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理学的角度看“90后”大学生
伦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弱势群体 的利益 , 要从社 会角度 出发 , 立社会支持 系统 ; 学校角度 出发 , 建 从 开设救助 大学 生弱势群体 “ 绿色通道 ” ;
从其个体 出发 , 保持 其健 康心态。
在高校的一个缩影 , 其基本 的生存 与发展问题若解 决不好 , 公正 理 念将 无法 实 现 。 其次 ,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 , 也是为 了 实现高校发展的宗 旨。高校发展 的宗 旨是 实现 以人
收 稿 日期 :0女 , 17一 , 河南获嘉人 , 硕士学位 , 河南科技学 院讲 师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 高教 管理。
维普资讯
7 6
张晓云 : 伦理学视 角下的大 学生弱势群体 问题研 究
第 3期
为本位 的发 展 , 以不 断 提 升 培 育 人 才 的 质 量 为 标 所 改 善 , 是 使他 们 的生存 伦 理 情 境 处 于 相 对 宽 松 的状 准 的。而作 为 占高 校相 当数量 的大学 生 弱势 群 体 如 态 , 轻 由于家 庭 出 身 和社 会 环 境 好 坏 的偶 然性 给 减 果 被忽 略 的话 , 发展 宗 旨的实现将 是 不可 能 的。 个 体 发展带 来 的不 利影 响 。 同时 , 校 还 要 努 力 开 高 第 三 , 大学生 弱势 群 体 的伦 理 关 怀 , 以减 少 拓 赞助 、 对 可 捐赠 等 方式不 断完 善扶 助 体 系 , 而保 证 大 从 校 园 的不安全 和不 稳定 因素 。因为 大学 生 弱 势群 体 多数 弱势群 体 大学生 能够 顺利 完成 学业 。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3期
90后大学生幸福观论文
浅议90后大学生幸福观【摘要】“90后”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但“90后”大学生对幸福观的认识不尽相同。
幸福观教育是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于“德性”对“90后”大学生的幸福观建设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仅对“90后”大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高校思想教育。
【关键词】幸福观;90后大学生一、幸福观的定义对于什么是幸福,自古以来人们都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在伦理学中,幸福是一个道德范畴,表示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惬意的感受和肯定的评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幸福是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需要相联系的理想目标得到实现时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
总而言之,幸福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二、德性理念德性是是一种内在的思想品质,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美,不具任何形态,但却是基于有形的行为去体现出来。
德性是基于道德基础和道德原则相结合地合理形态,是伦理生活的最高层次。
由于通常的伦理学错误地把幸福看成是某种行为的果,于是幸福看上去就像是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和权力。
但是我们其实都知道幸福与利益的根本区别,利益可以分配,但幸福却不可能分配,就像智慧、能力和思想等一样不可分配。
事实上幸福就是生活的成就,或者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则是德性的实现。
利益确实能够带来幸福感,但是却绝对不能代表幸福。
虽然德性是幸福的基础,但光靠内在是没有实质性的,因此,在建设幸福观时要基于德性,同时也要重视教育的实施。
三、90后大学生幸福观面临的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
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一些90后大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特别重视自我存在、自我感觉、白我价值,而忽视他人的存在和感受。
自己无论何时都是神圣的,而他人却可以随意践踏,常用自己的欲望驾驭他人,把自我的利益临驾在他人之上。
一些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所属的群体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缺乏认识,事事为自己所想,对他人却漠不关心。
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及教育内容探究
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及教育内容探究【摘要】本文对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及教育内容进行了探究。
在研究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对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性伦理教育内容和方法,并探讨了教育实施策略。
结论部分指出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存在问题,强调了加强性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伦理现状,为性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性伦理认知、90后大学生、教育内容、影响因素、教育方法、实施策略、存在的问题、重要性、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性伦理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青年群体,其性伦理认知水平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大众传媒对于性信息的广泛传播,90后大学生的性伦理认知现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性伦理是一个涉及道德、文化、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复杂议题,涉及到个体的性观念、性行为、性关系等方面。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一些现象,如性观念开放、性行为相对自由、性关系复杂多样等,这些都给90后大学生的性伦理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90后大学生的性伦理认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寻求有效的性伦理教育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及教育内容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性伦理认知现状的分析,探讨性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研究性伦理教育内容与方法,以及实施策略,为提升大学生性伦理意识和道德素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揭示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性伦理教育的紧迫性和意义,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展望。
1.3 研究意义研究性伦理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伦理思想视域下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探析
并使之符合礼才能做到真正的仁 ,并强调 “ 非礼忽视 、非礼 忽听 、非礼忽言 、非礼忽动”的行为准则 。另外 ,他还认为 “ 礼之用 ,和为 贵” ,也就是说礼的功能主要在于通过礼仪 的 施行能达 到一个 和谐 的社会秩 序 ,“ 不学 礼 ,无 以立 ”充分 说明了礼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另外礼也是其他社会制度得 以 顺利运行 的基础 ,“ 道德仁 义 ,非礼不 成 ; 教训正 信 ,非礼 不备 ; 分争辩 讼 ,非礼不决 ; 君臣 ,上下 ,父子 ,兄弟 ,非 礼不定” 。苟子也认为 “ 礼者 ,人道之极也 ” ,在苟子心 目中 礼是最 高的道德标 准。《 左传 》中也 提到 “ 礼 ,国之 干也” 、
生活写照 。
“ 义 ”同样在儒家思想 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 。孔 子认 为 “ 君
社 纵帻
青年 与社会
儒 家伦理思 想视域 下9 O 后大 学生核心 价值观探析
刘
【 摘
备 泱 景 亭
杭 1 , I 3 1 0 0 1 2)
( 浙江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 学科研部 ,浙 江
要】 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 仁义礼智信”历经千年的传承在 当代仍然具有 巨大的影响力。而9 0 后大学生在文化相
次之 ,君 为轻”的思想 阐释 了拥 有民心是一个政治家必须 具
到 “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 、“ 主忠信 ,无友不如 己者” ,这 些告诉我们诚信是我们交友 的基本准则 ; 《 论语 ・ 为政 》 中“ 人
备 的智慧 ,“ 老 吾老 ,以及人之 老 ; 幼吾 幼 ,以及 人之幼 ” , 这就是孟 子所认为 的推 己及人 ,时刻想到他人 ,这也是仁 的
互交融 的背景下 ,价值 选择难题便会 出现 :公德 观念具备 ,道德 践行缺位 ;社会 责任意识淡化 ,个体权 利意识浓厚 ;尊师敬 长行 为失范 ,遵 纪守法精 神盲 目;学 习功利性 质明确 ,真 实崇学观念缺 失;诚 实守信意识弱化 ,投机取 巧心理 突显 。此 时 , 儒 家伦理 思想对 于9 O 后 大学生核心价值 观构 建的 当代价值便会 显现 : “ 仁 义礼 智信 ”分别对9 0 后 大学生道 德践行 、社会责任 意识、 尚礼 守法精神 、真实崇学、诚 实守信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 实践价值。
大学生伦理学论文
大学生伦理学论文引言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它探讨了道德原则和价值观,旨在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
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伦理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大学生伦理学的重要性大学生伦理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伦理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通过学习伦理学,大学生能够理解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道德判断能力。
这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道德非常重要。
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各种人际关系的阶段。
通过学习伦理学,大学生可以了解人际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和挑战,并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伦理学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善良、宽容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从而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堂教育大学教育中的伦理学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教授伦理学原理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伦理观点和行为准则。
同时,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也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校园活动大学可以组织各种校园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例如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重要性。
此外,道德讲座和研讨会也可以在校园中提供一个讨论伦理问题的平台。
个人引导大学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和个人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挑战,教育者应该给予个体化的引导。
通过个人辅导和指导,学生可以探索自己的道德观念,并且发展出适合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
总结大学生伦理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论文
9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研究摘要:随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崛起的新一代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兼具着使命感和责任感。
因此,在错综复杂的环境当中,对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重要性凸现出来。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正义观;教育内容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79-02纵观历史,“正义观”古今中外都是一个很普遍的话题,并且对象领域很宽阔。
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强调一种大义灭亲、互帮互助的正义观念;而从外国的“阿纳克西曼德、郝拉克里特等人就开始将正义观念提到宇宙观的高度,儒家借助‘天道’将正义观念世界观化。
”[1]此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正义”主要用于人的行为。
“而罗尔斯通过进一步概括以洛克、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契约论,使之上升到更高的抽象水平而提出他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
”[2]罗尔斯的正义观强调的是平等。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将正义的理想与现实基础相联系,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将理论的完整性与开放性相统一[3]。
可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强调的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
一、90后大学生“正义观”的现状当前很多大学生都不重视正义观,忽视正义的存在。
当前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正对这一现状,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价值取向方面,“3%的同学认为应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8%同学坚持利人亦利己。
”[4]可见,多数90后的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还需加强教育。
此外,当前大学生在正义观这一方面也表现出一些复杂的特点,首先,正义观念与正义行为的不协调性。
虽然很多大学生在脑海中有这种正义观或正义感,但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这种正义行为很难实行,有材料显示:“在路上遇到坏人行凶、抢劫、偷盗时,仅有24.6%学生选择了‘挺身而出,坚决制止’,有17.2%学生选择‘求助他人’,而58.2%学生选择‘静观其变’或‘看事态发展再决定自己怎么做’或‘想管但怕自己吃亏’,选择‘尽量回避,少惹麻烦’占48%。
透视大学生的性伦理——从应用伦理学的角度出发
缺少物 质基础 的爱情往往都是 以悲剧谢幕 的。只有冷静 下来时 , 人们往往 喜欢为 自己的心意或行动 找一些借 口。于是 ,更 多的关注周 遭 的 一 切 , 有 许 多 莫 名 的 顾 忌 。如 是 否 足 以 匹配 对 方 ?足 够 富 有 ?悄 悄 逃 避对 方 。 当然 。爱情也会有完 结的一天 ,没有人是故 意要变心 的。毕竟 , 爱情是需要付出,而不是只想获得。 ( 二 )开花结果。 爱必须付 出代价 。谁享 受这人 间的最 大的幸福 ,他必须背 负幸福 的附属品 。转变成亲情 的爱情是值得称 赞的 ,它 虽然 变 了质 ,却以美
笔者 认为 ,从 习惯上的意义 而言 ,我们 必须首先分 开性行为和 道 德 的关 系 ,道德 的存 在合法性 即在于其 目的上的维持整个 社会按照 一 好 的方式存在 。毕竟爱情也 需要不断变化 的嘛 !同时,爱情也 是需要 定 的轨迹 进行运转 ,而这个轨迹 就是人心 的超 我理念 的具 体变现 ,区 分哪些 动机或者 是欲 望发生 的前 提 以及后果是 我们做 出决定的前提 。 维系 的,孩 子是最好 的纽带,要 不怎么说孩 子是爱情 的结晶呢?。 ( 三 )总结。 其次 ,我 们必须重新 审视我们 自身此刻那些 自以为坚定 的理念 ,站在 入了相思 门,才知相思苦 。其实就算 亲临相思境地 ,又有几个 人 第三者 的角度来客观梳 理 ,人与 动物的重要 区别之一便是对 于 自己的 能 清 楚 道 出缘 由 来 昵 ? “ 爱 情 ”二 字 ,最 是 世 界 上 说 不 清 道 不 明 的 事 自我意识 以及反 思态度 ,任何 时候 发生绝对 的冲从时都是值 得警惕 的 物 。任你大智大 慧,大圣大 勇,也是一样 的爱不分 明。物质与 时间划 信号 。因此,笔者在 大学生 的性伦 理的角度而 言,处于大 学生先天情 况的短缺 下,建议大 学生三思而后 行,谨慎或 者不是什么好 事,但 是 破爱情 的皮肤 ,只有爱过 的人最清楚 。 不会是一件 坏事 。所 以,在面对 网络色情 的冲击 或者是西方 激进解放 三 、 大学生 爱情 的原 因
90后大学生性观念的特点与反思
90后大学生性观念的特点与反思90后大学生是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正在以无比的勇气和活力改变着中国的模样。
当9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在发展变化时,也影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性观念是指个人对性方面的意识、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看法和认知,它是性社会学研究中很褶结构体,表现出来有许多复杂的性观念。
9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包括爱情、婚姻、性行为等,有很多共同特点。
首先,90后大学生的爱情观念正向主义,很多90后大学生坚信爱情可以解决一切。
他们更注重的是友爱和理解,他们追求爱情的形式是除了源于共同的爱和理解,也比较看重通过奋斗实现爱情的诚实和尊重。
其次,90后大学生的婚姻观念趋向自主。
他们更看重的是以家庭为主导的自主观念,反对传统的婚姻观念,他们希望能有一段伴随家庭发展,同时也能由自己掌控的婚姻生活。
此外,90后大学生的性行为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更注重性行为自由的尊重,更加肯定自由的性行为,但也注重正确的性行为观念,认为性行为活动是可受尊重的,但要行为负责。
综上所述,9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表现出积极向上,自主、自由、尊重和可控性等特点,但在实际中他们也会面临新的问题。
首先,在社会现实中,他们的爱情观念和婚姻观念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践,才能变得更加真实可行。
其次,在性行为方面,90后大学生也容易受到社会压力,对性行为自由观念容易扭曲,他们需要正确引导,以期达到负责的性行为观念。
总之,9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发展多样,积极向上,但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应实现性观念的有效发展,首先我们需要积极的性教育,让他们明白性的正确观念,以确保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而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还要积极发展实践,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以交流、创新和经验为基础,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性观念环境,实现更好的社会发展。
从伦理维度看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共8页
从伦理维度看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社会群体,普遍拥有较高的知识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他们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也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使命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自我担当的能力和正确的责任意识。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自身意义感的丧失、自身行为的放纵、对社会义务的冷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等现象却日益加剧,这些都突显出中国当代大学生使命感的弱化和责任意识的缺失。
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而反观中国大学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大多是一些对象化、教条化、口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责任意识本身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认清责任意识的本质,从大学生群体角色转变的特殊性入手,才能更好的实现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构建更加合理健全的教育体系。
一、责任意识教育指向伦理维度的必然性康德说,“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责任意识不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更是属于道德领域的一种意识形态呈现。
人的这种责任意识体现于人们平时的各种道德行为当中,它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
”责任意识的道德属性是和人的社会本质是分不开的。
人在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类生命本质要求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必须有“规定”、“使命”、“任务”。
也就是说,健全的责任意识要求必须做到对自我负责,也要对“他者”负责。
这个“他者”,可以是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对象化的总和,如家庭、集体、社会、民族等等。
所以,责任意识实际上建构在一种“关系”之中。
另一方面,责任意识的建构离不开责任意识的教育。
人们通过教化从自然人逐渐向社会人过渡,责任意识的构建和健全也需要通过一个不断教化并且进行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而最终得以完成。
伦理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伦理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原则、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学科,而学生发展则涉及个体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因为伦理学为学生提供了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在个人和社会层面实现全面的发展。
首先,伦理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面临许多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选择。
通过学习伦理学,他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的伦理理论和道德观念,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这有助于他们在面对各种决策和选择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
其次,伦理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伦理学课程不仅仅是灌输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复杂的伦理问题,并做出有理有据的决策。
此外,通过讨论和辩论伦理问题,学生可以学习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
此外,伦理学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伦理学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伦理学,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并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对他人和社会有着重大影响。
这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社会问题,并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伦理学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道德情操。
伦理学不仅仅是理性的思考,也包含对情感和情感的关注。
通过学习伦理学,学生可以培养同情心、宽容心和道德勇气。
这些品质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富有同情心和理解力。
总之,伦理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伦理学的教育,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情感智慧。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生活中的伦理困境与抉择
大学生活中的伦理困境与抉择大学生活是一个年轻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与诱惑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伦理困境,需要做出抉择。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活中常见的伦理困境,并就如何应对这些困境提出一些建议。
伦理困境一:学术诚信与考试作弊在大学生活中,学术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一些学生可能会面临考试不及格、成绩不如预期等压力,导致考试作弊的情况。
这种行为既违背了学术诚信的原则,也损害了自己的未来发展。
面对这种伦理困境,大学生首先应该明确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其次,应该通过勤奋学习、提前复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减少对于考试作弊的诱惑。
同时,也可以向老师、辅导员等寻求帮助和支持,在困难时及时沟通。
伦理困境二:人际关系与道德选择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有时候可能会让人陷入道德两难境地。
比如,遇到朋友之间矛盾、室友之间矛盾等情况,可能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伦理困境时,大学生首先应该保持冷静、客观,不要被感情左右。
其次,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
同时,也可以尝试倾听不同声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合适的时机加以沟通和调整。
伦理困境三:社会责任与自身利益在大学生活中,很多同学可能会面临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之间的抉择。
比如,在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时,可能需要付出较多时间和精力;而在求职、竞选社团干部等方面,则更注重个人利益和发展。
对于这种伦理困境,大学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同时尽量履行社会责任。
可以通过时间规划、目标设定等方式来平衡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大学生活中的伦理困境是无法避免的挑战,在处理这些困境时需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清醒头脑,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积极的抉择,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在这个特殊阶段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品德修养。
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及教育内容探究
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及教育内容探究90后大学生受传统伦理束缚减少,性观念更为开放,性方式更趋多元,高校作为性教育的主渠道,系统规范的性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健康、成熟的性爱观,有利于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和创新高校婚恋情感教育。
高校性教育主要包括性道德教育、性知识教育以及性法制教育三个方面。
提高性教育效果,学校还应积极进行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的建设。
标签:性教育;性伦理;性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对性向来讳莫如深,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的多元发展及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输入,”性”已经褪去了传统的禁欲面纱。
对于性观念趋前和性行为活跃的90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性伦理认知更呈现多元态势。
在一项针对湖南十所高校1—3年级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性观念总体上是传统”的占30%,一般与开放的占70%,在交往过程中,“可以接受发生性关系”的占40%,可以接受同居的占38.5%,而对于一夜情持支持意见的占14.07%,对于援交持支持态度的占9.63%,媒体关于女大学生从事援交的报道也不鲜见,从以上数据看出,当代大学生性伦理认知模糊、混乱,传统性伦理束缚减少,性观念更为开放,性方式更趋多元,网上性爱逐步增多,婚前性行为增加,但由于性伦理教育匮乏,性研究主要依靠西方后现代伦理思潮,存在诸多不足,中国本土特色的性哲学缺失,积极调查、研究90后大学生性伦理并采取相关教育对策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性伦理认知与教育的意义近年关于大学生的性爱问题研究已从同居、恋爱观、性行为观、贞操观、性犯罪问题等各个层面展开。
中国人民大学潘绥铭教授90年代与新世纪多次对大学生性道德进行调研,写出了《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首次调查了90年代初到新世纪十年之间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性观念与性行为〔1〕,此后的系列调查《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2008)以及《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2014),对大学生群体的性行为、性关系、性伴侣、性教育等进行了调研,反思了中国性文化的走向。
“90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伦理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
“90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伦理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行为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9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90后的伦理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受到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研究90后的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可以反映出他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及其伦理价值。
本次研究旨在深入探索90后的道德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他们的道德情况、伦理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为现代社会培养新一代的道德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的目标和方法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的方式,探究90后的道德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掌握他们的社会背景、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伦理行为和对未来道德价值的看法。
同时,分析他们的道德行为与健康成长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将依托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两种方法,对被研究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问卷调查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受访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和伦理行为的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
第二阶段是对受访者在道德行为方面深入探讨,通过访谈的方式,设法获取他们的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个案分析将对受访者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进行观察、了解和分析,研究90后典型人物的道德观念、伦理行为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等问题,揭示其对未来道德价值的看法。
三、预期结果和贡献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结论:1. 90后的道德情况、价值观念、行为表现及其伦理价值。
2. 90后的道德行为与健康成长之间的关系。
3. 90后对未来道德价值的看法。
此外,本研究还可以为今后的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促进90后道德观念和行为的良好发展,并保证生活中各种规范的顺畅实施。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摘要】在2008奥运年里,我国各大高校迎来了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彰显着新的特点,这些都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文章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形成原因,抓住新时期年轻人所独有的社会品质,结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髓在新时期的巨大价值。
探讨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如何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如和谐思想、奋斗观、义利观等,作为90后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关键词】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伦理规范的社会,这一传统生生不息。
处在同一国度,同一文化土壤的各个领域和阶层的人们,在生产社会化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发挥的积极影响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主要是以儒家思想的“人之初,性本善”、“仁爱”、义利观等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墨家伦理思想中的兼爱、非攻、节用等等,道家伦理思中主张,“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生态伦理等“无知无欲”的“素朴”的“至德”境界,以及其他各派思想家提出的伦理规范,以此对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实践经验的过程中进行总结与探讨,提出了丰富的伦理思想以及颇为细密完备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
在2008奥运年里,我国各大高校迎来了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
90后是在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是社会转型期的亲历者。
这个时代的特殊性赋予了他们新特征,同时也将他们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彰显着新的特点,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如何正确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消费观,价值观;如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全社会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
因此,本文着力于传统伦理思想精髓的内容与90后大学生伦理道德内容的结合,赋予传统伦理思想以时代特点,抓住新时期年轻人所独有的社会品质,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作为90后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不断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伦理学浅谈“人间不值得”之大学生自杀问题——《伦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公关 191 苏祺 7106119008从伦理学浅谈“人间不值得”之大学生自杀问题——《伦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近几年来,“丧文化”横行,许多年轻人打着佛系文化的旗号不愿上进,觉得人间不值得。
尤其是近期以来大学生自杀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更让人感到疑惑,对于众多正值美好年华的青年来说,人间真的不值得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年走上自杀这条路?带着这个疑惑,笔者开始阅读《伦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
刚看到这本书的第一感受便是——这是本不折不扣的教科书,书里阐述了许多伦理学的词汇、概念等,同时还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等诸多范畴。
作者直面当今社会深刻的道德危机,将伦理学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的阐释,鼓励道德主体的反思、批判和创新精神,这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本书对描述的、规范的和分析的伦理学进行了科学综合,汲取东方伦理学的精华进行进一步融合。
作者通过自我辩论的方式,构建了“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力倡生命价值、善良、公正、诚实和个人自由等五条道德原则,为生命(医学)伦理、企业伦理、媒体伦理、环境伦理、性伦理等广泛的社会伦理问题提供了应对之道。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伦理理论中共分为十六章:第一章论述道德的相关概念,包括其起源、研究方法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道德。
第二章到第四章则论述了伦理学史上的主要理论——目的论、义务论和美德伦理学。
第五章到第七章分别论述了影响道德体系确立的三大难题——“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自由与决定论”和“奖赏与惩罚”。
第八章为作者本人对各种伦理学理论做的综合,他称之为人道主义伦理学。
第九章到第十六章为当代的八大道德疑难问题。
包括生物伦理、企业伦理、媒体伦理、环境伦理等一系列当今时代的道德难题。
第二部分的道德现场则是分别针对第九到第十六章的道德疑难问题所提出的案例。
虽然本书内容非常庞大,但笔者一看到目录便被“自杀”内容分析所吸引,心想这或许和自身的疑惑有所关联。
正如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到过,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现象层出不穷,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生活没有什么希望,觉得人间不值得。
从伦理学角度看待大学生自杀事件
从伦理学角度看待大学生自杀事件(经济学三班姓名:徐文文学号:20130240324)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自杀人数也逐年攀升。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广东,就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另有5人自杀未遂;2013年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2014年,网络上热议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也高达52件之多。
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更多的是大学生自杀事件过于频繁地出现人们的眼前,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危机,已不可避免地成了社会热门话题。
他们何以忍心将自己的生命如此仓促的画上句号,给亲人留下悲痛呢?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刻不容缓!一、分析大学生自杀原因主要在心理疾病、情感问题、学业压力、家庭原因、社会压力五个方面1、心理疾病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生物医学认为,自杀行为可能跟某些神经传导物质有关。
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年龄在17-25岁之间,正处于生物医学所划定的“青春期危机”时期,其生理特点是以下丘脑-垂体-性腺为中心的内分泌系统迅速发育,各种激素大量分泌,在促使身体各部分、各器官出现青春期变化的同时,对心理状态也产生巨大影响。
由于松果腺、性腺、脑下垂体、副肾皮质等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不均衡,导致心理不平衡、冲动性高亢,一旦遇到心理动力或社会条件,容易发生自杀行为。
我国年轻人尤其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占有极高的比例。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关键看个人如何调节和控制。
调节控制得好则问题迎刃而解,反之就会引向极端。
当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挫折,有的可以自我调节,化压力为动力,但有些不能,如果这时候没人解决其问题,就会产生自杀的冲动。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90后”大学生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90后”大学生
袁阳;史君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90后”大学生正逐步成为当下高校学生群体的主体。
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思想特征方面的论述,总结出相应的伦理建设对策。
【总页数】1页(P95-95)
【作者】袁阳;史君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0083;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伦理学的角度看“90后”大学生
2.从高校辅导员角度看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3.从甘肃高校90后大学生文学阅读看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变化
4.从伦理学角度加强90后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5.新医改背景下从伦理学角度窥探90后医学生个体化思想政治教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论 坛
YOU NG 青年与社会
导 的必然性认 识不足。 “ 9 O 后 ”大学生是在 中国特 色社 会主 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 的历史进程 中出生和成长 的一代 ,是在汹 涌澎湃 的改革 开放 大潮 中成 长起来 的社会转型期 的亲历者 ,
市场经济利益 最大 化的原则加强 了他们的个体意识和对 自 身 利益 的重视及追求 ,热衷 于 自我设计 、自我奋斗 、自我实现 , 是一个具有极 强的 自我实现 意识 的社会群体 。当然 ,在重视 自我价值 的同时 ,“ 9 0 后” 大学生也发挥着他们 的社 会价值。 在校 内,他们踊跃参加各种社 团和学院组织 的各种活动 ;在 校外 , 他们主动参加社会实践 以锻炼提高 自 身能力 。比如在 汶川地震 、北京奥运 、十八大召开的时候 ,他们充满着澎湃 的爱 国热情走在 冲锋 队的前列 。第二 ,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 趋 同不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 反映 ,与人 的价值观 、职业 目标密切相关的 ,与世界观 、人 生观密切相关 。社会理想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 ,实现 共 产主义是我们最高 的社会理想 。 “ 9 O 后”大学生相对于我 们的祖父辈 ,拥有相对较高的物质文化水平 ,网络信息技术 的高速发展也让他们对 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周遭环境 的许多负面因素也更容易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面对着 个色彩缤纷 的多元化世界 ,他们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容 易产生矛盾和迷惘 。 “ 9 0后 ”大学生 比 “ 8 O后 ”更加早熟 , 知识 面更加广泛 ,对社会现象都有 自己 比较独到的想法 。他 们 对于 自己的职业规划十分积极 ,希望 自己毕业 一二十年后 就 能实现 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但他 们很少把 自己的职业 理想 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个别人甚 至忘记 了我 们最高的社 会 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 9 0后大学生 的价值观及思想特征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 已经 不再是精英教育 ,而是大众化教育。这 种变革使得 “ 9 O 后 ”大学生的精英意识迅速消失殆 尽 ,社会上也 不再认为大 学生 就是天之骄子 。如今以职业、权力 、财 富、文凭 学历 为 标 准的现代社会分层特点 ,使 得 “ 9 O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越 来越趋于务实 。。一方面 ,这种可能性使 得 “ 9 0后”大学 生 的责任心被激发 出来 ,个性和潜能得 到一 定程 度的张扬 和 发展 。另一方面 ,社会关系急剧的变化导致 了传 统伦理关 系 的紊乱 , 金 钱 、权力和地位在某些 人的心 目中开始 取代伦理 规则 。这种状态造成 了 “ 9 O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某些混乱和 多元化 , 这 就不难理解部分 “ 9 0 后 ”大学生对 于诚 信、社 会 公德 等的看法为什么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 不难理 解部分 “ 9 O 后 ”大 学生迫切地渴望金钱、权力 等而不去 考虑 或者是 忽视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 9 O后”大学生
袁 阳 史
摘
君
( 1 . 中国矿 业 大 学 ,北 京 1 0 0 0 8 3 ;2 . 北京城 市 学院 ,北京 1 0 0 0 8 3 )
要: “ 9 0后 ”大学生正逐 步成 为当下高校 学生群 体的主体 。本 文通过对 “ 9 0后” 大学生 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的思 .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含义。爱国就要让 我们国家发展 ,而不是整 日 夜郎自 大 、闭 目塞听 ;爱国就是 要了解 ,思考我们国家的现状 ,而不是 只 知道跟着媒体乱 跑 。 “ 9 O 后”大学生较前人来说更容易突破 各 种思想 的束缚 , 重 新认 识这个世 界,独立思考我 国的优点 与缺点 ,从 而顺 应时代的发展超越 前人 ,正确认识我 国的发 展 ,不 断向国外 的先进 之处学 习。值得注意的是 , “ 9 O 后” 大学生 的思想理论水 平还有待不断地提高 。 第二 ,家庭伦理 观在一 定程度上没有得 到很 好的传 承。作为完全独生子女一 代, “ 9 O 后 ”大学 生一直在 家庭 的呵护 中长大 ,遇事总是先 考 虑 自己 , 稍不 如意便冒出 “ 你从来没考虑我 的感受”之类 的抱怨 。以他们骄傲 的个 性 ,不能承受任何否定 。在这种 自 私 自利 的意识下 ,认 为只有先 爱 自己才能去爱别人。第三 , “ 9 O后”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 ,普遍具有较强 的维权意识 , 很尊重个人 的隐私 。 这在维护人权上无疑是一个巨大 的进步 , 但 与此 同时 ,内在 的道德 约束力和外在的道德评判能力严重 弱化 ,造成部分 “ 9 0后 ”大学生在处理诸如恋爱 、性等关系 时往往做 出与社会主 流道德观相悖 的道德判断 。还有 些 “ 9 0
后” 大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先进因素的同时, 深受实用主义、
个人主义 、功利主义等 的不 良影响造成是非观念的模糊 。如 在 国家级考试或学期考试 中, “ 9 0 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的不断增加 , 即使 自己没有作弊 , 看见他人作弊也不会声 张 , 认为 “ 抄到也是一种本事 ”。这些认知偏差也会使 “ 9 0 后” 大学生在 自觉维护社会公德上存在一定难度 。 那么 ,怎样加强 “ 9 O后 ”大学生的伦理建设呢?第一 , 建立专兼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 队伍 ,从教学 、管理等方 面共 同塑造学生 良好 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 教 育方式上要改进教学模式 ,切忌灌输式教学 ,提倡研讨辩论 式等教学方法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辅 导员 可以针 对 “ 9 O后”大学生人生 目的的多元化现状 ,在工作中可以运 用大学生群体习惯的语言和逻辑 ,把 “ 大道理”转化成 “ 9 O 后”大学生易于接受 的 “ 小道理” ,同时加强对 “ 9 0后”大 学生就业指 导工作的开展 , 以尽可能宽容的心态指导 “ 9 O后 ” 大学生做好 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第 二 ,利 用新兴教育方 法和渠道作为载体。 “ 9 O 后”大学生平常是以 短信、飞信 、 微信 、Q Q群、微博 等作 为其人际沟通交 流的主 要手段 。教育管理者有必要根据被管理者 的兴趣特点 等 ,有 针对性地摸索和探讨 “ 9 0后”大学生更乐意接受的工作方 法 来开展 思想 政治教育 的重要手段 ,充分利用校报、校 刊、校 内广播 电视等传播媒介 ,重视 “ 9 0 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 加强社 会理 想的培养教育 ,把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作 为人 生 的重要 目 标 ;坚持价值观教育 ,突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开 展道德 观教 育 ,强调对党和国家感 情的培养 。
想特 征 方 面 的 论 述 , 总结 出相 应 的 伦 理 建设 对 策 。
关键 词: “ 9 0后”大 学生 ;人 生观 ;价值观 ;道德 观
9 0 后 大学生 的人生观及 思想 特征 。马克思 主义认 为 , 人 生观 的形成是 人们所处 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 系的产 物。 人生 观作 为人们 对人生问题 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 对 人生起指 导和 调节作用 。第 一 ,自我实现 与服务社会趋 于整合 。 “ 9 O 后” 大学生没有 经历过祖辈所遭遇 的历史 和政 治上 的动荡 , 也没有经历过 大的经济波动 和生活磨难 ,对历史选择党 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