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至中学2020届文综周练三历史部分(包含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2020版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B卷

四川省2020版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B卷

四川省2020版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秦朝驰道的修建()A . 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B . 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C . 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D .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2. (2分)(2019·定远模拟)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

这表明,当时儒学()A .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B .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C .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D . 全面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3.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汉光武帝设尚书六人。

尚书官位低微,但“天下枢要,在于尚书”。

同时设中常侍等宦官多人,掌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

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A . 进一步提高皇帝决策的权威性B . 降低宰相在中央机构中的地位C . 确保皇帝诏令按照程序来实施D . 完善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官制4. (2分)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A . 唐朝B . 元朝C . 明朝D . 清朝5. (2分) (2017高二上·横峰期中)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 .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 .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 .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 . 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思想6. (2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口口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

2020届四川省乐至中学高三历史下周练试题

2020届四川省乐至中学高三历史下周练试题

2020届四川省乐至中学高三历史下周练试题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

这些举措A.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B.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2.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

这反映了唐代科举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3.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

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

可见明代A.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C.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D.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4.明清时期江南丝织品的输出,“北趋京师;东北并高句丽、辽、沈;西北走晋、绛,逾大河,上秦、雍、甘、凉;西抵巴蜀;西南之滇、黔;南抵五岭、湖湘、豫章、南浙、七闽,溯淮、泗,道汝、洛。

”据此推知,该时期A.已形成重要商品的市场网络B.长途贩运推动工商市镇兴起C.农产品商品化受到地域限制D.水运成为货品运输主要形式5.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

此后,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

这一现象A.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B.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C.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D.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6.下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西周铜器窖藏五祀卫鼎。

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

该铭文A.需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体现它的证史价值B.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铸鼎者的价值取向D.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可研究我国早期文字演变7.在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记录了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在公民大会上受到攻讦时尚能捺住性子,而军队一开出城邦,他就可以决定生死。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A.加强君主的权力B.扩大“三公”的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2.唐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磁类雪,越磁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概括。

下列瓷器中属于邢窑瓷器的是A.陶罐 B.白瓷 C.青瓷 D.青花瓷3.晚清曾国藩除了推崇理学大师程朱外,还特别赞赏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等精明强干的政务活动家,主要目的是A.镇压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B.贯彻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C.发挥理学精神中经世致用的一面 D.学习他们推动清朝实现政治改革4.二十世界三十年代,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挑战是A.工农红军面临王明“左”倾错误破坏B.国民政府推行蒋介石个人独裁C.1923年世界经济危机横扫中国D.抗击日本灭亡中国的系列侵略战争5.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里查德·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其原因是A.《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C.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D.达尔文的革命性理论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7.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这一情况出现在(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解放战争时期 B.建国初期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后8.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高中历史试卷2020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三)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高中历史试卷2020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三)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三)文综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嬴政统一六国后,用两年时间修筑了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的一条南北长达700多公里的军事通道。

秦直道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间最捷近的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修筑该工程在当时A. 有利于秦帝国的统一安定B. 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形成C. 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 有利于国家组织能力建设25.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因其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千古传颂。

《后出师表》的末尾写到,“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的情怀是A.“行己有耻”的立身准则 B.“明道救世”的忧患意识C.“经世致用”的思想品质 D.“天下兴亡”的历史担当26.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说:“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并说“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对此史料解释合理的是,当时中国A.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金属锻铸技术成熟C.新的生产关系滋生 D.海外贸易占据主导27.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

……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

这说明A.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 B.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的顽疾C.自耕农是封建经济的主体 D.封建经济内部隐存竞争因素28.《南京条约》签订后一年,耆英即提出“信守”条约,至道光帝二十五年(1845年),道光皇帝明确提出“恪遵成约,彼此相安”。

高三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B. 汉朝实行分封制C. 唐朝实行科举制D. 明朝实行内阁制答案:B2.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C.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D. 辛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华民国答案:ABCD4. 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和民主B.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和胡适C.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D.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答案:C5.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B.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在1937年C.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自己取得的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60分)6. 简述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0分)答案: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主要包括限制民间海上贸易和禁止私人出海。

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加强了对海上贸易的控制,保护了沿海地区的安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7.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及其意义。

(20分)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它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以实现国家的富强。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它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局限性,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

8. 请结合历史事实,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分)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四川省乐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乐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乐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4.下列“和县行政建制沿革”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对此解AC.汉朝分封的王国加强了中央集权D.宋朝时淮南西路属河南江北行省25.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

家中长辈住在(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27.下列图示中所示的生产技术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毕昇纪念币②黄道婆纪念币③中国传统步犁④二牛一人犁耕图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28.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29.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

《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这反映清代长期推行的政策是( )A.维护统一B.重农抑商C.思想专制D.闭关锁国30.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

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哪一思想( )A.“和而不同” B.“克己复礼”C.“仁者爱人” D.“周而不比”31.下图为中国汉字“鸟”的四种书写体例,其中为小篆的是( )32.1907年美国传教士罗斯记述了一段在中国的见闻(见下图),这段记述说明( )A.底层的民众坚决抵制鸦片贸易B.禁烟的阻力有时来自社会底层C.清政府完全纵容民众种植鸦片D.传教士主张维护农民经济利益33.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指出1843年前后中B.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34AB.太原会战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C.太原会战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D.太原会战的作战部队都是国民党军队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届四川乐至中学文综历史部分周练试题答案

2020届四川乐至中学文综历史部分周练试题答案

2020届四川乐至中学文综历史部分周练试题答案1.【考点】先秦;史学理论专题;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24 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洛邑又叫东都,西周和东周时期的国都,也称成周,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故选 A 项;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现在的洛阳到开封一代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 B 项;材料强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不是“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民族概念,排除C项;“完全可信”说法过于绝对,考古与文献要相互印证,排除 D 项。

【答案】A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25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些规定是为了孤立诸侯王,使其在财政上无法聚敛,在政治上无法组成自己的小集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政令法规推行,故选 C 项;附益法是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问题而推行的法律,排除 A 项;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等手段去解决王国割据问题,而不是单凭附益法就能解决王国问题,排除 B 项;打击了诸侯王而不是地方豪强势力,排除 D 项。

【答案】C3.【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朝;⒈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唐宋元变革(26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婚姻论财之风日益兴盛,因此出现士大夫争相求娶寡妇柴氏的现象,故选 D 项;材料强调婚姻重财的风气,看不出封建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排除 A 项;材料的主旨是婚姻观受到商品经济影响,不涉及男尊女卑的观念发生改变,排除B项;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排除 C 项。

【答案】D4.【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明清社会转型(27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据材料教皇禁止中国教徒敬天等儒家礼仪,导致康熙帝下令禁教,中西礼仪之争由纯宗教学术问题,逐渐演变成为清廷和罗马教廷之间的国家政治之争,中西双方的认知差异阻碍了东西方文明交流,故选 B 项;罗马教廷发布禁约的目的在于控制中国教会,与是否违背宗教改革精神无关,排除 A 项;材料是中西礼仪之争(实质是国家政治之争),看不出闭关锁国政策,排除 C 项;西方国家蓄意干预中国信仰自由只是材料的一层意思,排除 D 项。

四川省2020版高三文综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卷A卷

四川省2020版高三文综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卷A卷

四川省2020版高三文综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8·江苏)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

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 .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 .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 .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 .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2. (2分) (2020高一下·临清月考)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

这预示着()A . 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B . 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C . 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D . 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3. (2分)(2020·广东模拟) 王守仁是这样阐述他的“良知”概念的:“夫人者,天地之心;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据此可知,心学()A . 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B . 体现出浓厚的客观唯心主义C . 衍生出一定的思想解放倾向D . 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4. (2分) (2018高二上·本溪期末) 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国文化,具有“安土重迁”的特征,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背井离乡”是一种悲惨的遭遇。

但明清时期却出现了“自发性移民”,即移民现象的山现不是出于政府的强制,而是人口密集地区的人民自己决定到异乡去寻找生存空间。

这一移民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 . 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人口的自由流动B . 政府的赋税改革使人身依附关系消失C . 人口的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D . 土地兼并的严重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5. (2分)(2020·福州模拟) 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一再提醒光绪帝对国会、议院等不可操之过急。

四川省乐至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二历史部分(含答案)

四川省乐至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二历史部分(含答案)

四川省乐至中学文综周练二(历史)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

这些举措A.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B.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2.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

这反映了唐代科举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3.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

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

可见明代A.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C.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D.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4.明清时期江南丝织品的输出,“北趋京师;东北并高句丽、辽、沈;西北走晋、绛,逾大河,上秦、雍、甘、凉;西抵巴蜀;西南之滇、黔;南抵五岭、湖湘、豫章、南浙、七闽,溯淮、泗,道汝、洛。

”据此推知,该时期A.已形成重要商品的市场网络B.长途贩运推动工商市镇兴起C.农产品商品化受到地域限制D.水运成为货品运输主要形式5.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

此后,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

这一现象A.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B.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C.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D.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6.下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西周铜器窖藏五祀卫鼎。

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

该铭文A.需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体现它的证史价值B.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铸鼎者的价值取向D.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可研究我国早期文字演变7.在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记录了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在公民大会上受到攻讦时尚能捺住性子,而军队一开出城邦,他就可以决定生死。

四川省乐至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测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乐至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测试试题(含解析)

乐至中学高中2016届高三文综测试(二)24.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

夏商之时,乐在当时排在首位,礼排在从属的位置。

到了周代,形成了以礼为首的局面。

这一变化凸显出西周的教育A.以平民教育为主要形式B.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C.以规范奴隶行为为核心D.以维护宗法制度为目的25.《孟子》一书多次谈到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

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解决黄河洪水泛滥的根本之道在于A.实现统一,中央集中力量治理黄河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理黄河C.减少战争,各国集中力量治理黄河D.各国各自为政,各自治理黄河26.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

这一时期管理①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 B.中书省C.行中书省 D.枢密院27.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相吻合的是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28.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请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29.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该表反映了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封建自然经济衰落30.下图所示为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份官方文件(部分),由此可见当时A.思想封闭,观念落后B.列强入侵,走私猖獗C.五口通商,主权受损D.取消“海禁”,鼓励贸易31.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四川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新津中学高2014级高三文科综合-历史半期测试题24.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农村社会是一个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社会,一是血缘差序,即按照血缘远近决定亲疏程度的社会法则;二是等级差序,即社会地位的高低阶梯。

带来这种差序格局的根源在于( )A.宗法制度根深蒂固 B.农村聚族而居相对封闭的分布特点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25.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

这表明周以后( )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26.在楚国一次内乱中,以孝顺著称的大臣申鸣奉命平叛。

其父因此被绑为人质,最终遇害。

国君封赏之余,申鸣悲叹“行不两全,名不两立”而自刎身亡。

这反映了()A.“忠孝两难”的道德困境 B.“礼崩乐坏”的社会颓势C.“移孝作忠”的价值取向 D.“家国一体”的国家形态27.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

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28.南朝人名常有寓意。

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

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

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A. 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B. 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C. 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D. 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迫切意愿29.《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孟德斯鸠认为,贵族是对王权最自然的阻碍和中间力量,坚持在君主国为保障自由首要的是依靠贵族,因为这股中间力量的存在,君主国家比专制国家更为稳定。

他的主张旨在A.倡导建立共和立宪政体B.摆脱教会思想的束缚C.缓和各个阶级间的矛盾D.否定专制制度合理性2.公元前2世纪后。

罗马出生率明显降低,一度影响到了兵源的稳定。

公元前18年,通过了朱莉亚婚姻法,规定25—60岁的男子和20—55岁的女子必须结婚,违反者将丧失在遗嘱上自由继承遗产的权利。

这说明罗马法A.凸显国家利益至上B.特别重视私法建设C.内容丰富,体系完备D.剥夺公民婚姻自由3.华中抗日根据地成立初期,市场上流通有法币、伪币和抗日民主政权发行的“抗币”;到了抗战后期,随着法币的贬值等“抗币”已成为“新民主政权下地方性国家纸币”,并为当地百姓所信赖。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日本侵略者借伪币掠夺中国财富B.国民政府货币金融政策的彻底失败C.抗日根据地的货币问题得到解决D.抗日民主政权获得根据地民众认同4.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连一些国王和大主教都未能幸免。

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

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乐至中学2020届文综周练三历史部分1.(2019·广东顺德二模·24)青铜器何尊,1963 年出土于陕西宝鸡。

其底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祭祀武王等事件。

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已知“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据此可知( )A.“中国”最早的地理位置可能在洛阳一带B.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下游地区C.“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民族概念D.青铜器何尊铭文是完全可信的第一手史料2.(2019·广东顺德二模·25)《汉书·诸侯王表》载:诸侯王过限曰附益。

汉武帝时,实行了“附益法”,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封国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

朝廷这些规定( )A.建立了西汉国家法律体系B.解决了王国割据问题C.有利于国家政令法规推行D.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3.(2019·广东顺德二模·26)《宋史》载:宰相薛居正之子薛惟吉之嫠妇柴氏,将携资再嫁。

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相求娶,后为张齐贤所得。

这反映出,在北宋( )A.封建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男尊女卑的观念发生改变C.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发展D.婚姻观受到商品经济影响4.(2019·广东顺德二模·27)1704 年,教皇发布了禁止中国教徒用“天”或“天主”称呼上帝等七条禁约;康熙皇帝看到禁约后说:“……彼此乱言者,莫过如此。

此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

”这表明( )A.教皇违背了宗教改革精神B.认知差异阻碍了东西方文明交流C.清朝强化了闭关锁国政策D.西方国家蓄意干预中国信仰自由5.(2019·广东顺德二模·28)据1868 年《中美续增条约》规定:每年清政府可选派30 名幼童赴美留学。

但国人听说西方野蛮人会把留学幼童剥皮,再把狗皮贴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

结果,仅有30 个名额的首批留学任务竟然没有完成。

这反映了( ) A.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B.美国改变了对华侵略立场C.清政府比较注重人才培养D.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表 1据表1,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的变化( )A.说明科举制出现重大变革B.极大地刺激了资产阶级参政热情C.有利于地方军阀控制政局D.是当局政府面对危机的应急反应7.(2019·广东顺德二模·30)1947 年6 月,在朱德总司令的亲切关怀指挥下,利用平山县沕沕水百米落差的水流建设了我党我军第一座水力发电站。

该站承担起周围兵工厂所需电力能源和党中央驻地西柏坡用电供应任务。

据此推知,沕沕水电站的建设( )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B.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提供了后勤保障C.解决了工业建设的问题D.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开端8.(2019·广东顺德二模·31)1957 年,苏联同意全面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研制。

但据老同志回忆,苏联部分专家在关键材料的生产技术方面心细如发,不但对于邓稼先等中国专家的问题历来沉默是金,而且每当有甲种分离膜脱落,一定要用磁铁一点点将周边地面扫一遍,保证全部回收。

这反映出( )A.中苏关系改善推动合作B.“一五”计划为核弹研制奠定技术基础C.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D.苏联专家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相当强9.(2019·广东顺德二模·32)公元前242 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

最高外事裁判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

这说明( )A.公平正义是罗马统治者的出发点B.罗马法基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了调整C.法律的制定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D.公民法的制定适应了新的经济发展需要10.(2019·广东顺德二模·33)1938 年,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 倍的人力劳动,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的阴影B.美国采用了生物转基因的技术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D.苏联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11.表 2据表2 可知,在19 世纪中后期( )A.英法两国工人的生活水平同步提升B.英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法国C.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D.西欧福利制度不断得到完善12.(2019·广东顺德二模·35)2014 年4 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 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 多家厂商参展。

中国以近600 家参展商的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

在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

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B.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C.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D.工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二、材料阅读13.(2019·广东顺德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东京居民的身份与职业复杂,人口流动尤为频繁,朝廷非常重视京城治安。

东京城治安区域由内向外划分为皇城、里城和外城,各有专人把守、巡检。

京城治安管理有行政系统、厢坊系统、军训系统和巡检系统。

宋朝先后推出《窃盗律》、《宋刑统》及很多临时性法规。

在审理刑狱中,一批开封知府能公允断案。

仁宗嘉佑年间,包拯任开封知府,严于执法,疾恶如仇,同时对东京囚犯用刑慎重,甚至宽恕赦免。

——摘编自杨瑞军《北宋东京治安研究》材料二 20 世纪 20 年代,广州治安混乱,市民深受其害。

随着军人犯罪案件增多,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制定了防范和整治措施。

1924 年夏,国民党广州特别党部组办的暑假工人讲习学校刊登广告, 讲授“主权宪法、公民常识”等内容。

广州市公安局建立报警电话,如遇突发事件,巡察长官可用电话迅速报告本部。

广州卫戍司令部 1925 年10 月 27 日成立武装汽车巡查队,出巡市面维持治安。

《两广惩办盗匪(暂行)》修正条例第三条对判处死刑的行为增加到十九项。

军警巡逻如发现抢劫,可当场枪决抢匪。

广州新市制确立后,出现了缉捕盗匪、打击犯罪的专职警察。

经当局整治,广州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摘编自雷绍宇《近代广州城市治安管理的特点及问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东京治安管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东京治安管理的因素。

(14 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广州治安管理的新变化,并谈谈你对当前城市治安管理的认识。

(11 分)14.(2019·广东顺德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下表为《共产党宣言》在近代中国传播或出版情况。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5.(2019·广东顺德二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漕运是通过水路把物资送达京师或其他战略重地的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长安地处关中,粮食不足需要南粮北调,而安史之乱又使得“漕运路绝”。

德宗时,刘晏进行漕运改革,把整个水运道划分为南水(长江、运河、淮河)、汴河、黄河、渭水四段,交接处筑仓,并把三门峡一段陆运也改为水运,从而实现南方粮食经达长安的全程水运。

为减少装卸过程中损耗,刘晏改以往散装为袋装,即使翻船落水也可打捞,保证物资从扬州安整运抵长安。

自秦汉以来,漕工都是无偿服役,刘晏吸取教训,使用国家专卖食盐所得的钱雇佣漕工,使得漕运的劳动力得到保证。

经过改革,关中地区粮食得到及时足量供给。

——摘编自《新唐书·刘晏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晏漕运改革的背景。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刘晏漕运改革的意义。

(9 分)16.(2019·广东顺德二模·46)【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1915 年,中国拟派遣劳工,以代替士兵参加欧战。

这既是权宜之计,也是出于战略考虑。

同年夏天,法国政府意识到它的人力资源可能很快就将耗尽,因此立刻接受中国提议,于 1915 年底开始招募华工。

1916 年,丘吉尔指出英国应该雇佣华工,他说:“我在‘中国人’这个词面前是不会退缩的,现在是我们最不应该顾及人们偏见的时候”。

欧战期间,14 万名华工前往欧洲。

通过检视华工的工作和经历,我们可能对东西文明间的差异和融合取得新认识。

1919 年9 月,从法国归来的华工在上海组织他们自己的工会,定期开会。

华工奔赴欧洲为大战所作出的牺牲,帮助中国在战后和平会议取得一席之地。

——摘编自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之大转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20 世纪初向欧洲派遣劳工的背景。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 世纪初期中国海外劳工的历史作用。

(9 分) 17.(2019·广东顺德二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岑仲勉(1886—1961),广东顺德人,著名历史学家。

少时在私塾接受教育,后考入两广大学堂,最终毕业于北京高等税务学校。

自 1921 年起,岑仲勉在史学界崭露头角,发表数十篇颇具水平的历史文章。

在陈垣推荐下,于 1937 年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由于时代原因,他随史语所长期辗转各地。

为响应国家治理黄河决策,岑仲勉写出了50余万字的《黄河变迁史》,并说:“黄河尚可根据马列主义的原则来改变,人们更应该用马列主义来改造自己。

”从 1948 年开始,岑仲勉担任中山大学蒙古史、隋唐史教学工作,利用研究资料和讲义完成《隋唐史》编写。

此外,还出版了《突厥集史》和《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直到去世时仍有六部专著在中华书局审阅中。

——摘编自孙巍《岑仲勉学术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岑仲勉在历史研究领域的贡献。

(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岑仲勉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6 分)1.【考点】先秦;史学理论专题;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24 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洛邑又叫东都,西周和东周时期的国都,也称成周,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故选 A 项;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现在的洛阳到开封一代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 B 项;材料强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不是“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民族概念,排除C项;“完全可信”说法过于绝对,考古与文献要相互印证,排除 D 项。

【答案】A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25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些规定是为了孤立诸侯王,使其在财政上无法聚敛,在政治上无法组成自己的小集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政令法规推行,故选 C 项;附益法是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问题而推行的法律,排除 A 项;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等手段去解决王国割据问题,而不是单凭附益法就能解决王国问题,排除 B 项;打击了诸侯王而不是地方豪强势力,排除 D 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