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东部地区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分析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情况汇报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情况汇报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气象灾害风险情况,我单位对全国范围内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普查,并就此向大家做一份情况汇报。
首先,我们对全国各地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气象灾害风险主要集中在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雷电等方面。
其中,南方地区台风和暴雨的频率较高,北方地区则主要受干旱和雷电的影响。
此外,我国沿海地区的气象灾害风险也相对较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其次,我们对气象灾害防范和救灾工作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和救灾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预警机制和救灾体系。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偏远地区的气象监测设施不完善,预警信息传达不及时等。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和预警信息传达的投入,提高偏远地区的气象灾害防范和救灾能力。
最后,我们对气象灾害风险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根据我们的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国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我们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气象灾害防范和救灾工作的力度,加强气象灾害的预测和监测,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国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情况表明,气象灾害风险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防范和减轻。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气象灾害风险的变化情况,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范和救灾工作,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以上就是我单位对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引起各位的重视,共同为气象灾害防范和救灾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
青海省气象灾害.TDS
-10~15
-58~-20
-20~-10
-54~-10
-30~-20
-50~0
-40~-30
-45~20
-50~-40
-40~30
-60~-50
-35~40
-80~-60
-28~50
<-80
-18~60
大
旱
上年
9-11月
当年
3-5月
>70
<-70
<70
<-65
<40
<-60
<15
<-58
性状判断
偏湿
黑墒
(饱墒)
暗黑
湿,土壤含水率大于20%,或土壤相对湿度>80%
手捏成团,手上有明显水迹,扔之不碎,水稍多,空气相对不足,为适种上限
无
褐墒
(合墒)
褐色
潮湿,土壤含水率在15-20%,或土壤相对湿度在60-80%
手捏成团,手有湿印,自然落地碎成大块。为播种的最佳墒情
轻
黄墒
黄色
湿润,土壤含水率在12-15%,或土壤相对湿度在40-60%
高温低湿型干热风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humidity type dry and hot wind
作物生长发育期间,因受到高温、低湿和一定风力影响而导致小麦逼熟、早死,千粒重下降的灾害。
雨后青枯型干热风 green withered after the rain
由于雨后高温,使小麦青枯,千粒重下降的灾害。
手捏成团,手有微湿印,自然落地易碎,能基本保证全苗、为适种下限
GB5用下列定义:
旱灾 dry damage
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农作物、牧草体内水分发生亏缺影响作物播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农牧业减产以及造成河流干涸、人畜饮水困难的气象灾害。
西宁地区加油站雷电灾害风险普查分析
西宁地区加油站雷电灾害风险普查分析西宁地区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势高原,气候多变。
由于地处高原,雷电灾害频发,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加油站作为易燃易爆场所,更是雷电灾害的重点防范对象之一。
对西宁地区的加油站雷电灾害风险进行普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雷电灾害的特点西宁地区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7月至8月,这段时间雷电活动最为频繁。
雷电所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雷击、火灾和爆炸。
雷击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同时也会对电力设施、通信设施和输油输气管道等设施造成破坏。
在加油站这类易燃易爆场所,雷击引发的火灾和爆炸风险更加突出。
二、加油站雷电灾害风险普查分析针对西宁地区的加油站雷电灾害风险,需要进行普查分析,以全面了解加油站的现状和潜在风险。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普查分析:1. 加油站的地理位置加油站的地理位置对雷电灾害的风险具有直接影响。
如果加油站位于高地、山顶或临近高压线等地方,其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就较大。
需要对加油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2. 加油站建筑结构加油站的建筑结构及材料也会影响其抗雷性能。
加油站建筑应采用金属结构或者特种防雷建筑材料,并且设置良好的接地装置,以确保建筑本身具备一定的抗雷能力。
如果加油站的建筑结构不符合要求,就需要进行改造或加固,以提高其抗雷性能。
3. 加油站设施设备加油站内的设施设备,尤其是油罐、油泵等易燃易爆设备,一旦遭受雷击,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需要对加油站的设施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防雷保护措施,同时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4. 防雷保护措施加油站需要配备完善的防雷保护系统,包括避雷针、接闪装置、接地装置等。
这些防雷设施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安装,以确保加油站在雷电天气下的安全性。
5. 应急预案和演练针对加油站雷电灾害风险,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青海省暴雨洪涝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其预报
青 海省 暴雨 洪涝 灾 害分 为 洪灾 、渍 涝 和积 涝 三 对暴 雨洪 涝灾 害 进行 了统计 分析 。
种 经对青 海省 暴雨 洪涝 灾害 统计 分析 , 现 由于渍 发
涝 和 积涝 灾 害 出现次 数 少 . 表 性不 强 , 代 由此 . 文 本
着 重 分析 青 海 省暴 雨 洪 灾 f 与标 题 要 一 致) 的特 征及 其 预报 预测 方法 2 暴 雨 洪涝 灾害标 准
一
1
一
@ 气 海象
31 暴 雨 洪 灾 时 间 分 布 .
天及 报 术 结 》 乏 预 技 蕙 《
3 . 暴 雨 洪 涝 灾 的 空 间 分 布 2
311 暴雨 洪灾 月际变 化 ..
从 1 8 — 0 9年 收集 到的灾 情 资料分 析 .青 海 9 42 0
据灾 情资 料分析 看 .青海 省暴雨洪 涝 灾害 发 省暴 雨 洪涝 灾 害 出现 次数 较 多 的地 区在 海 西 东部 、 生 时间在 每年 5 9月 . 中 出现 在 6 8月 , 中 7月 - 集 ~ 其 达 10次 . 2 . 6月 , 1 7次 , 2 % ,~ 月 7 占 91 %. 达 1 占 0 68
海南 、 黄南 、 东 、 海 西宁 、 玉树 、 洛等地 , 中贵德 出 果 其 隆、 同仁 3 气 象 测站 在 2 个 0次 以上 , 冷湖 、 勒 、 而 托
出现 的频 次最 高 . 2 0次 , 3 .%, 次是 8月 , 现 的频 次达 13次 , 达 2 占 76 其 0 兴海 4 次 . 和 3 0 共 2次 民和 、 化 出现暴 雨洪涝 灾 害 的次数 . 占年总 次数 的 8 %, 7 5月 野 牛沟 、 久治 、 五道 梁 、 沱沱河 等 1 3个气 象测 站未 出 久 和 9月 各 为 2 3和 5 4次 . 占年 总 次 数 的 3 %和 现 洪涝 灾害 这里 值得一 提 的是 . 治气象 测站是青 . 9 91 这与青海 省 出现暴雨 的年 分布规律 相一 致 。 .%. 海 省年 降水 量 最多 的测 站之一 .也 是大 降水 出现几
青海省东部地区雾天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安全对策
膏海 斟 技
20 年第 1 08 期
青 海省 却地 区雾 天 对 道路 交通 的 影晌 及妥 全对 策
李 周藏
( 青海省海东地 区气象局 ,青海
平安
80 0) 16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东部地区雾 日时空分布特征 的分析 ,探讨 了雾天公路交通事故发生 的主要原 因 ,提 出了
3 1 空 间分布 特征 .
青海省东部地区 6 个气 象站 3a 0 平均雾 日 的地 数 理分布极为不均 ( 1。从表 1 表 ) 可以看 出,青海省东 部地区年平均雾 日为 3 d . ;年平均雾 日高值 出现在 门 O
源 站 ,为 83 a ,其 气 候 概 率 23 ,最 多 年 1d . ~ d・ .% 3,
应 增 加 。在析 出的 固相 中 ,随着变 质 系数 和相 对密 度
均雾 日变化曲线 。从图 1 以看出 ,6 可 个气象站 的平
均 雾 日年 际 变 化 较 大 ,19 9 7年 最 少 ,为 1 d 0 3 . ,2 0 O 1 7~. . 3 1 0范 围 内是光 卤石 析 出 的 良好 条 件 。对 硫 酸 2 3 盐 性 卤水 而 言 ,钾 石 盐 开始 析 出时 卤水 相 对 密 度 为 1 7 ~ .l ,光 卤 石 开 始 析 出 时 卤 水 相 对 密 度 为 . 2 13 l 2
7
8
6
3
4
合计
平 均
3
7
2 0
2 3 5
7
1 6 2. 7
6 1. 0
0. 5
1. 2
3. 3
年最多,为 5 d 如 3 u . ,其变异系数为 0 6 鼹 9 0 4 3 7,表明青海省东 . 3
青海东部地区一次秋季大降水天气诊断分析
是造成局地暴雨 的主要成 凶,物理 量场上高低空 的合理配 置 、70 P 0 h a高原暖涡为低层水汽辐 合为大降水提供 了必要 条
件 ,V 30 诊 断 对这 次 秋 季 大 降 水 预报 有 指 示 作 用 。 一
关键词 :秋季大降水天气 ;诊断分析 ;青海东部地区
近 年来 ,关 于 高原 地 区 夏 季暴 雨 的研 究 很 多 l I 1, 对 于秋 季暴雨 由于 出现几 率小 ,对 其 物理 机 制 和发展 过 程研 究 相对 较 少 。本 文通 过 对 2 1 0 0年 9月 2 2 0~ 1 日青 海 东部 区域性 大雨 、局 地 暴雨 天气 物 理量 空 间分 布特 征 和天气 系统 发生 发 展的关 系分 析 ,以期 探 索此
青 海 东部 地 区输送 ,为这 次 区域性 大降 水天 气 的产 生
提 供 了充沛 的水 汽来 源 。
集 中 等特 点 ,降 水 过 程 到 2 1日 0 8时结 束 ,共 有 1 1
个 站 2 h降 水 量 ≥2 .m ( 1 。其 中 同仁 、贵 德 4 5O m 表 )
创历 年 同期 日降水 量历 史 极值 ,同f 0日 2 2 0~2 时 1
涡原 地维 持 ,并 与 巴尔喀 什 湖 附近 的低 值 区打 通 ,其 底部 不 断分裂 冷 空气 ,在 高 原北 部 地 区形成 明显 的高
空锋 区 ;随着 超 强 台风 “ 亚 比” 在广 东 、福 建沿 海 凡
的 登 陆 ,西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略 有 东 退 ,青 海 西 南
西 宁市 区
民 和
2. 92
2 . 57
贵
德
3. 08
2 大 尺 度 环 流 特 征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
问题:
1.地区分布不均,某些地区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气象灾害风险。
2.资源分配不足。
在某些地区,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加强气象灾害风险预测和防范措施。
3.部分地区缺乏专业技能和经验。
可能需要增加对相关领域的教育和培训。
建议:
1.组织更多的专业团队,以覆盖更广泛的地区。
2.增加资源投入,加强气象灾害风险预测和防范措施。
3.招募更多的专业人士,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教育,对地方政府和民众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应对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
4.鼓励公民和志愿者参与此类工作,增强社群和自治的力量。
海东市主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与防范对策
2020年第5期海东市王要高速公路宪象灾害风险普查弓防范対策金欣1祁亚楠$唐生昊彳罗少辉1胡亚男1(1.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西宁810001;2.青海省交警总队高速支队一大队,海东814000;3.玉树州气象局,玉树815000)摘要:本文以G6京藏高速公路马场垣至平安段及其周边气候条件为对象,通过对近三年内现场道路排查、气候资料分析、数据对比等方法,针对高速公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如何做好交通管理工作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做了进一步分析。
通过所选数据分析结果显示:G6京藏高速马场垣至平安段气候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较为明显,天气类型分析中雨、雪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有较大影响,甚至增加了一般道路交通事故中人员的死亡基数。
恶劣天气下通过提高安全认识,增强责任意识,从前端指挥、源头管控两方面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和交通管理。
关键词:交通事故;恶劣气候;G6京藏高速;交通管理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393(2020)05-0081-04高速公路恶劣天气条件下,路面行车条件差,尤其是在青海所处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气候变化异常,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役我国的冰雪等恶劣天气高峰期一般多集中于入冬季、“春运”前后,交通流量高峰多集中于国庆节“长假”和“春运”这些交通量的峰值时段氏高速公路行车中的恶劣天气主要包括低能见度、大雾、结冰、雨、雪、高温、大风等,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4~5]o结合青海气候实际,影响高速公路的主要敏感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为道路结冰、道路积雪、降雪、短时强降雨、雷电。
恶劣天气直接影响驾驶人的心率变化率、对道路环境的观察能力,且天气状况的复杂化加剧了驾驶人操作错误次数叫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每年因恶劣天气造成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叫例如,受降雪影响,2017年12月29日,G6京藏高速马平路段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遇冰雪路面车辆失控,与同向行驶的小客车发生碰撞后冲过中心护栏驶入对向车道,与对向行驶的小轿车发生碰撞,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青海省公路沿线强降雪天气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通管制、道路形态和车流量等资料,在分析青海省公路沿线强降雪时空分布特征、引起交通
事故天气类型、路面状况和交通管制气象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公路交通沿线道路
孕灾环境、承灾体和致灾因子。 以强降雪致灾因子为基础,加上承灾体、孕灾环境权重系数,
最终研究建立了青海省公路沿线强降雪灾害性天气风险等级区划模型,并绘制了等级区划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青海省主要公路沿线 43 个气象站和 26 个
109
研究论文
沙漠与绿洲气象
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
第 13 卷 第 4 期 2019 年 8 月
பைடு நூலகம்
交通气象站 2004 年 10 月—2016 年 5 月的地面气 象观测中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资料及 2013—2016 年的交通事故、交通管制、道路形态和车流量等资料。 采用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加权综合评价法, 研究了国道 5 条和省 3 条道共 8 条路段 (图 1)[12], 即国道 G315 线、G109 线、G214 线、G227 线、G215 线, 省道 S101 线、S202 线和 S203 线的强降雪灾 害性天气风险等级区划特征。 按青海省质量技术监 督 局 发 布 的 气 象 灾 害 地 方 标 准 规 定 :24 h 降 雪 量 ≥5.0 mm 为大雪,24 h 降雪量≥10.0 mm 为 暴 雪,这里当 24 h 降雪量≥5.0 mm 统称为强降雪。
图。 西宁地区、海北地区、都兰县是强降雪灾害性天气高风险区,此外,东部地区强降雪灾害
性天气风险显著高于西部地区。
关键词:青海省;强降雪;致灾因子;风险区划
中图分类号:P49;U492.8 文献标识码:B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典型案例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典型案例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是一项重要的防灾减灾工作,通过对气象灾害风险因素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减少和降低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展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应用和实际效果。
该地区的气象灾害以暴雨、洪涝、干旱、台风等为主,给当地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为当地政府和民众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有效减轻了气象灾害的影响。
在普查成果的应用中,该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数据收集和分析:该市组织专业队伍,对气象灾害历史数据、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全面了解当地的气象灾害风险因素和潜在影响。
2. 风险评估和区划: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该市对气象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和区划,将全市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为政府和民众提供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
3. 预警和应急响应:该市根据普查成果,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有效减轻了气象灾害的影响。
4. 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该市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民众宣传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同时,鼓励公众参与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防灾减灾工作,形成了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通过普查成果的应用,该市在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了灾害损失:通过普查成果的应用,该市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有效降低了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例如,在近年来的暴雨洪涝灾害中,该市的受灾人口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有效保障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普查成果的应用为该市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气象灾害风险信息,使得政府在制定应急响应方案时更加迅速和准确。
在灾害发生时,政府能够根据普查成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措施,提高应对效率,减少灾害影响。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实施过程中的典型做法案例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实施过程中的典型做法案例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实施过程中,各地区采用了不同的做法来应对面临的挑战。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做法案例:
1. 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估体系。
某省在实施普查前,先建立了一套统一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等多个方面。
然后,针对每个指标,制定了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最终形成了一份综合评估报告,为普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 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
某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全市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进行了快速准确的获取和分析,得出了该地区的地形、土地利用、气候、水文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为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同时也为该市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 强化社会宣传和参与。
某县在普查期间,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社会宣传,引导群众参与。
比如,通过宣传画展、发放宣传单、举办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自然灾害风险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该县还组织了志愿者团队,参与到普查工作中,为普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些典型的做法案例,为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提高自然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1 -。
共和县决策气象服务调查分析
共和县决策气象服务调查分析1. 背景介绍共和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是一个多山丘陵的地区。
由于地势高低起伏大,气象条件复杂,因此天气变化较为突然和多变。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居民,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分析,探讨共和县决策气象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2.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共和县的居民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对气象信息准确性的评价以及对气象服务的改进意见等。
3. 调查结果在调查中,我们共收集到了100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65%的受访者对现有的气象服务表示满意,30%的受访者表示一般满意,只有5%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这说明大部分居民对共和县的决策气象服务比较满意。
在对气象信息准确性进行评价时,有70%的受访者认为气象信息准确,25%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准确,只有5%的受访者认为不准确。
这表明大部分居民认为共和县的气象信息比较准确。
在对气象服务的改进意见中,部分受访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预防措施,提高应对能力。
- 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气象信息,方便居民合理安排活动。
- 加强气象服务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气象服务的认知。
- 增加气象服务的透明度,方便居民了解服务范围和内容。
4. 分析与解决策综合调查结果和居民的意见反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大部分居民对共和县的决策气象服务较为满意,但仍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一般满意,可能是由于部分地区的气象服务覆盖不完全或信息不及时等原因。
需要进一步完善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及时性。
- 在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和预防措施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气象部门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加监测设备的投入,做好及时预警和应对工作,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 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气象信息是提高居民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增加气象站点、提高观测频率和提供更加精细化的预报数据等方式,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 加强气象服务的宣传和教育,可以通过社区讲座、宣传册和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居民对气象服务的认知,增强气象信息的接受度和利用率。
2015年8月青海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2015年8月青海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张欢;张玉洁;达鹏奎;李云霞;赵敏;赵超君【摘要】2015年8月,青海省出现了近7年罕见的一次气象灾害,其显著特点为种类单一,但频次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月内气象灾害共发生32起,主要包括17起暴雨洪涝、12起冰雹、3起泥石流,这些气象灾害发生地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北部地区.经分析发现,导致青海省气象灾害的原因为北方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的耦合作用,使得该月青海省气温普遍偏高,偏北位置提前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及降雨不均.基于此,对2015年8月青海省发生的主要气象灾害特点及预报服务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总结,旨在为今后青海省气象预测和灾害预防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年(卷),期】2018(012)018【总页数】3页(P146-147,149)【关键词】气象灾害;分布特征;气象服务;总结经验【作者】张欢;张玉洁;达鹏奎;李云霞;赵敏;赵超君【作者单位】玉树州服务中心,青海 815000;玉树州气象台,青海 815000;玉树州气象台,青海 815000;玉树州气象台,青海 815000;玉树州大探分中心,青海 815000;玉树州大探分中心,青海 8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81 研究背景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青藏高原东北方向,南高北低,地形复杂,气候季节变化特征较为明显,尤其体现在降水分布不均上,全年70%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7—9月,青海省出现大范围和持续性降水的概率低,而对流性天气发生的概率较高,这是受地理位置与水汽输送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在此期间,由于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与高原槽或者西风槽相遇,在本地造成灾害性天气,如暴雨、雷电、冰雹的可能性较大。
这些灾害尤其集中在8月,青海省的8月虽是“黄金月”,却也是暴雨洪涝、雷电、冰雹、连阴雨、阶段性干旱、病虫害、次生地质灾害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多发月,造成的危害与损失不容忽视。
青海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特征与模型研究
青海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特征与模型研究张静;保广裕;刘玮;杨春华;燕振宁;代青措;傅永超【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年(卷),期】2024(47)1【摘要】利用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海省50个国家气象站和39个公路沿线交通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逐日降水量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在分析公路沿线暴雨洪涝发生发展规律、时空分布特征和不同强度降雨日数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自然断点法等方法对暴雨洪涝致灾因子风险指数、孕灾环境风险指数、承灾体风险指数、防灾减灾能力风险指数及风险综合指数空间特征进行了总结,并运用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孕灾环境、气象风险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因子,构建了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模型。
结果表明:(1)青海省公路沿线不同强度降雨日数空间分布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致灾因子危险性最高风险区至次高风险区路段包括国道G315线的西宁-天峻路段和G227线的西宁-峨堡岭等路段。
(2)暴雨洪涝孕灾环境脆弱性风险自东南、东北向西逐渐降低,孕灾环境脆弱性风险较高的路段包括国道G227线的祁连路段和G214线的共和-囊谦等路段。
(3)承灾体暴露性的最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国道G109线的民和-共和路段和G227线的西宁-峨堡岭等路段。
(4)防灾减灾能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宁、海东、海北东部和海西西部等路段。
(5)青海省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模型等级划分为暴雨洪涝最低风险(1级)、次低风险(2级)、中等风险(3级)、次高风险(4级)和最高风险(5级)。
该风险模型可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中进行应用,为地方交通运输部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10页(P28-37)【作者】张静;保广裕;刘玮;杨春华;燕振宁;代青措;傅永超【作者单位】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祁连县气象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相关文献】1.基于Flood Area模型的邢台市小马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布特征2.基于微博数据的暴雨洪涝灾害舆情特征研究:以2021年中国三场暴雨洪涝为例3.基于FloodArea模型的山西山谷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特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报告 存在问题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报告存在问题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技术创新过程。
通过综合风险普查,要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灾害特征、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形成全国自然灾害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以及研制分级的灾害事件数据库,多尺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区划等产品,都需要建立并掌握一套适用的创新技术体系。
在风险普查技术实施方案中,要实现两个转变:是要实现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到“灾害事件”的转变;二是要实现向客观定量化识别评估灾害事件的转变。
为此,综合风险普查首要任务是研制一套“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用于具体指导普查工作。
同时,通过技术规范的实施及不断改进,才能摸清气象灾害隐患底数,客观化评估全国和各地区气象灾害风险水平。
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实施方案
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精神,全面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意见》(甘办发(2019)41号),结合我省灾害多发频发和防灾减灾基础薄弱的实际,现就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针对灾害风险隐患突出和防治薄弱环节及关键问题,全面开展调查排查,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使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全面提升,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开展全省灾害综合风险隐患调查排查,摸清全省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为我省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努力把灾害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其具体目标:一是全面获取我省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体信息,以及重要承灾体信息和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
二是以调查为基础、评估为支撑,客观认识当前全省和各地区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区域多灾并发群发、灾害链特征,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形成全省自然灾害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
三是通过实施普查,建立健全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的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多尺度隐患识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制图、风险区划、灾害防治区划的技术方法和模型库,开发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评估信息化系统,形成一整套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气象灾害普查方案
4.防灾减灾能力:调查评估现有防灾减灾设施、应急预案及措施的有效性。
5.公众意识:了解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知程度、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普查方法
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先进手段,获取气象灾害空间分布数据。
1.普查成果纳入国家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2.结合普查成果,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3.普查成果向全社会公开,提高公众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气象灾害普查工作提供明确、严谨的指导,确保普查工作有序开展,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密切协作,共同推进气象灾害普查工作。
2.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与共享。
3.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普查内容
1.气象灾害类型:包括洪涝、干旱、台风、暴雨、低温冷冻、高温热浪、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等。
2.风险隐患区域:重点调查城市、乡镇、村庄、重要基础设施、自然灾害易发区等。
3.防灾减灾设施:包括气象观测设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防洪排涝设施、抗旱水源工程、防台风设施等。
2.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勘查、访谈、部门协作等方式,收集气象灾害相关信息。
3.利用统计分析和风险评估模型,对气象灾害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
六、组织实施
1.成立气象灾害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国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各级气象部门设立普查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3.开展普查员培训,确保普查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加强部门间协作,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利、交通、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共享数据资源,形成普查合力。
2023青海交通报告
2023青海交通报告介绍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2023年青海交通状况的详细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我们能够了解交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本报告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青海省交通概况:介绍青海省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和交通运输模式。
2.青海省道路交通:描述青海省内的道路交通状况、主要交通线路和道路拥堵情况。
3.青海省铁路交通:分析青海省内的铁路网覆盖情况、高铁发展和铁路客运量。
4.青海省航空交通:讨论青海省的机场布局、国内外航空线路以及航空客运量。
青海省交通概况地理位置青海省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东邻甘肃省,南接西藏自治区,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与四川省毗邻。
青海省地理上分为三大区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爱斯特高原。
交通网络青海省的交通网络主要由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组成。
公路网络连接了省内的各个城市和乡村,铁路网络覆盖了主要城市,并与其他省份相连,航空运输提供了与国内外的交通便利。
交通运输方式青海省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
公路运输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铁路运输起到了补充和承担大量货物运输的作用,而航空运输则满足了长途和紧急的客运需求。
青海省道路交通道路状况青海省的道路网整体比较完善,道路里程逐年增加。
省内的公路由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组成。
高速公路是青海省内主要的交通干线,提供快速、安全的通行环境。
交通线路青海省内有多条重要的交通线路。
其中包括青银高速公路、青海大通高速公路和青海固原高速公路等。
这些交通线路不仅连接了省内的各个城市,还将青海与周边的省份和自治区相连。
道路拥堵情况虽然青海省道路拥堵情况相对较少,但随着交通需求的增加,一些路段可能会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因此,对交通拥堵路段的监测和合理管理是提高道路网络效率的关键。
青海省铁路交通铁路网覆盖情况青海省的铁路网覆盖了主要城市和县区,连接了省内外的交通干线。
其中,青海-西宁-格尔木铁路是青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青海省内的铁路客运提供了重要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相关 信息 , 需要 收集 两方 面 的数据 : 一是 我省 东 部 地 区交 通 事 故 隐患 点 数 据 和 桥 梁 隧道 基 本 信
平衡 的现象 。2 0 1 0年第 六 次 人 口普 查 资 料 显示 . 青 海省 常住 人 口为 5 6 2 . 6 7万 人 , 属 全 国地 广 人 稀 的省 区 , 东 部 的西 宁 市 和 海 东地 区 面积 只 占全 省
青 海省 东部地 区交通 气 象 灾害风 险普 查分析 张静
黄胜
保 广裕
郭广 燕振 宁 杨春 华
青 海 省 东 部 地 区 交 通 气 象 灾 害 风 险 普 查 分 析
张
摘
静, 黄 胜 , 保 广裕 , 郭 广 , 燕振 宁 , 杨 春 华
( 青海 省 气象服 务 中心 ,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1 )
1 4 8 7 k m。 国道 4 4 5 9 k m。 省道 8 8 5 2 k m. 与1 9 7 8年
( 西 宁至塔 尔寺 ) 、 G 2 2 7线 ( 西 宁 至 峨堡 段 ) 和S 1
线( 西 宁 至大通 ) 公 路交通 气 象灾 害 隐患 点 ( 段) , 掌握 其基 本信 息 、 主要灾 害类 型 、 主要致 灾气 象 因 子及其 致灾 临界 值 , 致灾 前后 气 象 监 测 代 表站 观
( 2 ) 问卷 调 查 法 : 问卷 调 查 是 以 书 面形 式 向
被 调查 对象 了解情 况 或征询 意见 而搜集 资 料 的一
收 稿 日期 : 2 o 1 6 — 0 9 — 1 2
1 8 5
青海环境
种研 究方 法 。
第2 6 卷第 4 期( 总第 1 0 2 期)
2 0 1 6 年1 2月
的地 面逐小 时气 象观 测资 料 。 2 . 2 方 法 ( 1 ) 现 场 调查 法 : 现 场 调 查 是 调查 的 主要 方
的2 . 8 %, 却集中了全省 6 4 . 0 8 %的人 口, 人 口随着
地 势海 拔 的 升 高 递 减 , 呈 现出地形 “ 东低西高 ” 、
人 口“ 东稠西稀 ” 的基 本 特 点 。所 以本 次 普 查 主 要是 针对 人 口密 集 度 较 高 的东 部 地 区开 展 的 。 目
关键词 : 青 海省东部 ; 公路 交通 ; 气象灾 害 ; 风险普查 中图分类号 : X I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2 4 5 4 ( 2 0 1 6 ) 0 4 —1 8 5 — 0 5
青 海 省 幅员 辽 阔 . 是 一 个 多 民族 聚居 的高 原 地 区. 更 是 一个 以公 路 交 通 为 主 要 运 输方 式 的经 济欠发 达 而后 发展 地 区 。据 统 计 , 到2 0 0 8年底 青 海省公路 通车 里程 5 6 6 4 2 k m。 其 中 国道 主 干 线
拔4 0 0 0 m 以上 。公 路沿 线 地貌 以高 原 山地 、 草 地
( 3 ) 专家 评估 法 : 此 方法 又 名 德 尔菲 法 , 是 一
为主, 整体 地 势 比较 复 杂 , 部 分地 区穿 越湟 水河 谷
种凭借专家判断分阶段 、 交互式的预测评估方法。
专 家评 估法 在本 次调 查 中能充 分发 挥被 调查 者在 部门、 行 业 中 的权 威地 位 和实 际经验 。 深 入 了解公 路 交通 部 门 、 行业 气象 服 务 相 关 技 术 指标 和 产 品 需求。
息; 二是公路沿线各气象站点 的相关气象要素信 息 。通 过与 公路 交 通 管 理 部 门进 行 沟 通 和 协 调 .
获 取近 年 来 由天 气 原 因影 响公 路 交 通 的相 关 资 料; 统计 了 S 1 0 1 线、 s 1 1 1 3线 、 G 2 2 7线 和 s 1线公 路 沿线 各气 象 站 2 0 0 4~ 2 0 1 2年 1 0月 一 次 年 4月
高 耸 的大 山 , 也 有大 小不 一 的盆 地 , 既有起 伏不 平 的高原 丘 陵 , 也 有 坦 荡 肥 沃 的草 原 , 是 以低 温 、 大 风、 缺氧、 干旱 为特 点 的高 原 大 陆性 气 候 [ 1 - 8 ] 。鉴
于上述 基本 状 况 , 青 海 省 人 口空 间 分 布呈 现 极 不
要: 文章以青海省东部地 区主要路 段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对象 , 通过现场调查法 、 问卷调查法 、 专家评
估 法及统计分析法 , 针对挑选确定 的隐患点气象灾害风险情况进行 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 所普查交通沿线的
主要气象灾害为道路结 冰 、 强 降水 和积 雪 , 衍生 的次生灾 害为塌方 、 泥石 流等 。气象灾 害风险点路 基岩土类 型
的在于 为加 强 和改 善公路 交 通专 业气 象服 务提 供 重要 参 考 。 1 调查 的基 本情 况 调查 选 取 S 1 0 1线 ( 西 宁至 久 治段 ) 、 S 1 1 1 3线
法, 通 过 实地 勘 察 、 测量、 测 算 等手 段 获取 公 路代 码、 里程 、 道 路状 况 、 地形 、 灾害类 型等 数据 。
大部为砂土和碎石土 , 植被覆盖率分 布极 不均匀 , 道路形 态为弯道 或坡道 。隐患 点致灾气 象因子临 界值 , 由强
降水 造成路面有 明显积水 的临界值 为 2 4 h降雨量 达 1 0 m m; 降雪天 气致灾 因子 临界 值为 2 4 h降雪量2 . 5 m m: 道
路结 冰灾害影响临界值为 路面结冰持续时间大于等于 2 d 。
相 比, 公 路 行 车里 程 增 加 2 . 8倍 。全 省 海 拔 在
3 0 0 0 m 以上 的面 积 占 总 面积 的 7 4 %. 海拔 2 0 0 0 m
测数据和灾害影响情况 , 气象监测预警设施建设 情况。
2 资料和 方 法
以下的面积只占 0 . 1 %, 地形复杂多样 , 既有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