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 7 评价、确认、改进
食品质量标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2质量管理的过程和方法:为使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3质量信息系统:为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由一定的人员、组织、设备和软件组成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质量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反馈与交换以支持和控制质量管理活动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
4质量信息工作流程: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反馈与交换、信息传递5质量控制(品质控制):是一个设定的标准、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补救并防止再发生的过程。
6质量保证:为了达到一定的质量目标在组织上制度上合物质技术条件上所提供的实际保证7质量成本:将企业中质量预防和鉴定成本费用与产品质量不符合企业自身和顾客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并考虑,形成质量报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8标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的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9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10质量功能展开:根据消费者需求相对主要程度赋予权重,再请消费者对公司和市场竞争对手的主要产品进行比较和排序,确定对消费者重要的产品特性,更深刻的理解和关注那些需要改进的产品的特性。
11交叉功能设计:根据并行工程原理,把相关的部门组织起来,他们来自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市场营销、高级管理等岗位,对产品的直接接触程度各不相同,但都熟悉公司业务的一方面或几方面,不同人员的知识互补性强。
12并行工程:将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的相关部门组织起来,共同进行设计。
13交叉功能小组:为了在多项约束的产品开发中做出明确决定需要各个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单靠一个专家显然是不够的,往往需要组织交叉功能小组去解决。
14质量数据:质量管理以数据为依据。
15质量诊断:组织既有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经资格认可得专家,深入企业,现场考察,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提出具体改进方案,指导实施质量改进的服务性活动。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我公司设计部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建立设计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图。
1.1本工程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组织、精心设计、科学管理,控制到位、措施得当、保障有力、服务周到达到以下质量目标:1)、工程勘察设计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3)、实现双不双无:不因设计原因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不因设计原因影响工程达标投产,无一般勘测设计事故,无顾客投诉;4)、顾客满意度:满意或很满意达100%;5)、产品交付:按合同规定时间、地点、数量交付,产品交付合格率100%。
1.2设计质量保证控制措施1)设计策划:与顾客签订设计合同前,经行文聘任按照投标文件承诺安排的项目设总。
开工准备任务下达后,由项目设总组织召开有关主任工程师、主设人(主勘人)参加的开工会议。
由项目设总传达顾客要求,明确设计范围,确定工程进度和互提资料安排,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并研究本工程应实现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措施。
编制工程设计计划根据完工集会或设计任务书要求确定的原则,项目设总编制工程设计计划,作为组织工程设计的依据性文件,各专业遵照执行。
工程设计计划包罗产品实现策划的要求,其典型内容为:勘测设计合同、任务书录用设计总工程师、组建勘测设计项目组下级部分或顾客的要求勘测设计输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勘测设计工作计划勘测设计输出勘测设计确认勘测设计变更设计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图工程竣工、勘测设计工作总结、分析、改进勘测设计输出正式出版按确认意见分析改进勘测设计验证勘测设计评审按验证看法分析改进按评审意见分析改进勘测设计项目实施a.工程名称及编号;b.人员组织及分工;c.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措施;d.评审、验证和确认体式格局的安排;e.设计形象(综合)进度(包孕接口资料交接);f.设计输入;g.设计文件编制的统一规定。
工程设计计划按设计阶段进行编制,并确保随设计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更新。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GBT-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GB/T 19273-2003)前言GB /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是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是对建立标准体系的企业进行标准体系符合性评价与改进的指导性文件。
企业可根据需要对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适当剪裁,以满足评价的需要。
评价、确认的结论,主要作为企业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企业对社会明示和向顾客承诺的证据。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原则和依据、评价条件、评价方法和程序、评价内容和要求以及评价、确认后的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对建立标准体系的企业进行标准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016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 self review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企业为确定其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活动。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
CNAS技术报告能管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技术报告为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能源绩效改进的确认提供指导。
本文件是一个指导性文件,不包含要求,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及CNAS认可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技术报告由CNAS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三星九千认证中心、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人:目录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5)5 能源绩效与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的关系 (5)6 能源绩效评价 (6)6.1 可比性确认 (6)6.2 评价方法 (7)7 能源绩效改进的确认 (13)7.1 能源绩效改进确认准则 (13)7.2 能源绩效改进表现形式 (14)附录A(资料性)能源绩效改进确认示例 (14)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1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认证过程中,认证机构为准确评价组织所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依托组织所建立的能源绩效参数体系,确定组织能源绩效是否持续改进,为认证机构证书的授予和保持提供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不同行业,在不同的生产/运行状况下所制定的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等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最终确认能源绩效是否改进的方法。
CNAS在对认证机构进行认可时,收集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对有关方法应用的证据,判定认证机构所进行认证的有效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13234-2009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28750-2012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ISO 50006:2014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energy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General principles and guidanceISO 50015:2014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Measuring energy performance using energy baselines (EnB) and 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nPI) —General principles and guidance3 术语和定义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总要求
8
目标管理
客户要求 公司目标 分析影响目标实现之过程 确定过程对应之职能部门
确定部门目标 确定影响部门目标实现之因素
因素A
因素B
确定级别目标 确定级别目标
目标考核
目标分析
目PPT标学习改交进流
1质量目标应:(1)与质量方针一致(2) 可测量(3)适用要求(4)顾客满意(5)予 以监视与沟通(6)适时更新(7)评价结果 2过程的KPI可放在组织的质量目标内 3公司质量目标来源:客户目标要求,
3、所需的过程:了解要做什么,怎 么去做
4顺序与相互间的作用:事情的顺序 与关联
5准则与方法:标准做这些的准则与 方法
6责任与权限:谁来做,谁去监管 7监视、测量:做这些要如何监督 8绩效指标:做这些事的输出评价 9改进:如何体现这些事的改进,记
录 10、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
行,验证的是结果 11、管理是越简单越好,因为往往
控制计划和过程FEMA的特殊批准
新产品导入的经验教训 供应链产品可追溯性 供应链中关于产品安全要求转移
反应计划 明确职责、升级过程和信息流
定义、顾客通知
培训
产品安全的潜在影响评价
PPT学习交流 产品或过程更改实施前应获批准
6
领 导 作 用 与 承 诺
以 顾 客 为 关 注 焦 点
基 础 工 作
领导承诺 质量方针 目标有分解 组织结构 职责划分 公司责任 过程拥有者 任命顾客代表
输出
1减少变差
2顾客满意
3交付和服务
PPT学习交流
3
过程设计和开发验证
操作者的工作指导来源
过程指导书
1FEMA 2控制计划 3工程图样和规范 4材料规范 5目视标准 6行业水准 7过程流程图 8场地平面布置 9特性矩阵 10 包装标准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和改进的理解要点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控制措施组合,应在得到确认后才能实施,必须证明其有效。 确认活动是在体系策划时、运行后以及体系发生变化时进行,为体系的适宜性和有 效性提供证据。
验证的目标 验证的目标是确保整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它涉及体系的各个方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
理解要点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验证是为了保证它与策划一样发挥作用,并按最新获得的信息
及时更新。正常发挥作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减少大量产品抽样和检验的需要。 验证大致可以分为日常和定期验证两个阶段。
日常验证活动采用的方法、程序和检验区分于甚至多于监控体系时所用的方法、 程序和检验。验证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例如,在一个小的商业组织的管理结构中可能仅有一个或者两个人,这项要求就不能达到。 为确保监视、检验和测量的准确性,企业应对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适用时包括软件、标准物质都要进行控制、校准和维护, 而且测量能力满足预期要求。 b) 识别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或更新的需求; 6,沟通获得的信息),验证活动结果分析以及管理评审的结论等更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就表现为体系的 不断更新。
另一种方法是寻求与另外一个企业合作,互相进行内部的审核。此外,外部的相关 方(如商会、咨询师和检验机构)也能提供独立审核。
定期验证活动涉及整个体系的评估(见GB/T 22000—2006的条)。通常是在管理和验 证的小组会议中完成,并评审一个阶段内所有的证据以确定体系是否按策划有效实施, 以及是否需要更新或改进。应保持会议记录,其中应包括所有做出与体系有关的决定, 至少应每年用此方法来验证整个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
在进行作为验证活动的内部审核(见GB/T 22000—2006 的条)时,应遵守审核的原则。 审核员应有能力完成审核,并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或过程,尽管他们可能来自相同的 工作区域或部门。例如,在一个小的商业组织的管理结构中可能仅有一个或者两个人, 这项要求就不能达到。在这种情况下要行使审核员的职责,建议管理者尝试从直接管 理运行中退出来,进行客观的审核。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评价实施指南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评价实施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评价实施指南一、引言在推进质量管理体系(QMS)标准化与优化过程中,为确保各类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本指南旨在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评价的实施方法与标准,以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培训资料
产 品
(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 设备、基础设施 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检验、验收和试验 方法技术标准
(二)基本要求 •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 a)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 配套。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保证技术标准实施。 b)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国家、行业、地方 标准。 c)体系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d)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体系表的框架下构造。 e)企业标准体系内标准之间相互协调。 f)企业标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协调并提供支持。 GB/T15496 5.1
产 品 标 准
采 购 技 术 标 准
工 艺 技 术 标 准
半 成 品 技 术 标 准
设 备 基 础 设 施 和 工 艺 装 备 技 术 标 准
检 验、 验 收 和、 试 验 方 法 技 术 标 准
测 量、 检 验 和 试 验 设 备 技 术 标 准
包 安 装、 装、 搬 交 运、 付 贮 技 存、 术 标 标 准 志 技 术 标 准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 机整体。
• 企业标准体系表(diagram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 图表。
Diagram:a plan, sketch, drawing, or outline designed to demonstrate or explain how something works or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s of a whole
• 是生产、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 • 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 是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加快新产品研发。 • 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 加强能源、信息管理,保障生产安全、维护
持续改进工作“七步法”
第一步:现状把握的方法。
现状把握------找出问题所在点
(1)根据问题意识,从“实际值”与“期待值”的差异中敏 锐洞察问题点。(图3)
计划完成率
★ 20%的差异
期待值:100%
90% 85%
实际值:80%
80% 时间
图3 从“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异中把握现 状
(2)依据公司的方针目标,以及本部门职责、本岗位的要 求,对比现状找出问题点。(见图4)
【冲压车间前端盖铆接不合格的改进案例】
一、现状把握
(1)近期冲压车间前端盖板铆接不合格件数上升。(见图16) (2)因前盖板铆接不合格,组装线多次停线,而且前盖板采 购单价高,发生不合格后无法修复,报废金额大。(见图17)
不合格
41 15
8
停线(分)
16
55 28
5月 6月 7月 图16
5月 6月 7月 图17
①明确作业构成的步骤、方法、责任、关系。 ②规定检查项目的检定、确认、警示、对照。 ③通过培训提高熟练度和作业素养。
(2)技术规格的标准化…技术经验的确实积累; (3)改进内容的装置化…彻底防止人为的差错; (4)改善过程的交流….改善意识、技能的转播; (5)“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进一步改进。
(3) 运用构思检查单激发思维 构思检查单
(1)能否排除(如果没有会怎样?) (2)能否相反(如果采用完全相反的方法?) (3)能否例外(如果着重在例外或异常情况) (4)能否变化(如果只将一部分变化?) (5)能否伸缩(如果放大或缩小,或两者结合?) (6)能否开合(如果分开再重新结合?) (7)能否集散(如果集中起来,或分散开来?) (8)能否加减(如果加减完成的内容?) (9)能否换序(如果调换完成的顺序?)
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GB/T 19273- 2003
b) 标准化 及相关法律 、法规 、规章和强制性标 准; c) 企业 标准体 系 系列 国家标准 :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以及 GB/T 13016和
GB/T 13017.
5 自我 评 价
5.1 自我评价的基本 条件 标 准 体 系 自我评价应具备 的基本条件 : a) 企 业 建 立起了满足企业生产 、经营、管理要求 的标准体 系 ,并在标 准体系文件批准发布后 ,有效
确认)。无论 是内部评价还是社会确认 ,评价 和确认人员都应坚 持和遵守 以下原则 ,以保证 评价 的公 正 性和有效性。
评 价 原 则如下 : a) 坚 持以事实和客观证据为判定依据的原则 ; b) 坚 持标准与实 际对照 的原 则; c) 坚 持 独立 、公正的原则 。 4.2 评价和确认 的依据 企 业 标 准体系评价和确认的依据如下 : a) 国 家有关 的方 针、政策 ;
5.3.2 评价程序 评 价 活 动按以下程 序进行 : a) 制 定评价计划 ; b) 成 立评价小组 ; c) 评 价准备 ; d) 评 价实施 ; e) 编 写 自我评 价报告和不合格报告(见附录 A中的表 A.3和表 A.4); f) 评 价结果处置 ; 8) 考 核奖惩 。
3.2
企业 标 准 体系水平确认 validationo fe nterprises tandards ystem 判 定 企 业建立和 实施 的标准 体系 以及相 关联 的标 准化 工作 是否 满足 企业 预定 要求 的 客观证 明
活动 。
4 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4.1 评 价的原则 企 业 标 准体 系实施企业 自我评 价(或 内部评价)和经标准化 主管部 门认 可的评价 机构的确 认(社 会
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答案
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产品过程固有特性2。
固有特性要求3。
寿命安全性4. 全过程全员5。
为顾客服务的思想6. 质量策划质量改进7. 制造使用8。
指挥和控制活动9。
顾客全部活动10。
产生实现11。
满足不满12。
输入输出活动13。
质量检验全面质量管理14. 质量全员参与顾客满意15。
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16。
规定功能总时间17. 时间内条件下能力18。
质量目标运行过程19. 事前预防因素20. PDCA21. 核心价值观共识22。
物质文化层精神文化层23. 期望向何处去24.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持续改进25.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26。
卓越绩效核心价值观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分系统27。
满足超越28。
功能组织要实现什么29. 输入输出活动30。
体系(系统) 管理有效性效率31. 指挥控制32. 最高管理者、全部意图、方向33。
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34。
管理成熟度35。
领导顾客与市场过程管理经营结果过程结果36。
识别管理相互作用37。
凝聚功能约束功能38。
自主管理39。
最高管理者40. 组织目标效率41. 标准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42. 3。
4ppm43。
数据波动44. 定义分析控制45。
统计技术识别、分析、诊断和改进46。
定性数据定量数据47. 分布中心接近48。
少数关键因素49. 成对变量50。
原因因果51。
定点定容定量52。
整理53. 装置或方法54. 5S活动目视管理55。
透明化界限化56。
问题解决课题达成57。
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创新型58. 人简化尽善尽美59. 原材料成品价值60。
信息系统61。
最佳秩序规则62。
系统性63。
有意义的数据64。
管理标准技术标准65。
测量结果被测量真值66。
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67。
质量改进68。
顾客满意69. 整顿清洁素养70. 整顿71。
采取措施72。
关注过程依据数据73。
比例总体74。
计量值计数值75. 关键影响因素76。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需确认过程攻略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需确认过程攻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确认过程是指在实施和运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步骤,确保体系的设计、文档的编制和实施的有效性。
以下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确认过程的攻略,供参考:1.制定确认计划:在确认过程开始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确认计划。
确定确认的范围、时间表、资源分配以及各个确认活动的责任人和方法等。
确保确认过程的顺利进行。
2.建立确认团队:根据确认计划,组建一个专门的确认团队。
确保团队成员具有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了解ISO9001标准的要求和程序。
3.了解组织需求:对组织的内外部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
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以及法律法规等其他要求。
从这些需求中获取信息,为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4.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根据ISO9001标准的要求,编制适用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记录表等。
确保文件的编制符合标准的要求,并反映出组织的实际情况。
5.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
包括员工培训、流程改进、内部审核等活动。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并提供持续的改进机会。
7.进行管理评审:定期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评估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审查业绩数据和客户反馈,并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根据评审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8.多方参与和合作:在确认过程中,多方参与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与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员工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共同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营。
9.坚持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不断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找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培养持续改进的文化和意识,推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10.外部审核和认证:在确认过程完成后,组织可以选择进行外部审核和认证。
通过外部认证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核,确认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质量确认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质量确认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
质量确认体系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确认体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质量确认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二、建设目标。
1. 建立全面的质量确认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2.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4. 建立完善的质量确认记录和数据分析体系,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三、建设内容。
1. 确定质量确认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
2. 制定质量确认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
3. 建立质量确认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4. 设立质量确认检查点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5. 建立质量确认记录和数据分析体系,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质量确认体系建设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具体任务。
2. 开展质量确认培训,对各岗位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其理解和掌握质量确认要求和操作规范。
3. 实施质量确认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严格执行质量要求。
4. 设立质量确认检查点和反馈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确认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并建立问题反馈机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5. 建立质量确认记录和数据分析体系,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效果评估。
1. 对质量确认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产品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员工质量意识提升等方面。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确认体系,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
六、总结。
质量确认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一种系统性、计划性的过程,旨在评估和确认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通过审核,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一、引言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质量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审核验证其体系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仅是规范和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手段,也是组织持续改进的重要工具。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旨在评估和确认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组织制定的内部程序和规范。
通过审核,可以发现潜在问题,推动组织改进,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2. 原则(1)客观性:审核人员应客观、中立地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
(2)透明度:审核过程应透明,相关文件应及时提供给被审核组织,避免信息不对称。
(3)综合性:审核应全面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流程、资源、记录等。
(4)合法性: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合法且有效。
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步骤1. 准备阶段在审核开始之前,审核人员需要对被审核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仔细审查,并准备好必要的审核工具和文档。
2. 开会阶段开会阶段是整个审核过程的核心,主要包括与组织管理层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访谈,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3. 获取审核证据通过观察、记录和文件检查等方式,审核人员需要收集足够的证据,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4. 问题识别和记录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非符合项或改进机会,审核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并与被审核组织讨论和确认。
5. 编写审核报告根据审核结果,审核人员应编写一份详尽的审核报告,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和改进建议等。
6. 审核结果确认审核报告应提交给被审核组织,被审核组织需要核实并提供纠正和预防措施,以解决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
iatf16949质量体系各章节管控要点
iatf16949质量体系各章节管控要点
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
- 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和组成
2. 规定部门间沟通方式
- 规定部门间沟通的沟通方式和流程
- 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问题
- 设立问题反馈机制
3. 管理资源
- 规划、分配、监督并优化资源的使用
- 确保设备、人员和资金的有效管理
4. 产品和过程设计
- 设计、开发、验证和确认产品和过程
- 资源管理和适用标准要求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 供应商管理
- 遵循公司供应商管理流程
-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
- 对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6. 质量控制
- 确定产品和过程的测量、分析和控制要求
- 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满足规定的标准
7. 过程控制
- 确保了解、分析和控制各个过程环节
- 开展各种预防措施以降低质量成本
8. 持续改进
- 识别持续改进机会
- 设立改进目标并实施计划
- 评价改进效果并持续追踪
9. 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
- 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价,明确问题、异常和趋势
- 基于数据制定决策,并跟踪执行的效果
10. 管理体系审计
-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
- 确保预防和改进行动已得到实施和改正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内容需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人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订了质量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标准体系水平确认: 判定企业建立和实 企业标准体系水平确认 施的标准体系以及相关联的标准化工作是否 满足企业预定要求的客观证明活动。
3
体系的持续改进与PDCA模式 体系的持续改进与PDCA模式 PDCA
企业标准化的持续改进,是企业整体业绩的有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成功的一个永恒目标和措 施。企业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是不断提高企业标准 化水平,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外 部环境变化等要求的能力的周而复始、循环上升的 过程。只有坚持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企业标准化工作才能不断进步,这种持续改进是永 无止境的。在标准化过程中建立戴明有效管理模式, 通过不断策划,不断实施,不断检查,不断处理, 促使企业标准体系持续改进,GB/T19273对体系的 评价与改进正是持续改进的重要方法。
9
企业申请确认应符合哪些条件? 企业申请确认应符合哪些条件?
经标准化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机构确认,实行企 业自愿申请的原则,申请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
1)应具有法人资格。 2)企业标准体系文件齐全,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满 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文件发布后,实施应在 六个月以上并能有效运行。 3)生产的所有产品必须有合法的标准,并有国家认可 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4)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必须经过标准化主管部门确 认或取得采标标志证书。 5)企业应设有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求的标准 化机构和人员并有明确 的标准化职责。
实施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 标准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 有效性进行的活动。
2
确认的概念
确认: 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 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客观证据: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实性数据 客观证据
注:客观证据可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 段获得。
16
不合格的分级不合格的分级-(2、3)
2)一般不合格: ①不是明显不符合标准要求 的不合格项。如员工没有穿、 戴防护服或相关标志,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各种记录、 表格、单据不规范等。 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图 纸的缺陷、设备的精度,包装、运输、储存过程中没有严 格按标准执行等因素影响到产品质量。 ③造成质量活动失效的不合格。如质量控制点没有针对关 键质量特征或工序进行控制。 3)轻微不合格: 轻微不合格是指孤立的、偶尔发生的并对产品质量无直接 影响的项目。如文件的发放没按要求、文件没有注日期或 经手人签字等。
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要求: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19
评分表中分数如何分配? 评分表中分数如何分配?
评分表中分数共计400分,其中:
------标准化工作要求 (80分) ------技术标准体系(120分) ------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100分)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监督与持续改进
14
怎样判定不合格项? 怎样判定不合格项?
GB/T19000定义: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 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标准体系文件不合格。主要包括文件不齐全,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格式、内容、要求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 2)设备不合格(包括检验、检测设备和仪器)。设备不在正常的使用 状态,没有进行周期性的检定、检修,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3)产品不合格(包括采购的产品、半成品及成品)。主要是产品不符 合标准要求。 4)人员不合格。只要是员工的技能素质没有达到培训要求也标准规定, 需持证的岗位没有持证上岗。 5)环境不合格。主要是办公室、厂房、车间、厂区周围环境及排放不 符合标准要求。 6)其他不合格。主要包括安全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等不符合标准要求, 有些文件或标准未做规定的项目。
15
不合格的分级不合格的分级-(1)
1)严重不合格: ①企业制定的标准体系文件与国家系列标准严重不符, 缺少或遗漏关键部门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有标准但关键部门或控制过程没有按标准实施。 ②造成系统性失效的不合格。如采购没有按标准严格执 行,由于原材料不合格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等。 ③造成区域性失效的不合格。标准体系没有覆盖到所有 部门、车间,造成某个部门或某个产品未按标准进行质量 控制。 ④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合格。如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检 查,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⑤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的不合格。
8
企业进行自我评价的条件
企业开展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应具备几项基本条件: 1)企业建立起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求的标准体 系,并在标准体系文件批准发布后,有效实施在三个月以上。 2)企业应设有专职或兼职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明 确的标准化职能。 3)企业 全体员工应经过标准化专业知识的培训,熟悉企业 方针、目标和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权限; 4)企业最高管理者和中层以上 管理者,应熟悉国家有关标 准化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企业标准体系文件的有关 内容。 5)成立 了由最高管理者代表领导的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小 组 ,并制定了较完整的评价计划。
13
企业标准体系确认的方法
确认方法一般是采用检查记录表和评分表,并 通过提问、观察、听对方陈述、检查、比对、 验证等评价方式进行,从中获取客观证据,对 标准体系文件及实施过程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 行打分,根据评分表的最后得分,确定企业建 立的标准体系是否合格,并向被确认方提供评 价报告和确认结论。 检查记录表与企业内部评价的检查句路表格式 相同,该表应在标准体系确认前,由评价、确 认专家组编制。
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
GB/T19273—2003 第七章 GB/T19273 2003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与改进
1
评价的概念
体系评价: 体系评价:例如体系审核和体系评审以及自我评
定,在涉及的范围上可以有所不同,并可包括许多 活动。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企业为确定其建立和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
11
对确认组织机构的 要求
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确认机构或中介组织 可以是协会、学会,也可是从事标准化研究、咨询服务的 其他组织。应具备以下条件:
1)应具有法人资格。 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办公地点。 2 3)注册资本金在10万元以上。 4)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至少要有两名 以上专职标准体 系评价人员。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评分:总分数为400分,另外还有加分为 100分。 如果达到了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加分表中评价要求的规定就可 以加分。
20
AAAA制分数标准如何分配? AAAA制分数标准如何分配? 制分数标准如何分配
4
企业标准体系的自我评价和确认
1)在进行企业标准体系评价或确认时,应对标准化过程提 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
一、标准化的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二、企业所建立的标准体系中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三、各项标准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四、在实现标准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综合上述问题的答案,便可以确认标准化评价结果。
18
纠正与纠正措施
ISO9000-2000(GB/T19000-2000)定义: 纠正: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注1: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 注2:返工或降级可作为纠正的示例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 纠正措施: 因所采取的措施。 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 止发生。 注3:纠正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
7
内部评价与外部确认的关系
企业应以内部评价为主,争取社会认可,评价与确 认相结合。 内部评价不同于外部评价、确认,它是按照评价的 基本要求和企业的自身特点由企业自己组织策划和 实施评价。而外部评价和确认,是经标准化行政主 管部门认可的评价机构,按照规定的组织程序和要 求对企业进行的评价和确认。虽然内部评价和经标 准化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机构的评价、确认两者有 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内部评价是企业建造自我完善平台的十分必要的一 种机制,但仅靠内部评价后,尚不能得到社会认可, 因此作为企业日常工作应以内部评价为主,适时应 作外部确认。
5
为什么要对体系进行பைடு நூலகம்我评价? 为什么要对体系进行自我评价?
企业自我评价是第一方审核,是一种参照某管理体 系要求或某种优秀模式对企业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 的全面和系统的评审。企业为 确定其建立和实施 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 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 性进行的活动。 企业自我评价是按照评价的基本要求和企业的自身 特点由企业自己组织策划和实施评价。企业 标准 体系自我评价的根本思想是:通过对过程的评价来 测量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情况,寻求过程改进的机 会以改进企业标准体系。对过程的评价包括:识别 过程的优点和缺点,分析不合格的 原因,指导组 织确定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程度并识别改进的区域, 帮助组织确定何处投入改进资源。 6
10
体系的确认有哪些否决条件? 体系的确认有哪些否决条件?
GB/T19273—2003中给出了三条标准体系确认的否决条件: 1)企业未建立和运行有效的企业标准体系,产品标准覆盖 率未达到100%,进行无标生产或产品不能满足国家、行业 或地方强制性标准的 。 2)企业三年内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职业健康、 环境管理等事故,而受到国家、地方通报或处分的。通报 包括国家或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在新闻媒体上的批评和曝光 者。 3)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抽查产品质量未达到产品标准 要求的。两年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 以上凡有 其中一项者,均不得申请企业标准体系的社会确 认。
为什么企业要申请对标准体系进 行社会确认? 行社会确认?
确认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 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企业标准体系水平确认, 一般是请有资质的组织和专家依据《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要求对企业进行第三方评价,以判定 企业建立 和实施的标准体系以及相关联 的标准化 工作是否满足企业预定要求的客观证明活动。 通过对标准体系的确认,企业可以发现和找出在生 产、经营和管理各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 通过制定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达到进一步完善标准 体系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