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分析
利比亚战争中的国际法问题
利比亚战争中的国际法问题>2011年2月,利比亚国内发生动乱,以后其规模急剧上升并迅速演变成一场具有外力作用的国内战争,历时8个月之后,这场战争以10月20日卡扎菲死亡、利比亚反对派的胜利而告_段落。
在利比亚战争中,北约国家对卡扎菲政府进行了政治、外交、经济尤其是军事领域的干涉。
这样的干涉,在依据上,拥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决议;在名义上,以履行‘‘保护的责任”为旗号;在司法上,有国际刑事法院颁发的对卡扎菲等的逮捕令;在对新政府的承认方面,西方国家在原政权依然控制利比亚广大区域时,就对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予以“承认”并单方面决定向该委员会移交被它们在开战后冻结的利比亚国家资产。
1抛开卡扎菲政府是否拥有道义不论,国际社会的这些行为所引发的国际法问题值得研究。
_、联合国安理会的1973号授权决议及执行(_)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国际法依据问题利比亚国内动乱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两个授权决议:一是2011年2月26日的1970号决议,二是2011年3月17日的1973号授权决议。
第二个授权决议中的允许相关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为北约武力干涉利比亚卡扎菲政府提供了直接依据。
现代国际法禁止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这一重要原则与规则之下,存在非法使用武力的“例外”情形。
国际法学界对此类例外情形有“三种例外”说与“两种例外”说之分。
前者包括自卫作战、联合国安理会采取或授权采取的军事行动、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战争;后者仅指上述三种中的前两种,其理由是前两种例外在《联合国宪章》中都可以找到依据,而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运动不仅在《宪章》中,就是在其他国际条约中均缺乏国际法层面的依据;此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其也失去现实意义。
国际社会实践中,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已经屡见不鲜,而且适用范围呈扩大化趋势。
①对此现象,人们多想当然的认为它是符合《宪章》要求的,在国内学界,认为其属于合法使用武力的情形也基本上成为通说。
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分析
24欧洲研究 2011年第3期 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分析程卫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盟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利比亚危机是2011年以来北非危机的一部分。
但是,与埃及、突尼斯等国不同,利比亚领导人和反政府力量采取了对抗措施,包括军事上的对抗,使危机具有了不同的性质,被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认定为 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安理会并由此对利比亚采取了包括设立禁飞区、武器禁运在内的一系列措施,美国等北约国家据此对利比亚政府军及相关设施进行了轰炸。
在利比亚情形中,国际社会通过安理会解决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部分扭转了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单边主义的政策。
但问题是,安理会决议及美国等北约国家执行安理会决议是否符合联合国宪章?是否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这里涉及两个重要的国际法问题:一是不干涉内政原则与保护责任的适用标准与范围;二是对一个国家动用武力的合法性与前提条件问题。
1.不干涉内政原则与保护责任的适用范围与标准不干涉内政原则一直是国际法一个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律秩序的基石之一,并写进了联合国宪章。
但冷战结束后,西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趋向是,逐步认可人道主义干涉,发展出了保护责任原则,将之作为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一个合法的限制,并通过对国际和平与安全进行扩大解释,将安理会职权扩大到处理国内事项。
安理会关于利比亚的第1973号决议是对保护责任原则的正式肯定与适用。
但是,保护责任原则适用的范围与标准一直不确定,在范围与标准不确定的情况下适用保护责任原则,以之限制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很危险的。
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将保护责任原则限制在四类严重侵犯人权、危及平民安全的情形。
利比亚虽然存在着人权问题,但利比亚危机是否属于严重到国际社会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度,则是有疑问的。
利比亚危机并不是利比亚政府单纯地针对平民的攻击、种族灭绝或清洗,而是存在着国内武装冲突。
在这种情形下,利比亚政府对反对派展开武力行动,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属于违反 保护责任 的行为。
从利比亚事件看国际法之挑战与发展
3孙雷鸣 .反对强迫 自 其罪规 则的引入 与评价 【 .中 国检 察官 . 证 J ] 人员在讯 问犯罪嫌疑 人的时候 , 应当首先讯 问犯罪嫌疑 人是否 【】
有犯罪行 为 , 让他 陈述 有罪 的情节或 者无罪 的辩解 , 然后 向他 提 出问题。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 问, 当如实 回答 。 应 但是 对与本案无关 的问题 , 有拒绝 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 员在讯 问犯 罪嫌疑 人的时候 , 当告 知犯 罪嫌疑人如实供述 自己罪行可 以 应 从宽处理 的法律规定 。” 也就是说 , 罪嫌疑人 在如 实回答侦查 犯
考
文
献
l 宋英辉 .刑事诉讼原理[ .法律 出版社 ,0 3 9 J ] 20 :6 答” 这一规 定 , 该结合 整个条文 和整 部刑事诉 讼法来进行 体 【】 应 【】 宇冠.论 不强迫 自证其罪【】 2杨 J.甘肃 政法 学院学报 .2 1 () 0 6 I 系解 释和 目的解释。新刑事诉讼法第一 百一十八条规定 :侦查 “
经 济与法
从 利比 亚事件 看 国际法之挑 战 与发展
’
林
洁
・
( 门大学法 学院 , 厦 福建 【 摘
厦 门 3 10 ) 600
要]0 1 利比亚事件暴露 了国际法在 实践 中的 困境, 文借 由利 比亚事件反思现行 国际法及其机 制在 当今 国际社会 21年 本
中暴 露出来的不足 , 望国际法的发展 方向。 展
面 , 时安理会甚至 基于 自己的解释 特权 、 有 根据 自己利益 的需 要对其作 出任意的解释 , 导致 了权力 的滥用 。其次, 国际社会 在
二、 权力政 治的影响 童金 (. . uk n 曾经 指 出: 没有 国 际政治就 没有 国 际 G IT n i) “
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分析.docx
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分析一、引言有关人道主义干涉的争论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议点。
国际社会是一个充斥国家摩擦的大环境,人道主义干涉的应用则是将这种敏感的国际摩擦与激烈的国家的揉合,这样很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实施人道主义干涉的主体对事态发展的可操控性极易受影响甚至出现下降态势。
20XX年3月19日晚,在利比亚的接种而来的轰炸打破了这个国家难以维持的宁静。
以法国为首的北约介入利比亚正在进行的国家动乱当中,成就了此次人道主义干涉的开始。
二、利比亚事件中的人道主义干涉20XX年2月15日,在利比亚内战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为解除其国内人道主义危机做出相应的决议,在其中禁飞区的设立上,各国在从理论上的一致通过到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过度使用武力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利比亚内战向西方国家与中东间的国际战争。
北约及西方国家对利比亚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打击还有利比亚境内不断地军事冲突升级以及带来的战乱残局带来的是一波一波的质疑。
让人道主义干涉这样极易产生争议的现象是否应该存在,怎样存在并让其得到良好的实施是值得明确分析并慎重规划的。
三、利比亚事件中人道主义干涉的性质分析人道主义干涉在《奥本海国际法》一书中有权威地界定。
二战后,为了追求世界和平的发展与稳定,国际社会在联合国的维持还有各个国家开放地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在合作以及约定中让联合国的授权干涉合法化。
《联合国宪章》作为其合法化地位的支撑,在理论上同样也支撑了此次安理会针对利比亚战争灾难所做的决议是合法的。
利比亚事件中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的立足点在于实践过程中北约是否按照决议的内容对利比亚实施干涉,安理会的第1970号与第1973号决议表明安理会的目的在于保护利比亚的平民,在决议中决定设立禁飞区以及武器禁用的一系列措施恰恰是在避免武力冲入冲突升级。
回顾利比亚事件的发生过程,北约在决议作出的初期就已经迫投入军事力量进行武力打击,速度之快是满足不了情势判断所需要的时间或者一个决策下达所需要的缓冲期的。
从国际法准则看空袭利比亚
从国际法准则看空袭利比亚开战的合法性基础何在法、英、美等国称,对利比亚发动空袭这一军事行动,持有联合国第1970号特别是第1973号决议的“授权”。
其中,最关键的第1973号决议是依据《联合国宪章》第42条作出的。
第42规定:“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运用非武力措施)所规定之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
”第1973号决议的内容分为7个部分,分别规定了“平民保护”、“禁飞区”、“武器禁运之履行”、“飞行禁止”、“财产冻结”、“指派”、“专家成员组”的相关事项,其要点是:要求利比亚国内立即停火、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授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护平民、排除对利比亚领土任何形式的外国占领军。
该决议同时明确,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成员国(无论是单独的还是集体的)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从该决议的内容安排到所有的要点,都指向一个最终的关切———保护平民免受无辜杀戮。
也许在法、英、美等国看来,联合国决议早就授权用“一切必要手段”保护平民,单靠禁飞区是不够的,所以要发动空袭,打击利比亚政府军的地面部队和防空系统,从而为禁飞区的顺利设立创造条件。
但是,正如前面指出的,禁飞区的设立乃至整个第1973号决议,目的在于保护平民,而空袭这一作战手段必然导致无辜平民受害。
因此,第1973号决议中“一切必要手段”和“保护平民”存在矛盾与模糊。
“一切必要手段”是否包括军事手段,特别是空袭极易危及平民的特殊军事行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谈到中国对第1973号决议投弃权票的原因时,认为该决议中“不少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回答”。
这一评论确实一语中的。
俄罗斯杜马也于3月23日发表声明,强调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第1973号决议没有规定使用武力的限度。
论多国攻打利比亚的合法性
方法之二,是采用军事举动:
第七章第四十二条又规定“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这类规定是联合国在必要时刻可采取军事行动维护和平的法律基础。
(二)非法性
1、一国内战是其内政问题。是执政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力量较量,执政政府胜利则保持战争前状,反对派胜则另一政府上台,变换国内体制,存在着外国承不承认,与不与其交往的问题,由此可见此为一国内政问题,多国干预利比亚实际上是干涉他国内政,违反国际法不干涉内政原则。
2、干预利比亚实为本国利益。 法国:20余架战机多轮空袭,摧毁数辆装甲车,戴高乐号航母启程.美国:美英发射112枚巡航导弹,奥巴马:已授权美军发射导弹.英国:英首相确认英战机参与第一波行动,美英首波导弹袭击结束……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利比亚的石油,利比亚是世界上第八大石油输出国,西方各国的石油集团都在利比亚有大量的投资。为了自己的利益免受侵害,同时也为了不让在对西方态度上善于多变的卡扎菲继续执政,于是他们抓住了这次的机遇对利比亚进行打击,把卡扎菲赶下台。法国总统萨科奇的目的在于维护法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力与利益。一旦胜利了,也为连任赢得筹码。目的实为利益驱使的干预者,能期望他们有为利比亚人民谋真正福利的行为吗?事实也证明多国干涉利比亚并不能减轻利比亚战争的紧张局势,反而加深了利比亚人民的灾难。有分析家表示,一个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的利比亚在西方国家看来更符合他们的利益。现在断定利比亚内乱的最终得益者是谁还为时过早,但输家已经很明确,就是利比亚人民。
北约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合法性研究
北约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合法性研究朱文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摘要: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了针对利比亚的5第1973(2011)号决议6,授权联合国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但排除一切形式的外国军事占领以使利比亚平民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然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分成员国在随后发起的针对利比亚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超出了5第1973(2011)号决议6的授权范围,违反了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以及国际人道法的有关规定,属于国际不法行为。
关键词:5第1973(2011)号决议6不干涉内政原则禁止使用武力原则国际人道主义2011年2月26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下简称安理会)通过了5第1970(2011)号决议6,¹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并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及其家庭主要成员进行制裁。
随着利比亚局势的恶化、暴力升级和平民伤亡的日益增多,2011年3月17日,安理会又通过了5第1973(2011)号决议6,º决定在利比亚上空设立禁飞区,授权联合国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但排除一切形式的外国军事占领以使利比亚平民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2011年3月19日晚,法、美、英三国开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
随后,加拿大、比利时、西班牙、挪威、丹麦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北约)成员国也宣布加入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那么,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的行为是否符合5第1973(2011)号决议6的有关规定呢?如果这一行为没有得到5第1973(2011)号决议6的授权,那么其是否属于国际不法行为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联合国的有关法律文件和实践对上述问题作些论述。
一、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之法律依据:基于5联合国宪章6的分析在国际社会中,任何人(国家或国际组织)都要遵守法律,安理会也不例外。
而安理会必须遵守的法律就是5联合国宪章6。
5联合国宪章6是联合国的根本大法。
利比亚战争
利比亚战争,中国该思考些什么?张召忠科索沃、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倒下了,下一个目标是谁?叙利亚?利比亚战争已经打了五个半月,到现在还没有对这场战争进行准确的定性,它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是国内不同派别之间的内战还是外国势力干预下的战争?本文只想站在现代国际法立场上客观公正地评价这场战争,希望引发大家的关注。
1、关于战争定性的原则现代国际法反对战争,宣布战争为非法。
但是,联合国安理会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所以,只要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并进行授权的战争,通常被认为是正义的、合法的战争,否则,则被认为是非正义的和非法的战争。
比如,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科索沃战争和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进行的伊拉克战争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和授权,所以属于非正义的、非法的战争。
相对而言,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海湾战争和2001年10月7日美国等对阿富汗发动的阿富汗战争都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和授权,因而被认为是正义的及合法的战争。
根据这样一项原则,利比亚战争应该属于正义的、合法的战争,因为,联合国安理会在2月份和3月份相继通过了1970号决议和1973号决议。
1970号决议主要是对利比亚进行制裁,1973号决议则是对利比亚进行空中禁飞。
按照国际法规定,空中禁飞只能行使三个方面的权力:在利比亚领空设立空中禁飞区;对划定的禁飞区进行控制,禁止空中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对于违反禁飞区命令擅自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有权进行警告和击落。
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法英美等北约国家在五个多月的战争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了联合国安理会的空中禁飞决议?很显然,他们挂着羊头卖狗肉,借壳上市,借船出海,打着联合国授权的旗号干了很多自己的私活儿,大大超越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动战斗机、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对利比亚政府军的地面设施和机动目标进行数千架次的持续空袭,并与反政府武装进行空地协同作战;发射巡航导弹对利比亚境内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使用侦察机、预警机、无人机、电子战飞机对利比亚地面目标进行持续侦察监视,开展舆论战、电子战和心理战攻势,并引导反政府武装发动地面攻势;使用运输机、运输舰船向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运送通信设备和武器装备;派遣军事教官,对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进行培训;派遣特种部队嵌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之中,使之相互之间能够协同作战,并与空中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进行空地协同,一举攻入的黎波里。
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王伟华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2011年3月19日,北约组织开始谋划空袭利比亚,当时俄罗斯和中国选择了弃权。
2011年3月20日凌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以及卡塔尔组成多国联军发动利比亚空袭,拉开利比亚战争序幕。
德国虽然弃权,但在阿富汗策应北约的军事行动。
利比亚战争的起因还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总的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利比亚内乱;二是利比亚主要是生产石油,还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这成为了多国部队攻打利比亚的主要原因。
为此,本文就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个原因是利比亚内乱。
利比亚的内乱主要是由于其国家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这种专制统治实际是封建君主式的。
卡扎菲统治利比亚长达40年,财富并没有使这个国家成为富强发达的国家,相反,民众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个部落之间的冲突日渐明显,利比亚日益成为全世界贪污腐败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利比亚人民对卡扎菲政府已经失去了信任,卡扎菲也得不到本国人民的支持,因为卡扎菲政府既无法给老百姓经济实惠,又不能维持国内和平,无法给人民安全保障。
利比亚国内的冲突和冲突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
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问,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
卡扎菲还利用了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很重要的岗位,这样就使政治对手失去了支持基础和威信。
不仅如此,利比亚政府还经常公开地处决那些反对他的政治活动家,然后在国家电视台上反复播放处决过程的画面。
卡扎菲政府垄断一切,唯我独尊,拒绝民主,不给本家族或本利益集团以外的人和集团任何机会。
国际法与利比亚人道主义干涉
课程论文课程:当代国际形势研究学生:赵耀远专业:10级地理科学学号:1007072093目录一.。
摘要二.。
卢旺达大屠杀三.。
利比亚军事行动四.。
人道主义干涉五.。
国际法六.。
人道主义干涉与国际法七.。
参考文献一.内容摘要北约对利比亚的武力威胁和军事打击以及相关的北非,中东事件等区域问题白热化使人道主义干涉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1年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被称为保护的责任理论的首次实践研究,同时此次多国部队军事干预利比亚的合法性难免受到质疑。
本文从国际法入手,分析利比亚,卢旺达事件的实质。
从侧面指出保护的责任和人道主义干涉的区别。
最后总结出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人道主义干涉应当受到约束。
关键词:国际法人道主义干涉保护的责任如今不断有长时间存在的政权垮台,原来祥和的国际局面也终于被打破。
以北约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各种借口对某些国家和地区采取武力的威胁与干涉,其中利比亚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二.卢旺达大屠杀1890年到1918年时卢旺达为德国殖民地,1918到1962年为比利时殖民地。
白人殖民者以图西人肤色较白,平均身高较高为由,让占人口少数的图西人(约15-18%) 统治占人口多数(约85%) 的胡图人,因而埋下日后种族屠杀的原因。
1994年4月6日,载著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两位总统都罹难。
屠杀从基加利开始扩散到全国每个角落;从4月6日到7月初的100天,约有100万人被屠杀,其中大部份是图西人。
另外还有200万人流离失所由于美国在此前在索马里进行的干涉行动因当地势力的一致抵抗并遭到失败,并且遭到了许多欧洲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严厉谴责,因此并不想派军介入这场冲突,而当地驻扎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也因为美国而持观望态度。
而整个国际社会也袖手旁观。
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认为美国对此事件负有责任,认为美国此次的不干涉态度是造成屠杀的重要原因。
利比亚战争中各国行为的评价
从国际法角度分析利比亚战争中的各国在步入了2012年后再说2011年的事,听着可能感觉有点过时。
但是,我想2011年发生的利比亚战争应该仍留有余温吧。
藉此,运用所学的国际法知识浅谈我对利比亚战争的一些看法。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利比亚战争。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美军在这次行动中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美英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在这场利比亚战争中,我们也许无权评价谁对谁错。
但是,我能首先肯定利比亚的国家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享有着一些根据其主权所固有的基本权利。
在国际法上,一般认为,国家的基本权利应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这些权利既是主权所派生的,也是主权内容的具体化和体现,更是国家作为国际人格者在习惯上享受的权利。
对于利比亚来说,这只是一场由于其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年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而引起的内乱,是属于一国政事。
利比亚作为一个具有国际人格的独立主权国家,其拥有着神圣的独立权。
这种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外交关系上的体现,是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来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但是,以法美英为首的多个国家却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纷纷出兵利比亚,插手利比亚的内乱,使得这场内乱演变成一国对多国的战争。
明显的,以法英美为首的多个国家的行为损害了利比亚这个独立主权国家的自主权,同时也是对利比亚国家作为国际主体的国际人格的一定程度上的否定。
其中,尤其是法国,该国以其曾是利比亚宗主国的身份为借口,觉得其有义务要管利比亚的内乱。
这根本就是个完全站不住脚的憋足的借口。
利比亚已经独立了几十年,完全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了,跟法国这个曾经的宗主国根本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用国际法评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
用国际法评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摘要:利比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军的冲突因北约多国的介入演变成国际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打着“保护平民”的幌子,对利比亚进行军事行动。
其侵略行径严重地破坏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国际人权法,严重干涉了利比亚内政,侵犯了利比亚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严重的国际罪行。
本文将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北约的行动违反了国际法的哪些内容。
关键词:利比亚北约国际法一、利比亚动乱概况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部落国家,战略位置重要,并为石油生产国,这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
卡扎菲在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利比亚国家的统一。
现在,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并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
政府官员也纷纷退出政府并呼吁卡扎菲下台。
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
即使卡扎菲有过错,但不能否认他对于利比亚乃至非洲和第三世界是有积极贡献的。
很显然,利比亚的动乱不是群众简单的示威游行,也不是抗议,而是部落反动派有组织的推翻政府的军事行动。
二、北约的军事行动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
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是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随着2月下旬多国开始从利比亚撤出本国侨民,利比亚国内冲突继续升级,最终发展成军事对抗。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18日,利比亚外长穆萨·库萨宣布,利比亚接受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视利比亚同意联合国协议的行为,打着“保护人权”幌子,表面说是对平民进行防御性保护,实际上利用军事手段协助利比亚国内反对派对利政府发动的军事侵略。
浅析北约在利比亚行动中处境尴尬的原因
浅析北约在利比亚行动中处境尴尬的原因摘要:3月27日,北约从美国手中接过利比亚指挥权。
数月以来,卡扎菲政权从占有压倒性优势走向崩溃的边缘,北约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
然而,虽然拥有非常可观的军事和安全机构,北约对利比亚的反应却是迟缓、胆怯和懒惰的,其军事行动效率也显得十分低下。
北约内部,成员国缺乏团结,对美国依赖较大。
在外部,北约又受到国际社会的制约,致使行动困难重重。
关键词:北约;利比亚;内部矛盾;外部压力2月17日,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派与警方的冲突在当日爆发。
此后暴力对抗愈加升级,利比亚军方介入试图平息骚乱。
西方国家以推行民主价值观以及尊重和保护人权为名,严厉谴责卡扎菲屠杀平民的独裁行为,并最终军事介入。
随着利比亚局势的深入,政府与反对派形成对峙,北约国家愈陷愈深,处境日益尴尬,军事打击的范围和程度也更加激烈。
北约的尴尬处境,严格说来,是由其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造成的必然结果。
一、北约的内部矛盾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其最初目的是与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
随着苏联解体,北约并未解散,而是不断东扩,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成为美国主导下的地区安全共同体。
[[1]孙鸿.北约扩大的原因、性质及走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北约的扩大加深了成员国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对美国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这一切使得北约在利比亚行动中目标混乱、效率低下。
(一)成员国缺乏团结首先,对于领导权问题的争议,使得各国在一开始便趋于分裂。
美国在利比亚行动中表现消极,急于将领导权转让给北约。
英国、意大利等国同意接管指挥权,但法国却坚决反对,并认为如果让北约负责针对利比亚的行动,就不会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支持。
德国则正式拒绝参加任何军事行动。
其次,各国决心干预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由欧洲领导的利比亚干预行动的后续阶段似乎打的心不在焉,充满分歧和争执。
由于华盛顿不想动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力量来对付卡扎菲,而法国和英国又没有足够的军事装备独自实施有效的空中打击行动。
国际法论文 精品
用国际法评论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摘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973号决议授权北约可以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且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护利比亚平民。
在以美国、英国、法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得到授权后,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帜,光明正大地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
但是,打着“保护平民”和“人道主义”旗号的西方军事力量非但没能保护利比亚平民免遭战火洗劫,反而让利比亚的人道主义灾难日趋严重,他们在国际法的掩护下做着非法的事情。
第一,利比亚动乱的原因。
首先,是利比亚发生了反对卡扎菲的民众示威,示威浪潮席卷全国,然后卡扎菲对和平示威的民众进行了镇压。
利比亚反政府力量发言人高尔加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8,000多名支持反政府力量推翻卡扎菲统治的利比亚人遭到杀害。
[1]民主是西方国家一贯宣称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他们给出的介入他国问题的解释。
此外,非西方世界也许很难完全相信,但保护平民的解释却让政治家有足够的理由获得民众的支持。
据法国《费加罗报》3月19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5万多名投票中,有68%的法国人支持法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行动,而由总部设在美国的独立调查机构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47%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应当对利比亚实施空袭。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西方世界选择“出手”,法、英、美、意等国在联合国斡旋,分别促使联合国通过了1970号和1973号决议,前者对利比亚实施制裁,包括武器禁运,冻结卡扎菲家族资产,并有可能将卡扎菲交付国际法庭审判,后者的目的是保护利比亚平民,为此设立“禁飞区”和采取其他“一切必要的手段”。
第二,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的原因。
在以美国、英国、法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得到授权后,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帜,光明正大地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
但是,打着“保护平民”和“人道主义”旗号的西方军事力量非但没能保护利比亚平民免遭战火洗劫,反而让利比亚的人道主义灾难日趋严重。
从国际法的角度,国家有权在领土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不受任何外来干涉的完全自主性和排他性,但其中一个例外就是“人道主义干涉”,因为国家对于其属人和属地权可以自由地决定本国人民的待遇,但是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北约对利比亚实施空袭之我见学院:文学与法政学院学院:文学与法政学院班级:汉语10-1班姓名:***姓名:***学号:******** 北约对利比亚空袭摘要:2011年3月21日,一次导弹袭击已经对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的基地造成了广泛的破坏。
被带至的黎波里Bab al-Aziziya 兵营的记者称四层高的行政楼已经被夷为平地。
北约7日继续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实施空袭,空袭力度明显加大。
的黎波里的不同地区每隔几小时都会遭到猛烈的轰炸。
当天上午,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住处阿齐齐亚兵营多次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关键词关键词::北约北约 利比亚利比亚利比亚 空袭空袭空袭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在俄罗斯派出特使前往利比亚进行斡旋之际,北约战机当地时间6日继续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实施轰炸。
鉴于俄罗斯在利比亚问题上的立场转变和其特使的行程安排,其斡旋努力是否奏效仍有待观察。
据《的黎波里邮报》报道,北约继5日对的黎波里发动3波空袭后,其战机6日再次飞临该市上空,5次威力巨大的爆炸响彻的黎波里。
北约发表声明说,其“密集而持续的空袭日以继夜地打击的黎波里卡扎菲政权的目标”,包括其军事指挥和控制中枢。
北约负责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指挥官的指挥官查尔斯·布沙尔中将表示:查尔斯·布沙尔中将表示:“我们将继续不断地侵蚀(卡扎菲政权)的根基,直至对利比亚人民的暴行结束为止。
”那么造成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1、利比亚内部的原因。
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
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个原油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卡扎菲的专制统治是其局势动荡的一大原因。
关于从利比亚事件看国际法走势
关于从利比亚事件看国际法走势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事实层面的内容,国际法属于价值层面的内容。
两者之间既有张力又有反作用。
始于2月的利比亚事件暴露了中国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在各种反思中,从国际法角度思考在人类社会日益组织化和制度化的今天特别有价值。
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危机的干预并未脱离现代国际法的总体框架,尽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争议。
2月26日,安理会第1970号决议禁止卡扎菲和其他相关人员离开该国,并冻结他们的资产。
安全理事会在其3月17日第1973号决议中承认利比亚局势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启动了联合国集体安全程序,授权会员国采取行动执行该决议。
3月19日,法国在巴黎峰会当晚率先发动军事打击;30日,在联合国、北约、阿拉伯联盟等国际组织和近40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利比亚问题伦敦国际会议之后,北约开始接管军事行动。
这是安全理事会历史上第七次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授权使用武力,也是安理会第一次仅出于人道主义原因授权使用武力。
由于联合国的权威,安全理事会作为其集体安全体系的唯一决策机构,已成为最终裁决机构。
重要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决议已被中外国际法界接受为国际法渊源之一。
安全理事会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和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建议(也可被视为一种“软法律”)构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即时国际法。
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是一种横向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及其在国际法中的权利是一体化的。
国际法也被定义为“软法”或“弱法”。
已故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亚指出,研究国际法必须研究国际关系,否则国际法就会脱离现实。
从利比亚事件的早期发展来看,不仅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都主动寻求并支持对利比亚平民人权的国际保护。
国际社会正在经历“第四波”。
保护人权需要通过主权在国际和国内两级实施,主权是当前国际秩序的基石。
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和完善正日益确认在主权无法或不愿保护人权的情况下,通过法律渠道对人权进行国际保护的合法性。
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分析
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分析摘要:北约参与利比亚战争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问题,在形式上,北约的出兵是由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所授权的,并且也得到欧洲盟友的支持与帮助,在国际法上似乎不存在任何的法律问题。
然而,北约出兵利比亚的合法性却一直遭到质疑,且各种看法莫衷一是,得不到一个较为合理的以及确切的答案。
在本文中,主要是从利比亚战争的背景与法理分析,试图揭开北约及欧美大国参战的真实意图,更主要的是,希望可以从这里寻求国际法在全球事务与冲突中所能表现出的作用以及国际法的最终出路究竟如何。
关键词:利比亚北约国际法NATO On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Libya, The Use Of Force Analysis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无天无日的北非——利比亚战争的背景分析 (3)二、无凭无据的战争——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分析 (4)1、谁违反了国际法,卡扎菲还是北约? (4)2、参与利比亚战争,北约究竟为何? (5)3、卡扎菲未审而亡,履行了保护责任吗? (6)三、无法无天的世界——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对国际法的冲击和影响 (7)1、被“悬置”的联合国,国际法的颜面何在? (7)2、没有强制力,国际法怎样发挥作用? (8)3、面对强权,谁来保证国际法的尊严? (9)四、有理有节的秩序,我们要一部什么样的国际法 (10)1、如何看待国际法,这是个问题 (10)2、迟来的正义,国际法应该怎么办? (11)(1)合理使用“保护责任”原则,不要让它沦为人道主义干涉的工具 (11)(2)在事实层面上加强国际法对于追究国家和个人犯罪的惩罚力度 (12)致谢 (15)八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余烟未消,利比亚也终于在一阵又一阵的动荡中走向了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不同的是,利比亚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由政府与反对派武装组织之间的内战。
然而,利比亚战争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内战的性质,转向了由外来武装参与的相似于“倒萨”的“倒卡”行动。
国际法《北约对利军事行动简评》
用国际法评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内容摘要:继伊拉克战争之后,又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又打响了,这次场战争是由利比亚国内武装动乱引发,继而北约采取了对利比亚政府的军事打击。
本文主要从北约与利比亚二者的角度,结合国际法探讨此次的军事打击是否具有合法性。
关键字: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国际法基本原则自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973(2011)号决议后,北约紧接着就对利比亚采取了军事打击,而谈及北约为何空袭利比亚时,北约却以联合国授权为名,一以概之。
那么,北约真的得到了联合国的合法授权了么?利比亚国内的两派战争真的就是违反了国际公约么?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
一、北约之过(1)首先我们来看下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其中有一项“强调需要进一步做出努力,寻找满足利比亚人民合理要求的解决危机办法……从而寻找一个和平持久的解决办法”。
试问,北约有没有“进一步作出努力”?有没有试着去寻找过“和平持久”的办法?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有为什么我们还能看见北约的战机会从利比亚人民的头顶飞过!如果有为什么北约的高官阶层还要去与利的“反政府武装”商谈,而不是去直接找利比亚当局政府请求和谈呢!太多的事实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北约没有尽力,北约没有想过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2)我们再来看“决议”中还有一项是这样规定的,“授权已通知秘书长的以本国名义或通过区域组织或安排和与秘书长合作采取行动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便保护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境内可能遭受袭击的平民和平民居住区……”。
这里面指的“一切必要措施”是否包括了武力呢,北约能否以此作为自己空袭利比亚的理由呢?我们再来看一下《联合国宪章》是怎么说的,《宪章》的宗旨跟原则里面是这样说的“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各会员国应该以和平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各会员国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
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中我们不难看出,联合国自身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世界的和平,就是为了避免武力的发生,那么联合国怎么可能会支持北约空袭利比亚呢!所以,对于北约以联合国的“一切必要措施”为授权的理由,明显是不能成立的,相反,北约的动武却是对联合国安理会本意的曲解,因此,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毫无法律依据可言。
利比亚战争中各国行为的评价(共5则)
利比亚战争中各国行为的评价(共5则)第一篇:利比亚战争中各国行为的评价从国际法角度分析利比亚战争中的各国在步入了2012年后再说2011年的事,听着可能感觉有点过时。
但是,我想2011年发生的利比亚战争应该仍留有余温吧。
藉此,运用所学的国际法知识浅谈我对利比亚战争的一些看法。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利比亚战争。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美军在这次行动中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美英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在这场利比亚战争中,我们也许无权评价谁对谁错。
但是,我能首先肯定利比亚的国家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享有着一些根据其主权所固有的基本权利。
在国际法上,一般认为,国家的基本权利应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这些权利既是主权所派生的,也是主权内容的具体化和体现,更是国家作为国际人格者在习惯上享受的权利。
对于利比亚来说,这只是一场由于其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年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而引起的内乱,是属于一国政事。
利比亚作为一个具有国际人格的独立主权国家,其拥有着神圣的独立权。
这种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外交关系上的体现,是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来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但是,以法美英为首的多个国家却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纷纷出兵利比亚,插手利比亚的内乱,使得这场内乱演变成一国对多国的战争。
明显的,以法英美为首的多个国家的行为损害了利比亚这个独立主权国家的自主权,同时也是对利比亚国家作为国际主体的国际人格的一定程度上的否定。
其中,尤其是法国,该国以其曾是利比亚宗主国的身份为借口,觉得其有义务要管利比亚的内乱。
这根本就是个完全站不住脚的憋足的借口。
利比亚已经独立了几十年,完全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了,跟法国这个曾经的宗主国根本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分析摘要:北约参与利比亚战争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问题,在形式上,北约的出兵是由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所授权的,并且也得到欧洲盟友的支持与帮助,在国际法上似乎不存在任何的法律问题。
然而,北约出兵利比亚的合法性却一直遭到质疑,且各种看法莫衷一是,得不到一个较为合理的以及确切的答案。
在本文中,主要是从利比亚战争的背景与法理分析,试图揭开北约及欧美大国参战的真实意图,更主要的是,希望可以从这里寻求国际法在全球事务与冲突中所能表现出的作用以及国际法的最终出路究竟如何。
关键词:利比亚北约国际法NATO On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Libya, The Use Of Force Analysis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无天无日的北非——利比亚战争的背景分析 (3)二、无凭无据的战争——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分析 (4)1、谁违反了国际法,卡扎菲还是北约? (4)2、参与利比亚战争,北约究竟为何? (5)3、卡扎菲未审而亡,履行了保护责任吗? (6)三、无法无天的世界——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对国际法的冲击和影响 (7)1、被“悬置”的联合国,国际法的颜面何在? (7)2、没有强制力,国际法怎样发挥作用? (8)3、面对强权,谁来保证国际法的尊严? (9)四、有理有节的秩序,我们要一部什么样的国际法 (10)1、如何看待国际法,这是个问题 (10)2、迟来的正义,国际法应该怎么办? (11)(1)合理使用“保护责任”原则,不要让它沦为人道主义干涉的工具 (11)(2)在事实层面上加强国际法对于追究国家和个人犯罪的惩罚力度 (12)致谢 (15)八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余烟未消,利比亚也终于在一阵又一阵的动荡中走向了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不同的是,利比亚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由政府与反对派武装组织之间的内战。
然而,利比亚战争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内战的性质,转向了由外来武装参与的相似于“倒萨”的“倒卡”行动。
西方国家的军队的积极参与(或者说干涉)促使了卡扎菲政权的彻底垮台和利比亚战争的迅速结束。
与八年前的伊拉克战争相比,战争的快速结束不仅摆脱了美英两国长期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的尴尬局面,同时从战争的合法性上标榜了“依照联合国决议行动”的神圣性。
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宣布的发动利比亚战争的理由是“联合国授权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以防止卡扎菲政府屠杀平民”①一样,此次战争的“合法性”让西方国家的军队的行动在国际法上似乎不存在着任何的问题。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一、无天无日的北非——利比亚战争的背景分析2011年的春天,阿拉伯世界的动荡逐渐影响到了北非地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茉莉花革命”对于利比亚出现一波又一波的抗议游行浪潮的持续扩大起到了一种煽风点火的作用,卡扎菲连续四十多年的独裁军事统治注定了利比亚会走向极不稳定的政治态势。
由于利比亚政局的迅速变化,战争的出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下简称为安理会)于同年的2月26日通过了对于利比亚实行制裁的决议,这份制裁决议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和限制卡扎菲及其家庭主要成员的活动,冻结卡扎菲在海外的一切资产。
②然而随着战事的不断进行与利比亚平民死伤数量的增加,2011年3月17日,安理会以10票赞成5票弃权(德、俄、中、印、巴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在利比亚设立设立禁飞区的1973号决议。
在文本上原则性的授权了联合国的会员国可以采取除了任何形式的军事占领意外的其他措施来保证利比亚平民的生命与安全。
③然而,从同年的3月19日晚上开始,美、英、法①.c/h/2011/0618/c25408-1-3463254057.HTML访问时间:2011年3月5日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70(2011)号决议》,S/RES/1970(2011),2011年2月26日,/Chinese/about un/printings/sc/ares/2011/s1970.HTML,2012-03-30。
③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73(2011)号决议》,S/RES/1970(2011),2011年3月17日,/Chinese/about un/printings/sc/ares/2011/s1973.HTML,2012-03-30就开始对利比亚进行了沉重的军事打击,随后,以美国马首是瞻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为北约)参与对利比亚的轰炸之中,并接管了美国在利比亚战事的指挥权。
西方国家对利比亚进行的军事参与很明显的加速了利比亚战争的结束,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在庆祝利比亚战争胜利大会上指出,北约以高效和专业的方式完成了任务。
①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安理会的决议似乎从适用的效力和其成员国在“亦步亦趋”的实践过程中都是针对于卡扎菲的政府军的,而并未有在利比亚的反政府武装中起到任何的作用;从结果上来看,安理会的决议在西方的某些国家的手中倒更像打着保护人道主义的幌子来推翻卡扎菲统治的“许可证”。
事实上,我们剥离了卡扎菲四十多年的独裁统治而造成的民主自由呼声的高涨不言,仅仅对于一个国家内政事务的纠纷——或是党派之间的斗争,或是内战——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西方国家对于他们倡导的人道主义在具体事务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不完全不同的。
依照西方国家的说法,参与战争的理由就是以防止利比亚国内发生人道主义灾难,但这个理由似乎十分的薄弱,无法确切的诠释出其有针对性的进行军事打击的真正原因,因为战争的双方都负有人道主义责任,即使是安理会的1973号决议也不能完全的证明出北约对于利比亚的不合理的干涉是单纯的出自于西方国家对国际法规则的遵从,对国际秩序的平稳进行调整的心态。
笔者认为,这场战争是冷战之后西方首次在非洲大陆发动的地区战争,也是西方首次采取战争强行改变西亚北非国家的政治进程。
②二、无凭无据的战争——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分析1、谁违反了国际法,卡扎菲还是北约?感到十分可笑的是,打着“防止利比亚国内发生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的北约军队在利比亚却利用空袭造成的平民死亡死亡的报道比卡扎菲军队杀害平民的报道还要多。
从这一点似乎让我们很困惑于北约参战的初衷,果真是“保护的责任”在具体实践上的体现?另外,非常有趣的是,在安理会的1973号决议通过之后,卡扎菲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后就明确的表示出服从此项决议,并下令,禁止起落全国的飞机,做出了一副极其遵守国际公约及国际法的举动;相反的是,在空中盘旋的恰恰是反对派的战机,面对北约军队几千①从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透视美欧跨大西洋联盟新走势叶江,国际问题研究[J] 2012年第02期②对利比亚战争的解读田文林,现代国际关系[J]2011年第12期次的轰炸,卡扎菲根本就未有还手。
从这种奇怪的对比看来,这场战争就像是利比亚的反对派勾结北约而发动的,而卡扎菲仅仅是在安理会决议的框架下进行合理的自卫还击。
可是问题就出来了:谁违反了国际法?卡扎菲还是北约?据悉,截止到2011年7月底,北约实施的代号为EUFOR LYBIA的军事干预行动共进行了17075架次的飞行,执行了6443次战争任务。
据利比亚媒体于2011年4月30日的报道,利比亚政府发言人宣布,卡扎菲最小的儿子及3个孙子在当天的西方联军对的黎波里的空袭中丧生①。
我们无法确认死亡的卡扎菲的近亲是否也是犹如西方国家对卡扎菲所指责的身负种种战争罪行,但是这样的死去似乎也在侧面说明了打着人权旗号的西方国家是否也要为在参与战争中对无辜的平民的伤害负有一定的责任呢?7月是利比亚传统的“斋月”,然而这样的“斋月”在战火纷飞的时刻开始,就显得相当的难过的。
的黎波里居民是最恨北约的,是北约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便,使他们不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②。
诚然,战争在任何时代对任何认得影响似乎都是消极的与负面的。
西方国家利用战争向弱小国家的推进给人民带来的除了死伤和流离失所意外还会有什么呢?人权的定义应该不是这样的。
安理会通过1973号决议,本意是为了解决利比亚因战争所引发的一系列的人道主义危机的,但是北约却故意曲解联合国的决议,主动的参与武装斗争,对利比亚政府军,卡扎菲及其家人和无辜的利比亚平民造成了无比巨大的伤害。
那么,从显性的角度来看待参战的双方,谁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公约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的。
2、参与利比亚战争,北约究竟为何?事实上,美国参与利比亚战争在一开始就显得不是那么的积极,美国国会和民间反战声音强烈,一方面是由于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长期影响使得美国至今还没有缓和过来;另外,经济危机的影响使美国不得不考虑参战的利益比较。
在美国国会内部,不仅反对党大量的投下反对票来反对战争,连执政党也考虑此点,也发表出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美国在此次战争中仅仅起到辅助作用。
但是,奥巴马政府却绕开了了国会,擅自参与战事而出发点却显得有点可笑“不参与……将严重损害美国与北约盟友的关系,反过来会影响他们在阿富汗对美军的支援③。
①HTTP://WWW.a finance.c/new/gju/201105/343185.HTML访问时间:2012年3月5日②利比亚,这个斋月不好过黄培昭,世界知识[N]2011年第8期③.c/news/20110625/147008.shtum访问时间:2012年3月5日与美国首鼠两端的态度不同,法国在对利比亚使用武力时扮作了“急先锋”的角色,作为旗手的法国利比亚内战之初就迫不及待的承认反对派的武装,断绝了法国与卡扎菲政权从2007年以来所建立的外交关系,在西亚北非重新洗牌之际,法国希望以此来主导利比亚政局的发展,谋求在利比亚的长远利益。
为利益而战是西方大国一直秉承的传统,同样,为利益而公然的践踏别国及弱小集团利益是西方大国的本色。
纵观历史,从联合国成立以来不难发现,不论联合国的是独立行使职权还是在早些年被操控着的,西方大国总是可以找到任何理由来对世界上各个国家进行无端的干涉,纵使联合国未有授权也可以绕开联合国来发动战争,授权的事务就更自不待言,甚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会变本加厉。
在这里,我们很难会想到,西方大国出面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的初衷与他们所宣传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所出入的,以法国为例,法国总理萨科奇继承了前总理希拉克的很多政策,将非洲当成了自家的后院,坚持推广法语共同体,与美国有相同的心态,把非洲的政治、经济甚至是文化发展当成了法国人自己的事情。
在法国,干涉主义有所抬头,法国经常以联合国的决议为借口,打着保护人权,防止人道主义危机的名义进行军事干预。
这次的利比亚战争也正是给了萨科奇这个机会。
经济绝非这些战争的唯一动机,但在每一场战争中,重大的集体打击都被利用来为经济休克疗法铺路。
①干涉主义的泛滥常会引起各国的不满,对于联合国的决议的曲解和置之不理以及对国际法国际公约的无情践踏也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