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程评价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指导。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要涵盖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创新思维等方面。
2.多样性原则:评价方式要多样,包括项目制作、实践操作、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团队合作等形式。
3.实用性原则:评价结果要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反馈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评价内容
1.知识掌握:综合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关键概念,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如实验操作、工艺制作、技术操作等。
3.创新思维: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意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4.实践成果:学生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作品、报告、展示等形式,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四、评价方法
1.项目制作与展示: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教学内容,设计适合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实践操作和作品制作,最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2.口头报告:学生在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后,进行口头报告,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做法,展示学习成果。
3.书面报告: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后,撰写书面报告,包括项目的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等,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4.观察记录:教师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进行观察记录,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实践能力,为后续评价提供依据。
一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
一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
一、前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学
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
对一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表现,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以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
二、评价方案设计原则
1. 全面性原则:评价方案应全面考察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学习
成绩、态度和参与情况等。
2. 实践性原则:评价方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考察学生在实践活
动中的能力和素质。
3. 灵活性原则:评价方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评价和指导。
4. 公正性原则:评价方案应公平、公正,杜绝一刀切、歧视等现象的
出现。
三、评价内容与方式
1. 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学习成绩应该是一个
重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日常表现、作业和考试成绩等多
种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2. 参与态度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可
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团队合作等方面来评价学生
的参与态度。
3. 实践能力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价方案
应该注重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能力、观
察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4. 创新意识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应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评价方案可以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表现,包括创意能力、解决问
题能力等。
四、评价方式
1. 量化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量化评价,比如将作业和考
试成绩转化为具体的分数,以便进行综合评定。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方案
一、考查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起,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施展个性和才能;是为了完善和充实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是为了完善学校课程设置,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开展。
劳动技术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劳动技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同时,我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应该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
社会实践目的: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获得直接感受,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
社区服务目的:促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积极态度和健康情感;培养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提高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培养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真情感,开阔视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目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多渠道搜集信息和整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倡导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范文五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范文五篇)
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范文五篇)》。
第一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为增强学生国防意识、组织纪律意识、合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好的意志品质,提升新时期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在初中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地点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村16社穗华心素质教育培训营地
二、活动时间
8月27日(周一)──8月30日(周四)
三、活动费用
100元/人/天,共400元(费用包含:吃/住/训/教官/来回接送车费)。于8月25日上午8:30至11:30在学校一楼交费。
四、出发时间
2020年8月27日8:30学校集中乘车出发。
五、活动所需携带物品
1.衣服:营地提供社会实践服装(闭营结束时收回),自备衣裤2-3套,袜子;
2.鞋:运动鞋,拖鞋一双;
3.生活用品:洗脸盆,水瓶、水杯、牙膏、牙刷、毛巾、衣架、洗衣粉,常备药品,花露水、风油精等驱蚊用品及防晒霜等。
4.学习资料:文具、笔记本等。
备注:
1.用餐标准:学生10人一桌,八菜一汤;
2.住宿标准:学生住基地营房,10-12人一间(上下铺),独立卫生间、空调、独立卫生间、热水;
3.有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或其他潜在疾病的学生,务必提前向班主任说明情况,拿医院诊断证明,以书面形式向学校请假(联系人:唐婷主任:xxxxxxxxxxx)。社会实践活动期间也要特别注意安全,因病等原因不能继续参加训练的同学,要及时报告教官和指导员,确保平安顺利完成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方案三篇
综合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方案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方案一篇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为全面落实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学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学期八年级实践
活动计划如下: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让同学们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并逐步成熟于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养成合作、分
享,积极进取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课程内容
(一)总体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结合学校八年级段要求,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开展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它三个则是它探究的重要内容。它以综合性课程或综合性项目的`形式将四大领域融合,彼此渗透,形成整合。构建学科间渗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评价有其特殊性。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它反对通过单一的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我校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研究后,初步建立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不断提高教师能力为保证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综合实践课程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开始实施,我们就要求教师把对学生评价看成教与学的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评价作为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并且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与标准,评价原则与方法,评价工具的设计、评价结果的收集分析反馈等方面着手,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开展评价,尊重、信任、爱护、宽容学生,关注学生在原有起点上的提高。我们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以形成多样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灵活的评价方式。
1、我们给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档案袋的内容包括:“采蜜卡”(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智慧卡”(创新设计和想法建议)、专题研究论文、科技作品照片以及小红花、小星星(平时在校获得的奖励)等资料,档案袋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装入材料,除上述材料外,学生还可以把参加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资料认为该装的都装进档案袋,这些都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足迹,既让学生通过对比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感觉,又作为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参考。除此之外,我们在每次专题研究结束后,就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下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制度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评价目的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 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评价意义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增强学校的管理水平
03
0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评价的改进和发展
改进措施
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 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认识和技能, 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课程评价。
引入第三方评价:邀请专业机构或专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价, 以获得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评价结果。
访谈法:通过与学生、教师、家长等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感受、收获和 需要改进的地方。
问卷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 期望。
成长记录法:通过记录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和成果,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了解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测验法:通过测验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掌握程度和知识水平 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态度和感受,以及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自我评价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估标准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估标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评估标准,以确保
这些课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目标。
评估标准
以下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估标准:
1. 教学目标:课程应明确设定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
素质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
2. 内容设计:课程内容应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能够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等,以提供学生多样化的研究体验。
4. 学生参与:课程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包括个人和团体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教师评估:教师应及时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采用多种评估
方法,包括考试、作业、项目报告等。
6. 学生评估:学生应参与对课程的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
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课程反馈和建议。
7. 教育资源:课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设施、图书馆、实验室等,以提供学生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8. 教学效果:课程应追踪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评估课
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
总结
以上评估标准将有助于确保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达到
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和学校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设计、
实施和评估课程的有效性,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方案1
一、评价的背景:
XX小学校本课程的一个特色以“竹”为主体,开展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是弘扬乡土文化的最基础的事业,是对“只有本土的,才是最优的”的生动实践,将协调乡土文化与学科知识的交融、互渗,整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各项资源。本课题的实践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重视行动和问题解决,以“竹文化”为系列,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主题,逐步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未定的有主体经验基础的、长时期学习的,主体可自由判断的和主体可建构的知识结构。它强调不同学科知识学习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课程的相互配合,达到学科交融的、教学优化、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评价的目的:
XX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与考察学生的学及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革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中关注课程开发的合理性、科学性、人文性;关注教师课程的设计能力,执行能力;更关注学生“良好的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等四有培养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掘潜能,成为具有竹德品质的学生。
三、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体现文化性、地方性,要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学内容设计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2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改新增设的必修课程,既是全新内容,又是课改的亮,由于它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均不同于学科课程,因而,它的评价也有特殊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理念
1、评价的整体观
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进行。一方面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即教师、学生、校外指导教师,家长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并且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以提高他们辨别是非、自我教育的能力。
3、评价内容的过程性
即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应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通过肯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景。
二、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都要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
具体操作中如下:
1)活动记录。包括学生记录下自己的行动、发现和想法等,还可以说明____选择这项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如何完成的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好的方法进行反思和交流。
2)评价资料。活动档案还包括教师或家长对学生活动的评语及学生积累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等。
3)问卷调查表。在某一活动进行完后,老师提供调查表,学生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所感、所做进行反思。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思调整活动策略,激发并维持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进行评定过程应注重以下一些问题:
综合实践课评价稿
综合实践课评价稿
概述
本文档旨在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评价并提供有关该课程的反馈意见。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已学知识的机会。
内容充实
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充实,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设计具有结构性,概念清晰,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导师指导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导师的指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导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建议。他们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并提供实践中的支持与帮助。
团队合作
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生能够研究如何有效地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实践机会
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项
目和案例研究。这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
能力,并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馈意见
尽管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很多优点,但我们认为还有一些可以改
进的方面。例如,课程可以进一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联系,提供更
多的实际案例和项目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可以鼓励学生
进行更频繁的团队合作,以加强他们的协作与领导能力。
总结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重要且有价值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宝贵
的实践机会和全面的教育体验。通过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提高实
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同时,我
们也建议进一步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核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全面地了解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发展情况,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效的评价依据。
评价方案包括三个方面:活动表现评价、成果评价和心得体会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形成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
活动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能的掌握、任务分工的合理安排和团队协作的情况等,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质量。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表现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学生的成果展示和成果质量的评价,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有效的评价依据。
心得体会评价:评价学生对活动的反思和总结能力。通过学生对活动的心得体会的撰写和口头表达,了解学生对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情况,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
评价结果应结合活动表现、成果和心得体会三个方面,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表现情况。评价结果应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效的评价依据。
第 1 页共 1 页
一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一——三年级)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它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不用考试和量化的手段把学生分等划类,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学生评价本身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与他人协商共建、互助关怀,充满民主和平等的体验过程。
(一)评价的原则
1、突出发展。只要学生经历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就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2、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体验、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而不仅仅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3、体现多元化。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不是教师评价唯一、结果唯一。
4、关注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注意给信心不足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5、强调自评。重视学生自我评估、自我调整、自我改进,使学生及时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得失,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实践。
(二)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行为能力及其发展状况。主要包括:活动主题或者是活动项目的意义、学生在主题或项目选择和确定中的作用。它又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提出问题的能力
(2)活动方案的制定情况
(3)活动过程的具体行为方式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5)活动的总结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方案考核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它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它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根据国家试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倡导的考核理念,结合部分国家级实验区的研究成果,现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考核方案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核理念与考核方式与学科课程是迥异的:它反对用考试和量化的手段把学生分等划类,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考核”,强调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鉴赏。因此,学生考核本身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与他人协商共建、互助关怀,充满民主和平等的发展过程。
(一)考核的主要原则
1、突出发展。考核的目的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不在于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只要学生经历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考核。
2、注重过程。本课程考核存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若何解决问题的,存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体验、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而不仅仅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3、体现多元。本课程考核主体多元、考核标准多元、考核内容与方式多元,要避免教师考核唯一、终极结果唯一的现象。
4、存眷差别。存眷每个学生的差别,注意给信心不足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策略
综合性特点
1 2 3
跨学科的知识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要 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多元化的能力培养
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包括创新能力 、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 元化需求。
社会实践与个人成长的结合
实践活动课程将社会实践与学生个人成长紧密结 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案例二:某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评价目标
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强调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和创新 性。
评价内容
包括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计划的制定、活动过程的实施 和活动成果的呈现四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 素质。
评价方法
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 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收集数据和信息,确保评价的全面 性和准确性。
评价效果
通过评价,发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为 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 提升。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案例三:某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效果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 习能力,注重实践活动的深度 和广度。
包括活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活动 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三个方面, 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神。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
1.1
2.2
3.3
盐窝镇十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讨论,活动方案的评价完整性科学性操作性特色,质性评价通过自然观察调查访谈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2017-08-01 18:32:54 | #1楼
盐窝镇十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过程评价
本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困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一般不采用等级评分的方法,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娶勇于创新的氛围。
2、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3、评价的开放性
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业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原则
1、参与性。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2、过程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3、综合性。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4、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通常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三、评价的形式
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四、评价的实施
评价要贯穿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其中对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具体评价方案可以由学校或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与活动情况加以评价,以充分体现评价的教育功能。
要成立评价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相应的职能小组(如专家组、考核组、评审组等),建立课程实施的评价制度,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五、评价的方法
学分制具有涵盖多元教学要素的管理功能、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故试行利用学分制评价、管理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包括基本学分、奖励学分和学年学分与总学分。其中基本学分反映学生学习的分量和质量;奖励学分是嘉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取得突出成绩学生的学分;学年学分为一学年基本学分与奖励学分之和;总学分为初中三学年学分的平均值,表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绩。总学分结合对学生的定性评价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活动全过程所显示出来的态度、表现、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探究、创新以及实践等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取得相应学分后方可毕业。
(一)学分的评定
1、基本学分
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必须达到的教育教学量,以及学生在活动全过程所显示出来的态度、表现,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创新意识、探究实践等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评定
1
成绩等级。然后,根据成绩等级,赋予不同的学分。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成绩等级及其
说明:A、B、C、D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奖励学分
是为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而设立的。学生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成果经专家认定并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或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有特殊贡献,即可取得个人奖励学分。具体奖励学分为:市级2个学分;省级5个学分;国家级及以上8个学分。
学年学分 = 一学年各部分基本学分之和 + 奖励学分。
学生总学分= [ 三个学年学分之和/ 3 ]。
(二)基本学分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根据综合实践活动4个组成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各部分等级成绩评价的内容(或项目)如下:
研究性学习评价包括:(1)参与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2)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3)学习和研究方法掌握情况;(4)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5)研究性学习结果。
劳动技术教育评价包括:(1)接受劳动技术教育的课时量和态度;(2)劳动观点、劳动纪律和劳动习惯;(3)某些劳动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项目的考查成绩;(4)初步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评价包括:(1)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课时量和态度;(2)是否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3)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的了解和掌握情况;(4)能否初步利用文字处理工具、多媒体制作工具或网页制作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辅助其它学科学习;(5)是否初步学会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社区服务评价包括:(1)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量、内容和态度;(2)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服务精神与服务质量。
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包括:(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2)活动中获得的体验;(3)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2、各部分等级学分评价的方法如下:
(1)研究性学习等级学分评价方法见下表:
2
3
学年末进行。二级指标可按A、B、C、D四级评判,综合各项二级指标评定一级指标评价等级,标准由学校制定。
综合评价等级判定标准为:A级:五项一级指标评价等级为3A2B及以上;B级:五项一级指标评价等级中,C不超过2个,无D;C级:五项一级指标评价等级中,C 有3个及以上,无D;其他为D级。
(2)劳动技术教育等级学分评价方法:劳动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项目的考查成绩必须合格。综合考核其他3项评价内容评定A、B、C、D四个等级,得出相应的学分。
(3)信息技术教育等级学分评价方法: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项目的考查成绩必须合格。综合考核其他几项评价内容评定A、B、C、D四个等级,得出相应的学分。
(4)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级学分评价方法:每次活动结束根据评价内容进行考核,评定A、B、C、D四个等级。学年末综合各次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评定学年的综合评价等级,得出相应的学分。
(三)学分评定结果解释
设学生总学分为P,则综合实践活动成绩
优秀为:P≥33;良好为:27≤P<33;合格为:20≤P<27;不合格为:P<20 。
综合实践活动的毕业标准为:总学分不低于20个学分。
六、成绩的记载
1、学校应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与记录,每学期的考核结果要记入《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业成绩记载表》(样表附后)。
2、自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互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的评价结果;教师评是指导教师的评价结果;综合评定一般由班主任根据自评、互评、教师评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特别记载由学生记录其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中最满意的事例或成果,以及每学期参加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时间(天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