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对外关系史料考
九年级历史幕府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幕府知识点幕府是日本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将实际掌握权力的武士家族统治日本的军政府。
下面将以九年级历史幕府知识点为题,介绍幕府的由来、体制及其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一、幕府的由来幕府最早起源于12世纪末的日本。
当时日本全国分裂为许多争斗的领土,权力分散,国内陷入动荡和混乱。
为了稳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源义经成为第一位幕府将军。
之后,在日本历史上相继出现了足利幕府、德川幕府等。
二、幕府的体制1. 幕府将军:幕府的最高统治者,一般由武士家族的当主担任。
将军在政治、军事、司法等各个领域具有最高权力。
2. 政治机构:幕府内设有诸多部门,如政务、军事、司法等。
政务部门负责处理国家事务,军事部门负责维护国家安全与边防,司法部门负责审判与治安维护。
3. 分封体制:幕府将军通过对武士家族的分封来巩固权力,将领土分割成各大领地,由武士领主管理和控制。
三、幕府的影响1. 统一了日本:幕府将军通过强力统一了各地的武士家族,减少内乱和外部威胁,使得日本从分散的国家逐渐走向一体化。
2. 推动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幕府鼓励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并对其进行保护。
这一举措使农民和工匠的生活改善,促进了经济繁荣。
3. 培养了武士精神:幕府大力提倡武士道精神,要求武士们忠诚、勇敢、正直。
这种精神影响了后来的日本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4. 与外交与贸易的开展:幕府将军推动了与中国、朝鲜、南洋等国家的外交关系,并开展了贸易。
这使日本逐渐融入了东亚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总结起来,幕府作为日本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制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出现稳定了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培养了武士精神,并推动了日本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与交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幕府制度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最终导致了幕府的衰落与终结。
万历四十七年投书日本德川幕府的“浙直总兵”考
i nc e o f Mi n g Dy n a s t y Ch i na f o r t h e pu r p o s e o f ne g o t i a t i o n a bo u t p r o b l e ms o f p i r a c y . Th o u g h t he Chi ne s e mi s s i o n d i d no t s u e 。 c e e d a t l a s t ,t he di pl o ma t i c c o r r e s po n d e nc e t he y t o o k wi t h wa s t r a ns c r i be d v e r y s o o n a f t e r i t wa s s e nt t o To k ug a wa Hi de t a d a,
Z HENG J i e — X i
( I n s t i t u t e o fE a s t A s i a n S t u d i e s , Z h e j i a n g G o n g s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1 8 ,C h i n a )
t h e s e c o n d s h o g u n o f t h e T o k u g a wa d y n a s t y .T h e d i p l o ma t i c c o r e s p o n d e n c e i s v e y r f a mo u s i n S i n o — J a p a n e s e r e l a t i o n s ,b u t t h e s e n d e r o f i t h a s n o t y e t b e e n k n o w n i n b o t h Ch i n a a n d J a p a n .I n t h i s p a p e r ,1 wi l l d i s c u s s t h e s e n d e r ,wh o w a s t h e c o mma n d e r
德川幕府名词解释
德川幕府名词解释德川幕府指的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期间,统治者为德川将军家族的政权。
以下是对德川幕府相关名词的解释:1.德川家康:德川幕府的创立者,被尊称为幕府的开国将军。
他在关原之战胜利后,成功统一全国,并于1603年获得了将军的称号。
2.幕府(Bakufu):意为“幕府之家”的日语词汇,是指德川将军家族的政权和行政机构。
德川幕府采取了封建主义的组织结构,将国家划分为若干个领地,由大名(大规模领主)统治,而幕府则拥有最高权力。
3.大名(daimyo):指日本封建社会中的大规模领主,他们控制着各自的领地,并负责管理和维持秩序,以换取继续享有自身的特权和地位。
德川幕府通过授予大名特权和利益的方式来稳定统治,同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止其威胁到幕府权威。
4.老中制度(roju seido):指德川幕府的高级行政机构,由数名大名组成。
他们负责管理国内事务、决策政策和监督大名的行为。
老中制度在整个幕府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德川幕府维持政权和实施政策。
5.长州藩(Choshu han)和佐幕运动:长州藩是江户时代时期的一个重要藩,他们积极参与推翻幕府的佐幕运动。
佐幕运动指的是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起义,试图恢复天皇的权威并推翻幕府的统治。
6.长崎(Nagasaki)和对外贸易:德川幕府对外贸易实行了高度的限制政策,只允许外国商人通过长崎进行贸易。
这种对外贸易政策被称为“锁国”政策,目的是保护国内经济、封锁外国文化和思想的渗透。
7.幕府军(Bakufu Gun):指德川幕府所组织的军队,用以维护统治和平。
幕府军主要由武士阶层组成,分为几个等级和类别。
德川幕府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的政权稳定。
总的来说,德川幕府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政治体制,由德川将军家族统治。
幕府通过控制大名和限制对外贸易等手段来巩固自身统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幕府面临了内部长久无法解决的问题,加上许多政治和经济不平等的因素,最终导致了幕府的崩溃和明治维新的发生。
德川幕府对外关系史料考
# 150 #
德川幕府的对外关系史料考 ∗
之职在明朝初期并非常设之职, 其作为中央官僚的临时工作, 根据需要 而加以设置。明代后期, 其在一部分地区被作为常设机构固定了下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庭
臣秀吉 日本国王 ! 封 ∀ # 明 诰命!、 关西大学东西 学术研究所纪要
第四辑、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1971 年。
# 152 #
德川幕府的对外关系史料考 ∗
有二。 其一, 勘合贸易并不符合明朝的自身利益。如 明史 所载: ! 永
乐初, 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 附载胡椒与民互市。有司 请征其税, 帝曰: 商税者, 国家抑逐末之民, 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 来, 乃侵其利, 所得几何, 而亏辱大体多矣不听。∀ 可见自明代初期起 即有为数众多的国家与明朝进行了贸易, 而明朝政府并未从其那里收取 过税金。
( 二) 关于传书人周性如的疑问 遣大明国 及 遣福建道陈子贞 中都提到了周性如。幕府委托 他将这两封信交给明朝, 但是此人身份不明。在 遣大明国 一书中称 其为 ! 应天府周性如∀, 而在 遣福建道陈子贞 中却称其为 ! 吏目周 性如∀。而在 异国日记 的注释中, 崇传将周性如又写为 ! 福建道商 士周性如∀ 及 ! 唐人周性如∀。 ! 应天府∀ 即为今日的南京市。也就是 说, 周性如应该是从南京而来或是出身于南京。而 ! 吏目∀ 是指官位低 下的文官, 也即周性如有可能是明朝的低级官吏。而 ! 福建道商士∀ 则 表明周性如来自福建或出身于福建。周性如的身份究竟如何? 根据现阶 段的资料很难进行判断。不过, 德川家康曾经亲自在骏府城与他会见, 还给与其朱印状, 上面写着 ! 应天府之周性如商船来日本时, 虽为到达 任何之浦浦津津, 加守护速可达长崎, 诸人宜承知, 若背此旨及不义 者, 可处罪科者也。∀ % 迄今为止, 幕府虽经常给予外国船只朱印状, 但 是直接授予个人朱印状的事例极少。由此可见, 幕府曾对其极具期待。
25.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 “士”为统治阶级,占10%,“农工商” 为被统治阶级。〔还有贱民〕
• 统治阶级包括“天皇、将军、大名、武 士”。
• 2.德川幕府统治下的封建经济 • ①生产资料土地全部属封建领主全部,
各级领主的土地都作为份地由农民耕种, 农民缴纳约40%的地租率。
• 农民只有世袭耕种权
• 内容:
• ①制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制止日本人 与海外交往。
• ②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它 们的贸易活动也受幕府的严格把握。
• 锁国体制维持了200余年。
• 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只同中 国、朝鲜和西方荷兰保持确定的贸易关 系。
• 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目的在于防止西方 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 但是,这样也几乎完全隔断了日本经济 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 为十九世纪中期被动挨打局面埋下隐患。
• 二、德川幕府对外的侵略
• 1.倭寇入侵中国
• 从元朝后期开头,日本统治者支持武士 和海盗勾结中国局部奸商,对中国沿海 进展骚扰,严峻危害中国海边居民的安 全,形成倭寇之患。
• 倭寇之患在明朝中后期尤剧
• 领主们说: • “把农民弄得不死不活,是政治秘诀。”
• 农民被严格地把握在土地上,不能自由 择业,甚至连种植自由都没有。
• ②封建经济得到进展,稳固和进展了封 建制度。
• 和平环境使农业渐渐进展起来,在此根 底上,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的进展也得 到有力的刺激。
• a.城市兴起和规模扩大
• 18世纪早期,江户人口达100万人,大阪 和京都达30万人。
• 2.日本侵略朝鲜
• 16世纪末,日本利用朝鲜内讧之机,丰 臣秀吉于1592和1597年两次大举进攻朝 鲜,并企图进而进攻中国。
【史料及解析】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天皇称号的起源日本历史学家关于天皇称号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自建国以来就称天皇,一直传袭下来。
近数十年史学家则认为,4世纪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而不称天皇。
早期统治者的天皇称号是后来所加的。
天皇的称号出现于6世纪末7世纪初。
当时朝中的革新派决心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改革。
593年,圣德太子任摄政。
他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改称大王为天皇。
这种意见已经成为通说。
幕府的建立日本武士集团逐渐形成分别以源氏和平氏为中心的关东、关西两大集团。
皇室和贵族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两大集团自己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斗争。
12世纪后半期,关西武士集团平氏取得优势,当权二十多年。
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打败平氏,取得中央政权。
第二年,他在镰仓(在本州岛南岸,临相模湾)建立幕府,1192年,又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幕府依靠武士作为统治的支柱。
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缴纳贡物,并服兵役;幕府保护武士的家传土地所有权,对有功者赐给土地和官职,派武士到地方上去担任“守护”,掌握实权。
幕府自己设置官吏,分别掌握行政、军事、司法权力,还派人到首都京都监视朝廷。
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
从1192年起,将近七百年间,日本政权掌握在军事封建贵族手里。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原是将军带兵出征处理事务的营幕,故将军的营幕又称幕府。
在幕府统治时代,幕府是将军的政厅,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形式上尊重天皇朝廷,名义上将军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天皇朝廷没有任何权力,只是个傀儡。
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以将军为首的幕府。
这是世界历史上特有的一种双重政府的统治形式。
在日本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幕府统治时代”。
1185年源赖朝(1147—1199)在长期内战中,战胜政敌,1192年正式创建镰仓幕府,它于1333年灭亡。
其后历经南北朝(1336~1392年)、室町幕府(1336~1573年)、战国时代(1467~1568年)、织丰时期(1576~1600年)、德川幕府(1603~1867年),中间共三个幕府,历时近七百年,对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德川幕府末期日法关系的演变
德川幕府末期日法关系的演变作者:张兰星来源:《日本问题研究》2021年第02期摘要:在19世纪中期以前,日法两国鲜有交集。
德川幕府锁国后,日本更是只与荷兰保持联系。
因此,19世纪当法国人出现在日本海周围时,令日本幕府稍感意外。
对于日本,法国一直想显示其欧洲大国的地位,展示其军事强国的形象,实际情况却是法国始终跟随英国、美国步伐,较晚才签得对日条约。
在发展对日关系上,法国人为争取更多权益,排挤英美势力,一度选择支持封建的德川幕府。
尽管如此,基于日本、英国、法国之间各种因素的制约,日本幕府与法国的关系不但没有达到双赢,反而日渐走向衰败。
关键词:德川幕府;日本;法国;关系;条约;演变中图分类号:K3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21)02-0060-12DOI:10.14156/ki.rbwtyj.2021.02.007近代以来,法国的外交与外贸重心并不在日本等远东地区,仅有法国传教士有心登陆日本传教。
但当荷兰、英国、俄国、美国等国图谋日本利益时,法国也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史学界历来重视近代培理叩关以及日美、日俄关系的研究,容易忽略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基于此,本文力图系统梳理和剖析幕末时期的日法关系,以求教方家①。
一、日本锁国期间的日法交涉近代,在开展对外扩张的西欧诸国中,法国人较晚染指亚洲。
其实,作为西欧重要国家,法国的地理位置优越,西边是大西洋海岸,北边是英伦海峡,南边是地中海。
而且还有可航行的河流、宜于耕种的土地、四季如春的气候,還没有严寒酷暑干扰居民的劳动,生产的农作物多种多样。
虽然有这些有利条件,但法国在中世纪末和近代早期并没有在对外扩张和外贸商业方面占据真正优势。
当时,法兰西的对外商业发展遇到了多重阻碍:一是受阻于百年战争;二是受阻于封建贵族的反对;三是受阻于欧洲从中古过渡到近代的宗教战争。
所以法国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国内和法国周边地区。
16-17世纪,当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开始在远东广泛地展开扩张活动时,法国人却将注意力投于欧洲争霸战争和其他殖民地的拓展,日本或者东亚少有法商的身影。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同步人教版历史选修1_第8单元 第1课
小寺院内钟声齐鸣,妇孺凄厉地哭喊,有钱人准备逃往乡间,更多的人拥进神社,
击掌祷告神灵,乞求‘神风’再起,摧毁‘黑船’”。日本的这一幕发生在
A.1192年 C.1867年
√B.1853年
D.1868年
解析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到达日本,这就是所谓的“黑船事件”。
1234
2.19世纪上半叶日本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手工工场主势力不断发展,大名、武士 相对衰落,这表明了 A.日本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日本幕府封建势力壮大 C.日本封建统治逐步加强
提示 经济状况: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不正确。作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因素对封建社会冲击的进步性,而是站在守旧的立场 上,只看到某些消极因素。
(2)史料二中被纪念的美国将军是哪位?史料中的“悲剧”和“屈服”是指什么?以历 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日本人纪念这位美国将军的原因。
(4)思想上: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 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5)统治集团内部:幕府统治使广大人民包括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日本社会各界 不满幕府统治,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开始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返回
叁
达标检测
1.据记载,“‘黑船’到来的当天夜里,江户城一片混乱,武士们忙于备战,城外大
知识图示
返回
贰
深化探究
主题 明治维新的社会历史条件
史料一 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①都在富人手中,在穷人手里的,只有 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居所之后, 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②……有些武士染 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世事见闻录》 史料二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2003年,这座依 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位美国将军…… 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③这 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大国崛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8.1知识拓展:日本德川幕府与幕府文化
日本德川幕府与幕府文化幕府介绍德川幕府(Tokugawa Bakufu)又称江户幕府(Edo Bakufu)。
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所建。
至1867 年德川庆喜被迫宣布还政天皇为止,共经十五代将军,历时265 年。
幕府原为将军征战时处理军务的营幕,后将军架空天皇取得实际统治权。
历史上先后有镰仓(1192—1333)、室町(1338—1573)和德川三个幕府。
德川幕府的统治形式是幕藩体制。
将军之下,设大老(不常设)、老中(常设)掌握全国政务,设若年寄协助老中,设大目付,目付负责监视大名和幕府的直属武士旗本和御家人。
设寺社、勘定、江户町三奉行,分别管理寺社、幕府财政和江户市政。
在大阪、长崎等主要城市设远国奉行来支配地方的直辖领地。
在京都设立所司代以监视皇室和寺社,以及近畿诸大名。
在幕府赐封的260—270 多个诸侯国内,藩主们拥有行政、司法和征收年贡的权力。
武士们则以为各自的藩主服兵役为己任。
德川将军采取如下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首先,幕府掌握了占当时全国总产量1/4 的富饶的土地,和大阪、京都、江户等重要城市以及主要的矿山,还垄断了金、银、钱三种货币的铸造权。
其次,幕府控制之下的直属武士旗本、御家人,以及旗本的陪臣,号称“旗本八百旗”。
相对于各藩,在军事力量上占绝对优势。
第三,将藩侯们分为“亲藩”(德川氏同族)、“谱代”(德川氏原属)、外样(新臣服)三个等级。
三者的领地互为交错以达到监视外样大名的目的。
而且,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占据了富庶和重要的领地。
第四,颁布统治大名的基本法《武家诸法度》,限制各藩修建城堡,禁止结党,规定婚姻需经幕府批准,还定下了“参觐交代制”,令大名隔一年在江户和领地轮住,回领地时妻、子需留在江户为人质。
旅途和在江户生活的庞大开支,不断消耗了大名们的财力。
第五,实行士、农、工、商四民等级制来巩固封建统治。
占人口10%的士阶层是统治阶层。
从1639 年实行锁国政策,由此限制大名们有利可图的对外贸易,限制自由贸易的盛行以保护农村的自然经济不遭破坏。
高中历史第八章日本明治维新第一节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学案北师大选修1
第一节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了解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社会危机的表现。
理解佩里扣关事件的影响及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
认识明治维新改革的必要性。
一、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1.幕藩体制(1)德川幕府的建立:1603年德川家康将军在江户建立幕府,开始了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
(2)统治结构: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是全国实际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国家大权;幕府下设藩,藩主叫大名,要效忠将军,在藩内拥有大权;将军和大名都豢养武士,是世袭的职业军人。
2.等级制度(1)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士”包括将军、大名、公卿和武士;“农”即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工”即手工业者;“商”即商人,统称为“町人”,社会地位很低;此外还有贱民,是社会的最底层。
(2)日本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不同等级之间禁止通婚,各个等级都是世袭的。
二、资本主义萌芽及部分下级武士的转化1.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18世纪,日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并进行加工。
(2)产生:家庭手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商人购买纺织机、建房屋、招雇“织机下女”,进行商品生产,发给工人工资,日本出现了大量的手工工场;一些大城市的商人还取得对某些商品的专营特权,发展成为兼营矿场并放高利贷的豪商。
最著名的有三井、鸿池、小野、岛田、住友等,其财富远远超过了幕府将军。
(3)影响:冲击了幕藩统治者,将军和大名向豪商借债。
2.下级武士的转化(1)原因:将军和大名因财政支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武士的生活陷于困境,成为“浪人”。
(2)表现:一部分浪人被迫从事当时被认为卑贱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一部分浪人放弃武士身份,去做教师、医生、作家等。
下级武士的沦落和向资产阶级的转化,为明治维新准备了领导者。
三、西南强藩的改革1.原因(1)在幕府的残酷剥削下,农民生活十分悲惨,不断反抗。
历史九年级中考全能冲刺讲练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专题 04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解析版)
专题04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精讲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锁国政策: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锁国政策影响: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危机:美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
二、倒幕运动背景:德川幕府的错过政策导致与外隔绝,加上西方国家的入侵,引发了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
倒幕运动: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王政复古"政变: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了“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推翻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迁都: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起。
主要措施: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明治维新的影响: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不足: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同步提升一、选择题1.中日两国的近代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B.都改变了落后的面貌,走上了扩张道路。
C.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都是皇帝支持的地主阶级改革【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A项正确;戊戌变法未改变落后面貌,中国没有走对外扩张道路,排除B项;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C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D项。
故选A项。
2.习近平说:“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的改革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A.发展教育事业B.解决土地问题C.引进先进技术D.提倡文明开化【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允许土地买卖,两国都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问题,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川幕府历代
德川幕府历代德川幕府历代一:德川庆喜出生于德川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家,父为德川齐昭,母登美宫吉子为齐昭的正室,庆喜在众多兄弟中排行第七。
1847年(弘化4 年)继承一桥家。
在家定的继嗣问题上,被所谓一桥派拥立,与井伊直弼等南纪派推举的家茂相争而失败。
安政大狱时,受“隐居“谨慎处分,井伊死后获赦。
庆喜面对日渐衰落,原希望在继承后借助法国协助进行西化(取得法国贷款600 万美元以招募法国军官、购买兵器及船只,并组成日法的公司发展工商贸易),重提公武合体以改革幕政。
1862 年(文久2 年)幕政改革后,担任后见职,推行维持幕权、公武合体的政策。
1866年(庆应2 年)第十四代家茂死后,庆喜任。
在法国公使罗什的建议和援助下,吸取欧式制度进行幕政改革,设想建立一个以德川氏为中心的统一权力结构。
不料1866年7月,法国新外相穆斯蒂(MarguisdeMoustiers)出掌政府,不再支持法国公使罗叔亚联结幕府的外交路线,反而与英国采取同一阵线,倾向组成解除幕府的公议政体;庆喜顿失外援,加上在1866 年尾,一直支持公武合体,反对倒幕的孝明天皇暴毙(因此有传是倒幕派所为),更使庆喜维护幕府政权合法性的美梦幻灭。
德川幕府历代二:德川家宣德川家宣(1662 年~1712年),德川幕府第六代,在职时间:1709 年~1712年。
甲府宰相德川纲重的长子,母亲是侧室于保良(长昌院),正室是近卫基熙的女儿熙子,与正侧室之间生有五男一女。
乳名虎松,元服后的初名纲丰。
生涯纲丰时代家宣是父亲纲重十九岁尚未娶正室之前,与身份低下的二十六岁侍女所生的长子。
乳名为虎松丸。
由于纲重有些忌惮,因此把刚出生的虎松托付给家臣新见正信,所以也曾名为新见左近。
九岁的时候,虎松以父亲纲重的嗣子名义回到甲府城里。
不久之后虎松元服,四代德川家纲授与他“纲一字,并改名为纲丰。
延宝 6 年(1678 年)父亲纲重去世,十六岁的纲丰继任藩主。
而就在那时,家纲一直没有子嗣,也因此纲丰的祖母顺性院(祖父家光的侧室,父亲纲重的生母)一直把纲丰培育成足以继任家纲的第五代。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5世纪后半期,由于农民起义的冲击和封建领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室町幕府完全陷于瓦解,日本社会在政治上的统一名实俱亡,开始出现了群雄争霸的混战局势。
在这个过程中,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基本上结束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割据局面。
但丰臣秀吉死后,在封建领主之间再一次爆发大规模的内战。
在1600年的官原之战中,德川家康战胜拥护丰臣氏的大名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603年德川家康被后阳成天皇任命为右大臣和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了幕府,成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阪之战中消灭了丰臣氏的残余势力,终于使日本摆脱了长期的内战,完成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1.中央政权在整个江户时代,由德川家世袭的历代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政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幕府的主要官员是:辅佐将军掌握全国政务的“大老”,“老中”和“若年寄”;分别管理寺社、幕府财政以及江户市政的“寺社奉行”、“勘定奉行”和“江户町奉行”等。
幕府为了统治它的庞大直辖领地和直接隶属于它的重要城市,还建立一套完整的地方政权机构。
作为中央政权机关的幕府,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200多个藩国也拥有最高的统治权。
各藩的统治者——大名必须效忠于将军,执行幕府颁布的一切法令。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防止大民叛乱,幕府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大名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措施,并对他们实行极其严密的控制。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交替参觐制度。
它把全国的大名分成两部分,让他们轮流去江户居住。
他们大体上是一年住在自己的领地,一年住在江户,而其妻子则要长期住在江湖,作为人质。
2.地方藩国分布于全国的200多个藩国,对幕府仍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各藩的大名是世袭的封建领主。
大名由于同德川家的亲属关系不同而分为三类:德川家同族的大名称为“亲藩”;关原之战前就已归顺德川家康的大名称为“谱代”;在这次战役中被征服的大名成为“外样”。
亲藩和谱代是将军统治的重要屏障,而外样在政治上则受到将军的严密防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漫话历史❷
被妖魔化的培里 解读: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培里率领舰队闯入日本港口。 美国军舰使日本人感到害怕,他们在1854 年的这幅画中把培里 描绘成一个像怪兽一样的神秘人物。美国迫使日本德川幕府签订 了不平等条约,日本的门户被打开。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点二 倒幕运动 重点、难点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点三 明治维新 重点
1. 时间:1868年。 2. 领导机构、领导者:明治政府、明治天皇。 3.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4. 主要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 ❻为口号,大力发 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 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❼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拓展】 为什么中下级武士能够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 19 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远远没有成熟,资产阶级刚 刚诞生,人数少,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在这 种情况下,外国资本主义突然入侵,造成日本严重的民族危机,这 就使得日本国内最大的一个集团——中下级武士仓促之间担任了革 命领导者的角色。中下级武士先领导倒幕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然 后又推动明治政府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3. 列强叩关(危机):1853—1854 迫在不 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 发生动摇。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拓展】 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及其危害 ( 1)锁国政策:日本德川幕府时期推行锁国政策。从 1633 年 颁布第一次锁国令开始,直到 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培里❷率舰叩 关为止。其内容包括: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往 来;取缔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实行严密的监 视,贸易活动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等。
考试点专业课:2013年313历史学统考真题
2013年313历史学统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A.马家窑文化B.红山文化C.仰韶文化D.屈家岭文化【参考答案】B2.整合儒学,结束经学今文、古文之争的汉化学者是A.董仲舒B.刘歆C.郑玄D.许慎【参考答案】C3.科举考试中的糊名、誉录制度确立于A.唐代B.北宋C.南宋D.金代【参考答案】B4.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A.基督教B.摩尼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参考答案】A5.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其中“五府”为:A.监察机构B.司法机构C.军事机构D.宦官机构【参考答案】C6.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有多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明末的学者是A.范文澜B.胡绳C.蒋廷黻D.郭廷以【参考答案】D7.致使中国领土被割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伊犁条约》【参考答案】A8.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A.皖系军阀执政时期B.直系军阀执政时期C.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D.奉系军阀执政时期【参考答案】D9.下列作品中,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主题的是A. 《小二黑结婚》B. 《荷花淀》C. 《暴风骤雨》D. 《红旗谱》【参考答案】C10.20世纪60年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A.英国B.联邦德国C.瑞典D.法国【参考答案】D11.完全统一以色列部族和犹太族为一个王国的是A.雅各B.扫罗C.所罗门D.大卫【参考答案】D12.古代印度社会中,军事贵族属于A.刹帝利B.婆罗门C.犬舍D.首陀罗【参考答案】A13.成功释读罗塞塔碑文,奠定埃及学基础的有A.高博良B.伊文思C.罗材生D.谢里曼【参考答案】A14.在古代西亚重要史料《贝希斯敦铭文》中并用的文字A.巴比伦文、赫梯文、埃兰文B. 巴比伦文、赫梯文、古波斯文C. 古波斯文、赫梯文、埃兰文D. 巴比伦文、埃兰文、古波斯文【参考答案】D15.被视为拜占庭建筑风格典型代表是A.罗马万神殿B.罗马圆形大剧场C.圣索菲亚大教堂D.西斯廷教堂【参考答案】C16.为结束1701-1713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荷兰、普鲁士、法国订了A.《亚琛合约》B.《乌特勒支和约》C.《巴黎和约》D.《里斯维克》【参考答案】B17.19世纪时期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是A.苏丹马赫起义B.埃及阿拉比反英斗争C.阿尔及利亚反法D.南非祖鲁【参考答案】A1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在于争夺A.欧洲霸主B.巴尔干半岛控制权C.殖民地和海上霸权D.黑海出海口【参考答案】B19.1946年2月,提出遏制苏联的是A.马歇尔B.凯南C.艾奇逊D.杜勒斯【参考答案】B20.1967年8月,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最初参加的是A.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B.印度尼西亚、缅甸、文莱、新加坡、越南C.柬埔寨、泰国、文莱、老挝、马来西亚D.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参考答案】A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郑氏政权与德川幕府——以向日乞师为讨论中心
海洋史研究(第十五辑)2020年8月 第110-132页郑氏政权与德川幕府——以向日乞师为讨论中心白蒂(Patrizia Carioti ) **作者白蒂(Patrizia Carioti),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亚洲、非洲与地中海系教授;译者阮 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本文译自 Patrizia Carioti, <l The Zheng Regime and the Tokugawa Bakufu : Asking for Japanese Intervention ,M in Tonio Andrade and Xing Hang, eds. , Sea Rovers , Silver , and Samurai Maritime East Asia in Global History f 1550 -1700,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2016, pp. 156 - 180o 该文是作者T6~17世纪的长崎华侨:一项初步调查”项目的研究成果,作者感谢日 本国际交流基金的资助。
郑氏政权与日本德川幕府的关系是郑氏集团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这一关系也影响到了郑氏集团的方方面面,如集团本身(经济、政治、 军事)、个人、家族乃至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文化背景。
因此,当我们研 究一些有关郑氏集团让人啧啧称奇的历史事件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日本与郑 氏集团的这重关系,并将其置于17世纪东亚复杂多变的国际历史图景下进 行阐释。
郑成功通过他的船(日本文献称为国姓爷船)可以直接影响长崎 进出口市场的流通,进而影响到日本的国内市场,可以认为一定程度上也影 响了整个日本经济。
郑氏与荷兰东印度公司(V0C )在东亚海域持续展开 激烈较量,这种冲突同时也在长崎进行,并给日本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郑氏海上集团将强大的商业影响力作为政治手段,向幕府施压,使其介入明 清鼎革,给明朝效忠者提供军事援助。
中日关系史期末复习
汉朝西汉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小国与汉朝有来往。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给“汉倭奴国王”金印。
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这时也传入日本。
20世纪初,日本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唐朝1、“遣唐使”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
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建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
到838年(开成三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三次。
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二百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1970年在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
日本奈良东大寺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大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
如阿倍仲麻吕(原名晁衡)。
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
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
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做诗相酬赠。
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空海与鉴真和尚日本来中国学习的学问僧共约九十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
他于804年(贞观二十年)来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密宗,回国时带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
他还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字有很深的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
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
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
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辛,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遣大明国》及 《 遣福建道陈子贞》中都提到了 周性如。幕府委托 他将这两封信交给明朝,但是此人身份不明。在 《 遣大明国》一书中称 其为 “ 应天府周性如” 而在 《 遣福建道陈子贞》中却称其为 “ 目 吏 周 性如” 。而在 《 异国日 记》的注释中, 崇传将周性如又写为 “ 福建道商 士周性如”及 “ 唐人周性如” “ 。 应天府”即为今 日的南京市。也就是
后或镇守,或督军,以事间遣。至嘉靖三十六年,始命都御史巡抚浙 江, 兼管福兴、建宁、 漳泉等处。三十五年,以闽、浙道远, 专设提督 军务兼巡视福兴、漳泉、福宁海道都御史, 仍听总督节制。后改巡抚福 建地方, 统辖全省。四十年总督亦罢, 其南赣军门 所辖汀州一府, 浙江 仍两属。又兵部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一员。①福建总督的职位在 ” 嘉靖四十年 ( 6)已被废止。也就是说庆长十五年 ( 1)虽然幕府 11 5 10 6 给明朝发送了 《 遣大明国》一文, 然而明朝方面并没有 “ 福建总督军务 都察院都御史”其职和其人。同样关于福建道陈子贞,万历三十七年 ( 0)至三十九年 ( 1) 19 6 1 1,他也未以 “ 6 右都御史提督军务巡抚福建” 的身份在福建任职。
二 围绕 ( 遣大明国》 遣福建道陈子贞》及 、《 《 答大明福建都督》的几个问题
( 一)《 遣大明国》和 《 遣福建道陈子贞 》形式
《 遣大明国》及 《 遣福建道陈子贞》的落款同为庆长十五年十二月
十六日 。这是德川幕府在同日 向同一国 发出的两封信函。 《 形式近似于国书, 遣大明国 》的 这是因为它不是由 正式的 信使带
时,最为重要的则是江户幕府通过两次大阪城之战的胜利,稳 固了政权 的基
础。日 本的外交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以上述史料为依据,对江 户初期幕府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德川幕府 外交政策 对明关系 史料
庆长五年 1 0, ( 0) 取得了 “ 6 关原之战”的胜利并确立了在诸侯中
后,隐藏着一个幕府的真实企图,即是意在修复对明关系。
关于当时幕府外交政策的特征, 藤野保教授指出:“ 企图恢复对明 贸易的德川家康,在取得对朝鲜外交的成功与之恢复了外交关系的同 时, 也积极加强了对琉球的外交攻势。在此我们可以显见德川家康有利
18 4
德川幕府的 对外关系史料考 口
用朝鲜和琉球作为中介恢复日明关系的意图。 ” ①另外, 就幕府对明议 和交涉的途径, 纸屋敦之教授指出:“ 当时幕府对明议和交涉有经由朝 鲜和福建两条途径, 特别是经由 福建的途径是以琉球为中介的。 ” ②关
请求。但是明神宗的册封使前往 日本时并未同意。推断其理由不外乎
① 大庭惰 登臣秀吉奋日 『 本国王忆封寸z 内明O器命: V 、阴西大学束西学衍研究所耙要 第四 辑、 朋西大学束西学衍研究所、1 1 9 年。 7
12 5
德川幕府的对外关系史料考 口
有二。
其一, 勘合贸易并不符合明朝的自 身利益。如 《 明史》所载:“ 永 乐初, 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民互市。有司 请征其税, 帝曰: 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 来, 乃侵其利, 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不听。 ”可见自明代初期起 即有为数众多的国家与明朝进行了贸易, 而明朝政府并未从其那里收取
之职在明朝初期并非常设之职, 其作为中央官僚的临时工作, 根据需要 而加以设置。明代后期, 一 其在一部分地区被作为常设机构固定了下来。 本文所提及的以本多正纯的名义发给明朝福建总督的信件的收件人
福 总 根 明 抚 表 的 载 “ 乐 , 侍 鲤 建, 建 督, 据《 督 年 》 记 : 永 间 遣 郎 福 以
于庆长十四年 (69 1 )由岛津家久发动的出兵琉球王国事件的原因, 0 该
教授则进一步补充说明道:“ 从表面看,这一事件似乎是因为琉球王国 无视德川家康的来聘要求,然而真正的理由却是因为幕府在对明交涉经由 福建途中, 作为明 朝朝贡国的琉球王国的 存在, 对于幕府来说是不可忽略
的。 ” ③
以上论述都指出了在幕府初期的对外交涉中存在着 “ 特定的媒体” 。 但是,这种 “ 特定的媒体” 严格地说只是限定于幕府与明朝进行直接 ,
说, 周性如应该是从南京而来或是出 身于南京。 “ ”是指官位低 而 吏目
下的文官, 也即周性如有可能是明朝的低级官吏。而 “ 福建道商士”则 表明周性如来自 福建或出身于福建。周性如的身份究竟如何?根据现阶 段的资料很难进行判断。不过,德川家康曾经亲自在骏府城与他会见, 还给与其朱印状, 上面写着 “ 应天府之周性如商船来日 本时, 虽为到达 任何之浦浦津津,加守护速可达长崎,诸人宜承知,若背此旨及不义 者, 可处罪科者也。②迄今为止, ” 幕府虽经常给予外国 船只朱印状, 但 是直接授予个人朱印状的事例极少。由此可见, 幕府曾对其极具期待。
霸权地位的德川家康, 对内通过将丰臣时代的大名进行改易、转封、扩
大天领地、任命新谱代大名等措施确立了江户幕藩政权, 对外则在庆长
六年制定了 “ 朱印船”制度,积极地与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随之,德
川幕府在庆长九年制定了 “ 割符”制度。在中止勘合贸易后, 幕藩政权
又从葡萄牙商人手里夺回了对明贸易的垄断权。在这一系列活动的背
就致力于同明朝恢复邦交并向明朝请求恢复两国间的贸易, 但是交涉最
① 藤野保 『 近世国家0成立・ ) 展阴巴 近代』 雄山阴、1 8 、 9 年。 9 ② 抵屋敦之 「 琉球・ 阿伊努L 近世国家J 岩波蒲座・ 本通史』 岩波害店、1 3 、r 日 、 9 年。 9
③ 抵屋敦之 「 幕藩制国家0琉球支配」 校意香房、1 1 ) 、 9) 9 年。
鲜、琉球、东南亚各处。 书中请求明朝皇帝给予 “ 勘合之符” ,并称如果明朝皇帝给予其 “ 勘合之符” ,明年秋季日 本一定派遣一艘 “ 大使船”前往明朝。限定船 数, 无非是想让明朝皇帝感到安心而已。为何这样认为呢?此事可回溯
到文禄二年 ( 9)丰臣秀吉在明日 13 5 交涉之际提出的大明日 本和平条 件:“ 两国年来依间隙,勘合近年断绝矣。此时改之,官船、商舶可有 往来事。 ”那时对官船、商舶的数量未加限定。 文禄二年 1 3 ( 9)丰臣秀吉在明日 5 交涉之际, 也有重开勘合贸易的
承认, 就能证明以 江户为根据地的 幕府政权具有正当的统治地位。 而且
这两者之间的重心明显在于后者。
江户初期执笔幕府外交文书的人物主要有天海、崇传、林罗山等。
其中崇传尤其受将军德川秀忠的信赖。在德川秀忠执政期间, 幕府的外 交文书基本上都是由他来起草的。然而,从江户幕府诞生的庆长八年 (63 1 )到明朝灭亡的正保元年 (64 0 14)的4 年间,幕府发往明朝的三 1 封外交文书却都是儒学者林罗山所书。对江户初期幕府对外交涉史研究 时这些文书却往往容易被忽略。比如藤野保教授在涉及江户初期唐船贸 易问题时指出:“ 试图与周围各国促进亲善外交的德川家康, 从一开始
往明朝的。文书是用本多正纯的名义发给明朝福建总督的。抬头所书
“ 福建总督军务都察院都御史”中,“ 福建总督军务”为地方官僚的职 位, “ 而 都察院都御史”则为中央官僚之名称。根据 《 明史・ 职官志》 所载: 其在外加都御史或副金都御史 “ 衔者, 有总督、 有提督、 有巡抚、
有总 督兼巡抚、 提督兼巡抚及经略、 _ 总理赞理、 巡视、 抚治等员。 ” ②
或间接交涉之时。而西班牙及菲律宾等国虽然也通过加藤清正、 寺泽广 高、伊达政宗等幕臣与幕府进行交涉,但是不存在 “ 特定的媒体” 。这 些国家的元首可以直接给幕府将军发送文书。在这一系列交流中, 德川 家康和德川秀忠都没有通过这种 “ 特定的媒体” 而是直接给他们回复 , 了文书。为什么幕府在与明朝的交涉中与其他国家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其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对外。如果幕府能通过与明朝进行直接交涉建立 起正式的贸易关系, 幕府即可打破葡萄牙商人垄断对明间接贸易局面而 获得巨大利益。其二是对内。幕府如果能得到当时东亚唯一大国明朝的
① 吴廷燮: 明督抚年表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 ,中华书局,1 0 9 年。 8 ② r 具国日 己。 言』
11 5
口日 本学刊 20 年第 1 06 期
( 《 三)关于 遣大明国 》和 《 遣福建道陈子贞 》的内 容 从《 遣大明国》抬头所书 “ 呈书” 奉旨 ,以及落款用了德川家康的 御印这两点来看。这封书信名意上虽是本多正纯代替德川家康给明朝福 建O 督军务都察院 都御史所写, 但这封受德川家康指示而写的书信的真正 目 显然是想直接向明 的, 朝皇帝表明 幕府求和及重开勘合贸易的意向。 文中提到了明 日两 国反 目的原因 “ 大明使者事件” 。庆长元年 ( 9)杨方亨、沈惟敬为了册封丰臣秀吉为 ‘ 本国王” 16 5 旧 ,明神宗皇帝 派册封使赴日, 但因丰臣秀吉不满于浩命的内容而被撵返。许多日 本学
德 幕 对 关 史 考 川 府 外 系 料
中 社 科 国 会 学院日 研 所 赵 本 究 刚
内容提要: 遣大明国 、 遣福建道陈子贞》及 《 《 》《 答大明福建都督》是江
户初期最能反映幕府的对明朝外交政策的基本文件。日 本在庆长十四年,与 朝鲜缔结了 《 己酉条约》 ( 庆长条约) ,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然而,幕 府政权与明朝的外交关系,直至明朝灭亡也未能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是因为明朝政权在江户幕府创立不久就被清朝取代 (64 。同 1 年) 4
者都认为 丰臣秀 此事恼怒而加强了 吉因 对朝鲜的 攻势。 然而, 大庭修教
授对照以往明制浩命的实例进行了周密的考察后提出了相左的意见。他
认为:“ 这纸浩命明确可言的是它属于明廷封属藩王时之所用。同时, 浩命的文字虽为仪式之状, 而其内容实质是为救谕。 ” ①从而否定了浩 命中存有失礼的言辞。册封丰臣秀吉为 ‘ 本国王” 旧 ,出自主张与日 本 言和的沈惟敬等官僚的手笔, 故而浩命并无挑衅言辞。 并且, 就当时的 浩命历经40 0 多年后现在仍作为日 本的国宝完整地保存于大阪市立博物 馆内而言, 大庭教授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 《 遣大明国》也未提及浩命的具体内容, 仅停留于说明因翻译的失 误而引起了双方的误解。该文书主要阐述了德川家康统一日 本后,国内 政治安定,民众生活丰足有余。同时也强调了日 本的德化已经遍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