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强迫症个案的心理咨询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强迫症个案的心理咨询报告

摘要:强迫症是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强迫症或强迫症状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一例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较详细地记录了咨询过程和方法,并指出目前治疗强迫症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强迫症强迫症状心理咨询

1 强迫症概述

1.1 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是一种源于自我且又违反自己意愿而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具有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且冲突强烈,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为特点的神经症(傅安球,2001)。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症状,国内一般分为三类: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

1.2 强迫症的归因

目前流行的生理学理论认为,强迫症病人血液中的5-羟色胺代谢异常。但有研究比较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RIs)、非5-羟色胺混合物和安慰剂对于强迫症治疗的功效,结果并不支持上述假说

(Zohar&Insel,1987)。也有研究发现,血浆中率丙咪嗪(CMI)水平与强迫症状有显著相关,治疗效果方面,CMI也优于SRIs。

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强迫症重要的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2 个案资料与治疗

2.1 临床资料

个案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理科,性格内向,过分要求完美和细节,独生子,2008年11月首次就诊于某市精神卫生中心,母述有自残行为,脾气暴躁而无法控制,经诊断为强迫症。住院治疗2个月,于2009年1月出院,病情有所减轻。2009年3月再次来诊,自述经常反复思考同一问题或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诊断结果为强迫症,尤以强迫思维为主要症状伴随强迫行为。

2.2 咨询过程与方法

2.2.1 与来访者的面谈

来访者在预约咨询之前,已经接受了两个月的药物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并未痊愈。来访者在辅导员的建议下,主动要求心理咨询。来

访者共接受六次心理咨询,每周一次,每次40~50分钟。以下是六次心理咨询的记录摘要。

第一次面谈,患者不爱说话,表情沉重,自述有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总会出现一些无聊的想法,上课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有时候脾气暴躁无法控制等。经过第一次的面谈,笔者与来访者建立了比较好的信任关系。经过面谈,咨询师不断扩充来访者的资料,对来访者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后续的咨询工作作好铺垫。

第二次面谈,来访者表现出得非常焦虑,眉头紧锁,说好累,双手不停地揉搓,自感紧张、烦躁。

在这次面谈中,笔者了解到来访者的妈妈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在儿子的身上,不仅现在如此,未得病之前也如此,夫妻关系不是很好。

经过这次面谈,来访者对自己的信心增加,并且准备系统学习绘画,笔者鼓励他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把细心和追求完美用到绘画当中。

第三次面谈,由于来访者参加考试,所以是其母代来咨询。这次面谈,咨询师建议母亲适当放开,更多地让来访者自己处理生活事件。

第四次面谈,来访者表现出了很大的阻抗。这一次的面谈,首先教来访者做自我放松训练。学会后回家要反复练习。放松训练之后,来

访者的情绪逐渐稳定,并愿意继续接受心理咨询。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看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探讨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和母亲的缠结关系,使其明白病症只不过是自己用来反抗母亲过度关爱和不合理家庭结构的方式。同时,咨询师协助来访者重建个人生活系统,并学习独立面对与处理自己的问题。

第五次面谈,开始进行了30分钟的放松训练。来访者说这一周的情绪比较稳定,能够在紧张的时候做自我放松,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候感觉放松不下来。

这一次,来访者更多地谈论自己的事情,对大学生活和未来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强迫症状明显减少。

第六次面谈是两周以后,来访者自述大学生活比较丰富,自己也很努力地做事,强迫症状虽然还不能完全消失,但是能够控制,能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事情。

2.2.2 病因分析

来访者从小对细节很敏感,追求完美,行为刻板。具有强迫人格特质。成长中的突发性事件(军训)成为刺激源,引发了强迫症状,家庭系统结构的失调又维持了强迫症状。

2.2.3 治疗方法

认识领悟疗法是钟友彬教授在心理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心理分析法。认识领悟疗法认为强迫症状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因此,这些症状具有幼稚性和初级思考方式的特点,只是由于成年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而使恐惧带有成年人的内容,使人不能理解,认识领悟疗法主张用病人理解的、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它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可以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邹华综述,2004)。

催眠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理论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森田疗法也是治疗强迫症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最常用的是暴露与仪式阻止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简称ERP治疗法。后续的很多研究都发现ERP疗法对大多数强迫症病人都是比较有效的,他们的症状在临床上有显著改变,而且愈后效果也较好。

近些年来,家庭治疗也逐渐兴起,并在一些临床领域诸如强迫症、进食障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家庭治疗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其单个成员作为干预目标的一种治疗技术。在家庭治疗者看来,个体的问题反映了家庭的问题,个体的症状是功能失调的家庭系统的症状,因此,治疗的目标是改善整个家庭功能。当家庭结构趋于合理,功能得到完善,个体的问题也随之得到缓解直至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