设计分为:几何设计和结构设计。

38. 道路勘测设计阶段(1)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地小型建设项目。

(2)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3)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或隧道等。

39 .公路安全性评价的目的和作用:(1)目的: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危害程度(2)作用:①将由于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②将已建成公路的后续安全整治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③减少项目在设计,建设和养护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费用④增加设计者、管理者和其它所有相关人员在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中的安全意识.40. 道路运输的特点:自成运输体系,通达深度广,覆盖面大,投资少,批量与时间不受限制,以中短途运输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