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合集下载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解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解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解释名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解释:我长于修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孟子认为,人应该为自身人格的完善不断培养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浩然正气”正是有志的君子所表现出来的自信、自强、无所畏惧的精神。

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原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

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

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

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

无严诸侯。

恶声至,必反之。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

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

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

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课标版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孟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课标版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孟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既说‘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又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心志专一就能调动意气,意气专一也能触动心志。譬如跌倒和奔跑,这是意气专注的结果,反过来也使他的心志受到触动。”
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您擅长于哪方面?”
孟子说:“我善于透彻地分析别人的言语,也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高二集体备课材料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关于作者的基本文学常识。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艺术特色,进而了解孟子散文的风格和特点。
3、情感目标:体会孟子的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到“天人合一”。
二、创作背景
1.写作背景
如前所述,战国中期,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而孟子学成之后,游说诸侯,所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被认为脱离了客观实际。因此其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于是退居讲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说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

《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6.明句式 (1)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判断句 (2)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宾短语后置,被动句 7.积名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9-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本课第1、2则都运用了对话或问答的形式,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孟子善辩,是为了推行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 和主张不可能强加于人,只能靠论辩。而增强论辩色彩便成了孟子 文章追求的一大特色。采用对话或问答的形式便是其中一种重要 手段。 文章第1则采用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对话的形式。先由公孙丑 的一个问题引出:“夫子恶乎长?”孟子便借此发挥,表明自己的观 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样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容易解决 人们的疑问,更有针对性地揭示出问题的实质。第2则用孟子与景 春对话的形式,围绕什么是“大丈夫”的问题,在驳倒景春的基础上, 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有问有答,先破后立,更有力地证明了自 己的观点。
有时孟子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 而又害之。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地助长事物的危害性, 至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再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用乞食 坟祭,却又以此冒充富贵,自夸于妻妾的“齐人”,来譬喻名利场中那 些“求富贵利达者”。故事短小,但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寥寥几笔,把 奔走在官场、名场、利场中那些只知富贵名利、不顾人格、不知 羞耻之徒虚伪猥琐、可鄙可笑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其讽刺极 为辛辣,具有浓烈的喜剧色彩,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性。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2.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2.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课前·导入]
二千多年前的某天清晨,一个中年男子,又一次默默 地约车治装,奔赴未知的前程。时值民不聊生的战乱岁月, 失去道德规范的权力泛滥成灾,各种势力竞相角逐。秦用 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膑、田忌,均显赫一时,唯独 这位儒者的清瘦背影,在愈驶愈疾的马车上轻轻摇晃,渐 行渐远。沿途破败的景象勾起了他的无限悲愤,只听一声 长啸伴着古老的马车吱吱呀呀,从天尽头传来,久久回响。 一位圣人就在这颠簸的马车上渐渐走向历史的前台,为千 秋歌颂、万世景仰!
[文本·探究]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句意】 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 而不加损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浩然之气,是一种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它属于仁义、道 德的范畴。这种气可养而不可得,它必须靠我们日积月累, 长期培养。 【评析】 孟子在这里强调了常施仁义、操守美德对人格塑 造的重要意义。人的思想意志集中于求道为仁,就会以具体 的行动去加以完成,日积月累,必会有所成就。这就启示我 们,修养德行,要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只要不断地培 养充实,就会使自己的“内功”大增。
金钱和地位所扰乱。 3.威武不屈:_威__武__:__权__势__,__武__力__;_屈__:__屈__服__。__强__暴__的__压__力__不__能使
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0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文白·对译]
(公孙丑问曰): “敢问夫子恶 乎 长?” [敢:敬辞, 公孙丑(孟子徒弟)问道:“敢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
(4)勿正勿忘,勿助长也,指要做集义养气的事情,但不要 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时刻记着它,但不要急于促使它成长。
第一则小结: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 配义与道,助长害之。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二单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二单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Word版含解析.doc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他把做人的原则阐述的淋漓尽致。

所谓浩然之气,是一种正气,一种精神。

有此浩气,自可傲立于天地间,必然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

闲暇时间,读了点《孟子》,感受到了这个可爱而又倔强的老头,唠唠叨叨,孜孜不倦;巧言善辩,苦口婆心。

同时,也感受到了孟子铁骨铮【课内挖掘】浩然正气与“大丈夫”人格在孟子的人生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他的“养气说”,即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他所说的“浩然之气”有两个特征:“至大”和“至刚”。

“至大”是对个体形体渺小的超越;“至刚”是对个体意志懦弱的超越。

孟子认为,人培养浩然正气不仅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而且需要承受极其艰苦的意志磨炼。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具有了浩然正气,自然就会充满一种精神上的力量。

人在仁义之道的驱使下,具有一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气概。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是《孟子》中最为精华的文字,经常被人引以为座右铭,曾经激励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逆境中奋起,在艰难困苦的考验下不断前进。

孟子教人如何励志的思想堪称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

运用角度【课外应用】古有训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可见“仁”“义”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仁义道德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成仁”“取义”才能在心中萌发光明正义之气。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人善养浩然之气。

古有苏武以他的民族气节与坚强毅力凛然不降,持节傲立;有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舍生取义;有屈原为了民族的衰亡而跳江自尽,杀身成仁。

今有鲁迅弃医从文,用文字拯救人的灵魂,唤起人们心中的光明。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参考译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参考译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参考译文1公孙丑(孟子徒弟)问道:“请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孟子说:“我懂得言辞,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很难说。

它作为一种气,极宏大极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满于上下四方。

它作为一种气,跟义和道相配;没有这义和道,就萎靡不振了。

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这气产生于做一件件事情都合乎义),而不是偶然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可以取得的。

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这气就疲软了。

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心外之物。

一定要做集义养气的事,但又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时刻记着它,但不要促使它成长。

不要像宋国人那样。

宋国有一个忧虑自己的禾苗不长而去拔苗子的人,很疲倦地回到家中,对他家里的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的儿子快步赶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天下之人不帮助禾苗生长的是很少的。

以为集义养气没有用而放弃它的,是种庄稼而不锄草的人;促使它生长的人是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用处,而且还损害了它。

”2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真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没有战事。

”孟子说:“这些人哪里算得上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训导他。

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训导她,──去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去到了你婆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丈夫!’把顺从作为正道,是妇女之道。

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礼)上,走天下最宽广的道路(即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践履自己的主张;富裕和显贵不能惑乱他的心,贫穷和低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权势和压力不能屈服他的志:这才叫大丈夫。

”3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者中兴起,傅说(yuè)从筑墙的奴隶中被提拔出来,胶鬲(gé)从鱼盐贩子或劳动者中被提拔出来,管子从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且得到提拔,孙叔敖被从海边提拔出来,百里奚被从做买卖的场所提拔出来。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释文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擅长什么时,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并具体而全面地向公孙丑阐释了什么是浩然之气,养成浩然之气应具备的条件和培养浩然之气应注意的问题,足见孟子对浩然之气的重视。

所谓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

他提倡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而产生的。

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

明主旨通过本课所录三则选文,孟子向我们阐述了他的“浩然之气”思想。

他认为,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不急于求成,这种气就充满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

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真正的大丈夫。

并且告诫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希望;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要振作精神;在遭受磨难的时候,要把磨难转变成提高自己并获得成功的基石;在享受安乐生活的时候,要把握好自己,不能丧失向上的斗志。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往送之门,戒.之曰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曾.益其所不能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④困于心,衡.于虑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往之女.家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惬 快心、满意 ②诫 告诫 ③增 增加 ④横 横塞 ⑤汝 你的(2)一词多义 ①长⎩⎪⎨⎪⎧ 敢问夫子恶乎长.: 予助苗长.矣:②知⎩⎪⎨⎪⎧ 我知.言: 知.己知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 孰为汝多知.乎: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③正⎩⎪⎨⎪⎧ 以顺为正.者: 而勿正.,心勿忘: 立天下之正.位:答案 ①擅长/生长 ②知晓,懂得/了解/识别/智慧/主持 ③正道/预期/端正的(3)古今异义①无是.,馁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肯定判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翻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翻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翻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先秦〕“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译文及注释译文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

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枯死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就是拔禾苗的人,但这不仅仅是没有好处的,而且还损伤了禾苗。

语文选修人教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语文选修人教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

[课文·译注]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评析] 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 浩然之气,是一种充满正义、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人 们具有了它,就会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这是一种处于高尚道 德境界的精神状态。这种浩然正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无 数的仁人志士,把孟子的浩然正气当成反抗外侮、捍卫民族尊 严的重要精神武器。他们面临艰难危险能刚直不阿,视死如归, 英勇捐躯,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这也就是中国的阳刚之美。由于它是作为伦理的道德主体人 格的呈现和光耀,从而任何以外的图景或物质形式展示出来的恐 惧悲惨,例如那种种鲜血淋漓的受苦受难,那尸横遍地的丑恶图 景,那恐怖威吓的自然力量……便不能作为这种刚强伟大的主体 道德力量的对手。这里要突出的恰恰是正面的道德力量的无可匹 敌,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的 勇敢、主动、刚强。如果说,Kant 的崇高是以巨大的丑的外在 形式来呈现道德理性的胜利,那么孟子这里则是以道德理性的直 接正面呈现为特征。从而,崇高在这里不但不再是古代集体劳动 的物质成果,而且也不是自然物质的硕大外在形式,它直接成
四、一词多义 1.正① ②而 以勿 顺为 正., 正.心 者勿忘正道预期
③立天下之正.位 端正的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举② ③举 举. .大 世计 混亦 浊死 而我独发清动
④杀人如不能举. 尽
被提拔 全
3.拂① ②行 入则 拂.无 乱法 其家 所为 拂.士违背通,“不弼顺”,辅助
①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
“与众乐乐”。孟子紧紧遵循着孔子,但气概是更为壮阔伟大 了。因为作为核心的个体人格是更为突出了,主体的人是更加 高大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在任何事物之前无 需退缩,在天地面前无所羞惭和恐惧,从而就不必低首于任何 力量,不必膜拜于任何神灵。这样的主体人格观念难道还不刚 强伟大吗?而这也就是“大”“圣”“神”。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⑦耘:除草
感受孟子运用寓 言说理的妙处。
译文: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太少了,认为(培育工作)没有 益处而放弃它的人,就是(种田)不为禾苗除草的人;(违反自 然规律)助苗生长的人,也就是把禾苗拔高的人。不仅仅无益, 而且反害死了禾苗。”
3、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
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 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 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
孟子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曰):“敢①问夫子恶②乎长?” 曰:“我知言③,我善养吾浩然④之气。”
①敢:谦辞,冒昧地 ②恶:疑问代词,什么 ③知言:懂得言辞 ④浩然:盛大流行的样子
译文:(公孙丑问道:)“冒昧求教,夫子擅长什么呢?” (孟子)说:“我懂得言辞,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⑤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 塞⑥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⑦也。是集义所 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⑧于心,则馁矣。
研习课文
1、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 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都来自社会底层,都出身贫贱,都经过艰苦磨练,最终都大 有作为,成就一番大业。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⑤至:极、最 ⑥塞:充满 ⑦馁:萎靡不振 ⑧慊:通“惬”,快心、满意
译文:(公孙丑又问)说:“再冒昧求教,什么叫做浩然之气?” (孟子)说:“很难讲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 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塞在天地之间。它作 为一种气,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这些,就会委靡不振了。这气 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取得它的。 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气)就萎缩了。”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二单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Word版含解析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二单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Word版含解析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他把做人的原则阐述的淋漓尽致。

所谓浩然之气,是一种正气,一种精神。

有此浩气,自可傲立于天地间,必然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

感悟孟子“大丈夫”闲暇时间,读了点《孟子》,感受到了这个可爱而又倔强的老头,唠唠叨叨,孜孜不倦;巧言善辩,苦口婆心。

同时,也感受到了孟子铁骨铮铮、一肩担道义的强势人格。

《孟子》一书,我只看见三个字:大丈夫。

有学者考证,大丈夫这个词是孟子首创。

什么是大丈夫?有学生问孟子,公孙衍、张仪这些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真是跺一跺脚地球都要颤抖的人物,真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啊。

孟子说:这也能叫大丈夫吗?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还有学生说“枉尺而直寻”,意思就像今天说的“大丈夫,能屈能伸”。

孟子批驳道“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什么意思呢?自身不正直的人,是从来不能使别人正直的。

这就是大丈夫“刚毅”的表现。

刚毅的人难免会有挫折,那么大丈夫是不是活得很累呢?其实不然,大丈夫很从容、很快乐。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无愧天地、父母康健、教化英才,想必古往今来有许多人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怎么样成为大丈夫呢?孟子的答案是:知性、尚志、养气。

知性就是性本善,找到自己性善的本性,不要被现实遮蔽了内心。

他说,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尚志就是舍生取义的坚强意志。

岂有他哉?养气就是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

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具备了以上三点,就可以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何等的担当!何等的气概!孟子学说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孟子所提倡的大丈夫精神却给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血液。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1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1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含答案)

双基限时练(十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畔之(pàn)罔.民(wǎnɡ)狗彘.(zhì) 庠.序(xiánɡ)B.揠.苗(yà) 畎.亩(tián)拂.士(fú) 中.肯(zhònɡ)C.创.伤(chuànɡ) 涤纶.(lún)寒舍.(shè) 解.读(jiě)D.穿着.(zháo) 桂冠.(ɡuān)商贾.(ɡǔ) 掣.肘(chè)解析B.畎—quǎn,拂—bì;C.创—chuānɡ;D.着—zhuó。

答案 A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塞.于天地之间塞:充满B.今日病.矣病:病了C.贫贱不能移.移:改变D.得志与民由.之由:遵循解析B.病:疲累。

答案 B3.下列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我知言.难言.也(2)非徒无益.曾益.其所不能A.两个“言”字相同,两个“益”字相同B.两个“言”字相同,两个“益”字不同C.两个“言”字不同,两个“益”字相同D.两个“言”字不同,两个“益”字不同解析(1)两个“言”分别是“言辞”、“说”的意思;(2)两个“益”分别是“益处”、“增加”的意思。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喜欢大声喧哗、仪表不太整洁、每到一处景点都要拍照留念的国内游客,成了当地市场的新宠和所有旅行社争夺的客源。

B.现代和古代,最大的差别恐怕就是随交通进步而导致的时空观念的变化,交通进步不但改写了人类历史,而且影响了战争胜负。

C.中国人口多,就业需求大,推迟退休年龄固然可以缓解养老金的压力,但势必将要导致年轻人就业难。

D.日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将向有关企业提出警告:已有国外公司向我国企业提出每台彩电缴纳10美元专利使用费的要求。

解析B项“不但”“而且”后的内容互换;C项“势必”和“将要”重复累赘;D项不合逻辑,“日前”和“将”矛盾,删去“将”。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材梳理(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材梳理(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庖丁巧解牛
文题解读
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要成就宏图伟业,立不世之功,就一定要立巍巍泰山之德,存充塞天地之气。

要存充塞天地之气,就要怀仁爱爱人之心,要遵礼乐教化之规,要行正大光明之道,如此才能胸怀天下,吞吐日月,才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而要不负天之重任,就须接受风雨洗礼,经受苦难考验,培养自身的修养,让正气充盈全身。

如此才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背景纵览
战国中期,诸侯各国,大国的国君野心勃勃,都想“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都想做位高权重的天下霸主;中等之国的国君往往利欲熏心,为利益驱使,朝秦暮楚,见风使舵;小国的国君往往为保全国家想方设法,追名逐利,也就让他们急功近利,最终只能是出尔反尔,行不义气之事,穷兵黩武,建不义之功。

因此孟子认为要改变社会首先要改变自己,要着力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字词梳理
1.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衡于虑(“衡”通“横”,阻塞,不顺)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不顺,使……错乱,颠倒)
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心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2)意动用法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外,以之为外)。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7张PPT)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7张PPT)
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即仁)里,站立在天下 最正大的位置(即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即义) 上,实现志向(的时候),就和民众(一起)遵循仁义道德, 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富贵不能使我 骄奢淫 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 样才 叫他做大丈夫!”
(二)重点句子翻译
A.敢问夫子恶乎长
予助苗长矣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不阙秦,将焉取之
C.非徒无益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戍卒叫,函谷举
( B)
5.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D )
A.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B.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助。
C.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横塞。
恶( wū )乎长(cháng )
行有不慊( qiè)于心
闵(mǐn )其苗
苗则槁( gǎo )矣
揠( yà )苗者也
舜发于畎( quǎn)亩之中
胶鬲( gé )
法家拂( bì)士
一、基础知识
2.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意义。
⑴夫子恶乎长
恶: 哪里,什么
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盛大流行的样子。
⑶丈夫之冠也
我们要吸取这些民族之光,并把它发扬光大,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随堂训练1
1、完成历年高考所考《孟子》中的名句默写。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04年高考辽宁卷)

(《孟子·粱惠王上》04年高考重庆卷,08安徽卷)
(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乐岁终

《先秦诸子选读》习题课件: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先秦诸子选读》习题课件: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 (比喻) 配义与道
富贵不能淫
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 (类比)
威武不能屈
圣贤之成
生于忧患
(举例、对比)
国家存亡
-13-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Y 预习导引 U XI DAO YIN
H 核心归纳 E XIN GUI 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长于譬喻,形象生动 孟子常常借助形象来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如:“今 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 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 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他用人们手指有病懂得求医 的事例,说明了心灵有病更需医治的道理。又如:“无或乎王之不智 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 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孟子·告子上》) 这里用一曝十寒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人们受外界的影响的重要性。 还有他的五十步与百步之喻、日攘其邻之鸡之喻、鱼和熊掌不可 兼得之喻、缘木求鱼之喻等,或两两相比而其理自显,或设为反诘 而答案自明,或想象奇特发人深省。
-6-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Y 预习导引 U XI DAO YIN
H 核心归纳 E XIN GUI NA
6.明句式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判断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动句 7.积名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14张PPT)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14张PPT)

二 大丈夫
一理二问,自主研习
1、词句梳理(勾画重点字句) 2、文本探究(围绕“大丈夫”设
置问题并找到答案)
三 思古今
真正的大丈夫不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 阿谀苟容,顺从统治者,逞个人智慧和能 力横行霸道的人,纵观历史,在你心中有 谁是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大义凛然的王若飞
1931年10月,王 若飞同志在包头 被国民党反对派 逮捕。敌人对他 威逼利诱,严刑 逼供,但王若飞 同志大义凛然。 下面是他和当时 包头警察局局长 的一段对话: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一点点浩浩然然气气 千千里里快快哉哉风风
一 浩然气
1、词句梳理
一时的,偶然的
①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②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通“惬”,满意 丧气,萎靡不振
③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
也。 疲累,倦困
预期
④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文本探究
①浩然之气有何特点? ②浩然之气如何养成?
• “你是什么人?” • “共产党人!” • “你从哪里来?” • “江西瑞金。” • “是谁派你来的?” • “毛泽东。” • “你来干什么?” • “推翻你们。” • “你们的人在哪里?” • “到处都是。” • “你把他们供出来。” • “比上天还难!”
四 悟己身
我们自身应如何培养此“浩然之气”?
委。
作为法官,阿布列林一生从没办过“人情案”“关系 案”“金钱案”。
《浩然正气》散文诗朗诵(节选)
(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那掷地有 声的话语,经风霜雪雨,历万代千秋, 依旧回荡在华夏儿女的心头。 (男那)是充溢在天地之间的正气,灿烂得
就像那满天星辰,刚强得就像那群山叠 嶂。 (女在)和平年代,那是清正祥和之气,在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课课件(19张PPT)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课课件(19张PPT)
❖ 韩愈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
(二)以“读”明意
❖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感知大意,勾画疑难 字句。学生结合勾画的字句,再读课文,相互解答 疑难点。
(三)以“悟”明气
❖ 1.何为“浩然之气”? ❖ 2.怎样养成“浩然之气”? ❖ 3.哪些人具有这种浩然之气并值得我们学习? ❖ 4.孟子觉得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 “浩然之气”是孟子“养气说”的重要内容,它对后代 仁人志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本课将会加深学生对 孟子思想的认识,领悟“养气说”在当代的意义,启发 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使之人格健全地发展
,达到“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 学生经过必修教材的学习积累,已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但阅读先秦诸子散文依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 已学过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孟子及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孟子在文中提出的 “养气说”较为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在 重视学生的文言知识建构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孟 子的“养气说”,并从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 贤大师的人格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四)以“言”明志
❖ 我们自身是否也具有此浩然之气?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应如何培养此“浩然之气”?

❖ 长期坚守自己的良知;在危难面前依然坚守 信念。
作业
❖ 1.背诵第二节“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 夫”和第三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 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2.了解孟子气人,理解孟子的“养气说”。
三、目标定位
❖ 1.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内涵。 ❖ 2.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
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选读的内容。

先秦诸子的散文以深邃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

“浩然之气”是孟子“养气说”的重要内容,它对后代仁人志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习本课将会加深学生对孟子思想的认识,领悟“养气说”在当世的意义,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的熏染。

课文内容分别节选自孟子三篇不同的文章,但其在思想上仍是连贯一致的,都统一在“浩然之气”这个主题下。

第一章阐述浩然之气的特点和如何养浩然之气,第二章解释了什么是大丈夫,第三章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对第二章的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景春和孟子对“公孙衍、张仪”的看法有何不同? 孟子是怎样驳斥景春的? 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作“大丈夫”?
各抒己见: 说说哪些人物可以称作“大丈夫”。
解释画线的词: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 )乎长( )?”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 )直( )养而 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 ) 矣。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 )于心,则 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 ( ),心勿忘,勿助长也。无( )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 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 )归,谓其人曰:‘今日病 ( )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 )而往视之,苗则槁 ( )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 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合作探究: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请问他是
如何“养气”的? (从选文中找到关键词回答)
畅所欲言: 联系生活,说说你知道的“揠苗助长”的例子。
学生讨论: 孟子为什么要提倡“养浩然之气”及 “大 丈夫”气节?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梁惠王》
学生讨论: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养浩然之气” 及 “大丈夫”气节还适用于当今社会吗?
“甜蜜的谎言”
与经典为伴,和圣贤同行!
《孟 子》线的词: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 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 )焉( )得为大丈夫 乎?子未学礼乎?丈夫( )之冠( )也,父 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 )之曰:‘往之女( )家,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 ),此之谓大丈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