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强迫症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美龄心理代老师案例】
一例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来访者由于受强迫性神经症的困扰,内心非常痛苦,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厌恶疗法进行咨询治疗,在接受了十二次咨询后,来访者的症状基本消失,达到了心理咨询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强迫行为,不合理信念,厌恶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筱某,男,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身高1.70米,体态正常,五官端正,衣着干净大方,讲话语速较快,思维清晰。
个人成长比较顺利,无重大躯体疾病病史。
家庭经济条件中等,家有父母和姐姐,父母皆为农民,在家务农,父亲高中文化水平,母亲小学文化水平。
姐姐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县城打工。
和父亲关系疏远,和母亲关系还可以,和姐姐关系比较好。
家族成员中无精神疾病史。
现在因强迫行为(翻书)而导致精神痛苦基本无法学习,故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来源: SCL—90测验结果:躯体化 0.9 强迫2.9 人际关系2.0 抑郁1.1 焦虑2.4 敌对 0.7 惊恐0.8 偏执0.7 精神病性0.6二、主诉:自卑,睡眠不好,心情烦躁、压抑,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自己明明知道书本里边没什么东西,但还是禁不住的去看,并为此感到非常苦恼,上课时间基本都消耗在看还是不看的矛盾冲突中。
来访者自述:从我小时候起父母每天忙于种蔬菜大棚,很少有时间对我进行管教,我大多数时间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整个家族就我一个男孩,父亲对我期望很高,希望我能成才为家庭争光。
母亲对我宠爱有加,父亲则对我管教严格。
奶奶性格内向,很少上街串门找别人玩,所以,我小时候大多在家里玩,和周围人接触较少。
从幼儿园至小学都是乖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到了初中后,学习成绩明显不如以前突出了,为此而感到苦恼过。
考高中时因为比录取分数线低2分,拿了九千元委培费才得以来到高中继续上学。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关注自己的吃穿打扮,很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但表现的同时又感到紧张和不好意思,父母来看自己的时候,也感到不好意思,不愿意让同学们见到他们。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一、基本信息1、答辩人信息(咨询师),男,xxxx年出生,本科,xx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2008年参加工作,从事对于劳教人员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希望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考试,提高对劳教人员心理问题的把握,学会可以运用心理咨询的专业技术,帮助劳教人员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实习期间,在老师的督导下,先后对1例来访者进行了4次心理咨询。
2、当事人信息王某,男,30岁,江西人,初中文化,2001年随家人一起来到上海,曾经营过一家理发店,生意还可以,后来被朋友骗,就放弃了理发店生意。
家庭情况:母亲55岁,父亲于去年病故,享年58岁。
哥哥,32岁,已婚,家里关系一般。
犯罪事实:2010年11月22日晚22时许,王某在上海市青浦区与一男子李某发生争执,王某事后不服,召集朋友朱某、刘某带上钢管欲找李某报复,后被巡逻治安发现,王某因寻衅滋事被处劳教一年。
3、主诉王某称自从1月份调到现在服教的场所以来,已经将近8个月了,家里人就只在3月份来探望过一次,自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家人朋友前来看过他,一开始他认为他妈妈和哥哥肯定还会来看他,只是可能都比较忙,抽不出时间,所以他就耐心的等待,但是现在都过了这么久了,还没来,他开始怀疑是不是家里人已经抛弃他了,来访者最近总是觉得没劲,情绪比较低落,做事没精神,晚上也睡不好,吃饭也没什么胃口,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一个多星期。
不知道接下来的改造生活将怎样度过。
请心理咨询师给予帮助。
二、评估与诊断1、初步心理测试结果在第一次咨询时,对王某进行了心理测试,选择的测试为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粗分54份,标准分68分,提示存在抑郁倾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提示焦虑不明显。
2、当事人的主要问题结合王某在面谈中的情况,王某主要问题为:因为自己被处劳教,家人又长时间未曾前来接见,王某开始怀疑家里人已经对他失去信心抛弃了他,且王某因为做生意被骗而导致生意失败,觉得这世上没有人好相信,只能靠自己,但自己又没用,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成功案例
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成功案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然而,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许多人成功战胜了抑郁症,恢复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成功案例,介绍抑郁症心理治疗的过程和效果。
案例患者名为李小姐,她是一位年轻的职场女性,平时活泼开朗,热爱生活。
然而,突然间她陷入了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和消沉中,开始对事物失去兴趣,并感到极度疲惫。
她就诊于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经确诊为抑郁症。
在李小姐的心理治疗中,咨询师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的方法,以帮助她解决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治疗的第一步是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让李小姐感到舒适和被理解。
咨询师倾听她的困扰,并给予关心和支持。
然后,咨询师开始与李小姐共同探索她患抑郁症的原因和触发因素。
经过深入交流,咨询师了解到李小姐工作压力大、社交圈较小、家庭关系复杂等问题,这些因素都是她患上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咨询师与李小姐制定了治疗目标,并帮助她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通过认知重建的技巧,咨询师教给李小姐如何认识和调整负面的思维模式,比如将消极的自我评价转化为积极的自我肯定,培养她更加乐观的心态。
此外,咨询师还引导李小姐学习一些有效的应对技巧。
例如,帮助她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学会与他人沟通和解决冲突,以及鼓励她参加一些兴趣活动,拓宽社交圈子。
通过这些行为改变,李小姐更能够逐渐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恢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咨询师与李小姐定期进行回顾和总结,调整治疗方法和目标。
他们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使心理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经过数月的治疗,李小姐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情绪和能量。
她逐渐恢复了对工作和生活的兴趣,并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快乐。
在心理治疗的帮助下,她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更好地调整了与他人的关系,并学会了更好地管理工作压力。
这个案例中的成功经历证明了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婚姻情感中强迫抑郁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
婚姻情感中强迫抑郁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张先生和他的妻子是我三年前的咨客。
张先生是一个大型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妻子是一名医生,有一个聪明美丽又乖巧的女儿。
他们生活在一个二线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稳定可靠的不菲收入。
他们夫妻恩爱,都认为对方是自己一生中绝世无双的爱人,在生活中全力支持着对方的工作,呵护着对方的生活,亲昵地照顾着对方的家人。
他们的同事、朋友、领导、邻居,无一不称羡他们夫妻的恩爱,一家人的和美。
然而,就在他们女儿十岁那年,他们却向双方父母托付了他们的独生女儿,准备一起自杀。
张先生三十七岁,妻子三十六岁,他们结婚十二年了。
张先生在强迫症中度过的时光,和他女儿的年龄一样大,十年,整整十年。
他说他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张先生经两次住院治疗无效后,医生告诉他,强迫症是很难治愈的精神类疾病,他需要一生服药,一生生活在这种精神的折磨中。
07年,张先生第四次住进医院,和他一起住进医院的,还有他的妻子,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张先生入院的原因不仅是强迫症,还有因长期服用抗强迫症药物,导致的肝转氨酶升高,同时,他还有着酒精肝。
张先生觉得生活无望了,他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精神的折磨,就和妻子说不如自己死了,让她再找一个人,好好过日子。
妻子说咱们一起死吧,于是他们就一起和父母交待后事。
两对老人听了大哭,吓得寸步不敢离开。
张先生到底在强迫什么?他在强迫一种观念,他患上的是强迫性思维。
他每天都在反反复复地想妻子的第一次性行为不是和他,而是和另一个男人。
那个男人是他高中的同学,他的妻子,是他从那个男同学那里抢来的。
在张先生刚上高中时,一眼就迷上了班上那个明艳秀美的女孩,这个女孩是他见过的最美最可爱的女孩,他认为他就应该找一个最漂亮最可爱的女孩当他的老婆。
当时,这个女孩正和另一个男孩谈着恋爱,他们从初中谈到了高中,这个女孩对他示意的好感毫无反应,他发誓一定要把她追到手。
苦于没有机会和这个让他心仪的女孩接触,张先生只好等待,在等待中寻找契机。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1. 病例介绍小明,男,23岁,大学生。
小明在高中时就开始出现强迫症状,表现为反复洗手、核对、整理等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他的社交能力极为有限,经常因为强迫症状而感到沮丧和绝望。
2. 治疗过程小明的家人发现了他的问题后,立即带他到了当地的心理医生那里进行治疗。
在初诊时,医生认为小明的症状十分严重,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小明接受了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同时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在治疗的过程中,小明经历了很多痛苦和艰辛,但是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他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强迫症状。
他学会了通过各种技巧来减轻强迫行为的冲动,同时也学会了更好地面对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在治疗的最后阶段,小明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他重新投入到了学习和社交中,并且也学会了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3. 治疗效果小明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他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缓解。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看到了他的变化,他们对于小明的康复都十分高兴并且感到鼓舞。
小明自己也对于自己的变化感到十分满意,他觉得自己重新拥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4. 治疗点评小明的治疗过程虽然十分艰辛,但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是因为小明能够及时寻求帮助,并且得到了专业的心理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小明自己也非常配合治疗,他积极参与心理治疗中的各种练习和技巧,并且按时服用药物。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小明的康复,使得他能够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小明很幸运的是有一个支持他的家人和朋友圈。
他们不断给予他鼓励和支持,使得小明能够坚持治疗并且走出困境。
强迫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维持的心理疾病,而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小明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强迫症的治疗需要患者本人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家人的支持和专业医生的指导。
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够真正走出困境,重获新生。
社会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洁癖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后来从美龄老师的对我们进行的案例成长中,了解到孟蒙父亲是中学教师,从小对他在学习上要求很严,在家里也不拘言笑,对待孩子就像对待他的学生一样,不停的督促学习。
母亲是护士长,由于职业习惯,母亲很注意讲究卫生,下班以后就是不停的洗洗刷刷,用孟蒙自己的话说“母亲每天洗刷的时间比睡觉的时间都长”。
母亲从小教育孟蒙注意卫生。
譬如饭前饭后一定要洗手,睡前睡后也一定要洗刷,自己的东西一定要整齐排放,衣服一定要穿戴得干干净净,否则就要受到母亲的严惩。
孟蒙讲有一次自己和小朋友在外面玩,衣服上弄得很脏,母亲得知情况后,当晚不许他进家门,让他在门前跪了半夜,黑夜加饥饿在孟蒙的心里造成巨大阴影,他曾经用”我当时有种被遗弃在外的感觉”来叙述这件事,那年他才6岁。
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疯玩,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看着小朋友玩,害怕自己的衣服弄脏后回家受到父母的惩罚。
另外父母关系也不是很好,彼此好像感情很淡漠,总是为一些小事情争吵。
很多时候父母争吵的时候也是自己倒霉的时候,他们总是最后把火气撒到自己身上——争吵后父母会督促自己学习,母亲会检查卫生。
他们一争吵我就担心害怕,很多时候都害怕回家。
初三下学期一次月考时,第一场语文考试结束后去厕所小便,因为时间紧迫,小便后没有洗手,回到教室后,感觉手很脏,又跑到水池边去洗手,回来的时候迟到了。
那次考试结果出来后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下降了五个名次,他就成了这样——觉得一切都是脏的,要使劲擦干净才放心。
从那以后,他进教室从来不用手推开,而是用脚踢开——认为门很脏;桌椅只有擦拭多遍,才放心落座;对于其他用具:书本、钢笔等也是一遍遍不停的擦拭;写字的时候也不直接用手握笔,而是用卫生纸包着手握的部分;每次大小便的时候,手都要近距离接触肛门或生殖器,认为手被污染了,需要仔细清洗,而且认为单纯的清水洗涤消除不了手上的肮脏,去卫生间的时候,他兜里都揣一包洗衣粉,大小便过后,需要用洗衣粉清洗好多遍才放心。
一例强迫行为的咨询案例报告
内向拘谨 , 处处严格要求 自己, 尽量做得尽善尽美。
3 . 咨询师观察和他 人反 映 2 . 主诉 和个人陈述
咨 询 师观 察 到求 助者 穿 着校 服 ,讲 话声 音 模
主诉 : “ 两 周 以来 因书包 不 知 往哪 儿放 而 焦虑
・ 心 理咨询技术 ・
室 到叙 述 完 毕 , 都表 现得 郁 郁 寡 欢 , 很少说话 , 情 状 , 但与 强迫 症状 相 比,焦 虑症 状不 是 主要 的 , 而 绪焦 虑 。 班 主任 反 映 : 李 某 内 向少 言 , 安 静 听话 , 做 事
一
是 强 迫症状 的伴 发 症状 , 因此 可 以排 除焦虑 症 。 ( 4 ) 与抑 郁症 相 鉴 别 : : 求 助者 有 情 绪 低 落 , 少
郁பைடு நூலகம்。
向认 真仔 细 , 并学 习成 绩 较 好 , 朋 友 不 多但 在 班 言寡语 的表现 , 但 不是 主要 症 状 , 因此 可 以排 除抑 里没 有 跟其它 同学发 生 过矛 盾 冲突 。
4 . 评估与诊 断分析
4 . 1诊 断结 论
5 . 原 因分析
5 . 1生物 因素 1 6岁 , 男生。
不安 、 情绪低落 、 无法 集 中注 意力 听 课 , 学 习效 率
6 2
糊, 情绪低落 , 言语磕巴 , 无幻觉 、 妄想 , 无 智 能 障
碍, 自知 力完 整 , 有 明 确 的求 助 要求 。从进 入 咨} f 珂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9 卷 总第 1 6 2 期 2 0 1 4 年第 9 期 总第 9 5 9 页
期发生 , 不 良情 绪 行 为 持续 一 个 月 , 评为 1 分; 该 求 助者 表 现 出焦虑 、 烦躁 、 强 迫思 维 、 强 迫行 为 、 睡
一例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摘要:这是一例因美容手术而导致的强迫症案例。
本文阐述了对求助者心理诊断和心理疏导的过程,采取了认知疗法。
经过治疗,使求助者改变了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起新的观念,能正确对待自我,自我接受、自我悦纳,达到了心理咨询的目标。
根据来访者的生活状态和本人的回访证明本咨询案例为是效心理咨询。
关键词:强迫症主诉观察测验诊断目标方法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49-011 一般资料张某,女,23岁,吉林省辽源市人,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独生女,家里经济条件较好。
在学校、在家庭都备受关注。
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
家族内无精神病史。
2 主诉和个人陈述(1)主诉:心情郁闷、烦躁,做事情精力不集中,反复想一个自己认为不应该想的问题。
明知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但又无法摆脱。
越是想摆脱某种想法,越是反复不停地想,脑子关不上,状态已经持续四个多月。
(2)个人陈述:我对自己的容貌还算满意,但总想着能更完美些。
很久以前就想做双眼皮,但我父母都是斑痕性体质,担心术后创伤恢复慢,或者留下疤痕。
看了几例双眼皮手术的失败案例,更是心惊胆战。
一直不敢做,所以犹豫着,拖了三年。
但是这种做双眼皮手术的念头从来没有打消过。
今年8月,两个同窗好友陆续做了双眼皮美容术,术后效果很好。
于是受了鼓舞。
但是到底是各人体质不同,担心总是有的。
虽然手术还算成功。
但是术后才发现,有很多事情,自己未曾想到。
总是担心做出来的眼睛与面部其它部分五官不协调,反复照镜子,总觉得是回事,越是强迫自己不去想,越是去想;走在街上总有人问我,双眼皮是真的还是假的,带了镜子也仍然有人看,变是特别受人关注。
在人际交往中,很紧张,眼神、表情总是不自然。
时时刻刻告诉自己要放松,但是始终做不到。
3 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师观察:面容娇美,身材窈窕,着装打扮非常注重细节。
目光闪烁,不敢与人对视。
大学生强迫性神经症心理咨询一例
41 艾森克人 格测验结 果 : . 内外 向为 3 , 0 神经质 为 7 , 0 精神
质为 5, 0 掩饰性为 2 。其人格特征为内向 、 5 不稳定型 。 42 症状 自评量表 ( C 一0 1 5级 评分 制 ) . S L9 , ~ 测验 结果 : 总分
18 阳性 项 目总数 5 。各因子分值 : 7, 2 躯体化 31 , . 分 强迫 38 .
74 来 自父 亲 的评 估 : 在 回 家 也 不 怎 么 往 网 吧 跑 了 , 家 . 现 在
己上 网的次 数和时间 , 并尽量使 自己每天上 网的时 间和 次数
都要 比前 一 天少 , 同时 , 加 与宿舍 、 增 班级 同学 的交流 与 沟 通, 鼓励他 积极 参与活动。 62 咨询 师体 验 : 和来访 者的谈话 中 , 能深切 感受 他 .. 2 在 我 是一个很聪 明的学生 , 对于他这 样一个一 直都 是家长 和老师
来访 者 , ,9岁 , 男 1 从小 在父母 身边长大 , 顺从 、 听话 , 学
习中上等。平 时身体较弱 , 无重大疾 病及传染病史 , 但 亦无脑
部受伤及脑器质性疾 病史 。来访 者的母亲为工人 , 因患乙型 肝炎 , 病情时好时坏 , 现病退 在家 。父亲为某大型企业 中层干 部。由于来访者 的堂 兄和堂姐都考 上名牌大学 , 以其 父对 所
心 目中的佼 佼者来说 , 曾经 的满足感 因为父母 的离异 结束 他
了 。对 于 这 一 切 的 突 然 消 失 , 面对 父 母 的离 异 , 对 一 个 整 天 面
出差不 在家的父亲 , 来访者 内心感 受到 了孤单 和难过 , 为此 , 他走 向了网吧 。当他沉迷 在 网络 中时 , 父母 的焦急 和辛 酸似 乎 又让 他感受到 了一 种报复成功 的喜悦 , 他想让父母 能体会
一例抑郁症咨询案例
他叫李刚(化名)38岁,在某建筑公司高级主管,妻子是同单位的一名普通职员,夫妻关系一般。
有一女,6岁,刚上小学一年级。
他说自2003年起就有过,只是最近半年更严重了,他不得不求助于多个咨询机构和精神病院,目前正口服抗焦虑和抑郁症药物。
经询问得知,他的症状主要是:情绪低落,爱发脾气,无兴趣,高兴不起来,遇到有压力的事件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就会烦燥,焦虑,想发脾气,故前来求助。
第一次的咨询结束,我给他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记录他成长过程中对他影响的主要事件,下面是他的回忆记录:我把我目前的心理状况慢慢讲给姚老师听,她边听边品味,且不断引导我,让我慢慢地回忆起了童年的记忆。
回忆起儿时父亲那严历的教育,让我现在想起都胆战心惊;上小学时因考试成绩不好而挨板子的事又仿佛发生在昨天;因做错题而被点着脑袋骂的无地自容又不知所措的那一幕幕,象在演电影一样,每一个镜头的回放就象一根根冰冷的钢针坚锐地刺在了久治不愈的伤口上。
挨打的一幕让人胆战,一个人挨打其余的兄妹两个要在一旁看着,看到挨打者痛苦的样子,别提多可怕了,轮到自己时哀求着,哭叫着‘下次再不犯’时的那种极端可怕的埸景,(此时我忍不住嚎啕大哭),恐惧到了积点,就像一个被执行了死刑的囚犯面对即将扣动扳机那一霎那的恐惧,心里的承受能力已达到了极限。
被打完的三个孩子抱在一起哭,又不敢放声,感觉这一幕是发生在地狱一般,可悲啊!但幼小的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只能承受这种人世间最悲哀的痛苦,承受着超出他们心理极限的巨大的压力,除了紧张还是紧张。
被摧残的幼小心灵仅此一次就够了吗?不是的,这种事情还在上演,只要考试不好就要挨板子,只要考不好就紧张到了极点,压力呀,无尽的压力,每次做作业父亲在身边时就不知所措,不会要挨骂,错了还要挨骂,还要被点着脑袋骂的“像猪一样的笨”。
自信的外衣被一件件地扒光,最后只剩下赤身裸体的自卑,永无尽头的自卑。
有时候明知是对的也不敢写,因为怕写错再次被打被骂。
7-1.837 一位博士的抑郁症、强迫症心理治疗案例
一位博士的抑郁症、强迫症心理治疗案例一、主诉:A君,男,35岁,博士学位,从小学业优秀,是父母的骄傲,朋友同学学习的榜样,每次考试都必须要考第一名,若考到第二名就会认为自己不够好,回家后努力找出错的题目进行反复练习,争取下次重回第一名的宝座。
博士毕业后,在一高科技公司工作,工作认真负责,责任感非常强,不允许自己做错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由于工作业绩很好,因此平步青云,30岁就任公司的副总经理职位,并和自己女友结婚。
一切都非常顺利。
两年后,由于投资失败,大受打击,心灰意冷,远赴美国哥哥那里,在哥哥的帮助下,在美国定居,但无论如何都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似乎在中国的很多规则无法在美国那里适用,对未来没有信心,担心工作做不好,总觉得力不从心,工作效率不高,担心老板不要自己,感觉对不起公司等自责情绪,还有就是总担心同事和客户对自己有看法,怀疑别人会害自己等。
渐渐地他觉得连日常的交流都不会了,因而认为自己很没有用,不愿意出门,慢慢地连和家里人也不愿意说话,晚上常常失眠,早上起不来,妻子渐渐地无法忍受丈夫的巨大落差,提出了离婚,这个对A君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应该活在世上,于是吞了一瓶安定自杀。
幸好哥哥的探望救了他一命,于是哥哥强制带他去美国某家医院进行治疗,诊断结果为重度抑郁症,服药三个月。
经过美国医院药物和心理咨询辅导,有些改善,但是抑郁的情绪,时常还会困扰自己,而且由于过去曾有过自杀的行为,先有恐高的症状,害怕自己会去跳楼,觉得自己无法克制,有时有跳楼的冲动(强迫意向)而且自己信基督,时常会想些基督里的故事,有时搞得自己很害怕,很恐惧(强迫思维属于强迫性穷思竭虑。
)进而发展出一些强迫症的症状故在亲人的介绍下,回到国内,找到乐天心理咨询中心,前来寻求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二、治疗情况:吴力苏老师运用乐天心理平衡疗法对A君进行治疗,来上海乐天治疗共5个月,每周做一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案例(精选5)
心理咨询案例(精选5)案例一:抑郁症的心理咨询简介:小王,男性,28岁,IT工程师。
面临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出现情绪低落、失眠和食欲减退等抑郁症状。
咨询过程:小王在咨询开始时表现出情绪低落、消沉,并谈及自己工作压力大、与同事关系紧张等问题。
在初步评估中,小王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
咨询师采取的策略包括:1. 倾听和支持:咨询师以积极的姿态倾听小王的内心痛苦和困扰,传递理解和关怀,使小王感到被接纳和理解。
2. 指导情绪管理:咨询师帮助小王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教授相关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以帮助小王调节情绪。
3. 探索问题根源:咨询师通过与小王的交流,深入了解其工作和人际关系问题,并找出导致其抑郁症状的根源,如工作压力过大、与同事之间的冲突等。
4. 培养积极心态:咨询师通过积极心态的培养,帮助小王重新审视问题,提升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并为其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
5. 制定行动计划:咨询师与小王一起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
成果:经过几个月的咨询过程,小王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情绪稳定,睡眠和食欲也逐渐恢复正常。
他对工作和人际关系的态度也有所改善,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压力和与同事的关系。
小王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
案例二:焦虑症的心理咨询简介:小李,女性,35岁,经历过一次车祸,后出现焦虑症状,如惊恐发作、自主神经症状和持续担忧。
咨询过程:小李在第一次咨询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她描述了自己经历车祸后的恐慌和担忧,并表达了对再次发生车祸的恐惧。
在评估中,小李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
咨询师采取的策略包括:1. 提供安全感:咨询师以温和、安全的环境和方式与小李建立关系,以帮助她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2. 探究灾后反应:咨询师与小李一起回顾并探究她在车祸后的情感经验和思维过程,帮助她理解焦虑症状的来源和维持因素。
3. 教授放松技巧:咨询师引导小李学习放松技巧,如渐进性肌肉松弛、呼吸调节和冥想等,以帮助她应对焦虑情绪和恐慌发作。
青少年强迫症、抑郁症调整成功案例
青少年强迫症、抑郁症调整成功案例小王18岁正处青少年时期,近日刚刚被精神卫生中心诊断患有强迫症(强迫症是什么?)和轻度抑郁症,医生给孩子开了精神科药物,但是小王服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副作用明显,且没有太大改善,开始排斥服药,转而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青少年强迫症、抑郁症调整成功案例小王18岁正处青少年时期,近日刚刚被精神卫生中心诊断患有强迫症(强迫症是什么?)和轻度抑郁症,医生给孩子开了精神科药物,但是小王服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副作用明显,且没有太大改善,开始排斥服药,转而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小王自述:自己从初三开始就可能已经存在心理问题,当时压力大导致,后来慢慢稍有缓解,到高中后半段,问题越来越严重。
到高三时,每次睡觉前都会在床前坐半小时,反复拉衣服上的拉链,早上穿衣服也要穿脱两三次后才结束,不重复穿脱就会感到不舒服。
写字要一直重复描写,高考时因为控制不住要描字,导致考试没有完成,高考失利。
小王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感觉自己不成熟,被父母关注太多,照顾太好,成绩也一直比较好,所以一方面对自己要求很高很自负,另一方面又有很多能力上的不足,很敏感、矛盾。
小王父母描述,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敏感、多疑,做事一直会犹豫不决。
小王爸爸性格也是比较胆小、内向,而妈妈则比较追求完美。
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以前表现都挺不错的,和同学相处也很好,但自从孩子的问题表现出来后,越来越不和同学接触,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变化比较大。
现在孩子总和家长说自己心里会感到莫名的恐惧,甚至有时候吃饭会吐出来。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在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根据小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调整方案,从性格、问题症状(青少年强迫症;青少年抑郁症)、父母教育等多方面对小王及父母进行调整,经过几次的调整之后,小王的强迫症状明显改善,认知和思维方式都重新建立,心情也重新阳光起来,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023年强迫症之社交恐惧心理咨询师实例
我是一名心理征询师,曾经也是一种社交恐惊旳患者。
从目前旳心理征询师旳角度来看,当时旳社交恐惊并不是非常旳严重,只不过是轻中度旳状况。
那是青春期旳懵懂时期,怀着无数旳梦想旳初中,像每一种少年同样,嘴上有了青涩旳绒毛,珍而视之,不愿损坏哪怕一根。
总认为自己长大了,目前看来不过是青涩旳回忆,当然,总可以让我们会心一笑。
就像我说旳同样,每一种14,5岁旳少年,都会有诸多旳心事,而我呢?我自己旳心事就是发自内心旳自卑。
也许是由于家庭条件在较短旳时间内有了较大旳改善,也许是母亲过多旳母爱让我旳体型横向旳发展,也许是虚弱旳体制让自己脆弱不堪。
反正有诸多得巧合与事件,这些时间我会慢慢旳将给朋友们。
第一件事,我在初一和一种朋友吵了一架,当然,是在教室中,不巧旳是,当时是在上课。
哎,那可以是我当时旳一种非常好旳朋友啊,至于当时吵架旳原因,我自己真旳记不起来了。
只是懂得是一件非常小得事情。
老师也很给我们面子,把我们两个都揪了起来,一种站到教室旳左边,一种站到教室旳右边。
哎,万众瞩目啊,朋友啊,你懂得吗?我们一种班有100多种人,最不能让我接受旳还是那些小女孩旳目光。
我认为那是“藐视”。
当时自己就非常难堪。
不过,由于有对面旳“难友”,或者叫对手,我不乐意示弱,我还体现旳若无其事。
朋友,你得懂得,在学校,尤其是在我们当时旳那个时候,老师才是老大。
老师一看我旳状况,心想“这是什么表情,上课吵架你尚有理了!。
”老师看到我旳体现,毫不留情,毫不客气旳狠狠旳批了我一顿。
我顿时觉得自己真是一点面子都没了,这可让我脆弱旳自尊心受到了极大旳创伤!很久,我都没能从这一件事旳阴影中走出来,但总算那个时候自己还算是够天真,还可以和班里旳同学交流,和班旳朋友说话。
这一件事情,使得我旳整个初毕生活都黯然失色。
第二件事,那是在初二。
美好旳初二啊,有那么多美好旳回忆,我却只记得一种靓丽旳色彩。
这是每一种男孩都要面对旳情景,暗恋。
一种长得比我高,比我壮旳女孩。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某患者因为强迫症已经困扰多年,每天都要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闭好、电器是否关掉等等,每次检查都要花费数小时的时间,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经过心理医生的评估,确定了该患者确实患有强迫症,需要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如下:1.认知行为疗法该患者因为常常觉得自己的检查还不够充分,所以每次检查都反复进行,认为这样才可以保证家里的安全,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会不断增加他的强迫症状。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医生首先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思维,并教给患者一些正常的思考方式,帮助患者逐渐转变思考习惯。
2.暴露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暴露疗法来让患者克服自己的强迫症。
暴露疗法是通过暴露患者坚持不放的恐惧源,然后逐渐让患者接触到这些源头,让患者克服恐惧,并发现原本担心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可怕。
在该患者的治疗中,医生会让患者正常地出门,或是不检查门窗、电器的开关等等,让患者逐渐适应平常的生活。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是强迫症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给予了一些抗焦虑类的药物,帮助他缓解紧张、压抑的情绪,减少强迫症状的出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其他治疗方式结合使用。
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该患者已经完全克服了强迫症的症状,不再需要不断检查门窗、电器等等,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他也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错误思考方式,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再困扰于强迫症的困扰中。
总结: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在治疗中需要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疗,不可单一使用。
同时,患者也需要具备疗效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师的要求,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个人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心理咨询师在处理抑郁问题的个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展示心理咨询师在帮助个案恢复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和方法。
个案描述:本个案的求助者是一名30岁的男性,自述近几个月来,他感到情绪低落,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
他感到疲惫不堪,经常失眠,食欲也大幅减退。
他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对生活的失望感。
在家庭和工作方面,他感到压力巨大,无法有效应对。
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干扰他的日常生活,他感到迷茫和无助。
心理咨询的初期阶段:在咨询的初期阶段,心理咨询师应该与个案建立信任关系,为个案提供支持和安全感。
心理咨询师首先倾听个案的痛苦和困惑,了解其反应和体验。
通过非指令性的提问,咨询师逐渐帮助个案发现他内心深处的抑郁情绪,并与个案一同探索抑郁的根源。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需要经常确认个案的感受,以表达对个案的理解和尊重。
探索抑郁的原因:在与个案的对话中,心理咨询师发现个案正在经历一段感情困扰。
个案自述与伴侣的关系日渐紧张,导致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这种感情上的困扰成为他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
咨询师通过询问个案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逐渐理解个案在抑郁问题上的多重困扰。
咨询师还与个案一起探索他对工作压力的反应,并帮助他认识到他对自己高强度工作的不健康适应方式。
制定个案治疗计划:在初期阶段的探索和了解后,咨询师与个案一同制定了一份个案治疗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心理教育来帮助个案摆脱抑郁症。
咨询师向个案解释了CBT的原理和方法,并帮助个案了解抑郁与想法、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个案被鼓励参与积极的活动,培养更健康的思维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CBT的技巧来改善情绪和行为反应。
治疗过程: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与个案定期会面,跟进治疗的进展。
咨询师通过引导个案深入探索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负面信念,帮助个案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
一例强迫性抑郁症高中女生--2023-2024学年学校辅助性心理辅导的案例报告
【个案辅导研讨】一例强迫性抑郁症高中女生学校辅助性心理辅导的案例报告编者按:学校中严重心理问题甚至于神经症的学生现今已不鲜见。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做什么呢?我想不外乎前期的及时发现并转介,以及后期治疗中的辅助性心理辅导。
本文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针对一位强迫性抑郁症高中女生,辅导工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为纯粹的心理咨询辅导,咨询师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放松冥想技术等心理咨询技术让来访者的强迫、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有所减缓。
后一阶段的咨询在该生开始精神科药物治疗后的四个月,以精神科药物治疗为主导,心理咨询为辅,帮助该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相信这样的案例能够给我们的老师一些启示。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1、一般资料与成长史F,女,17岁,高二学生。
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
家族无精神病史。
曾在高一上学期看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
因觉得药品又无效又贵,擅自停药。
高二开学以后症状日益严重,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父母健在,有一姐姐,住校。
父亲外出打工,家境一般。
与姐姐、外甥女关系较好。
因小时家境困难,父母做出决定让成绩出色的姐姐放弃学业赚钱养家。
此事便成为F学习的直接压力来源,当学习成绩不佳时母亲经常会说当初不如供你姐姐上学你赚钱之类的话。
小学时成绩出色,活泼好动。
长大渐渐安静下来。
学习成绩在初三后慢慢下滑。
现在因脑中经常出现伤害家人的念头而害怕,情绪受影响,无法听课做作业,失眠,有自杀念头,故而前来咨询。
2、主诉和个人陈述来访者自述:很害怕,以前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现在害怕自己会伤害别人。
经常会出现自己要伤害别人的念头,于是命令自己不许想,但越不允许越想得厉害。
觉得自己怎么会变成这样,渴望回到以前可以专心学习的状态。
班主任反映:什么都看不出来,跟同学关系也很好,如果不是她自己来跟我反应她的内心痛苦,旁人谁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姐姐反映:妹妹向来安静,不声不响。
很懂事,也愿意帮家里干活,学习认真,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会得这样的病。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患者简介:患者小王,女,28岁,因强迫症状就诊于心理咨询中心。
患者表现为反复洗手、频繁检查和整理物品等强迫行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咨询中,她描述了自己不断循环的强迫想法,感到非常痛苦和困扰,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初诊时,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分析,确认了她的强迫症状,并了解了其发展背景和影响。
在初步沟通中,患者表现出对治疗的积极性,愿意努力配合治疗。
咨询师与患者建立了信任关系,详细了解了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分析了强迫症表现对她生活的不良影响,并和患者一起制定了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药物治疗。
在认知行为疗法方面,咨询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针对强迫行为和想法的干预计划。
通过对患者的强迫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恐惧观念,帮助患者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并改变其对待方式。
患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放松训练和应对焦虑的技巧,以减轻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
在药物治疗方面,患者接受了医生的精准用药指导,根据其症状特点,选择了适合的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定期复诊和调整药物剂量,不断跟踪患者的病情改变,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参与了治疗项目,努力完成每一次咨询和接受药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改变和调整强迫行为。
在持续多次的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和工作状态也逐渐回到了正常。
点评与总结:这个案例中,患者小王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和药物治疗的结合,患者的强迫行为和想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这个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了解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基础。
患者和咨询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患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能够积极参与治疗项目,这是治疗能够取得成功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咨客一般性资料:华胥(化名),男,25岁。
咨询前症状和问题:1、赤面恐惧;2、强迫思维,总是想不好的事情;3、五年前被诊断有中度抑郁症,一直吃药治疗,效果不良,药物副作用明显,大脑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自己停药。
咨询目的:走出抑郁,恢复自信和尊严感,建立积极心态,克服社交恐惧,明确未来的发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
咨询技术: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
咨询次数:5次面对面咨询调整,9次QQ远程语音视频咨询巩固。
咨询效果:抑郁症状消失,自责内疚、自卑、无力感消失,对生活重燃希望,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咨客在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拿姐姐的内衣玩儿,恰好被叔叔看到。
叔叔笑着进来,看到他这样就不笑了,转身走开,此后也变得不太疼他。
叔叔的反应让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留在心里面的观念是:性是不好的,是肮脏的。
这是咨客恐惧情绪的发源,可以说从此埋下了“祸根”。
之后成长过程中的小事,如:在菜园前拉屎被批评;父母吵架;去山上玩耍看到棺材被吓到;被恐吓要把姐姐卖掉;被奶奶反锁在屋子里等等,它们引起的小小的害怕恐惧情绪累加起来,形成他心中恐惧情绪的集合,让他习惯性地体会到恐惧情绪。
五年级时的性游戏触发幼年的“祸根”,这时他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罪恶感、羞耻感像大山一样压着他。
由于从小形成不正确的性观念,让他根深蒂固地认为,性是肮脏的,是禁忌的话题,是不能触动的,这是小时候叔叔的反应给他的感觉,在他的心里形成一个固定的链接。
青春期对性的好奇、性探索成了他心里的负担,唯恐被他人知道,这条导火索被引燃,恐惧情绪一发而不可收拾。
长期下来,这种情绪泛化到其他很多方面,工作、生活及身体都受到严重影响。
成长过程中的生活事件与不良情绪形成连接,这就成了他的固定观念和不良思维行为反应模式。
让他在以后遇到事情时,都会习惯性地往坏的方面想,无意识地触发负性情绪,这反过来又强化了他内心已经形成的观念,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他永远也不能跳脱这个怪圈儿。
这时,心理咨询师代老师扮演一个“导游”的角色,一个举着火把的“引路人”的角色,抽丝剥茧分析问题所在,引导咨客意识到自己是陷在了一个怪圈中,让他能看到自己的这个怪圈,然后启发咨客去解决这个怪圈,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出口,能够跳离这个怪圈;最后,可以帮助咨客去建立一个“好圈儿”,一个合理的连接,或者说是一种合理的思维,形成正常的思维行为模式。
这样才算是化解了这个问题。
而之后更高层次的人格完善,我认为这需要毕生的努力,不是后期的几次咨询能完成的。
咨询师能做的,只是将人领入正常的区域,就像是火车在轨道上运行,车已经由咨询师带领到了正常轨道上,至于之后要怎么跑,以什么速度、什么方式去跑,这就是咨客自己去决定的了,咨客才是司机,咨询师最多不过是道旁的信号灯罢了。
这时,我想起了代老师说的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我们咨询师助理是如此,对咨客亦是,成长的关键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