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层
名师导学——2.1 大气层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2.1 大气层(1)点击要点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________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2.大气温度在________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________之间。
从地面向上约________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_,12千米到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_,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________。
4.大气层是地球上________的条件之一,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________,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大气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________,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________千米。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________,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________,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课堂讲练例1 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A.迅速上升的趋势B.逐渐下降的趋势C.逐渐上升的趋势D.平稳的趋势巩固训练1 在距地表500千米以上,大气温度与高度关系是( )A.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B.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C.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先下降,后升高D.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先升高,后下降例2 气象探空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000米的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一路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A.气温越来越高B.气温越来越低C.一直处在对流层D.可到达对流层和平流层巩固训练2 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地球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大气的厚度 B.大气的质量C.大气的比热 D.大气的温度、密度等2.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A.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B.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D.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3.地球大气分为五层,其中厚度最小的是( )A.对流层 B. 平流层C.中间层 D.暖层4.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A.二氧化碳 B. 氧气C.氮气 D.臭氧5.干洁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成分是( )A.氧气 B. 臭氧C.氮气 D.二氧化碳6.下列有关大气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中间层B.对流层和暖层都是上部冷,下部暖C.大气分为4层D.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是平流层7.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C.火山喷发 D.天空出现彩虹8.下列地区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最多的是( )A.南极地区上空B.青藏高原地区上空C.北极地区上空D.赤道地区上空9.下列有关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B.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C.大气层没有明显的上界,主体在1000千米高度以下10.下列关于大气作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阻碍太阳的热辐射B.阻碍夜间地球热量的散失C.抵挡来自天体的侵袭D.不断提供氧气,满足生物生命所需二、填空题11.大气的分层是根据________、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而分为________层的。
2.1大气层(分层作业)八年级科学上册高效课堂(浙教版)
2.1 大气层(分层作业)【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是()A.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B.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答案】【解析】A.对流层,大气最下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雷电等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这一层,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可以减少小天体的撞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装满水的回形玻璃管做对流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A点加热,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顺时针方向流动B.如果在D点加热,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逆时针方向流动C.如果在B点放冰块,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逆时针方向流动D.如果在C点放冰块,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顺时针方向流动【答案】B【解析】A.如果在A点加热,因为液体加热之后会膨胀,但是A点液体已经在上方,所以不会发生对流,故A说法错误;B.如果在D点加热,因为液体加热之后会膨胀,这样单位体积的液体会变少,密度变小,上升,一边温度低密度大的液体过来补充,从而使管中液体沿逆时针流动,故B说法正确;C.如果在B点放冰块,液体遇冷收缩,液体密度变大,导致液体向下运动,从而使管中液体沿顺时针流动,故C说法错误;D.如果在C点放冰块,液体遇冷收缩,液体密度变大,但是因为C点液体已经在下方,所以不会发生对流,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3. 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第2章天气与气候2.1 大气层知识点1 大气的作用及大气的温度1.大气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且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大气层的水汽可以成云致雨,构成了地球的水循环,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2.大气层具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永远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不会因为过冷或过热而导致生物死亡.3.大气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12km 以下和55~85km的范围内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其余高度则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知识点2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其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底层的对流层.点拨: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目前地球大气上界有多高,说法不一.在1000 km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 km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km知识点3 对流层1.对流层的高度并不完全相同,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大;高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小.2.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2 气温知识点1 天气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阴、晴、风、雨、雷、电、雾、霜、雪等都是天气现象.2.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也是不同的.3.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是构成天气的重要因素.知识点2 气温1.气温是时刻变化着的,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而不是太阳高度最高的12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晚上24时.2.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而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和北半球正好相反.2.3 大气的压强知识点1 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1.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有很多,如浮杯实验、可乐瓶瘦身、瓶吞鸡蛋等,日常生活应用中的吸管、吸盘等均是利用的大气压.2.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层的气体与固体、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产生了大气压强.3.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就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
2.1大气层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8-17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 平流层 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 合高空飞行 依据 大气的密度 对流层
大气的温度
大气的物质组成
三、对流层
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一端, 你会发现水会怎么流 动?(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线香的烟如何运动
你能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5、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6、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 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本节小结
大气的存在及作用
大 气 层
大气的温度
说一说
地球与月球哪些不同点是因为 地球有大气。
哪些现象或事实可以证明大气的存在呢? 大气就在我们身边 热气球 闪电 台风眼
彩虹 龙卷风
极光
大气的范围: 主要集中在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地球 大气 航 天 飞 机 拍 摄
大气由哪些气 体组成
展开你想象 的翅膀
如果 没有大气, 地球会……
高度/千米
大气的温度 垂直分布图
大气温度垂 直分布规律
第五层 外 层 第四层 暖 层 第三层 中间层 第二层 平流层 第一层 对流层
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的最显著特点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请大家携手保护
大气
我们共同的“外衣”
作业:作业本
1、夏天空调机应该怎么装?冬天暖 气又应该怎样装?
D 仍然存在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___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 D、暖层 2、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_____ B 层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 大气层(共50张PPT)
你知道冰箱的冷凝器安装在哪里吗? 北方的暖气片装在哪里吗?
热气腾腾 冷气沉沉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对地球的大气层造成影响?
大气的重要性
大气的温度
大 气
大气的温度 垂直分布图
大气的温度垂
层
直分布规律
大气的分层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___仍然存在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
2、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_______层。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 过卫星来传送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 离无线电通讯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 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云等天气 现象
一辆飞机从赤道上空10千米往北极方向飞 行,这辆飞机经过了大气层的哪几层?
对流层、平流层
1、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2.1 大气层
对照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你
能分析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吗?
1、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 2、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绝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 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 3、形成云降雨,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水是地球任何生物 都需要的。 4、大气层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过冷, 过热导致地球生物的死亡。 5、大气可以帮助地球烧毁陨石,防止陨石落在地球上。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 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对流。
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 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 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 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城市热岛效应使城 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甚至更多。 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 郊区高出6℃以上。原则上,一年四季都 可能出现城市热岛效应。此外,城市密 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 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 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同的热力环流。
2.1大气层
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烧杯中的水 一样流动起来呢?
是 受热处空气上升,两侧温度较低
处的空气下沉,即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降,形成空气的对流。
在下图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下降 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____,冷空气_____, 上升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__的地方流向__的地方进 冷 热
行补充。
度、密度和物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质组成等特点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可以把大气层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 分成五层。 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
适合高空飞行
雨、雪、风、闪电等天气现 一、对流层 象,有显著地对流运动 8—17千米
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大气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地球哪个 位置最薄?又哪个位置最厚?
1、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B ) A、密度 B、温度 C、人类活动的多少 D、物质的组成
D 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__ 仍然存在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
3、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 B _______层。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神舟七号的外面为什么要 穿一件白色的“外衣” ? 在几百千米的高空,大气很稀薄,神舟七 号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会升高很高,穿一件银 白色的“外衣” ,可以反射阳光降低温度。
两极地区
(约8千米) 赤道 (17~18千米)
【探究实验】 对流是怎样形成的? 对流层最显著的运动——对流运动
实验1:观察水受热时水的对流运动。 玻璃中的水会流动吗?又是怎么流动的?
会 受热处液体上升,两侧温度较低处的液
体下沉,即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水 的对流。
【探究实验2】 :空气的对流运动。
游戏
2.1 大气层
没 有 大 气 , 地 球 无 液 态 水
如果没有大气,地球将…
①易受陨石的侵袭 ②紫外线将直接进入地球 ③白天气温很高,晚上很低 ④听不到任何声音,世界一片寂静 ⑤没有天气现象(风、霜、雨、雪等) ⑥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 ⑦电风扇可以转动,但没有风 氢气球不能升空
三、大气层的作用
天气现象
思考1: 神州 7号飞船发射到 341千米的近地 轨道,依次要 经过哪几层大 气?在哪一层 绕地球飞行?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 存在。 A.狂风暴雨 C.火山喷发 B.雷电交加 D.碧海蓝天
仍然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3、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的是
____和_____,随高度上升大气温度逐渐 上升的是_____和_____。
小组讨 论
12
0
温度,可分为
层序 第一层 高度范围 0--12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12---55千米
55---85千米 85千米以上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特点
层序 层名 高度(千米) 平均12 0-8(17) 12-55 55-85 温度分布特点
五、对流层
对流实验
现象:烟先上升,再沿四周下沉
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1、夏天空调机应该怎么装? 2、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 冷藏室的上部?
一、大气的厚度
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大气”
“地球”
二、大气的成分
物质名 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设计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层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课堂管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需要教师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改进措施。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方法,提升学生对大气层知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认知。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大气层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答案:大气层中的气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地进行垂直和水平运动,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大气层的动态变化对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对流层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云和降水,影响气温和湿度等。
6.请解释大气层的探测和监测方法及其意义。
-听讲并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验等活动,体验大气层知识。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与同学进行讨论,加深对大气层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层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大气压强的存在。
4.案例分析:分析大气层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如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吸收等;
5.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6.总结提升:通过问答、思考题等形式,巩固学生对大气层知识的理解;
2.1大气层第二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2、对流层对流运动的原因: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讨论交流
1)在我国北方,冬季一般要使用供暖设备,请你猜一猜,暖 气片要安装在房间的上部还是下部?为什么?
安装在房间的下部。暖气片周围因空气受热密度变小而上升,装 在下方容易形成对流,从而让整个房间都暖和,有利于达到供暖效果。
结论: 气体和液体受热时,密度变小而上升,这是形成对流的原因。
活动3:
根据上面两个活动,你能得出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吗?如 果能,请在图 2-5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竖直方向:暖空气 上升 ,冷空气 下沉 ; 水平方向:空气从 冷 的地方流向 暖 的地方。
新知讲解
二、对流运动的形成原因:
新知讲解
3、对流导致天气变化: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新知讲解
4、对流层对流运动对生物影响: 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
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拓展:
平流层的主要特点:
2、对流运动: 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
3、对流层与天气关系: 对流层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
多变,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4、平流层的天气晴朗;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臭氧层可吸收大部分 紫外线。
板书设计
讨论交流
2)在我们的家乡浙江,盛夏一般要使用空调,请你说一说 空调制冷时,风门挡板应该向上还是向下调节?为什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 大气层
2、(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大气层名称。 (2)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 D 和 度逐渐下降的是____ B ,随高度上升大气温 _____ 度逐渐上升的是_____ C 和 A 。 _____
(暖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3、给下图容器加热a点,水流方向
顺时针 。撤去酒精灯,在b点放上冰块, _______ 顺时针 。(填“顺时针” 则水流方向是_________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一层(对流层)
0—17千米
第二层(平流层) 17—55千米 第三层(中间层) 55—85千米
第四层 (暖层)
第五层 (外层)
85—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 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外层(又名散逸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其层底距地表约 500千米。
外 层
3.各层特点
暖 层 中间层 平流层 气体在紫外线和宇宙射 线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 状态,也称电离层,有 利于无线电短波通讯。 气象观察的上界
有臭氧层; 适合高空飞行
对流层
四、对流层
(一)、对流层的特点 1、大气的最底层。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 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2、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3、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 的增加而变小。
或“逆时针”)
4、如图甲所示,杯中的蜡烛燃烧 一段时间将熄灭;若是将一张纸插 入杯中,如图乙所示,则发现蜡烛 会一直燃烧下去。试做出解释。
插入一张纸后,杯子被分为了底部相通 的两块,有蜡烛的一边的空气被加热后 上升,另外一边的空气可以从纸的下方 通过来补充这边,从而使空气形成对流, 这样蜡烛就有氧气供它燃烧了。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2.1大气层》。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但最后却没有下,或者是相反的情况?这个看似神奇的现象实际上与大气层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揭开这个现象背后的奥秘。
3.对于研究性论文,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结论等方面的质量。在反馈中,可以指出论文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如何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如加强文献阅读,明确研究方法等。
在作业布置和反馈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作业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大气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实验操作: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力的变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大气层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课堂纪律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容易分心。
2.教学方法: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强化。
3.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纪律管理:采用积分制等方式,鼓励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2.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设置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3.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口头报告、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大气层-课件 (1)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灯加热,装置中的水会流动吗? 会
空气受热时, 是否也会和 装置中的水 一样流动起 来?
2、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 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线
香的烟会怎么样运动 ? 会形成对流
思考
1、冰箱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 冷藏室的上面?
热空气上升在冷凝管 上遇冷下降,有利于 对流的产生,使冷藏 室内温度较均匀。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2.1大气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学与练(浙教版)
2.1 大气层知识整理知识点1大气的温度1.大气层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的意义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但像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对于我们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的生物而言,大气层的存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
(3)大气层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__紫外线__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知识点2大气的分层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__大气温度__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__平流层__、中间层、__暖层__和外层。
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线,地球大气上界究竟有多高,说法不一。
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
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千米。
知识点3对流层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底层。
整个大气质量的__四分之三__和几乎全部的__水汽__、固体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1.对流层的厚度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
2.对流层的特点(1)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__对流运动__。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对流层因此得名。
(2)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知识点4臭氧层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距地面10~50千米的平流层内,臭氧层能吸收太阳中大部分的紫外线。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大气运动》:一篇科普文章,详细解析了大气运动的形式、原因及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更多关于大气层的研究论文和科普文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在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和热情,具备一定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科学的兴趣不足,需要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际应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来进行培养。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任务,具备一定的自律性。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课堂管理来进行调整。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来进行培养。
4.科学应用能力:学生将学习到大气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测、航空等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对气象学、气压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与大气相关的知识,如气象学、气压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3.网络资源:气象数据、大气科学研究论文等。
教学手段:
1.讲授法:讲解大气层的组成、气压与海拔的关系等基本概念。
2.实验法:进行气压计、温度计的使用实验,观察大气现象。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大气运动的形式和原因。
4.案例分析法:分析气象预报、航空等领域的大气层应用实例。
5.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现象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2.1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2.2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2.3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1 大气层
2.1 大气层A组基础练【学A P21】1. 地球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D )A. 大气的厚度B. 大气的质量C. 大气的比热容D. 大气的温度、密度等2. 被称为“天气层”的地球大气最底层是( B )A. 中间层B. 对流层C. 暖层D. 平流层3. 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而地球表面却没有。
这主要是因为( D )A. 大气对地球具有保温作用B. 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C. 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D. 大气能阻挡小天体的袭击4. 下列有关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 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B. 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C. 大气层没有明显上界,主体在1000千米高度以下D. 大气层厚度为5000千米,此高度以上为绝对真空5. 下列关于珠穆朗玛峰峰顶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 位于平流层B. 没有雨、雪、大风等复杂的天气现象C. 空气很稀薄D. 没有任何天气变化6. 下列关于对流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学A P22】A. 对流层位于大气层的最底层B. 两极地区对流层的厚度比赤道地区的大C. 对流层内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 云、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7. 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C )8. 飞机适宜在离地面10千米以上的平流层中飞行,主要是因为( B )①在平流层中,温度适宜②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③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④在平流层中,有利于改变航向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②④9. 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若要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B )A. A处B. B处C. C处D. D处B组提升练【学A P22】10. 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 平流层中的臭氧,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 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 从平流层顶部到5000千米的高空是高层大气,该层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11.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D )A. 始终在对流层B. 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C. 始终在平流层D. 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12. 读大气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 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是__B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三、大气的分层 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 物质组成 层次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 平流层 17-55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中间层 55-85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外层 500-1000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10
外层
500km
升
暖层
85km
暖 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24
练习: C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仍然存在。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气温的垂直分布 2.大气分层主要依据是_______。 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__ 中间 ___层和___层。 对流 3.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 上升 垂直运动呈__,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 下降 呈__。
暖层
中间层 平流层
13
1、神州五号宇宙飞船绕地
球飞行14圈,飞行高度最近点 200公里,远地点340公里,最 远点343公里,绕地球一圈需要 90分钟,请问它在大气层的哪 一层飞行? 暖层 2、5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 温高达1000℃以上,为什么 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 被烧毁? 因为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 吸收的、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 都有限。
第一节 大气层
1
大气的成分:由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 碳5000 (0.03%) 、稀有气体 (0.93%)、臭氧、水蒸气以及 到 千米的高空 (主要集中在 1000千米的高度) 2 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
【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22
思考:冰箱的冷凝管为什么
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面?
热空气上升在冷凝管上遇冷下降, 有利于对流的形成,使冷藏室内 温度较均匀,达到制冷效果。
23
课堂练习
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 大气层名称。 2、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 度逐渐下降的是____ C 和 _____ B ,随高度上升大气 温度逐渐上升的是_____ A 和_____ D 。
16
实验演示
返回17
实验演示
返回18
实验演示
返回幻灯片
19
对流运动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20
对流运动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21
【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 利吗? 1、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 生空气对流. 2、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如云、雨、雪、 和雷电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3、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3
没有大气,地球还会这么美吗?
4
大气就在我们身边
热气球 闪电
台风眼
彩虹 龙卷风
极光
5
一、大气的重要性 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 3、臭氧层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固体杂质) 5、起到保温作用 6 、大气能调节温度,使日夜温差减小
6
二、大气的温度 思考:地球上各高度上的温度一样吗?
大气温度具有垂直变化
“一山有四季”
7
说一说: 找一找:
海拔 12千米的地方大气温度大约是多少? 大气温度最低的地方在哪?是多少? 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大如何变化?
二 、 大 气 的 温 度 垂 直 分 布
(千米)
高 度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升
电离层
中间层
55km
平流层
12km
逐 渐 稀 薄
降
升
臭氧层 含水汽 和尘埃
11
对流层
大气密度
降 大气温度
大气组成
高 度 /千米 500
80 50 17各层特点源自12外层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 过卫星来传送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 无线电通讯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 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 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对流层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 云等天气现象
27
85
55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12
0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温度( C)
O
8
为什么我们去登山时要注意保暖? 生活在0-12千米的区域内,大 气温度只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在登山时,人登得越高,大气 温度越低。
为什么哈勃望远镜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高层温度高,太阳辐射强,这层 外壳主要可以反射热辐射,避免高 温下,外壳熔化。
14
四、对流层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两极厚度约8千米,赤道约17-18千米。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15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 烧杯中的水会流动吗? 会 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烧杯中的水一 是 样流动起来? 2、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 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线香的 烟 会形成对流
25
理解大气的运动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26
小结: 大气层
一、大气的重要性 二、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三、大气的分层 1、主要依据: “呈W形”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大气的密度和物质组成 气温“降升降升升” 暖层 外层
2、层序: (由地面向上)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3、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