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合集下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⑵地点: 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
⑶标志: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 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之间的关 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⑷清代缓慢发展: 表现: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 部门增多了,生产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的阻碍。
2、明清对外交往由盛转衰:
(1)对外政策: “开放“政策(郑和下西洋:目的:概况: 意义) “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表现:影响:) (2)对外关系: 友好: 郑和下西洋 冲突: 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3、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 慢发展:
⑴时间: 明朝中后期。
⑷在东南: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 于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 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 国的东南海防。
⑸在东北黑龙江流域:1685、1686年,康 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入侵黑龙 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1689年,双方签订第 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 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 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4、明清科技文化时代特点鲜明:
⑴出现一批总结性、集大成的古代科技著作: 《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⑵出现一批反封建专制和追求民主自由的 早期文学艺术作品: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牡丹亭》 ⑶建筑也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设计理念:
紫禁城 明长城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 固边疆做出了哪些努力? ⑴在西藏:确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 度。 后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 理西藏。 ⑵在西北: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 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 地区。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时期【课标要求】⑴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⑵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⑶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⑷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⑸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明【知识结构】加强中央集权:对内清西藏加强对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新疆巩固安置:对外:反对外来侵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政治:君主专制强化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危机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思想文化:束缚思想,压制文化发展【阶段特征】政治方面:特征:君主专制加强史实:明朝:设锦衣卫和东厂,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经济方面:特征:(1)大量引进、推广国外粮食作物。

史实: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明朝从国外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不少地区推广种植。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缓慢发展。

史实:明朝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江南局部地区的个别手工业部门中稀疏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清朝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规模扩大。

对外关系特征:(1)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

史实: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2)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中国的反侵略斗争。

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民族关系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史实:对内加强对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管辖。

(1)迁都:明成祖时,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统治。

(2)册封: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称号的制度。

(3)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4)民族迁徙: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5)设置管理机构: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1课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学习目标1.识记明、清加强君权的措施。

2.通过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

一、自主学习1、明朝的建立和灭亡:1368年初,_______以应天为都城,改称_____,称皇帝,建立______,他就是_______。

1644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地方:废______,设立_______。

三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央:废除___________撤销____________,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朱元璋还设置特务组织_______,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和侦察。

明成祖时设置特务机构_______。

(4)为显示皇帝的绝对权威,朱元璋还施行“”制度。

3、清朝雍正时期,设立,标志着皇帝集权发展到了顶峰。

4、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清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______________范围内命题。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第1课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课堂检测1、朱元璋除丞相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A.锦衣卫B.东厂C殿阁大学士D.三司2“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唐朝B.元朝C.明朝D.秦朝3、下列哪一事件与朱元璋无关()A. 参加反元大起义B.建立明朝C.设三司D.设东厂4、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A.元世祖B.明太祖C.明神宗D.明成祖5、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重要表现是()A.设三司B.罢丞相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D.设内阁制度6、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复习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导学案

复习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导学案

复习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课标内容) 明确本单元复习的主要内容: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

2、列举明末清初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和民族精神。

3、说出清朝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管辖的措施。

4、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5、简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二、导学过程:(引导学生回顾)
1、抓住本单元的两条主线:第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二、社会危机
以小组归纳,组长执笔,组员复述概括知识点
2、复习要求:
(1)、识记、掌握学习目标。

(2)、综合归纳:
探讨: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材料分析
列举有关本单元材料知识。

(4)、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板书归纳概括:
明清两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明末清初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清朝加强对西北、西南地区的管辖
第三单元明朝加强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原因
1。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
• 明清时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北 京紫禁城和明长城体现了很高的建筑水平。 明清小说、戏剧和书画艺术,成果丰硕。
(二)表解知识点
(三)剖析重难点
• 1.如何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
从历史总体上来说,这个时期的确有两种 现象并存的情况:一方面是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另一方面则是封建制度的衰落。 从文明史的角度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是当时中国历史的最大特点;如按照社 会发展史的体系,当然要把这个时期定位 为“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两者并不矛 盾,只是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社 会制度可以衰落,文明的成果却仍在积累 中。当然这种积累并非全是好的,其中也 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 影响:其作用一方面在一段时间内暂 时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明王朝的 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 为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并起到维护和加强我国多民族国家统 一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导致政治的腐 败,抑制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阻滞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给明朝的 统治埋下了危机。
3.明朝内阁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 “社会的危机”是有矛盾的意 味,但同时也是同一的。与以 往相比,明清时期的国家管理 毫无疑问是大大加强了,国家 政体制度也更完善了,多民族 国家的整体格局也较从前巩固 了,但同时,它所潜藏着的矛 盾和危险也较从前严重。
2.明朝加强君权的原因与影响各有哪些?
• 原因:一是明太祖朱元璋“猜忌好杀”的 性格特点所致;二是明初统治阶级内部不 同派别权力之争的结果;第三,归根到底 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制发展以及封建 社会走向衰落的产物。因为中国封建社会 发展到明已步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迫切 要求明朝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制度,巩固封建统治,以强化对农民的超 经济强制,保证地主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 取。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就是适应封建 社会晚期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复习课

(2)明成祖:迁都北京;增设东厂;实行削藩政策;派
郑和下西洋。
(3)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4)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设置台湾府;组织雅 克萨之战。 (5)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设置驻藏大臣。
(6)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妥善
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2.民族英雄: (1)戚继光:抗倭,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 (2)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7.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8.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 浒传》。 9.代表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红楼梦》。 10.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
二、人物类 1.帝王风采: (1)明太祖:建立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 分六部;设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
一、之最类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红海沿岸和非洲东
海岸。
2.最早侵略我国的欧洲殖民国家——葡萄牙。
3.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最顶峰——军机处的设置。
4.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中机户、机工 的出现——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5.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紫禁城。 6.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单元复习课
第三单元
【线索导引】
【重点解读】 1.强化君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集权统治进一 步强化,显示出封建制度的没落和统治基础的动摇。 2.巩固边疆今天疆域的基础,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
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
3.开放走向闭关。明初,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 史上的伟大壮举。随着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殖民势 力的扩张,中国的对外政策转向了闭关锁国,这种变 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四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国古代史)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四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国古代史)

湖南湘潭) 1、(2010•湖南湘潭)“今我朝罢 2010 湖南湘潭 (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 废除)丞相,设五府、 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 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我朝”应该是( 我朝”应该是( A.唐朝 A.唐朝 C.明朝 C.明朝 )C B.宋朝 B.宋朝 D.清朝 D.清朝
D)
4、(2010•广东东莞)从明太祖朱元 2010•广东东莞) 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D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5、(2010•湖北黄石)右边是清朝军 、(2010•湖北黄石) 2010•湖北黄石 机处的照片,它的设立, 机处的照片,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 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该 机构的皇帝是( 机构的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C )
A.浙江省 A.浙江省 C.福建省 C.福建省 B.江苏省 B.江苏省 D.广东省 D.广东省
12、 2010•江苏宿迁) 12、(2010•江苏宿迁)一学习小组开 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 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 题的历史探究活动, 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中 不恰当的是( 不恰当的是(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4、 2010•江苏南京)清政府规定: 14、(2010•江苏南京)清政府规定: 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 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 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 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 不归则不准回国。 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 B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素材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素材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趣味历史休养生息朱元璋的民生政策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借鉴汉初经验,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天下百姓的利益精心谋划与勤奋工作,使生活在明初的平民百姓在生灵涂炭的战火之后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长期战乱后的明初,鉴于人口剧减的社会现实,朱元璋实行移民屯田的政策,也就是从人口多的地区迁移部分居民到人口稀少的地区,国家还免费发放耕牛和种子给移民;为解决流民的无地问题,朱元璋鼓励老百姓开拓荒地,规定凡所开垦荒地,其田均永远为开拓者自有,且三年免税;朱元璋还鼓励老百姓种植经济作物,规定凡种桑棉麻者,第四年起才开始征税;诸如此类,通过一系列的抚农护农政策,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就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朱元璋高度重视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为正常的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帮助;税赋方面,不仅农业轻税,商业也实行三十税一的政策,对于小摊小贩,则一律免税;大力实行军屯和商屯。

所谓军屯,就是军人也从事农业生产以自给自足。

所谓商屯,就是由商人运粮供应军队,而商人以此获得盐等特种货物的经营权。

商人从内地运粮去边地路途太远,于是纷纷就在边地雇人种田,军屯和商屯成功地减轻了国家和老百姓的负担。

建立社会救济制度。

如救灾制度:全国各地凡逢遇水旱等灾害,则不但免除当年的税赋,并开仓赈灾。

再如济贫制度:设立济养院,凡生活无着落者则收留之并按月发给粮食等;贫穷人家无力埋葬死者的,由政府赞助陵地和丧葬费;年满八十的老人,国家赐给爵位及养老待遇;在立法上多“佑贫抑富”,穷人家卖子女的,官府出钱收买,同时安排富人收之为佃户,并鼓励富户贷米给穷人,国家以免富户杂役的形式来承担利息;粮食涨价时,政府开仓平价卖米以平抑米价,并提前发给各级官员俸米以压米价;外出的饥民回到家乡以后,政府按日发给口粮,国家则办公共工程以安置流离失所之民……总之,朱元璋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很快稳定了社会与民心,恢复并促进了农业与经济的发展,明朝也由此得以在富足安康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提纲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南北: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1)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

3、隋朝大运河开通意义:4、隋朝大运河分四段,连接了五大河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就是唐高祖。

2、李世民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位给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年号。

他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

二、“贞观之治”:①思想:科举制★1、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②经济: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③政治:下令合并州县,各处“民少吏多”的弊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2、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宰相有和,最著名的谏臣是。

3、“贞观之治”的形成:贞观年间,唐朝的政治比较,经济发展,国力逐步。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三、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2、武则天的开明统治: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国力。

人们称她的统治为“”。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任用贤臣(姚崇)1、“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重视吏治,亲自考核县令政绩提倡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唐朝农业的发展:①唐朝共修建了处大型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栽培,产量大大增加,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传入的。

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

②唐朝新型的农具有,灌溉工具。

2、唐朝手工业的发展:①唐朝丝织品的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和最为有名。

3、唐朝商业的发展: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和。

长安城内分为和,分别为区和区。

★唐朝形成了哪两个盛世局面?分别出现在哪两个皇帝时期?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3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3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2011年汕头)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 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 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郑和下西洋的史实。郑和下西洋 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外民间的经济交往,也使得中国的 手工业品在海外市场得到推广,促进了中国的海外贸易。 但是郑和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 国的联系。故答案选B。
设立廷杖制度 4.雍正 设立军机处
5.科举考试实行____________,在四书五经范 围内命题。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忠实的奴仆。 6.明清统治者还对违背统治思想与触犯皇帝威 严的言行残酷打击。制造________________,达到 吹毛求疵的地步。加强了对人民思想的控制。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宣政院
D.理藩院
8.清军入关时,沙俄强占我国的( A
A.雅克萨、尼布楚 C.尼布楚、库页岛湾
二、非选择题 16.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 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解析】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 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六部
解析:明朝设立锦衣卫和特务机构东厂。 “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纵观中 A 国封建社会,只有明朝才专门设立特务机构。 答案:B
3.1685年和1686年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击 败沙俄侵略军的是( )
4.下列关于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 雄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他曾经积极反清复明
(2011年茂名)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用八股 文答卷,其实质是为了( ) A.加强君权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3.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用八股文答 卷,其实质是为了( A )
A.加强君权
B.使考试更规范、更科学 C.选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D.鼓励考生独立思想
考点2
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4.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 少与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B )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5.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把对外贸 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 彩。其中典型的例证是( C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6.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 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 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
2.表现:
(1)清初的 40 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2)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后来只开______ 广州 一处,由 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____________”
3.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 西方学习先进的__________ 科学知识 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 落伍 了。 ______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明朝后期,______ 荷兰 殖民者侵占台湾。 (2)过程:1661~1662 年,________ 郑成功 率军收复台湾。
(3)意义: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维护了国家主权,郑成

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教学设计

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教学设计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知道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能结合“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识记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提炼、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师生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2)认识明、清时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

复习重点:(1) 掌握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3)掌握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4)分析、掌握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复习难点:内容较多,中外交往与冲突和民族交往较复杂,明清加强君权的原因及历史影响,学生对“八股取土”缺乏感性认识,不易理解,郑和下西洋涉及地理空间较大,清朝民强交往涉及较多少数民族以及清加强君权的利与弊都较难理解复习过程:一、直接导入本单元叙述明朝和清朝前期,即公元1368年至1840年的历史。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同时我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封建制度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不断加强君主集权,这些措施使中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

二、复习步骤1.明清时期加强君权的不同措施,学生容易混淆。

教师设计一张表格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并记忆;2.明清的对外交往,引导学生从“和平”与“战争”两方面理顺线索——和平:郑和下西洋;战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击沙俄,简要回顾相关史实,并让学生尝试对历史人物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等进行评价;3.结合清朝前期的疆域,让学生归纳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4.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以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影响。

中考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复习教案
戚继光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抗倭戚继光抗倭:戚继光率领的“_________”,连战连捷,荡平了______东部的倭寇。又先后率兵进入______、______剿灭了倭寇。
______年.,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明朝末年,______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________。
抗击侵收复______年,_______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并包围______,荷兰殖民者最终投降,
学情
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三年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不仅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并能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但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明清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和表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和戚继光抗倭的斗争;掌握明清时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所做出的努力;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多民平定回部_______下令平定了叛乱。
族国贵族的叛乱清朝设置________,管辖包括_________的整个新疆地区。
家的________接见五世达赖,赐予“__________”的封号。
巩固________赐予另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__________”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的册封。
考点11: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平定准噶_______初年,蒙古准噶尔部首领______屡次发动叛乱,威胁京师。
尔的叛乱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皇帝)三次亲征,平定了叛乱。
统一_______时,回部贵族__________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

初一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详解

初一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详解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表现在:P55封建社会由盛转衰:1)政治上:2)经济上3)对外关系: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政治)1、领导的起义军,攻占,势力不断壮大。

年初,朱元璋以为都城,改称,称皇帝,建立明朝,年秋天,明攻占,结束元朝统治。

(元朝建立时间:)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 地方:中央:最后,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

(2)特务机构:(3)思想文化:(4)分封藩王3、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的主要措施:影响。

4、锦衣卫的组成、目的、特点?5、八股取士目的、范围、特点、影响、评价?6、靖难之役:原因:经过:结果:7、明成祖的统治措施?1)迁都:目的、时间。

2)继续削藩3)设特务机构:东厂8、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是9、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综合)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2)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4)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5)迁都北京。

6)实行削藩。

10、一天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先是一惊。

只见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夜生气表情的画像。

一时间宋讷骨悚然,解释道:因有下属打坏了茶具。

明太祖这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上图是科举考生看榜图,请说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1)“焚书”,“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指的是什么事件?2)为什么说八股之害更甚于上述事件?3)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明朝对外)一、郑和(图)下西洋:1、西洋指,派遣郑和下西洋。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从年到年,先后次下西洋。

3、出发地点__。

__、__最受当地喜爱。

4、最远到达地区:5、意义:6、评价郑和:7、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P59《伴你学》8、动脑筋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成功?“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是描写什么的情景?二、戚继光(图)抗倭:1、背景:1)倭寇2)内外勾结3)危害2、过程在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复习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复习
2、举一反三,列举唐、元、明四位
在对外交往中作出贡献的中外历史 人物?
玄奘
鉴真 马可.波罗 郑和
明朝对外开放;清朝“闭关锁国”
西伯利亚
巴勒喀什湖
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
葱 岭
清朝前期
的疆域
太 平 洋
喜马拉雅山脉 南海诸岛
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
建筑:紫禁城(故宫)、明长城 医学:李时珍《本草纲目》 科技:宋应星《天工开物》 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 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曹雪芹《红楼梦》 戏剧: 昆曲: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京剧
1405-1433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显示国威 最大海船长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200艘
重 要 章 节
人数 到达范围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 国的友好关系。
意义
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郑和为什么能够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航海?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造船技术发达 指南针的应用 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 统治者的支持
第 三 单 元
明朝
元末明初
文艺繁荣,科技滞后
罗贯中 施耐庵
清朝
《三国演义》 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文 化
明 清 小 说
元末明初 明朝中期
《水浒传》 《西游记》
以农民起义为题 材的长篇小说 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 说
吴承恩 曹雪芹
清朝
《红楼梦》
思想性和艺术性结 合最好的小说
第 三 单 元
郑和下西洋
时间 目的 规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材料二 苏州城里有几千没有固定工作的机工,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巷口,等待 雇佣。每座桥还有介绍工作的经纪人,被称为“行头”。机工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 长。他们一天没活干,就得挨饿。过着“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生活。 (1)“机户、机工”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2)“机户”与“机工”是一种什么关系? 是一种雇佣与彼雇佣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机户”和“机工”的关系是什么性质的关系? 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了什么? 机工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明清君权强化和膨胀的学习,认识到 君权的加强,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但也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日渐没落的历史趋势。 2.通过本单元学习,认识专制制度的危害,培 养民主意识。 3.通过本单元学习,认识到中国人民是不甘受 外来侵略的,中国人民在外敌侵略时,进行了 英勇的抵抗。 4.增强对祖国统一意义的认识。 5.通过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学习,认识到闭 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只有承认不足大 胆学习才能发展强大自己。
重点
1.明清为强化君权采取的措施。 2.清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3.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
1.如何理解明清时期采取的措施加强了君权。 2.清朝的民族政策对巩固统一的意义和影响。 3.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明清时期君权的强化,是中国传统社会逐 步走向没落的表现。 2. 认识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更加严格,八股文的 盛行扼杀了人们自由思想的空间。 3.知道清朝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4.了解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感受中国人 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5. 了解明清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政策及 其具体表现,从而认识中国落后的原因。
第三单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和社会危机
涉 及 课 程
第15课 第16课 第17课 第18课 第19课 第20课 第21课 第22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君主集权的强化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单元综述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期),我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奠定了今 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明清时期,极度膨 胀的君权、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盛行,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遏制了科技与文化 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逐渐 丧失领先优势,开始落后与西方,为近 代的屈辱和痛苦种下了苦果。

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名师教学设计

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名师教学设计

……………………………………………………………名校名师推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知道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能结合“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识记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提炼、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师生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2)认识明、清时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

复习重点:(1) 掌握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3)掌握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4)分析、掌握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复习难点:内容较多,中外交往与冲突和民族交往较复杂,明清加强君权的原因及历史影响,学生对“八股取土”缺乏感性认识,不易理解,郑和下西洋涉及地理空间较大,清朝民强交往涉及较多少数民族以及清加强君权的利与弊都较难理解复习过程:一、直接导入本单元叙述明朝和清朝前期,即公元1368年至1840年的历史。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同时我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封建制度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不断加强君主集权,这些措施使中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

二、复习步骤1.明清时期加强君权的不同措施,学生容易混淆。

教师设计一张表格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并记忆;2.明清的对外交往,引导学生从“和平”与“战争”两方面理顺线索——和平:郑和下西洋;战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击沙俄,简要回顾相关史实,并让学生尝试对历史人物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等进行评价;3.结合清朝前期的疆域,让学生归纳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4.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以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影响。

中考历史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名师教案

中考历史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名师教案
教学反思
A.靖难之役B.雅克萨之战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三、命题规律
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
该单元每年都有题目涉及,2008年以改错题、材料题出现,2009年以改错题出现;2010年、2014年以选择题和材料题形式出现。2011年以判断题出现;2012年、2013年都是以材料题形式出现。2015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6年选择题。
2013年6分,考察明清科举制的表现;清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2014年5分,考察郑和下西洋;
2015年3分,李时珍《本草纲目》
2016年3分,雅克萨之战
3、2017命题趋势
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主要关注明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闭关锁国政策等知识点。本单元这几年分数都偏低,应给予高度关注。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①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②设立锦衣卫和东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百官,镇压人民。厂卫等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③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2)认识:专制统治的强化,不利于社会发展,同时反映了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1624年,荷兰占据台湾戚继光抗倭
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②国门由对外开放逐步转向闭关自守
明郑和下西洋(开放)清:闭关锁国(闭关)
4、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
5、文化上:明清医学——明朝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医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导名师精编学案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导名师精编学案

第六讲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知识梳理主题一 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 1.明清建立:(1)明朝建立:1368年,_______在应天(今南京)称帝,他就是明太祖。

(2)清朝建立。

2.强化君权:主题二 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1)条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3)概况: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从_______出发,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___________,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5)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抗击外来侵略: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取得_____大捷,荡平浙江的倭海的倭患。

3.闭关锁国: (1)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_________”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③清政府担心国家的_________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__________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对外政策。

(3)表现。

(4)影响。

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使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主题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1)台湾:1684年,设置_______,隶属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2)西藏。

①确立对达赖和班禅的_____制度。

②1727年,设_________,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3)新疆:乾隆帝时,平定_________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整个新疆地区的管辖。

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概况:1771年,蒙古族的一支土尔扈特在其首领_______的领导下,粉碎沙俄军队的追击,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中考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知识点

中考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知识点

中考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知识

中考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知识点
1)政权建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成祖迁都北京。

(2)措施:
1、变更统治机构:(1)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2)地方,废除行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与财政、刑狱和军事,监管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2、设立由皇帝直接控制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

这是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3、实行八股取士,束缚知识分子思想。

(1)郑和下西洋
目的:扩大明朝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时间、次数:1405-1433年;7次。

最远到达地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影响: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

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南洋做出了重大贡献。

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2、颁布均田令;
3、迁都洛阳;
4、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加强民族融合的具体措施)
a,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b,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c,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e,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2)历史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基础知识】
一、明、清朝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
1368年,明太祖建立明朝。

明朝统治者采取措施加强了君权。

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设“”,中央废除,设六部;建立、、等特务机构;思想上通过“”,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清朝:承明制,雍正帝时增设,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文化专制:大兴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影响: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郑和下西洋
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派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年),经历了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和沿岸。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个多世纪。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但给明朝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倭患难与共严重,戚继光率领“”抗倭。

在取得九战大捷,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又进入福建、广东抗倭,1565年基本肃清倭患。

为收复台湾,1616年郑成功大军从出发,横渡台湾海峡,于1662年打败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1684年,清设置,巩固海防和国家统一
四、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反击外来侵略。

抗击(国家名),最终取之战胜利。

1689年的中俄签订《》从法律上规定和包括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镇压分裂势力。

生活在天山以南区域的,自明朝以来称之为。

乾隆帝时,回部贵族发动叛乱,清派兵平息了叛乱,并设,进一步加强对新疆天山南路的管理。

3.册封、。

1727年(时),清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极大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理。

4.土尔扈特回归:土尔扈特是族的一支,在末年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后在其杰出首领毅然回归祖国。

5.加强行政管理力度。

如设将军、将军、大臣,设府。

五、“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其特征就是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

表现:一方面严禁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使清朝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及时向世界学习,在世界上逐渐落伍,是中国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清朝疆域
西: 东 : 西北 :
东北 : 北 : , 南:
【巩固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材料二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民族的管理,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它对近代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用史实说明“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民族的管理”(举两例即可)。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政策。

2.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清《海防纂要》
材料二: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的观点,清朝前期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依据材料二,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推行怎样的政策?
(3)结合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1. (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是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根本原因之一。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驻藏大臣。

(3)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政策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2.(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向世界学习,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2)对外开放
(3)在经济建设(国家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如果一味闭关自守,就要落后,就要挨打。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