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 , 高扬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

合集下载

缅怀钱伟长校长,做自强不息的上大人

缅怀钱伟长校长,做自强不息的上大人

缅怀钱伟长校长,做自强不息的上大人我们尊敬的刚刚仙逝的上海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钱伟长,是一个传奇式的老人。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

钱伟长校长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特别是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

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老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他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

90多岁高龄时,他还表示“到现在,晚上9点以后是我的自学时间。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自强不息”。

因为自强不息,他一生不论怎么坎坷,遭到什么样的境遇,都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因为自强不息,他勤思好学,不甘人后,直到耄耋之年,仍然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精神仍处于相当年轻的状态,不知老之将至;因为自强不息,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虽然敬爱的钱校长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事迹深深的感染了我们的,他的教育思想渗透我们的每个上大人的心里,在校园里无处不在。

自强不息的校训促进我们上大学子永远自强不息,勇敢前进,为祖国的将来奉献出自己光和热。

钱伟长校长曾经说过:我不是黨員,不過我還是拿黨的事業作為我的終生事業。

為了我們的民族,我們個人吃點虧不要後悔,不值得後悔。

我們歷史上有許多英雄人物靠這麼點精神,為我們中華民族立了大功績!這就是公而忘私。

我們先哲對我們的教育是很多的,譬如像範仲淹那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就很精彩的!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要為天下著想,也就是為中華民族、為黨的事業著想。

钱校长虽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敬爱的钱校长有一颗为了国家不怕吃亏、不后悔的心,这比什么都要真实。

钱伟长教育思想 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钱伟长教育思想 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2006年1月第13卷第1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 an.,2006Vol.13 No.1 收稿日期:2005212210作者简介:叶志明(19542 ),男,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少沪(19512 ),男,上海大学教育质量考察与评估办公室,副教授。

钱伟长教育思想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浅论与时俱进的上海大学“三制”特色叶 志 明1, 宋 少 沪2(1.上海大学,上海200444;2.上海大学 教育质量考察与评估办公室,上海200444) 摘要:在阐述学习和贯彻钱伟长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基础上,作者论述了上海大学所进行的以“三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体会。

这些体会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钱伟长教育思想;“三制”;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 40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6522(2006)0120007206引 言 2002年5月,“211工程”一期建设验收专家组在验收报告中提出,上海大学在校党委和钱伟长校长的领导下,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

在全国率先推行学分制,并形成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有教学管理模式。

”2003年10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上海大学实行的以“三制”为核心的全面教育教学改革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上海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特色。

钱伟长校长作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领导上海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曾经提出:“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要超越时代的水平”,“高等学校要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1](P201)“教学就要改革,改革就要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钱伟长教育思想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

钱伟长教育思想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

钱伟长教育思想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作者:张印兰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7期摘要钱伟长教育思想中“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通过结合上海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着重探讨如何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挖掘学生潜能,锻炼学生能力,以实现钱伟长教育思想中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的培养。

关键词钱伟长教育思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钱伟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担任上海大学校长的几十年间,他以教育家独有的眼光和魄力对上海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奠定了上海大学的基础,更为上海大学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教育名言: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门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

”①非常深刻地揭示了:什么是人才?作为学校,我们应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1 “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的阐释1.1 “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钱校长曾多次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一般文化知识,多方面的才能与创造精神,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如何为人处世。

如果说学生在知识、才能方面未达到要求,我们的教育产品是“次品”的话,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出了问题,我们的教育产品则是“危险品”。

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会“做学问”,更要会“做人”。

②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曾经也说过,高等学校有两类课:一类是使人成为“人”;另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人”。

使人“成为某一类人的学问”,就是讲授某一类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成为具有某种特殊专门理论、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一类人;而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使学生具有做人的基本素养,成为人。

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1 9 5 7年 被 划 成 右 派 , 撤 销 一 切 职 务 并 停 止 一
切工作 ,教 授级别 从一级 降为 三级 ,之后遭 遇 了更 多 的磨 难 。1 9 8 3年 担任 上 海 工 业 大 学 校 长 。 1 9 8 4 年访 问美 国麻省理 工学 院 ,回国后就 在上海 工业 大 学倡 导实 行 学 分制 。1 9 8 5年 首 次 提 出和 阐 明 “ 拆 除 四堵墙” 的 教 育 理 念 和 办 学 思 想 。 1 9 8 6年 ,上 海工业 大 学 率 先 试 点 了 “ 学分 制 ”。 1 9 9 3年 在 上 海工业 大 学 全 面推 行 学 分 制 。1 9 9 4年 担 任 上 海 大 学校 长 ,并 推行学 分制 。 [ 2 ] 2 0 1 0年去 世 。
二 、钱 伟 长 教 育 思 想 背景
钱伟 长是 国难 家贫 、特 殊时期 培育 出来 的爱 国
者, l 2 ] 一生 自强不 息 ,奋 斗不 止 。他始 终 注 重学 习 国内外优 秀文化 ,不 断把握 最新科研 动态 ,积极 吸 收最 新科研 成果 ,更新 和完 善 自己的知识 结构 ,防 止 知识 的过 期 和老化 。他始 终倡导终 生学 习 ,注重
育 管 理 、 教育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等 研 究
8 4
的变 迁后 ,中 国重新 回到 了早在 延 安时期 就 提 出的 “ 自力 更 生 ” 的发 展 道 路 上 来 。 E "与 此 相 对 应 ,中
及 日本在 战后 短期 内的迅速 崛起 ,他 也很 注重跟 踪
[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0 ;G 4 2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5 7 7 9 ( 2 0 1 3 ) 0 3 — 0 0 8 4 — 0 7

做一个国家需要的人-学习钱伟长

做一个国家需要的人-学习钱伟长

做一个祖国需要的人—学习钱伟长同志一位“科学巨人”静静地走了,离开了他一生为之牵挂的祖国和人民,也带走了无数中国人的深切怀念。

2010年7月30日早晨6时许,上海。

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钱伟长同志逝世,享年98岁。

“一切从国家的需要出发”。

这一理念贯穿了钱伟长的一生,也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爱国是他终生不渝的情怀。

他对国家人民的热爱贯穿了他的一生,我感到这就是一种“使命感”。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一句话“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

我从钱伟长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自己的伟大的专业“爱国”。

“没有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就没有个人的一切。

”“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这些都是钱伟长说过的话。

他是大历史学家钱穆的亲侄子,他的十二位叔叔都是儒学大家。

家庭教育背景熏陶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为了“救国”,他以物理0分的身份申请转入物理系,最后经过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

后来写出令爱因斯坦佩服的物理学论文。

为了自己的国家,他从蜚声海外的美国暗中回国,为了能做点事情,在文革期间,顶着被“打倒”的危险,劳动之后在自己的办公室将棉被捂在窗户上继续搞研究。

在科研上,钱伟长甚至什么领域都去研究,什么领域研究都有收获,干一行,像一行。

身为学长,钱学森曾如此评价“师弟”:“钱伟长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于是有人戏称他为“万能科学家”。

我作为一名医生,解决患者的病痛、满足患者的需要就是我所奋斗的目标。

“大医精诚”是每个医学生必修的职业道德。

十五年前,我刚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来到了静安老年医院。

在陆氏伤科陆念祖主任主持的针伤科工作。

由于陆氏伤科名声显赫、疗效显著,四面而来的就诊患者络绎不绝。

钱伟长教育思想与实践

钱伟长教育思想与实践

著—
《 论教育》 。追溯 中外教育史 , 《 论教 作 , 认 为“ 学校体育很重要 。 好处之一是 自身 国” 之心 , 从上海起步 , 潜心办学 , 欲再铸其
育》 并非一个新书名。 早在 4 7 5年前 , 西班牙 健康 , 另外运 动也可 以培养人 , 培养人 的分 科学与教育事业之新 的辉煌 。1 9 7 8 年, 身为 人 文 主义 者 、教 育 理 论 家 玖 恩 ・ 维夫 斯 析 能力 、 决策能力。 运 动 场上 情 况 瞬 息万 变 , 清 华 大 学 教 授 的钱 伟 长 开 始 将 目光 转 向 南
( 1 4 9 2 -1 5 4 0 ) 就曾编著过一本《 论 教育》 , 并 要应付环境 , 就要有分析 、 决策 的本事 。 运动 方 , 与上海工业大学 ( 今上海大学 的前身 ) 进
且引起 了巨大 的轰 动 , 被誉 为“ 欧洲文艺 复 是培养人 的体力 , 紧密” 接触 , 而 这 种 接 触要 得 先 从 一 本 增强体 魄 , 激发拼搏争先 行 了 “ 兴时期最彻底 的教育书籍” ; 1 9 3 6年 ,著名 的斗志, 形成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最好形式。 ” 杂志说起 。1 9 8 0年 , 钱伟长在重庆交通学 院 科学 家爱 因斯 坦 ( 1 8 7 9 _ _ 1 9 5 5 ) 也 曾编著 过 此外 ,钱伟长还非常重视教师的业务素质 , 创办《 应用数学与力学 》 杂志 , 他主办这份杂 同名图书 , 并提 出了至今仍然脍炙人 口的名 他 曾通过 自己的老师叶企孙和吴有训 的事 志有其更为深层 的思考 , 就是想 “ 冲破一个

的 ‘ 墙’ ,教 学 与科 研 之 间的 知名力学家 、 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就曾因受 ‘ 墙’ ,各 系和 各 专 业 之 间 的 到钱伟长 的悉心教诲而受益匪浅。1 9 4 6年

缅怀钱伟长,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上大人

缅怀钱伟长,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上大人

缅怀钱伟长,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上大人今天我们观看了我们敬爱的校长钱老的访谈栏目,视频叫作三位一体钱伟长,我自视频开始时便在思忖,为什么用三位一体来形容钱老。

看到后来觉得,这大概是说钱老一生涉猎诸多领域,集各种专长于一身,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看到最后终于明白,这些专长,各种荣誉背后其实只需一种称谓来诠释钱老,便是一个纯粹的爱国者。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面临着许多次的选择。

绝大多数人在做这样选择的时候,都会以他自身的需求作为出发点。

但是,钱伟长——我国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却不然,他一生当中,所有重大的选择都是为了这个国家。

也正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了这样的选择,才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钱伟长先生历尽磨难,而对他所从事的教育、科研事业抱着始终不渝的热情。

上大学时,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他坚决要求弃文学理,也正是爱国的信念指导了他的一辈子的学术研究。

大学毕业后,钱伟长怀着科学救国的决心,出国留学。

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在学术上去的了很大的成就,过上了相当安逸的生活。

可是1946年,抗日战争硝烟弥漫,他就毅然放弃已有的一切,回国报效国家。

他说:“中国知识分子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承认落后,不甘落后,要解决这个落后问题,宁愿牺牲在国外的舒适生活。

老实说,我在国外的生活是非常舒适的,我领导了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就是做‘洋官’的人,当然我是‘技术官’,可我不稀罕这个,我当时是为美国做事的,做出来的导弹火箭都是美国用的,我干吗,我要回来就回来了,……。

”虽然回国后的生活很令他失望,但是在1948年他准备回美国申办签证时的最后一栏::“若中美交战时,你是否忠于美国?”他毅然决然地填上了“NO”,最后以拒绝赴美了事。

解放以后,钱伟长先生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积极参加和领导教学、科研活动,钱伟长先生有句名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他指出,科学的各个门类是相通的,因此,知识面要宽、阅读面要广,不要局限于本专业,更不要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

钱伟长作文600字

钱伟长作文600字

钱伟长:一位时代的巨人
钱伟长,这个名字在中国科技史上熠熠生辉,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科学发展的道路。

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更是一位有着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的爱国者。

钱伟长的成就举世瞩目。

他在力学、应用数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的学术造诣深厚,思维敏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中国的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然而,钱伟长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他的学术成就。

他更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人。

他始终坚持爱国主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他深知科学的力量,更明白科学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的意义。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时代的华章。

钱伟长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我们深思。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他深知教育的力量,更明白教育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

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钱伟长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者。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科技史上。

回顾钱伟长的一生,我们不禁感叹他的伟大和卓越。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让我们铭记钱伟长的名字,传承他的精神,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高扬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

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高扬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

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高扬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
曾文彪
【期刊名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15)002
【摘要】钱伟长教育思想是钱伟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关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创造,也是上海大学干部、教师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上海大学在钱伟长校长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实践,不但可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也有启迪意义.
【总页数】6页(P9-14)
【作者】曾文彪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9
【相关文献】
1.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J], 陈富;王嘉毅
2.《钱伟长的教育观》:了解钱伟长教育思想的入门书 [J], 李旭
3.钱伟长教育思想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以上海大学为例 [J], 张印兰
4.创新实践与人才培养新模式——钱伟长教育思想实践 [J], 陈荣莲;徐小勇;丁兴贵;徐庆富
5.钱伟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研究状况——纪念钱伟长院士逝世一周年 [J], 王汝发;韩文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高扬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

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高扬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
德 的承 担 , 对 政治 和 文化批 判 的职 责 。】 有 [ ] 钱伟 长 是 一位 真正 的大 科学 家 , 也是 一 位真正 的大 教育 家 。我 们 怎 么认 识 这 个“ ” 呢?在 此 可 以 大 字 引用 马克思 主 义理论 家 龚育 之 同志 三年前 在《 可桢 全集 》 一 至 四卷 ) 竺 ( 出版 座谈 会上 说过 的一 段很 精辟 的
实践 钱 伟 长教 育 思 想 ' 高 扬 自强 不 息 的 上大 精 神
曾 文 彪
( 上海 大 学 高等教 育 研 究所 , 上海 2 0 4 ) 0 4 4
摘 要 : 伟 长教 育 思 想是 钱 伟 长 在 社 会 主 义建 设 中 关 于 高 等 教 育 问 题 的 理 论 创 造 , 是 上 海 大 学 干 部 、 钱 也 教 师在 长期 探 索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大 学发 展 道 路 的 过 程 中形 成 的 实践 成 果 。上 海 大 学 在 钱 伟 长 校 长 领 导 下 进 行 的 改 革 实践 , 不但 可 以 丰 富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教 育理 论 , 当前 我 国 高 等 学校 的 改 革 与 发展 也 有 启 迪 意 义 。 对
关键词 : 钱伟 长; 教育 思想 ; 上海 大学; 学改革 教
中 图 分 类 号 : 00 G4-9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5 2 2 0 ) 20 O 一6 0 76 2 ( 0 8O —0 9O
钱 伟 长是 我 国 当代 著名 科学 家 、 教育 家 、 社会 活 动家 。他 毕 生从 事 科 学 、 育事 业 , 力 于 科学 、 育 教 致 教 的理 论创 新 和实践 , 成 了独树 一 帜 的学 术思 想 和教 育思 想 , 其 在 高等 教 育方 面 影 响最 大 , 中国 近现 形 尤 在 代教 育发 展史 上 占有 十分重 要 的地 位 。教育 工作 者 和教育 科研 人员 从 宏观上 探讨 钱伟 长教 育思 想形 成 的

《钱伟长的教育观》了解钱伟长教育思想的入门书

《钱伟长的教育观》了解钱伟长教育思想的入门书

《钱伟长的教育观》:了解钱伟长教育思想的入门书作者:李旭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1年第07期钱伟长最让人感动的18句话1. 爱国是我终身不渝的情怀2. 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3. 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国者,一个全面的人,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4. 我不是党员,不过我还是拿党的事业作为我终身的事业5. 斗(为自己内心深处所确信的原则、道理或良心而抗争,编者注)6. 拼搏7. 一个人没有意志,什么事情都办不成8. 我们必须实行开放式的办学9. 大学教师一定要搞科研10. 大学教育主要不是靠先生讲……要把“学”放在主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1. 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12. 要办出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的大学13. 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所谓“天才”14.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15. 应该有满肚子的问题16. 借别人的刀来杀自己的猪17. 目光要远大一些,不要去搞那些没有应用背景的雕虫小技18. 来上海是我一生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在钱伟长先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他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结合国家和上海发展以及自身二十多年的大学办学实际,形成了以“要办出能兴国的素质型、创新型、应用型公民教育”为基本观点,以兴国、创新、应用、素质、公民五大理念为核心词的大学教育观,撰写了《论教育》《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思考》《钱伟长文选》(1-5卷)等一系列教育论著,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大学教育思想体系。

《钱伟长的教育观》这本书即是立足钱伟长本人的原著原话第一手资料,分类阐释、例举、总结其教育观的基本读本,可以说是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学教学的读者提供的专题资料,为强调自身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思考的课外读物,为广大社会读者提供的了解钱伟长先生大学教育思想的“入门手册”。

钱伟长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想及实践

钱伟长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想及实践

钱伟长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想及实践
一、关于钱伟长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想
钱伟长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他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要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毅力,使他们能够勇敢地探索新的领域,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以解决新的问题。

二、关于钱伟长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钱伟长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此外,他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他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论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没有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
比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钱老常说,将来一定要回去办 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 到中国来留学,这是缠绕在他心中的一个梦想。 而我们,唯有自强,才能强国;唯有自强,才能圆 钱老这个瑰丽的梦想 !!!
“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 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 他说: 36岁学力学 44岁学俄语 58岁 岁学力学, 岁学俄语, 禅。他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 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 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 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 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 岁以后, 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 90多岁高龄时,他还表示“到现在,晚上9点以后 90多岁高龄时 他还表示“到现在,晚上9 多岁高龄时, 是我的自学时间。 是我的自学时间。”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 自强不息” 做“自强不息”。
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好学、 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好学、 奋发向上的气氛, 奋发向上的气氛,让他们在 这种自强不息的气氛中成长, 这种自强不息的气氛中成长, 将来到社会上就有勇气去竞 去拼搏, 争、去拼搏,去创造成绩为 家多作贡献。 国 家多作贡献。”1987 年,
他为学校手书条幅“自强不息” 他为学校手书条幅“自强不息”4 个字。1988年,经学校党政领导班 个字。1988年,经学校党政领导班 子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确定以 “自 强不息”为校训。1993 强不息”为校训。1993 年,学校 将钱伟长书写的这4 将钱伟长书写的这4 个字复制放大, 做成铜字,树立于学校进门处花坛 中。
钱老走好,上大坚强!
——上大精神之自强不息 ——上大精神之自强不息

钱伟长故事的观后感三百字钱伟长感动中国观后感

钱伟长故事的观后感三百字钱伟长感动中国观后感

钱伟长故事的观后感三百字钱伟长感动中国观后感钱伟长故事的观后感三百字,一代大师钱伟长离我们而去,在缅怀他、纪念他的同时,他对中国教育的真知灼见和他在大学校长岗位上的身体力行,都再次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下面是钱伟长故事的观后感三百字的汇总,快来学习下!钱伟长故事的观后感三百字一我读了《钱伟长》这本书,深深地被这位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献身祖国,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感动了。

钱爷爷是国内外著名的力学专家。

他出生在旧中国乡间的,一个教员家庭,从小酷爱读书,小学和中学时代喜欢文学,但数理化成续较差,后来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他毅然转攻自然科学,一心想用科学知识来振兴中华。

为了迅速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使祖国早日富强起来,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战胜了重重困难,走过了坎坷的道路,终干提出了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

钱爷爷是国际上第一次把张量分析用于弹性板壳间题上的具有显著成果的一位学者。

他为我们青少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钱爷爷十一七岁那年,当他在上海外滩公园看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时,心中无比愤慨。

他想,在中国土地上修建的公园,外国人竞然不准中国人进去,尤其使人债概的是,把中国人贬贱为狗。

祖国的地位何在?民族的尊严何在?钱爷爷从此暗下决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为祖国的强大奋斗终身。

1946年,尹。

钱爷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进行力学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成就,蜚声国际科坛。

可是,钱爷爷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却时时能听到母亲在向赤子急切地呼喊。

钱爷爷再也坐不住了,他毅然放弃了名流荟萃、设备齐全的研究所,放弃了外国人许给的`名誉、地位和一切享受,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钱爷爷回国后,生活极为贫困。

可是他没有丝毫的后悔,相反他却干得特别愉快,直到迎来解放战争的胜利。

某些人也许会说钱爷爷是个“傻瓜”,外国的薪水那样高,工作条件那样好,为什么偏要回到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来?不钱爷爷一点也不傻,他想得对,做得对,他把一切荣华富贵、个人利禄视若烟云,而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感想

感想

来到上大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钱伟长校长,但是今天有幸聆听了曾文彪老师的讲座《钱伟长与上海大学》,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可以的渲染,但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传奇:关于钱老,关于上海大学。

“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钱校长留给每个上大人的精神财富。

他的传奇般的人生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他的爱国敬业无私无畏的精神,求真务实追求创新的理念,敢作敢为坦坦荡荡的人生态度,是我们永远的楷模!
上海大学,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学校,身处其中才感受到她的力量、宽容与开放,沿承钱老的办学精神,她必将走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改革大潮。

斯人已逝,我们悼念他的最好行动是:像他那样生活,像他那样战斗,以加倍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钱伟长的教育思想

钱伟长的教育思想

钱伟长的教育思想钱伟长是我国年龄最大的大学校长,也是担任校长时间最长的高校校长。

作为一名著名的教育家,钱老留下了像金子一般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于后来者而言,对钱老最好的纪念,莫过于将他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的大学办学思路不能偏离上海大学学期制度在全国高校里独一无二:每年三个学期,每学期10周讲课,2周考试,半星期休息,暑期为13周。

除了短学期制,上海大学还有另外的两制:学分制、导师制。

创始人都是钱伟长。

上海大学是上海最早开展学分制的高校,也是公认的开展学分制最成功的高校。

"钱老一直探寻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避免传统教育模式未能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自由度,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在阐述钱伟长的教育思想时说。

令人欣喜的是,在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钱伟长当初推出时让人觉得"超前"的这些创举,都在《纲要》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继承和体现。

大学就是要培养人才,这是钱伟长坚定的信念。

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近年来一直在研究大学问题,他认为:高校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并未得到特别重视,或者说只是停留在口头重视,却没有实际推行。

如今很多高校办学思路的"偏离",培养人才中的"缺位",越发显示出钱伟长这样老一辈教育家思想的可贵。

他说,目前大学存在着一种各自为政的现象,偏离办学的宗旨和定位。

根据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法的规定,人才培养是第一要义,这也是人才终生教育的必须要求。

然而现在高校的办学功能往往有三个中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

三者没有相辅相成,而是相互瓜分学校精力,教学和科研冲突,致使很多老师关注论文、课题、经费,而不关注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3月第15卷第2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Mar.2008Vol.15 No.2 收稿日期:2007210215作者简介:曾文彪(19472 ),男,上海人,上海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高扬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曾 文 彪(上海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44) 摘要:钱伟长教育思想是钱伟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关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创造,也是上海大学干部、教师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

上海大学在钱伟长校长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实践,不但可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也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钱伟长;教育思想;上海大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40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6522(2008)022******* 钱伟长是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毕生从事科学、教育事业,致力于科学、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影响最大,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研人员从宏观上探讨钱伟长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和影响,从微观上论述其教育思想的内涵和构成,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认识钱伟长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当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愈益重要,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愈益激烈,大学校长有着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及治校方针对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作用愈益突出,高等学校及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家、关于教育理念与治校方针、关于教育思想的讨论也比过去更热情、更开放。

现在人们在谈论教育思想、谈论教育家,已经不只是提到离我们很远的,如德国的洪堡、英国的纽曼、美国的杜威等人,或如中国民国时期的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人,也在越来越多地提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离我们很近的人物。

像钱学森、钱伟长这样的科学家及教育家的报道也见诸新闻媒体,人们尊敬他们的不仅是他们的科学贡献,更有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奉献。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校长在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多次提出大学校长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

何谓教育家?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家就是不仅热爱教育事业,而且持有独特和成熟的教育理念并能自觉运用于教育管理实践且取得较好治校成效的人。

深入一步讲,作为教育家,除了对教育有理性的即符合客观规律的思考外,还要有对社会现状更直接的关心,对社会和现实有一种道德的承担,有对政治和文化批判的职责。

[1]钱伟长是一位真正的大科学家,也是一位真正的大教育家。

我们怎么认识这个“大”字呢?在此可以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龚育之同志三年前在《竺可桢全集》(一至四卷)出版座谈会上说过的一段很精辟的话。

他在讲到竺可桢先生时说:竺老是一位真正的大科学家。

大科学家嘛,首先当然是他在科学上有很大的成就,这个不用说了,竺老一生的许多著作就体现了他的成就。

但是我想,大科学家不只是在科学上有很大的成就,还有很宽的眼界、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很强烈的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关注的一种感情和一种努力。

竺老作为科学家,不仅关心具体的科学成果,还关心着整个科学、科学与教育、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类、科学与整个自然。

在这些方面,他有着一些很深刻的观察和很多很有远见的想法,指引着我们在这些方面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科学的发展,他做了很多的工作。

今天,我们用这样一段话来评价钱伟长先生也实不为过。

钱伟长作为科学家办教育,从来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尊重科学,热衷创新。

他留洋不崇洋,学古不泥古,善于从国情、社情出发,批判地汲取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际经验,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创造性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

钱伟长作为一位执著追求的教育家,从事教育工作近七十余年,担任大学校长也已二三十年,他在党的领导下全心全意投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忘我工作,把上海工业大学以及后来的上海大学作为他教育创新理论的实践基地,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研究与学习钱伟长教育思想,最主要的就是要学习并逐渐拥有同竺老、钱老一样的一种眼界、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感情。

有了这样的眼界、社会责任感、感情,就会懂得钱伟长教育思想是在中国社会变革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中形成、丰富并产生影响。

有了这样的眼界、社会责任感、感情,就会自觉地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全面领会、深刻理解、坚持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

二、上海大学的崛起与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2003年,上海大学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全校开展了关于“办学特色”的讨论。

最后,得出一个最集中的结论就是:上海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形成了“拆除四堵墙”、“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的独特的教育理念。

这一关于办学特色的结论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专家组组长李延保教授在“意见反馈会”上说:“上海大学有幸在钱伟长校长长期主持、领导下,形成了明确的学校发展目标,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学校党委为实现钱老提出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制度保障体系,推动学校朝着既定目标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这一讲话充分肯定了钱伟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方针对于上海大学发展的指导意义。

2007年1月,上海大学召开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

大会报告指出:“上海大学合并组建十二年以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钱伟长教育思想在我校的实践和发展。

钱伟长校长把自己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及其规律的把握,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教育思想和理论成果,经过上海大学全体师生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了钱伟长教育思想。

”报告要求:“钱伟长教育思想是上海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形成的,也必将在实践中丰富提高。

我们要继续研究和总结、实践和发展钱伟长教育思想,使之融入我们的办学实践之中,成为学校鲜明的特色和文化传统,成为凝聚一代又一代上大人的精神。

”那么,我们是如何理解钱伟长教育思想是“上大文化”、“上大精神”呢?文化论者关于“文化”的定义非常多,最基本的解释不外乎:文化是历史积淀,既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的积淀,也包括人们的知识、信仰、观念等精神的积淀。

一所大学的文化,当然也包括校风、学风、教风和校训等。

一所大学富有个性的文化,对外形成社会影响力,对内形成组织凝聚力,这种凝聚力。

用一位美国学者的话说,就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

“一旦大学选择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文化体系,尤其是形成了带有强烈的价值选择的精神文化,就会以文化传统的方式对大学发生持久的影响,显示出大学文化特有的历史穿透力。

”我们了解了这些关于文化以及大学文化的普遍意义上的论述,大“上大精神”。

概括地讲,钱伟长教育思想一是由钱致上可以明白为什么说钱伟长教育思想是“上大文化”、伟长倡导并由上大广大师生经过多年实践而形成,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上大特色,三是为上大树立起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历史是现在跟过去的对话。

我们可以简单地回顾一下上海大学及前上海工业大学的崛起与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欢迎钱伟长到上海来工作。

钱伟长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追述道:“我找孝通(笔者注:费孝通)商量怎么办,他说上海必将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需要好好地办所大学,他赞同我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支持我到上海实现我的办学理想。

”于是,钱伟长抱着“办好一所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大学”这一理想选择了上海,选择了上海工大。

从此,名闻遐迩的钱伟长校长就与上海工大连在了一起。

钱伟长于1983年1月履任以后,首先考虑到学校怎样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直接为改革开放中的上海服务,怎样开拓办学路子。

为加速改变学校落后面貌,他倡导把“自强不息”作为校训,并手书刻石矗立于校门口。

同时,他亲自抓师资队伍建议,他坚决要求教师,一要“教书育人”,二是必须既搞教学又搞科研,要以最新的研究成果改造教材,并呼吁人才全国流动。

他身体力行,到中科院、重点院校物色人才,引进了一批学术骨干。

1994年四校合并前,上海工大有5个博士点及11位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博士生导师,其中4个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以及7位导师就是在前十年间引进的。

这十年间,学校的教授从10多名增加到100多名。

1984年9月,钱伟长在全校中层以上干部会上做了关于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三个面向”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在学校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简称“三制”)。

学分制立足以学生为本,在制度上保证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以学分预制与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计划学分的合理分布构筑学生的基本知识库,学生则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完成的学分,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修满学分就毕业,尤其是可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特点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现个性教育和扬长教育。

选课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教师、上课时间及上课地点,教师在被学生选择的环境中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度竞争,同时激励学生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努力学习,通过成绩争先取得资源的优先使用机会,学校则根据学生需求,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短学期制就是把一学年划分为三个理论教学学期和一个集中实践学期(夏季学期),每一理论教学学期安排10周理论教学,一周半考试,两个理论教学学期之间有半周左右间隙假(寒、暑假仍然存在)。

夏季学期安排5周左右,主要是集中安排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和社会实践。

短学期制在制度设计上客观形成减少课程学时的条件,教师精讲,学生自学,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和力度,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置于集约化实施和管理的环境中,也加快了教与学的节奏。

1985年秋季开学,学校开始实行“三制”。

为具体落实与优化“三制”,1986年以后分管教学工作的常务副校长徐匡迪作了重要的贡献。

1985年10月,钱伟长在上海工大建校2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关于“拆除四堵墙”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思想。

他说:“基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一是出人才,二是出成果,因此,我们认为,进行各项改革必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成果。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作为一所工科大学,强调要拆四堵墙。

第一是要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

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我们学校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密切与社会的联系,为社会服务,不然办不好学校;其次是要拆校内各个部门、各学科之间的墙,现在的条条块块、部门所有制已经明显地影响了当代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再次是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