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组织管理基本模式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
作流程组织属于( )。
A.物质流程组织
B.管理工程流程组织
C.信息处理工程流程组织
D.施工工作流程组织
2.项目技术组针对施工进度滞后的情况,提出了增加夜班作业、改变施工方法两种加快进度的方案,项
目经理通过比较,确定采用增加夜班作业以加快速度,物资组落实了夜间施工照明等条件,安全组对夜
间施工安全条件进行了复查,上述管理工作体现在管理职能中“筹划”环节的有( )。
与数据处理有关
物质流程组织
钢结构深化设计、弱电工程物资采购、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图用矩形框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菱形框表示判别条件。
9
1Z20103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 3′
二、强化练习
1.某项目部根据项目特点制定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付款和设计变更等工作流程,这些工
C.项目运营部应在项目竣工后介入工作 D.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分工表应作为组织设计文件的一部分
13
1Z20103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 3′
10.关于施工管理职能分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管理职能的分工表和岗位责任描述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B.不同的管理职能可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承担 C.项目各参与方都应编制各自的管理职能分工表 D.管理职能分工表既可用于企业管理,也可用于项目管理 E.管理职能分工表只反映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工作任务
E.混凝土养护
8.编制施工管理任务分工表,涉及到的事项有:①确定工作部门或个人的工作任务;②项目管理任务分
解;③编制任务分工表。正确的编制程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9.关于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分工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建设工程组织基本模式及其监理组织模式
图3-2 建设单位委托一 家监理的模式
图3-3 建设单位委托多 家监理企业监理的模式
1.2 设计/施工总分包模式及其监理模式
1.设计/施工总分包模式
设计/施工总分包就是建设单位 将全部设计任务发包给一个设计单 位作为设计总包单位,将全部施工 任务发包给一个施工单位作为施工 总包单位。总包单位还可以将其任 务的一部分分包给其他的承包单位, 从而形成一个设计总合同、一个施 工总合同以及若干个分包合同的模 式。设计/施工总分包模式如图3-4 所示。
图3-9 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
(2)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 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有:对合同管理、组织协
调比较有利,对进度和投资控制也较为有利;由于总承包管理 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是总分包关系,后者才是项目实施的基 本力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对分包单位资质条件的确认工作必须 做得认真细致,确保万无一失;项目总承包管理单位自身经济 实力一般比较弱,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工程项目采 用这种承发包模式前应持慎重态度加以分析论证。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
建设工程组织基本模式及其监理组织模式
1.1 平行承发包模式及其监理模式
1.平行承发包模式
(1)平行承发包模式的概念。 建设工程项目的平行承发包模式,是
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以 及设备和材料采购的任务按一定的方式进 行分解,分别发包给若干个设计单位、施 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厂商,并分别与各 方签订合同。各设计单位之间、各施工单 位之间、各材料设备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均 是平行的。平行承发包模式如图3-1所示。
2.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监理模式
建设单位与总承包
方只签订一份总承包合 同,因此,建设单位最 好委托一家监理企业实 施监理,这样便于监理 工程师对总承包合同和 总承包单位的分包等活 动进行管理,如图3-10 所示。
工程建设EPC总承包项目运作方式
工程建设EPC总承包项目运作方式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运作模式是指项目经过决策立项以后,勘察设计和施工安装等具体建设任务的组织或发包方式。
项目基本运作模式的不同,直接影响项目管理主体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活动,从而影响项目实施的效果。
项目的基本运作模式包括传统模式、管理承包模式、施工管理模式、伙伴关系模式和总承包模式等,本手册着重对总承包模式进行介绍。
1.1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运作模式1.1.1传统模式传统模式(Traditional Approach)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 土本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
我国目前采用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基本上也是参照世行、亚行和FIDIC 的这种传统模式。
我国石油行业的各类建设项目大多也采用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各方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传统项目承包模式关系示意图传统模式遵循设计一招标一施工一竣工交付使用这样 的过程,此时施工和设计之间有一个招投标过程,这种模式遵循着上一个过程 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过程的规律。
传统模式强调的是, 在招投标之前,设计图纸己经完成,业主对项目的费用己心 中有数。
因此,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竞争价格对业主极为有 利。
这就是传统发包模式的主要优点。
然而,目右满早了如 下的条件,这种发包模式才可能运作正常:>设计工作在招投标之前已经完成。
>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的施工工艺了如指掌。
>在施工阶段不发生重大的设计变更。
1.1.2 管理承包犋式分包商 合同关系-监督管理关系 承包商设计单位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供应商采用管理承包模式(Majlagement comactmg),业主可以直接找一家公司进行管理承包,管理承包商须与业主的专业咨询顾问进行密切合作,对项目进行计划管理、协调和控制。
项目的实际施工由各个承包商承担。
承包商负责设备采购、工程施工以及对分包商的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模式
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模式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良好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的项目管理模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三北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
三北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三北工程是指中国北方防护林工程,其建设旨在改善三个北方省份(内蒙古、甘肃、宁夏)的生态环境,防止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在进行三北工程建设时,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以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一、组织管理模式1. 项目管理机构的建立三北工程建设涉及到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因此需要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的项目管理机构。
这个机构负责整体规划、项目安排、资源调度、进度控制和效果评估等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
2. 专业团队的组建建设三北工程需要携手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环保等多个专业领域,要形成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团队,使得各方面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作用。
这样的团队不仅要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还需要有完善的人员培训和交流机制。
3. 层层责任的分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的责任,形成上下对接、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
只有这样,各级单位才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推进工程建设,避免出现责任推脱或协调不力的情况。
二、工作运行机制1. 科学规划和评估机制在进行三北工程建设时,需要依托专业机构进行生态环境评估、资源开发规划等工作,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资源条件,制定科学可行的建设方案。
并且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 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三北工程建设涉及多个地区、多个行业的协作,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沟通机制。
这样各地区、各部门之间才能及时交流、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推进。
3. 强化监督与管理机制建设阶段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对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
在项目建设后期,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与管理机制,保障工程效果的长期稳定。
三北工程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需要既要注重整体协作、信息共享,又要细化责任分工、加强监督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三北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组织理论及基本的组织工具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组织理论及基本的组织工具1、组织论的基本内容(应分清组织结构模式、工作流程组织、项目组织结构图、项目结构图的不同)(1)组织论主要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以及工作流程组织,它是与项目管理学相关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
组织:就是为了使系统达到它的特定的目标,使全体参加者经分工与协作以及设置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一种人的组合体。
它有三层含义: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没有分工协作就不是组织;没有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就不能实现组织活动和组织目标。
(2)常用的组织结构模式包括职能组织结构(图31-1)、线性组织结构(图31-2)和矩阵组织结构(图31-3)等。
●职能组织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
在职能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可能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
优点:专家参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缺点:多头领导,易造成职责不清。
●线性组织结构来自于军事组织系统(长官式)。
在线性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一个指令源,避免了由于矛盾的指令而影响组织系统的运行。
优点:机构简单、权利集中、职责分明、决策迅速、隶属关系明确。
但在一个大的组织系统中,由于线性组织系统的指令路径过长,会造成组织系统运行的困难。
●矩阵组织结构是一种较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
矩阵组织结构设纵向(图31-3的X1)和横向(图31-3的Y1)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作部门,在矩阵组织结构中,指令来自于纵向和横向工作部门,因此其指令源有两个。
优点:加强了横向联系,有较大的机动性,上下左右集权最优的结合,有利于解决复杂难题。
缺点:纵横向协调工作量大,易产生矛盾。
矩阵组织结构适宜用于大的组织系统。
这几种常用的组织结构模式都可以在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中运用。
在图31-1所示的职能组织结构中,A可以对B1、B2、B3下达指令;B1、B2、B3都可以对C5和C6下达指令。
C5和C6有多个指令源。
在图31-2所示的线性组织结构中,A可以对B1、B2、B3下达指令;B2可以对C21、C22、C23下达指令;虽然B1和B3比C21、C22、C23高一个组织层次,但是,B1和B3并不是C21、C22、C23的直接上级,它们不允许对C21、C22、C23下达指令。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通常由以下几种形式组成:
1. 项目部管理形式:在施工现场设立一个专门的项目部来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组成,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建设单位管理形式:由建设单位直接组织、管理和监督施工项目。
建设单位可以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3.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联合管理形式: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作,共同组织、管理和监督施工项目。
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策划和监督,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的实施和施工管理。
4. 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管理形式:建设单位委托专门的项目管理公司或咨询机构来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
第三方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建设单位则负责监督和审核管理机构的工作。
不同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适用于不同的项目类型和规模,选取合适的组织形式可以提高施工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业主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业主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摘要:随着建设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建设工程出现了多项目的组合模式,传统的单项目管理方式已然无法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的发展要求,因此,众多建设工程业主方也对项目组织的组织管理体系给予了高度重视。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项目管理组织的内涵,并结合业主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原则,对业主方具体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开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未来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业主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一、引言长时间以来,对于业主方工程管理组织形式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摸索。
通过众多建设项目的管理实践表明,业主方的管理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三种:业主方的自行项目管理、业主方委托项目管理、业主方与项目管理(咨询)单位合作进行项目管理。
通过对项目管理实践的深入与总结,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在业主方面的优越性,但是其各自的缺陷也随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显露。
目前,各建筑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这三种管理组织模式的特征进行认识熟悉,并在对三种管理组织模式进行正确选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优势、规避其不足,对我国的项目管理组织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为工程建设体系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充足的推动力。
二、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内涵(一)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有组织结构模式、分工、流程等,组织结构模式是对组织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指令关系的体现,而分工则反映的是组织系统中不同元素的管理任务不同。
可以将组织结构模型当作一种静态的组织关系,其工作流反映的就是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对业主而言,建设项目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十分重要,牵扯到各方利益。
随着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业主对建设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于管理组织模式的选择也会非常谨慎与重视。
(二)组织模式组织模式的有关内涵应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
要分析与研究现代的经济管理问题,可以运用博弈论的思想。
建筑工程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成功率和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管理实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包括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阶段。
第三条建筑工程组织机构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管理规范、协作有序、责任明确、效率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建筑工程项目组织机构管理应注重项目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过程管理,实现各参与方的协同配合和谐发展。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建设单位项目管理部门所有。
第二章组织机构设置第六条建筑工程项目应根据项目规模、性质和要求,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设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具体职责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审查、施工监督、质量检验、安全管理等。
第八条设计单位应设立设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工程设计,具体职责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技术支持等。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设立施工部门,负责项目的施工实施,具体职责包括施工组织、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等。
第十条监理单位应设立监理部门,负责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具体职责包括施工现场监督、合同管理、质量验收、安全检查等。
第三章组织机构职责第十一条建设单位项目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管理,确定项目目标、进度计划和预算等;(二)组织设计审查、施工招标和施工合同签订等工作;(三)组织施工监督、质量检验、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四)协调各参与方的工作,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五)编制项目验收报告,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和交付。
第十二条设计单位设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制定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二)组织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和优化,确保设计合理和施工可行;(三)配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部门开展设计审查和技术支持工作;(四)协调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调整设计方案。
浅析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
浅析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
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是指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将项目组织人员、项目管控人员、项目管理方法和工程建设过程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模式。
该模式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项目组织人员、项目管控人员、项目管理方法和工程建设过程的有机结合。
首先是项目组织人员。
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强调建设项目组织人员的作用和重要性,建设项目组织人员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力量,他们负责项目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项目组织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是工程建设过程的有机结合。
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强调工程建设过程的有机结合,即将项目组织人员、项目管控人员和项目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协作的工作机制。
通过各方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潜力,确保项目的有序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该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项目组织人员和项目管控人员的作用,形成项目的统一指挥和统一决策机制,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该模式强调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工具,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该模式强调工程建设过程的有机结合,通过各方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潜力,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和效果。
EPC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简称PMC模式。 即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项 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由于PMC承包商在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 阶段的参与程度和职责范围不同,因此PMC模式具有 较大的灵活性。
11 一体化项目管理团队(IPMT) 模式
6 建造-运营-移交(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 。这种模式是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依靠国外私人 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和建造的项目管理 方式,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它是指东 道国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吸收国 外资金,授给项目公司以特许权,由该公司负责融资 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在特许期 满时将工程移交给东道国政府。
2.EPC中的E—设计
• 无论在投标阶段还是在项目运作过程中, 设计工作始终是EPC项目管理的关键。首先 建设工程的规模、标准、组成、结构、构 造等特征都是通过设计来体现的,设计是 项目运作中材料设备采购和施工的前提。 设计所设定的材料设备技术规格和技术要 求一旦通过设计审核,材料设备的采购费 用和施工费用也基本确定。经验表明,影 响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在设计阶段。
8 管理承包 (Management Contracting)模 式
管理承包商一方面与业主签订合同,另一方面与 施工承包商签订合同,并须与业主的专业咨询设 计单位(如建筑师、工程师、 测量师等)进行密 切合作,对工程进行管理、协调和控制。施工、 设备采购由各施工承包商承担。
9 更替型合同模式(Novation Contract, Nc)
1有效地克服和弥补业主在项目管理知识和经验上的不 足,降低业主的项目管理压力;
浅析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
浅析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是指项目建设中的设计、施工、监理和施工图设计等四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以这个整体为基础,通过各个环节的沟通协作和统一管理,实现项目的高效、顺利运行。
这种组织管控模式在建设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项目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的核心理念、具体组织管理方式、优势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建设项目的管理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核心理念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整合和协调。
在这种模式下,设计、施工、监理和施工图设计等各方通过密切的合作和协调,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共同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而努力。
这种整合和协调不仅仅是各方的工作安排,更是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安全保障和进度管理等方面的互动和配合。
通过这种整合和协调,可以实现设计施工之间的顺畅衔接,监理和施工图设计之间的有效沟通,最终实现项目建设过程的顺畅和高效。
二、具体组织管理方式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建立设计团队,包括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等,各专业之间需要紧密配合,充分考虑到施工实际情况,形成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设计阶段需与施工图设计人员密切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图设计的连贯性。
2.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需要建立施工管理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工程监理、施工队长等,各方需要密切配合,确保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同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3. 监理阶段:在监理阶段,监理人员需要与设计、施工、施工图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监理的工作与设计和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符,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优势1. 提高工作效率:各方通过密切配合和沟通协作,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设计不到位、施工不规范等原因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工作效率。
2. 降低成本:通过整合和协调,可以避免重复设计、重复施工等情况,从而降低项目的成本。
国有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国有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率、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它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完善。
这种模式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管理流程以及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提高了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国有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强调统一决策、集中管理。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项目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在决策阶段,国有企业会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专业评估和论证,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在施工阶段,国有企业会派驻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全面负责项目的施工、验收和运营。
这种集中管理的模式,使得项目的执行更加高效,减少了流程冗余和资源浪费。
其次,国有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注重全过程的管理。
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到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阶段,国有企业都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项目前期,国有企业会进行详尽的市场分析和技术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计划。
在设计阶段,国有企业会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评审,确保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阶段,国有企业会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和相关法规进行施工监控和质量控制。
在验收和运营阶段,国有企业会组织专业的团队进行验收测试和设备运维,确保项目的顺利交付和运营。
再次,国有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注重风险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
为了降低项目风险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国有企业会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同时,国有企业会合理配置项目资源,优化资源使用效率。
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管理,国有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折扣,提高项目的成本效益。
同时,国有企业会精心安排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最后,国有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强调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
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国有企业可以实现对项目的全程监控和数据统计。
这不仅提高了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精确度,也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多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浅析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
浅析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是指项目开发过程中,依据项目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起组织、控制、协调、监督四大要素的协同作用,构建整体化、协同化、风险可控的组织管理体系,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1.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建设项目中最基础的管理环节,包括项目组织机构、职责分配、人力资源、物资设备、工程规划等方面的组织管理。
要建立起合适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合理配置项目资源,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组织管理体系。
2. 控制管理控制管理是建设项目中最重要的管理环节,包括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各个方面的控制管理。
要建立完整的控制体系,按照项目计划,设定和实施各项控制措施,及时监测和分析工程数据,进行决策和调整,确保项目控制目标的实现,达到高效、精准管理的目的。
3. 协调管理协调管理是建设项目中最重要的沟通环节,包括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项目各个阶段之间、项目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之间的协调管理。
要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明确各层级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时间进度,排除各种不利因素,保障组织的顺畅与协调,提高项目的整体效能。
4. 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是建设项目中保证建设规范和执行力度的最高层级管理环节,包括监督和评估建设项目的进展和成果、监督工程安全和质量、监督各方利益得失等方面的管理。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实现科学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保证项目进程畅通,质量高效,成本节约,风险可控。
总之,建立“四位一体”组织管控模式是建设项目高效管理的关键性一环。
需要全面深入地实现计划、组织、考核、协调、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手段,严格遵循过程控制,关注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等关键问题,充分发挥各项管理要素的作用,实现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施工运作模式
工程施工运作模式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项目特点、规模、地形地貌、资源配置等因素,采用的一种组织管理和实施工程的方式。
常见的工程施工运作模式包括:线性运作模式、平行运作模式、矩阵运作模式、总分包运作模式、PPP运作模式等。
线性运作模式是一种最常见的工程施工运作模式,它按照工程建设的顺序,逐个阶段地进行。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规模较小、施工技术简单、施工周期短的项目。
线性运作模式的优点是组织结构清晰,管理方便;缺点是施工效率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
平行运作模式是一种将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或各个部分同时进行运作的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的项目。
平行运作模式的优点是施工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缺点是组织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
矩阵运作模式是一种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由一个专业团队负责的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规模很大、施工技术非常复杂、施工周期很长的项目。
矩阵运作模式的优点是专业团队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缺点是团队之间的协调难度大。
总分包运作模式是一种将工程项目的整体或大部分工作分包给一个总包商,由总包商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的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规模很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的项目。
总分包运作模式的优点是组织结构清晰,管理方便;缺点是总包商的责任和风险较大。
PPP运作模式是一种公私合作模式,即政府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工程项目。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投资金额高、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的项目。
PPP运作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公共资源和私营企业的优势,降低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缺点是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问题较为复杂。
总之,工程施工运作模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规模、地形地貌、资源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施工目标。
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种运作模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因此,施工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
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中
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中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制度体系的基石在于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职责分配。
工程项目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团队,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明确的组织架构图,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例如,项目管理部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与协调,技术质量部负责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安全生产部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
二、工程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关键一环。
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对各个施工阶段进行时间控制和资源分配,是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的重要手段。
进度管理制度需要包括进度计划的编制、审批、调整以及监督执行等内容,并且要建立健全的进度报告体系,及时反馈工程进展情况。
三、质量管理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线。
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涵盖从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各个环节。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并建立健全的质量记录档案,对于提升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是建设工程施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
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强化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五、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关乎工程的经济效益。
制度体系中应包含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措施、变更管理、结算审核等内容。
通过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环保法规,实施绿色施工。
制度体系中应纳入环境保护措施、噪音和粉尘控制、废弃物处理等内容,推广使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制度体系中应包含信息化建设规划、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内容。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IM(建筑信息模型)、项目管理软件等,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八、人力资源与培训人是工程建设的主体。
制度体系中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发展、绩效考核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组织管理基本模式一、平行承发包模式1、平行承发包模式特点所谓平行承发包,是指业主将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材料设备采购的任务经过分解分别发包给若干个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并分别与各方签订合同。
各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是平行的,各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是平行的。
采用这种模式首先应合理地进行工程建设任务的分解,然后进行分类综合,确定每个合同的发包内容,以便选择适当的承建单位。
进行任务分解与确定合同数量、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工程情况。
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等是决定合同数量和内容的重要因素。
建设工程实施时间的长短、计划的安排也对合同数量有影响。
(2)市场情况。
首先,由于各类承建单位的专业性质、规模大小在不同市场的分布状况不同,建设工程的分解发包应力求使其与市场结构相适应;其次,合同任务和内容对市场具有吸引力,中小合同对中小型承建单位有吸引力,又不妨碍大型承建单位参与竞争;另外,还应按市场惯例做法、市场范围和有关规定来决定合同内容和大小。
(3)贷款协议要求。
对两个以上贷款人的情况,可能贷款人对贷款使用范围、承包人资格等有不同要求,因此,需要在确定合同结构时予以考虑。
2、平行承发包模式的优缺点1)优点(1)有利于缩短工期。
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有可能形成搭接关系,从而缩短整个建设工程工期。
(2)有利于质量控制。
整个工程经过分解分别发包给各承建单位,合同约束与相互制约使每一部分能够较好地实现质量要求。
(3)有利于业主选择承建单位。
大多数国家的建筑市场中,专业性强、规模小的承建单位一般占较大的比例。
这种模式的合同内容比较单一、合同价值小、风险小,使它们有可能参与竞争。
因此,无论大型承建单位还是中小型承建单位都有机会竞争。
业主可在很大范围内选择承建单位,提高择优性。
2)缺点(1)合同数量多,会造成合同管理困难。
合同关系复杂,使建设工程系统内结合部位数量增加,组织协调工作量大。
加强合同管理的力度,加强各承建单位之间的横向协调工作。
(2)投资控制难度大。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总合同价不易确定,影响投资控制实施;二是工程招标任务量大,需控制多项合同价格,增加了投资控制难度;三是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和修改较多,导致投资增加。
二、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1、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特点所谓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是指业主将全部设计或施工任务发包给一个设计单位或一个施工单位作为总包单位,总包单位可以将其部分任务再分包给其他承包单位,形成一个设计总包合同或一个施工总包合同以及若干各分包合同的结构模式。
2、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的优缺点1.优点(1)有利于建设工程的组织管理。
工程合同数量比平行承发包模式要少很多,有利于业主的合同管理,也使业主协调工作量减少,可发挥监理工程师与总包单位多层次协调的积极性。
(2)有利于投资控制。
总包合同价格可以较早确定,并且监理单位也易于控制。
(3)有利于质量控制。
在质量方面,既有分包单位的自控,又有总包单位的监督,还有工程监理单位的检查认可,对质量控制有利。
(4)有利于工期控制。
总包单位具有控制的积极性,分包单位之间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有利于总体进度的协调控制,也有利于监理工程师控制进度。
2.缺点(1)建设周期较长。
在设计和施工均采用总分包模式时,由于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施工总包的招标,不仅不能将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搭接,而且施工招标需要的时间也较长。
(2)总包报价可能较高。
对于规模较大的建设工程来说,通常只有大型承建单位才具有总包的资格和能力,竞争相对不甚激烈;另一方面,对于分包出去的工程内容,总包单位都要在分包报价的基础上加收管理费向业主报价。
三、项目总承包模式1、项目总承包模式的特点所谓项目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将工程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采购等工作全部发包给一家承包公司,由其进行实质性设计、施工和采购工作,最后向业主交出一个已达到动用条件的工程。
按这种模式发包的工程也称“交钥匙工程”。
2、项目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1)优点(1)合同关系简单,组织协调工作量小。
合同关系大大简化,监理工程师主要与项目总承包单位进行协调。
许多协调工作量转移到项目总承包单位内部及其与分包单位之间,这使建设工程监理单位的协调量大为减少。
(2)缩短建设周期。
由于设计和施工由一个单位统筹安排,使两个阶段能够有机地融合,一般都能做到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相互搭接,因此对进度目标控制有利。
(3)利于投资控制。
通过设计与施工的统筹考虑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性,从价值工程或全寿命费用的角度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但并不意味着项目总承包的价格低。
2.缺点(1)招标发包工作难度大。
合同条款不易准确确定,容易造成较多的合同争议。
因此,虽然合同量最少,但是合同管理的难度一般较大。
(2)业主择优选择承包方范围小。
由于承包范围大、介入项目时间早、工程信息未知数多,因此承包方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而有此能力的承包单位数量相对较少,往往导致竞争性降低,合同价格较高。
(3)质量控制难度大。
其原因一是质量标准和功能要求不易做到全面、具体、准确,质量控制标准制约性受到影响;二是“他人控制”机制薄弱。
四、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1.特点所谓项目总承包管理是指业主将工程建设任务发包给专门从事项目组织管理的单位,再由它分包给若干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并在实施中进行项目管理。
项目总承包管理单位不直接进行设计与施工,没有自己的设计和施工力量。
2.优点合同管理、组织协调比较有利,进度控制也有利。
3.缺点(1)监理工程师对分包的确认工作十分关键。
(2)项目总承包管理单位自身经济实力一般比较弱,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大。
项目总承包管理与项目总承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直接进行设计与施工,没有自己的设计施工力量,而是将承接的设计与施工任务全部分包出去。
他们专心致力于建设工程管理。
1、CM模式的概念和产生背景所谓CM模式,就是在采用快速路径法时,从建设工程的开始阶段就雇佣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或CM经理)参与到建设工程实施工程中来,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
这种安排的目的是将建设工程的实施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对待,并同时考虑设计和施工的因素,力求使建设工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经济的费用和满足要求的质量建成并投入使用。
不要将CM模式与快速路径法混为一谈。
CM模式则是以使用CM单位为特征的建设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具有独特的合同关系和组织形式。
快速路径法基本特征:将设计工作分为若干阶段(如基础工程、上部结构工程、装修工程、安装工程等)完成,每一个阶段设计工作完成后,就组织相应工程内容的施工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即开始相应工程内容的施工。
与此同时,下一个阶段设计工作继续进行,完成后再组织相应的施工招标,确定相应的施工单位。
2、CM模式的类型1)代理型CM模式(CM/Agency)这种模式又称为纯粹的CM模式。
采用代理型CM模式时,CM单位是业主的咨询单位,业主与CM单位签订咨询服务合同,CM合同价就是CM费,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百分率或固定数额的费用;业主分别与多个施工单位签订所有的工程施工合同。
需要说明的是,CM单位对设计单位没有指令权,只能向设计单位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因而CM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是协调关系。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非代理型CM模式。
这也是CM模式与全过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区别。
2)非代理型CM模式(CM/Non-Agency)这种模式又称为风险型CM模式,在英国称为管理承包。
采用非代理型CM模式时,业主一般不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合同,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对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内容和工程专用材料、设备,业主与少数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签订合同。
业主与CM单位所签订的合同既包括CM服务的内容,也包括工程施工承包的内容;而CM单位则与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签订合同。
CM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似乎是总分包关系,但实际上却与总分包模式有本质的不同,根本区别表现在:一是虽然CM单位与各个分包商直接签订合同,但CM单位对各分包商的资格预审、招标、议标和签约都对业主公开并必须经过业主的确认才有效;二是由于CM单位介入工程时间较早(一般在设计阶段介入),且不承担设计任务,所以CM单位并不向业主直接报出具体数额的价格,而是报CM费,至于工程本身的费用则是今后CM单位与各分包商、供应商的合同价之和。
也就是说,CM合同价由以上两部分组成,但在签订CM合同时,该合同价尚不是一个确定的具体数据,而主要是确定计价原则和方式,本质上属于成本加酬金合同的一种特殊形式。
采用非代理型CM模式,业主对工程费用不能直接控制,因而在这方面存在很大风险。
为了促进CM单位加强费用控制工作,业主往往要求在CM合同中预先确定一个具体数额的保证最大价格(简称GMP),包括总的工程费用和CM费。
3、CM模式的适用情况从CM模式的特点来看,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尤其能体现出它的优点:(1)设计变更可能性较大的建设工程;(2)时间因素最为重要的建设工程;(3)因总的范围和规模不确定而无法准确定价的建设工程。
不论哪一种情况,应用CM模式都需要有具备丰富施工经验的高水平的CM单位,这可以说是应用CM模式的关键和前提条件。
六、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熟悉)1、EPC模式的概念在EPC模式中,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
与项目总承包模式(Design+Build)(D+B模式)相比,EPC模式将服务范围进一步向建设工程的前期延伸,业主只要大致说明一下投资意图和要求,其余工作均由EPC承包单位来完成。
EPC模式特别强调适用于工厂、发电厂、石油开发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工程。
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采购包括工程采购(通常主要是指施工招标)、服务采购和货物采购。
EPC模式中,即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采购完全由EPC承包单位负责。
2、EPC模式的特征与建设工程组织管理的其他模式比较,EPC模式有以下几方面基本特征:1)承包商承担大部分风险在EPC模式条件下,由于承包商的承包范围包括设计,因而很自然地要承担设计风险。
此外,在其他模式下均由业主承担的“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不可预见且无法合理防范的自然力的作用”的风险,在EPC 模式中也由承包商承担。
这种风险较为常见,一旦发生会引起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承包商对此所享有的索赔权在EPC模式中不复存在,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承包商在工程实施工程中的风险。
在EPC标准合同条件中还有一些条款也加大了承包商的风险。
例如,[现场数据]条款规定:承包商应负责核查和解释(业主提供的)此类数据,业主对数据的准确性、充分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不可预见的困难]条款规定:签订合同时承包商应可以预见一切困难和费用,不能因任何没有预见的困难和费用而进行合同价格的调整,意味着,承包商不能得到费用和工期方面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