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古诗文、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3)

合集下载

(完整版)新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doc

(完整版)新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doc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姓名成绩一)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 ! ’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精心整理者 !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注] 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⑤卒:终于。

精心整理1.解释下列加点词。

(4 分)(1)私臣:.(2)齐地方千里:..(3)吾知所以亡矣:..(4)内外不闻吾过.: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 分)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精心整理3.简要分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

( 4 分)(二)汉明帝尊师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精心整理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精心整理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 : 听讲。

④避位发难 : 离开座位向皇帝精心整理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 : 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 : 此为病情。

⑦嗣 :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精心整理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2 分)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初中课外古诗文、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

初中课外古诗文、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4学校年级姓名一.古诗文阅读(25分)(一)忆钱塘江(5分)宋·李觏①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

这里喻指归帆。

1.这首诗描绘了黄昏(傍晚)时分的景色。

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醉”一词。

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

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3分)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

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二)愚公移山(节选)(10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水的南岸(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减(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交换4.下列兔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2分)A. 年且.九十存者且.偷生B. 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C. 杂然.相许吴广以为然.D. 以.君之力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他们)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6.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3分)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三)钱镠liú(12分)钱镠,临安石鉴乡人。

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

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有答案.doc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有答案.doc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主成1-3题。

(14分)承拙斋家传张惠言(清)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

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

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

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

作《爰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

有书数干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

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

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

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

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

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指趣如此。

常语学者日:"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

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

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

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①侷武:空间逼仄、狭小。

②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九试于乡,不得举()⑵客有至者,则延入()⑶常语学者曰()⑷于身心何所益()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爰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

参考答案:1.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2.⑴爰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中考课外小古文阅读练习(精选五篇)

中考课外小古文阅读练习(精选五篇)

中考课外小古文阅读练习(精选五篇)第一篇:中考课外小古文阅读练习课外小古文阅读练习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3、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顾②悉③将④诸⑤援2、翻译:善属文;②奈何请人;③太祖甚异之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4、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文言知识】
说“比”。“比”是个多义词。一、指“比较”。二、指
“等到”。上文“比公乘之,驯良如故”,意为等到张尚书
骑上去,那马温顺善良得跟早先一样。三、指“并列”、
“靠近”。成语有“鳞次栉比”。又,王勃诗“天涯若比
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畜 ②遣 ③固 ④未几 ⑤询 ⑥盖
陈实与“梁上君子”答案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 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 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 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 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 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 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失 ②偿 ③愀然 ④几何
2、翻译:①夫人令执事左右
②家资尽没犹不足
③尽以钱赐之
3、比较文中的两个“妾”:①“吴夫人为买一妾”中的
“妾”是指
;②“妾之夫为军大将”中的“妾”是

4、理解:这则故事说明王安石
王安石辞妾答案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 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 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 人着想。
【文言知识】
盗与贼。现代汉语中,盗指强盗,贼指小偷,而文言中恰恰
与此相反:盗多指小偷,贼多指强盗。上文“盗夜入其室”、
“盗大惊”中的两个“盗”,均指小偷;“无复盗者”中的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不死之药【原文】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 e )者操之以入。

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 曰:“可。

”因夺而食之。

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

’臣故食之。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

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

”王乃不杀。

【练习】1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A. 因夺而食之B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C.臣食之,而王杀臣D .面山而居 2、“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3、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2)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原文】字勉旃,吾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友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至之。

(1) 亡何,其友亡。

(2)且父未尝语我也。

A. (1) w a ng 逃亡 (2) y 1 语言B. (1) w u 不 (2) y u 告诉C. (1) w u 不 (2) y u 词语D. (1) w a ng死亡(2) y u语句)蔡璘, 【练习】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C.且父未尝语我也。

(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他) D)B.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却)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所以)(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大全]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大全]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大全]第一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大全]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田单即墨之战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①。

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

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而死。

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

”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

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三年而犹未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

”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

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

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轊(wèi):车轴头。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①皆以轊折车败败:②期年不克克:③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去:④南面而王耳王:9.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B.将军宜枉驾顾之C.辍耕之垄上D.怅恨久之 10.翻译下列句子。

(3分)①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

②汝何敢言若此!11.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8.(4分)①坏:损坏②攻下;战胜③距离;离开④称王 9.(2分)B(代词,代人)10.(3分)①(2分)田单让家族的人都用铁皮包裹车轴头。

(得分点:以、笼)句子基本正确,两句都无标点扣1分,错别字不计②(1分)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得分点:何、句式)(在翻译基本正确的基础上,按得分点给分)11.(2分)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学生如从反面答“善用权术”也算对)(答对一点得全分)意思对即可。

13.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l2~l5题。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篇(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③故欲杀之④天下无冤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初中文言文阅读(汇总5篇)

初中文言文阅读(汇总5篇)

初中文言文阅读(汇总5篇)1.初中文言文阅读第1篇【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②杀此田舍汉③!”文德后④问:“谁触忤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⑥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⑦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⑧后宫,安敢不贺?”[注]①罢朝:停止了早朝②会:必然,一定③田舍汉:庄稼汉④ 文德后:文德皇后⑤ 忤:触犯⑥ 廷争:在朝廷上争谏⑦具:穿戴好⑧备数:充数(谦虚的说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皆以美于徐公于:(2)王之蔽甚矣蔽:(3)时时而间进间:(4)皇后何为若是是:2、将下列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文。

(4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 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太宗曾罢朝”对比阅读答案4、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文德皇后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5、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联系现实你会想到什么呢?(2分)参考答案:1、(1)比(2)受蒙蔽(每题1分,共2分)(4)是:这样2、(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他)每每在朝廷上与我谏诤,侮辱我,使我不自在。

(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共4分)3、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乃四顾胆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径进……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

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语句。

吾今死矣,子速去!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初中课外古诗文、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4)

初中课外古诗文、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4)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学校年级姓名一.古诗文阅读(25分)(一)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僧敲月下门”作者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

说说为什么要改为“敲”字?(2分)1.“敲”字形象地写出了轻轻的敲门声,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倘用“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2.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尾联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意翻译:李凝幽居处邻居极少,通向“幽居”的小路野草丛生。

月夜来访,到门之时,池边树上的鸟儿已入梦乡,我(僧)而于万籁俱寂之时来“敲”月下之门。

进门游园,“荒园” 内一片“野色”,月下“过桥”,将“野色”“分” 向两边。

漫步园内石山,月光下浮起蒙蒙夜雾。

来访李凝,游览了他的“幽居”,我很喜欢这里;告别时说:暂时离去,以后还要来,绝不负约。

(二)王孙满对楚子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①之大小轻重焉。

备,使民知神奸。

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②。

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③。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德之休明④,虽小,重也。

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

天祚明德,有所底止⑤。

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选自《左传》)【注释】①鼎:即九鼎。

相传夏禹收九牧所贡金铸成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也是王权的象征。

②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顺的东西。

逢,遇。

若,顺,顺从。

③休:荫庇,保佑。

④休明:美善光明。

⑤止:限度,极限。

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限划两处,2分)楚子伐陆浑之戎/ 遂至于雒/ 观兵于周疆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派)⑵远方图.物(画)⑶故.民入川泽、山林(因此)⑷卜.世三十(占卜)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篇一」初中文言文二则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8—32题。

(17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

再适长山朱氏②。

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

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

③世家:身世。

④南都:地名。

⑤颤粥不充:颤,稠粥。

充,充足。

⑥日昃:太阳偏西。

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2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1)腰白玉之环 (2)同舍生皆被绮绣(3)媵人持汤沃灌(4)感泣辞母2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30.翻译句子(4分)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2分)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文:(2分)3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32.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① ,乙文范仲淹是:② 。

初中课外古诗文、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3)

初中课外古诗文、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3)

九上课外古诗文阅读训练1学校姓名一. 古诗文阅读(5分)(一)月螺川①早发【明】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

②棹(zhào):船桨。

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诗人: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翻译: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

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

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

情感:描写出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他的当时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和对螺川的依恋之情。

⑴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解析:找出诗人出发很早的自然景物即可。

参考答案:月落、残星、露湿、天光(2分,写出一个得1分,写出两个的2分)⑵“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3分)解析: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

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雁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二)文言文连处士,应山人也。

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

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

”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

古诗文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古诗文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古诗文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古诗文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古诗文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A B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程门立雪《宋史》【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阅读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答:七录《明史张溥传》【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②如是者六七始已③日沃汤数次④后名读书之斋曰……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A,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3.翻译句子。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求学五篇(练习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求学五篇(练习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求学五篇(练习及答案)司马光好学【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患.记问不若人()(2)迨.能倍诵乃止()(3)迨能倍诵乃.止()(4)咏.其文()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 才美不外见C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 京中有善口技者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

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参考答案】1.(1)(担心)(2)(等到)(3)(才)(4)(吟咏)2.(D )3.(C )4.韦编三绝。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1)啖.粥而读:音();义()(2)辄.以水沃面:音();义()(3)食不给.:音();义()(4)乃至被谗.受贬:音();义()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 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文:(2)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译文:。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初三期末专题训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共5篇, 再附送5篇)一、商於子家贫商於子①家贫, 无犊以耕, 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

大豕不肯就轭③, 既就复解, 终日不能破一畦。

宁毋④先生过而尤⑤之曰: “子过矣!耕当以牛, 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 蹄之坚能陷淖也。

豕纵大, 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子以之代耕, 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 子乃反怒而弗答, 何也?”商於子曰:“诗不云乎:乃造⑥其曹⑦, 执豕于牢⑧。

言将以为殽⑨。

今子以予颠之倒之, 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吾岂不知服田⑩必以牛, 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

不以牛, 虽不得田, 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 其害大。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⑪者也。

”(选自明•宋濂《文宪集》, 有删改)【注】①商於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豕(shǐ):猪。

③轭(e):车辕前端驾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⑤尤:抱怨, 指责。

⑥造:到。

⑦曹:群, 这里指猪群。

⑧牢:关养牲畜的圈。

⑨殽(yáo):通“肴”, 鱼、肉一类的荤菜。

⑩服田:用牛、马驾车耕田。

⑪激:情绪激烈、偏激。

1.解释词语。

(4分)①宁毋先生过而尤之过: ②子乃反怒而弗答弗:③终日不能破一畦终日: ④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顾: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2分)今子以予颠之倒之, 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3.君主若想实现国家大治, 从文中可获得哪些治国方法?(3分)答案:(1)①使……听到;②间或, 偶然;③经过;④竟然, 却。

(2)您认为我颠倒是非, 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

(3)选贤举能, 任用贤良。

文段借古喻今, 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用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驾驭猪耕田, 形象生动地抨击了统治者不用贤人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译文:商于子家很贫穷, 又没有牛耕田, 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6分)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三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9、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四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课外古诗文阅读训练1学校姓名一. 古诗文阅读(5分)(一)月螺川①早发【明】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

②棹(zhào):船桨。

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诗人: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翻译: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

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

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

情感:描写出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他的当时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和对螺川的依恋之情。

⑴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解析:找出诗人出发很早的自然景物即可。

参考答案:月落、残星、露湿、天光(2分,写出一个得1分,写出两个的2分)⑵“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3分)解析: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

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雁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二)文言文连处士,应山人也。

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

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

”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

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

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

”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

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

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

”厚遗以遣之。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注释:赒zhōu:救济,接济;粜:tiào卖出粮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必以处士为法(榜样)B、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遗憾)C、以牛自归(返回)D、厚遗以遣之(送走)答案: C.归还2.下列句子中加粗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以一布衣终于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而能使人如此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C、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当为连公行丧为人谋而不忠乎答案: B D。

解析:A,第一个“于”为“在”,第二个“于”为“向”;B,“而”为转折义,“但是”C,第一个“以”为“因为”,第二个“以”为“凭借”;D,“为”、“替”。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①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答案:(1)大概这就是所说的只要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②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2)(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解析:这里省略主语,根据下文应山县人为其送丧可知,是连处士去世,弟弟将其送回。

4、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画了“连处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通过写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以及“应山之人”对连处士的赞颂和连处士死后的悲伤等言行,表现了连处士孝以事亲、乐善好施、宽以待人的高尚品格。

解析:文言文难度不大,但要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

译文: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

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

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

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

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

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

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

”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

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

”二.古诗文阅读(一)即事①(4分)宋·徐侨②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

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

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

【注释】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

②徐侨:南宋政治家,浙江义乌人,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

1.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_。

(2分)【思路点拨】可从诗歌的意象出发读懂诗句,然后对照“贫亦好”逐联比较选择。

2.请从诗歌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

(2分)【答案】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淡然"(1分),体现了诗人享受朴素宁静生活的淡泊情怀(1分)。

【方法归类】古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先描写,再抒情议论,因此我们把握作者情感的时候,通常可以到后几句中去寻找。

(二)陈涉世家(节选)(1O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l)吴广素.爱人(向来(一向))(2)广故数言欲亡.(逃走)(3)并.杀两尉(一齐)(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带领(率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A)(2分)例句:祭以.尉首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屠惧,投以.骨C.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而死的本来就会达到十分之六七。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三)匿名谤书(6分)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①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

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

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②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

”和甫乃密以他事绾③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④其事。

果马生所作,罪之。

(明·孙能传《益智编》)【注释】①尹京:任开封府府尹。

宋以开封为京都,故称尹京。

②鬻状人:讼师,古代专门替人写状子告状的人。

鬻,卖。

③绾:拘系。

④鞫:审讯,审问。

4.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两处)(2分)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

D)(2分)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曾经)B.弗与.(给予)C.取谤.书字校之(毁谤)D.果马生所作,罪.之(罪行)【思路点拨】D中的“罪”作动词用,可解释为“降罪”“处罚”。

6.王安礼在判案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怎样的做事风格?(2分)【答案】①严谨,不轻信,重视调查;②公正,重证据,处罚严明。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考点直击】本题要求在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选文内容,以加深理解。

【思路点拨】首先翻译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这样就不难理解了,还可以寻找王安礼的所作所为,根据他的举动来概括他的做事风格。

三.古诗文阅读1.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②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⑤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两章》)⑥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⑦观察越南在这一次争议中的表现,应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它并不是要在南中国海中再多占一点地盘,而是企图通过这件事情,提高它在美国和东盟心目中的地位。

(填欧阳修文中的一句)⑧高瞻远瞩,是中法关系发展的根本保证。

50年来,中法历代领导人以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不畏浮云遮望眼”,一直进行着超越集团对抗、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探索和实践。

(填王安石诗中的一句)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6分)①陈太丘与友期.(约定,约会) ②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地,如狗一般地)^&]③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⑤长跪而谢.之曰 (道歉) ⑥吾妻之美.我者 (以……为美,认为……美)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3分)A. 少.时,一狼径去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B. 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D. 则名.微而众寡有仙则名.4.文言文阅读网]樵髯传(清)刘大櫆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

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