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古诗词阅读教学增强小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古诗词阅读教学增强小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作者:方文花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20期
鉴于当前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中华文化在传承和弘扬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古诗词阅读的方式,充分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以增强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直以来,古诗词以其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以及意境深远的特点,深受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的青睐,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中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效的古诗词阅读教学,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自身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从根本上修复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出现的断层,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一、充分认识古诗词阅读教学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古诗词作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认识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窗口。小学时期,正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古诗词是合适不过了。古诗词篇幅短小,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郎朗上口,且内容丰富,写景、咏物、抒情等应有尽有。通过古诗词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以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当前,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材中强化传统文化渗透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在新一轮的小学语文教材改革中大量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据统计,小学1-6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新增加了55篇古诗文,增幅达到80%。古诗词阅读教学在传统文化渗透中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但这些古诗词并不是盲目加进去的,而是站在加强古诗词与传统文化联系的高度考虑,如让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认识,加深对古代英雄人物如于谦、杨广的了解,让学生在古诗词的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真正让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这样既能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利用古诗词阅读教学增强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应注意的问题
1.让中华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内心,铸牢文化根基
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除了要讲解诗词的表面意义,还要更进一步挖掘诗歌真正要表达的情感,让其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字字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反复大声朗读的方式,让他们在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古诗的美,激发其内心想继续探索古诗词奥妙的兴趣,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其中的“生”字将冉冉上升的烟雾写活了,“紫”字会让学生产生“为什么烟雾是紫色?”的疑问,“挂”字通过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将从远处观看的瀑布描写的惟妙惟肖,用“三千尺”这种极为夸张的写法出烘托山的高俊,最后,一个“疑”字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秘色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等等,让学生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惊叹于古诗词中所表现的酣畅淋漓的情感,从而产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铸牢自身的文化根基。
2.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真情实感,激起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华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真情实感,有抒发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的,有表现诗人怀有报国热情的壮志雄心的,还有通过描写植物来表现主人公身处逆境却自强不屈的高贵品质的。总之,中华古诗词作为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人文精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增强学生文化认同的最好材料,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将深湛的桃花潭水与汪伦的深厚情谊联系起来,以比物的手法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真挚友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绘出诗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通过对竹石坚韧品格的刻画,表达诗人在恶势力面前不屈不挠、誓死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在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中,蕴藏着无限的优秀文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道德资源,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教学中受到熏陶,并将其逐渐内化为自身进步的力量。
3.推荐经典古诗词作品,让学生选择性阅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满足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渴望,教师可以在保证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进行课外阅读。如《唐诗三百首》、《诗经》等,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崇拜的诗人的作品阅读,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局限于教材中设定的几篇文章,在课余时间也可以欣赏到优美的古诗词,逐渐感受到蕴含在古诗词中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励他们传承下去。
总而言之,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小学语文新版教材全部正式启用后,在涉及到古诗词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定要精心备课,充分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渴望,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情感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进而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