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说课稿[1]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说课稿(通用6篇)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说课稿(通用6篇)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说课稿初中物理压强实验说课稿(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压强实验说课稿(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压强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

压强知识既是对前面所学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整个章节奠定了基础,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本节内容又是初中物理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改变压强的方法,了解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归纳、实验能力;通过对压强概念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比值定义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物理学原理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着统领全章的作用)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形成。

(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4、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和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大气压强》说课稿4页

《大气压强》说课稿4页

《大气压强》说课稿我的说课的课题是《大气压强》,下面将从教材地位、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课。

学情分析1、八年级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很高,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2、大部分学生对大气压的实践经验比较少,喜欢动手操作、探究现象,所以应尽量用多些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分析和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难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教学资源1、水槽、长短试管各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1米长的玻璃管一根、橡胶吸盘一对、一次性纸杯和吸管若干、锥形瓶一个、鸡蛋一个、液体压强演示器一个、玻璃杯一个。

2、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1)通过请同学们喝饮料(有些吸管完好,有些提前扎了一个小洞)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时在喝的过程中,会出现有些同学喝不到嘴里的问题,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联系生活实际,采用平时最常见的喝饮料的过程,体验大气压的作用。

一些学生到通过喝饮料喝不到嘴里,从而激发了探究问题的欲望。

(2)教师借助于液体压强演示器让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对比大气也具有重力和流动性,是否也存在压强呢?二、进行新课(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教师设计实验1:将一个熟鸡蛋放在一个瓶口比它小的锥形瓶的上方,让同学们来试一试看谁能把鸡蛋给压进去?有些同学积极想办法,可能会想到把一个燃烧的棉花团放入锥形瓶中。

学生思考并回答:一开始瓶内外都有空气,棉团燃烧消耗了一部分氧气,里面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气体的压强看不见摸不着,同时也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却客观存在,并且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所服务。

托里拆利实验是物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实验,通过看录像,让学生知道实验的过程和事实,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大小的由来,并记住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

通过实例计算和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使学生感悟大气压产生的压力大小,并认识物理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是大气压强现象的重要应用,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和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大气压强;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③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④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②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③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大气压强的广泛应用。

难点:大气压强的特点、测量。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学生知道了液体有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的知识,为大气压强的学习作好了很好的铺垫。

通过实际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演示,让学生知道它的存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再播放托里拆利实验,更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借助形象直观的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法和学法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重要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第一部分说教材1.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教材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

受教学容量的影响,本节内容分到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托里拆利实验的教学,第二课时进行有关大气压强的变化和应用的教学。

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但在之前教学中通过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学习,课堂实验和多媒体的演示,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学生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产生大气压的原因和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证据。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和标准大气压的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及研究问题的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值。

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本次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用直观的实验结果呈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从生活中走进物理,让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学生的学法方面利用实验观察法理解和认识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依据,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探究方法引导归纳大气压的成因及托里拆利实验的成功之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三个教学环节进行:一、魔术引入新课把带孔的矿泉水瓶子装满水,让学生把瓶子提起可观察到瓶子里的水流出,然后老师把瓶子接过来让水不再从小孔流出,问学生是谁在暗中相助老师的呢?设置疑问,引起学生求知欲望,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说课稿

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说课稿

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说课稿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并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值.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玻璃瓶、硬纸片、熟鸡蛋、火柴、量筒、水槽、吸盘、针筒、果冻、托里拆利实验VCD盘、抽水机原理挂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

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2.讲述:同学们要知道实验时,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教师讲述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大家了解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

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

2.学生实验:学生把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

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3.讲述:刚才同学们所做的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抽出金属半球内空气(或挤压出皮碗内的空气),两个金属半球(或两个皮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在一起,因而很难把它们拉开。

4.演示、验证:刚上课时,老师演示的实验,表明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托住了硬纸片,所以硬纸片不会掉下来。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

You pretend to work hard,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deceives yourself. Never use tactical diligence to cover upstrategic lazines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大气压强说课稿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大气压强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

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

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

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________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__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

9.3《大气压强》说课稿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八年级下当中第九章第三的内容,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为后面大气压知识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并且大气压强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液体压强是在整个初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本次课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②了解大气压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⑵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与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是:①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②大气压强的估测和测定教学难点是:①用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②学生自主动手探究估测大气压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对重力的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通过半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鉴于上述学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法、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会实验、会探究,让教师在主导的地位上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而学生在主体的地位上切实的做到得之以渔,从而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理解和掌握。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教学环节进行: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入课题在本节课开始,教师拿出一个饮料瓶并设置问题:“老师这里有个饮料瓶,你能想出几种办法让它变扁呢?利用你手边的饮料瓶试一试。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

通过学生对大气压强 的学习,使学生能将 理论运用于实践,体 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完成本 节情感目标。
五、作业设计 1、托里拆利实验如果选择水来做实验,那么试管至少应该为多长。 2、物理课本的长为26cm宽为18.4cm。请计算大气压强对课本产生 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压力为什么没有将课本压坏? 六、板书设计 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还很大 3、托里拆利实验精确的测定大气压强的大小等于1.01×105pa 4、大气压强大小与:海拔高度 空气密集程度 温度等因素有关。
教学环节
具体措施
设计意图
1、联系前面沸点与 气压的知识:大气压 强与海拔有关(类比 液体压强的深度) 2、从课本中介绍: 五、认识影响大气压 在同海拔高度,由于 让学生对大气压强进 阳光照射,地形因素 一步深入理解。 强的大小的因素 影响大气压强也不一 样。
教学环节
具体措施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知识解决以 下问题 1、吸管吸饮料。 2、拉动密封注射器 活塞,活塞将恢复原 六、应用大气压强知 状。 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瓶子倒水有气泡 进入。 4、输液吊瓶输液原 理。 5、冷水浇密封的热 饮料瓶。
1、对以上2个实验 的现象交流讨论得 出结论 2 、引出本节主题: 大气压强的概念。 3 、播放马德堡半球 实验。
4 、总结:大气压强 向各个方向、很多 物体内外都存在压 强相互作用使得没 有明显变形。
通过交流讨论解决 上一部分提出的问 题,强化大气压强 的概念,突出本节 重点。在讨论交流 中让学生对现象的 理解趋于理性,能 主动放弃自身错误 观点,养成良好的 科学探究习惯。为 下一环节进一步了 解大气压强做铺垫。

2024《大气压强》说课稿.范文

2024《大气压强》说课稿.范文

2024《大气压强》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的课程内容是《大气压强》,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介绍1、《大气压强》是中学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学生可以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等方面。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大气压强与气候和天气的关系;②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大气压强,并能分析气压变化对天气的影响;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增强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归纳法、引导发现法和实验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方面,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实验仪器和相关实验材料等。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实验演示,能够直观地呈现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天气变化的原因,先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然后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强与天气的关系。

2、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板书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公式的分析和实例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计算大气压强的步骤和技巧。

3、实验演示设置一个简单的实验环节,通过调整压强计的高度和观察指针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4、巩固与拓展通过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的讲解,巩固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运用。

针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空间。

五、课堂总结通过课堂的讲解和实验的演示,我让学生总结了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并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大气压强(说课)

大气压强(说课)

实 验 改 进
空气
受力面积发生变化
大气压支持多高水柱呢?
托里拆利实验
⒋回顾小结,活动迁移 以及课后研讨
小结
大气压强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 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 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测量 3.大气压强的应用
分两课时完成,本次课主要学习前两部分。
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 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通过实 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学生完 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⒊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了解大气压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观察与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 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 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 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拉 不


动堵

的 注 射 器 拉 不
笔 帽 吸 嘴 唇

彩沙喷“泉”
自动上升的小试管

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说课稿《大气压强》说课

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说课稿《大气压强》说课

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说课稿《大气压强》说课《大气压强》说课稿(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第一部分【说教材】1.教材分析《大气压强》一课是在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及气体浮力奠定坚实基础.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安排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3.大气压强的应用.教材安排为两课时.2.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本节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②了解大气压强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③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⑵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与实践,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第二部分【说学情】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易被人们忽视,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完全能够使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第三部分【说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1.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活动法:通过这两种方法设疑激趣.2.实验演示教学法、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通过这两种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使他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在此大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塑料饮料瓶、玻璃饮料瓶、塑料吸盘、吸管、注射器、小瓶、砂子、橡皮泥、玻璃板、乒乓球、长透明软管等.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实验视频进行无法演示的托里拆利实验教学,通过动画丰富学生对大气压强存在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规律的理解.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教师进行"覆斗实验"的演示:拿出一个玻璃漏斗,将下口用橡皮塞塞住,灌满水,覆上硬纸片,倒置,水不流出.学生惊讶不已,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不流出?到底是谁托住了纸片和水?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纸片下方空气的作用.教师将橡皮塞拔出,纸片和水立即下坠,进行对比.继续设问:为什么拔掉塞子,纸片和水就会下落?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拔掉塞子,漏斗上下空气作用平衡,纸片和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学生至此完全明白:只有漏斗上方无空气时,在纸片下方空气作用下,纸片和水才不会下落.教师引导获知:气体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受到重力作用,也有压强.[设计意图:通过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包括三部分的内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第一步:改变方向,加深理解:教师继续"覆斗实验",改变漏斗放置位置,侧向各方水均不流出.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第二步:学生实验,强化认识学生实验1:塑料吸盘贴在玻璃板上能承受很大的拉力,从一边挑起后则能轻轻拿下.学生实验2:用吸管可以很轻松的从敞口的饮料瓶中吸到饮料,用瓶塞塞住后,则很难再吸到.边体验边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步:实验演示,开拓视野演示1:将塑料饮料瓶从圆弧口处剪开,在直筒部分灌满水,将剪下的圆弧口倒扣上,整个装置倒置,水流出,圆弧口自动上升.水流完时,圆弧口掉下.演示2:将点燃的酒精棉投入装有沙子的塑料饮料瓶,拧上瓶盖,饮料瓶立即变扁,开盖后又恢复原状.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解释第四步:分析总结,理性认识教师分析:学生实验1使用了挤压的方式、学生实验2使用了吸(抽)气的方式、演示实验1使用了排水的方式、演示实验2使用了加热的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排出容器内的空气,这样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形成以上现象.第五步:创意发挥,巩固理解学生活动:要求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或老师提供的器材尽可能设计多种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进行展示.列举实例:列举生活中有关现象和简单应用.[设计意图:选取五个实验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存在的理解,经历演示体验再演示分析发挥的过程,让学生切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此达到对本课教学重点的突出.](二)大气压强的测量第一步:半球实验,感受威力教师邀请两位"大力士"同学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并结合课件中的动画给学生讲马德堡半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史中的盛事,并感受大气压的威力.紧接着提出问题: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第二步:分组探究,估测气压安排学生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实验:估测大气压.学生较容易想到通过测压力和受力面积用公式p=f/s来计算出大气压的值.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吸盘被拉动瞬间弹簧测力计读数较难把握,学生实验探究难以成功,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用装沙子或水的挂瓶,或者用小钩码加橡皮泥来代替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实验时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让学生了解到:吸盘中的空气往往难以排尽,拉动吸盘时受力面积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第三步:转换思路,水柱测压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前面所做的"覆斗实验"入手,让学生思考"用水槽装水封口,换更高的容器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实验后水依然不流出,继续发问:"大气压究竟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此时播放大气压支持水柱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获知:大气压的大小就等于它所支持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强,获得一种可以准确测量大气压值的方法.第四步:发现问题,水银解决发现上面实验有缺陷:支持水柱过高,实验操作不方便.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水银来解决问题,由于水银有毒,所以我通过实验视频给学生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并结合动画进行分析,让学生计算出大气压的值.第五步:延伸应用,介绍工具1.水银气压计引导学生获知:在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旁立上刻度尺即成为一种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2.无液气压计水银气压计携带不方便,给学生介绍使用较多的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并通过动画介绍其结构及应用.[设计意图:安排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步步深入、循序善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来获取科学知识,以此达到对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三)大气压强的应用第一步:设定问题,自主学习安排学生阅读"想想议议"部分,观察两种抽水机的工作图,并设定下列问题帮助学生自学:1.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_____进入圆筒.压下活塞时,阀门b_____,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_____,涌到活塞上面.再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关闭,它上面的水从出水管_迫使水推开阀门_____进入_2.叶轮转动时,进水管内压强_____,大气压迫使井中的水推开_____进入进水管,经叶轮加速后由_____甩出,并如此不断循环,实现连续抽水.第二步:动画分析,深入理解通过动画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两种抽水机的工作过程.[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文、多媒体辅助,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应用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反馈测试、活动迁移本环节安排了一个练习和一个游戏活动.练习:如果一间房屋的屋顶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人在如此巨大的作用下为什么没被压扁?游戏活动:搬运乒乓球比赛.提供一根吸管,游戏规则是不允许用手接触乒乓球.(用吸管吸球搬运即可).[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寓教于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热情和兴趣,增进了师生关系.]四、归纳总结、系统掌握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清晰的语言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再次回顾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所用到的物理方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课后研讨、深化延展最后,我设计了三个课后研究问题:1、阅读"想想做做",自制气压计并通过它了解楼上楼下气压变化,书写实验报告.2、收集吸尘器相关资料,了解其结构及工作原理.3、清热口服液带盖插上吸管后,为什么还能将药液吸上?实际观察并分析原因.学生可任选其一.[设计意图: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本次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专家评委!附板书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两大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既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又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2.标准大气压(po)po=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或76cmhg,粗略计算时可以取作105pa)3.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与金属盒气压计三、大气压强的应用1.活塞式抽水机2.离心式抽水机《大气压强》说课稿(2)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参赛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大气压强》一课,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为后面大气压知识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3.大气压强的应用,分两课时完成.本次课主要学习前两部分.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学生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3.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本次课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②了解大气压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⑵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与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4.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①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②大气压强的估测和测定本次课的教学难点是:①用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②学生自主动手探究估测大气压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予以阐述.第二部分【教法及学法】本次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游戏活动法.第三部分【教学器材】本节课要用到的教学器材如照片所示,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尽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第四部分【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教学环节进行: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入课题在本节课开始,教师拿出一个饮料瓶并设置问题:“老师这里有个饮料瓶,你能想出几种办法让它变扁呢?利用你手边的饮料瓶试一试.”学生通过实践想到的办法可能有“捏扁、吸扁”,紧接着教师继续设问:“用手将饮料瓶捏扁,是因为手对饮料瓶有力的作用,那么用嘴吸饮料瓶时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扁了呢?”通过引导分析学生较易答出:“瓶外空气”.然后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猜想:既然液体有压强,那么与液体同样具有流动性,受到重力的气体是否也有压强,从而引入课题,并板书标题“大气压强”.开篇通过简便易行的小实验,直接切入主题,简洁、明了,而且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随手可得,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2.分组探究,讨论交流,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教师先进行“覆杯实验”的演示,并利用动画解释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要求学生尽可能设计多种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或老师提供的器材可以进行“吸盘挂重物”“两吸盘吸在一起拉不开”“堵口的注射器拉不开”“笔帽吸嘴唇”等实践活动,边让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边引导学生进行解释,以加强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又设计了几个有趣的演示实验:1、“彩沙喷‘泉’”(在有支管的锥形瓶口装一吸管,倒插在彩沙中,通过支管抽气,很快彩沙通过吸管进入瓶内形成喷“泉”).2、“自动上升的小试管”(在较大的试管中灌满水,将较小的试管插入大试管一定深度,倒置,水流出,小试管在大试管中自动上升“)3、“饮料真的是吸上来的吗”(让两个学生分别吸两瓶装满饮料的饮料瓶,一个密闭,一个敞口,密闭的吸不上,敞口的轻松吸上,进行对比)4、“谁压扁了易拉罐”(将加热后的易拉罐倒置在水面,很快易拉罐变扁).并让学生对实验进一步解释.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这些实验让学生在惊讶中领略科学的神奇.通过这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此达到对第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3.历史故事开篇,自主探究估测大气压和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教师邀请两个“大力士”同学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大气压的威力.接着结合课件中的动画给学生讲马德堡半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史中的盛事.紧接着提出问题: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然后安排学生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实验估测大气压.学生较容易想到通过测压力和受力面积来计算出大气压的值.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吸盘被拉动瞬间弹簧测力计读数较难把握,学生实验探究难以成功,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用装沙子或水的挂瓶,或者用小钩码加橡皮泥来代替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实验时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让学生了解到:吸盘中的空气往往难以充分排尽,拉动吸盘时受力面积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前面所做的“覆杯实验”入手,让学生思考“用水槽装水封口,换更高的容器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实验后水依然不流出,继续发问:“大气压究竟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此时播放大气压支持水柱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获知:大气压的大小就等于它所支持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强,获得一种可以准确测量大气压值的方法,但此实验有缺陷:支持水柱过高,实验操作不方便,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水银来解决问题,由于水银有毒,所以我通过实验视频给学生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并结合动画进行分析,让学生计算出大气压的值.在这个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步步深入,循序善诱,让学生学会了用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来获取科学知识,以此达到对第二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4.回顾小结,活动迁移以及课后研讨先组织学生回顾小结,以便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接下来设定两个活动:1、怎样将底部有小孔的饮料瓶灌满水?“(灌满水,盖上盖拿出水面即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安排学生进行用吸管搬运乒乓球比赛的游戏活动,游戏规则是不允许用手接触乒乓球.(用吸管吸球搬运即可).这个游戏寓教于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也增进了师生关系.最后,我设计了两个课后研究问题:1、收集和了解身边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及应用.2、撰写小论文:《假如没有了大气压》,学生可任选其一.这样设计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及想象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本次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专家评委!。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气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压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和应用。

大气压强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对于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首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吸盘挂钩、吸管吸饮料等,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最后,教材介绍了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和陌生。

在能力方面,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原因。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3篇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3篇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本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生活中更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由于其在生活中不太能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所以我想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能学到大气压强的知识,同时能学会其中实验的方法,以此为思路,我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过渡句:要想游刃有余的把控课堂,必须熟悉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大气压强》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主要包括了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测量,影响因素和应用四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了本节课,可以对大气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说学情(过渡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在课堂上达成自己的目标,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所以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对这些生活经验,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能从生活中的实例发现物理规律,体会物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目标是教学的指明灯,为了我的课堂能达成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如何测量大气压强以及大气压的'数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和大气压的测定【难点】大气压的测定五、说教学方法(过渡句:因为学生对于大气压强主要存在着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我力求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word说课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word说课

《大气压强》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育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本章的主旨是学习大气的相关知识,这一节的内容是在继大气层、天气和温度的学习后,对大气的又一重要特性——大气压强的学习,除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大气外,同时也是对第一章液体压强知识的补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了解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和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而现时期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初中生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研究的方式也主若是从日常生活现象和实验动身;在思维训练方面是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静态思维多于动态思维:因此他们的学习特点是重视知识的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研究。

针对这种情形,我提出的计谋是:增强直观教学,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事实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爱好,引领学生观看、试探、分析、讨论、交流、评判,以此来帮忙学生更好地把握课程知识。

依照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形,我确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知识与技术(1)能举例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说明有关现象;(2)能够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明白其测量工具;(3)了解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并能用这一关系说明有关生活现象。

二、进程与方式(1)观看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存在;(2)经历演示实验的操作,讨论交流,体会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定性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大气压知识说明生活中常见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喜爱,并对科学产生靠近感;(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熟悉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阻碍;(3)在学习中让学生切身实践,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其科学探讨精神。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是:确认大气压的存在,感知气体和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定性关系,并会用相关知识说明生活现象。

《大气压强》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大气压强》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大气压强》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二、实验器材饮料盒、饮料瓶、被子、气球、吸管、吸盘、试管、玻璃瓶、牛奶、乒乓球、电动机、电池等(具体没给实验如下面教学过程)三、实验创新以及改进要点利用生活中小物品设计实验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并引导学生动手自制和生活有关的机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思想。

(集体每个实验创新及改进如下面教学过程)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自制教具,用魔术引入,用生活中的器材引导学生设计小实验。

从生活入手,最后应运于生活。

五、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感受体验大气压强是存在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探索大气压的应用,通过自己动手,完成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感受物理的神奇。

并能过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六:实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前面压强、液体压强的延伸,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大气压概念比较抽象,所有本节课主要想办法让学生从生活入手,利用生活中物品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以及设计实验测量大气压,以及自制抽水机,体验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实验器材:(如图)自制魔盒老师表演魔术(图1、图2),自制(阴阳壶)可以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饮料。

实验目标:学生不仅惊叹魔术的神奇,更好奇魔术中隐藏的奥秘。

神奇的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引出本节课探究的课题“大气压强”。

图1 图2(二)探究、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猜想创设四个与大气压相关的物理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给出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1.将装满水的塑料瓶扎个洞有水流出来吗?(图3)2.密封的牛奶瓶能喝出牛奶吗?(图4)3.装满水的玻璃瓶用乒乓球封口倒置,乒乓球会掉下来吗?(图5)4、装满水的试管倒置在水槽里水柱会下降吗?(图6)4 图3 图4 图5 图6活动二: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我的物理教学思想六个板块。

【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本节大气压强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大气压强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

【设计思想】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表准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有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大气压强》说课稿(第一课时)

《大气压强》说课稿(第一课时)

《大气压强》说课稿(第一课时)发表时间:2011-03-18T09:53:46.37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吴荣伟[导读] 本文介绍了《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吴荣伟摘要:本文介绍了《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关键词:大气压强;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作者简介:吴荣伟,任教于浙江省庆元县竹口镇中心学校。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作用及意义本节课是八(上)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三节的内容,是学习了液体和固体的压强之后,也是后一课大气压对天气影响的基础。

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前一部分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事实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了解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方法及大气压的大小和测量工具,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后一部分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掌握本节内容,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知道测量大气压的工具为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寻找身边的科学,并能用科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立对大气压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大气层人人有责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及成因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由此本节的重点为确认大气压的存在。

如何让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去理解、去感悟并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是教学的难点,这其中就要渗透一种科学方法的应用,即“间接推断”。

【精品文档】大气压强说课-精选word文档 (13页)

【精品文档】大气压强说课-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气压强说课篇一:大气压强说课稿《大气压强》说课稿单位:鲁山四中姓名:曹超钦时间:201X年3月《大气压强》说课稿我今天的说课的课题是《大气压强》,说课的内容有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

【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大气压强》是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前面所学力和压强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大气压强的,是压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评价学生的方式多样化,是一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课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是压强知识的延续,也是后面研究流体压强的基础,知识结构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情感目标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充满科学探究的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基于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以及物理课程标准上要的求: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有压强及其测量方法。

·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观察演示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针对教学目标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

大气压强说课1

大气压强说课1

《大气压强》说课稿履职竞聘说课稿王明芬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强》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中关于压强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航天技术,小到人的呼吸、吃、喝、拉;本节内容在人的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特别在学生的学习中,在学生学习了固体、液体压强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压强,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和收尾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气体存在压强,如何验证气体压强的存在,并通过液体压强的原理转换计算出标压下的大气压强,并学习大气压强的应用(气压计、抽水机、人的呼吸、喝水、高山反应等)。

本节课内容上承固体、液体压强、下启流体压强,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乃至力学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和突破:重点:①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②知道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①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重难点的突破方法:通过改进实验,形象直观理解大气压能支持液柱,再用多媒体演示来突破。

3、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尽管大气压强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我通过几个小实验和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师生合作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有大气压强;②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估测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②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③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②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人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精讲解惑相结合的问题式教学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我的物理教学思想六个板块。

【教材分析】
《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本节大气压强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大气压强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

【设计思想】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表准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气有压强;
•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设计综合应用目标导学,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相结合、启发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

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由六个环节、八个活动组成。

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投影并解说)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
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设计说明: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活动1]学生选择器材,仿照上述演示实验和课本图动手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活动2] 师生分析实验: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学生代表分别说明,不足部分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

(3)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

为了给学生强烈的感受冲击,可以由学生来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

[活动3] 师生回顾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1)在刚才的实验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困难并完成实验的?
(2)学生汇报完后,教师作说明。

[活动4]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

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设计说明: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怎样测量大气压?
[活动5] 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
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

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活动6] 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投影):(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P0=ρ汞gh=1atm=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活动7] 动手做实验,估测大气压。

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讨论后,逐一投影)
(1)器材:吸盘、弹簧测力计;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2)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以上两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将实验的思路总结出来,进行实验。

(3)师生共同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设计说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习到一种间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欣赏自己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
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活动8] 学生自学与教师演示:(配合投影)
(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锅与宇航服。

(2)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

(3)实验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设计说明:关注社会和生活,思考大气压怎样服务于人类,并形成对知识进行应用的意识]
5.本节小结。

(投影)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做哪些实验来证明?你还可以列举哪些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你会估测大气压吗?有哪些方法?说一说。

(3)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6.课后作业(投影)
(1)自我评价与作业。

(2)设计实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设计一种水杯,只要滴入少量水,就可以涌出许多水来。

[设计说明:通过小结,让学生把本节知识条理化,也是对本节内容的一个巩固;然后由作业再检验和提高]
【板书设计】
大气压强
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
原因:重力、流动性
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 影响因素:高度等
气压计:水银、无液(高度计)应用:抽水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