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强迫症的案例分析(吴丽琴)已改
强迫症治愈案例
强迫症治愈案例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出现反复的强迫思维和行为,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然而,通过治疗和努力,许多患者成功克服了强迫症,重获健康和自由。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强迫症治愈的真实案例,希望能给正在经历类似困扰的人一些帮助和鼓舞。
小明,是一名25岁的年轻人,他在大学期间开始出现强迫症症状。
他会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闭,洗手次数过多,甚至要求自己按照特定的数字进行行动。
这些强迫行为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让他的家人和朋友感到担忧。
最终,小明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
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小明接受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治疗。
通过与医生的沟通和训练,小明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和控制强迫症的症状。
他学会了逐渐减少强迫行为的频率,接受不完美和不确定性,以及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过分要求。
在治疗的过程中,小明也逐渐学会了放松自己,学会了一些缓解焦虑的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等。
除了心理治疗,小明还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他开始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阅读、绘画等。
他也学会了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让自己不再感到孤独和焦虑。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了强迫症的困扰。
他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也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自由和快乐。
他开始重返社会,积极参与工作和社交,重新建立了健康的人际关系。
通过小明的治愈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强迫症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只要患者能够寻求专业的帮助,接受治疗,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就有可能克服强迫症,重获健康和快乐。
希望每一位正在经历强迫症困扰的人,都能够坚持治疗,相信自己,勇敢面对,最终战胜疾病,重拾自由和幸福。
一例严重强迫症案例
一例严重强迫症的心理调整过程S今年22岁,得强迫症五年了。
他是个帅气的小伙子,大学没有读完,因为强迫而退学。
他担心到处都是狂犬病毒,不敢用手碰任何东西,包括他自己的身体。
倘若一只狗从他前面走过,他会吓得浑身发抖。
回到家洗三到五个小时。
他不想洗,他什么也干不了,天天都是在怕,天天在洗。
但这一段时间他不想洗了,他觉得水里也会有狂犬病毒。
于是在很热的天里,他不敢洗澡,身上很快臭得他自己也受不了。
为了避害免出汗,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他天天想着去打狂犬疫苗,打了狂犬疫苗才觉得心理有了些安全感。
他上网总是去查有关狂犬病的知识,去书店也是去医学书店,过去看有关狂犬病的书。
在家他不洗脸,不洗脚,睡觉时要父母为他脱鞋,要父母为他穿鞋。
去洗手间要在马桶上垫厚厚的卫生纸,然后让父母为他擦屁股。
他觉得自己活得不象个人,不如死了,为自己悲哀。
时常对家人发火,骂人摔东西。
原先他不是这样的,他是个很快乐的男孩。
他的父母有着很好职业,有着较高的经济收入,他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了洗浴中心,和一位女子发生了性关系。
后来听人说那里的女人很不洁,不小心就会碰到有性病爱滋病的人,他就怕了。
怕有爱滋病,就去医院查,查了多个医院都是阴性,他依然不放心。
就开始洗手。
又想到人会死的,这时正巧有一位亲戚得癌症去世了,于是他又怕死癌症了。
更洗手洗澡洗个没完没了。
前两年听一位大夫说狂太病是现在无法治疗的病,一旦感染,除了死,再没活的可能性。
猛然间就想到狂犬病毒,开始怕狂犬病毒。
觉得狂犬病毒会出现在任何地方。
水里土里空气时,无处不在。
总觉得自己不定哪天就死了。
特别害怕,身上稍有点伤口,便没完没了地用洒精碘酒擦洗,他把一点伤口擦得感染,扩大成一个很大的创面。
他父亲带着他看遍了中国知名医院,花了十多万元,都没有什么效果,找了不少著名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师的分析中,他认同他的问题来自他的父母给他幼年的创伤,比如,上小学时父母对他不好好学习的责骂,逼他去上各种学习班。
一例强迫症咨询案例的分析报告
一例强迫症咨询案例的分析报告内容摘要:本文是对一例高中毕业班女生强迫症的心理咨询记录及分析报告。
从来访者成长过程和学习、生活事件了解到来访者性格和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来访者自从进入高三年以来,整天忧心忡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时候忧虑自己会生病,有时候担心自己在回家路的上会出车祸,甚至担忧自己为什么还有杀人的念头,而且害怕这种念头真的会变成杀人的行为,于是,她害怕与人交往,整天呆在家里不敢上学校,感到自己极端的恐惧和痛苦。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CCMD-3)》的诊断标准,本案例符合强迫症的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等症状,且病程超过半年,故诊断为神经症中的强迫症。
然后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领悟疗法、新精神分析疗法的原理进行咨询辅导,根据来访者的生活状态和本人的回访证明本咨询案例为是效咨询辅导。
关键词:强迫症、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领悟疗法、新精神分析疗法、有效咨询一、一般资料来访者S,女,年龄:十八岁,出生地:福建晋江,教育程度:高三年学生,民族:汉,婚姻状况:未婚。
初诊时间:2008年3月。
来访者家住晋江市某镇,其父母为农民,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族内没有发现精神病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进入高三年以来,自己经常感到焦虑不安、心情苦闷、胡思乱想,注意力不很集中,食欲不振、失眠、头晕、心悸,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本人的学习和生活。
个人陈述:我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度过自己的童年时代,在父母关怀的日子里完成小学的学业,幸运的成长。
父母没有什么知识,但对我们兄弟姐妹的学习都很关心、很重视。
升入中学后,由于学校离我的家很近,因此每天都通学,并没有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所以在家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都是由父母照顾。
现在我是一名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列。
但尽管我是一名高三年学生,二年多的高中学习生活,我对父母的依恋不但没有减弱,而且还更加的依恋,觉得今后上大学离开了父母自己就会失去方向感。
强迫症治愈案例
强迫症治愈案例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会出现反复的强迫思想和行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然而,通过治疗和自我调节,许多患者成功克服了强迫症,重拾了健康的生活。
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位强迫症患者的治愈案例,希望能给其他患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小明,22岁,大学生。
小明患有强迫症已有5年时间,最初的症状是对洗手的强迫,每次洗手都要洗上十几分钟,直到皮肤发红。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强迫症症状逐渐加重,不仅洗手,连续数次检查门窗是否关闭,书包是否丢失等等,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在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后,小明主动寻求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支持的方式,帮助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强迫症状,并学会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
比如,当他出现强迫思想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来缓解紧张情绪,逐渐减少强迫行为的次数和时长。
除了专业的心理治疗外,小明还通过锻炼和兴趣爱好来分散注意力,比如每天定时进行跑步锻炼,或者画画、写作等。
这些活动不仅帮助他放松心情,还增强了自信心,逐渐摆脱了强迫症的困扰。
此外,小明还通过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和支持,逐渐重建了社交圈,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在治疗过程中,他也学会了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再让强迫症成为自己生活的枷锁。
经过一年的治疗和自我调节,小明逐渐摆脱了强迫症的困扰,重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他也意识到,强迫症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有正确的治疗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就能够克服这一困难。
以上就是小明的强迫症治愈案例,希望能给其他患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也患有强迫症,不要害怕和沮丧,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相信自己,你也能够克服强迫症,重拾健康的生活。
一列严重强迫症患者咨询的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严重强迫症患者咨询的案例分析报告姓名:柏应胶单位:云南省文山市东山中心校摘要:吴某,女,30岁,在家休养。
因为生活中遇到一些事件刺激了心理再加上从小父亲的严厉打骂,性格原因等,渐渐换上了焦虑强迫症。
最严重的时候症状如:严重失眠,脑子乱容易想事情停不下来导致心累,晚上做恶梦,容易紧张焦虑,心跳时快时慢,呼吸也受焦虑影响,感觉整个身心紧绷得放松不下来,脑子好像有一种力量牵制束缚自己,摆脱不了脑子思考的节奏,心静不下来,身体出现胃胀不消化,胸闷,头眩晕,疲乏无力,肠炎等周身不适的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有时无法胜任工作。
曾有过三次惊恐状态,心跳快到每分钟超过170左右。
都是在遇到刺激性事件时发作的。
惊恐发作后身体非常虚弱。
目前吃中药调理,心跳频率得以改善。
目前丧失了社会功能,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强迫惊恐焦虑;行为矫正;森田认知疗法;一、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汉族,初中生,发病后一直在家休养。
二、主诉及个人自述患者的性格:心眼小,爱猜忌,爱生闷气,遇事想不开一根筋爱纠结、求完美,喜欢自己默默忍受痛苦,敏感多疑,有时候有点小自私,强迫自己做很多事,妄想多,没有个性,心灵易脆弱,胆小害怕,嫉妒心理也有点,做事缺乏毅力,想认真做好事情但静不下心做好事情,性情比较拘谨放不开,和人相处有些不自然,自卑心理重,看待问题过于较真,理智,不会糊涂一点,好像被一些条条框框束缚着失去自性,自尊心太强,容易哭,看电视听歌都会易哭。
从小深受父母的影响,经常关在家里玩,不是在家玩就是干活,因为很听话懂事,父母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少与父母反抗,出去接触外界的时间比其他孩子少,自由的时间少,大部分时间就是干农活,父亲生性固执,多疑,敏感不爱和外界交流,脾气怪,经常发火,做事不顺他的心就对我们发火,有点苛刻。
在外是个大善人,在家是个脾气怪的,做事会言行不一,满嘴的大道理但有不以身作则,母亲无耐心,粗线条女人,不温柔,有些暴躁没有文化。
一例强迫症的个案分析
一例强迫症的个案分析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简称OCD)是一种长期性和慢性的精神疾病,它以强迫性的想法和行为为特征,表现为强迫性思维、不能抵抗、不能抗拒、暴躁等特点。
强迫症患者总是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他们可能会循环思考、反复检查、一味地洗手、整理和担心,但毫无意义。
强迫症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可能是由于遗传、生物因素、环境和心理因素所引起的。
本文将以笔者在咨询所见到的一例强迫症患者为案例,对强迫症患者病例进行分析,探究其病因及治疗方法。
这例强迫症患者是一名已婚女性,现年二十九岁,不满足社会对她的期望。
自从毕业以来,她就一直处于职业定位的困惑状态,先前任职的不同行业给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她的情绪消沉,逐渐产生强迫症症状。
据这位患者自述,在任职过程中,她们总是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不敢反抗上司的要求,并会不断地重复着完成任务,而且做完任务之后也会总想着“自己这样做对吗?”,有时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强迫症,而使自己精神失常,把自己带到极端崩溃的状态,时间一久,精神也越来越紧张,甚至出现失眠和焦虑的症状。
诊断分析结果显示,本病例是一例纯粹的强迫症,表现为完成任务的强迫性思维,不能抵抗,不能抗拒,反复检查,整理和担心,但毫无意义。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外界环境和内心心理可能是导致这种强迫症的主要原因,比如被认为不精明,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弱势,承受比较大的压力,缺乏安全感,所以在心理上产生了强迫的心理状态。
从诊断的角度出发,为了治疗本例强迫症,首先要改变患者的情绪,通过一些积极心理调控的方法,如安慰、改变自我观念,建立完善的家庭环境,给予积极的关爱,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促进情绪的健康发展;同时可采用知觉行为治疗,让患者了解到强迫行为带来的后果,并学会抗拒那些没有意义的行为;最后,通过一些药物治疗也可以给予患者一定的支持,如使用抗抑郁药及一些抗精神病药物,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强迫症治愈案例
强迫症治愈案例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会出现反复重复某些行为或思维,无法自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位患有强迫症的女性,经过治疗后成功战胜疾病的案例。
一、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小李,女性,25岁。
因为工作压力大和家庭问题等原因,她在两年前开始出现了强迫症状。
主要表现为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闭、电器是否关闭、水龙头是否关紧等等。
如果有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到她认为的完美状态,就会不停地重复检查,并且每次都要检查很多遍才能放心离开。
二、治疗过程1. 寻求专业帮助小李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后,开始通过网络搜索了解相关知识,并在网上寻找了一些自我调节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于是她决定寻求专业帮助。
2. 接受心理治疗小李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认知行为治疗(CBT)。
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与小李交流了解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并帮助她找到了一些替代行为,逐渐减少了反复检查的次数。
同时,医生还教给小李一些放松技巧,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
3. 用药辅助治疗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小李还接受了药物治疗。
医生开给她一些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剂,帮助她缓解情绪波动和焦虑情绪。
4. 家庭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小李的家人也非常支持她。
他们经常陪伴她去医院就诊,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她很多关爱和理解。
三、治疗效果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小李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她不再反复检查门窗等事项,并且可以更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同时,她也学会了很多放松技巧,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可以更好地应对。
四、总结强迫症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心理障碍,患者需要及早寻求专业帮助。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相互结合,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同时,家庭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人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理解。
最终,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综合治疗,才能帮助患者战胜强迫症。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1. 病例介绍小明,男,23岁,大学生。
小明在高中时就开始出现强迫症状,表现为反复洗手、核对、整理等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他的社交能力极为有限,经常因为强迫症状而感到沮丧和绝望。
2. 治疗过程小明的家人发现了他的问题后,立即带他到了当地的心理医生那里进行治疗。
在初诊时,医生认为小明的症状十分严重,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小明接受了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同时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在治疗的过程中,小明经历了很多痛苦和艰辛,但是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他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强迫症状。
他学会了通过各种技巧来减轻强迫行为的冲动,同时也学会了更好地面对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在治疗的最后阶段,小明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他重新投入到了学习和社交中,并且也学会了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3. 治疗效果小明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他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缓解。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看到了他的变化,他们对于小明的康复都十分高兴并且感到鼓舞。
小明自己也对于自己的变化感到十分满意,他觉得自己重新拥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4. 治疗点评小明的治疗过程虽然十分艰辛,但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是因为小明能够及时寻求帮助,并且得到了专业的心理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小明自己也非常配合治疗,他积极参与心理治疗中的各种练习和技巧,并且按时服用药物。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小明的康复,使得他能够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小明很幸运的是有一个支持他的家人和朋友圈。
他们不断给予他鼓励和支持,使得小明能够坚持治疗并且走出困境。
强迫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维持的心理疾病,而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小明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强迫症的治疗需要患者本人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家人的支持和专业医生的指导。
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够真正走出困境,重获新生。
社会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强迫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过度重复的行为或者思维,以缓解神经系统紧张状态。
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行为咨询治疗和心理治疗,在不同类型的情况下也有不同的治疗办法。
下面就以一名患有强迫症的男性患者为例,来描述其具体的治疗效果。
患者Frank(改名),男,30岁,久患强迫症,表现为过度重复的行为,口头重复、清洁强迫及担心被人毒害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家庭和工作生活。
经过长期医治,患者获得良好控制。
本次治疗方案以行为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
从患者情绪上看,行为治疗是对患者情绪障碍的首要治疗手段,以缓解他的情绪紧张。
首先,通过行为治疗,循序渐进地减轻患者的强迫行为,如给患者解释说强迫行为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引导他去做正确的事情,积极参加活动,加强社会活动,给予正面的信念及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轻度强迫行为及过多谨慎性行为上进行引导,尝试新事物之类。
另外,给予患者建议:1、坚持定期就诊,调节自身的情绪; 2、及时分辨出自己的各种情绪,采取有效控制方法;3、积极参加实践性的活动、体育活动,锻炼身体;4、调节自己的思维,多坚持念经及书刊阅读。
本次治疗还包括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抗压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信、拓展自己社会角色和交往能力。
此外,还应采用药物治疗,缓解患者出现症状时的情绪,加剧和调整患者的神经调节作用,降低其症状发作的概率,使发病周期更为稳定。
总之,强迫症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症状,量身定制。
本次治疗Frank的效果良好,他的强迫行为基本得到控制,并体会驱动他做出更多正确的选择的控制力,他也可以有效地缓解情绪压力,家庭及工作环境也改善的明显,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一例强迫症的个案分析
一例强迫症的个案分析以《一例强迫症的个案分析》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会有几个典型的症状:强迫性的思考或回忆,以及强迫的行为或习惯。
这里,我将介绍一名患有强迫症的案例,并从不同角度探究他的病情以及治疗经验。
这名患者,李疗(化名),是一名37岁的男性,他曾经在一家大型企业任职多年,但在最近一年,他的行为出现了变化,他开始自己有一些强迫性的想法,比如要一遍又一遍的洗手、重复的回忆一些事情等等,他也开始不断的检查自己的行为,并严格的控制自己要求自己做的事情,这影响到他的工作,他也觉得很紧张,感到忧虑。
因此,他最终到医院就诊,接受了相关的治疗。
治疗开始后,李疗首先接受认知行为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让患者重新思考自己遇到的情况,更加系统的理解问题,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来改变他们的行为。
除此之外,治疗中还运用了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抑制患者的神经系统,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
同时,治疗过程中,专业的心理医生也会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共同支持患者应对病情的发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李疗治疗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他依旧需要继续进行相应的治疗。
他需要学会放松自己,重新学会如何正确待人处事,建立自信,学会调节情绪,时刻提醒自己,情绪是可以自我调节的。
此外,他应该尽量避免让自己受到压力,让自己体验到被接纳和被欣赏的感觉。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家人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李疗的家人非常理解他,对他有着不离不弃的支持,比如在他遇到类似困境或需要帮助时,他们会立即出现,有效的控制他的情绪,鼓励他完成认知行为疗法。
同时,家人也会帮助患者分析他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个人因素,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来帮助他应对不同的情况。
总的来说,治疗强迫症的案例,必须要结合个人心理因素,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多种角度的治疗,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变强迫症的发展轨迹。
修改后的案例分析
强迫性思维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摘要:本文是对一例有强迫性思维问题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认知疗法,森田疗法,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强迫思维的成因,特征,治疗和预防方法。
一、一般资料芳芳,女,20岁,未婚,大学二年级学生二、主诉脑子里总被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所困扰,比如,对于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的在头脑中反复出现,虽然知道这样做没什么意义,可是却控制不住,又时在回忆经历过的事时,又怀疑自己回忆错了,于是又从头回忆起,感觉特别痛苦,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反复检查,担心门窗是否管好,写信是否写错地址等,要检查很多遍才能放心,做什么事情都是瞻前顾后,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没有办成,办事效率非常低,感觉活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只要醒着,就会纠缠于各种各样的想法和顾虑当中,怕别人给自己添麻烦,喜欢离人群远远的,感觉痛苦,压抑,没人能理解。
三、咨询师了解的情况芳芳家在农村,因为村里学校简陋,父母为了使其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她六岁时,将她送到姥姥家所在的县里读书,姥姥做事认真,对芳芳要求很严,每当芳芳犯错误时,都会遭到姥姥严厉的训斥,由于父母很忙,很少过去看望她,她与父母的关系显得很生疏,芳芳小时很乖,性格温顺,很少与人顶嘴,但是性格内向,胆小敏感,依赖性强,从小学到初中,芳芳成绩一直很好,家里人对其期望很高,希望她能考一个好大学,高三时,因为紧张高考而经常失眠,高考结束后有所缓解,进入大学后,环境不太适应,和宿舍人闹别扭,一次上课报道签名时,因为签错地方,而被老师大声挖苦讽刺,以后再签名时,总是感觉紧张害怕,担心自己再弄错,签名时要反复的检查,签完后要反复回忆签字的过程,要在头脑中确认好几遍才能放心,上课时不容许自己溜号,要求自己必须全神贯注,可是脑子里却被乱七八糟的想法塞满,根本听不进老师在说什么。
家族无精神疾病史,芳芳也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强迫症治疗的个案研究与成功案例分享
强迫症治疗的个案研究与成功案例分享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导致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治疗强迫症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本文将通过个案研究与成功案例分享,探讨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和患者康复的可能性。
个案研究一:A先生A先生是一位40岁的男性,多年来一直受到强迫症的困扰。
他经常反复洗手和清理物品,无法放心地离开家。
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社交生活。
在接受治疗之前,A先生曾试过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强迫症,但效果甚微。
在与治疗师的沟通中,A先生逐渐明确了他强迫症的触发因素和恐惧源。
治疗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方法,帮助A先生逐渐面对和应对他的强迫观念和行为。
治疗的过程中,A先生逐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和焦虑,缓解了强迫症的症状。
在为期三个月的治疗后,A先生的症状明显减轻。
他能够减少洗手和清理物品的次数,逐渐恢复工作和社交的能力。
治疗师建议他继续进行常规的心理辅导,以巩固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至今,A先生已经两年没有再出现强迫症的症状。
个案研究二:B女士B女士是一位27岁的年轻女性,长期受到强迫症的折磨。
她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闭,以及家中电源插座是否拔掉,以避免发生火灾。
这些行为不仅耗费了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交障碍。
B女士接受了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综合干预。
药物能够帮助她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而心理咨询则引导她对强迫观念和行为进行认知重建。
治疗师与她一起制定了渐进式暴露练习计划,逐渐减少她对安全检查的依赖。
经过一年的治疗,B女士的情况出现了显著改善。
她再也没有因为强迫症而影响到工作和社交,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日常活动。
通过自我管理技巧的学习和实践,她保持着稳定的心理状态,并积极参与康复小组的活动,为其他患者提供经验分享和支持。
成功案例分享:除了个案研究的情况外,还有许多成功治疗强迫症的案例值得分享。
例如,有的患者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咨询,学会了面对和管理自己的强迫观念和行为,实现了康复。
一例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摘要:这是一例因美容手术而导致的强迫症案例。
本文阐述了对求助者心理诊断和心理疏导的过程,采取了认知疗法。
经过治疗,使求助者改变了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起新的观念,能正确对待自我,自我接受、自我悦纳,达到了心理咨询的目标。
根据来访者的生活状态和本人的回访证明本咨询案例为是效心理咨询。
关键词:强迫症主诉观察测验诊断目标方法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49-011 一般资料张某,女,23岁,吉林省辽源市人,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独生女,家里经济条件较好。
在学校、在家庭都备受关注。
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
家族内无精神病史。
2 主诉和个人陈述(1)主诉:心情郁闷、烦躁,做事情精力不集中,反复想一个自己认为不应该想的问题。
明知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但又无法摆脱。
越是想摆脱某种想法,越是反复不停地想,脑子关不上,状态已经持续四个多月。
(2)个人陈述:我对自己的容貌还算满意,但总想着能更完美些。
很久以前就想做双眼皮,但我父母都是斑痕性体质,担心术后创伤恢复慢,或者留下疤痕。
看了几例双眼皮手术的失败案例,更是心惊胆战。
一直不敢做,所以犹豫着,拖了三年。
但是这种做双眼皮手术的念头从来没有打消过。
今年8月,两个同窗好友陆续做了双眼皮美容术,术后效果很好。
于是受了鼓舞。
但是到底是各人体质不同,担心总是有的。
虽然手术还算成功。
但是术后才发现,有很多事情,自己未曾想到。
总是担心做出来的眼睛与面部其它部分五官不协调,反复照镜子,总觉得是回事,越是强迫自己不去想,越是去想;走在街上总有人问我,双眼皮是真的还是假的,带了镜子也仍然有人看,变是特别受人关注。
在人际交往中,很紧张,眼神、表情总是不自然。
时时刻刻告诉自己要放松,但是始终做不到。
3 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师观察:面容娇美,身材窈窕,着装打扮非常注重细节。
目光闪烁,不敢与人对视。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反复的强迫行为和思维,常常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困扰和苦恼。
治疗一例强迫症患者需要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例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1、个案患者情况:患者小王,男,25岁,大专学历,工作稳定。
患者主诉出现反复洗手的行为,并且对自己的洁净度产生了极大的焦虑和恐惧。
患者表示自己每天需要洗手20次以上,每次洗手都要用肥皂和热水反复揉搓,还要反复确认是否洗干净了。
患者表示这种行为已经持续了3个月,导致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困扰,也影响了工作和社交。
患者同时也感到对这种行为无法控制,但又无法停止。
2、治疗过程:患者在就诊后首先进行了全面的心理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心理测试等。
通过评估,确定了患者的确是患有强迫症。
在确定了诊断后,患者接受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患者接受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心理治疗。
治疗师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治疗关系,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强迫行为和焦虑感受的产生机制,通过逐步暴露和反应阻断的方法,帮助患者改变强迫行为。
治疗师还对患者进行了认知重建的训练,帮助患者调整不合理的思维和认知模式。
(2)药物治疗:患者在心理治疗的也接受了药物治疗。
经精神科医生评估,患者开始使用SSRI类抗抑郁药物,用药剂量逐步增加,直至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3、治疗效果及点评:经过3个月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患者每天洗手的次数明显减少,对洁净度的焦虑感也有所减轻。
患者表示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工作和社交也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这个案例中,治疗采用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心理治疗通过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强迫行为和焦虑感受的产生机制,帮助患者改变了不合理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症状。
而药物治疗则通过调整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对症状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通常会出现反复的强迫思维和行为,严重干扰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以下是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案例:李明是一个30岁的年轻人,他患有强迫症多年。
他总是担心自己没关好门窗,反复检查数次,即使确认已经关好了也会再次去检查。
他还害怕细菌和污垢,因此每次洗手时都要用特定的顺序洗十次,每次都要洗5分钟。
这些强迫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社交生活,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和完成任务,也不敢与他人接触。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根据李明的症状表现和病情,医生建议他开始服用一种名为SSRI的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
该药物通过调整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来缓解强迫症症状。
起始剂量为每日10毫克,并逐渐增加剂量到30毫克。
药物治疗需要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达到最佳疗效。
2. 认知行为疗法(CBT):CBT是一种经验验证治疗法,对于强迫症患者非常有效。
李明接受了一系列的CBT治疗,包括以下步骤:a. 心理教育:李明了解了强迫症的原理和机制,以及强迫行为对他的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b. 强迫行为暴露:李明逐渐面对他恐惧的对象和情境,例如他需要逐渐减少洗手的时间和次数,并且不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医生和李明一起制定了一个逐步曝露的计划,确保他能逐渐适应和面对恐惧。
c. 强迫思维重构:医生帮助李明识别和纠正他的强迫思维。
他学会了更合理和积极的思考方式,例如“我可以相信自己关好了门窗”、“洗手是一种卫生保健措施,不需要反复洗多次”。
3. 支持疗法:李明参加了一个支持小组,在这里他能与其他强迫症患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困惑,同时还可以获得其他患者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建议。
这种支持网络有助于李明感到他不是一个人在与强迫症作斗争。
点评:在该治疗案例中,药物治疗和CBT被结合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强迫症症状,CBT则帮助他学会更健康和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CBT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强迫症症状。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患者简介:患者小王,女,28岁,因强迫症状就诊于心理咨询中心。
患者表现为反复洗手、频繁检查和整理物品等强迫行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咨询中,她描述了自己不断循环的强迫想法,感到非常痛苦和困扰,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初诊时,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分析,确认了她的强迫症状,并了解了其发展背景和影响。
在初步沟通中,患者表现出对治疗的积极性,愿意努力配合治疗。
咨询师与患者建立了信任关系,详细了解了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分析了强迫症表现对她生活的不良影响,并和患者一起制定了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药物治疗。
在认知行为疗法方面,咨询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针对强迫行为和想法的干预计划。
通过对患者的强迫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恐惧观念,帮助患者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并改变其对待方式。
患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放松训练和应对焦虑的技巧,以减轻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
在药物治疗方面,患者接受了医生的精准用药指导,根据其症状特点,选择了适合的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定期复诊和调整药物剂量,不断跟踪患者的病情改变,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参与了治疗项目,努力完成每一次咨询和接受药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改变和调整强迫行为。
在持续多次的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和工作状态也逐渐回到了正常。
点评与总结:这个案例中,患者小王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和药物治疗的结合,患者的强迫行为和想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这个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了解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基础。
患者和咨询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患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能够积极参与治疗项目,这是治疗能够取得成功的基础。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本文将通过一位患有强迫症的病人的治疗案例,介绍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并对
其进行点评。
患者简介:
李先生,男,30岁,企业职员,自从工作压力加重后开始出现强迫症状,主要表现为洗手、检查、计数等,每个行为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停止,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治疗过程:
1.药物治疗:首先给予李先生药物治疗,选择SSRI类抗抑郁药Sertraline,每天口
服50mg。
药物治疗在一个月后,李先生病情并没有明显缓解。
2.认知行为疗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李先生提供认知行为疗法,包括暴露和反
应预防治疗和认知重建治疗。
暴露和反应预防治疗要求李先生在治疗师的监督下完成引导
性暴露,同时避免进行强迫症状相关的强迫行为;认知重建治疗则主要针对李先生存在的
不合理思维和认知进行矫正。
在经过一个月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后,李先生的强迫症状有
明显的缓解。
点评: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治疗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药物治疗是治疗
强迫症最为普遍的一个方法,但是单一的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强迫症状。
因此,认知行为疗法成为治疗强迫症的主流手段,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帮助患者
恢复正常生活。
在治疗过程中,认知行为疗法可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形成“双管齐下”
的治疗模式。
总体而言,针对强迫症的治疗需要寻找出最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也需要
在患者的需求及时反馈的基础上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一例强迫症的案例分析(吴丽琴)已改
一例强迫症案例报告(衢州市中心医院吴丽琴)摘要:通过对一位护士强迫症案例的诊断与分析,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宣泄法对其进行了系统心理咨询,使求助者改变了错误认知,减轻了强迫症状,增强了自信心,恢复了社会功能。
关键词: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一般资料1、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2)个人成长史(3)精神状态(4)身体状态(5)社会功能(6)心理测验汪某,女,26岁,护士,大专学历,身高148cm,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父亲是位内科医生,母亲是教师。
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老家在浙西,家族中无精神病史。
汪某是母亲三十岁时所生,小时候父母对她学习方面要求高。
父母平日里工作忙,很讲卫生,衣服很干净,对她洗手要检查,吃东西前检查小手干净不干净。
她上高中时住校,开始睡下铺,同学们坐在她床上,她觉得很脏,就马上洗床单。
酒精棉球经常擦洗餐具,不与同学就餐。
刚参加工作,每接触一个病人前后,都做到洗手,下班后洗3次手,加上使用3次消毒药水才肯罢休。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有一位护士因为工作原因,感染上了乙肝病毒,随即就出现恶心,想呕吐,无食欲等症状,总担心自己感染上乙肝病毒,检查乙肝三系正常,才放下心。
最近她要参加护士资格考试,无法专心学习,反复洗手、进行手消毒,一次洗十多分钟,一天要洗二十多次,大家说她有强迫症,她自己也这么认为,主动要求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测验结果:(1)EPQ(艾森克人格问卷):E 30分、P60分、N 70分、L 35分。
(2)SCL-90(九十项症状清单):显示中等强迫程度,焦虑、抑郁。
(3)SDS(抑郁自评量表): 61分。
(4)SAS(焦虑自评量表): 60分。
2 主诉和个人陈述我老是害怕感染上乙肝病毒,人家说我有洁癖,看不惯我,我看见他们也很生气,不想跟他们呆在一起。
我也知道不该一遍又一遍洗手、进行手消毒,就是控制不住,很痛苦,我不想见家里人,讨厌说我的人,可我又要工作,对护理工作还算热爱,现在变得怕上班,活着真没意思。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摘要】本文以一例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案例为主线,描述了患者的病情、采取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的过程和效果评价,同时也讨论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强迫症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个案分析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强迫症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强迫症, 治疗案例, 病例描述, 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 效果评价, 注意问题, 个案分析, 强迫症治疗, 必要性, 意义.1. 引言1.1 了解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强迫症状和/或强迫行为。
强迫症状指的是反复出现的强烈不愉快的思绪、形象或冲动,患者试图通过某种行为或思维来减轻这种不愉快感。
强迫行为则是患者为了减轻或防止这些不愉快感而采取的行为。
强迫症状常常伴随焦虑和恐惧,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强迫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多数理论认为遗传、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都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强迫症通常由于生活压力、创伤性事件、家庭关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引发,而且在发病后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和慢性病程。
了解强迫症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并理解强迫症,才能更好地应对该疾病,寻求恰当的治疗。
通过了解强迫症的病因、症状及发展规律,患者及其家人可以更好地协助医生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病情的滋长。
加强对强迫症的了解是治疗和管理这一疾病的首要步骤。
1.2 治疗的必要性治疗的必要性在于强迫症患者常常因为自己的强迫行为和想法而感到焦虑和困扰,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并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通过专业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和烦躁情绪,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某患者因为强迫症已经困扰多年,每天都要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闭好、电器是否关掉等等,每次检查都要花费数小时的时间,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经过心理医生的评估,确定了该患者确实患有强迫症,需要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如下:1.认知行为疗法该患者因为常常觉得自己的检查还不够充分,所以每次检查都反复进行,认为这样才可以保证家里的安全,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会不断增加他的强迫症状。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医生首先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思维,并教给患者一些正常的思考方式,帮助患者逐渐转变思考习惯。
2.暴露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暴露疗法来让患者克服自己的强迫症。
暴露疗法是通过暴露患者坚持不放的恐惧源,然后逐渐让患者接触到这些源头,让患者克服恐惧,并发现原本担心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可怕。
在该患者的治疗中,医生会让患者正常地出门,或是不检查门窗、电器的开关等等,让患者逐渐适应平常的生活。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是强迫症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给予了一些抗焦虑类的药物,帮助他缓解紧张、压抑的情绪,减少强迫症状的出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其他治疗方式结合使用。
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该患者已经完全克服了强迫症的症状,不再需要不断检查门窗、电器等等,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他也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错误思考方式,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再困扰于强迫症的困扰中。
总结: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在治疗中需要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疗,不可单一使用。
同时,患者也需要具备疗效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师的要求,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强迫症案例报告
(衢州市中心医院吴丽琴)
摘要:通过对一位护士强迫症案例的诊断与分析,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宣泄法对其进行了系统心理咨询,使求助者改变了错误认知,减轻了强迫症状,增强了自信心,恢复了社会功能。
关键词: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1一般资料
1、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2)个人成长史
(3)精神状态
(4)身体状态
(5)社会功能
(6)心理测验
汪某,女,26岁,护士,大专学历,身高148cm,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父亲是位内科医生,母亲是教师。
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老家在浙西,家族中无精神病史。
汪某是母亲三十岁时所生,小时候父母对她学习方面要求高。
父母平日里工作忙,很讲卫生,衣服很干净,对她洗手要检查,吃东西前检查小手干净不干净。
她上高中时住校,开始睡下铺,同学们坐在她床上,她觉得很脏,就马上洗床单。
酒精棉球经常擦洗餐具,不与同学就餐。
刚参加工作,每接触一个病人前后,都做到洗手,下班后洗3次手,加上使用3次消毒药水才肯罢休。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有一位护士因为工作原因,感染上了乙肝病毒,随即就出现恶心,想呕吐,无食欲等症状,总担心自己感染上乙肝病毒,检查乙肝三系正常,才放下心。
最近她要参加护士资格考试,无
法专心学习,反复洗手、进行手消毒,一次洗十多分钟,一天要洗二十多次,大家说她有强迫症,她自己也这么认为,主动要求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测验结果:
(1)EPQ(艾森克人格问卷):E 30分、P60分、N 70分、L 35分。
(2)SCL-90(九十项症状清单):显示中等强迫程度,焦虑、抑郁。
(3)SDS(抑郁自评量表): 61分。
(4)SAS(焦虑自评量表): 60分。
2 主诉和个人陈述
我老是害怕感染上乙肝病毒,人家说我有洁癖,看不惯我,我看见他们也很生气,不想跟他们呆在一起。
我也知道不该一遍又一遍洗手、进行手消毒,就是控制不住,很痛苦,我不想见家里人,讨厌说我的人,可我又要工作,对护理工作还算热爱,现在变得怕上班,活着真没意思。
3 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汪某父亲是位内科医生,母亲是教师,平时很干净,对女儿要求很严。
小时候父亲带她进胃镜室,看到蛔虫从胃镜中取出,父亲说病人肚子痛的原因是病人不讲卫生造成的。
上学后老师评价说求助者懂事听话,很干净,成绩也不错。
上大专后过分讲卫生,脾气不好,有点古怪。
母亲说她情绪不好,吃饭少,越来越瘦,为小事与母亲大哭大闹,朋友少。
4 评估与诊断
4.1 心理状态的评估(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呢?符合吗?)
根据对求助者临床资料的搜集,目前的心理状态如下:
1)精神状态: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
2)生理功能情况:无躯体异常感觉,无器质性病变。
3)社会功能状况:缺乏交往,朋友少,害怕上班、社会功能下降。
4.2 诊断与诊断依据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强迫性神经症。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
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求助者强迫行为内容泛化,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经严重形响了社会功能的发挥,有泛化、回避出现。
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为7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3)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强迫症状,有回避行为及焦虑、抑郁行为,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
4.3 鉴别诊断
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有:
1 )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患者的知情意是统
一、一致的,对自己的行为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症状,但求助者主要以强迫症状为主,持续时间长,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根据CCMD-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运动性不安等。
该患者有焦虑行为,但主要是强迫行为,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5 咨询目标的确定
5.1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找出引起求助者强迫行为的诱因,消除对现实的理解和错误认知,逐渐改变强迫行为。
2)增强与环境和社会的接触,改变人际关系的不良状况。
5.2 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
在达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最终使求助者与平常人一样生活,身心健康,有属于自己的工作、美满婚姻和家庭生活。
6 咨询方案的制定
6.1 方法与原理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强迫症是幼年时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
幼儿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性经历,影响以后的个性发展,成年后如果处在困境中或遇到严重心理冲突,就会表现为各种强迫症。
通过求助者幼年的回忆,心理咨询师的解释,对病因有了领悟,其强迫行为是来源于幼儿生活习惯,认识错误,加上父母错误的强化,每当出现生活变化或刺激时,求助者就会产生认知和个性偏离,加上家庭因素和环境刺激,就会加重,如果不及时矫正,就会陷入到恶性循环的怪圈。
须引导求助者对错误观念的重新认识,改变异常行为。
根据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年龄等适用于以上咨询方法。
6.2 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
6. 2. 1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权利: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②有权利了解咨询过程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咨询师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⑤对咨询的方案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内容③尊重咨询师,遵守时间,如有特殊情况须提前告知咨询师。
6. 2. 2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咨询师的责任:①遵守职业道德和有关的法律、法规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咨询师的权利:①有权利了解求助者有关的个人资料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的义务: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②遵守咨询机构相关规定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内容④尊重求助者,遵守时间,如有特殊情况须提前告知求助者。
6.3 时间和费用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min;
咨询收费:30元/50min左右;
心理测验收费按规定收取。
7 咨询过程
7.1 咨询阶段的划分
咨询可划分为3个阶段:
1)评估,进行诊断和建立咨询关系阶段。
2)心理帮助、咨询阶段。
3)咨询关系结束和巩固阶段。
7.2 各阶段任务与完成情况
1)第一阶段:评估,进行诊断和建立咨询关系。
每周1次,共4次,了解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协商咨询目标,采用的方法是:会谈法,心理测验。
具体如下:
①询问基本情况,填写登记,介绍咨询规划及有关事项,介绍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②进行心理测验:EPQ、SCL-90、SDS、SAS。
③了解症状发展过程,进行精神检查,确定是否是认知行为疗法适应症。
④将测验结果告诉求助者和父母,对咨询进行沟通。
⑤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记下来。
2)第二阶段:心理帮助、咨询阶段。
每周1次,共4
次。
引导求助者自我分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
方法:会谈法。
(具体内容呢?)
①让求助者认识到行为的根源是幼年时父母对自己的要求过高,父亲给病人做胃镜又强化了错误的认知。
②说明反复洗手是幼儿期的表现,不是成年人的行为特征。
③从改变洗手、进行手消毒开始,解释做好预防隔离最重要,洗手是好习惯,但过度了也没用必要。
④使用放松疗法,让求助者克服焦虑心情,增加自我控制能力。
⑤使用宣泄法让求助者在父母面前宣泄委屈和不满情绪,认识到自己
的恐惧是幼雅所致。
3)第三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
每周1次,共2次。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①引导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
②恢复求助者的社会功能。
③心理测验结果;
SCL-90(九十项症状清单):显示轻度强迫,焦虑、抑郁。
SDS(抑郁自评量表):53分。
SAS(焦虑自评量表):52分。
8 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求助者自觉心理比以前放松,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洗手各一次,次数减少,洗手时间减少,没有过度使用手消毒液。
2)心理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心理咨询过程,求助者改变了错误认知,强迫症状减少,社会功能逐渐恢复,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3)心理测验:根据心理测验SCL-90、SDS、SAS前后结果比较分析,强迫症状明显减少,情况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M].民族出版社,2005.
[2]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民族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