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矫与余光中乡愁诗的比较

合集下载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都是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虽然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一个是在海外的流浪之中写下,一个则是在国内的深夜之中写成,但是两人都以个人的视角,从感官和情感出发,将对故乡的回忆与思考流露出来。

余光中的诗在结构上较为严谨,每一句都写得十分精炼。

他以小溪、村庄、菜园等诸多细节来描绘故乡的万般风情。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则深刻而含蓄,反映了他多年离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他通过对故乡的“石头、水泥、钢铁”等现代化建设的反思,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而席慕蓉的诗则更加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音乐性。

她通过对故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情味道的描摹,营造出极具诗意的氛围。

同时,她的诗歌中还蕴含着对亲情、友情和家庭的热爱和思念。

她用诗歌来表达对故乡的深情,让人们仿佛能够听到诵读者的心声。

总的来说,两首《乡愁》都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余光中的诗注重细节、精简而富含思考,而席慕蓉的诗则更加凸显出诗歌语言的美感和音乐美。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两首《乡愁》都是对人类故土情感最为深刻和真挚的赞歌。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一.作者简介: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

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为“五陵少年”。

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

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诗集有《舟子悲歌》《蓝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

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

二.作品品析: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

一起来回味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乡愁》一诗语言的质朴之美在于如同口语,富于生活气息;典雅之美又在于精丽,富有独特的韵味,是经过锤炼加工的。

1、时间词美:“小时侯、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递增;2、名词的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3、数量词的美:“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在于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4、叠词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的使用,增加了句子的音韵感,富有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5、方位词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显示了空间的距离,反复应用使人感受到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

6、另外,“乡愁是……”这一句式又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三.拓展阅读:1.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节选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

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完整word版)余光中与席慕容同名《乡愁》诗歌的比较分析

(完整word版)余光中与席慕容同名《乡愁》诗歌的比较分析

余光中与席慕容同名《乡愁》诗歌的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相同点:1.作者的时代背景相同2.抒发的思想感情相同3都是按时间顺序写的4.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词方法这两首诗的不同点:1.余光中的《乡愁》感情朴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席慕容的《乡愁》比较含蓄。

2.余光中的《乡愁》是抒情诗,而席慕容的《乡愁》是散文诗。

解析: 从表达上看余诗用多节来表达主题,而席诗则短小,一节包含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余诗的节奏分明,每一节结构匀称,而席诗则没有这样的限制;余诗在表达上用时间来作为线索,而席诗则以意象为主来体现主题。

余光中的《乡愁》诗用衬托的方式,从远到近,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一层又一层铺叙出乡愁之浓.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个的小故事,那麽席慕容的《乡愁》则为大家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女诗人用超凡的想象力,新奇的比喻,缠绵的情思,细腻的表现了乡愁的主题。

同题《乡愁》都把无形的魂牵梦绕的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愁思之重。

这两首诗的作者有着相似的背景。

我们知道,余光中是在抗日战争中随父母逃难到江苏、上海等地,而后随家到香港,1949年赴台湾的,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

席慕容是个生活在台湾的大陆人,她的故乡在大草原上,后来赴台生活。

故乡时时在她的梦里。

俩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现实对故乡的渴望都存在于空间阻隔的纷繁中,还存在于旷远的时空中,只有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在诗中,都体现了一个主题,家始终是每个人的归属,身处异地、他乡,家是心中唯一的挂牵,思乡、念乡之情决不会随时间而变淡,只会日益增添,永难相忘,只会眷恋着故乡的一切一切,至纯至真的乡情哟。

这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余光中在诗中把乡愁比喻化为四种具体的事物,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写进书信寄给家人,故把乡愁喻为邮票;长大后,与家人分居两地,船是与家人团聚的媒介,是乡愁的寄托,所以把乡愁喻为船票;后来,母亲的离世,与至亲的阴阳两隔,让作者失去了支撑的力量,于是作者就把愁绪比作为坟墓;而现在,由于政治原因,两岸人民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统一的那种强烈的渴望。

余光中《乡愁》美学分析

余光中《乡愁》美学分析

余光中《乡愁》美学分析
《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首著名诗歌,它描绘了一个乡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
家乡的思念之情。

《乡愁》以深沉的语言和抒情的语调,把乡村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心
醉神迷。

诗中描写的乡村景象,如“林荫道上,烟火气清淡”,“江山如此多娇”,“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白鸟报晓声,秋雁叫夕阳”,把乡村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怀念故乡。

此外,诗中还把乡村的景象与作者的思念情绪联系起来,如“乡愁”、“梦里
相思”、“恨别鸟惊心”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乡愁,不仅是对家乡的思念,更是对家乡的热爱,是一种深沉的情感。

总之,《乡愁》是一首经典的诗歌,它以深沉的语言和抒情的语调,把乡村的
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把乡愁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作为两首代表性的诗歌歌曲,展现了不同的乡愁情感。

余光中的《乡愁》深刻地表达了乡村的荒凉与人们的离散,表现出一种沉重的乡愁情感。

席慕蓉的《乡愁》则更多地关注了乡村的美好与历史的传承,表现出一种深情的乡愁情感。

在余光中的《乡愁》中,作者通过描绘家乡的种种痛苦与不幸,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刻怀念,并对人性的沉沦与贪婪进行了批判。

诗中的“发如飞蓬,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表现出对抗战时期的苦难与牺牲的缅怀,同时也反映出战争与贪婪所带来的伤害与破坏。

余光中通过描绘这些情景,表现出一种沉重的乡愁情感,让人感受到家乡的离散与荒凉。

与之不同的是,席慕蓉的《乡愁》更多地关注了乡村的美好与历史的传承。

歌曲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表现出了乡村的美景与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情的乡愁情感。

席慕蓉在歌曲中还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让人感受到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总之,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虽然表现的是同一个主题,但却展现出不同的情感与角度。

余光中表现出了一种沉重的乡愁情感,而席慕蓉则更多地关注了乡村的美好与历史的传承,表现出一种深情的乡愁情感。

无论是哪种表现方式,都让人感受到了家乡的深情与厚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8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8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8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不包括( )。

A.《白雪的赞歌》B.《甘蔗林——青纱帐》C.《-个和八个》D.《将军三部曲》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缅怀革命历史的作品不包括( )。

A.《芙蓉镇》B.《古船》C.《白鹿原》D.《红岩》3. 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 )。

A.《今天》B.《星星》C.《诗刊》D.《明天》4.以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为题材,反映商业文化百味俱全的深层结构和人生苍凉无奈的辛酸况味的话剧是( )。

A.《恋爱的犀牛》B.《茶馆》C.《天下第一楼》D.《车站》5.贾平凹以自己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表现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的作品是( )。

A.《浮躁》B.《废都》C.《秦腔》D.《商州》6.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创作的( )。

A.柯云路B.汪曾祺C.郑义D.刘绍棠7.《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

A.竹西B.司猗纹C.苏眉D.庄老太8.文学笔记《虚伪的作品》的作者是( )。

A.余华B.马原C.格非D.残雪9.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于1967年开始创作,没有明确时代背景和真实历史人物,有着极强政治隐喻性的是( )。

A.《碧血剑》B.《笑傲江湖》C.《神雕侠侣》D.《射雕英雄传》10.被华人文学史家夏志清称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的台湾作家是( )。

A.李昂B.张大春C.陈映真D.白先勇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1.《铁木前传》中,作者塑造的最为鲜活的女性形象是小满儿,一个爱打扮、爱漂亮、不安分、不上进的个人主义者。

12.延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一批针砭革命队伍里某些不正之风的文学作品,如丁玲的《在医院中》和王实味的《野百合花》。

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

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

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台湾诗人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一、余光中简介1、生平余光中(1928—),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等。

2、创作风格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

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

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

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港台文学之二:乡愁文学与余光中共21页文档

港台文学之二:乡愁文学与余光中共21页文档

1
0





寄傲Βιβλιοθήκη ,审容膝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港台文学之二:乡愁文学与余光中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Thank you

余光中诗选读后心得

余光中诗选读后心得

余光中诗选读后心得
在阅读《余光中诗选》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余光中的诗歌所吸引。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通过这次阅读,我对余光中的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余光中的诗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起来既有节奏感又富有韵味。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更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乡愁》一诗中,他用“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四个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于祖国的忧思。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和祖国的深厚情感。

其次,余光中的诗歌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他的诗歌常常以人生为主题,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

在《寻李白》一诗中,他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首诗表达了对李白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

通过这首诗,我意识到人生应该追求自由和个性,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活出自己的价值。

最后,我认为《余光中诗选》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诗歌作品集,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人生哲学。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余光中的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阅读经历。

总之,《余光中诗选》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集。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余光中的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阅读经历。

余光中乡愁诗歌鉴赏考研

余光中乡愁诗歌鉴赏考研

余光中乡愁诗歌鉴赏考研余光中(1930-2017),原名余宗鲁,字子洲,著名的中国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诗体学家,清华大学文学院名誉教授,“文坛三老”之一。

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学术期刊、传媒报刊,还出版有多部诗歌集、小说、散文集,有《余光中诗话:文治思想与民俗审视》、《余光中诗话:唯心主义及其它》、《余光中诗话》、《余光中乡愁诗歌义解》等,诗作也写到慈善、思想、心灵、文化、社会等方面。

二、余光中乡愁诗歌分析余光中用乡愁味道贴切地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和审美情趣,是中国当代诗中最重要的一种诗歌风格。

他的乡愁诗歌对古代乡土文学的热爱和回归,把乡土文艺文化的元素融入诗歌,使乡愁诗歌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其乡愁诗歌既有古代文言文的典雅品格,又有现代文言文的隽永体现,可以说是把古今文言文的精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言文诗歌。

余光中乡愁诗歌着重描写中国古代乡土文学中的老家和老乡,在他的乡愁诗歌中可以看到古乡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乡土文化的历史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他的乡愁诗歌有的充满了深厚的乡土情感,有的又表现出乡土文化中的古朴和乡间传统,让人唏嘘不已。

余光中乡愁诗歌具有深沉的悲怆情绪,诗中的乡愁有的是对家乡的怀念,想念家乡的传统习俗和乡土文化,有的是对家乡的离别之情,由于时代变化,诗人在家乡看到的不再是昔日的家乡,只有乡愁情绪油然而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深沉哀伤。

三、余光中乡愁诗歌的特色1、语言特色余光中乡愁诗歌的语言特色非常明显,他的作品大多使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结构严谨,文字用典自然,有古典诗歌的华丽和精致,又有现代诗歌的细腻和优美,使余光中乡愁诗歌有着独特的文言文风格。

2、情感特色余光中乡愁诗歌的情感特色也十分突出,他的乡愁诗歌一方面以伤感情怀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乡愁之情,另一方面以豪迈坚守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人感受到乡土文学独有的神韵。

3、文化特色余光中乡愁诗歌的文化特色也十分明显,他的乡愁诗歌多采用当地的民间故事、民谣、传说、习俗等元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出农耕文化的积淀和历史沉淀,使诗歌更加充满生机。

《乡愁》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乡愁》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乡愁》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曹菊玲(川外2013级翻译硕士教学1班文学翻译批评与鉴赏学期课程论文)摘要: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首广为人知的诗歌,曾被众多学者翻译成英文,本文将对赵俊华译本和杨钟琰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原作的分析、译文的准确性、译文风格以及对原文意象的把握入手进行赏析,指出两译本的不足和精彩之处。

关键词:《乡愁》;原诗的分析;准确性;风格;意象的把握1.原诗的分析作者余光中出生于大陆,抗战爆发后在多地颠沛流离,最后22岁时移居台湾。

20多年都未回到大陆,作者思乡情切,于上世纪70年代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但是当时大陆与台湾关系正处于紧张时期,思而不得的痛苦与惆怅包含于整首诗中。

全诗为四节诗,节与节之间完全对称,四句一节,共十六句,节奏感、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且这首诗语言简洁,朴实无华,但是却表达了深刻的内涵。

从整体上看,作者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以时空的隔离和变化来推进情感的表达,最后一句对大陆的思念,一下子由个人哀愁扩大到国家分裂之愁,因而带有历史的厚重感。

【原诗】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译诗】(1) 赵俊华译HomesickAs a boy,I was homesick for a tiny stamp,—I was here,Mom lived alone over there.When grow up,I was homesick for a small ship ticket.—I was here,My bride remained over there.Later on,I was homesick for a little tomb.—I was here,Mother rested over there.And to-day,I am homesick for a shallow strait,—I am here,The Mainland lies over there.(2)杨钟琰译NostalgiaWhen I was a child,Nostalgia seemed a small stamp:"Here am Iand there my mother."Then I was a grown-up,Nostalgia became a traveling ticket:"Here am IAnd there my bride."During the later yearsNostalgia turned to be a graveyard:"Here am IAnd yonder my mother."And now at presentNostalgia looms large to be a channel:"Here am Iand yonder my Continent!"2 准确性一直以来,翻译界对严复“信、达、雅”翻译的标准是比较推崇的。

海峡彼岸游子的乡愁——评余光中《乡愁》

海峡彼岸游子的乡愁——评余光中《乡愁》

海峡彼岸游子的乡愁 ——评余光中《乡愁》文/张雪松无论何时何地,对于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无比深情。

北京的四合院,江南古镇的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石板街乌篷船,以及石头剪子布和浓浓的年味,那是关于“乡愁”的经典记忆。

“乡愁”,总是随着距离故乡的越远而越扩大,以至身处异域他乡,故乡也就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故乡。

以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以精练的文字整齐的句式和谐的节奏,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含蓄朦胧的词语作为审美意象,将无形抽象的“乡愁”升华为可触可感的具体形象,并以一个个叠字:“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作为修饰词,于寥寥数语中婉曲表达了海峡彼岸游子对于故乡对于祖国的深深思念之情!每节各以一句肯定句,表示“乡愁”在此时诗人心中的感觉是不容置疑的。

在作者笔下,对于“乡愁”的感觉,并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沧桑的递增、苦痛的积淀,而不断递增厚重。

为增强这种“厚重”,作者特地在每节第一句,各以一个时间代词说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或许是由于“少年不识愁滋味”,因而,诗人儿时的乡愁总是那样“清浅”——“小时候”,令人感觉此时正是诗人无忧无虑的童年风华正茂的少年,诗人的人生正仿佛一张白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此处作者省略了两个“但”字,作者感情的拐点,说明人生沧桑的积淀使作者对于“乡愁”有着一种理性的认识——“谁能想到‘乡愁’也是那样浸泡着酸楚的泪水呢!”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

由于种种原因,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诗人忍受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巨大痛苦。

1972年,于台北厦门街旧居内,苦痛的积淀终使作者拿起笔来,将无限思乡之情倾诉于笔下。

——瞬间的灵感却得到思想的永恒。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初到台湾,尚处“弱冠”,正值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

因而,对于人生对于世事的感觉总是美好的,诚然也应包括“乡愁”。

余光中诗歌的《乡愁》赏析

余光中诗歌的《乡愁》赏析

余光中诗歌的《乡愁》赏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余光中诗歌的《乡愁》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余光中诗歌的《乡愁》赏析篇1余光中的一首“乡愁”,道尽了两岸的同胞骨肉分离,怀乡思亲和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希望。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两岸局势紧张,两岸处于隔绝状态,禁止任何的交往。

许多人的怀乡思亲之情无法表达,他们便借助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怀乡思亲之情。

随着这种文学现象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抒发自己怀乡思亲的文学题材——乡愁文学。

乡情,一只永远唱不完的歌;乡愁,一种无药可医的病;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是游子永远的情结。

它们蛊惑了无数漂泊的游子,也形成了海外中国人永远挣不脱的心结,多少年又是多少代。

台湾文学中的乡愁意识,是台湾特定历史中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诗人的生命体验。

三百多年以来,台湾这块土地上反复上演着分离与回归,在这个历史场域中发展起来的台湾文学笼罩着浓厚的乡愁意识。

在描写乡愁的作品中,余光中一首《乡愁》把乡愁表达的淋漓尽致,不但广泛流传于海内外,还被人谱成曲传唱。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浅析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

浅析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

浅析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浅析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离的独特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那就是风靡于台湾的“乡愁文学”。

在台湾的“乡愁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其中不乏此类诗歌的代表人物如:余光中、洛夫、纪弦等。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浅析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希望对你有帮助。

思乡是一个中国人心中崇尚的“孝”的观念与情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道出了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中国人的思乡情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思乡之情,连月都是故乡的明;“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对在家乡时窗前的寒梅是否开花这区区小事都牵肠挂肚,深挚地表达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描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心路历程:叶落归根,去者还乡,走回归程,给自己的一生划个圆满的句号,这或许是许多漂泊者的最终归宿。

可见,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老的情结。

以下是我对这类诗的代表作的赏析和理解。

余光中的《乡愁》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有关思乡的佳作。

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们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歌的最后,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余光中《乡愁》诗艺术魅力

余光中《乡愁》诗艺术魅力

余光中《乡愁》诗艺术魅力余光中《乡愁》诗艺术魅力余光中先生是台湾当代诗坛的大家,在他近千首诗歌作品中,数量最多、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以乡愁为题材的乡愁诗。

乡愁自古都是诗人创作的母题之一,在此方面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也不乏其人。

可能是由于年少求学时邮票传书的相同经历引起了无数学子的共鸣,加之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同胞长期隔绝,每一个炎黄子孙期盼祖国一统,手足团聚的爱国情怀始终无法释怀的缘故,余光中的《乡愁》诗从诞生之日便受到海峡两岸人民格外的青睐,至今从未走出每一个中国人的视线。

除了以上原因外,《乡愁》诗作本身通过完美表现形式表达伟大爱国情思,凭借高超艺术造诣驾驭表现形式所营造的独特而完美的艺术空间,以及彰显出的唯美、鲜活、独特、永恒的艺术特质也是吸引无数学者不断探究汲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就其艺术特质尝试探究一二。

一、构思精妙,双维掘进《乡愁》诗构思精妙是其主要艺术特色之一。

诗人将他绵长的思乡之情和强烈的爱国之情构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在纵的时间里纵情跳跃,在横的地域上追忆驰骋,双维共进直至将整部诗篇推向艺术的高峰。

时间维度上,诗人选取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段,犹如一条金线,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一线串珠,以时间为序,详尽描绘出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和对祖国母亲与日俱增的绵绵情思。

空问维度上,诗人以时间为轴线,按照个人特定时段所进发出的特定情感,将四个特定的场景依次展现,并使其自然形成递进之势,逐级推进。

前三节诗犹如海面从风平浪静逐渐小风涟漪,诗人情感犹如倾诉从如怨如诉渐次轻声低泣,直至“浅浅的海峡”由于人为原因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难以逾越的汪洋的场景一出,和风涟漪的海面骤起滔天巨浪,铺天盖地,撼动宇宙;轻声低泣诗人突然放声号啕,哭天抢地,声达天籁。

至此,纵横交错的.双维,共同将诗作推向了艺术的巅峰,诗人用一人乡愁,打开了海峡两岸数以亿计华人的心扉。

余光中和席慕容《乡愁》的比较

余光中和席慕容《乡愁》的比较

余光中和席慕容《乡愁》的比较余光中和席慕容《乡愁》的比较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这四句诗在今天看来,无论从词语和技巧上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首先把抽象化了事物“乡愁”比作具象化的事物“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再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两岸之间的距离,正是这种无法走近的距离产生了主体情感的波澜。

全诗按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展开了线性思绪,仿佛乡愁就像这种长长的缠绵的线,缠绕心间、撩拨心怀。

最初这种乡愁还可以用“邮票、船票”寄托,可是后来就是生死离别的无可释怀了,最后诗歌落脚于政治原因,诗就有了广度和宽带。

最后一节,有人说体现了盼望祖国统一,个人之思上升到家国之念。

诗歌具有蕴藉和多义性,“浅浅的台湾海峡”,是一种政治的无奈,也是一种心灵的无奈,因为小小的个人在强大的意识形态之中是渺小的。

此外“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性质性形容词,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产生不了巨大的伤害的,微波不兴的,实际上给人的情感是逐渐哀痛的、无何奈何的、生死离别的。

因此除了增强了诗歌节奏感、韵律感,在情感上还增加了诗歌的巨大张力。

虽然我们看这首诗无一处奇绝、无一处技巧,但是是心灵的歌。

比较席慕容的《乡愁》:“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里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 第一节也是运用了比喻把故乡比作清远的“笛”,月夜里想起的不是笛声,而是乡愁。

在中国诗词里“笛子”是诗人非常喜欢的意象。

何其芳的《秋天》里的最后一节:牛背山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含夏夜的'香和热的笛孔。

在古典诗词里笛音是清远、凄切的,寄托哀怨怅惋情思的具象。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余光中《乡愁》及仿写作文《人与路》【《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简析】余光中的《乡愁》体现了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内心的思国爱乡情感。

用"邮票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用坟墓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浓烈的亲情;用船票表达对新婚妻子的想念,这是热烈的爱情;而海峡测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这是深沉的爱国之情。

这几组形象构成了乡愁的丰富内涵,使乡愁有了更明确的寄托。

四个意象邮票对母亲的思念坟墓对母亲的怀念船票对妻子的想念海峡对祖国的眷恋【赏析】《乡愁》是游子深情的顾盼,是一曲清婉而柔美的回忆。

自古游子远游,都会情不自禁的触景生情,吟上那么一首乡愁之诗。

乡愁是人患上的一种毒药。

余光中以“乡愁诗人”著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乡愁》一诗的广为流传;大众对于《乡愁》相当熟悉,它之所以得以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简单,且对诗人不同时期的、内涵不同的乡愁通过四个不同的意象做了高度的概括;而“大陆在那头”一句煞尾,更使这首诗顿上一个境界读《乡愁》这首诗,从而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诗人心中那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盼望民族统一的思想感情。

对于我们常人而言乡愁就是对故乡的思念,家人的想念,不会有那么高的高度去思考。

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

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蔡其矫 故乡的诗

蔡其矫 故乡的诗

蔡其矫《故乡的诗》赏析
蔡其矫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故乡的诗》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

在这
首诗中,他描绘了自己离开故乡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美景和亲人的怀念。

诗歌开头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尤其是每当夜晚,月亮高挂时,这种思乡之情更加强烈。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小时候在家乡的种种美好时光,如“骑上牛背去放牧,吹起柳笛
唱红歌”,这些回忆让他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然而,现实中的他却远离家乡,无法回到过去。

这使得他倍感悲伤和无助,他感叹道:“当我长大后离开了故乡,奔向那迷雾重重的大都市。

”在大都市中,他感受到了陌生和孤独,这种感受与他在家乡时的温馨和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愿意放弃一切回到家乡,重新开始。

他写道:“如果能回到那曾经的小村庄,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归去。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故乡的诗》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歌,它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挚和深情,以及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
人生的感悟。

《乡愁》名家鉴赏

《乡愁》名家鉴赏

《乡愁》名家鉴赏《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下面是《乡愁》名家鉴赏,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给诗歌增添传统的色彩余光中曾经说过,他的乡愁诗写的就是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

无论是写李广、王昭君,屈原、李白,还是写荆轲刺秦、夸父逐日,都有一条清晰的“中国情结”贯穿其中。

尽管他的诗文中受到一些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在他的诗歌中还是以“蓝墨水的上游是黄河”来表明他的文化传承中仍受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遗韵和对中华民族的怀思永不会改变。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仍可以清晰地看到《诗经》的身影。

用他的话说:“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余光中的祖父余东有曾告诫子孙“富贵贫贱,同是人也,特其遇之不同耳。

倘吾厚富贵而薄贫贱,是贵势而贱人也”。

中华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都使得余光中的诗歌饱含传统的理念,呈现传统的色彩。

二、给传统补充时代的因素虽然余光中初期的诗歌创作曾受欧美现代派的影响,但在五六十年代的诗歌论争中,他却反戈一击,批评了现代派诗歌内容虚无、表现晦涩的恶性西化倾向,主张将传统与现代融于一炉。

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毅然决然地把自己的笔伸向大陆,“去沾汨罗的波涛,易水的寒波”。

因此《乡愁》一诗的主题虽然是传统的,但却具有鲜明的地域感和时代特征。

通读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的视角非常新颖,表现技巧非常圆熟,悄然无声地将传统无形地融合在现实之中,将个人的悲欢离合融合在对祖国之爱、对民族之恋之中。

强烈地表现了海外游子要求结束中华民族分裂的局面、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憬。

所以说这首《乡愁》,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

在这首诗中作者找到了无可替代的意象来表现难以捕捉的乡愁情绪,传达的强烈而鲜明的现实意义。

余光中说他的这首诗“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其矫与余光中乡愁诗的比较吴绵绵(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362000)摘要:当代著名诗人蔡其矫、余光中都是泉州籍,都在50年代开始写作乡愁诗。

他们一个在大陆,一个在台湾,他们乡愁诗的情感变化都随年代的变迁而变化;创作技巧也各具特色,产生了不少经典的乡愁诗作,为我国当代乡愁诗的发展树立了经典的范例。

关键词:蔡其矫;余光中;乡愁诗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29(2011)06-0039-06收稿日期:2011-10-20作者简介:吴绵绵,男,福建泉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和地方文学。

龙岩学院学报JOURNAL OF LONGYAN UNIVERSITY2011年12月第29卷第6期December 2011Vol.29No.6泉州在中国当代诗坛出了三大杰出诗人———蔡其矫、余光中和舒婷,这种现象即使在中国历代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

这三大诗人虽是泉州人,但父母离乡背井,他们从小出生异地(蔡其矫六岁随父母去印尼泗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舒婷出生于龙海石码)。

特别蔡其矫和余光中青少年离开大陆离开故乡,对故国家园都有一种梦绕魂牵的眷念,这也许是他们写了大量乡愁诗的原因吧。

一、各阶段的情感变化与比较跨入二十一世纪,蔡其矫和余光中都把乡愁诗结成专集,2002年由蔡其矫自己选编,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乡土诗专集《南曲》,诗集辑录了74首,其中乡愁诗占了大半。

2009年由南京大学胡有清教授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乡愁诗专集《乡愁四韵》,辑录近60首。

蔡其矫乡愁诗集中写福建(特别泉州),余光中乡愁诗集中写大陆。

原因笔者估计是蔡其矫客居北京,余光中客居台湾。

同是写乡愁,蔡其矫大都写怀乡念土,余光中大都写恋国思乡。

蔡其矫的乡愁诗大概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6年,第二阶段是1958年后被贬回福建老家至1977年,第三阶段是1978年至逝世。

蔡其矫青少年辗转在印尼泗水、上海、延安和北京,但对故土的思念却久久不忘,1956年诗人38岁时,这种蓄积已久的情感突然爆发出来,连续不断地写了不少抒发乡愁的名篇。

“南曲”对诗人一生来说是一曲牵肠挂肚、无法排遣幽怨的乐曲,诗人有三次专写“南曲”,在《南曲》中诗人听到:“而歌唱者悠长缓慢的歌声,正诉说着无穷的相思和怨恨。

”他从南曲的乐器洞箫中听到了“悲鸣”,从琵琶声中听到了“哀啼”。

故乡给诗人的印象总是痛苦的,同年写的《南曲又一章》描绘南方少女“湿的眼帘”、“低低的叹息”,同样给人忧怨的感觉。

诗人对故乡的榕树情有独钟,他认为榕树的坚韧和包容的性格,“充分表现我故乡的性格”。

1957、1958年诗人发表姐妹篇《雾中汉水》、《川江号子》为苦难的民众呼喊,惹怒了当权者,1958年他被贬回福建老家。

忧国与乡愁的纠结,使诗人欲罢不能,这时诗人写的乡愁诗更多更深沉,最典型的是《红甲吹》(泉州人把“唢呐”叫“红甲吹”),他感觉乡情“这好比是收藏已久的玫瑰,/水分消失了,可香气长存。

”(1964)他认为自己的家乡晋江园坂村太穷困了,“忧郁的黑瓦,/哀伤的红砖,/白日里也只有深沉的感叹!”(《1932年的园坂》,1964)1962年,诗人自由受到限制,心里无比惆怅,他借用九鲤湖瀑布抒发自己的感慨,感叹道:“在荒无人烟的狭窄沟壑里/怅对天空直到今日?”(《九鲤湖瀑布》,1962)蔡其矫具有宽容、洒脱的性格,但对善恶始终爱憎分明;他对邪恶势力历来都毫不妥协,许多诗作都是借抒发乡愁,表达对邪恶势力的不满和反对。

他借用故乡著名的水果“荔枝”表达自己的立场:“相亲雨露,/厌恶风霜。

”(《荔枝》,1962)“在正义得到胜利的背后,/其实是奸雄在横行一时。

”(《梨园戏》,1964)“把悲伤的南曲/唱得多么激昂而又深沉。

/他在表达怎样的心情/是对背信弃义的斥责/还是对邪恶发出彻骨的忿恨?”(《南音清唱》,1962)诗人将乡愁与政治结合在一块,无疑使乡愁诗的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到了晚年,诗人的乡愁还绵绵不绝,“穿过竹林疏声/拂动渺茫的树顶/渐渐变成飒飒的凉风/和远浪呜咽的低音/随着萧萧的暮雨凄零/充满乡愁/也充满酸辛//终于雨过风清/升起平静的云……”。

(《洞箫》,1981)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新时期,诗人的心境平静了许多,他每年都经常在北京与福建两地奔波。

他晚年喜忧参半,喜的是“四人帮”倒台,忧的是百废俱兴,文艺复兴道路艰难曲折,在他的鼓励和扶持下,家乡形成了一批批喜爱诗歌的青年群体,但担大梁者惟舒婷一人而已。

晚年诗人急于要实现“为自己找到另一条路,走遍全中国,追寻历史文化的痕迹,反照现实。

”[1]120的宏愿,无意乡愁诗的创作,乡愁诗趋于平淡。

余光中的乡愁诗胡有清教授把它分成四个阶段[2]155:第一阶段———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在美国(其间两次返台,1964年、1966年又去美国),第二阶段———1960年代初至1970年代中期在台湾,第三阶段———1974年至1990年代初在香港,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多次到大陆探亲访友。

1958年余光中远离大陆和台湾去美国,在异国他乡,才感受到“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我之固体化》,1959)“独行于摩天大厦的阴影里,/我顿足复顿足,顿不掉太平洋对岸/带来的尘埃。

”(《尘埃》,1958)“瘦可割风,割不断乡愁”(《四方城》,1961),感觉“我的灵魂冬眠于此,我的怀乡症已告不治”[2]315。

这时期的诗人处于双重放逐的身份,离开大陆去台湾是一重放逐,离开台湾去美国又是一重放逐,他的苦痛不在肉体的折磨,而在于精神的“断奶”。

1971年回到台湾到1974年去香港之前,诗人直接以大陆作为抒情对象。

“凡大诗人,总是用自己的诗作为当代史形象、情感的诠释。

屈原、杜甫、普希金、聂鲁达都是这样的大诗人。

余光中就是当代长江黄河的弄潮儿,他的诗切入到时代的神经,表达了时代的强音。

”[3]他感到“乡愁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1972)这阶段诗人的乡愁最浓烈最醇厚,“酒一样的长江水啊/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乡愁四韵》,1974)引起广泛反响的《白玉苦瓜》(1974)亦是典型一例,这首诗发表后,曾在台湾诗坛引起轰动,被誉为不朽的盛事;“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是全诗的精髓,是诗之魂。

这时期诗人写了不少把乡愁和怀古咏史结合在一起的好作品,如《武陵少年》(1960)、《春天,遂想起》(1962)、《大江东去》(1972)。

胡有清教授认为,余光中“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这一传统主题上做了富有新意的开掘,以整个民族的记忆来坚定自己的民族认同感。

”[4]152已到中年成熟的诗人,这时期乡愁的思绪却像长江、黄河奔泻一样,奏出了他一生乡愁诗的最强音。

1974年,诗人应聘香港中文大学,这是他乡愁诗的第三阶段。

由于香港本身特殊地位以及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特殊位置,“和大陆的母体似相连又似相隔,和大陆似远阻又似邻近,”[5]444余光中获得了一个新的人生体验的位置,使他的乡愁诗在题材、意境和情绪表现都有新的拓展。

“香港时期,诗人继续写作了不少咏史怀古的作品,诸如《湘逝》、《夜读东坡》等,体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探索,其诗思想内涵更为丰富,中国情结和传统的底蕴融入了更高层次的历史感悟中。

作者自己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时对中国的执著趋于沉潜,另一方面也是常年身在中文系和过去在英文系任教而文化背景有所变化的缘故。

”[4]1541985年,诗人从香港返回台湾中山大学任教,这时期诗人继续表现乡愁的主题,渗透着对祖国大陆的关切,对台湾前途的担忧,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望,创作基调延续香港后期的风格。

当时台湾与大陆关系渐趋和缓,诗人和大陆亲友间常有书信来往,礼物互赠,这在《蜀人赠扇记》、《还乡》、《宜兴茶壶》都有所表现。

1988年诗人写了两首同题诗《中国结》,以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中国结”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眷念。

诗人从大陆亲友的交往中看到了归乡的希望,但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担忧,“一脚踏上去,乡愁,真能够解除?/只怕旧愁未解反添新忧”(《还乡》,1988),“问今日的蜀道啊/行路有多难?”(《蜀人赠扇记》,1987)1992年以后诗人数度游历大陆,归乡梦终于实现了,其间他写下不少返乡诗作,如《登长城》(1992)、《访故宫》(1993)、《成都行》(1996)、《再上中山陵》(2000),这些都洋溢着乡愁解构和返乡的欢乐;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的追思和对现实的关注,乡愁诗由早期的浪漫怀古转入近期的抚今追昔。

蔡其矫三阶段的乡愁诗有着不同的情感变化:第一阶段,1956年诗人离别故乡近二十年,虽客居北京,但生活在和平时代,所以这时的乡愁发自肺腑,诗情平静而深沉;第二阶段1958年以后,诗人屡遭迫害,丧失自由,这时诗人经常借乡愁诗抒发对专制独裁的不满,诗绪忿恨而沉重;第三阶段1978年“文革”之后,诗人重获自由,诗人企图通过乡情对民族文化进行解构,由于诗人无意对乡愁新角度的开掘,加上对福建地方文化的理解趋于表象,因此反而冲淡了诗情;但这时也出现了像《洞箫》这样好的乡愁诗。

余光中四阶段的乡愁诗也有着不同的情感变化:第一阶段,诗人三赴美国,身居异国的孤单,中西文化的冲突,心中对西方文化的抗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祖国的怀想和对家人的挂念,使诗人出现了精神断奶、乡愁焦虑;第二阶段,诗人居住台湾,诗人把抒情对象直接指向大陆,忧国愁乡,乡愁结合民族文化的追思,感情激昂澎湃,是诗人乡愁诗的最强音;第三阶段,诗人十年在香港,1985年回到台湾,诗人已近花甲之年,仍然保留思乡与怀古咏史结合的特点,但感情已变得沉潜了,这时也出现了许多好的乡愁诗;第四阶段1992年之后,诗人数渡海峡到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旅游,抚今代替了怀古,写实代替了浪漫,诗意渐觉平淡无奇。

但由于诗人与大陆人民的情感更加接近,所以他的诗名反而远播四方,成为大陆人们最喜欢的台湾诗人。

蔡其矫出生于1918年,余光中出生于1928年,两人相差十岁,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享誉大陆和台湾诗坛。

两人都是泉州人,一个居住北京,远离家乡;一个居住台湾,远离大陆,这也许是激发他们抒写乡愁诗最直接的动因吧。

蔡其矫1956年(38岁)开始发表乡愁诗,余光中1958年(30岁)开始发表乡愁诗。

余光中早熟,与其在美国那段生活经历有关系。

两人中青年时期的乡愁诗都达到鼎盛阶段,主要原因是他们这时期生活动荡,远离故土,诗情最为激烈。

不同的是蔡其矫此时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乡愁中包含着对邪恶势力的愤恨;而余光中此时三度离台去美国,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不是肌肠的饥饿,而是精神的焦虑,先是离开大陆而后又离开台湾,两次精神的放逐,使他饱受去国离家之苦,情感的折磨是诗人此时乡愁诗的集中回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