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平《统计学》第1导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一章统计学的基础理论PPT课件

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 表形式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 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 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主要内容:
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
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
数据的显示方法;
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方法等。
8
2020/11/14
推断统计学(Inferential Statistics)
一、总体和样本
总体
就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 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 成的整体,简称为总体。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则称为总体单位。
样本
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部分单位组 成的集合体称为样本。
24
2020/11/14
二、参数和统计量
统计分析与应用
STATISTICS
1
2020/11/14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2
统计学基础理论 列联分析 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 非参数检验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与模糊聚类分析
2020/11/14
主要参考书目
《统计学》,贾俊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月第4版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二、数据的类型 三、数据的来源 四、数据的调查方式 五、数据的调查方法
六、数据的质量要求
13
2020/11/14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定类尺度 根据调查对象的性质进行分类,各类之间是并 列关系。 测度多类别之间不同程度的顺序关系,存在类
定序尺度
别差和顺序差。 定距尺度 测度顺序和各顺序位置之间的距离。这种尺度不
统计学(贾俊平)人大精品PPT课件

2. 平均发展水平
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平均数,又称序时平均数 说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不同类型的时间序列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1 - 11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绝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
时期序列
n
计算公式:
Y Y1 Y2 Yn
Yi
i 1
n
n
【例11.1】 根据表11.1中的国内生产总值 序列,计算各年度的平均国内生产总值
3. 平均数时间序列
一系列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
11 - 9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11 - 10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概念要点)
1. 发展水平
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观察值 说明现象在某一时间上所达到的水平 表示为Y1 ,Y2,… ,Yn 或 Y0 ,Y1 ,Y2 ,… ,Yn
2. 形式上由现象所属的时间和现象在不同时 间上的观察值两部分组成
3. 排列的时间可以是年份、季度、月份或其 他任何时间形式
11 - 6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
(一个例子)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1 - 7
表11- 1 国内生产总值等时间序列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的分类
1. 绝对数时间序列
一系列绝对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
时间序列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绝对水平
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 时期序总量的排序
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平均数,又称序时平均数 说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不同类型的时间序列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1 - 11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绝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
时期序列
n
计算公式:
Y Y1 Y2 Yn
Yi
i 1
n
n
【例11.1】 根据表11.1中的国内生产总值 序列,计算各年度的平均国内生产总值
3. 平均数时间序列
一系列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
11 - 9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11 - 10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概念要点)
1. 发展水平
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观察值 说明现象在某一时间上所达到的水平 表示为Y1 ,Y2,… ,Yn 或 Y0 ,Y1 ,Y2 ,… ,Yn
2. 形式上由现象所属的时间和现象在不同时 间上的观察值两部分组成
3. 排列的时间可以是年份、季度、月份或其 他任何时间形式
11 - 6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
(一个例子)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1 - 7
表11- 1 国内生产总值等时间序列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时间序列的分类
1. 绝对数时间序列
一系列绝对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
时间序列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绝对水平
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 时期序总量的排序
贾俊平统计学ppt正式完整版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单样本t检验
阐述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和类型,包括原 假设和备择假设的设立、检验统计量的选择 等。
介绍单样本t检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 包括检验步骤、p值的计算和解释等。
双样本t检验
方差分析
阐述双样本t检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 包括独立双样本t检验和配对双样本t检验的 区别和联系。
要点三
其他综合评价方法的 比较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如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综合评价方法。 这些方法在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等 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需 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分析流程
明确分析目的、收集数据、 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 结果呈现。
统计软件简介
常用统计软件
01
SPSS、SAS、Stata、Excel等。
软件选择原则
02
根据分析目的、数据类型和统计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
软件使用技巧
03
熟练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常用命令和函数,注意数据的
导入和导出格式。
08
统计指数与综合评价
Chapter
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统计指数的概念
统计指数是用于反映复杂现象总 体数量上的变动,分析现象总体 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影响的程 度。
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
统计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是综合 比较法和平均法。通过选定同度 量因素,对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 进行过渡性综合,以得到总量指 标,再通过对比分析揭示现象之 间的数量差异和程度。
几种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要点一
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 分析法的比较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降维技术将多个指标 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而因子分析 法则是通过寻找公共因子来解释原始变 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两种方法在原理和 目的上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用于综合评 价。
统计学课件ppt(全)

统计是以数据为食物的动物 统计的本业是消化数据, 并产生有营养的结果。
Data—— Statistics ——Information
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原北京大学校长 马寅初
• 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研究 • 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 • 企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
•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 • 统计数据的规律与统计方法
二、统计数据的规律与统计方法
以上例子说明,通过多次观察或试验可 以得到大量的统计数据,利用统计方法是 可以探索其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因为客观 事物本身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 必然性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偶然性反 映了事物表现形式的差异。(举例学生的 平均分,标准差)
举例3:《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 生就业报告》
• 即使入职相同行业,不同部门间的收入差 距也较大。从总体看,高校毕业生薪资起 点呈现“研发岗”>“销售岗”>“职能 岗”>“行政岗”的总体态势。 • 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工 资最高的是外资企业,达2500元以上的占 到62.3%,达5000元以上的占到8.2%。接 近半数的应届毕业生,工资水平集中在 1500元-2500元之间。
举例5:文学也与统计有关
据统计学家(复旦大学李贤平教授)对《红 楼梦》各回的虚词(47个虚词:之,其,或,呀, 吗,可,便,就……)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 (原因是由于个人写作特点和习惯的不同,所用 的虚词是不会一样的),采用聚类分析,(物以 聚类,人以群分)发现前80回和后40回明显不同, 出自不同的人,进一步运用判别分析,发现前80 回是曹雪芹缩写,后40回不是高鹗一人所写,而 是曹雪芹亲友将其草稿整理而成,宝黛故事为一 人所写,贾府衰败情景为另一人所写等等,这个 论证在红学界轰动很大。
统计学完整(贾俊平)人大课件ppt课件

agriculture (农业) anthropology (人类学) auditing (审计学)
crystallography (晶体学)
demography (人口统计学)
dentistry (牙医学)
ecology (生态学)
econometrics (经济计量学)
education (教育学)
geology (地质学)
historical research (历史研究) human genetics (人类遗传学)
1 - 11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应用统计的领域(续)
hydrology (水文学)
Industry (工业)
linguistics (语言学)
literature (文学)
2. 数据整理:例如,分组
3. 数据展示:例如, 图和表
4. 数据分析:例如,回归分析
1 -7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Statistics的定义 (不列颠百科全书)
Statistic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 analyzing,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学
1 -1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
贾俊平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一章 绪 论
1 -2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 第二节 统计学的分科 第三节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 -3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原理贾俊平PPT第一章PPT课件

nxià
ng) 的数 据
描述统计与推断(tuīduàn)统 计的关系
概率论 (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 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样本数据 描述统计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
总体数据 (zhěnglǐ)、显示和分析等)
推断统计
(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 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 行估计和检验等)
总体内在的数量 规律性
统计学探索现象数量规律性的过程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理论统计 应用统计
第第1十3三页页,/共共333页3。页
统计(tǒngjì)方法
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第第1十4四页页,/共共333页3。页
描述统计
1. 内容 2. 搜集(sōují)数据 3. 整理数据 4. 展示数据 5. 目的 6. 描述数据特征 7. 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第6第dìngyì) (不列颠百科全书)
•Statistic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 analyzing,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第第7七页页,/共共333页3。页
第1第7十七页页,/共共333页。3页
理论(lǐlùn)统计与应用统计
1. 理论统计 2. 研究统计学的一般(yībān)理论 3. 研究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 4. 应用统计 5. 研究统计学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
第第1十8八页页,/共共333页3。页
第三节 统计学与其他(qítā)学科的关系
一. 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guān xì) 二.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guān xì)
第四节 统计学的产生 (chǎnshēng)与发展
ng) 的数 据
描述统计与推断(tuīduàn)统 计的关系
概率论 (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 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样本数据 描述统计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
总体数据 (zhěnglǐ)、显示和分析等)
推断统计
(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 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 行估计和检验等)
总体内在的数量 规律性
统计学探索现象数量规律性的过程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理论统计 应用统计
第第1十3三页页,/共共333页3。页
统计(tǒngjì)方法
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第第1十4四页页,/共共333页3。页
描述统计
1. 内容 2. 搜集(sōují)数据 3. 整理数据 4. 展示数据 5. 目的 6. 描述数据特征 7. 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第6第dìngyì) (不列颠百科全书)
•Statistic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 analyzing,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第第7七页页,/共共333页3。页
第1第7十七页页,/共共333页。3页
理论(lǐlùn)统计与应用统计
1. 理论统计 2. 研究统计学的一般(yībān)理论 3. 研究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 4. 应用统计 5. 研究统计学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
第第1十8八页页,/共共333页3。页
第三节 统计学与其他(qítā)学科的关系
一. 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guān xì) 二.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guān xì)
第四节 统计学的产生 (chǎnshēng)与发展
统计学课件贾俊平人大课件

非参数统计方法的意义
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对数据的分布要求较少,因此具 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特点
基于秩次或符号等信息进行统计推断,对异常值或离群值不敏感, 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非参数统计方法的应用场景
适用于总体分布未知或不服从特定分布的情况,如等级数据、顺序 数据等。
单样本非参数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1 2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提出假设 、构造统计量、确定拒绝域和作出决策等。
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
理解两类错误的概念和关系,了解显著性水平的 意义和作用。
3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掌握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区别和应用场景,能 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散点图
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点的位置表示 各数据项的数值。
折线图
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趋势,用 线段连接各数据点。
饼图
展示各类别数据的占比情况,用扇形的面积 表示各类别的比例。
05
概率论基础与抽样分布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事件与概率
01
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
变量和指标
变量是描述现象特征的属性, 指标是反映现象数量特征的概
念和数值。
概率和随机性
概率是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随机性是指事件发生的不确
定性。
统计量和抽样分布
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抽样分 布是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01
社会经济领域
如人口普查、经济调查、市场分析 等。
工程技术领域
如质量控制、可靠性分析、设计优 化等。
统计学PPT完整袁卫贾俊平

就是把定量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把定性数据按习惯的文字顺序排列,便于我们研究其 条理。
统计分组
对于定性数据就是依据属性的不同将数据划分成若干 组,对于定量数据就是依据属性数值的不同将数据划 分成若干组。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频数分布编制
分组的关键 变量的选择,选择与研究的问题有关的 变量 。 组限的确定。应遵循穷尽和互斥原则 。
4.重点调查
特点:在总体中选择个别或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指在总体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单位, 其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
任务:及时了解总体基本情况,为主管部门指导工 作服务。
方式:经常性调查;同报表制度结合,用统计报表 调查。
例如,要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只要调 查鞍钢、宝钢、首钢、武钢、包钢等十几家特大 型的钢铁企业就可以掌握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 本情况 。
(二)抽样的优点
1.适用的范围广。
对于有限总体,从理论上讲,既可以进行普查也可以 进行抽样;
对于无限总体,就只能进行抽样。若理论上可以而实 际上很难采用全面普查的情况,也只能采用抽样。
如产品质量的破坏性检验、居民住户调查等。
2.与全面普查相比,抽样最大的优点是节省人、财、物 力和时间。 3.随机抽样可以比普查更为精确。
就是把政府机构、各种组织和公司所公布的数据作为 来源,这种数据往往是次级数据。 2. 设计一次试验以获取必要的数据。
例如,在检验洗衣机洗净程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 过实际洗涤脏衣服,来研究哪种牌子的洗衣机效果最 佳。
3.从观察研究中获取。研究人员通常是在自然状态下, 进行直接的观察。
例如,观察路口的交通流量、观察顾客在商场的购买 行为和观察流水线上的产品质量等。
统计分组
对于定性数据就是依据属性的不同将数据划分成若干 组,对于定量数据就是依据属性数值的不同将数据划 分成若干组。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频数分布编制
分组的关键 变量的选择,选择与研究的问题有关的 变量 。 组限的确定。应遵循穷尽和互斥原则 。
4.重点调查
特点:在总体中选择个别或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指在总体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单位, 其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
任务:及时了解总体基本情况,为主管部门指导工 作服务。
方式:经常性调查;同报表制度结合,用统计报表 调查。
例如,要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只要调 查鞍钢、宝钢、首钢、武钢、包钢等十几家特大 型的钢铁企业就可以掌握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 本情况 。
(二)抽样的优点
1.适用的范围广。
对于有限总体,从理论上讲,既可以进行普查也可以 进行抽样;
对于无限总体,就只能进行抽样。若理论上可以而实 际上很难采用全面普查的情况,也只能采用抽样。
如产品质量的破坏性检验、居民住户调查等。
2.与全面普查相比,抽样最大的优点是节省人、财、物 力和时间。 3.随机抽样可以比普查更为精确。
就是把政府机构、各种组织和公司所公布的数据作为 来源,这种数据往往是次级数据。 2. 设计一次试验以获取必要的数据。
例如,在检验洗衣机洗净程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 过实际洗涤脏衣服,来研究哪种牌子的洗衣机效果最 佳。
3.从观察研究中获取。研究人员通常是在自然状态下, 进行直接的观察。
例如,观察路口的交通流量、观察顾客在商场的购买 行为和观察流水线上的产品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