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脊神经2
神经系统概述-2
脊髓
白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其轴突组成前根,分
布到四肢、躯干骨骼肌肉。 由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神经纤维束(传
导束)所组成。
(二)脊神经
1、脊神经的对数 ●31对 2、脊神经的组成 前根:运动性 ●脊神经
后根:感觉性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
前支、后支
(1)椎体Vertebral Body (2) 棘突Spinous Process (3) 上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 (4)横突 Transverse Process (5)椎孔 Foramen (6) 椎弓根Pedicle
顶叶:中央沟与顶枕裂之间。
枕叶:为顶枕裂之后的部分。 颞叶:为大脑外侧裂以下的
部分。
脑岛(岛叶):大脑外侧 裂的深面。
② 大脑半球的底部
额叶底面一条 纵行纤维束为嗅囊, 嗅囊的前端膨大为 嗅球。嗅球与嗅神 经相连,与嗅觉有 关。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灰质 — 大脑皮质(层)
大脑半球
白质
侧脑室
基底神经核
分泌腺的活动。
姚书p353
3、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延髓和脑 桥背侧。 两侧膨隆部分为小脑半球,中间狭窄部分 为小脑蚓部。小脑表面有许多沟与回。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内部为白质,其中几对神经核统 称为中央核,最大的为齿状核。 小脑与脊髓、脑干都有许多神经纤维 相联系。
②
脑桥
腹侧面: 以脑桥臂与小脑相通。
背侧面: 形成第四脑室底的 上部; 与延髓背面之间以 横行的髓纹为分界。
③ 中脑
腹侧面: 大脑脚:一对纵 行隆起,其中主要 有锥体束通过。
背侧面: ●上丘与下丘
脊髓-最新PPT课件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脊髓2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马尾(L2~尾节)
1、根痛突出
2、感觉障碍(股部、小腿、会阴部)
3、下肢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4、大小便障碍晚且不明显 5、症状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性
15
脊髓各平面损害的表现
平面 高颈髓 颈膨大 表现 C1~4 C5~T2
胸髓
腰膨大 脊髓圆锥 马尾神经
T3~12 L1~S2 S3~5尾节 上肢周围 双上肢正 双上肢正 四肢中 下肢不对 瘫痪 无 性下肢中 常下肢中 常下肢周 枢性 称软瘫 枢性 枢性 围性 神经根 颈项部 肩上肢痛 胸腹束带 双下肢 会阴部 下肢会阴 刺激症 痛 感觉 下肢会阴 颈部 上肢 胸腹 双下肢 鞍区 多不对称 平面 四肢腱 肛门反射 下肢腱反 上肢消失 上肢正常 反射 上肢正常 反射亢 消失性功 射不对称 下肢亢进 下肢亢进 下肢消失 改变 进 能障碍 减弱 括约肌 出现晚而 有 有 有 有 明显 不显著 功能×
34
鉴别诊断
三、脊柱结核或脊柱转移性肿瘤 结核中毒症状
骨质破坏和塌陷,脊柱后突畸形
寒性脓肿
中老年人,原发肿瘤表现
X线和MRI可见骨破坏及转移性肿瘤改变
35
鉴别诊断
四、原发脊髓的肿瘤 慢性起病,逐渐进展 根痛、脊髓半切综合症、括约肌功能障碍 CT及MRI:髓内外肿瘤影
36
胸MRI:胸5椎体平面见中等信号占位病灶。
2、脊髓圆锥损害下肢可见软瘫。
57
病 例1
28岁,女性,半月前患“上感”,双下肢无力 3日,不能排尿1日来诊。体检:双上肢正常, 双下肢全瘫、脐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双下肢 Babinski征阳性、尿潴留。 A、腰膨大 问题一 B、颈膨大 病变部位 C、T6 D、T10 问题二: 以哪个脊柱 为中心做MRI
脊神经完整解剖PPT课件
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 感觉信号。
03 脊神经丛
指脊神经在脊柱各节段形成的神经丛,包括颈神 经丛、胸神经丛、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等。
脊神经的功能
01 感觉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信号,包 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02 运动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体的肌肉运动,通过发出运动 指令来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姿势。
3
神经免疫交互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在许多疾病中发 挥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 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脊 髓相应节段处汇合而成,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 突和侧角交感神经元轴突组成 ,后根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 轴突组成。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感觉信号 和支配躯体运动,同时还有自 主神经功能,可以调节内脏器 官的活动。
脊神经的组成
01 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和侧角交感神经 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指令和自主神经 信号。
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刺 激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
生。
脊神经基础研究的新发现
1 2
神经细胞信号传导
研究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和过程,揭示神经 活动的奥秘,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
神经胶质细胞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逐渐被认识,为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当身体受到刺激时,脊髓 可以快速地反射性地调节 肌肉的活动,以维持身体 的平衡和稳定。
内脏功能调节
内脏功能调节概述
除了感觉和运动功能外,脊神经还参与了内脏功能的调节。
脊神经
1)膈神经phrenic nerve是颈丛中最重要的分支,经胸廓上口入胸腔,沿肺根前方,心包的两侧,下降至膈。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主要分布到胸膜和心包。右侧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和胆囊表面的腹膜等处。[图示]
膈神经损伤可引起同侧膈肌瘫痪,导致腹式呼吸减弱,严重者有窒息感。膈神经受刺激可发生呃逆。肝胆疾病患者可出现右肩痛,这与膈神经受到刺激有关,是为牵涉痛。
腓总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是: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不能伸趾。由于重力和后群肌的过度牵拉,足下垂并内翻,病人走路时呈跨阈步态。感觉障碍在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明显。
(2) 阴部神经
a: 走行:与阴部内动、静脉一起经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
会阴神经perineal nerves分布于会阴诸肌和阴囊或小阴唇的皮肤。
▲ [脊髓的节段性支配]
脊髓分31节段,每一节段的前角发出的躯体运动纤维,经相应的前根和脊神经,支配躯体一定部位的肌运动。同样,每一节段的后角,通过相应的后根及脊神经的传入纤维,管理躯体一定部位的皮肤感觉。
(一)脊髓对肌的节段性支配
肋间神经在肋间内、外肌之间与肋间血管一起沿肋沟走行,自上而下按静脉、动脉、神经的次序并列。
上6对肋间神经分支分布于肋间肌、胸壁皮肤和壁胸膜。第7~11对肋间神经除分布于相应的肋间肌和胸壁皮肤及壁胸膜外,并斜向前下和肋下神经一起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分布于腹前外侧群肌和腹壁皮肤及壁腹膜。支配前臂内侧的皮肤[如图]。
d:损伤后主要表现:正中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旋前肌瘫痪),屈腕能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屈腕屈指肌瘫痪),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鱼际肌瘫痪)。感觉障碍以桡侧三指远节最明显。
脊髓-2
-23-
4. 脊髓丘脑束 spinothalamic tract:
– 脊髓丘脑侧束
• 位置:外侧索的前半部,并与其邻近的纤维束有重叠 位置:外侧索的前半部, • 功能:传递由后根细纤维传入的痛、温觉信息。 功能:传递由后根细纤维传入的痛 温觉信息。 信息
– 脊髓丘脑前束
• 位置:前索,前根纤维的内侧, 位置:前索,前根纤维的内侧, • 功能:传递由后根粗纤维传入的粗触觉、压觉信息,有人认为痒觉也通 功能:传递由后根粗纤维传入的粗触觉、压觉信息,有人认为痒觉也通 粗触觉 信息 痒觉 过此束传导。 过此束传导。
-22-
3.脊髓网状束 脊髓网状束spinoreticular tract 脊髓网状束
– 位于前外侧索,与脊髓丘脑束混在一起上行 位于前外侧索, – 见于脊髓全长。 见于脊髓全长。 – 起始细胞分布于脊髓的各水平,上颈髓最多,大部分在Ⅶ 起始细胞分布于脊髓的各水平,上颈髓最多,大部分在Ⅶ 其次在Ⅷ IV层 层,其次在Ⅷ层,IV层。 – 纤维上行止于延髓、脑桥网状结构内侧份的许多核团,也 纤维上行止于延髓、脑桥网状结构内侧份的许多核团, 止于中脑 。 – 对维持意识和觉醒起重要作用,属于网状上行激动系统。 对维持意识和觉醒起重要作用,属于网状上行激动系统。
胸 核,但也有来自对侧胸核经
白质前连合交叉过来的少许 纤维 *由于背核位于胸髓和上腰髓,所以 由于背核位于胸髓和上腰髓, 此束仅见于L2- 以上脊髓节段。 此束仅见于L2-3以上脊髓节段。 L2
•经行:经小脑下脚终于小脑皮 经行: 小脑下脚终于小脑皮 经行
质。
-19-
2)脊髓小脑前束 2)脊髓小脑前束 :
-2-
板层 Ⅶ
中间内侧核——与内脏感觉有关 与内脏感觉有关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与内脏运动有关 中间外侧核 与内脏运动有关 胸核( clarke柱 胸核(背核 clarke柱)—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骶副交感核—在 节段相当于板层Ⅶ 骶副交感核 在S2-4节段相当于板层Ⅶ,内脏运动
脊神经
C.分支分布: 肌支支配上臂前群肌(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 皮支分布前臂外侧的皮肤。 2.正中神经 A.组成:C6~8、T1神经的前支 B.行径: C.分支分布:在上臂不分支;
肌支在前臂支配前臂前群肌的六块半肌(除肱桡 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手掌 分支为指掌侧总神经和返神经支配鱼际肌(除 拇收肌)和第1、2蚓状肌; 皮支:分布掌心和鱼际的皮肤及由指掌侧总神经 的分支指固有神经分布的桡侧三指半指的掌侧 面及其中节、远节指背皮肤。 3.尺神经 A.组成:C8 、T1神经前支 B.行径:内侧束 伴尺侧上副动脉 穿内侧肌 间隔 行于尺神经沟 伴尺动静脉下降至腕 经腕尺侧管 手掌
肋间神经的肌支支配肋间肌和腹肌的前外侧群; 皮支分布胸、腹壁的皮肤以及胸、腹膜壁层。 胸神经前支节段分布规律 第2胸神经前支T 2------ 胸骨角平面 第4胸神经前支T4 ------ 乳头平面 第6胸神经前支 T6------ 剑突平面 第8胸神经前支 T8------ 肋弓平面 第10胸神经前支 T10------ 脐平面 第12胸神经前支 T12------ 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 临床上常以上述平面为标志,检查感觉障碍的节段或 确定麻醉平面。
•股神经
隐神经
•闭孔神经
6.闭孔神经 A.组成:L2~4腰神经的前支 B.行径:腰丛 腰大肌内侧缘下行 经闭孔管 大腿内侧区 C.分支分布: 肌支支配闭孔外肌和大腿肌内侧群。 皮支分布股内侧区部分皮肤。 五.骶丛 (一)组成: L4、5腰骶干及S1~5骶神经和尾神经的 前支 (二)位置: 盆腔内,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 脉的后方。
坐骨神经
•分支: 胫神经 腓总神经
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1.胫神经 在窝与动静脉伴行,在小腿经比目鱼肌 深面伴胫后动脉下降,再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 足底内侧、外侧神经。 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皮支分布足底皮肤。 2.腓总神经 沿股二头肌内侧行向下外,绕腓骨颈 外侧向前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深、腓浅神经。 腓浅神经在腓骨长短肌与趾伸肌之间下行,肌支支 配腓骨长、短肌;皮支在小腿下1/3处浅出,分 布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侧皮肤。 腓深神经与胫前动脉伴行至足背,肌支支配小腿前 群肌和足背肌,皮支分布第1、2趾背相对缘皮肤。
解剖:脊髓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
位置:外侧索、前索。
组成: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功能:
传导支配躯干、四肢骨 骼肌随意运动的神经冲 动。
定位:由外侧向内侧依 次是SLTC。
皮皮 质质 脊脊 髓髓 前侧 束束
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
位置
侧角lateral horn:侧角细胞,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
后角posterior horn:
后角细胞:接受后根的感觉纤维,其轴突一是形成上行 纤维束;二是在脊髓内起节段内或节段间的联络作用。
后角posterior horn
后角边缘核
posteromarginal nucleus
脊髓表面的沟裂:
前正中裂 Anterior median fissure 后正中沟 Posterior median sulcus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在前、后外侧沟内有脊神经
根丝出入,分别形成31对前 根anterior root和31对后 根posterior root。
白质
重要纤维束(如:薄束、楔束、脊髓丘 脑束、皮质脊髓束等)名称、位置、组 成、功能与定位。
四个联系:
1. 外形与内部结构相联系 2. 平面与立体相联系 3. 灰质与白质相联系 4. 结构与功能相联系
前索
后索
外侧索
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at various levels.
灰质gray matter
前角anterior horn:主要为运动神经元。
脊神经
第5对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
[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所以脊神经是混合性的。
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它除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外,在第1胸~第3腰节前根,第2~4骶前根内还分别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1)皮支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行向各方,其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主要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它们分布到枕部、耳部、颈前区和肩部的皮肤。
(2)肌支
1)膈神经phrenic nerve是颈丛中最重要的分支,经胸廓上口入胸腔,沿肺根前方,心包的两侧,下降至膈。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主要分布到胸膜和心包。右侧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和胆囊表面的腹膜等处。[图示]
膈神经损伤可引起同侧膈肌瘫痪,导致腹式呼吸减弱,严重者有窒息感。膈神经受刺激可发生呃逆。肝胆疾病患者可出现右肩痛,这与膈神经受到刺激有关,是为牵涉痛。
2)至舌骨下肌和颈部深肌的分支。
▲ 臂丛
(1) 组成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2) 位置 经颈根部、锁骨下动脉的上方、锁骨之后进入腋窝。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
皮支:手掌面,分布于手掌桡侧2/3区和桡侧三个半指掌侧面的皮肤;手背面,及这三个半指背面末两节的皮肤。
c: 体表投影: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影自肱动脉的始端搏动点至肘部肱骨内、外上髁间线中点稍内侧,再由此至腕掌侧横纹中点。
d:损伤后主要表现:正中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旋前肌瘫痪),屈腕能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屈腕屈指肌瘫痪),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鱼际肌瘫痪)。感觉障碍以桡侧三指远节最明显。
脊髓解剖
脊髓
科内讲座
脊髓
脊髓spinal cord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尾部,与 脊髓 脑相比是分化较低、功能较低级的部分,仍保留着 明显的节段性。脊髓与31对脊神经相连,后者分布 到躯干和四肢。脊髓与脑的各部之间有着广泛的联 系,来自躯干、四肢的各种刺激通过脊髓传导到脑 才能产生感觉,脑也要通过脊髓来完成复杂的功能。 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脊髓的许多活动是在脑的调控 下完成的,但脊髓本身也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
颈膨大
腰条纵行浅沟,前 面正中较明显的沟称前正中裂 前正中裂, 前正中裂 后面正中较浅的沟为后正中沟 后正中沟, 后正中沟 由此沟向脊髓内部深入一薄层 神经胶质性的后正中隔 后正中隔,深达 前外 后正中隔 中央管。这两条纵沟将脊髓分 侧沟 为左右对称的两半。此外还有 两对外侧沟,即前外侧沟 后 前外侧沟和后 前外侧沟 外侧沟,分别有脊神经前、后 外侧沟 根的根丝附着。此外,在颈髓 和胸髓上部,后正中沟和后外 侧沟之间,还有一条较浅的后 后 中间沟,是薄束和楔束之间的 中间沟 分界标志。
间后动脉、腰动脉、骶外侧动脉发 间后动脉、腰动脉、 支沿相应脊神经穿过椎间孔入椎管, 支沿相应脊神经穿过椎间孔入椎管, 加强脊髓前、后动脉。 加强脊髓前、后动脉。 T1T1-4和L1节段两个来源的动脉 L1节段两个来源的动脉 吻合薄弱,易致脊髓缺血性损害, 吻合薄弱,易致脊髓缺血性损害, 称这些节段为危险区。 称这些节段为危险区。
脊髓的被膜
终池:
蛛网膜下隙在脊 髓下端至第2 髓下端至第2骶椎水 平扩大称之为终池 终池, 平扩大称之为终池, 其中无脊髓, 其中无脊髓,只有 终池 马尾。 马尾。
⒊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薄而富有血管,伸入脊 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薄而富有血管, 髓的沟裂中,在脊髓下端移行为终丝。 髓的沟裂中,在脊髓下端移行为终丝。
神经解剖学习笔记:脊髓和及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学习笔记:脊髓和及神经解剖1、髓节、体节、骨节、皮节、肌节概念:①、髓节(脊髓节段):从脊髓发出脊神经共31对,每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被称为脊髓节。
②、体节: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沿身体前后轴形成一定数目的暂时性结构称为体节。
随着胚胎的继续发育每个体节分化成为生骨节、生皮节和生肌节。
③、体节腔:体节的横断面呈三角形,中央有一腔隙称为体节腔。
④、生骨节:为体节腔的内侧壁和腹侧壁。
其细胞迁至脊索和神经管并包绕这些结构,分化为脊椎骨。
⑤、生皮节:为体节腔的外侧壁。
将分化为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
⑥、生肌节:在生皮节分化之前,在其内侧产生一层新细胞,称为生肌节。
将分化为四肢和体壁的骨骼肌。
每个皮节和肌节的衍化结构无论距离其来源皮节和肌节多远,都会保持其来源皮节和肌节的神经支配。
因此:可根据某一皮区或某块肌肉的体节来源而推断其神经支配。
2、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在脊髓对应一个脊髓节段。
2.1、脊髓外观:①脊髓位于椎管内,全长约42-45cm,外观为前后扁圆形柱状,上端较大,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续,脊髓下端变尖成为脊髓的圆锥,成人脊髓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再向下为终丝(由软脊膜向下延伸形成的一条无神经组织的细长索状物,其上段悬浮于蛛网膜下腔内,称为内终丝;下段被硬脊膜包裹,称外终丝。
外终丝与硬脊膜一起附着于尾骨)。
L1以下无脊髓,腰、骶、尾神经前、后根在穿出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下行较长一段距离,它们围绕终丝成为马尾。
②脊髓全长粗细不均,有两处膨大:•颈膨大(C5-T2)由控制上肢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
•腰膨大(L2-S3)由控制下肢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
2.2、脊髓的被膜:•软脊膜:脊髓末端延续为终丝。
软脊膜向两侧伸出的三角形结构被称为齿状韧带,冠状位介于前后根之间。
•蛛网膜:蛛网膜下腔在L1-S2椎体之间高度扩大称为终池,内容马尾和终丝。
•硬脊膜:向外侧延续为脊神经鞘。
2.3、脊髓的内部大体结构:①、脊髓前角:•脊髓灰质横切面呈“H”型,两侧前段膨大部称前角(柱)。
脊髓解剖
C8-L2侧角内主要是交感神经细胞,发出的纤 维经前根、交感神经径路支配和调节内脏、 腺体功能
C8-T1侧角发出的交感纤维,一部分沿颈内 分支配同侧面部 血管和汗腺
S2-4侧角为脊髓的副交感中枢,发出的纤维支配 膀胱、直肠、性腺
2020/4/1
5、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时,多在第3-4 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因为在此处穿刺不会损伤 脊髓。
2020/4/1
---
马尾:
脊髓末端变细形成脊髓圆锥,约平腰1椎 体下缘,此水平以下腰、骶、尾脊神经前 后根在椎管腔内下行一段距离后,出相应 的椎间孔,形成脊神经,在椎管腔内的一 段脊神经根称马尾。
等长,所有神经根呈直角自脊髓发出进入相应的椎间孔,胚胎4 个月后脊柱发育较脊髓快,脊髓头端连于脑部呈固定状态,而 脊髓头端以下部分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与脊柱的相应关系不一致。 脊髓尾端呈圆锥变细处,叫脊髓圆锥。从腰3到尾1有脊髓神经 束,象马尾一样,所以叫马尾神经。脊髓的终端马尾圆锥在新 生儿时与腰3平行。成人在腰1或腰2椎间盘水平。因此,在此平 面以下,腰骶尾神经根在未出现相应的椎间孔以前,在椎管内 行一段距离。
2020/4/1
---
白质
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主要有皮质脊髓束:包括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 束; 红核脊髓束(位于外侧索);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等;
2020/4/1
---
上行束——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触及压觉。
脊髓丘脑束在白质前连合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传导痛温 觉,发生交叉,形成脊髓丘脑侧束;另一部分传导触压觉,部 分交叉,形成脊髓丘脑前束。
2020/4/1
---
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薄束居内侧,楔束居外侧,薄束在后正中沟两旁,纵贯脊髓全长, 楔束在薄束的外侧,仅见于第4胸节以上。
脊髓解剖_图文
脊髓解剖
1. 外部结构
脊髓位于椎管内,长约40-45cm,在C1水平(枕骨 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L1下缘形成脊髓圆锥,延伸出 终丝,固定脊髓
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 颈(C)神经8对, 胸(T)神经12, 腰(L)神经5, 骶(S)神经5, 尾神经1 脊髓有31个节段 脊髓各节段位置较相应脊椎高, 可由影像学脊椎 节段推断脊髓病变水平(下图)
2.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中央管 (脊髓空洞症\肿瘤)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2.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3) 前索损害
脊髓丘脑前束受损: 病灶对侧水平以下粗触觉障碍
刺激性病变: 病灶对侧水平以下难以形容的弥散性疼痛, 常伴感觉过敏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2.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4) 后索损害
薄束\楔束损害: 振动觉\位置觉障碍, 感觉性 共济失调; 识别性触觉障碍, 不能辨别在皮肤 书写的字&几何图形
腰段神经根几乎垂直下降 , 形成“马尾” (cauda equina), 由L2~尾节10对神经根组成
外部结构
颈膨大&腰膨大分别发出支配上肢与下肢神经 根
颈膨大: C5~T1节段 腰膨大: L2~S3节段 腰膨大以下逐渐细削, 为脊髓圆锥(S3~5 &尾节 ) 圆锥尖端伸出终丝, 终止于第1尾椎骨膜
1.5 脊髓圆锥(S3-5)和尾节
运动: 在腰膨大以下, 不出现下肢瘫&锥体束征 感觉: 肛门周围&会阴部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 髓内病变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 脊髓圆锥为副交感 中枢, 圆锥病变如外伤\肿瘤可出现真性尿失禁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脊髓和脊神经
颈丛
1、组成:颈神经1——4前支。 2、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面的深部。 3、分支、分布
1)皮支: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神经等。 2)肌支: 膈神经(混合性)
走行:前斜角肌前面、锁骨下动静脉之间、肺根前方、 心包外侧至膈
分布:运动纤维支配膈;感觉纤维分布到心包、部分 胸膜、腹膜及肝、胆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Renshaw细胞:抑制α-运动神经元 后 角 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其轴突至对侧白质组成脊髓丘 脑束,此外还接受大脑皮质下行纤维。 中间带 T1~L3: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S2~4):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灰质前、后连合。
2020/3/4
脊髓内部结构
(三)白质
●走行:起自外侧束 肱二 头肌和肱肌间下行,在肘关节 稍上方穿出深筋膜更名为前臂 外侧皮 神经。 ●分布:肌支 臂前肌群
皮支 前臂外侧皮肤
2020/3/4
正中神经
●走行:发自内、外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 腕管 掌腱膜深面 ●分布:
肌支 前臂屈肌(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 屈肌尺侧半)第1、2蚓状肌、鱼际肌(除拇收肌)
2020/3/4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2020/3/4
尺神经损伤症状
桡神经
●走行:起自后束 肱骨的桡神经沟 肱骨外上髁前方 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分浅深二终支。
●分布:肌支 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伸肌。 皮支 臂后面、前臂后面皮肤及手背桡侧半及桡 侧2个半手指背侧的皮肤
2020/3/4
桡N易损部位: 肱骨中段 受损表现:
2020/3/4
2020/3/4
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马尾
2020/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感觉 脊髓 脑 脑 脊髓 躯干四肢,大部分内脏运动
2反射(脊髓可以做简单的反射活动) 躯体反射 内脏反射
躯体反射:浅反射,刺激皮肤、粘膜的感受 器,引起骨骼肌的收缩的反射。深反射, 刺激肌、腱感受器,引起骨骼收缩的反射, 因为这一刺激,使肌、腱受到突然的牵拉 而引起被牵拉肌的反射性收缩,所以又称 牵张反射。 内脏反射:脊髓的中间带内有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如瞳孔开大中枢 (T1-2),血管运动和发汗中枢(T1-L3), 及排尿、排便中枢(S2-4)
脊神经
共31对,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 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 所以脊神经是混合性的, 均含有四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来源于脊神经节,分布于皮 肤、骨骼肌、肌腱、关节,将浅感觉和深 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内脏感觉纤维:来源于脊神经节细胞,分布 于心血管、内脏和腺体,向脊髓传入来自 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 躯体运动纤维:来源于前角运动细胞神经元, 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来源于侧角细胞及骶副交感 神经元,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控制 腺体分泌。
脊髓的形状
脊髓全长粗细不等, 有2个膨大部。 上方称颈膨大,C4T1(颈髓第4段至胸髓 第1段),下方称腰骶 膨大,L2-S3(腰髓第2 段至骶髓第3段)。 还有1裂(前中央裂) 5沟(前、后外侧沟+后 中央沟)
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前索、外侧索、后 索 灰质:前角(主要是运动 神经元:四肢骨骼肌)、 侧角(T1-C3)、后角(多 极神经元,接感觉纤维) 前根(运动神经)、后根 (感觉神经)
后支:一般较相应的前支细而短,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或骶 后孔向后走行,呈节段性分布于枕、项、背、腰、臀的皮肤 及脊柱两侧深部肌。
前支粗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 肌肉和皮肤。除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的节 段性,其余的前支分别交织成丛,由丛再 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区域。脊神经前支形成 的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3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 肌运动神经元。 4网状脊髓束:对α、γ运动神经元产生易化或 抑制影响。 (前角运动神经元分为 α、γ运动神经元:前 者支配肌梭外的肌纤维,引起骨骼肌的收 缩;后者支配肌梭内肌纤维,调节剂纤维 的张力。前角病变<脊髓灰质炎>没有这两 者的冲动,:肢体同侧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脑束:躯干和四肢的痛觉、温度觉、 粗触觉。 3脊髓小脑束:非意识性本体觉,以调节肢体 运动。
下行神经束(运动传导束): 1皮质脊髓束:与脊髓前角细胞(下运动神经 元)共同组成随意运动的传导通路,支配 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若皮质脊 髓束受损,出现中枢性瘫痪;若前角细胞 受损,出现周围性瘫痪。 2红核脊髓: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伸肌 运动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